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淨心誡觀法 116 上法下藏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淨心誡觀法》 誡觀對發菩提心法-第廿六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那麼我們上一堂課-跟大家上到一百一十五頁 那麼就是行菩薩道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首先就是要能忍 六度 六度固然是以戒-布施、持戒為先 不過這些都是需要忍 其實經上講忍之為德-它是超過了布施跟持戒 能持戒的人不一定能忍耐-能忍耐的人都能持戒 你要知道忍-就動心忍性而不動 能動心忍性 什麼叫心?-動心就是你的情緒 什麼叫忍性?-就是你的習氣 你的情緒已經動了-可是你的習氣不動 我們的習氣就是我執、我慢-我愛、我貪、我瞋 有我、我所-是不是啊? 那那情緒上你看了這個想愛-看了這個討厭 看了這個事情、聽了這個事情-生氣 這就是你心動了-心動才有忍這回事 對凡夫來講 所以動心 忍性!忍什麼性? 忍你的天性、忍你的習性 是這樣 你要動心忍性 然後你要勞其筋骨-苦其心志 苦其心志-梗在那裡 勞其筋骨-操勞 這事情做不對人家不讓你休息-你也不能讓自己休息 勞其筋骨 勞其筋骨還包括持戒-不要吃 不吃!我為什麼-要變它的奴隸? 是不是這樣子? 一餓起來就抓狂 哎呀!我要吃東西……-那忍不住 你不想忍 是這樣 所以說這就是動心忍性-勞其筋骨 那餓其體膚這樣子-才能夠怎麼樣呢? 增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 這個是就世俗人來講-他說有這種事情 其實就佛法上來講亦復如是 佛法更有道理 世俗人那孟老先生 孟夫子他就是這麼講-就叫你要信 可是我們佛教更有智慧 它知道你為什麼要這樣忍 對不對?你說你忍肚子餓 那你想你忍男女貪愛-你忍這個瞋怒 你忍別人的那種莫虛有的構罪 你為什麼要忍? 因為你知道有過去的業緣 現前忍了就是你的啊-業就消了啊 你太有道理可以忍了 那你說你肚子餓你想吃 那對世間人來講-他只能念忍……勞其筋骨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那有人惡向膽邊生 那我不要接受大任了-算了 是不是這樣? 那我就大吃一場 那世俗人是這樣 可是佛法不同 佛法知道今天不是要將大任 要說大任那就是-解脫之大任、度眾生之大任 這是我自己心甘情願甘受的 所以說這些忍顯得很有道理 我們有時候 我記得我小學三年級前後 我常常跟我那個-我們那條街坊 我學會訐譙(台語) 那個講髒話就是在那條 就三年級、小學三年級-在那條街上學的 那很可怕!那是一輩子的事 你看你們學務長不會訐譙 不會這樣 原因就是因為他沒有那種環境-你懂意思嗎? 那我有那種環境 而且我在那裡生活 我還記得我以前-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 那我跟我們街坊上面-有一個頭頭 因為他小學六年級-還是國中一年級? 他領我們玩 那我當人家的小弟對不對?-是不是啊? 當人家小弟那就會怎麼樣? 就會耍脾氣你知道意思嗎?-耍脾氣(台語) 就會在那裡比賽說 你那東西沒給我 我不跟你-我不尊重你這個老大 是這樣子 結果那種心情就跑出來 然後我就會很清楚的-我小學三年級我就知道了 我就會知道說-我放肆著我那個心情一直擴張 我甚至於都還記得 我們那位玩伴他怎麼再逗我-那我都不理他 那我們說小孩子在耍脾氣-有沒有?(台語) 後來我長大了-我差不多讀了高中了 我看我隔壁家小孩子-在那裡耍脾氣(台語) 我突然間會想到-我以前我也這樣 那漸漸現在我都四十了 都四十了我再來看 人!其實人真的是這樣 這長大你看立法委員 那些立法委員-為什麼他要不讓他的法案過 為什麼這個行政院或者總統-講那個話他就是不爽? 為什麼行政院-也不爽立法委員? 互相在耍脾氣(台語) 就是在耍脾氣(台語) 那就是小時候 其實小學三年級你的性格-早就已經在那兒顯露 只是它比較天真-那表露得很表面 那大人就裝模作樣-講一堆虛偽、虛無飄渺的事情 那你想想看道人不也如是嗎? 我們這些道人-我們叫做什麼? 名在僧儔-其實事實上是墮落 名在聖賢之數-其實行在凡夫之儔 名在聖賢之數 你看我們這個樣子是跟聖人-是一樣的樣子你懂嗎? 聖人也是理光頭 吃飯的時候也是用缽-對不對? 我們自己房間裡都有個錫杖-對不對? 我們也搭衣 名在聖賢數-名字是屬於聖賢那類的人 樣子跟人家不一樣-是不是? 你走在街上-沒有人會跟你擠眉弄眼 不敢這樣做 你是聖人 但是那習性呢?-行在凡夫儔 「行」行動都在凡夫那一邊 所以我們道人也要小心 我們也會耍脾氣-你知道嗎?(台語) 夫妻就是在那裡耍脾氣-(台語) 他可以為一根牙膏搞得離婚-你信不信? 是不是這樣? 因為這根牙膏老婆說要A牌-老公說要B牌 好了!那麼老公就非得要買B 然後老婆就說 哼!我要你買A-你不買A你買B 你跟以前都不一樣了 那我不跟你講話 我不煮飯給你吃 那老公就這麼想 哇塞!以前你是我老婆-都是聽我的 想當初你還是少女的時候-什麼都嘛聽我的 那個我們要坐國光號-還是坐那個火車? 沒關係啦!你說好就好啦 你看你想像的是這樣對不對? 那現在都不一樣啦 不一樣 哼!現在我只說要改一個牙膏-而已 你就完全不聽我的 那男的也說既然這樣子(台語) 我男子漢大丈夫-也不會讓你得逞(台語) 你不跟我講話(台語) 誰怕誰!我也不跟你講話 結果兩個人為了一條牙膏-鬧離婚 耍脾氣!簡單講就是耍脾氣-(台語) 你回憶一下我們小時候-有沒有? 媽媽買蛋糕回來 只是叫你中午才吃 那你想早上就要去什麼?-一搆乳頃拿來吃 你要搆乳一下拿來吃 可是媽媽就罵你 那你就耍脾氣-耍脾氣到怎麼樣?(台語) 中午的時候-來啦!拿去吃 我不要吃……(台語) 其實你的肚子說吃吧…… 可是你的嘴巴說我不吃…… 耍脾氣啊(台語) 其實我們從小-就已經建立了這種荒唐的性格 動心忍性就是這個性 我們不忍它這個性 我們不忍這個性 所以你要行菩薩道那還得了 一切眾生都是幹這檔子事-而你也是 結果你在跟眾生嘔氣-你怎麼度眾生? 你怎麼學習佛法? 你怎麼增上? 所以我常常講我們要靜坐 要給自己催眠-要自己回溯自己小時候的種種 然後你就會看到 你現在的很多性格-其實都小時候建立的 你的周遭環境、你的家庭環境-還有你的朋友 還有你所看的-電視、電影、報紙這一類 都熏成你的那些怪異習氣 我們就是這樣子 然後我們來出家了 很千難萬難 你看古德為什麼容易成功? 為什麼容易? 因為古時候家教好、外緣少 沒電視、沒報紙-沒雜誌、沒網路 什麼都沒-對不對? 隔了一座山-可能那個話你就講不通了 你可能就一輩子只會講-你那個山溝裡的你家鄉的話 你想想看你受多少污染? 所以你那個天性基本上較好-較比好 所以我小學三年級 我怎麼樣跟人家嘔氣(台語)-我都還歷歷在目 那個情境我現在想起來-都歷歷在目 想起來真是可怕 那這個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 所以整個世間-充滿了這類的狀況 充滿這類的荒謬狀 所以說眾生顛倒就是這個意思-是不是? 所以你看你要怎麼忍? 你該怎麼忍?-那還有的忍咧 所以動心而忍性-有動心你才有性可忍 你要不動心就沒性可忍 什麼叫動心? 就上幾堂課我們講第二十一觀-還是二十二觀? 我們講到了 我們講到了 二十三觀 講到了怎麼樣啊? 陸地高山不生蓮華-唯有在淤泥當中生蓮華 這是動心嘛 為什麼淤泥? 為什麼它是淤泥?-煩惱性重啊 所以你淤泥 那淤泥動心 動心你才知道要忍性 忍性才知道要改性轉性-轉你的習性 應該是這樣解的 我們把儒家那句話-我們用這樣解那更深刻 那麼儒家只是告訴你要忍-為了將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問題是降什麼大任呢? 其實對佛教來講-清楚明白!就是解脫之大任 自他解脫之大任 為什麼動心忍性? 因為那個性是顛倒的 那個心是妄想心 所以忍它很有道理 那問題就出在於 我們要不要看到它是荒謬的心-是妄想心? 我們要不要知道-我們起的那個性 在動搖的那個性-是顛倒性 要不要知道? 要不要去看到它是錯的-然後我要忍 常常我們是放肆的-讓我們的情緒 那就是性、那就是心 以及我們的性格、我們的習性-那就是性 放肆的讓我們的心跟性-到處去膨脹、去不爽 而我們的那個廣告、環境-也在叫你這樣 你比如說-它叫女人買那個什麼? 買那個化妝品它就這樣講-多疼愛自己一點點 你看看它把它講得這樣好聽 你看看是不是? 什麼叫多疼愛自己?-就是隨順自己 那如果有任何人來惹我了-我就要跟他耍脾氣(台語) 為什麼? 我要表示我為重、我為主 所以說世間就聲張了什麼?-聲張了那個虛偽的我 那你看小孩子從小到大-就在這種廣告詞之下長大的 你說他會怎麼樣? 那我們不也如是嗎? 我們今天看看別人-想想自己不也如是嗎? 說別人不重要-說自己才重要 所以請記得 請記得 動心忍性這個不見苦相-這才真正的修道 不見苦相 你要知道你今天你所忍的-根本就是你該忍的 那些所謂的苦 只是你顛倒妄想對境生迷-你所以才苦 所以那些苦當然是苦-可是不見苦相 那應該的!我就是要接受 我就是要接受 是這樣 當然除了開悟的人說-那個苦不成其為苦 阿羅漢肚子餓也會難受啊 生病也是會痛、也是會難堪 可是他正念現前 他一直正念 他一直有那個正念 當然他身心也有所改變了 因此他那個苦不會像我們-這麼嚴重、這麼厲害 羅漢因為意志觀察那個什麼?-色心是無我 所以說當心起正念的時候 那個色法在干擾它 物質的干擾 那那個我們說神經系統的干擾-相對的低 那是因為他意志上打開來了-是這樣 但是他還是會痛-可是他仍不見苦相 我們今天也應當如是…… 身體的疾病、人際的不穩-還有情緒上的難堪 凡此之類這些都是-其實說穿了就是動心忍性而已 你動了心你就得忍那個性 那你應該要「甘受」甘願承受 所以我身能忍 不見苦相就我身能忍-你身體就能忍 首先要身能忍 身忍 身體忍當然不造作身口 你要知道講閒話就是身不能忍-撐不住嘛 撐不住就講一些閒話-講一些無意義 小人閒居為不善-就在那裡講一些無意義的話 那這一些就是什麼呢?-就是身不能忍 那再不能忍就是什麼呢?-那就偷竊、犯戒 晃、遊蕩 遊蕩 今天蕩到那裡-明天蕩到這裡 那你想想看 身安心才可能慢慢的安 你身蕩來蕩去-你心怎麼安呢? 這都屬於身不能忍的狀態 那你要自己要看到-看到要去降伏 這我身能忍-修行六度 接著你才能修行六度 不然你就無法修六度 當然啦!布施、持戒 看起來好像布施就是把東西-交出去而已 這好像也能忍、好像也能做 其實不是這樣 布施!世間人也會的 但是布施波羅蜜-那不是世間人能會的 這兩個是不一樣的 世間人也叫布施-可是你不能講他有波羅蜜 波羅蜜是 不是龍眼蜜也不是荔枝蜜-是波羅蜜 你要知道波羅蜜-是到彼岸的意思 到彼岸 所以世間人他也會給錢-他也會捐贈 但是他頂多叫布施 你要知道 能夠名為波羅蜜的 是說你這個布施的過程當中-懂得三輪體空 懂得以此功德回向解脫 懂得從你的內心裡-生起那種歡喜 你煩惱結心 哪怕你在捐錢-那只叫布施 你不能與法相應 你要知道你今天一施 什麼叫布? 「布」就普遍平等 「施」就施與 普遍平等的施與 那也就是說我把錢交出去了 或我把物質交出去了 其實是通於法界、向於解脫 能施者不可得 所施者不可得 能施之物也不可得 三輪體空 平等無別 向於解脫 與實相相應 這樣子才叫做布施波羅蜜 所以說你心要是不能忍在前 哪怕你在捐錢、繳費什麼的-那只是跟煩惱相應 哪怕你繳了很高興-那也是人天樂 人天之樂而已-人天 這種人毫無什麼呢?-毫無解脫意志 所以說社會上有一些所謂的-慈善功德會什麼的這一類的 你看他做得很高興-名氣也很大 他看到三寶他沒有歡喜心-他像看到透明人一樣 我都遇到好多個 因為他們都穿制服-所以一看就知道了 還一副那種幾乎-把眼睛長頭頂上那樣子 那跟他領導人有關 講白了就是這樣 他唯一膨脹了它的價值-這件事情的價值 其實那不叫波羅蜜-那只叫布施 意思就是這樣 所以說你要先能忍-你才能修行六度 不然表面看起來-在持戒、在布施 那其實人天乘而已 你要知道要講精嚴-那提婆達多更了不起 是不是這樣子啊? 他盡形壽托缽 盡形壽不吃肉 盡形壽不儲鹽等種種 是不是這樣子? 所以說那可確實是邪法 所以可見 要是不能夠將心放在解脫-大乘的淨心這件事情相應的話 那麼六度只是通外道而已 除了智慧以外-其他五度都是通外道的 都是通外道的 所以《大智度論》上說 五度為盲-般若為目 六度 六度前五度就是什麼啊?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這都為盲喔 它是盲目的 要般若為目 為什麼是盲目的?-它通於外道 是這樣子 所以說特別要了解 你心不變 那這一些六度本身 前五度做了翻過一番了-那還是只是種善根而已 所以說我身能忍才能修六度 所以要真正的向心中修-然後才能修三空門 你看這就是修智慧了 是不是? 三空門就三解脫門 空門、無相門、無作門 那麼以是因緣故至成佛果 能夠這樣先忍而後修六度-而後修三空門 以是因緣至成佛果 修六度為福德-那麼修空門 這個空門這三個 三解脫門是就-大乘的解脫門說的 那麼這樣就能夠成佛果 所以經云 此國一日修道-勝他方一劫 何以故? 此中多惱害能忍者希 這個經云-不盡然是哪一部經的原文 這裡雖然用引號-只是讓你容易懂而已 這裡經云它很顯然並沒有-真實的說是確定哪一部經 那我們如果真要說的話 類似像《無量壽經》的-流通分裡頭 下卷的流通分-就有提到類似這樣的道理 此國一日修道勝他方一劫 不過這裡不等於《無量壽經》-那個意思 《無量壽經》講的是-極樂世界跟娑婆的比較 它叫我們要在娑婆世間多忍-多把握機會修功德 然後求往生極樂 是這樣講的 可是在這裡講的勝他方一劫-這個意思是指 他方是指的南贍部洲以外的-三大部洲 你要知道娑婆世界其實有四洲 真正四洲都有人類 都有人類 唯有南贍部洲好修 何以故?苦惱重 苦惱重 像北俱盧洲簡直就像什麼?-長壽天 那簡直就太愉快了 那麼西牛貨洲、東勝神洲、-北俱盧洲這三洲 這另外東西兩洲稍好 南贍部洲是最最苦的 最苦 那他指的此方是指這個-他方是指餘三洲 至少允堪律師的意見是這樣 允堪律師 當然就《無量壽經》來講 雖然它讚嘆極樂世界-但同樣它也提到類似的觀念 不過那是極樂世界跟娑婆世界-的苦 OK!然後再來 何以故? 此中多惱害能忍者希 就是這麼簡單-多惱害 多惱害!多惱害才能動心 動心就是什麼呢?-淤泥中能出蓮華 不然他方勝處-殊勝之處 他方勝處 他方勝處是高地-陸地高山不生蓮花 雖忍諸苦功德易長 唸做ㄓㄤˇ 雖然忍諸苦惱-功德易長 你才會精進用功 精進用功 所以我還是那句老話 關廟菩提寺的白雲老法師-他常常講 老禪師 他都要人家稱他是老禪師 老禪師他常常講 他說修行啊 修行就找自己的麻煩 找自己的麻煩 不管人家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對 那麼對是應該的-錯應該趕緊懺悔 這確實是這樣 這很普通的話-但是很管用 修行就找自己的麻煩-哪裡有苦哪裡去 你看看!所以虛雲老和尚-一生以吃苦為法門 以吃苦為法門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點你可要記得 妄想找苦那變成是外道 那你要刻意找一些苦差事來幹 你說這樣就是找自己的麻煩-那這樣就不對 人家那個找自己麻煩-你不要把話聽死了 也就是說去動心忍性當中-觀察佛法 你不能坐釘毯子 光著腳丫去大太陽底下-去柏油路上走 那說我要吃苦 你這樣無益苦行-那你就不要搞錯了 我可沒這個意思 大太陽底下在那裡被太陽曬 金雞獨立學雞 是這樣 外道就有這樣叫雞戒 學雞的戒-像雞站在那兒 那問為什麼呢? 他說今生受苦來生就會享樂 所以我把它(苦)接受多一點 那個無益苦行 毫無身心的解脫-那就不對了 所以我初出家-我要出家前 我大四的時候-不!當兵的時候 我帶了兩車的那個信徒 跟了兩車的信徒 從台南出發-去見那個廣欽老和尚 那我跟他講說 我弟子大學生那一輩子-就是這樣過那種書生生活 您老人家看看我們這種人-出家怎麼樣才能好修行? 他說修苦行 他就說修苦行 那我就跟他講說-老人家!那麼修苦行 那麼現在沒水可挑、沒柴可劈 那當時也沒有什麼大道場 除了佛光山以外-沒有什麼大道場 什麼法鼓山、靈鷲山-什麼一些的(台語) 連慈濟也都沒什麼名聲-也都沒有 才剛萌芽而已 所以沒什麼大道場可去啊 那時候我就問他說-那這樣這些地方…… 不是這些地方 我說那這樣子現在這種時代-我要怎麼修苦行呢? 老人家講那一句話-我一輩子到現在還在做 他說「隨緣」 道場需要你做什麼-環境需要你做什麼 你就做什麼 當然他沒有講環境這兩個字-他講道場 他講道場需要你做什麼-你就去做什麼 我後來想一想-這話真對 你就不揀擇 該叫你掃地-你掃地 該叫你搬磚頭-搬磚頭 該叫你講經-你講經 講經的沒有比較莊嚴 掃地的也沒有比較差 你就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隨緣來隨緣做 也不要去貪-也不要去躲 來者不拒-去者不留 要這種心情-那麼這樣子叫做什麼呢? 這樣子叫做忍諸苦功德易長 所以說你不要去特別找苦來 特別去找一個什麼怪異的苦來 其實眼前環境當中-會給你苦的一定有 對吧? 沒事它就會有苦-你信不信? 你坐在那裡就有苦-你信不信? 那就當下解決 當下解決 有人問我說我為什麼離開-我當時出家的常住? 我說我離開出家的常住並不是-常住怎麼樣子或者我多苦 我進去第一天我就很苦了 我幹嘛要撐六年我才走-要走我早就走了 我有另外的原因 不是什麼呢? 不是說我苦得受不了-不是這樣 這樣子你在這裡苦受不了-你別的地方你還是苦受不了 意思一樣的 所以說忍諸苦 你要在苦難當中-你要增長你的功德 你要理解到它跟你的解脫-的義涵是什麼? 這是功德易長 欸!忍苦不等於就功德喔-千萬記得哦 忍苦當中必須轉化為智慧-這才叫功德 所以功德易長-但不決定長 「易」不決定喔-不講決定長 所以你要知道 有人忍苦-有吧? 有 我看有人苦哈哈的在那常住裡-過日子 不是我們這個常住-別的地方我觀察到 很苦!他真的是苦行僧 結果呢 結果講出來的話-既無智慧又煩惱一堆 那對修道意志不堅固 你就看這一類人再苦下去-恐怕他要還俗 那你就了解到-吃苦是給自己磨練 而磨練要磨出個真正東西來 你要在苦當中對境怎麼樣?-對境觀察心性、改變你的心性 改變你的心性 所以說這樣功德才能長 所以淨土無惱-佛道難成 如果這樣講的話-上面那句引經的文 就可以類似解釋為-《無量壽經》的意思了 他說淨土 如果淨土你把它解釋成-佛國的淨土的話 當然也就可以這樣 不過你必須知道 它下面有一句話叫做佛道難成 所以允堪律師不容許-解淨土為極樂淨土 他說這裡的淨土-因為講的是佛道難成 與所謂的佛國淨土是不相應的 這裡淨土指的是-南贍部洲以外的三洲為淨土 是相對的淨土 他的意見是這樣 他的意見是這樣 所以淨土無惱佛道難成 所以說允堪律師認為這個淨土-指的是指餘三洲而已 餘三洲 那你說那極樂世界-會不會佛道難成? 如果佛道難成-為什麼千經共讚? 是不是這樣子啊? 諸佛都出廣長舌而讚歎 所以說這樣子-就不等於佛道難成 不是這樣 不過當然啦 下品生的人他華開見佛時間-真的會拖得很長 這經上有明文-確實也是 會拖得很長 那如果說你說這樣叫做-佛道久成是可以 你要講難成-那這樣不算難成 因為它不難-你懂意思嗎? 在那裡不再造業了-只是在那裡熏……熏了很久 為什麼呢? 因為他習氣糟、業重-所以他要一直熏 熏幾劫、幾大劫……-之後他才能夠智慧開顯 這是他的因緣 這個不叫難-這叫做久成 不難!所以祖師 為什麼講不難?-因為祖師說的啊 祖師也這麼說-經上也這麼講 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所以不難 何愁嘛!不用愁嘛 所以不用愁就表示不難-所以說久成 所以有人在比說-極樂世界佛道難成 娑婆世界佛道易成 不!《毘婆沙論》不講了嗎?-有易行道跟難行道 易行道就是求生極樂 那麼難行道就娑婆世界 那麼就講了嘛 難成的是娑婆-是難修 是這樣 不過因為難修-功德進行得也快 是在講的是這個 所以說這裡講的-淨土無惱佛道難成 這裡應該理解為久成-如果你那淨土指的是佛國淨土 如果你淨土指的是其餘三部洲-的話 那當然啦!那講難成-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什麼? 因為你享樂玩了之後-剩下來就習氣、業障 那就會三世怨-墮落 就墮落去了對不對? 所以真的是難成 你一墮落又是百年身了 是不是這樣子? 那麼這就在講忍-示忍行 接下來忍要怎麼忍法呢?-他講對治行 於佛法中若欲退心 太難忍了!想退心 當憶過去經無量劫在地獄中-受熾然猛火碎身等 這個「熾」下面-要多加一個「然」字 漏了一個字 原文就漏了所以我們也跟著漏 等苦無逃避處 人中苦者百千萬億-不重於彼一瞬目頃 若不堅固勤行諸度-云何能盡生死大苦因緣? 三塗罪人若能為救? 若不能救眾生何名慈悲? 既無慈悲-菩提分法依何為本? 若無根本則遠種性 是故菩薩願盡後生不破菩薩戒 聲聞之人受形俱戒 汝可善知二戒差別 太多了!唸到那裡就好了 首先教你忍行 那接著教你什麼? 萬一你忍不住-你該怎麼辦? 於佛法中若欲退心-你看看 如果我們要退心了-該怎麼辦? 你們自己想一想 在我們修行過程當中-我們有沒有退過心? 修不上去算了 我是指算了!不修了-還俗去算了 你有沒有起過這個念頭? 乃至講過這種話? 起過這個念頭? 如果起了那我們要多懺悔 佛法中若欲退心 如果想退心了 當憶過去經無量劫 這裡講的退心-不只是還俗這麼嚴重 哪怕你退失菩提心就叫退心 這裡講的退心-重點在菩提心 重點在菩提心 所以聲聞人的傳記裡頭-明白的就寫他退心了 有沒有? 他去發願退了 結果他老婆做天人-還在跟著他 哎呀!女人就是女人 她老公都退了-她還不退 她還在死跟、活跟 她自己不想勇敢去修行-是不是? 當憶過去 若欲退心 這裡講的退心-重點在講退菩提心 那麼若欲退心-當憶過去 好!你要這樣想 想什麼呢? 憶念過去無量劫在地獄中 我過去無量劫就在地獄中 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頭-就提到說 這個下士道的初階-就是要常常憶念那六道苦 尤其要念三塗苦-但念三塗苦 念三塗苦你先想那個狗子的苦-貓苦、眾生 這些人以外的眾生苦 接著想餓鬼苦 再來你就要憶念那個-地獄道的苦 那再來想一想咱們所幹的事情-很多都是地獄道相應 甚至於還十八層地獄的地下室-第十九層 更可怕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真的是想一想-這惡業造盡 你要想地獄苦啊 然後怎麼? 精勤用功 精進用功 趕快親近三寶 趕快發心修行 在家的多布施、多聽經聞法-多護持三寶 但是就是不要去做第四寶 那麼出家人趕快用功修行持戒-護持道場 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樣憶念無量劫在地獄中 想想看咱們以前過去-是不是在地獄當中? 那個時候受熾然猛火碎身 熾然猛火抱銅柱 那個銅柱都是熱火在燒 是這樣子的 咱們古代的那個皇后-也會這一招 就是從那個經上學來的 燒銅柱讓你去抱 那個什麼? 那個紂王的老婆-那個叫什麼? 怎麼唸啊? 褒姒 褒姒 褒姒就這樣-她就發明了這一招 你看看 哎呀!最毒女人心-真是可怕 那麼想出這一招炰烙法 那地獄裡頭也有這一種 要不然粉身碎骨、鐵山相壓 釘山、刀山-那麼下去之後 在《高僧傳》-不是《高僧傳》 《感應錄》裡頭-有這麼一段故事 就是說有一個出家人-他的同參下地獄去了 濫用三寶物下地獄去 他下的地獄還不是很深 那第二天 隔了幾些時候 他的同參夢到他了-說我在地獄裡 他還真的在夢中去看他 結果走得太近了-那個地獄門一打開 那個火星噴出一粒出來 燒到他腳上面-他痛徹骨髓就醒來 醒來一看-他腳出了一個膿瘡 三個月才好 進入骨裡頭去 你看那個地獄火 地獄火我猜 那個特別的熱-我猜那個可能是什麼? 熔漿或是什麼樣子之類的東西 或者是什麼? 原子彈的那種火特別熱…… 這個碎身等苦無逃避處-沒有可逃避的 娑婆世界你還可以逃亡 是不是這樣? 逃亡了還跟人家勒索逃亡費 那結果你咧? 在地獄裡頭你是沒這回事 所以地獄裡頭治安最好-你懂意思嗎? 一切惡人絕對逃不了 是不是這樣子啊? 然後你跑到哪裡去-都有那個衛星定位 是不是這樣? 那業鏡一打開 你跑到那裡 黑白無常馬上就把你抓回來 是不是啊? 只有人類的世界-治安才會那麼差 你懂嗎? 你要了解這無逃竄之處-沒人能夠再犯惡 那麼人中苦 如果人中的苦-你今天你想想看你有多少苦? 你有多少苦? 感情苦、情緒苦、人際苦-金錢苦、身體疾病苦 這些苦都不算得什麼 都是因為有肉身、有執著-才有 你說這樣就不能修行-無有是處 都能修 只要不昏迷-都能修 是不是這樣子啊? 哪怕你六根不全 耳朵瞎了用耳朵聽-不!眼睛瞎了用耳朵聽 耳朵聾了用眼睛看 又瞎又聾你用手摸 你都可以讀佛法 是不是這樣? 都跟地獄的苦比起來-是完全的不可比 所以說百千億-不重於彼一瞬目頃 把人類的苦、人間的苦-乘上百千億倍 都還比不上地獄苦一剎那的苦 所以說把你人間的苦百千億倍-換成地獄苦的一剎那 你敢不敢換?-我不換 你懂意思嗎?我不換 一剎那就好、一點點就好了-三秒鐘要不要? 三秒鐘的苦換你人間的苦?-我不敢 就這麼簡單 所以你想想看這樣人間苦-算得了什麼? 咱們受的這一點點苦 為什麼心就定不住-心就沈不住? 所以要沈下來……-自己要這樣觀想…… 沒有人能解救我們 也沒有哪個環境、哪個大德-能解救我們 我們自己 只有我們自己 只有我們自己能解救 OK!那就這樣憶念了 一瞬目頃 你如果不堅固勤求-不堅固勤行諸度 如果你不堅固的、勤勉的-行於諸度 行於諸種度 首先就是布施、持戒、忍辱-這三個 這先得度自己 你說那我現在不能度人-那好了!那你就度自己吧 度自己也是波羅蜜啊 布施、持戒、忍辱-先度 如果你不!那云何能盡-生死大苦因緣? 對吧!你看看 我常常講嘛 你這樣子帶著那顆心 你跑到天邊海角去-一個人住還是一樣苦 如何能盡生死大苦因緣? 你不能盡生死大苦 所以我當時要出家-還有另外一個想法 當時要出家有好多個想法 第一 世間的善法、世間的可樂之法 大概我也知道的差不多了 五欲之法沒有盡嚐-大概也嚐了 那麼你說男女朋友-這也都有了 所以我在想-哎呀!這些算得了什麼呢? 這些的 如果我今天因為貪愛這一些-那我下輩子還是得來修 罷!罷!罷! 雖然她也很美-但是讓她去吧 終究彼此要老、要醜-要彼此要遠離的 所以這種美感沒有什麼好貪戀 這就是當時就想到-如何能盡生死大苦因緣 我相信諸位也是這樣來出家的-來修道 那麼這樣子為什麼到出了家-之後反而不願意盡大苦因緣? 那就要更進一步的勤行諸度 不要讓自己的性子帶著我們走 我們要用勇猛精進觀察苦 然後去站起來面對它 調整它、轉化它、昇華它 最後形成我們的智慧資糧 那麼三塗苦罪人若為能救? 如何能救呢? 三塗罪人 其實這個罪人-還不如講說三塗親人 為什麼他是罪人? 他當然在三塗當中才為罪人-對不對? 罪惡之人 可是為什麼我們要救呢?-因為他是我們的親人 他是我們身上的一塊肉 你要知道這就同體大悲 若為能救? 「若為」就「如何」的意思 如何能救? 所以你只要想想我們的-無量劫來的父母在苦惱當中 那你就會勉為其難的用功修道 所以要常常這樣憶念 常常這樣憶念 密教的一個重要的法門-就是憶念菩提心 知母念恩 憶念母親、父親的苦 然後你就會勇猛精進不止 這種法門放在顯教裡同樣適用 同樣適用 加強這樣憶念 就是三塗罪人若為能救? 這裡直接講三塗罪人 密教裡頭就教你要層層轉進-先念母 母親墮落三塗如何能救? 現在的母親在苦中如何能救? 過去的母親在苦中如何能救? 再來講父親兄弟姊妹妻子兒女 再來朋友 再來敵人 再來一切眾生 都在苦中如何能救? 就層層轉進、轉深 下面就是反顯釋成 反過來顯 用反問的方式來顯示出-要這樣修才名為修菩薩行 才名為慈悲眾生 說若不能救眾生何名慈悲? 如果你不忍 不能忍就不能行六度 不能行六度就不能行菩薩道 也就不能盡生死大苦因緣 也就不能度一切煩惱眾生 那不能度眾生-何名慈悲啊? 慈是與樂、悲是拔苦 你不與樂也不拔苦 你無能與樂、無能拔苦 那麼你如果沒有慈悲-菩提分法依何為本? 菩提分、大道心 這個自利利他-你沒有慈悲你怎麼利他? 所以以什麼為本? 你要知道菩提心者大 菩提心者大悲心者是 經上是這麼說的 不知道是《華嚴經》-還是哪一部經上? 就這樣講 菩提心者大悲心者是 所以菩提心以大悲心為體 以般若的智慧 當然我在另外的演講裡頭-我說到是中道實相為體 但是我們也可以說是-以大悲為體 這是表面的體 當然更根本的體-事實上是中道實相 但至少以大悲為相、相貌 以眾生的苦為緣 以善巧方便為助緣 你才能實踐你的菩提分 菩提分 所以說菩提分-以什麼為根本呢? 就是以它為發起的緣-就是慈悲 你的菩提心-沒有慈悲你就不會有菩提心 不過當然啦 慈悲到底是濫慈悲-還是有智慧的慈悲? 這點就是要…… 你比如說有個乞丐-老是一天到晚不務正業 就跟你要錢…… 你給他一次算結緣 給他兩次像幫助他 給他三次很勉強 你超過第三次你再給-那不行 事不過三就是這樣子 那你要自己成長-你要自己去奮鬥 原因在此-事不過三 那就沒有這根本 那慈悲也是要這樣-要有智慧不能濫慈悲 寵壞了小孩 是不是這樣子啊? 若無根本則遠種性 你失去了這個菩提心的根本 那菩提心的種性 以修慈悲為本的這個種性-就遠離了 就是你那個菩薩的那種-悲憫之心性格就不成長 你懂嗎? 就不成長 當然啦!表現出菩薩的-慈悲的外相各個不同 有人弄育幼院 有人做冬令救濟 有人講經說法 有人蓋廟度眾生 有人辦法會讓眾生來親近三寶 凡此之類都叫做什麼呢?-都叫做慈悲行、菩提行 但是有人他只是用一支嘴巴-隨緣說說利益眾生 這也是能夠表現出菩提心 重點在於說你要真正的有意願-要拔人家的苦、與人家的樂 那這樣菩提分有本 你才不會遠離那種菩提的悲念 所以說我們常常講說 回向的時候-要回向菩提心念念增長 還不是具足菩提心而已-還要念念增長 要這樣回向 所以說這就是菩提種性-就菩提心 也就是悲心為本 悲心為本的覺悟之念-要一直成就、成長起來 是故菩薩願盡後生不破菩薩戒 這就是說所以啊 這裡應該是逗點 是故上面那個應該是句點-不是逗點 這裡是要句點-因為語氣已經結束了 是故菩薩願盡後生不破菩薩戒 菩薩是可以捨戒的 依照法藏大師的那個-《梵網經戒疏》講的話 好像是這樣-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他說到菩薩的戒是可除的 是可廢菩薩戒的 兩個事情廢了菩薩戒 第一、犯根本十重罪 第二、你的種性壞了 是不是?怎麼會造這種事呢?-因為種性壞了 第二、退失菩提願 我不想做菩薩了 這樣講起來菩薩戒還是可捨的 不是不可捨-是這樣→→→此段請刪除 但是是分一條一條捨?-還是怎麼樣?→→→此段請刪除 因為菩薩戒好像→→→此段請刪除 菩薩戒是沒有-沒有分受的是要頓受→→→此段請刪除 那這樣你捨的話就捨菩薩願了→→→此段請刪除 那菩薩戒就捨了-那就一捨全捨→→→此段請刪除 是這樣→→→此段請刪除 那五戒-五戒再說→→→此段請刪除 那不同的義涵→→→此段請刪除 那麼是故菩薩願盡後生-不破菩薩戒 願盡後生就盡未來際 未來際無量無邊-一直到什麼時候呢? 一直到成佛這菩薩戒才謝 你要知道菩薩戒是成佛因 他已經進入果了-那個因就自然謝 他自然行菩薩道了 就沒有菩薩戒這回事 是這樣 那麼盡後生不破菩薩戒-他累劫菩薩戒念念不捨 不過念念不捨-那就是八識種子隨心增上 累劫熏種 種子是不壞的-累劫而去 那麼這樣講的話-那為什麼我們這一世 我們過去世受菩薩戒-這一世還要再受嗎?要 這叫加法 你懂意思嗎? 加強這個意志 因為我們本來-上一輩子受了之後 雖然無有謝之時-盡未來際 可是一生生命一過-換另外一個身體的時候 我還再加這個法-來讓它憶念回來 也就是種子有潛伏義-加那個法之後讓種子起現行 就這樣而已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這樣-所以還是要再受 每一生都還要再受菩薩戒 所以他發願盡未來際-生生世世行菩薩道 所以諸位如果你受了菩薩戒的-多少都有這種業緣 過去的因緣 那麼聲聞之人就不同 聲聞之人他沒有恆常的-菩提心志 所以說受的是盡形壽的戒-叫形俱戒 與形而俱 形謝戒壞 形壞 形終戒謝 形如果終了了 身體如果終了、用完了、壞了-形壞戒謝 形如果壞戒就謝 所以叫做形俱戒 汝可善知二戒差別 你可應該要知道-這兩戒的根本差異 各位這樣知道嗎? 所以我們受了菩薩戒-意思應該是盡未來際行菩薩道 好!下面-示捨著 捨去執著 首先癸一、標示 菩薩者不染三界、不厭三界 求無為道不住無為 常處生死而無生死 就是捨去執著 菩薩 行菩薩道的人-不貪染三界中的種種 這樣講下來是因地中說的 但是允堪律師他解釋說 非受生故來所以不染三界-這是就果上講 他的解釋是就果上說 你要知道這一次講是-我第三次講那個《淨心誡觀》 我這次講 講是講說-《淨心誡觀》上下兩卷 其實我幾乎把全部的 允堪律師的全部注解-六卷全部講 我所說的有加上我的-他有的我都全講 所以事實上你們聽了八卷的書-八卷的東西 是這樣 老人家辛辛苦苦造疏 那麼我們幫他講講-是這樣 把他的義涵講一下 他老人家認為不染三界-是因為非受生故來 不是那種受生而來的 我們就受生而來-對不對? 我們隨業流轉受生而來 他是隨願而來-懂嗎? 所以他不染三界 這當然一定不染三界 是不是這樣? 他乘願而來他怎麼會染三界? 所以他不會在世俗中生活的 可是我要說的是 這樣講那這樣我們-就不能行菩薩道了 因為我們都是受生而來-那怎麼行菩薩道? 所以我們可以就因地上說 不染三界就是說-我們在三界中行菩薩道 比如說我們世俗間行菩薩道-可是我們不染世間 比如說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不現胸臆 乃至為法亦不為多說 對不對? 我就行菩薩道啊 可是我對女人說法-我不現胸臆啊 我衣服穿好一點 那我不露齒笑-就對她這樣子好像很親切這樣 乃至為法亦不為多說 她好樂佛法了-電話一直問…… 我常常跟你們知客法師講 那她問兩句就好了 你簡單回答-不要浪費那麼多精神 因為乃至為法亦不為多說-我不要多說 妳原來的問題我解決了-那下次再說了 頂多再給妳問一、兩個問題 不要再一直如是這般-衍生不止 這樣子就是不染三界 所以說大乘經上-已經講了這個意思了 這就是不染三界的意思-就因地上說的 我們是凡夫容易染三界 利益眾生 恐怕利益到後來-自己會陷下去(台語) 自己很樂意接受這種-眾生的「被你度」的那種感覺 你的眷屬感就不能失去 是這樣 不染三界是這樣 那不厭三界是什麼呢? 不厭煩於三界的苦惱相 陸地蓮華不生蓮 唯有在淤泥當中才能長蓮 所以你也勇於投入在-凡夫世俗間 像今天典座問我說-我們的千華寺 因為這一次要跟青龍寺一樣 青龍寺有人來幫助煮-千華寺可能我們要自己煮 他身體也不太好-但是他也要用一點心去籌措 我也感受得到對男眾來講-這件事情是蠻干擾的 女眾恐怕還好 但是我們要學 他也樂意學 基本上這就是學習不厭三界 這就是三界的事 你要知道這就是三界的事 說起來還真煩 是不是真的是這樣? 但是要耐得煩 你今天耐得了這個煩-將來你就能耐得了照顧老比丘 我們耐得煩照顧老比丘-將來我們自己臨終就會無障礙 因果相應 功德無邊 所以說照顧老比丘、照顧眾生-這就是很容易讓人起厭煩的 照顧病人不容易 不厭 不厭三界 一切苦惱相你都要去面對-而且不能起惡心 還要清靈、清明向於解脫 就不染三界、不厭三界 這裡允堪律師解釋說-為什麼不厭三界? 謂度物故來 為了度眾生你又再來投胎 咱們不是這樣 咱們是隨業來投胎的 所以這個時候不厭三界是指的 在娑婆世界當中-一切道場該負擔的事情 我們都不厭煩的、耐煩的-歡喜的把它給操作起來 各位要這樣了解 這樣叫不厭三界 下面呢 求無為道不住無為 常處生死不住生死 這道理有點深 我們下一堂課再說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