佛衛電視台 主題:南山律在家備覽述要 第八集 主講:天因法師 南山律在家備覽述要 和尚尼慈悲 教務主任 訓導主任,教務主任 諸位法師-諸位在家菩薩大家早安 阿彌陀佛 請放掌 請諸位打開講義第五十四頁 講義第五十四頁 我們前面將持犯篇當中 持犯的總義大略解釋過 持犯的總義是比較複雜-比較微細的道理 普通我們若沒有聽過-實在說是聽得亂糟糟 但是每一個法都是這樣 凡事起頭難 最初學習的時候-就覺得很吃力 這是什麼道理呢? 經常頭都想不過去 所以我們就是要多學習 多學習 總義就是通一切戒法的道理-都是這樣 別相就是個別個別 殺戒是什麼情形-偷盜戒是什麼情形 個別來解釋 個別解釋的情形-就是比較容易了解 總義就是比較複雜-比較微細 有時候就著心的情形來解釋 接著我們就來解釋 乙三的持犯別相 當中就著八關齋戒來說明 八關齋戒在下面所說 說持犯別相當中-分為有九個章門來說明 就是九條戒 九條和八條-是開合不同的而已 有的地方將第八嚴身-和第九的歌舞倡伎合為一條 所以有九條,有八條 實際上就是有九種,有九條 差出家的沙彌十戒-只差一條戒而已 所以說這就是-在家眾的出家戒 出世間的戒法 在這九條戒當中-前面四條戒殺盜妄 這是屬於性罪,屬於性戒-犯就是犯性罪 第五以後是屬於遮罪-屬於遮戒 什麼叫做性罪? 性罪就是說 本身殺生乃至說妄語-他的體性就是一種的惡法 就著理體-理性方面是不符合 不符合理性,違背理性 所以這種行為是極惡劣 若是我們國法當中-和人情這方面 不能這樣做的 譬如說殺人 犯這種殺人的過失-法律也是要制裁 偷東西也一樣 邪淫 邪淫在家居士-五戒當中的邪淫戒 人家說妨害風化-這也是有過失 妄語戒也是一樣,欺騙 所以說這種的過失-他的體性就是一種惡法 叫做性戒 所犯就是性罪 性罪就是佛 不管佛出世間制戒-或者是不制戒 造作這種過失都是有過失的-有罪過的 再來,第五一直到第九-這五條叫做遮罪 就佛的制戒來說叫做遮戒 什麼叫做遮戒? 遮就是說世尊制戒來遮止-不能這樣做 我們若造作就犯了遮罪 因為這些過失-會使令我們犯前面四條重戒 所以後面這裡若不做 飲酒乃至歌舞,唱歌跳舞 這種事情不做的時候 我們就不會犯到-前面四條重戒 所以遮戒就是-保護前面的性戒來制立的 在《俱舍論》 《俱舍論》當中他就說了 說後面離這三種 高大床、嚴身、歌舞-能防止我們的憍慢放逸 怎麼說呢? 因為假如我們受用種種的-香華鬘來嚴身 香花種種來莊嚴我們的身體-或者是睡高大床 或者是我們的習氣-歡喜唱歌跳舞 我們這念心就生起憍慢 而且心上上下下掉舉 掉舉 馬上就是會毀犯戒法 因為我們能遠離-這三種的事情 所以我們的心就會-離開憍慢放逸 再來,若能持戒-依靠日中之前來吃東西的話 就是不非食時 沒有過午以後再吃東西 我們就能遮止經常-過午以後再吃東西會習慣性 比喻說今天受八關齋戒 受戒以後我們過午不食 我們就知道今天受戒 受戒就是要好好來持戒-好好來用功修行 所以我們來遮止-恆常那種過午又吃的習慣性 我們就能憶念-自己所受的戒法 叫做近住 近住 八關齋戒叫做近住的律儀 近什麼住呢? 近阿羅漢,近佛來安住 出世間的功德 就能對於世間當中 世間法是有餘無常大患-我們就是深深生起厭離的心 若是說過午非時又吃東西 就無法自己憶念-我們受戒的事情 因為這種習慣性 習慣性 沒有一個法的遮止來督促-促動我們的善根 使令我們來遮止-過去那種不好的習慣 就沒有了 所以經常這樣吃 過午不只是吃一頓-又吃一個點心 要睡覺又吃一個東西-吃很多 會讓我們的心放逸 放逸就是要犯戒-戒法就容易犯到了 所以在佛教當中-戒律裡面所說 不只是說六齋日-乃至十齋日,乃至有三個月 正月、五月、九月-這三個月都要持六齋日 菩薩戒當中是這樣的情形 當然我們就是漸次-一步一步來學習 六齋日若能做好-已經算不錯了 再進一步持十齋日 再來,我們的道心堅固-三個月,正月、五月、九月 長時間這樣受持-再來就能出家了 不是很好嗎? 所以這種情形 我們若說沒有因緣出家修行-我們在家就是要進步 要進步 這是大略來解釋-八關齋戒內容的情形 接著我們個別 個別來解釋 第一條就是殺戒 殺戒 殺戒就是隨順印度話-叫做殺戒 其實按照我們中文的意思-應該是戒殺 應該是戒殺 但是就是隨順印度話-叫做殺戒 我們前面說一個觀念 一個觀念 什麼種的觀念呢? 我們凡夫從凡夫地-到聖人當中 就是兩個緣起 染污緣起和淨法緣起 染污緣起 染污緣起就是-起煩惱,造業,受苦報 染污的緣起 清淨的緣起是什麼呢? 就是我們修學戒定慧 以戒定慧來降伏煩惱 乃至斷除煩惱-出離世間,成就聖道 在這兩種的緣起當中-我們要解釋的 造業受報這是正常的 凡夫起煩惱造業受報 我們所造的業當中-我們所得的果報是什麼呢? 我們若起一個煩惱心 比喻說,以殺戒來說 以殺戒來說 我們造一個殺生的業 第一種有異熟果 異熟的果 異熟的果是什麼呢? 你殺害眾生墮落 在六道當中-依靠你煩惱的輕重 得到一個果報體-叫做異熟果 異熟果 第一個你有異熟果了 第二種你有等流的果-等流果 什麼叫做等流果呢? 殺 這種殺的行為,他所感招的 為殺的勢力延續下去的果報 什麼呢? 你下一輩子 等流果當中有兩種 第一種就著意業-你殺生的習氣更重 第二種就是說因為你殺生 損害眾生-使令眾生受到這種苦 這種的苦 殺生所得到 比喻說被殺-的身體破壞很痛苦 來生你就得到這種情形 什麼呢? 生病,多病 再來,有的孩子-剛要出生就往生了 夭折 或者是七八歲-遇到事情夭折 或是說長大不能老-少年就過世了 夭折的情形 在我們身口當中-所領納的果報 所以等流果有兩種 造作的等流果和領納的等流 造作的等流就是我們的心-習氣會加重 第二種領納等流就是說 在你身口當中-你要去承擔那種 你殺害眾生-所產生苦惱的事情 這是第二種叫做等流果 第三種叫做增上果 增上果是什麼呢? 說你的依報環境 你殺生 因為你當下是一種瞋恨心-種種的煩惱所造作 所以你的依報當中充滿惡人 你若做偷盜的事情 你的依報環境-你的水果大到 偷盜 偷盜招感貧窮 水果-人家的蘋果是種得很大 你在種一顆如棗子 棗子一樣 你的水果,你的受用 你的依報的受用很卑劣-很卑劣的 若犯邪淫-他的依報當中就很髒 很髒亂的 髒亂的地方 所以在凡夫的輪迴當中-就是這樣 這些果都是不殊勝的-都是不好的 反過來我們若修學戒定慧-我們的異熟果 第一種異熟果-來生高層次的 超越人道-乃至出世間的聖道 等流果你的內心當中-充滿智慧,慈悲 在你身口當中 你的身體色身很莊嚴 你的增上果,你的依報環境-所受用的依報 殊勝的五塵境界 殊勝的五塵的境界 乃至有士用果 你的作用,很多作用 再來,離繫果-你能夠成就聖道 離開三界煩惱的繫縛 修學聖道方面有五果 五種果 若造業,造惡-造惡業有三種果 所以我們這樣看的時候-我們要檢討 我們要得什麼果呢? 我們供佛祖都供四果 我們說我們要得阿羅漢四果 四果還不夠 我們要得菩薩位,乃至成佛 所以我們造作最初的業因-這就是很重要 很重要 我們的舉止行動-一個因就是一個果 我們就是要把握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眾生是看到苦的時候-才怨天尤人 說我今生不偷不殺 沒有殺人放火-但是其他做很多 我又沒有怎樣-怎麼果報這麼差 其實我們都是有因有果的 凡夫就沒有注意到因 菩薩是怕因 因為他看很清楚 因一點一滴-果報都跑不掉的 所以都由因地修行 由因來修持的 這很重要 這是在說戒條之前-我們說一個觀念 來戒條 戒條當中犯戒情形是怎樣 我們來持戒 不殺生你就得無量壽了-和阿彌陀佛一樣 無量壽 壽命自在 我們看這個文 看這個文 戒疏云:-經明性重,多以此戒為初 豈非身為業先故-殺業因首故也 字有錯,困是因 因首故也 言性重者,以性含輕重也-重則人道,輕則非畜 約境分心,故罪階三位 台語不常常念念不好-很抱歉 有時候轉不過來 再來,一方面說閩南語-因為沒有常常在說 有一些文言的道理比較深的-說不出來 這也是要抱歉的地方 所以若說不好,諸位要包涵 再來我們看這個文 文的意思就是說-在經典當中說明性戒的重罪 性戒的重罪殺盜淫妄-大多數是以此戒 就是殺戒在最初 在最初這有兩種的意思 兩種的意思 經和律有不同 經典是屬於化教 化導眾生 使令眾生開發智慧-分別邪正 叫做化教,就是經論 律教就是制教 制定你一定要受持 比喻說 比喻說出家戒、沙彌十戒 佛制定你要持這十條戒-不能只持九條 不然我根機較差-我持一條好嗎? 我也是出家沙彌 沒有這種事 沙彌就是十戒 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條 不能說哪一條我沒辦法-我就哪一條不持 不行 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 都要持的 這就是制教 制定你要受持 不持有過患,有罪過 化教就是化導眾生在家人-使令開發智慧,分別邪正 這種情形當中 化教當中是以慈悲心-排在前面 慈悲心,憐愍眾生-累積福德因緣 慈悲心當中 損害慈悲心就是殺生 殺害眾生對慈悲心來說-是最大的損害 而且眾生不會親近你 不會親近你 這樣你要累積-福德因緣就很少 就是障礙 菩薩就是要教化眾生-所以不能害眾生 所以殺戒是排在前面 制教當中-出家比丘、比丘尼的戒 是以淫戒排在前面 怎麼說呢? 因為小乘的法 聲聞的法是以現生當中 能了脫生死-出離三界最重要 而要出離三界當中-最大的障礙就是淫欲 所以是以淫戒排在前面 經典是化教-是菩薩這方面的 所以是以殺戒排在前面 下面就說出這個道理 豈非身為業先 我們的身體是造業最前面-排在最前面 身口意三業當中 口業和意業這兩種業-是以我們的身體而成就 所以身口意 身是排在前面 因此說業先 三業造業之先,三業之先 所以殺業在所謂的業因當中-是首,站在最前面的緣故 言性重者 說到性重 性戒的重罪 因為性戒當中通含輕和重 輕和重 殺生是性戒,偷盜是性戒-淫欲是性戒,妄語是性戒 但是殺生當中-有分殺人、殺畜生 殺非人鬼神等等 所以說當中含輕和重的情形 重就是殺害人道眾生 為什麼呢? 因為人道眾生的人-果報體比較殊勝 是過去世善的因所感招 所以他的身體和他這念心-都是納受佛法的器具 我們講法器這種情形 所以殺害人這個罪過-是要犯重 犯重 要得到人身,依照佛法來說-要持五戒 持五戒得人身 所以說他的善因-是善因所感招的 我們人的分別心比較重 第六意識的明了性-分別心比較強 你若說畜生,畜生來說 狗、牛乃至其他的眾生-第六意識的分別比較微弱 比較微弱 說起來也是人比較聰明 人比較聰明 所以我們能接觸佛法-我們一樣 第六意識的分別-比較銳利,比較強的時候 我們對這個道理的理解-就比較可以 所以說人是修道的法器 修道的法器 殺人就是要犯重 再來,輕則非畜-非人和畜生 殺害這些眾生,罪過比較輕 比較輕 約境分心 受到這個境界-來分別我們的殺生 本來我們的心是沒有輕重 但是隨著這個境界-他有分別,有他的差別 比較殊勝,比較卑劣 所以制教當中以心來制 譬如說人 我們對人的時候-我們的心態一定比較重 對畜生我們就比較輕慢 心態當中有差別的 所以制教當中-他就以心來制 罪也有分別三 三種的位次 所以說結罪階級有三位 上品罪、中品罪、下品罪-這種情形 再來我們看一下 第一項犯境 犯的境界 犯的境界當中-下面這裡所說 都針對人來說 但是殺害非人或者畜生-就可以比喻 比喻這種情形來了解 我們看這個文 事鈔云:人者律云-從初識至後識,而斷其命也 初識者,謂初識在胎-猶自凝滑,是識所依 乃至命終最後一念未捨執持-隨煖壞者是也 這什麼意思呢? 說到殺人,所殺害是人 人的情形是什麼呢?-殺人是什麼呢? 在律藏當中所說 從初識至後識,而斷其命 什麼叫做初識?-什麼叫做後識? 下面小字的註解就有說 初識者,初識的意思就是說 初識在胎-猶自凝滑,是識所依 初識在胎就是說 由我們過去的這種業 所造作的業,業的種子-納受在阿賴耶識當中 業識,因為父母的因緣-業識投胎這個時候 這個時候 猶自是在凝滑的階段 凝滑就是胎,受胎 受胎了 胎是識所依靠的地方 我們業識所依靠的地方 乃至命終 我們臨命終時-最後一念未捨執持 這時最後一念未捨執持 我們第八識 第八識來執持我們這個身體 它還沒有捨棄-第八識還未離開 隨著煖處 有溫度的地方-有煖氣的地方 這個人的身體還有煖氣-還有熱 身體還有熱的地方-第八識還沒有離開身體 這時來破壞,來加害的時候-這都犯殺戒 犯殺戒 我們看下面的解釋 資持釋云 資持記當中解釋說 註中初至所依釋上初識 說註文當中從最初-乃至所依 是識所依這裡就解釋-上面初識的意思 在《大集經》當中所說 歌羅邏時 歌羅邏時是什麼呢? 此云雜穢 雜穢 什麼叫做雜穢呢? 就是入胎七日-他的相狀如凝固的酥 所以叫做凝滑 就是說業識 我們過去的業識 有父母的因緣,父精母血 我們是父精母血投胎的時候 入胎七日 七天的時候 第一個七叫做歌羅邏時 但是我們要了解 要了解是什麼呢? 要分別的就是說 婦人有沒有懷孕她自己知道 有受胎的時候-她會覺得她懷孕了 這種情形就是不能墮胎 第八識就是入胎裡面了 懷孕 這時就有三種事情 第一種命,第二種溫度-第三種意識 命是什麼呢? 有出入息 出入息 下面解釋出入息是命 有呼吸 有呼吸 不臭不爛 這個胎在母親的肚子裡-他不會壞掉 因為有熱度 熱度是什麼呢? 業持火大色不臭爛 業持火大 我們的業識來支持這個溫度 所以使令我們這個色-投胎這個胎不會壞掉 不會壞掉,不會爛掉 這當中的心意識是識 心意識第八識 心就是第八識-意就是第七識 識就是第六識第六意識 心意識就是我們人的生命 心意,第七識 因為第七識恆常執持-第八識的境分為我 俱生的我執 所以第八識第一念投胎-第二念第七識就生起來跟著 再來,第六識也有 但是胎的時候-第六意識不明顯 不明顯,不明顯 這時若壞凝滑-即壞識之所依 命和煖氣隨著就會謝落-便名犯殺 這要注意的地方就是這裡 假如說這時來破壞凝滑 凝滑 破壞凝滑是什麼? 墮胎 婦人墮胎 墮胎的時候-就壞第八識所依持的地方 所以當中的出入息-當中的熱氣馬上就謝落掉 這時便犯到殺生 犯到殺生 這是說到初識-初識是什麼意思 乃至以下釋上後識 解釋上面所說的後識 後識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四大將解-識神未去,害亦成重 害亦成重 就是說我們的四大 四大 臨命終時我們的四大-地水火風將要分解時 第一種就是我們的風大 四大當中的風-第一種是離開的 因為我們先斷氣 先斷氣了 再來就是火大,身體就冷了 再來就是水大 人屍體就腫大-水份流出來的情形 這意思就是說臨命終時-四大將要分解時 就是他還未過世 識神未去 第八意識 第八意識-還未離開我們的身體 這時有人來破壞那個身體-也是一樣要犯重罪 一樣犯罪,犯重罪 下面再來就解釋這種道理 疏云,戒本疏當中所說 隨有煖處,識在其中 隨著我們身體還有溫度-那一個地方有溫度 還沒有完全冷的時候-第八識還在身體當中 還未離開身體 即識住處,為命根攝持 就著第八識所安住的地方-就屬於命根所攝受的 就是說這時-他還不是算完全的死人 這當中還有命根在那裡 還有命根在那裡 所以以前的人-乃至近代也有這種情形 過世以後幾天又還陽-又活起來 也有這種情形,這也是有的 也是有的 所以在《涅槃經》當中所說 說眾生的佛性安住在-我們的色蘊當中 若是破壞這個色蘊-就是叫做殺生 叫做殺生 接著我們看第二種犯的相狀 若自殺,身現相、口讚死相-身口俱現相 阬陷、倚撥、安殺具、與藥 教殺、遣使殺、往來使-重使、展轉使、求男子 教求男子、遣書、教遣書 這什麼意思呢? 若自殺 若自殺的情形就是說 親自來殺生-或者自己殺害自己這種情形 親自來做殺害他人的事情-這當然是要犯 自己殺害自己-自殺也是要犯戒 也是犯戒 只不過他所犯的是中品罪 中品罪 因為殺害自己-死的那剎那戒體不見了 戒體就不見了 所以他的罪-但是結在方便罪,中品罪 大概沒有那麼傻的 螞蟻都貪生怕死-想要活幾天 說人自殺 那就是說無聊 怎麼無聊? 頭腦不想好的都想壞的 我們若學佛的時候-依照佛法來修行,來用功 煩惱自然能調伏-就沒有這種事情 本來世間上就是緣起法-沒有什麼好執著的 會自殺就是說-有時候人家欺負我們 或是人家辜負我們-就心很痛苦 為什麼會痛苦? 執著 人家說自討沒趣-庸人自擾之 本來一切法就是無常敗壞的-沒有什麼可執著的 再來,身現相 身體現出恐怖的相狀 使令對方墮落水中-或者是火當中 而過失的情形 再來,口讚死相 我們嘴來讚歎對方 你做很多功德-你的功德很大 以後你能生天 你若活在世間-世間沒有什麼快樂,多受苦 你倒不如早點過世 早點死能生天享福 這個人受到你的話自殺-這種情形也是犯戒 這叫做口讚死相 再來,身口俱現相-是什麼情形呢? 就是說有人討厭生命-不想要活下去 要自殺,要跳下去水中-或者是跳到斷崖 或者是用刀子-來自己了斷生命 或者是用繩子上吊的情形 不知道的人合掌跟他說 你很勇敢,讚歎他,幫助他-把他扶到山上去跳斷崖 或者是把他扶去上吊-這種情形 這種情形也是犯戒 這叫做身口俱現相 再來,阬陷 就是知道這個人-都在這條路在往來 在這條路在走動,知道 要陷害他要怎樣呢? 在路中挖一個洞很深 裡面放刀,放毒蛇-上面又舖草舖一舖 土又掩埋起來 人走到那裡時掉下去-過世了這種的情形 再來,倚撥 倚撥是什麼? 了解這個人他的習慣-來到這裡就想怎樣? 休息、靠一下 就在這裡安一個機關 他在這裡休息、靠一下-靠著機關就發動 對方就過世了,這叫做倚撥 倚撥 再來,安殺具 為他來安設殺害的工具 了解他厭煩生命-不想活下去了 拿刀子放在前面 來,你不想活-這個刀子給你 這種情形叫做安殺具 這也是犯戒,犯殺生戒 或者是說給他毒藥 或者是教他人-來殺害某一個人 自己在旁邊看 或者是遣使 遣使,遣使殺 遣使殺就是說派一個人 你將某某人-殺害,殺死這種情形 對方若把他殺死-自己就是犯重戒 再來,往來使 往來使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派這個人去殺害對方 但是去看不到人-回來時又跟他說 你又去 你不能這樣就放棄-你還要去 這個人就聽你的話-又前往去殺害對方 這叫做往來使 重使 重使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派一個人去 這個人出門去了-再來,又派第二個人 第二人出門又派第三個人-乃至很多人 使令他去殺害-某一個人的情形 這叫做重使 展轉使是什麼呢? 展轉使就是說我們派這個人 這個人不要去-他又叫另外一個人去 另外這個人-將我們所要加害的人殺死 前面這些人都一樣要犯-犯殺戒 這叫做展轉使 展轉使 再來,求男子 我們就是徵求-選擇這個男子 他很有力量-能使令對方喪失生命 能斷對方的生命-這叫做求男子 教求男子 教他人這樣求 遣書 遣書就是說我們寫一封信 寫一封信 裡面說你所作是怎樣怎樣 使令對方受到我們的話而死-這種情形 這叫做遣書 教遣書就是使他人 使他人來做 叫他人,教人家這樣做-這種情形 等等就是上面 能使令人家命根斷絕-死亡的情形 種種的方法都包含在裡面 這屬於犯的相狀有很多種 最主要就是說 無論你用什麼方法-但是你使令對方死亡的情形 自己就是要犯殺戒 再來,第三種列緣 列出這個緣-犯的緣是什麼呢? 我們看這個文 事鈔云:犯緣具五 一是人、二人想-三起殺心、四興方便 五命斷 犯的緣具足五種 第一種就是是人 就是說這條戒 這裡我們是針對-人這方面來說 當然非人、畜生-也是一樣有這種緣 一樣這種緣 這裡所說是緣 所以對方的境界是人-這是第一個條戒 我們要殺人-結果對方是畜生 所犯的罪就是比較輕 所以第一個緣就是-對方是要人 第二種人想-我們的內心當中也知道是人 了知了 不是迷糊的情形-是真的了知對方是人 第三生起殺心 生起殺心 有這念的殺心-所以會構成殺的重罪 若沒有殺心就無罪 或者是沒有殺心的情形-得到中品罪 什麼種情形無殺心-又有罪過呢? 比喻說賊 賊來村裡偷東西 一回不小心被抓到 抓到,前面遺失東西的人-就很生氣,很生氣 大家都過來把他壓在地上 你這個人很可惡 壓在地上,壓壓壓 這個賊壓到最後-放開時斷氣了 就死了 這種情形-沒有那種心要殺死他 但是過失 過失害人的情形 這種情形就是要犯中品罪 再來,這個人有病-你要好好照顧他 好好照顧 比喻說他胃腸不好 胃腸不好,身體有病-病得很嚴重 你煮東西不注意-注意不能吃的東西 他吃了增加他的病-乃至死亡 這種情形就是要犯中品罪 沒有好好的心來照顧看顧-使令他的病加重這種罪 及與殺人的方便罪 但是當中就是沒有殺心-差一個緣而已 若有殺心就是要犯重罪 再來,第四興方便 興方便就是起方便的意思 我們起這念殺心-接著我們的身體就有動作了 有動作 比喻說生起這個殺心時 對方某某人很對不起我 我很不願,我就是要殺死他 生起懊惱的心-瞋恨的心要殺害對方 這時若是後悔了 我受戒了 我做一個佛弟子應該隨順-佛所教導這樣修行 怎麼可以這樣 馬上後悔,這時就要責心懺 責心懺 乃至失去理智 因為瞋恨的煩惱很強-所以開始有身體的動作 拿刀、拿槍向這個-要殺害的人的地方走去 身體有動作的時候-就入次方便罪 這時就有中品罪了 有中品罪了 乃至到要殺害的人-他們家裡去了 和對方打架 還沒有將對方殺死之前-都屬於近方便罪 重的中罪,重的中罪 有分為這樣 分為這樣的情形 再來,第五種的緣 將對方殺死命斷-這時就是犯根本罪,上品罪 若是殺害沒有死亡,重傷 只是重傷而已,犯重的中罪 重的中罪 再來我們看罪相 結罪的相狀是什麼呢? 若殺生身 生身父母 生我們身體的父母 生我們身體的父母-就是我們的恩田 父母有養育之恩-所以我們應該要報答的 或者是說羅漢,聖人-是我們恭敬的對象 是眾生的慧眼 法身慧命所依持的地方 本來就是要恭敬供養才對 現在沒有想說好好來報答-更加反過來傷害 這個罪過就很重-就是要犯逆罪 犯逆罪 在聲聞的戒法當中 殺害阿羅漢 阿羅漢的聖人是要犯逆罪 犯逆罪 再來,若殺人 所殺是人道的眾生 正是所制止的禁戒-不能殺人 若是殺人結上品罪 在聲聞的戒法當中-是不通懺悔 不通懺悔 若真的說-自己有那念懺悔的心 想要滅除這個過失-就是要修大乘的取相懺 要拜懺 大悲懺、梁皇寶懺-法華三昧懺、占察懺 等等這些懺法才能滅除 見到瑞相才能滅除 再來,若殺天龍鬼神 這要犯中品罪 犯中品罪 比人道眾生果報體 修行這方面的條件-比較差一點 所以過失也比較輕 比較輕 再來,若殺畜生 蟲、螞蟻、蚊子-或者是跳蚤等等犯下品罪 接著,若殺人不死 若後因是死者-人犯不可毀罪 這什麼意思呢? 我們先下課 先下課,接著再解釋 先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