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南山律在家備覽述要 第六集 主講:天因法師 我們前面說到-墮胎合法化的情形 有人就會問 若說前面比喻說的-現在有超音波 掃描小孩子的狀況 小孩子有崎形-或者有其他的病變怎麼辦? 生下來-不是一生當中都完了嗎? 但是在我們佛法當中 這種情形我們若誦-《地藏經》就知道 誦普門品也一樣 本來母親在懷胎的時候-胎教 你這個時候就是要學習佛法 誦經 《地藏經》所說的 這個孩子業障都消除了-福報具足了 普門品當中所說也是一樣 說曾經有一位法師 俗家的人懷胎去掃描-這個小孩子有蒙古症 有蒙古症-這個小孩子去墮胎了 然後打電話問這個法師 他就跟她說:-不行,你這樣做是殺生 過失很重,以後你也不好 你好好誦普門品-持大悲咒,求菩薩加被 小孩子生出來-沒有這個狀況了 現在長得很大 長得很大,沒有這個病 所以這不可思議 我看過很多都是-誦《地藏經》、誦普門品 所生的小孩子非常聰明 你跟他講什麼很聽話的-會很孝順 家裡面兩個小孩子-一個是誦經生的,一個是沒有 兩個就不一樣了 一個就是討債 所以類似這一種情形-你要讓他真的學佛的話 以佛在裡面當中-都有教導你一些法解決問題 你不應該以那一種-不合於正法正理的行為 去做處理 這樣對自己來講不好 誦經-這看你的心的虔誠的程度 不過在經典當中所講-你能夠誦經,胎教 這個小孩子的業都遣除了-不好的業通通遣除了 而且具足福德 真的 那個手都是圓的 手都是圓的-那就很有福報了 很有福報 所以這一種情形就是說-我們做一個在家弟子 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要知道這種道理 不要顛倒,顛倒 佛陀有說的法不要用-用其他世間法處理 當中又造了很多過失 接下去下面的文 事鈔續云:-律據人想,八業皆重 業隨心故,牽報不同 律據人想 按照戒律這一方面來講-是根據有人想 這八種的業-就是這裡面的八句都是犯重 沒有所謂的輕重,都是重的 但是業隨心故 業報隨著我們這一念心 你的心當中-有沒有慚愧懺悔心 或者猛烈的殺心-或者磊落的心 就根據你的心牽報不同 所牽引將來的苦報-這果報不同,有差別的 在殺戒當中這八句-同樣都是犯殺人的重罪 但是墮落-就隨著你心念上不一樣 果報不同 因此在《成實論》當中所說 很深,很厚的煩惱 深厚的煩惱 很深很厚就是很重的煩惱-來殺死一隻螞蟻 那個罪-要比慈悲心殺人的罪還重 那就是像我們的心 我們的心-我們內心當中你是怎樣 什麼樣的念頭-就決定這個業報 再來接下去我們看第四科-有心無心辨犯 有心無心是就著制教 前面第三科是根據-化教經論當中所說的 就我們這念心來分別 再來,就是根據戒律當中-有心就有犯,無心就是無犯 戒律是這樣 我們看這個文 事鈔云:-有心無心相對八句,四位如前 有心無心相對有八句-分成八句 當中也是分為四位-如同前面所分別的 我們看這個表 最初一位有一句,三時俱有心 下面暫且就四條的重戒-四條的重戒來說明 其他根據這個情形也能了解 四條重戒當中方便有心-根本有心,成已有心 只要根本時有心-就是正犯根本罪,犯重罪 所以根本有心的時候-這四條戒都犯重罪 再來,第二位有三句-二有一無 就是兩個時候有心-一個時候無心 這三句最初一句方便有心-根本有心,成已無心 成已無心就是後悔了 如同律上所說的-這個人偷牽牛 牛人家綁在樹上-把繩子解開 牛牽走以後-移動以後才想說 我不應該這樣-我是佛的弟子 我怎麼能這樣做-就將牛放掉 沒用了,牛已經移動了-舉離本處了 牛已經移動了 移動的時候就犯重了 不能像我們義德寺-律學研討 畫一頭牛飛在半空中-叫做舉離本處 不是這樣 牛舉離本處的意思-在僧伽律裡面 就是四個腳蹄都移動了 你移一腳比較輕的過失-兩腳比較重一點 三隻腳動就是中罪-重的中罪 四隻腳都動就犯根本罪-是這樣 不是一隻牛在空中-這樣叫做舉離本處 不是這樣 意思是這樣 舉離本處-叫做四個腳通通動了 就是犯重了 所以你將牛牽移動以後-你將牛再放開沒用了 這過失已經都成就了 所以成已時無心就是後悔了 後悔沒有偷盜心了 但是根本時有心的時候-有盜心,偷盜的心 就已經犯重了 已經犯重 所以說這四條戒都是重罪-都犯重罪 再來中句方便無心-根本有心,成已有心 方便無心,前面的時候無心 比喻說我們看到人家的東西 這個東西這麼莊嚴-拿起來看 我們沒有偷盜心-我們拿起來 拿起來以後-就生起偷盜心、貪心 這個若收起來多好 就拿下來了-這個時候就犯重了 東西已經離開本來的地處了 但是你前面無心-這是無過失 拿起來以後產生偷盜的心 這個時候-東西已經在你手上了 在你的手上了就犯偷盜了-偷盜戒了 所以佛給我們所制的-是什麼? 別人的東西-不是你的東西不能隨便動 不能隨便動 有主物你不可以隨便去碰觸-不要隨便碰觸 所以儒家也說非禮勿動 不合於道理的你不要動-不能隨便動 所以說這種情形-我們就要了知 了解戒相我們平時護持 人家若沒有拿給我們看 我們就不能-拿人家的東西起來看 這是一種威儀 因為我們凡夫的心是無常的 頭一念,前一念-是沒有這個念頭 但是後一念,不一定 無常的 所以我們要有這個威儀-不能隨便 除非對方的東西-好像你的東西 但是你的東西-也是對方的東西 這樣才可以 不能只別人的東西-是你的東西 就是說彼此之間不分彼此-東西都通用的 人與人之間若到那種程度-自然就沒有那種偷盜的心 自然沒有了 東西都可以互相用了-怎麼有偷盜的心 說我給你佔起來 本來就是你可以用的-你何必要佔 對不對? 但是若不是-你都會生起那種的貪著 看到好的東西就貪著 所以不行的,要有威儀 所以根本有心的時候-這四條戒都犯重戒 都是要犯重的,一樣 再來最後一句方便有心-根本無心,成已有心 這四條戒就有分別了-分出來了 方便時有心 這個時候最初一條戒-初戒重 最初一條戒是什麼呢? 這是指淫戒 淫戒,邪淫戒 若是在家居士就是邪淫戒 邪淫戒,有心是什麼有心? 方便時有心 是被逼的情形之下-不是自己去造作的 做這個邪淫的事情 就是被逼的當下-對方來侵犯你 當下初入 因為淫戒當中有分三時 初入、入已、出時這三時 初入最初入的時候-入道的時候 有受樂的心就犯重了 所以這裡所說的方便有心 初戒重是指邪淫當中-被逼的情形 最初入道的時候-有受樂的心是犯重 這個時候就犯罪了 根本無心 第一條戒就不用說了-就是後面三條戒 分別三條戒 根本無心的時候-後面三條戒不會犯到根本罪 但是方便罪 前面的方便有心-和做了以後有心罪過是不同 我們看這個文 餘三戒方便中罪成已下罪 因為他根本時無心 只是前面的時候有心而已-和做了以後有心 前面方便時有心-三條戒都是犯中罪 犯中罪,中品的罪 做了以後有心-就是隨喜前面的事情 沒有懺悔的心-沒有後悔的心 這個時候犯下罪-又結一個突吉羅 下品罪 所以有兩個過失 有兩個過失 但是他沒有犯到根本罪 沒有犯到根本罪 最初一條戒淫戒就是-方便時有心就已經是犯了 不用到根本時-方便時就是會犯了 初入的時候有受樂就是犯了 就是犯戒了 再來的情形第三位 第三位有三句,一有二無 一個時候有心-兩個時候無心 我們看下面的分別的句法 初句方便無心-根本有心,成已無心 四條戒都一樣犯重罪-犯根本罪 再來,中句方便有心-根本無心,成已無心 初戒重-最初的淫戒也是犯重 其他的三條戒方便時有心-犯中罪或者是下罪 什麼是中罪?什麼是下罪? 中品罪就是說-你不只是起這念心 而且你已經發動我們的身體 比喻說我們殺生來說-在偷盜來說 我們有這個偷盜的心 而且我們的身體-也是要偷某某人的東西 我們身體也走向那個地方了-這個時候就入了中品罪 身體開始有動的時候-就是犯中品罪了 下品罪就是說-起這念偷盜的心 馬上就想到說 我一個佛的弟子-我怎麼能做這種事情 就後悔了 在意業當中,這叫做下品罪 所以若是心念念相續-發動我們的身體 就已經到了中品罪 是這樣分別 再來,最後一句,方便無心-根本無心,成已有心 最初的淫戒也是犯重 始入、入已、出時-這個就是出時 出道的時候有受樂-也是一樣犯 也是一樣犯重的 其他的三條戒成已有心-犯這個下罪,下品罪 做了以後才想說-前面這行為也是對的 這又沒有什麼 這就是結一個突吉羅-下品罪 再來第四位有一句-三時俱無心 方便無心,根本無心-成已無心這樣就無犯 下面解釋初戒怨逼禁心無罪 最初的淫戒是怨家 怨家,我們的怨家來逼迫 逼迫的情形 禁心 禁心就是說禁止、控制 我們這念心當中-沒有染污的心 沒有受樂的心-這種情形就無罪 這個情形就是說 按照我們現在社會-的俗語來講就是 被怨家所逼就是-被強暴的這個情形 這個情形只要自己-沒有那個受樂的情形 就不會結成犯罪了 不結成犯罪 但是這種情形 一個凡夫遇到這種情形-為什麼沒有受樂呢? 很難 所以在唐朝道宣律祖-他就教我們,他就說了 假如遇到這種事情-怎麼避免這種過失呢? 就是要方便 咬手指,咬舌頭-就是要咬到痛 咬到痛-在我們的心感覺到痛 就沒有那種快樂的感覺-這就是避免那種過失 只是開緣當中-是就著被逼的情形 若自己有這個-淫欲的心去造作 只要在律上所說入如毛頭許 男女二根入如毛頭許-都是犯重的 沒有那個受樂不受樂的 不用討論受樂不受樂 入如毛頭許這是犯重 所以這裡所講的-是被怨家所逼迫的情形 才有這種開許的 再接下去其他的三條戒-始終迷忘無罪 始終迷忘 從最初乃至到最後都認為 迷心,迷惑我們的心-不知道前面的禁戒 比喻說偷盜戒來說-盜戒來說 這樣東西和我們的東西一樣-一模一樣 我們認為是我們的東西-就把它拿來 我們從最初-乃至拿回到我們家裡的時候 這個東西我們也是認為-這個東西是我們的東西 這就是始終迷惑-迷忘的情形 認為這個東西就是我的-沒有偷盜心 這種情形是無罪 但是我們也要了解 開當中有遮止 假如說剛才所說的-別人的東西 我們認為是我們的東西-拿回來,對不對? 我們是沒有過失,這不犯 但是以後人家說:-某某人,你拿我的東西 我們看一看-回來看一看,真的 這是別人的東西-不是我們的東西 但是你看一看-這個很莊嚴就把它留下來 這個盜心又生起來-這個時候就要犯重 就要犯戒 你知道不是你的-你就要還給人家了 要還給人家 不還從這個地方-這個時候開始要結罪 要結罪的 所以主人不給我們不取 所以儒家講見得思義 你看到你面前所得的-你要思惟 有沒有符合這個道理? 有沒有符合這個義嗎?-乖違這個義嗎? 這些都要了解 再接下去我們看下面一科 下面一科是丙三境想分別 對境界的想就是想心 想,我們內心當中如何想 境想分別當中分為二節-兩個節段,兩個章節 第一、明制意-第二、明有無 最初是說明-制立這個境想的用意 他的用意是怎樣呢? 我們看這個文 戒疏云:初明制意-若無境想,不可定罪輕重 那麼最初說明這個制意 制定這個境想句的用意-是怎麼樣呢? 若無境想 假如若沒有對境界的想法-是怎樣的時候 你沒有分別你的想法-內心的想法 是無法判斷,看到這個罪性-它是輕或是重 在世間戒律當中也一樣 戒律當中也一樣 殺人-他也要問說你是什麼心態 再來位置,拿刀的方式-和你殺的位置 他能判斷你的心態-是什麼種心態 那種心態來判你的罪 世間的法律也是一樣 所以說若沒有對境界的想法-你內心是如何想 就無法分別罪的輕重 行宗釋云 行宗記解釋說 以心有是非,境有錯誤-淫酒,前三句重,後二句輕 餘戒,初句相應故重-後四句乖差故輕 為什麼要有境想句-要有這個境想句呢? 因為我們的心有是非 內心有是非 心有是非就是說境界-比喻說殺人,殺這個人 對方的境界是人 但是我們內心當中-有時生起這個人的想法 有時生起其他眾生的想法 有是,是就是對 非就是說你的想法不對-想心錯誤的情形 有這一種情形 境界若有錯誤 你要殺這個人-結果是非人或者是畜生 來充當這個境界-來替這個境界 這種情形在夜晚當中-比較能夠產生的 產生這個境界,差誤的情形 淫酒 淫戒跟酒戒 淫戒跟酒戒都有五-有五句的情形 前面三句是重 為什麼淫戒跟酒戒-特別不同呢? 淫戒跟酒戒特別不同 因為淫戒是障礙-修學聖道的根本 酒戒是生起罪業的助緣 酒是起罪因緣-淫是障道根源 所以說這兩條戒-是比較特別的 前面三句都是重的 什麼三句呢? 我們看後面四十五頁-淫戒五句 我們看就知道了 道作道想上罪 道作非道疑那個非字-那個字把它去除掉 那個多出來的 道作道疑上罪-道作非道想上罪 這三句都同樣 酒戒也一樣 這是比較特別 因為一個是障礙聖道的根源-一個是起罪的因緣 很多罪業都是-因為喝酒所產生的 所以菩薩戒當中遮止-不能賣酒也不能喝酒 聲聞戒當中遮止不能賣酒 不能 就是要護持其他的戒法 後面兩句是輕 我們看淫戒這五句就知道-後面這兩句是輕的 其他的戒條-初句相應,所以犯重 心和境界相應 比喻說盜戒 盜戒當中-我們看盜戒的造句 過五四句 四句當中第一句-有主有主想上罪 這叫做境界和我們的心相應 境界是有主人的東西 兩個心也是作-有主人的東西想法 心和境界相應犯上罪-所以犯重 後面四句-心和境界乖違,差誤了 所以犯輕 後面四句-我們看殺戒就知道 因為盜戒當中是四句 殺戒五句當中第一句上罪-其他四句都中罪 第一句就是心和境界相應 後面四句就是心和境界-不相應的情形 有乖違,有差誤 所以說一定要有境想句 對境界的想法-內心當中如何想 來分別這個罪的輕重 再來,第二科明有無 說明這個境界的想心-在律上所列出的 有與無的情形 意思就是說在律藏當中 每一條戒條本來都有境界-對境界想法的句法都有的 但是在律藏當中有簡略 只是二十六條戒-有列出來而已 其他都沒有列 所以說我們看這個文 第二明有無者-準律約戒,不必具有 今解,無者是略也-無別所以 略無那個無去掉-因為多出來 說明有無 境想句 境想對境界的想法-這個句法在律藏當中 有無的情形是怎樣呢? 準律約戒 根據律上就著每一條戒-不必具有 不必一定具足-列出這個境想句來 今解 現在解釋說-沒有列出是什麼呢? 是省略沒有列出罷了 沒有其他的道理-沒有其他的原因 那麼淫戒有五句 道作道想上罪 道就是正是淫欲之道 律上就是男二處女三處-這個就是作淫欲之道 作道想-而作這一種淫欲的行為 就犯上罪 道作道疑,懷疑 有懷疑 有疑,疑心就是沒有決定-猶豫不決 這一種情形也是犯上罪 道作非道想 你的心轉變了-想成其他的非道 腋下、鼠溝間等等的 你想成這一些也是犯上罪 這意思就是說 只要是正式淫欲之道-你做什麼 內心當中如何轉變這個想法-都是犯重 不開轉想 其他的戒條-都可以開緣轉想的 前面你知道你是什麼境界-你正作的時候內心當中轉變 罪會比較輕 但是淫戒和酒戒都犯-都會犯的,都正犯 再來,非道道想中品罪-非道非道疑中品罪 後面這兩句就是犯輕的 非道作這個道想-非道作非道疑 雖然兩種,這兩句都中品罪 但是這個業-業報當中有差別 中品罪是就著制教來說 制教來說都平等,犯中品罪 但是受報前面非道作道想-這個業報比較重 非道非道疑這個業報比較輕 疑,疑的時候 他心有緣-一半是道,一半非道 但是前面這句是完全-心向正道這方面來說 正式淫欲之道來受 所以他的過失比較重-業報比較重 再來,盜戒二重 二重第一重是什麼呢? 過五四句-第二重是減五四句 過五錢,超過五錢 你偷東西-這個東西價值超過五錢 或者是五錢 財物五錢 超過五錢 五錢是多少錢呢? 不是五元 五元,也有祖師是這樣判的 乃至一元就犯重-也有這樣判的 在南傳佛教當中 八十四年學人過去南傳-去受增益戒,比丘戒 我們的戒師就說-我們就問他 一錢就犯重罪 他們那裡一元就犯重罪了 但是在各律部-每一部律當中所說的 有一點點的差別 我們在受持,我們是凡夫-在受持當中是在漸次 所以以五錢來判罪 五錢多少錢呢? 五錢的大約是一千元左右 也無法決定說一定一千元-大約一千元 大約 一千元就犯重,頭就被斬了 頭跟身體就分家了 所以貪不得,貪不得的 所以我們非禮勿取 不是你的東西你不要隨便拿-不能這樣子 有主有主想上罪 這個東西是有主人的 你內心當中-也作有主人的東西 偷盜 是五錢或者是超過五錢-或者是五錢的東西 價值一千元的東西 你將這個東西拿起來-就是犯重罪 犯這個重罪 重罪不是阿鼻地獄喝咖啡-去那裡受苦 要受苦的 所以說不值得 有主有主疑 疑就是內心當中猶豫不決 到底是有主人的呢?-或者是無主人的呢? 但是你用盜心把它拿起來了-這個時候犯中品罪 無主有主想 根本這個東西沒有人的-但是你認為有人的 有人的,你認為有人的-你把它拿起來 就是有偷盜的心 所以當中就是中品罪 拿人家東西的方便罪 再來,無主無主疑 既然有疑心-內心當中就有偷盜的心 有偷盜的心 你若沒有偷盜的心-你就很乾脆,就是沒有人的 就是這樣而已 你若有疑你又把它拿起來-就是你有偷盜 有貪的心在裡面 有貪的心在裡面,佔有的心-所以要犯罪,犯中品罪 再來減五錢的情形 一千元以下的,也有四句 有主有主想 因為他的錢價值不到一千元-所以中品罪 有主有主疑下罪-無主有主想 是沒有主人的東西-但是你認為是有主人的東西 把它拿起來 有偷盜心,這犯下品罪 無主無主疑 既然有疑心-也是一樣犯下品罪 再來,殺戒 殺戒有五句,人作人想 人作人想就是說對方是人-你做人的心把他殺害 犯上罪 人作人疑,懷疑 晚上當中看不很清楚 到底是人或者是鬼神-或者是什麼眾生 有懷疑你將他殺害-這是犯中品罪 人作非人想中品罪 人作非人想是什麼意思? 這是說你前面知道這是人 但是你正作的時候-正在殺害當中 你內心當中作鬼神 這是鬼,把他殺死 內心當中心念轉變 這種情形犯中品罪 這並不是迷惑,不是迷惑 是他知道人 正作的時候-將內心這個心念轉變 這種人中品罪 非人人想中罪-非人非人疑中罪 非人人想 是鬼神,晚上,鬼神 你認為是人把他殺死-這種情形犯中罪 殺害 非人非人疑也是中罪 下面這條線 這條線應該是牽在第三句 第三句的線移下 下面這個表-這是在解釋什麼呢? 我們看前面盜戒這條線 無第三句者,以有主無主想-轉想亦中罪,本迷無罪 以無主物非罪緣故 這個意思就是在解釋-每一條戒都有五句 為什麼偷盜戒當中-只有四句呢? 只有四句而已 缺什麼? 缺第三句有主無主想 因為前面每一個-他的作句都一個次第 第一個心境相應-第二個是疑 第三個就是意境當中想-作意境想 盜戒當中也一樣 第一個心境相應,第二個疑 第三個也是一樣作意境想 所以說第三句就有主無主想 沒有這第三句的意思-是怎麼樣呢? 因為有主無主想-轉想亦中罪 你前面知道是有主人的東西 但是你正拿起來的時候 你轉變你的念頭-認為是沒有人的 這種情形是中品罪 又一種情形,本迷 本迷是什麼呢? 說從最初-乃至把它拿起來的時候 都無那種心-也認為真的是無主人 真的這樣認為 不是前面所說的-前面知道有主人 正拿起來的時候-才轉那個念頭,不是 他是從最初 乃至把它拿起來以後-都是一樣 認為無主人的 這種情形無罪 怎麼說呢? 因為無主物非罪緣故 因為這個無主物非罪緣故 沒有那個侵損的意義-所以沒有罪緣 不是得罪、犯罪因緣的緣故 所以有主無主想-他不是結罪的 本迷是不結罪的 再來我們看殺戒 殺戒五戒第三句這樣比較 比較第三句的時候 為什麼殺戒當中-第三句要建立呢? 因為轉想中罪,本迷下罪 他轉想 剛才說的中罪就是轉想 前面是知道人-他知道這是人 但是他正殺害的時候-念頭轉變 生起是鬼神,非人 鬼神、修羅、天人這一些 這轉想犯中罪 本迷的話-從初至終都認為他是非人 迷了 但是你殺非人,是人的境界-這意境來替就是下罪 所以底下解釋-以作非人殺故 因為你作非人殺故 作非人殺 非人殺境界若是非人-就是犯中品罪 但是現在境界是人又差降了 就是境界差誤,罪就差降-所以犯下品罪 犯下品罪的 收攝起來 但由第三一句結罪有無-故句法不定 只是因為第三這句 第三這句-他的結罪有罪和無罪 偷盜戒本迷無罪-殺戒本迷也是要結下品罪 所以說-殺戒當中第三句要建立 建立起來 偷盜戒當中第三句不能建立 怎麼說呢? 因為你建立起來-你到底有罪或是無罪 你若說無罪,轉想有罪 你若說有罪,本迷無罪 會被人誤會 所以第三這句結罪有和無 若無罪-第三句這句就是不建立 若有罪過-第三句這句就是要建立起來 所以說這個句法不定 五句或是四句是不一定的 再來,妄語戒 大妄語戒有五句 人作人想上罪-人作人疑中罪 人作非人想中罪 非人人想中罪-非人非人疑中罪 人作人想就是-你說這個大妄語 對方是人-你內心當中也很清楚他是人 你作人的想法 作人想就是說-你內心也很清楚他是人 就是這樣 你說這個大妄語-不確實的話 這是犯上品罪 人作人疑 對方是人,作人的懷疑 到底是人或者是其他的眾生-說這個大妄語犯中品罪 人作非人想 這個作就是轉想-轉變我們的念頭 前面是人 我們第一個念頭是知道-對方是人 正說的時候我們就作-我對這個鬼神 對天人、阿修羅來說 轉變這個念頭犯中品罪 犯中品罪 非人人想 非人作人的想法來說 我要向人來說-但是對方是非人,中品罪 非人非人疑也是中品罪 這個疑,疑心就是-有向這個人和非人 一半是人-向人這方面來懷疑 一半的心是向非人-天、修羅、鬼神來懷疑 所以也是中品的,中品罪 這是大妄語戒當中五句 這是來揀別我們內心的想法-來判斷這個罪的輕重 前面的疑心,這有兩種疑 兩種疑 第二句人作人疑,對不對? 最後一句非人非人疑 這兩種的疑心-第一個疑心多,業報比較重 第二個疑心比較輕 想,第三句人作非人想-非人人想 這兩品想 這個想心,人想 一個是非人想,一個人想-後面這個想比較重 因為他的心-就想要向人講這個大妄語 所以業報比較重 雖然都是中品罪-制教當中都是中品罪 但是業報墮落有輕重-有比較深,有比較淺的 再來,接下去我們看-第四科別簡性重 特別來簡別-這性戒的重罪的情形 別簡性重當中中分為二節-兩個章節 一、剋漫,二、錯誤 剋漫 什麼是剋漫呢? 我們看這個文 剋謂情專一境-漫謂心涉多緣 漫復有二 一者大漫-如本標心遍通三趣 俱是所期,隨作成犯 二者小漫-但該人道,不兼非畜 剋漫-剋漫,剋就是定的意思 謂,意思就是說 我們的內心當中-專注一個境界 剋定這個境界 漫,漫就是說-我們的內心牽涉很多的境緣 所以這個漫是普遍的意思 這個內心當中通漫-比較普遍一點的 對所有的境界-都有那種輕損害心 漫當中又分為兩種 第一種叫做大漫 大漫是什麼呢? 就如同我們本來-標其我們這念心 普遍通於三趣的眾生 三趣,人、非人、畜生-這三道的眾生 俱是所期 都是我們內心當中所希望-要作惡的對象 這樣時候隨作成犯 隨著你對這個境界-每一個境界 任何一個境界你來造作-都成就犯戒 都犯的 比喻說,殺人來說 你的內心當中-所有的眾生都要殺 這樣境界現前是人-你殺就是犯重罪 非人就是犯中品罪-畜生就是犯下品罪 剋心,漫心是這樣 剋心就不同,剋心不同 你剋定我要殺人 但是現起來是非人-你心迷的時候你殺到非人 對非人來說不算犯-對人來說結方便罪 有差別 有差別的情形 二者小漫 第二種是小漫心 小漫心就是說他的心攀緣-比較小一點 內心當中-但是只是該受這個人道 我的內心當中-我只要殺人而已 不兼帶非人和畜生 這叫做小漫心 小漫心就是拘束、約束-就是在人道當中 其他就不是-他內心當中所希望的 所以叫做小漫心 大漫心就是所有的境界-都是他所要加害的 時間到了 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說到這裡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