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淨心誡觀法 26 上法下藏法師 主講 大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淨心誡觀法》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上到五停心觀 誡觀五停心第三篇 那麼到了這個癸二、子一-偈曰 前面呢,就是他老人家-就提到說這五停心呢 原來就是七方便裡頭的-第一方便 那麼七方便就因地說是七方便 就果上講就是七賢位 賢者,鄰聖謂之賢 那因為呢-未證得無漏的聖智 所以呢,只能謂之為賢 不過在這裡頭有提到七方便呢 跟大家講到就是說 這個七方便到底修什麼呢? 首先五停心就是多貪眾生-乃至多瞋、多愚痴 這個多散 那麼這個多散 還有我慢 是修十八界觀等等 那麼再來就是別相念、總相念 就是但念「四念處」 其實佛在臨入滅的時候-他就講到說 比丘依四念處安住 那麼依什麼安住?-依四念處安住 唉!這個依四念處安住 那這樣他重點-好像以四念處為主 其實也沒有錯 因為四念處-是一切念的那個對象 身、受、心、法 無非在身、受、心、法當中 觀察他的苦、空、無常、無我 那其實這個-苦、空、無常、無我 也就是苦諦下的什麼?-四行觀 那麼因此就講到了這個 接著呢,他就會修到什麼呢? 更怎麼樣呢 這個更精確的來觀察-這個四聖諦 四聖諦的什麼 四聖諦的那個內容 其實所謂觀身、受、心、法-就是觀苦諦下的四行觀 那麼就講到了說 接著就講到說 煖、頂、忍、世第一-到底是怎麼樣 那麼我們說煖法是觀什麼呢 觀欲界的四聖諦下各有什麼呢 下各有四行 就四行相 這個阿毗曇論,各種論呀 各種阿毗曇論裡頭-把它名之為四諦下有四種行相 是這樣子的 那麼這裡頭有所謂的煖、頂 煖、頂都是觀欲界的四聖諦-各四行 那麼總共十六行 到了忍位的時候-更上一層呀 甚至於連欲界-連色界、無色界都要觀 它也是苦 所以也就讓你不再貪染色界-跟無色界的貪染 換句話說-本來欲界觀的時候呢 欲界觀十六行觀-只讓你捨離欲界的貪染 那麼現在呢-色界、不無色界也讓你捨離 那這不就等於出三界了嗎-是這樣 不過這裡頭有點要註明的是說 到了忍位的時候-因為他功力愈來愈深刻 所以說觀、說緣-說行、說緣 也就是我十六行觀 我下界的欲界跟-上界的色界、無色界的那個 四諦的各十六行呢 我漸漸縮小來觀察 也就是說我愈來愈熟了 我愈來愈熟-我愈來愈清楚了 愈來愈清楚 我的障礙、我的見惑-也愈來愈少了 因此我觀的就愈來愈少 因此就開始縮觀-就減緣、減行 二十四減行-哦!七減緣 最後呢 到了上忍位的時候-留下一苦緣,苦諦為緣 然後呢,一苦行 這是我原來的講法 不過呢,當然有同學問-奇怪!有的論上講的不是這樣 沒錯!其實確實有的論 你們現在很多人讀的論-大部分是以《俱舍論》為主 那麼《俱舍論》的翻譯-是玄奘大師翻譯的 他在道諦下、苦諦下它的名詞-是跟《阿毗曇心論》 那是在東晉時代譯的-那不一樣 那麼呢,有人問說 那奇怪了,這個道下面不是-應該是道如行出嗎 你要知道呀-這是玄奘大師譯的 在《阿毗曇論》裡頭 《阿毗曇心論》裡頭-它翻譯是道如〔這-言+亦〕乘→→→請造字 那麼這個道如是一樣 那〔這-言+亦〕乘是用了新的說法→→→請造字 是不一樣的說法 那麼我的講法是依著天台 天台是依著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是依著東晉時代 當然他沒看過玄奘大師譯的呀 所以這沒有什麼好懷疑 那麼它是道如〔這-言+亦〕乘-而不是正呀→→→請造字 我查了一下道如〔這-言+亦〕乘→→→請造字 這個「如」字在天台-有特別的用法 因為大乘-它是以大乘來看 大乘這個「如」字呢 有所謂「十如是」 這「十如是」裡頭是無染無淨-非道非〔這-言+亦〕的→→→請造字 所以這個「如」字特別不用 可是《阿毗曇心論》裡頭-解釋這個「如」 就是非顛倒謂之「如」 其實你把它解釋成「正」-不是更好嗎 所以說他改成道正〔這-言+亦〕乘→→→請造字 這是更好的說法 我想翻譯呀-本身要重那個意義 那麼這個文字的用詞 因為他還有考慮到-大乘怎麼用法 所以這個文字是不一樣的 問這個問題 固然你是名詞上覺得好像重複-不太好 有人也問了這樣問題 那我必須告訴你-就是說 固然在名詞上不一樣-你應該問一下 不過呢,你不應該懷疑-何以故? 因為那個名詞-固然翻譯的不一樣 但是名詞底下所說的內容-是一樣的 你對照一下道正〔這-言+亦〕乘-跟道如行出→→→請造字 那個因為「乘」-可以讓你出離生死 所以它翻譯成「出」 跟「乘」意思是一樣 一個在因,一個在果-翻譯 那麼「〔這-言+亦〕」跟「行」-完全是一樣的→→→請造字 〔這-言+亦〕是就只是那個-聖人所行謂之〔這-言+亦〕→→→請造字 其實你也可以把它翻成行-就聖人所行嘛 是這樣子的 那麼「如」跟「正」-我剛剛已經說明了 所以這個翻譯名詞上的不同呀-沒有什麼好懷疑 你應該重點在聽那個內涵-才更重要呀 再來就是說,那天也講 上一堂課也講到說 到了最後上忍位的時候呢 留下一苦諦、一苦行 這也是約一往而說 其實不一定留下一苦行 有可能留下什麼呢-留下了無常這一行相 也有可能留下什麼呢-無我這一行相 有可能的 所以天台家更 他了解了佛法-佛陀的說法之後 他說呀 他說這個留下最後上忍位-留下一苦諦 那麼一苦行 這個一苦行-不一定是苦行相 可能是無常行相、無我行相 還有什麼呢 這個無常、無我、苦-還有什麼?還有空行相 那麼隨人而異 你對那個無常感體會得比較少-你最後要留下無常來觀 你對那個苦觀察得不夠深刻-最後留下苦來觀 那麼對於一般的論來講 它會告訴我們說留下苦行 是因為說苦是最通泛的 一般無常故苦、無我 所以呢,這個你執我的這種-意識心呀 就受到了逼迫性-所以故苦 大部份都匯入到苦來 可是天台說呀 它說最後留下哪一行呀-是隨人而異 論上也是這麼寫到-隨人而異 有論有證明是這樣子的 到底《阿毗曇心論》-還是另外的 其實《俱舍論》-真諦三藏也有譯 智者大師也有可能看得到 它有提到這樣子的意思 所以那就不一定 我想這樣更開通 這樣更開通 那麼這是所謂-有人問起這兩個問題呀 到底苦下 到底這個最後上忍位是留? -苦諦是一定沒變的 但是苦下留哪一行相觀呢 哪一行觀呢 有可能留苦行觀 也有可能四行觀-任意留一觀、任意留一行 那麼關於這個忍位的問題呢 有人提出了問題-我們順便這樣答一下 那麼在偈語當中有一個-就是所謂的 那個前面那個偈子 三十六頁那個偈子呀 那個偈子偈頌當中的-倒數第二行第二句呀 這個覺觀漸得成 那麼有人說覺觀-會不會是指那個覺觀襌呀 有覺有觀襌 這個其實我已經提過了 我說有覺有觀 這在初襌當中-是指的有覺有觀 我已經提過 但為什麼我不這樣解釋 第一、《發真鈔》-也不這麼解釋 《發真鈔》確實是提到了說-覺觀是尋伺 是有跟那個初襌有關的 但為什麼它這裡頭要說-覺觀漸得滅 而不說漸得成呢 你要知道呀 初襌有五個行相,覺 有覺、有觀、有喜、有樂、-有心一境性 這個五支 而喜、樂、心一境性 只有心一境性-是那個修行者最後要的 乃至喜、樂他都不要-何況覺跟觀 我們今天講說初襌-是有覺有觀襌呀 這個意思是指的-它有這個缺點 這樣了解嗎 到了二襌的時候-覺、觀是不要了 當然有人、有論上-是認為說去覺留觀 不過這個論-古代論師看法不同 但無論如何-到了二襌的時候 它覺、觀開始要捨 然後三襌已經無覺無觀了-不再覺、觀 到了四襌-連喜、樂也不要了 三襌留喜去樂 到了四襌的時候-連喜也不要 你要知道,喜樂也是一種喘動-何況覺觀 所以你如果要解釋說-覺觀漸得成 要把它解釋成-覺觀襌漸得成的話 那請問是不是-數息只能修到初襌 當然不是 所以說那是初襌的惡法 初襌還有個惡 它留下覺跟觀 雖然有時候我們會方便說-初襌為有覺有觀襌 那是拿它的缺點說-只是這個名詞 這裡頭提的是-通泛的襌觀成就呀 你就不能講覺觀漸得成 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你把覺、觀-解釋成尋跟伺 因為覺觀就尋伺了 你照這種解釋就是尋跟伺了 那這樣的話 覺觀不會漸得成 你就成了,你懂嗎 我們凡夫就是有覺有觀 你懂意思吧 你懂意思吧 不用漸得成,是吧 所以說呀,在這裡頭呀 可能你是讀過佛學院 那個佛學院的道理-你要懂得 你讀的時候-都是泛泛的這樣讀 你不能把文字這樣拿起來-就兜起來用 要懂它那個意涵 你如果要把覺觀解釋成尋伺 那覺觀襌-那才能解釋成覺觀禪漸得成 可是覺觀襌漸得成-不會只是修數息觀而已 倒過來說-數息觀不會只成就覺觀襌 再來就是說-覺觀襌要一起講才能講成 你要講覺觀漸得成的話-那是混淆字義 因為覺觀,凡夫都有覺有觀 初襌也留下覺觀 到了二襌,覺觀開始消失了 覺觀是妨礙我們的-你要知道 尋伺就是尋伺 新譯就是尋伺 這個是不適當的-不適當的 所以說不適合解釋成-覺觀禪漸得成 不適合這樣解釋 所以《發真鈔》的解釋-是比較通途 因為數息觀不只是到初禪 更何況呢,覺觀成就-如果不講禪字 它這裡也沒講禪字 你也不能把它硬解釋成覺觀禪 何況呢,覺觀 就算覺觀禪呢 我們初禪要成就的-是成就什麼? 心一境性為主 不是成就覺觀 這點也不一樣 所以這樣子有混淆它那個-覺觀的那個本意的意思 所以我們不適合這樣解釋成-覺觀禪成就 不要這樣解釋比較好-較比好 那麼所以我說嘛 可能宣祖他只是說 用平常的意思說覺性觀照呢-能夠成就 這可以講的 因為後來的大乘人-他講覺、講觀 他是有正面意義的 這文字上有正面意義的 那麼如果說宣祖學過唯識 那他用覺觀的話 本身是有負面意義的 那既然叫負面意義的話 講說漸得滅-所以加我定慧力呢 一個滅掉了你有尋有伺 所以能夠入初禪-到二禪、到三禪,都能入 所以增加我的戒定力 這樣的文句上比較符合 你這些問題提的都有道理 但是呢,都顯得是在枝節當中 那麼我感覺到 我不曉得你是不是讀過佛學院 如果你讀過佛學院的話 可能你這樣在理解方面呀 你應該更活潑一點才好 不要在文字上打滾 雖然這也對、也可以 不過呢,研究佛法 你如果只是在那裡比對文字 唉!這個字怎麼解釋成那樣-那個字怎麼解釋成這樣 而不了解它的文義意涵的話 你讀經會自己很累 現在有人跟你解釋清楚了 我告訴你說應該這樣看-那是好的 可是這樣就種下很多惡因呀-怎麼講? 你以前佛學院怎麼讀的?-誰曉得 你可能讀了一科文字思想 但看另外一本經的時候-你就開始疑惑 所以說我常常說-這佛學院現在教書呀,很麻煩 它不教道心 不教你靈活地對佛法的理解 就在教那些文字名相 那主要就是那個教的人本身呀-有沒有去修行 有沒有在心上面用功 常常就是今天去讀一讀書 然後比對那些日本的資料啦 佛學辭典的資料啦 所謂學術資料啦 這樣說、那樣說 你去參加那佛學那個研究-那個論文發表 你就可以看得出來-完全是那種套狀 那麼竟然現在出家 尤其是佛學院的-以那個為高尚 很可惜 看你問這個問題呢 我是多猜的啦 不是,那就你也不要見怪啦 這我是告訴別人是這樣-哦!告訴其他人 如果你不是,那就更好 所以要注意 文字上的比對是可以的 不過如果你老是死執在那裡 而不注意那個文字背後-的意涵的話 還有前後文的意涵 以後你讀經呀-可能有障礙 這就是佛學院 我常常說的佛學院有缺失呀 應該以後要努力改 還有再來就是說-問問題,你當然可以不署名 可以 但如果你要署名的話 不要說你是比丘尼哦 你是比丘的話 你都應該要有所表示 至少要表示禮敬的意思 我們寫信給人家-不是也應該這樣嗎 那你就簽個名在那兒 當然我是無所謂 我也不會責備你 只是說如果你已經懂這些道理 佛法懂了一些道理了 那麼你問人家問題 沒有表示一種尊重的話-可能對你不太好 我沒有意見呀 我不是說你沒有尊重我 只是說我看你署名在那裡 那個署名沒有寫什麼意思 可能你也沒有、無心啦 這個我沒有責怪你的意思 不過這要注意 你如果親近長老的話-那就很慘了 是這樣子 那我們是沒什麼意見 這我好意告訴你 希望你不要見怪 好!那麼這個是這個問題 接著我們就把有人問的問題 還有比丘有問了一個問題呢-我略略答 那現在進入這個偈曰 偈曰就是癸二子一-癸二子一 癸二就是偈文 那麼呢 子一就是標舉-就是偈曰 子二就是正示 那正示裡頭說-何因說五停 這是再重說前面的 說我為什麼-要說前面那些五停呢 復不逐講論? 對呀,我前面說了 每一停觀-我都教你說不要逐講論 為什麼呢 原來呀 抱疾說藥方 祇欲取聲名 這是凡夫貪利養呀-這無心治妄情 若修五停觀 決定修道成 為什麼我要說五停 又叫你們不要在五停觀上面-只是說呀說呀 說那些內容而不去修呢 因為呀,這個凡夫貪圖利養 抱著疾病說藥方-結果不去吃藥方 只是想要貪取-這個講經說法的名聲、利養 這樣子完全無心拿藥方來對治-我們心中的虛妄之情 如果能夠反此 則修五停心觀-能夠決定讓我們修道成就 他的偈文整個意思是這樣 整個偈文是這樣 我講很白-我們大體上說到這裡 所以說呀,世間人講呀 這個修道的祖師也說了-多說不如少行 你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還好一點 不過這個話是這麼講 不過你還是得要 人家問佛法-你還是得說 那我們要學佛法-還是得聽 但大體上就是聽要活潑的聽-不要死板的聽 死板的聽就是死在句下-死在句下 這樣子呢,就要注意 譬如說有人、有法師講經說法-是對在家人說 你也不要聽他那個說法-那你就照這樣做 因為對在家人說法-跟對出家人說法是不一樣的 那你再說那個某法師說的 讓那某法師受遭殃、-被人家誹謗,也不好 有人說千經萬論讓別人去讀-讓別人去悟 這個祖師確實有這麼說 也有法師拿來跟居士這麼講 但是對在家人講還好 對出家人來講 你要弘法利生、住持佛法 你說千經萬論 固然你可以不用讀 那你就讀一點經、了解一點論 那麼才能弘揚佛法嘛 不然你講的跟在家人一樣 這個是不是也不太適當 這個我想講經的法師-沒有完全對出家人有那個意思 可是他對在家人說的錄音帶-你拿來聽了 你是一個出家人-你不能分別,這樣也不對 我想說法應機 聽法的人也要活潑-能夠了解說法人的本意是什麼 有時候他在喝斥什麼 有時候他在講反面的話-你要聽得懂呀 唉呀!依文解義-三世佛冤呀 這尤其那佛都會冤枉了 那何況凡夫講經 你把它聽倒了 那真的很可怕 是不是這樣子呀 所以說這個多說不如少行 那但是呢,即使是如此-還是要聽人家說 好!接著 這個辛二是什麼呢?推覈 推覈就是推敲審核的意思 推搞審核什麼呢 以下分二科 壬一是雙徵 徵者,問的意思 就重新再舉問 哪舉問呢 何故令修五停觀法-止逐講論 這是兩個問、兩個問 為什麼令修五停心? 為什麼止逐講論呢? 接下來壬二是別釋 分別來解釋 為什麼要修五停 為什麼要止逐講論 有二要法 一者佛教次第入道-對治麤重煩惱 這是來說修五停觀需要這樣 五停觀是七方便的入手處 所以說修道次第本來要講修-就得要從五停觀修起 這是入道方便 再來呢,對治-它能對治粗重煩惱 它還沒有修苦、空、無常-它只是讓你斷貪愛 是吧 我如果叫你去摸一隻癩痢狗-你願不願意 身上都是流膿、有蟲-你願不願意?不願意 乃至叫你替牠塗藥 你會不會很高興去 當然或許你慈悲-你也很高興去 但是你還是很小心的-把那個蟲子捻開 才去塗牠的藥,對不對 但是呢-如果叫你去對異性去摩觸 你可能就衝過去了,對不對-是不是這樣 這個就是因為我們呢 其實把那個 其實異性的皮膚 跟那個狗的那個皮膚-是同一樣的 我把它割一小塊 你看看,是不是一樣 擺在那兒,你不能分別-是不是這樣子呀 我把毛都剃了-你也不能分別,對不對 但是呢 我們的妄想執著呀 就會認為那個異性可愛-皮膚可愛 想要去摩觸它 那麼呢,如果把天女的皮膚-拿來給你看 你那個現前的男女的皮膚-你就不想要了 就像妳捨棄那個狗的皮膚-是一樣的 那麼這種顛倒妄想 你就要修不淨觀-去給予對治 是不是這樣子呀 那麼這個就是所謂的-對治麤重煩惱 那麼這主要是這種煩惱 所以說這個是解第一問 回答第一個-為什麼令修五停心觀 五停觀、五停觀法 再來第二-為什麼要止逐講論呢 他第二解釋說明 這個當然等一下這個 我再重複一下 那個對治麤重煩惱 什麼是麤? 就是貪女色、貪男女 瞋,瞋恚 那麼呢,痴、愚痴-不了世間緣起相 那麼呢,我慢、我愛 然後再來呢,散動 這散動其實包括什麼呢?-包括睡覺 像現在正在講呀 一大早呀 唉呀!悟光精舍好多人-在那兒打瞌睡,瞌睡…… 這就是麤重煩惱之一 這就是散動的另外一個-掉舉 掉舉、昏沉-這同一種麻煩 甚至於它還比那個昏沉 昏沉是比,初期修行-比掉舉還可怕 掉舉還有心力可用 昏沉了就全垮了 是不是這樣子呀 就全垮了 這個我以前呀 算是女眾的朋友 那有一次她跟我講說 她昨天是好糗 我說為什麼? 她說她去睡在-另外一個男人的肩上 她這樣跟我講 好像要刺激我一下 那我說-哦!這樣子嗎 那是妳的以前的男朋友某某人 她以前男朋友-是我以前高中同學,是這樣 然後她說不是 那我說妳又另結新歡 她說也不是 那我說那是哪個男人的肩上呀 她說是莫名的男人 我說你為什麼會這麼水性楊花-我笑她 她說不是 那我說怎樣? 她說她去參加什麼活動呀-很累 回來在火車上面呢-就……睡著了 那我說睡著了-那妳就睡到別人肩上去 那妳難道一點都不知道-沒有一點自覺嗎 她學佛,所以我們才講得-話講得很開 她說我有知道呀 那妳知道,妳為什麼還這樣? 我已經兩天沒睡了呀 實在太累了 所以不管了 反正他也沒動-我就癱在那兒睡 你看看,你說可不可怕 還記不記得那個醉羅漢 那個佛陀在世那個-是哪一個羅漢呀 他能……,降龍羅漢-他能夠降龍 結果有一天不小心就喝到什麼 喝到那個白色的酒 喝了就走了一半-就睡著了 就睡在路上 睡在路上 佛陀來的時候-阿難跟著 他就跟阿難講-你看那個是某某羅漢吧 阿難說:是,如是 你看看,他現在睡死在那裡了 阿難說:如是 然後就跟他講說 你看他現在還能不能降龍-乃至一隻青蛙 降伏乃至一隻青蛙 阿難說:不也,世尊 他以前能降一隻羅漢 現在睡死在那裡-連一隻青蛙也無法降伏 所以說男人女人都一樣 你這個睡神一來呀 你完全就癱在那兒了 完全就被一切的什麼-怨惱賊所束縛了 是不是這樣子呀 所以說這個-無論是我自己的例子啦 我看到那個女眾的例子啦 還是這個降龍羅漢的例子 告訴我們-其實昏沉蠻可怕的 甚至於在初學的時候-比掉舉還可怕 比掉舉還可怕 而且很難治、很難治 所以我們一定要慚愧 我不是說你們昏沉-就怎麼罪大惡極 就是說要小心 要想辦法對治 你常常對治它-你才會熟悉 你那個槍砲你都不用-生鏽了 那沒有用 你要揉揉耳朵啦-捏捏手呀 捏捏虎口呀 捏捏大腿的肉呀 拿針刺一刺呀 是這樣子 刺激一下子自己-要這樣子 那麼現在麤重煩惱有這幾樣-順便提一下 接著就講到二者 在解釋說為什麼止逐講論 止逐講論是這樣止逐的 它說二者見解法義人 我見到這個解法義人 也可以說見解法義人 我見、我見的解-那個理解法義之人 充滿我見的那種理解法義之人 那麼知而故犯 他只是知而故犯 他表示說他不修-只是見而已 懂吧 只是理解而已-他不去修 所以知而故犯 見解法義-二者見解法義人 怎麼樣 見到解法義人 或者是充滿我見-而不修的理解法義的人 他怎麼樣 他因為不修-所以明知犯而故犯 完全不畏佛戒 也就是不敬佛戒 不畏什麼呢 為什麼叫不畏? 佛戒不是好讓你畏的呀 就是畏懼犯佛戒的意思 完全不畏懼犯、毀犯佛戒 那也不修習種種的威儀 威儀分兩類 一類隨戒的威儀 也就是第三篇以下 小罪以下就是威儀 另外是什麼 類似《比丘三千威儀經》-所說的一切威儀 八萬細行、三千威儀-這個威儀 八萬四千細行、三千威儀-這個威儀 是非律文所攝 然而也是名為威儀 這些威儀怎麼樣 不修就是不去修持它 那麼五篇淨戒悉皆破盡 就是五篇 就是從重罪的第一篇重罪 第二篇次重罪 第三篇罪 第四篇罪 到第五篇的最輕罪 從你必須還俗、滅擯-到對人責心懺 這樣子的重輕罪等等 怎麼樣呢 你悉皆破盡 通通把它破掉了 見他持戒復起憎謗 見到他人來持戒-又起那種瞋怒毀謗 那麼呢 唯貪財色 只是貪圖財跟色 完全不管戒律上的可跟不可 那麼瞋惱鬥諍,慳嫉憍慢-無慚無愧 身壞命終,必墮地獄畜生餓鬼-經歷多劫 前面說貪 起瞋謗、貪財色 現在說瞋惱鬥諍 為了貪,貪之不得起瞋 為了貪的過程當中-你就鬥諍 那麼你擁有了就慳 別人有了你就嫉 那麼自己擁有-你就自以為了不起,就憍 自憍慢他 那麼凡此過惡呢 毫無慚、毫無愧 慚者對己、愧者對人 慚己愧人 慚愧就是感到過失、羞恥 他完全沒有這種過失、羞恥 那麼命終,身壞就命終-同一件事情 身體毀壞、四大分離 命就一期相續的生命告終之後 必墮入地獄畜生餓鬼 地獄是苦之惡、之重 畜生餓鬼 經歷多劫 哇!經歷多劫呀 經歷多劫主要是指地獄 那麼餓鬼也是 畜生就不至於那麼久 但是也要好幾百年-好幾百年世 好幾百年世 那麼這個圓光以前有一個-聘請個老師 那麼呢 他大概過去有緣-就有一條牛來跟他講說 牠是那個宋朝的牛-宋朝的出家人 然後現在投入為牛身 繼續在圓光旁邊-那個田地上犁田 那請求他來幫忙念佛迴向 你看宋朝的出家人-墮入為牛 搞到民國來了-還在做牛 你看這是多世 那還不叫劫啦 那只是世而已-以世為單位 不過他這樣子因為-能夠再認識出家人嘛 過去有緣了嘛 認識出家人-我想就有機會超脫 但是要是地獄餓鬼畜生-就不同 像有一次佛陀出城外托缽 然後就面露憂色 阿難問佛說為什麼 他說他在門旁邊呀 看到一個小鬼 然後問那個小鬼說 他為什麼在那裡等人家吐痰呀 吐一口痰吃,這樣子 好可怕呀 人家吐痰,他去吃那一口痰 那麼呢 佛問他說-你多久沒吃到痰了 他說我不知道多久了 我只知道我母親生下我之後呀 鬼是卵胎濕化的 它可能是胎生-也可能是化生 不、不會化-有母親就沒有化生 可能是胎生、可能是卵生 不會是濕生 應該是卵生或胎生 然後說我母親生我之後呀 就幫我弄了一口痰吃 到了那一口痰到現在我在等呀 我看到這個舍衛國城呀-七次壞、七次建 我都還沒有等到下一口痰 哇!那太可怕了 一個城壞七次-他還沒有等到下一口痰 那這就真的是經歷多劫了 對不對 所以地獄的苦 餓鬼的苦都要這麼的苦 那你地獄呢 更超過百千萬倍不可算數譬喻-而能說 你說地獄苦有多重 地獄苦有多重 所以經歷多劫 主要是指地獄跟餓鬼 畜生呢,沒那麼多劫 但是也很久、也很久 因為佛經上-也確實有經歷多劫的 譬如說那個毒龍 後來佛陀去降伏牠的時候 牠說牠是迦葉佛時代的比丘-墮入為毒龍 哇!那到現在-真的是多劫了 這就是劫 所以畜生不都是劫-但是也有多劫的 這樣懂嗎 但是如果墮入餓鬼-地獄餓鬼的話 哇!那真的不止是-一失足成百年身 那簡直不知道千萬億人身哦 那就太久、太久了 所以千萬不要袈裟底下失人身 大家要謹慎莫放逸 這樣講經歷多劫-就懂了吧 這樣例子你就知道了 接下來 當觀此事,現前驗知 這個應該下面-這個逗點可以轉成句點 你應該了解這些事情呀-現在就有應驗可知 我想這個道宣律師-是守戒之人呀 他絕對不會-把人家的苦處拿來談 惡處拿來談 不過他說當觀此事-現前驗知 應該是指的說 現在就有看到-墮入這三惡道的例子 而且可能是很明顯的 所以他也不用舉出名字來 那麼跟他的弟子講說-現在你就驗得到 可能那是當時一個大新聞-還是怎麼樣 TVBS還是CNN-有播出的樣子 所以說怎麼樣呢 大家都知道 所以他沒有舉名字 那應該是有所指-所以現前驗知 現在你就可應驗而知 那麼我們現在呢 我們現有沒有這種例子呀 收集得比較少 所謂科學時代呀 這個連鬼神都對人-都已經失望了 都不再示現那種地獄報-給我們知道 現在人真是惡 我們一定要慚愧懺悔 我們就是跟這些人有共同因緣-才又再來娑婆世界 那麼這是現前驗知 我們沒什麼機會驗知嘛 聽說有人也結集一些-現世因果論 但都是民國初年 台灣以來的-好像也有人結集 可是這個看到的書不多-書不多 好!現前驗知-這樣知道了 表示當時都有這種例子 不過你看那些《高僧傳》-固然看不到呀 你看那個什麼《法苑珠林》-《經律異相》 這藏經裡頭有 還有什麼呢? 《僧伽警訓》 《僧伽日記》 《寒笳集》 都多少有提到這些故事 我想出家人一定要看看這個書 看看這個書 《水月抄》看完了-應該要看這個書 那悟光精舍-應該每人發一本《水月抄》 那麼好,是這些 那麼好,現前驗知-故修五停,止過起道 止那個什麼呢 以前面說的這五種過失 還有呢?止什麼過失 止逐講論的過失 起道主要在講這個 要去修這五停-而不是說這五停 止什麼過? 止那個逐講論的過 然後起道 起修道心 主要在講這個 因為它是第二個嘛 解釋第二 順佛教故 順佛教故 名為淨心 不過當然了,你也可以含攝-這更前面的五種過 貪、瞋、痴、慢、散-也可以指這五過 含攝這兩樣也可以 可以當作是總說 含攝這兩樣 好!名為淨心-翻過來 再來,偈曰 這個申諸偈以辨 其實這裡呀,申諸偈以辨呀 應該是辨什麼呢 它講這癸二嘛 是在別釋當中 別釋當中-立二要以明 明什麼呢 明這個什麼呢 明這個為什麼要五停心觀 為什麼要止逐講論 現在呢,更以偈來表明說-我們要修五停心觀 我們要止逐講論 它意思是這樣 那麼標舉就偈曰 子二是正釋 正釋什麼呢 正釋這個為什麼要修五停 為什麼要止逐講論 通示惑業因果 告訴我們惑業因果的可怕 它說了-貪如豺狼性 瞋如惡龍心 壞法故毀禁 污戒犯姦婬 識法望除毒 反更作罪深 造業心無悔 命過就刀林 墮大無間獄 佛性歷劫沉 如職除名罰 失勢不堪任 這總說這個惡業的因果-惑業的這個因果 你要修 為什麼要修五停心 因為貪如豺狼性-瞋如毒龍心 這個貪瞋為主要的推動 然後呢 又怎麼樣 又壞佛法、毀了禁戒 這就是什麼呢?愚痴啦 那麼貪瞋痴 那麼呢,污戒犯姦婬 就是說全犯了這個貪瞋痴之後-犯了戒了 因為貪財色嘛-犯戒了 那麼就毀戒 那麼呢,下面就講-不得逐講論 它說識法望除毒 了解佛法-解法是為起行 結果呢,反更作罪深 反而呢,為什麼作罪深呢 你明知故犯,不是罪深嗎 你兩個惡心嘛 本來不知,你犯了-已經有一層罪 現在知而故犯-更犯一重明知故犯罪 對不對 當然無知 無知犯了-也有加一層無知犯戒罪 那明知故犯更嚴重 所以說反更作罪深 每作一條罪呢-加深它的罪業 那麼造業心無悔呀-無慚無愧嘛 前面講無慚無愧 心中沒有有悔呀 那麼命終就刀林 刀跟林指的就是-地獄餓鬼畜生 是這樣 就前面講的身壞命終-墮落地獄 墮大無間獄 大無間獄有什麼呢 這個受苦無間、刑具無間 時間無間、空間無間 那麼呢,苦無有間 沒有止息 苦的方法也無量無邊 苦的刑具也無量無邊 苦的時間也無量無邊 苦的空間也無量無邊 一人受苦 你自己在刀山上面 看著你的身體遍滿刀山 都是你 唉呀!好苦 所以說無間獄 大的無間獄 那麼這樣讓你的佛性歷劫沉 因為在地獄當中都歷經多劫 乃至餓鬼畜生-也是要歷經多劫,也有 所以說呀 歷劫沉淪 你就光受苦、光愚痴 你就不懂得聽經聞法 所以你本具的佛性呢 沒有消失-但是不能發揮作用 所以說佛性歷劫沉 這就好像呢 你有那個能力-但是人家不讓你發揮 因為你有過罪-所以不讓你發揮 就像當官的人有這個能力 可是呢,因為過罪 所以被人家除掉了官職-貶抑他方 不能夠拿這個官、拿你的學問-出來服務大眾 意思是一樣的 如職除名罰 如官職犯罪而被除去 遭罰被除去官銜一樣 失去了為官的勢力 而不能夠堪任自利利他之責 是這樣,這樣懂嗎 這失勢,就是失去了什麼 失去了為官的勢力呀 不能堪任自利利他的工作 這是總示什麼? 通示這惑業因果 告訴我們 所以要怎麼樣?要修五停 要怎麼樣?要止逐講論 那麼云何破戒口 這下面是丑二呀-是別示五受破 五破受 五種破戒,然後來受人供養-這是不對的 這裡頭是口、手、身 就身口,主要講身口啦 多加一個手 其實是以身 在身中別開一個手 就是講身口 就是講破戒 那麼接下來還有講業跟行 戒業跟戒行 這是講意業 所以身口意都破 云何破戒口 這是逗點,不要用問號 云何破戒口,噉人食憍恣?-這才是問號 云何破戒手,受人財物施?-這才是問號 破戒手逗點 以下相同 云何破戒身,坐臥好床褥? 這是身口部份 開身,多加一個手 我們怎麼可以用那個破戒 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呀 這破戒的口呢 來吃人家所供養的飲食 而那麼樣的自在、高傲-驕傲、自在 好像理所當然似的 或者說無慚無愧的 我們怎麼可以-以破戒的口 來無慚無愧、任心自在的-吃別人所供養的飲食呢 可以這麼解釋 但是有另外一種解釋 這個時候就問號要放在上面 云何破戒口呢?-噉人食憍恣; 什麼叫作破戒的口呢 就吃人家的東西呀-傲慢、任意 毫無感恩、毫無悔相 毫無節制 這樣就叫破戒口 有這兩種解釋法 我想都對 我想都對 那麼但是如果以標示的-這個文來看呀 反而是第二種比較屬於-他的科判的那個意思 雖然這個《發真鈔》裡頭-沒有提得很多 也沒有解釋得很多 但是呢,如果我們以科文來看 他說別示五破受 破戒的受法 這樣來講的話 那是問號要放前面 就是原來我這個放法是對的 這樣懂我意思吧-是這樣 他說什麼是-你是破戒的口呢 那你又不曉得什麼叫做破戒嘛 什麼叫犯戒嘛 現在我講了一大堆戒律的道理 我都已經寫在那兒了 你要讀你就會知道 那我講一個總說的 什麼叫破戒的口呢 任意吃人家的東西-憍慢、無有節制 所以說啊 過午而食就是憍慢無節制嘛-對不對 這樣就是破戒口 他是就概念上來說犯戒的意思 所以這樣更能了解-道宣律師戒律的概念 這樣懂了吧 這是第二種解釋 那我做了兩次的解釋呀 我把它這樣提供給你-作經驗參考 因為都能提攜我們嘛 云何破戒口 噉人食憍恣 云何破戒手 受人財物施 如果第一種解釋是 怎麼可以用破戒的手-還受人家的財物施呢 是這樣解釋 那麼倒過來說-什麼叫做破戒的手呢 就是受人家財物施 因為出家人不拿財物的 是不是這樣子呀-是不是 雖然他那個時候 雖然我們可以說淨 不過道宣律師時代-是不能說淨的 懂嗎 所以這個十事非法當中呀 其中有一事非法就是-不能拿財物 所以說什麼叫破戒的手呢-受人財物施 我們只能受人衣服-飲食、醫藥、臥具之施 我們不能受人家財物施 這就是破戒手 那麼我們也可以-做正面的解釋說 怎麼可以以破戒的手-來受人家的財物施 這就是《梵網經》的意思了 不可以這個破戒的身口意-來受人家的供養、禮拜 這是《梵網經》的意思是這樣 這兩個意思都可以 不過呢 符合這個科判的意思-是第一種解釋 什麼叫破戒的手?-受人財物施 這樣知道吧 那麼第二-第三 這是卯一 這裡的科判要改一下 我覺得要改一下 別示五破受施-應該分兩科 這個寅一是什麼呢 這個別示,然後分三 然後寅二就是原來的卯二 卯二改成寅二-就是通誡 那麼寅二別示 原來的寅一改成卯一 卯一就是什麼呢?明口手過 口手怎麼過?-口就是噉人食憍恣 手怎麼過?-就是受人財物施 接著呢,這個卯二 原來的寅二改成卯二 卯二是什麼呢?辨身業過 什麼叫做破戒身呢 哪一種是破戒的身呢 坐臥好床褥就是破戒身 這第一種解釋 這樣子 那麼關於第二種解釋是什麼呢 以這個破戒的身-受人家的好的床褥的供養 這樣懂我的意思吧 因為某一種情況也是 好床褥的供養也算是什麼呢 算是一種供養-是可以的嘛 飲食、衣服、醫藥、臥具-也算是 雖然臥具有時候指的是衣服啦 但也可以算是 兩種解釋都可 但是主的是指 什麼叫做破戒身?-坐臥好床褥 我們不能用、受用好的東西 這樣就是破戒身了 這教我們一個持戒的原則 好!我們先這節課上到這裡 下一節課再上 向下文長,付於來日 我們迴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