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淨心誡觀法 44 上法下藏法師 主講 大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淨心誡觀法》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現在上誡觀第九 取相恃善誑佛篇 誑佛法篇 取相恃善誑佛法 要觀察我們呢 取相恃善誑佛 這是不對的 前面的一篇呢 是告訴我們說這個-外現威儀內起邪命 也就本來犯戒 現在外面呢-就表現出沒犯戒的樣子 你叫我不要犯戒嘛 好!那我就不要犯 我裝得不要犯 我內在呢,是邪心乖戾 這是外現善 那麼呢,內在裡頭呢-存了那個惡心 那麼現在這個也不可以了 那這個不可以-那怎麼辦呢 那我現在 好!我內在存邪心不可以 那我現在我做善 然後拿那個善-來換取名利總可以吧 我不存邪心了 我就直接怎麼樣 直接的暗示你說我有道德 大妹我修梵行-持戒精進修善法 汝可持某某法來供養我 就變成這樣了 我……這個你們知道呀 我是修善法的呀 那麼呢 你們如果拿財富-拿肉體來供養我的話 那很有功德哦 就是這樣子 這意思是一樣的 我修種種善你們知道了啊 你們你看我是這麼有善-有功德的人呀 這應該供養我這種人吧 這前面是說外面表現的善 啊!做種種的相貌呀 那內在裡頭呢 內在裡頭那是乖戾 根本就裝假的 現在呢 現在真修 但真修呢 著那個相 這次現在就真修了哦 第八篇是說假修 假裝那個樣 那滿腦子都在想那個名聞利養 現在不同 現在呢 這個我真修行 不過真修行要弄一點什麼呢? 報章、雜誌 什麼什麼報 什麼什麼雜誌 那麼暗示我的徒弟呢 要稱我為上人、大師、大德-如何這般 然後就說這是 現在世界上都公認我呢-是世界級大師 乃至國際這個大德 或者國際什麼法師、禪師-這一類的 你想你這是你的喉舌 這是你的那個雜誌 然後你就說 哦!我辦了樣什麼樣的活動哦 那麼有多少人得法喜充滿-歡喜而去 讓別人怎麼樣 哦!這樣子哦 我也要 就變這樣囉 這就是什麼呢 取相恃善 取那個相 哦!我辦了個什麼樣子的法會 我什麼樣子的一個 一個全世界的一個-多少人來參加我這個法會 如何這般 這就取相了-對吧? 有一次呀 這某地方的這個住持師父呀 那麼呢-也來到這個南普陀 那麼呢 我作陪呀 其實也沒作陪 他就來南普陀上課 然後呢-這海公當然跟他也很熟呀 就坐在那 三個人就在那聊天 坐在圓桌上聊天 那麼聊……聊著呢 就聊了結夏安居的時候 有多少人來上課-這個意思 南普陀嘛-就是這回事 南普陀就佛學院嘛 就那三、四十個人固定的 那麼常住嘛 當時我們在的時候啊 有對外開單 對外開單 為什麼? 因為正覺精舍就這麼幹嘛 那我們也這麼幹 雖然現在又改了 各人因緣不同啦 那麼開單啦-多少人 那麼那個法師就問了 哎呀!你們多少人? 我說-啊!多少、多少人 然後他就講起來了 他說-哇!這個我們這個那裡呀 這結夏安居講經呀 這個有多少人、多少人呀 那個那裡都擠不下了 都擠到那兒去了這個 當然啦-這個很令人讚歎了 我們也是隨喜 我也是隨喜 但海公就不以為然了 他就一句話就說 這個多少人沒關係啦 這個他後面不知道講什麼? 我只記得他講這話 他就立刻就把這話給撂下了 多少人沒有什麼 意思啊-不要去談那個啦 不要談多少人來聽經這樣子 那麼我記得-我以前清涼寺有學生呀 現在是比丘 他曾經呢-這個住持誰呢? 他曾經做某某法師 那個法師現在在埔里呀 也自己蓋廟 某某法師的那個侍者 那麼也是要講經的時候呢 他就要我那個學生呢 那個現在是比丘 你去看一下 你去看一下 看一下嘛-多少人嘛? 多少人? 有沒有比昨天還多? 有沒有比昨天還多? 這樣子 然後呢 然後呢 然後就說 哦!那很難答 因為事實上比昨天還少 然後就那啊……這樣…… 然後他每次就跟他講啊 跟那個比丘講啊 那個時候他還是淨人了 就跟他講 人家算命耶 看我 我以後會比那個-某某法師還紅耶 聽經還要多 這其實是某種程度的事相 事相有很多種相 哦!就我有修行相 或者說我有信徒相 哦!我有廣度眾生相 我辦了這個法會呢 全世界多少人來給與參加 如何這般 那麼我辦這個法會 有什麼人來聽經耶 這個當今皇上也來聽經 罷朝三日 如何這般 這就是取相 那麼前面那一篇呢-是根本就是假修 現在這一篇還真修 他有善意、有誠意這麼幹 但是呢 但是呢-修善還要想要 修法還要想要-藉這個法來得一點什麼呢? 得一點這個 難聽一點就是名聞利養了 那麼這微細的說-就是有一種什麼呢? 滿足感-這都不對 滿足感這也不對 比如說 這次法會 啊!有多少人來參加 如果你只是講講-那就罷了 那如果你接著這樣講 你接著這樣想 哎呀!多少人真是太好了 你看我功德巍巍 讓這麼多人來參加-你看看 你譬如說這種想法啊 這就是恃善 人多人少其實都隨緣 那麼呢 那麼你修 有修沒修-你自己知道 有道無道自己知道-不要開口亂道 這是道人應該有的道格 要不然在那裡呢 如數家珍 我這樣子 我這樣修 我那樣修 不過啦-當然如果說有學生 或者徒弟、或者是信徒 私下來問你說 請教法師你怎麼修行? 理論上說是不應該隨便講 但是如果說他誠意的想要理解 那麼想要生起信心 那就像說佛陀介紹彌陀佛 因地修行如何這般是一樣 你可以略略地說 你比如說像《影塵回憶錄》 像《密勒日巴尊者傳》 像《智者大師傳》等等高僧傳 他那個也是-他不說也沒人知道呀 他還是得說 你比如說慧思大師 他說到說 傳記裡頭說到說他小時候呢 住在那個墳墓裡頭呢 這個誦《法華經》 誦了不懂了-就痛哭流涕在那兒拜 後來呢-這個普賢菩薩現身 騎六牙白象給他摩頂安慰 這就是菩賢現身了-得法華三昧相 也是業障消了 他沒有入禪定 那小孩子嘛 那十七、八歲-小孩子 他沒有入禪定 但是能夠這樣子 這事情其實說-他不說誰知道呀? 是不是這樣子呀? 那你說那個慧遠大師-三次見彌陀佛 他不說誰知道呀? 那你就那個廣化老和尚-他自己也見過 他念佛的時候也見過-見過瑞相 他不說誰知道呀? 這還是得說囉 那麼這個是啟人善心 你就不能-就隨便講人家說恃善 那個恃善就是-隨時有這種激動的心 那有一種-有一種念念不捨的心 然後老覺得呢 哎呀!我怎麼這樣有修行? 我怎麼這麼有道德? 這種樣子無法 簡直就是飄飄然 那這就是恃善 那那種你知道眾生需要什麼 你還是不得不的稍微透露一下 這個你就不能這麼嚴苛的說-那是恃善 你也不能這麼講那叫恃善 我想這個要有分別 有一次我還在做懺公侍者 陪他的-而且還替他做事 那麼呢-做那個南部佛學院的什麼 南部-不!南部大專院校的什麼 齋戒會 南部 後來就散了啦 叫南齋呀 那麼好像是二天一夜-還是三天二夜我忘了 哎呀!我非常努力的弄 就在那個時候呢 廣化老法師來 他從什麼?-白雲寺來 那個時候他還沒那麼有名 人家背著他來 來求見懺公 那麼我陪著 就我、懺公、廣化老法師 還有背著他來 就這樣四個人 就這四個人呢 之後就闢室密談 真的是闢室密談 我有幸呀 所以我跟這兩個老人有緣呀 是這樣子的 那麼就闢室密談了在那個地方 那麼談什麼呢? 在今天-我想一個老人家已經往生了 就無所謂啦 這談什麼呢? 談說他怎麼樣子求佛菩薩 就是廣化老法師-怎麼樣求佛菩薩 那求佛菩薩之後呢 就去讓他親眼看到同生同名呀 《地藏經》裡頭講 人有二位鬼神呀 同生跟同名 一個叫同生 一個叫同名 一個叫廣化 一個是同一個八字出生 那兩個那個什麼呢?-善神在旁邊寄住 那他就看到了 就明明白白站在兩邊這樣子 啊!他在那邊拜佛 那麼呢 懺公聽了這個話 就不給予好臉色啊 他就直接就說 我們這道人-我們不必再談那個感應 你就好好求佛菩薩 你的病就較比可以好 他就這樣跟他講 他也沒有什麼惡意啊-老人家 那麼廣化老法師一聽這樣子-立刻就斂容 他就沒再講了 這個很顯然就是要他不取相 所以我有幸呀 在在家的時候 就能夠遇到這種尖銳的對話啊 那印象是非常的深刻 使得我後來修道-很能夠避免 這印象太深刻了 這兩位都大德嘛 是不是這樣? 那麼這-而且闢室密談 哎!是那個情況底下 當然那一次的 那一次的那個法會呀-我有病倒了 就放生完畢-我整個人就當場暈倒 我這麼壯的人呢 當場暈倒 我那個時候還練螳螂掌、-還游泳、還怎麼樣 太逼迫了 那個心力太強-用得太多了這樣子 然後後來去跟懺公講 懺公輕描淡寫的說 唉!那消業障無所謂啦 對呀 難道他還說-你這是功德如何嗎? 所以那一次的經驗呀 很多的經驗這樣子啊 那我都體會到說-事相是真的是不可以 那麼這裡頭就是誡了 所以它這一篇一篇的下來呀 事實上是順著他那個思想呀 一路這樣下來的 那麼什麼叫做取相呢?-就著我、我所 著我、我所而修行 那麼呢,怎麼樣?-稱己功德 稱己功德 稱己功-就是稱己功德 那麼呢-自以為有道這樣子 叫做取相恃善 取相就是著我、我所而修 什麼叫著我、我所呀? 就認為有「我」在修 我很能修 我修了多少 我很怎麼樣的這些 那你說那法師 那難道我修了不能得到一種-滿足感、輕安感嗎? 你不是說擇法覺支嗎? 喜輕安覺支嗎? 那這個喜 擇法之後有喜、有輕安-這不是應該? 我說過了 喜難免有一點那種躁動 到了輕安的時候-是一種淡淡的放下 一種紮實感 一種-當然是一種滿足 但是這種滿足呢 不可舉世示人-你懂嗎? 不是像談戀愛一樣 好像全世界都好美麗 那是顛倒 你懂意思嗎? 那不是這樣子的 你甚至於有一種更深層的悲憫 更冷靜的觀察 以一種更謹慎小心的警策 那種輕安是這樣子的 你們感受過了-去感受看看 這是這種輕安 是這樣的輕安 哎!悟光精舍打瞌睡-打瞌睡你看看(此段影帶請刪除) 是不是要叫一個人來(此段影帶請刪除) 弄一桶水來潑一潑呢(此段影帶請刪除) 老打瞌睡(此段影帶請刪除) 那麼好了 那麼這是所謂的 這是所謂的稱己有道呀 是恃善的意思 所以說 所以說那樣講 那你不稱算不算? 當然也算 怎麼講? 默認 或者是什麼? 用你徒弟或者你的周邊機構 然後來怎麼樣? 來把你的相片做mark(商標) 或者呢 你老是有一張相片呢-靜坐垂簾 很有修的樣子 就在什麼雜誌封面口 或者雜誌封面底 或者在哪裡 或者呢 哦!穿得呢-很莊嚴 望著大海 然後呢-你的徒弟給你照一張 或者呢 這靜坐了 坐得很莊嚴 然後那個下面那個椅子呢 經過電腦呢-分離之後呢 換上一朵蓮花 那麼後面呢 明明就是什麼呢 明明就是藍色的那個背景呢 啊!換成放光 這簡直是什麼呢? 這不只是取相了 這簡直是誑惑眾生 那你說沒有呀 我只是讓我師父-更莊嚴一點而已 你讓你師父更莊嚴一點-那無所謂啦 但是你自己要是那個師父呀 你看了你覺得粉滿意 那就很不好了 那就很不好了 是不是這樣子呀? 所以說這就是有個取相 因為眾生顛倒嘛 我告訴你這騙不了男眾 騙得了天底下很多的女眾 你看-哦!我師父好莊嚴哦 我也要去拜他為師 這就是取相恃善了嘛 那麼你自己沒這麼幹 你徒弟替你幹 那你默認對不對? 你用你的那個喉舌來替你講話 那麼到處分發、到處寄 你說這不叫恃善-不然算什麼呢? 一個道人要記得 一個道人如果賣修行 如果把自己的很多的那些-那些想法啦 或者怎麼樣 然後隨便的這樣公諸於世呀 除非有必要 你比如說人家請你去演講 或者你寫一本書 那人家想看不看你這本書呢 總要看看你的來歷 不然就不知道你這個人怎麼樣 這是有一種徵信的意涵啊 那勉強為之 而且那是很少分的 但是你如果長期的這麼幹 那不是徵信-而是一種什麼呢?顯現 那你說這樣來度化眾生呀 善則善矣 悲則悲矣 可是呢 這個有依名利-這個招染恃善 這個取相恃善的嫌疑呀 於道是有損 當然你要這麼講說-沒關係!這我知道 我自己我是行菩薩道 我自己知道我在做什麼 我這樣做是為了利益眾生-而這樣做的 那如果是這樣-那另當別論啦 因為他知道 有的菩薩知道說-眾生好樂如此嘛 他就只好去寫這個東西 然後來讓眾生進來這樣子 當然了-你是菩薩啦 這個是可以的啦 我們也不能說那樣不可以 但是那個 但是呢 年輕的比丘最好是 對出家人最好是不要這樣 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這樣子的話 有一點像-把一個出家人的衣服脫掉了 這樣子一樣 好像在出賣色相一樣 我的感覺是這樣 這不太好 這是道人呀-自私一點的想法啦 那麼菩薩的想法就不同了 菩薩的想法就不捨名聞嘛 那麼自己做多少功德 讓眾生知道-讓眾生起歡喜來追隨 這個-然後讓眾生能夠被你度得更多 這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啦 我說「好像」是什麼意思? 因為啊 如果你的道德是這麼被 這麼樣子容易顯現在外-而被人家看到 而眾生也因為這麼容易的看到-你的所謂道德有修行 那麼多人追隨你修行 因此來追隨你 那麼那個眾生就不會依著那個-秘密的道德、陰德而追隨 反而眾生在罵人 不!反而眾生受不了那個-一個真正要教他的師父的呵斥 或者是有些師父明明有德-他外顯瑕疵 他就不知道了 所以說他就變成傲慢 鄙其他的比丘都有可能 他會這樣說 哦!你看看 我的師父 我的師父有這麼多功德 他寫在這裡你看看 那麼請看那個法師 他默默在那兒吃飯 吃得也狼吞虎嚥 我看他不一定有功德 你看看那個師父住了個小茅蓬 沒半個兒 可能他沒什麼道德 或者是說 你看看那師父講話平淡無奇 我看不一定有道德 其實我們很知道呀 很多有道德的人呀-他是外顯凡愚呀 內密甚深的智慧功德 但我們不知道 那這樣呢-眾生呢 眾生豬羊眼、牛羊眼看不懂 所以你老是用那種顯相-來讓眾生歡愉 然後來親近 說明的固然是什麼呢? 固然是你也算是菩薩了 但是你-你有沒有注意到 你這樣強力像吸塵器一樣 強力把他吸過去之後 你就讓很多眾生-沒有機會去看到那個 他不願意這麼做 然而誠實有德的那些 有陰德、有秘密道德的-有緣的那個他的出家師父 他就遇不到了 你也太強力吸引他了 你願意用很多的媒體來吸引他 你就把他吸過去了 這就是外緣太強 所以說呀 如果你是菩薩-留一點讓人家度吧 是這樣 你說-啊!菩薩度眾生不需要比賽 我不是講比賽 我是說不必過強的運用媒體 你稍微用一下 也算是菩薩沒錯 因為你不用的話 那個什麼呢? 外道就用了-用了媒體了 對不對? 那麼眾生就-老是被外道媒體所籠罩 那麼沒有佛教的媒體也不行 但是用一下就好 不要用太多 那讚美你一下下就好了 不要讚美太多這樣 你不讚美也不行 現在這個時代真的-還真的是這樣 為什麼? 因為外道都在讚美-它外道的邪師徒眾呀 它都在讚美呀 那你只好讚美什麼? 讚美我們佛教的長老、大德-或者是哪位法師如何 也是應該的 然後讓他-要讚大家來讚嘛 與其讓他跑到外道去 不如跑到我們佛教來 這個時候-你就不要再呵斥人家說 哼!取相恃善 對!那是一種取相恃善 但不得不如此 這點我是持平之言 持平之言 不過我倒過來也要勸那個 老做這種事的道場-或者是法師呀 就是也稍適可而止 不要愈做愈多 弄到後來啊 你簡直代替佛了 那麼簡直是-一切都要以你為主了 那這樣子呢 就什麼事情就過無不及 過或不及都不好啦 是這樣 這點在取相恃善上-我依這個時代呀 我說一個比較融通的做法 當然有人是比較嚴苛的 他說哼!不 祖師說不可以取相恃善 那麼道德就要像樹根一樣 樹根隱伏-大樹即長 樹根如果露現的話呢 那麼大樹即衰 在這種情況 你看我們那個路邊那個大樹-那個樹倒了 長老是說 哎呀!這還是我們自己的路啦-應該自己去弄 對啦!也對 那麼有空我們還是去弄一弄 如果救不活就算了 不過也沒有土 土都流失了很麻煩 那你看那為什麼流失? 那就是因為那個根露出來 它就死了 很可惜!對不對? 長大了很好看 很可惜 那同樣道理呀 你的道德如果露現在那兒 它不能滋潤你的這個功德樹 你的道德要隱伏 如果有人堅持要這樣-我也說對 但是我必須勸勉那些 我也必須提醒那些這麼嚴苛 實踐這條誡觀的人來講 這是對自修來講-你絕對需要隱藏你自己的功德 但是在末法時代-眾生是豬羊眼呀 你還是要露一點功德-給人家看到 他才懂得要來親近 這是慈悲眾生 人家也不一定 如果有人這麼做-你也不要說人家一定錯 這是我呢-比較持平的看法 哦!那他慈悲嘛 是不是這樣子呀? 那麼當然他要犧牲 一定要犧牲自己 因為露德呀-露德而度眾生呀 一定對自己有損的啦 人家天台講呀 縮德露疵 那麼呢 一隱千里 哦!這個出離千里 縮德露疵 說那個道德-露出那個瑕疵出來 讓眾生不喜歡你-你才好修行 能懂吧? 所以說讓眾生老是卡著你啊-難修 是這樣子 所以說悟光精舍要到美國去(此段影帶請刪除) 我個人是覺得如釋重負(此段影帶請刪除) 我倒沒什麼感覺(此段影帶請刪除) 是這樣子(此段影帶請刪除) 那麼好 那麼叫做取相恃-取相恃善 那麼為什麼叫誑佛呢? 為什麼叫誑佛呢? 因為你虧平等法嘛 有修無修 修與無修 生死、涅槃這些-本來都是平等法的 那麼眾生你也不能分-他是有修我是無修 不!我是有修他是無修 你也不能這樣子如是 這樣子來講 對不對? 在這種情況呢 你就虧平等法 未了三空呀 《發真鈔》說是未了三空 未了什麼? 能修之人空 所修之法空 那麼呢-修得也不可得 修的道德亦空 一般來講三空是三輪體空 那一個是能施、所施 還有所施之物-受施之人、能施之人 這三輪皆空 那這裡也是三空 也是能修之人空 所修之法空 修的過程所得的功德亦空 所得的果報亦空 功德果報皆空 這樣三者皆空 才是什麼 才是真正大乘佛法之義嘛 那你不了這樣 你就什麼呢 執取善相 自認有德 這個就是說不符聖心呀 不符合佛法究竟空義-的那個道理 所以說這樣子-你看起來在修行 結果倒過來卻又違逆了-違失了修行的本來的內涵 是空性的內涵 那這樣不就是修而有違 這不就-修在佛前修嘛 那在佛前修而有違 這不叫在佛前誑佛嗎? -是不是這樣子? 佛要你要入於空性 結果你呢-樣樣不空 那你不是在佛前說-哦!我念佛、我修行 我在拜懺 唉!拜懺要空才能懺呀 結果你不空 你不是正在拜的當下-就在騙佛嗎? 這是誑佛 這樣懂嗎? 懂不懂呀? 所以老是修、老是修 修了半天還是那煩煩惱惱-原因就是這樣 那麼好!這叫誑佛 那麼另外一種就是怎麼樣 就是說-為什麼他取相恃善呢? 因為邪心乖戾 智慧勝他 那麼呢 這個執相恃強-非修道的真義呀 所以名誑佛 就是修道本來是要你-斷除自己的貪瞋癡的 現在不是 現在怎麼樣? 現在呢 一方面呢 自己認為自己有道-強過他人 乃至於因為自己有道 所以呢 什麼? 招感眾生的什麼?-布施功德 這樣聽懂意思嗎? 那因為招感布施功德 你就不是 你就要貪圖這樣子的布施功德-的那個布施的利益 這樣一方面自恃有道-自慢傲他 你就有我執 然後呢-貪圖他人的供養 貪圖什麼? 財、名、名財 財色名呀-這個財跟名 是不是呀? 那麼這不是你修道的本意-對不對? 修道不是要來做勝負的 哦!你拜佛呀 哼!誰怕誰?-我也拜佛 哦!你能夠講說戒律-講戒律呀 我也來研究戒律 看是你當律師還是我當律師 哦!你持戒是我也持呀 我持得比你更嚴 哦!燒餅油條我早上我也不吃 這個麵食我也不吃 我持得比你更嚴 我不作餘食法 你天天洗澡 我十五天才洗一次 就這樣幹的 你這不是在比勝負嗎? 持戒在幹什麼? 持戒在玩game 你懂嗎?-在玩遊戲一樣 這得分-我得的分比你還多 哼!這是笑死人-對不對? 這是恃-修行恃強是這樣 還有呀-有人來悟光精舍鍍金呀 回到常住去之後 我是悟光精舍結夏回來的 你們都不如法-都給我改光光 師父你也這樣子哦 原來師父你也不如法 我現在才知道 你師父就氣得瞪眼睛吹鬍子 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就是什麼呢 這就是恃強傲物 那麼當然接著就怎麼樣 那你說別人不如法 那當然就你如法囉 那你如法就怎麼樣 就乖戾 懂吧? 那眾生就讚歎你 那你就嗯……如是如是 那他讚歎你的時候-你就默然而受嘛 那就如是 你如果不默然而受 那不是等一下你剛剛說-你批評人家是不對的嗎? 是不是這樣? 你現在批評人家 人家就說-哦!師父你好了不起哦 他意思就是說你批評的對 那別人錯了-你對 然後人家就說你了不起 那你就說如是如是 你只要默然受 那自我貢高了 你看搞了半天-你就愈來愈貢高 原來破邪顯正-是為了彰顯正法 現在破邪顯正是增加名利 你說這樣子是不是誑佛? 佛沒要你這麼幹-對不對? 凡此之類都叫做什麼?-取相恃善誑佛法 現在呢-這個科文裡頭說了 正辨 這個依篇釋裡頭有正辨 正辨裡頭說明誑佛相庚一 庚一裡頭有辛一-就標舉 經曰何者比丘名為誑佛? 是比丘做什麼事是誑佛 或者說什麼樣子的比丘-他是誑佛的呢? 就是取相恃善是誑佛 換句話說就是取相恃善 以下辛二就是顯示 顯示取什麼相、恃什麼善? 那很容易懂呀 他說若言我修慈悲彼人瞋恚 你看看 這就是修六度的意思了 修忍辱嘛 我修慈悲忍辱 那麼那個人呢-瞋恚 瞋恚就不忍辱了 這是講六度 我修六度的意思 以下就是六度的內容 言我修慈悲彼人瞋恚 當然了 你是慈心與善與樂 那麼呢 慈心與樂-大悲拔苦 哦!那別人呢 哦!瞋恨來罵人 我告訴你 當然了聽人家吵架-你聽起來會難堪 乃至於聽師父罵人 你也會悚-心裡也驚悚害怕 那當然很不舒服 可是你要知道呀 罵人的人搞不好是為了-慈悲那個對象而罵人嘛 尤其是師父 當然師兄弟是不應該如此 那師父對徒弟 老師對學生 他可能是這樣 那麼這個時候你要-你要體會人家是慈悲呀 人家是慈悲 不過不隨便動用這樣-倒是真的啦 可是你卻在取這個相 再來 我能布施某甲慳貪 你看-哦!我供養了幾萬、幾萬耶 我供養這個常住什麼了 這個那個了 你看某某人什麼東西-都跟常住算得那麼精精確確 你要知道呀 他算得精精確確-他是因果分明 同時也示現慳貪給你看 他是你的善知識 你呢 你布施你就布施你的 你不要在那邊起分別心說 哦!我有布施-他慳貪 你一有這種想法-本身你就著相 布施是你家的事嘛 你應該做的嘛 布施完了就算了嘛 比如說 你會不會遇了人-你就跟他講 唉!我今天有上大號耶 你會不會遇到人-就跟人家這樣講 不會吧-上大號是你自己的事嘛 你要不要跟人家 你要不要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感覺很滿足 為什麼滿足? 啊!我今天有吃三餐 不!有吃兩餐 而且我都有大號耶 我都有便便 你會不會每天很滿意的-這樣去入睡 想到這件事情-非常的滿意而去睡覺 有沒有? 沒有嘛 你做了就忘了-對不對? 我甚至於問你-今天早上吃什麼?你都忘了 你今天早上吃什麼? 今天早上吃什麼? 還記不記得? 今天早上有什麼菜-你還記不記得啊? 搞不好有人都忘了-我告訴你 對不對? 吃了都忘了 我都差不多已經忘了-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呀? 好!那我就問你-今天早上吃什麼水果? 你還記得嗎? 你們悟光精舍的人記得嗎(此段影帶請刪除) 很多人你想一想-搞不好都忘了 對不對?-對!就是樣子 你布施就得要那樣子 就像你日常生命中自然流露的-一種訊息、一種氣氛 他就不應該這多念頭-多一個念頭 這叫做-這顯明老法師講呀 這叫做什麼呢? 做了就忘了 是這個意思 你看看有沒有這樣幹? 沒有 但是倒是你妨礙別人呀 說了哪句干擾別人的話 你倒是真的說了就忘了 一點都不著相 那麼這是-我們就是顛倒啊 是這樣子的 好!這叫做什麼呢? 這叫做我能布施某甲慳貪 這都很容易懂 接下來 我具淨戒彼人犯戒 這也是 持戒是你本來的事-何以故? 你比如說 比如說這樣子哦 有一天你過馬路 然後你等了紅燈之後呢 你才趕快快步走過去 走完了之後呢 哦!就綠燈了 那你不敢走了 然後你就回到家裡-你就非常滿意 你就說-這樣說 哦!我今天呀-過馬路 等了紅燈我才過的耶 我好了不起哦 你有這樣嗎? 不會吧?對不對? 是呀!持戒亦復如是 這個我們如果不持戒-就好像闖紅燈一樣 那麼那個犯戒就像是-被車子撞到了死掉了 死掉還好-下地獄更可怕 所以我們今天持戒-就等於遵守交通規則 不願意犯戒-就等於說避免了被車子撞 這件事情來講-這是我保命活下去的什麼呢? 這個保命藥方寶典 對我來講-這是我自然該做的事 我有什麼好驕傲的? 然後你偷偷犯了一個戒-然後這樣想 唉!我犯戒沒人看到耶-太好了 你不覺得很顛倒嗎? 你已經被車子撞到了 然後你要說 你看看我被車子撞到了-而且沒有人看到 我好滿意哦 那樣不是很顛倒嗎? 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說要記得 要記得持戒這件事情-是本來我們就是要防非止惡 我們這是保命的妙方 結果我們是 這是我們自己該幹的事 結果拿來驕傲別人-對不對? 然後別人犯戒 你去執著它 你就說-哦!你犯戒了你不對 然後自以為你高過他 這不就好像說 啊!你看看他給公車撞倒了-你看看 撞得腦漿迸裂-死了你看看 哎呀!我贏過他耶 我沒被撞到耶-你看看 你不覺很荒唐嗎?-對不對? 凡此之類 這就是我具淨戒彼人犯戒啊 我們不應該有這種顛倒想 這是持戒 前面布施 再來忍辱 忍辱、布施、持戒 那精進了 六度當中第四度精進 我勤精進彼人懈怠 這我有一個比喻呀 比喻說 唉!我們划了一個獨木舟 那獨木舟一直往下划 一直往下游去 到了下游的某個地方-剛好是一個什麼 一個瀑布、懸崖 那麼你看到了 所以你一直努力地往前划-一直努力地往前划 可是別人呢 別人坐在獨木舟上 他不知道等一下就會-遇到那個瀑布摔下去 啊!他還在那裡吃麵包、彈琴-下棋、看電視、聊天 然後呢 划下去 你呢 你會不會停下來說-你好笨呀!你還在那兒划 不!你為了救命 你根本來不及去說別人-看別人 你趕快划上去 你只想著趕快離那個瀑布-對不對? 逆水行舟不退則進-啊!不進則退 是不是這樣子呀? 所以你要趕快往前划 所以精進對我們來講 是一種避免生命衰亡-而道業未成 隨業流轉的一種自然的念頭 所以精進是你-也是你自己生起的一種意念 那別人做不做有什麼關係? 你做了這是你應該的-沒有什麼好著相的 這樣了解嗎? 所以我勤精進彼人懈怠 別人沒有什麼懈不懈怠 你也不要這樣比較分別 那麼法乘大師-他寫那個《入菩薩行論》 據說呢 他當時在那個那爛陀寺-還是哪裡呀 整天睡覺 也不上早晚殿 糾察師對他都快要抓狂了 但是他事實上在屋子裡啊-密修 修密行 哦!寂天大師啦-不是法乘 寂天菩薩 寂天菩薩呢-當時是這樣子 那麼事實上-他在屋子裡面修密行 你又怎麼知道-他在懈怠還不懈怠? 是不是這樣子呀? 那麼呢 後來寫出《入菩薩行論》 講起這個偈子的時候-他人在虛空 升上虛空去 所以說這個不要看別人-懈不懈怠 你是看不出來的 是這樣子的 但是為人師的-倒是要去督促徒弟、學生 不要太懈怠 這是一定的 這是應該的 不過不必說一看到他沒幹嘛-就說他懈怠 只是給予了解就是了 再來我有智慧-這是精進了 那麼智慧了 我有智慧彼人太愚 你看看-是不是這樣? 這很多女眾就是這樣 她就心裡頭就覺得別人不行 別人愚癡、別人不布施 別人顛倒、別人不精進 別人不用功 別人沒有禪定 她最行 是這樣 就像這世間女人-覺得自己很美麗 穿什麼衣服很莊嚴 很有智慧 講話都要人家聽她的 那意思是一樣 這個都不太好 我們講話要這樣想 哎呀!我這樣想法-不曉得對不對? 別人有甚深的智慧 搞不好呢-會說我錯 而他慈悲不跟我講 所以我應該要怎麼樣? 應該要-應該要謹慎慢說這樣子 而且要謙虛而說 要這種概念 再來 這個我今樂靜彼染憒鬧 這是修禪定了 我好樂寂靜 而有人你看看-就喜歡聊天 喜歡到都市去 你看他喜歡憒鬧 就這樣起分別 各位呀!不要起這種分別 再來 我修威儀彼人輕躁 這表示這持戒律了 持戒律以外的那個威儀啦 我修威儀-你看我不跑、不跳 你看看有那出家人 啊!老和尚竟然過水溝用跳的-像猴子 這麼一講完了 五百世做猴子 釋迦佛曾經就這樣 跟一個阿羅漢在一起 結果阿羅漢要過河呢-他用跳的 叮叮咚咚這樣跳過去 他就在旁邊呢-出惡言 他說-唉!你這跳得像猴子一樣 結果阿羅漢跟他講說-你趕快懺悔 你如果不懺悔-下地獄 那懺悔的話還有救 他就趕快懺悔 他說我已經是阿羅漢了-你不要這樣講我 結果這懺悔完畢之後呢 不下地獄但是有花報 不結果但是有花報 花報就是什麼呢? 五百世做猴子 好可怕呀 好可怕 那麼所以說我們-不要輕易看人家的威儀如何? 所以我修威儀彼人輕躁 人家輕不輕躁-關你什麼事? 你不要去這麼起分別 也不要起不悅-是這樣 我記得那個 我們這裡有法師呀 學務長他跟我說 他以前就是那個正經八百 他爸爸、他爹呢-以前就當學校老師 也是要求他正經八百 所以他看到人家呢-比較粗獷一點啦 講話比較粗魯一點啦 穿著比較隨便一點啦 他就很不爽……-很不爽這樣子 那習性養成了之後-出了家了也是這樣 那看有一些比丘邋裡邋遢 他就不爽…… 我就警告他很多次 我說是你自己不爽你自己 你以為你穿那樣就是 那是妝點幢相-你自己不知道呀 人家自自然然的-你管人家威儀不威儀 你自己搞好你自己就好了 這就是什麼呢? 這威儀這個事情啊 這個這有時候就我們自己看 那有人看起來挖鼻孔-摳腳丫子啦 那穿鞋子-那這……什麼隨隨便便啦 這個固然真的是沒威儀啦 度眾生需要靠威儀-這馬勝比丘亦復如是 但這是我們的事 不是拿來要求別人的 也不是拿來比對不爽他人 或者因此而決定-這個人好人或壞人 那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 這古有明訓嘛-你不聽 古來很多大德呀 他都是示現瘋瘋顛顛-邋裡邋遢 是不是這樣子呀? 這以前那個某某寺 台北某寺 我在家的時候他出家 我出家的時候呢-他就起發顛 後來我在清涼寺的時候 他發顛了-跑到清涼寺找我 已經顛顛狂狂還俗了 頭髮這麼長-這麼長這樣子 那個身體大概有一年沒洗 好可憐啊 但是我也不敢輕慢他 我還請他吃飯-陪他住了兩天、三天 還跟他講一些道理 他聽不進去 最後還幫他洗澡 哇!那個洗那個澡呀 那個用那個菜瓜布呀-像在搓那個地板一樣搓呀 才能把他身上的髒水給搓下來 唉!我那個時候真的-差不多要退心了 但是想一想呢 這搞不好菩薩示現 我們不能輕慢人家 那還是幫他洗乾淨 除了那個男根的部份-拜託請他自己洗以外 其他的我幫他洗 洗完了幫他弄新-換上一套衣服 讓他乾乾淨淨繼續去流浪 他實在很厲害呢 他隨便哪個地方都能倒了睡 我真想跟他學-都學不來 實在厲害 所以你說他沒威儀 他很自在 你不要看他沒威儀 我如法住彼不如法住 不!我如法住彼不如法 所謂住就是說-安住於如法的佛法當中 戒定慧當中-這樣子 再來呢 這個是自以為自己很如法 接著呢 或恃隱山絕粒 我就說嘛 這個老修行的脾氣大 他自己了不起 以為自己住在深山裡怎麼樣 可以不用吃飯 很了不起了 不用吃飯 你看看外面叫的那個蟬-也是不吃飯 牠忙著叫 只是喝什麼? 只是喝什麼果汁-波羅蜜果汁而已 對不對? 喝那個樹汁而已-對不對? 那牠也不吃飯呀 你不吃飯你能跩什麼? 天人也不吃世間的飯啊 道家的人也-辟穀了之後也不吃飯 對不對? 服氣不吃飯-對吧? 所以說或恃-或恃隱山絕粒 隱居在深山裡 哦!你來到了凡塵人間紅塵呀 你看那些紅塵的比丘-勞勞碌碌啊 你就輕視他 說哼!他們都是搞名利 那是你眼中有名利-你才看到人家搞名利呀 人家搞不搞名利 在你眼中沒有名利-就是沒名利呀 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啊? 哎呀!像我那一天呀(此段影帶請刪除) 哎!在立法院裡頭-跟那些立法諸公在那邊談(此段影帶請刪除) 談了半天已經十二點半了-還得要陪他們去吃飯(此段影帶請刪除) 真是犯戒、真丟臉-對不對?(此段影帶請刪除) 那要是給那些什麼呢(此段影帶請刪除) 隱山絕粒之輩看到呀(此段影帶請刪除) 他就一定說-哎!那個是什麼(此段影帶請刪除) 紅塵貪染世間名利一大比丘(此段影帶請刪除) 那也是我以前常常說人家的(此段影帶請刪除) 現在被人家說也是應該的(此段影帶請刪除) 一報還一報(此段影帶請刪除) 是不是這樣?(此段影帶請刪除) 那說就讓他說-不然怎麼辦?(此段影帶請刪除) 是不是這樣子呀?(此段影帶請刪除) 我也不能夠說-哎!我在行菩薩道(此段影帶請刪除) 我們自己心裡明白就好了嘛-不然怎麼辦(此段影帶請刪除) 是不是?(此段影帶請刪除) 那麼好了-這就是什麼呢?隱山絕粒 不過隱山絕粒 對我們不能做的人來講-我們也要給予某種程度的尊重 因為他也是努力在修 但他不一定就是有道德哦-你要知道呀 道家也是這樣幹的啊 是不是啊? 你不要以外相來說-有道德、沒道德 不過就是世間人呀-對苦行是比較能感動他的 你懂意思嗎? 所以說修一點苦行-是能夠利益眾生 也能感動眾生-這我承認 但是你老執著苦行 你賣苦行 你把衣服弄得破破爛爛的這樣-特別穿那件衣服 那樣子賣弄苦行啊 那就恃相 取相恃善了-那就不對 再來衲衣一食-有沒有? 這就是所謂持戒苦行 持戒苦行 這個都對 但恰恰好不能夠執著 再來常坐不臥 哦!這很用功精進啊 這沒什麼好說的 你也不要自以為有修 塚間樹下 這表示你呢-居無定所 這個修頭陀行 常坐不臥 衲衣一食 塚間樹下 這些都是頭陀行 都是那個-這個頭陀行之一呀 或者怎麼樣 或者善解律 講經律善解法相 或講經律善解法相 哦!能夠講解佛法 理解佛法種種相貌 很有智慧的樣子 等等以上 我有如是福德智慧 啊!我有如是的福 我有如是的功德 我有這樣的智慧 福,就比如說啦-我布施 德,就比如說啦 我衲衣一食啊-常坐不臥這個功德 再來比如說智慧 比如說呢 我有智慧啦 我能善解法相啦 講解經律啦等等 這樣子我就是有福德-有智慧之人 乃至於我有大廟 這也是一種福德智慧相呀 那麼凡此之類呀 我有如是福德智慧 自以為有 然後取此相者-即名我見、眾生見、壽者相 堅執是相名為誑佛 如果能夠取-如果取這樣相 就是我見、眾生見、壽者相 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相-這四見 離四見絕百非-就這樣子 那麼堅執是相的話 如果還堅持執著這樣子的見解 這樣子有我來修 有我能修 有眾生能跟我比 他不如我 有我一期生命等等 這樣子的執著 那這樣子你就是誑佛 根本不入空性 修而執著修相 這樣了解嗎? 關於這我見等等呀 我們下一次再談 這一節課先上到這裡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迴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