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南山律在家備覽述要 第三集 主講:天因法師 接著我們再看二十九頁 第三行中間 所以業疏當中講到 因此,是故修行的人-要恆常思惟這個行門 也就是三聚淨戒 圓教中所納受的戒體之後 每一個持戒的行為當下-就是三聚淨戒 又說: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 前面所講,《四分律》 依《四分律》所受的戒體-終究還是要歸於大乘 一佛乘 所以我們必須要將心-安住在處就是一佛乘 一佛乘當中 我們所受的求成佛的種子 求成佛的證明 所以我們受了戒之後-就是要努力的栽培善根 用各種的權巧方便-來護持我們的戒體 能夠清淨不受染污 使令能夠發菩提芽-長菩提苗,結菩提果 又云:既知此意-這一種的意義 我們應當要護著這個戒體-就如同護持我們的生命一樣 也如同護持-我們渡越大海的浮囊 那麼在這個地方-約略來提示大的綱要 其餘廣泛的這些道理-就如同彼 彼就是指羯磨疏當中-廣泛說明 咨爾後學,微細研詳 咨就是靈芝律師他的感嘆 感嘆的聲音 說:唉!你們後來學律的人-學習戒法的人 要能夠真正的從微細的地方-好好的去研究 好好去推求了解當中的意義 進一步就是要能夠-如法的來持奉這個戒法 能夠弘揚這個戒法 普令,使令一切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 感嘆之餘就是勸勉-我們要護持正法 我們做一個佛弟子-有很多責任 若是單單-求了脫我們自己的生死 這是很小很窄的善 我們必須要發菩提心-自利利他的心 再一方面要護持正法 護持正法-要依我們身口意三業 真正來護持,並不是用嘴說 要以實際的行動來護持正法 就是我們要隨順佛的教訓 隨順佛的教訓好好來做-好好來行 將佛所制立的微妙的戒法-把它表現出來 我們就有信心了 對佛法就有信心了 這就是護持正法 護持正法 這樣一代一代相傳下去-究竟能廣度未來一切眾生 普令都能依這個戒法-來止一切惡 所修的行門都能成就 這是很重要的 再來,第二科當中所說-因示捨戒 因為種種的萬行-佛就開示能捨去戒體、戒法 這意思就是說避免帶戒犯戒 帶戒犯戒有這個戒體-違犯這個戒法 犯了四重罪-就會障礙修學聖道 所以就是有捨戒的法 我們看這個文 戒疏云:汎列經論捨相不同 如雜心說:-若捨命終斷善二形生也 《善生經》:-加受惡戒時捨善戒 《俱舍論》:-八戒期心盡夜分終故捨 且列如此 汎就是汎汎的 來列出經論當中-捨戒的相狀各有不同 有很多方面,很多相狀 下面就列出來說明 第一樣就如同《雜心論》 《雜心論》當中所說-有四種的捨法 第一種若捨 若捨就是作法-來捨去這個戒法的戒體 作法捨 對一個人-了解你的話的人來說 你內心當中-也有心要捨這個戒 對一個聽得懂你的話 你就是說你要捨去五戒-或者是某一條戒 出家戒是不行 在家戒是可以一條一條捨 殺生戒無法持 殺生戒要捨掉,對一個人說-這條戒就捨掉了 這是第一種作法來捨戒 第二種命終-這是自然的捨戒 我們生命終了的時候-這戒體自然不見 最初這聲聞的戒體-就是盡形壽 盡我們一生的生命 這生命不見的時候-戒體自然就捨去了 這是第二種 第三種就是斷善,斷善根 斷善根是什麼呢? 本來我們是正知正見-這就是善根 善根,這邪的知見-就遠離三寶了 所以戒體就捨去了 斷善根,善根捨去 第四種二形生,二形生起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受戒之前-他是一個正常的人 他是男眾或者是女眾 但是受了戒以後,業障現前 過去的業現前 他一個身體當中-具足男眾和女眾的身份 具足男女二根 男眾這面也沒有收納-女眾這面也不是 他戒體自然就捨掉了 這叫做二形生-二形生起的時候 這是在《心論》當中所說-四種的捨法 再來,《善生經》 《優婆塞戒經》當中所說的 再加上受惡戒的時候-自然就捨去善戒 他就說了,你做一個佛弟子-你的善根不深固 因為一個比較邪的智慧-世間聰明的人跟你說一說 你的道心就退了 你就是另外再受其他外道的 你受其他宗教的 你受的時候,當下這個善戒-佛法當中的善戒就捨去了 再來-《俱舍論》當中所說的 八戒,八關齋戒-期心盡夜分終故捨 期,要期的心 我們內心的希望一日一夜-或者是七日七夜都可以 就是要期的心受多久的時間 盡那個夜分終 夜分就是晚上到天亮的時候 天若亮,這夜分就終了-就是隔天 舉例說我們受七天 七日七夜到第七夜終的時候-到第八天早上 天亮的時候-這個戒體自然就捨去 這種也是自然捨戒-他不需要對人來作法的 不過當中舉例一星期 我們發心受一星期-持到第三天的時候有事了 有障礙的因緣-真的無法再持下去了 怎麼辦呢? 可以作法捨 你若到第七天-第八天明相出 天亮的時候,那是自然捨戒 姑且列出是如此 就是以上所說的有六種 六種的捨法-戒體捨去的方法 再來,戒疏云,問答 問:今捨戒者-為捨已生隨行為因之業 為捨初願本受無作體耶? 這什麼意思呢? 在問的意思就是說 說現在前面六種的捨法-所說捨戒的情形是怎樣呢? 為捨已生隨行為因之業 是說捨去已經生起-我們三業持戒這種隨行 作為集因的業 或者是說捨去最初我們發願-本來所納受那個無作戒體 是哪一樣呢? 兩樣當中是哪一樣-捨哪一樣? 第一樣就是捨去集因 你受戒以後平時-護持戒法的行門 這種行為-所流入阿賴耶識的因 是捨這個因-或者是前面所發的願 所得到那個無作戒體呢? 兩樣捨哪一樣? 一個是隨行的善因-一個是最初的戒體 兩樣哪一樣? 下面的回答 已生為因,不可捨也-得聖無漏,方傾善習 今所捨者-止是本體更不相續 故雜心云:-言捨戒者,戒身種類滅也 說已經生起身口意三業-持戒這種行為作為善的因 集因當中,集就是因 苦集滅道的集,這是因 那麼道諦也是因 那麼我們持戒-也以收攝到道諦 這個道諦,道諦的因 這個因是不可捨的 就是你造作以後-這樣實在的種子 這個種子-這種因是不可捨的 怎麼說呢? 種子怎麼能捨? 無形無相,那是一個業因-將來會得到這個果報 所以下面就接著說了 得聖無漏,方傾善習 要至你證得聖位無漏的功德-成就聖果的時候 你能了達罪福之性-本來就是空的 證到我空的真如 這個時候才能遣除有為-持戒的這種善習 習氣的習就是善的這種習氣-因,得到這個果報了 這個因才捨得掉 從因而成熟得到果報了-因就捨了,因相就捨了 這樣來說,今所捨者-止是本體更不相續 現在我們所指的所說的-捨戒是捨什麼? 止是捨去我們本體 就是我們最初 最初本來所得到無作戒體 這個戒體它的善法-更不相續 我們最初的願捨去了 再來,未生的善法也滅了 這兩樣 最初的願 我們的願 我不要再斷惡修善度眾生了-不要,這個願捨去了 戒體所相續-生起來這種善行 未生的也滅了 下面就引論來作證明 所以在《雜心論》當中說 說到捨戒是什麼情形呢? 就是戒身 戒身是什麼呢? 就是前面的要期思願 要期思願,盡形壽-斷惡修善度眾生這個不見了 以及種類 種類,戒身它的種類-它生起來的種類 相續的善行也沒有,也滅了 兩種 戒身相續的這種善行也滅-兩種同時滅 說到戒身 我們說到這裡的時候-我們可以了知 阿賴耶識的種子是不可捨的 我們所捨的-是平時我們的願 今天我不要修行 不要修行人家不會怪罪你 但是你之前所修行-所栽培的種子 你將來必定由-這個種子起現行的時候 得到相對的果報 所以我們這一輩子-我們在佛法當中 我們的受戒 乃至一日一夜 你一日一夜受一個戒-之後你就都不受了 這個種子以後-就是你以後接觸佛法的善根 《瑜伽師地論》當中所說的-這個善根是什麼呢? 就現行和種子兩種來說 種子就是善根 說你這個人很有善根 就是說你過去世在佛法當中-所栽培的種子很深 究竟的道理來說 我們的現行這方面捨去-但是種子都留在阿賴耶識 第八識當中都留著 以後它若是起現行-你會去接觸佛法 進一步你也會受戒-會去修行,就是這樣子 所以我們在佛法當中-我們所栽培的種子 我們要去選擇發什麼心 要發什麼心 這個很重要 再來,最後戒疏云:-作法捨中,具緣有五 初是住自性者,二所對人境 如多論云:若無出家人-隨得白衣外道相解者成 三有捨心,四心境相當 如律,中邊不領-前人不解,並不成捨 五一說便成 這是受到前面六種捨法當中-提出作法捨來說明 在作法來捨去戒體當中-要具足因緣 所以具足因緣有五種 第一種,就是五種的條件 第一種就是要住自性者 住這個自性就是說你有戒體-具足這個戒體 住這個自性 你受五戒-就是以五戒為你的自性 受具足戒以具足戒為性-為自性 所以說在律藏當中 比丘尼性-比丘性、比丘尼性 住在自性當中 你是一個五戒的優婆塞 安住這個自性當中-就是具足這個戒體 不然你要捨什麼呢? 就無法捨了 第二種所對人境 所對的人這個境界 所對的人境界-要對什麼種人來說呢? 就如同《薩婆多論》-當中所說的 若無,假如沒有出家人 沒有出家的五眾 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 若沒有這些人可讓你對-對來說做作法捨 隨得,隨你得到-也能和白衣,一般的俗人 或者是外道,信外教的人 但是彼此當中-互相能了解的言語 都能成就捨戒 成就捨戒 第三種就是要有捨戒的心 若是被逼 被逼的情形-沒有這個心要捨的時候 縱然嘴說出來-也沒有成就捨戒 要有捨戒的心 歡喜要捨這個戒法 第四種就是心境相當 心和境界 相當就是相應 有這個捨心-對方也了解你的話 這樣就成就 心和境界相應 下面就舉這個例 就如同律,律藏當中所說的 中國和邊地的人-說話互相無法理解 或是說雖然兩個人-都是中國這邊的人 中國是指印度 印度叫做中國 邊地就是其他,印度以外的 我們聽印度話也聽不懂-他也聽不懂我們的話 這彼此兩個人-對向捨戒是不成就的 或者是說同樣我們這裡的人 但是前人不解 對方不了解你的話-也不成捨戒 所以就是對方要了解你的話 再來,一說便成 說一次 捨戒的文說一次,念一遍-就成就捨戒了 有的人就問,問說受戒 受戒很不簡單-我們這樣拜,還要念 若受一次菩薩戒要好幾小時 乃至我們受菩薩戒-就要住在道場三四五天 就學這些威儀-每天都要演禮 若是夏天就流如雨下 最後才能受到這個戒-很不簡單 為什麼捨戒說一次就捨呢? 這回答是這樣 受戒是由增上法 增上我們,增上法 如同一個人來爬山 人在爬山當中要有同伴 要爬很陡的山就是要綁鋼繩 綁鋼繩綁了以後手就拉-後面還有人推 這樣才能爬到山上 假藉很多因緣才能成就 捨戒如同山上摔下來-一次就好了 一次就粉身碎骨了-不用摔兩次、三次 一次摔下來就差不多了 捨戒是退墮 退墮說,一說就變成了 再來,一種方面就是說 佛陀若制說要三說-要說三次的時候 要捨戒就說了 佛也很不慈悲,惱害眾生 一次就好了,說到三次-這麼囉嗦 這種情形 所以佛也是隨順眾生的情形 一次,念一遍-這戒體就捨去了 不過我們在佛法當中-我們了解受戒 我們學佛的利益 當然我們不隨便 不隨隨便便-再去受一下就好 不是這樣 這是一種業障習氣 我們要知道我們做一個行為-阿賴耶識都一個種子 都有一個種子 我們善法就要精進-去趣向,去乞求 惡法要努力制止 當然我們業障現前的時候-真的沒有辦法了 這個會犯戒,你沒有捨戒 你有這個戒體犯戒以後-你要受戒就是障礙了 所以那種時候 佛是在這種時候才開緣捨戒-捨戒捨去了 所以也不能隨便 不要隨便 我們的道心要堅固 我們能克服的-我們就要努力突破 克服過去才對 降伏我們的煩惱,這樣才對 以上就是宗體篇-第三科戒行這部分就說過 其次第四科就是戒相 我們看這個文 資持云:為行有儀名相 什麼叫做戒相呢? 就是說我們的行 為行就是我們的身口意三業 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造作-有這個威儀表現出來 將這個持戒的相狀-表現在外面給人家看得見 有這個形相,人家看得出來-這叫做戒相 再進一步解釋 事鈔云:戒相者,威儀行成-隨所施造,動則稱法 美德光顯,故名戒相 什麼叫做戒相呢? 戒相者就是說-什麼叫做戒相? 我們的四威儀行住坐臥行成 四威儀當中-身口意三業對境界不犯 這種持戒之行成就了 隨著我們所施設 施設造作,我們的舉止動作-一動就稱合這個戒法 這種持戒的美德-光耀顯發在外在 在我們的外表 所以說叫做戒相 這種的戒相 戒相當中有兩種 以戒行為戒相-一種是以戒法為戒相 這裡的文所說的-是以戒行為戒相 身口意三業-將持戒的行為表現出來 這種是以戒行為戒相 所以我們看這個文 後面這個括弧裡面 戒相有兩種的意義 第一種約戒行為相-第二種以戒法為相 約戒行為相-就是我們前面這段 簡略的文 以戒法為相就是後面持犯篇-所引的這些文句 所引的,所根據的-這些的行相 持犯開遮的情形 所以以法為相-以戒法為戒相 以戒法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是什麼樣的情形 這就是戒相 不殺盜淫妄酒等等的這一些 這也是戒相-是以戒法為戒相 戒條,戒條為戒相 最後我們就總結 總結這宗體篇的要義 所以最後就是結示法要 結示法要當中這個表 圖表裡面所說的-就是跟我們說緣起的觀念 緣起的觀念 緣起法當中有兩種 第一種叫做染法緣起 染法緣起就是迷惑真如-會生起無明 再來,淨法緣起 就是逆生死流 第一個迷真起妄 迷真,迷惑這個真如本性-而生起妄,虛妄這個無明 起這個無明 這就是說明染法的緣起 圖裡面所說的第一種-這個圓圈裡面是本來無一物 這就是表示我們的-自性清淨心裡面什麼都沒有 《起信論》所說的-真如本體非有相,非無相 非非有相,非非無相-無一切相 所以六祖大師所說-何其自性本自清淨 再來,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所以說-在我們清淨的本性當中 就具足法身、般若、解脫-這三德秘藏 古德講一句話說 無一物處無盡藏-有花有月有樓臺 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呢?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邊講到本體 清淨本體,但是有它的作用 所以說無一物處 無一物的地處是有無盡藏 無盡藏 有花有月有樓臺 森羅萬象都是真如的表顯 所以《起信論》當中所講的-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 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 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 清涼不變自在義故 有這些作用的 所以說具足這個法身-般若、解脫這三德秘藏 但是一念不覺-真如不受自性 真如不受自性-一念不覺而生起了無明 這個圓圈裡面一點一點-很多很多 這個無明的煩惱 無明的煩惱 就是《起信論》所說的 所言不覺義者-就是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 不覺心起而有其念-有這個妄念,產生這個妄念 因為這個妄念-來覆蓋我們真如本性 使令它沒有這個光明了 無法光明清淨,就有了煩惱 前面就是煩惱 見思、塵沙無明的煩惱 因為妄念無明來覆蓋-我們的真如本性 就斷絕這智慧的作用 因此,對著境界就造作-善業、不善業、不動業 三界業 所以說結成這個業因 三界輪迴的業因,結業 因為無明-來覆蓋我們的真如本性 我們對著外在的境界-就生起分別了 有我,有人,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當中虛妄的攀緣-產生這個憎愛取捨 就造作生死的業 因此,就受到-六道輪迴生死之苦 結集了這個生死 本來是法身清淨-當然是自在 解脫就是平等 平等就是解脫 三德秘藏因為無明-就變成煩惱、結業、生死 這惑業苦相續不斷的 這是來說明我們眾生的形相-在惑業苦 起惑、造業、受苦 受苦當中又起煩惱,又造業 有這個業因將來又受苦 就是這樣 印度一種水果,一種樹 它生長的果子掉下來-就是三粒結在一起 叫做俄叉距 這種樹很奇怪-它就是三粒結在一起 掉下來,三粒都結在一起 佛就以這個來比喻-我們凡夫就是這樣 惑業苦三種結在一起 迷惑、造業、受苦 受苦又迷惑了-又起無明又造業又受苦 惑業苦輪轉不息 這是我們眾生的情形 現在我們親近佛法-我們要如何轉惑業苦呢? 我們有一念的信心-佛也是由凡夫所成就的 所以佛最初也是發菩提心-來受這個戒法 依戒而行,持戒清淨-引生禪定,開發無漏智慧 斷除煩惱,成就聖道的 所以最初-我們也要來受這個戒法 所以立誓還本 立下誓願-要還歸我們本來那種清淨 那種的自在-那種的平等解脫 所以我們就請我們的師長 在師長的面前做這個儀式-來納受這個戒法 納受佛的戒法 在我們內心當中-就成為戒體 這個戒體會要期思願 前面所說的 盡形壽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眾生 表示思惟 這就是比喻如同我們的眼睛 我們的眼睛 我們最初我們親近佛-我們的發心是什麼呢? 這就是我們的引導的-引導的方向 如同眼睛一樣-將目標看得很清楚 再來,戒行 受納戒體,有這個戒體以後-要成就這個戒行、戒相 這兩種合起來就是乘願修行 乘學前面的要期思願-而來修行 這就比喻如同足 我們的腳 有眼睛、有兩腳-這樣我們要去哪裡才走得到 若是有眼睛,沒有腳-就無法走了 有腳,沒有眼睛-就難免要墮坑落塹了 亂走 亂走難免會跌到水溝裡-就很糟了 所以說眼睛和我們的腳、足-兩種要配合 受了戒以後 我們就是要好好持戒-學戒、持戒 這樣就是斷惡修善 最後返妄歸真 返妄,虛妄-歸於真如本性當中 前面所說的如是展轉-能淨虛妄的根源 這就是前面宗體篇所說的-戒法、戒體、戒行、戒相 戒法是佛所制定的 那麼我們用我們的心納受-在我們內心當中叫做戒體 還有生起我們-身口意三業的行為 有這種護持的心叫做戒行 表現出來叫做戒相 這四種就是戒律當中的綱要 每一條戒都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 再來,接下去我們就要解釋-教你持犯篇 持犯篇當中分成三科 解釋說明三科 最初是敘緣發起-第二樣持犯總義 第三樣持犯別相 現在最初就是敘緣發起 敘緣就是來說明這個緣-因緣而發起這篇,持犯篇 我們看這個文 事鈔云:-然戒是生死舟航,出家宗要 受者法界為量-持者麟角猶多 良由未曉本詮-故得隨塵生染 此既聖賢同有欽序-何得抑妨不論 故直筆舒之,略分四別 一者戒法-此即體通出離之道 二者戒體-即謂出生眾行之本 三者戒行-謂方便修成,順本受體 四者戒相-即此篇所明,通亙篇聚 行事鈔當中道宣律祖這樣說 然戒是生死舟航 然而這個戒法-是我們生死當中的舟航 舟航就是說 依靠這個清淨的戒法-能超越生死的苦海 如同船 這個船能渡過大海-到達彼岸去 是出家的宗要 宗就是主的意思 最重要的-最主要,最重要的 不只是出家-我們在家我們也有生死的苦 我們也是要超越-這當中也是要依靠這戒法 所以不論出家或是在家眾 我們進去佛門當中-沒有一個不受戒的 都要受戒法 戒法是佛的家規,佛的家規 受者法界為量-持者麟角猶多 這什麼意思呢? 受戒的人受戒的時候-法界為量 我們的心普遍來攀緣十法界-有情、無情的境界 來發起這個戒體 然而持者-我們持戒的時候,麟角猶多 麟,麒麟是很吉祥的野獸 國王有德,有德的時候-國家當中才有麒麟 麒麟是一隻角-只有一隻角而已 這是比喻很少,很稀少-稀有難得,很稀少的 連麟角,一隻角的麟 麟角,麟的角一隻還猶多 就是說我們受戒以後-要一個行門當中清淨不犯 也很難得成就 這什麼道理呢? 良由未曉本詮 本詮 良由就是實實在在-是由於不懂 不懂,這個本詮是什麼? 就是佛教當中-所說的開遮持犯 對戒法的開遮持犯不懂-不懂是要如何持戒呢? 所以隨塵生染 隨著外在的塵境-就生起這個染著 染污執著就毀犯這個戒法了 就是不知道,不會學戒-所以就無法持戒 此既聖賢同有欽序-這個意思就是說 這既然就是聖人、賢人-一切的聖賢都是由持戒 持戒清淨,修學禪定-開發無漏智慧,斷除煩惱 了生死,成就聖道 所以說同有欽序 共同來,欽就是恭敬-序就是學習 來恭敬,來學習戒法 這樣來說,何得抑妨不論 就是說既然聖賢-是由戒法來成就的 為什麼怎能我們抑制 忍下來說-不要討論這個戒法呢? 來說明這個戒法當中-的道理呢? 我們也是想要-成就賢人、聖人 所以戒法既然是-聖人、賢人所持的 我們也要學,也要了解 要了解 故直筆舒之 所以就直筆 沒有其他這一些展轉的-直接就提筆起來 來說明這一些道理 意思就是說-直接就來講這一些道理 說明這些道理 略分四別 大略分成四種的差別 前面所說過了-第一種就是戒法 戒法就是聖法-成就聖人之法 此即是體通出離之道 戒法的自體-通就是通達出離三界的聖道 第二種就是戒體 戒體就是出生眾行之本 一切的修行由戒體而建立 所以說出生-所有一切行門的根本 第三種戒行-謂方便修成,順本受體 善巧方便來修學成就而不犯 隨順我們本來所受的戒體-斷惡、修善、度眾生 隨順 第四種就是戒相 這裡所說的戒相-就是前面所分別的 以戒法為相的戒相 就是就這個戒法,每一條戒-不殺生,開遮持犯是怎樣 不偷盜-開遮持犯的情形來說明的 所以說,下面說-即此篇說明 這篇,持犯篇-這篇裡面所說明的 通亙篇聚 亙就是普遍 就是融通普遍篇聚的名相 篇聚就是指我們出家眾-有五篇七聚的情形 若我們在家眾-五戒、八關齋戒 罪當中-就沒有篇聚的這種差別 沒有 沒有這種-也沒有這種篇聚的名稱 說到當中犯重犯輕的義理-是無差別的 和出家眾是無差別的 無差別 不是說我在家眾-我犯的時候罪過比較輕 不是 一樣 每一個眾生都是要求解脫-有過失,這過失都相當 再來,資持云:-前明戒法但述功能 次明戒體唯論業性-後明戒行略示攝修 若非辨相-則法體行三一無所曉 何以然耶? 法無別法即相是法-體無別體總相為體 行無別行履相成行 是故學者於此一門-深須研考 我們先來解釋 前明戒法但述功能 就是約略在做料簡 說前面說的,說明這個戒法 戒法當中只說明這個功能 它的體性能通暢-出離三界之道 就這個功能來說 軌凡成聖 其次說明這個戒體-唯獨來討論這個業性 一種的業性 無作戒體就是一種的業性 一種業性 身口意三業如法造作之後-所留下來的這種業性 阿賴耶識的種子 後明戒行 這個戒行,持戒之心-在我們受戒以後生起 義理就隨順前面的戒體 這是簡略來提示 攝修,要如何來攝受收放 就是義理當中-要隨順前面的戒體 這個就是略示攝修 再來進一步-若不是來辨明這個戒相 了達當中的開遮持犯 這樣這個戒法、戒體、戒行-這三種就一無所曉了 無法成就-它的功能和它的作用 何以然耶? 為什麼是這樣呢? 說法無別法 戒法沒有另外一個法-即戒相就是戒法 五戒、八關齋戒-十戒、具足戒 受到這個戒法 相,戒相就是戒法 體無別體-戒體沒有另外一個戒體 總相為體 我們就總攝這個戒相為體 受五戒以五戒為體-乃至受具足戒以具足戒為體 所以總相為體 行無別行 戒行沒有另外一個行-就是履相,能實踐 來履行這個戒相-這就是戒行 因此緣故-我們學習這個戒律的人 對於戒相這一門要深深-必須要研究來考察 了解當中的道理 然相所在,唯指教詮-舉要示相不出列緣 緣雖多少不出心境 罪無自體,必假緣構-非境不起,非心不成 若曉此意-類通一切皎如指掌 餘更如文 然相所在 然而這個戒相所在 就是它的目的,它的宗旨-叫做所在 每一條戒當中有開遮持犯-犯重犯輕,是因罪,是果罪 所以它的目的所在-就是唯指教詮 唯獨是要來指示律教當中-所解檡的犯重犯輕這些道理 舉要示相 我們舉出這個重要-來指示這個行相 不超出列這個緣 列這個凡緣 凡緣當中-雖然有多有少的情形 殺戒當中具足五個緣 人、人想-有殺心、興方便、命斷 盜戒當中具足六個緣 有主、有主想-有盜心,偷盜的心 四重物、興方便、舉離本處 緣,犯緣雖然有多有少-但是不超出心和境界兩種 攝受起來就是心和境界兩種 心和境界兩種 我們舉殺戒來說 人、人想-有殺心、興方便、命斷 人想、有殺心這就是心-人、興方便和命斷就是境界 心和境界兩種而已 罪無自體,必假緣故 罪性本來無自體,因緣生的 所以說必須要假藉因緣-而構造成就的 因緣當中非境不起 若沒有境界就不會生起-我們這念貪瞋痴的心 沒有我們這念貪瞋痴的心-就不成就這個罪業 不會成就這個罪業 所以說就是境界和心兩種 我們若能了達這種意義 這樣就比喻-通於一切的戒相 皎如指掌 皎如指掌的意思就是說-清楚,很清楚 好像在看我們手掌當中的紋-手紋一樣,很清楚 其餘的道理更如同-下面的文所分別所辨明的 再來這個表 我們將這個表說完 心和境兩種 犯戒的因緣-就是不超出這兩種 第一種有境界無心-我們舉殺戒來說 有境界無心就是誤殺 無殺心律中不結罪 然世間的果報不失就是說-你誤殺對方 以後你也會被他誤殺-彼此當中的因果也是存在 但是你不會墮落-不會因為這種的業而墮落 不會 所以律中不結罪 第二種有心無境 有這個心沒有境界-就是你自己打妄想 這個人很可惡-我要對他怎樣,對他怎樣 但是沒有動這個身口-下品的方便罪 這即生懺悔就能滅除了-罪就能滅除 第三種心境俱足 心和境俱足 人、人想-有殺心、興方便、命斷 這樣就必須要如法懺悔 必須要如法懺悔 懺悔就能滅除三途的果報-然而世間的果報也是不會失 以後也是會被對方殺害 一樣的 當然這當中心境俱足-就是要分別 在家眾 比喻說在家眾-我們這個殺生戒 殺人的重罪就是要-取相懺、無心懺 制教當中的懺悔無法滅除 就是要取相懺 取相懺 要修這個懺悔法-大悲懺、八十八佛 法華三昧懺 法華三昧 水懺、梁皇寶懺等等的懺法-看到這個瑞相才能滅罪 我們時間到了,就說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