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在家律學概說27 主講:本因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在家律學概要 各位同學各位蓮友 大家阿彌陀佛 我們這次就從 罪戒兩種開始講 上次我們談到 我們必須要受戒 怕說會犯戒 受了戒以後 要了解說 罪 跟業 的區別 所以我們看講義 罪分輕重兩種 輕的可以懺悔 重的不可以懺悔 可以懺悔的輕的 再分兩種 中品可以懺悔 跟下品可以懺悔 中品的就是近方便罪 譬如說殺人沒有死掉 殺人未遂 這樣就犯中品的近方便罪 可以懺悔 對三個人懺悔 如果是下品的遠方便罪呢 譬如你起心動念 起殺心 起盜心 邪婬的心 很猛烈 沒有去對治它 這樣就犯遠方便罪 下可悔罪 這個可以責心懺 或是有時候 比較重一點的 就要找一個人 對首懺 第二種是不可以懺悔的重罪 譬如說殺盜婬妄 殺人死掉了 盜五錢 行婬欲 大妄語 究竟犯到重罪-就不可以懺悔了 犯四重罪叫犯四根本 這個很重的罪 也叫邊罪 就 變成在佛法邊地了 必須要 依大乘取相懺 到見光見花 才可以恢復清淨 所以重罪一定不可以犯到 戒律分兩種 一種叫性戒一種叫遮罪 遮戒 性戒我們前面講過 為防止造作十不善業 性惡所制的戒 它本身體性就是沒有道理 不管佛制或不制 只要去造作這個惡業 就會招感 三惡道的苦報 譬如說我們殺人 偷盜邪婬妄語 不管是世間或是出世間 我們社會就是會處罰 所以這個叫本性就是惡的 性戒 遮戒是為息世譏嫌 為防止放逸妨害 恐怕失正念 來犯性戒 所以佛 出世以後制遮戒 包括酒戒 包括出家眾的一些譏嫌的戒 譬如說歌舞倡伎 或是坐臥高廣大床 這些都是遮戒 所以我們要了解受戒後-有兩種罪 一種叫作犯戒罪 一種叫作業道罪 犯戒罪輕的都很好懺 因為只是犯到佛制的戒 才有它的罪 有受過戒的才有犯戒罪 沒有受戒的就沒有犯戒罪 第二種叫作業道罪 業道罪不管佛有沒有制 制戒 你有沒有受戒 業道罪世間也不容 只要我們造作惡行必招感惡報 也就是指因果罪 你造作惡因 必招感惡果 這樣就會有業 所謂業道就是造作 一定會走向那一條路 這個因造作了 一定會走向到那個結果 所以叫業道 所以有時候這個業 不一定會結那個果 譬如說你睡覺 無記 無記不會結什麼果 但是你殺人 譬如說你拳頭握起來要打人 這一打下去 造作業 就有一個結果了 因為這是一個惡業 傷害 擾亂人家 這個就會有一個-結果到那個地方 因果罪 所以是 性罪 所以犯戒罪我們前面講 從他造作是犯戒罪也有業道罪 犯戒罪是很輕 但是業道罪很重 鴦掘魔羅他沒有受戒 他就是受世間的 戒 但是 他卻是殺很多人 結果他業道罪很輕 所以犯戒跟業道罪 我們一定要好好去了解 就像我們說 你殺雞殺豬 這在犯戒罪來看 他是可以懺悔的 但是雞鴨魚狗這些業道罪 他殺生的業道 產生讓我們 生命也有危險 你殺生的業報 我們生命也會被殺 就是你會短命報 你會被人家無緣無故的 傷害 的報 所以犯戒罪雖然是輕的 因為你沒有殺人 你是殺雞鴨魚狗 但是你的業道罪 累積下來就可觀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所作的一定有業 所造作的就是業 我們不要造作 會走上惡的業道 我們應該要造作 可以走到善的業道 我造作一個合掌 恭敬禮拜 這個業 一定會走上善的業道 會成就 善法 我們應該要 多造作這種業 所以這是 罪跟戒 還有 業道跟戒罪要分清楚 另外還有方便罪要了解 方便就是還沒有到究竟 從初發心到犯根本罪之間 這中間種種作為都叫作方便 遠近這是兩頭 到中間就是次 這在比丘戒講的比較微細 如果五戒 就只分 遠方便跟近方便而已 所以也叫作未遂罪 譬如說殺人沒有死 這是方便 還沒有到結果究竟 所以叫因罪 也叫作方便未遂罪 第二種就是 究竟根本罪了 你只要是相當 條件具足犯緣 這樣殺人死掉了 起殺心 殺人死掉了 正結根本罪 所以這也就是結果 果罪 那個結果就是究竟的-犯到這一條罪 重罪就不可懺悔 輕罪就是可以懺悔 所以究竟罪根本罪 他犯的有時候是輕罪 有時候是重罪 譬如說五戒 輕戒就是遮罪 酒戒 遮戒 如果是性戒就比較重了 是根本重罪了 第二種是等流罪 第三種是等流罪 等就是同等那個類別的 流是流類 同一流類的 那一類的 相關的一些造作 譬如說殺人 你不是殺人 可是你也是殺 殺什麼 殺非人 天 殺龍 殺鬼神 用咒術殺這些鬼神 這也是殺人的等流 因為他同樣具殺生的方法 所以叫同一類的叫等流罪 等流罪就會降一罪 因為他不是 我們犯緣所講的 這個會 會稍 在犯戒罪來看 會稍微降一級罪 所以這是叫等流罪 但是也是跟殺業 相關的 所以這些 都要了解 我們要避免輕的罪 避免同樣一類的罪 也要 不造作根本 犯戒的因緣 所以這是要了解 這樣 受了戒以後 就了解這些種種的 罪 跟戒 戒相所規定的 我們就可以離開這些惡法 好前面是 講我們受戒的一些大意 五戒的大意 其次我們既然了解大意以後 我們就應該要來發心來受戒 所以下面我們講丙二 受戒的儀法 本來你要先知道說五戒 它的整個戒相內容 我們因為次第上 先讓你了解受戒要怎麼樣受 你要準備去受戒 當然你要到五戒的戒相內容 後面會再詳細講 受戒的儀法 我們分五科來說明 第一科丁一 就是了知戒意 第二科請師 來證授 第三科有無遮難 第四科懺悔清淨 第五科 正授儀法 我們看第一科 丁一了知戒意 你要準備要去受戒 你要 很清楚了解 我受戒的整個動機 目標方向 意義在哪裡 受戒的整個內容 我應該要怎樣持守 這個非常重要 你要了解戒律是在幹什麼 我們前面講了很多 戒律是出生一切-功德善法的根本 從淺處來看 佛教整個戒學 是我們人生倫理道德-一個標準規律 你能夠當人 這個準則一定是從 一個有人倫的基礎 在戒法來看你就是 合乎人類的標準 這個道德的規範 才有辦法當人 所以學習這個規則 並不是一種束縛 從淺的來看 而且我們學了戒也是世間 生活的淨化 清淨我們生活的整個 品質 提高我們對整個 生命意義的價值 乃至更美化我們整個內心 把我們內心淨化 把我們的身口意 往這個清淨 沒有雜染的方向去調整 積極的向上 提昇 更深的講 它也是我們整個人格塑造 解脫安樂的基石 乃至 到最後圓滿成佛 都以戒律當我們的支柱 沒有這個基礎 你也沒有辦法究竟得到 圓滿的佛果 所以我們修習佛法的人 最基本要從 信敬三寶開始 然後一直到 受五戒八關齋戒 乃至學定慧 到成就這些聖果 成就無上菩提佛果 這些都是 一開始就是要從 三歸五戒受持戒法 來攝修清淨 所以我們現在把-聖人所制定的戒法 為了要斷惡修善 利益一切眾生 把這個目標領納在心 是我今天來受戒的目的 你必須要知道說 這個方向要變成根深蒂固 在我八識田當中 作一個善法的種子 這個前面我們有提到 在整個戒學的理論 所以你要了解說 今天我來受戒 受的是什麼戒 有什麼意義 不是 不是 作生意我們今天 不是作生意 我就是來受戒看 受一條戒看可不可以 這個生意得到 比較多的訂單 受兩條戒是不是可以 考上金榜提名 不是這樣作生意法 所以你要有什麼意義-有什麼目的跟功能 要去了解 只是為了要披縵衣嗎 我才來受戒嗎 這什麼意義你要了解 什麼戒相 內容是什麼 五戒是哪五條 為什麼叫不殺生 裡面的內容 要了解 菩薩戒也一樣 八關齋戒也一樣 我可不可以持守 我發願要持守不犯 我可不可以作得到 作得到我才去受這一條 或是受幾條 如果萬一我犯到了呢 犯到了怎麼樣懺悔呢 所以你要了解可以懺悔-不可以懺悔 要去懺悔的方式 或是我可不可以捨戒 一時作不到了 我可不可以捨戒 怎麼樣捨 這些都要在受戒的時候 或是我們受了戒以後 就要專心用意 來 去學習 乃至於在受戒的當時 你還要去觀想 去發無上的菩提心 斷惡修善度眾生 把這個戒體領納在心中 前面我們講很多了 因為這是我們整個-修行人一生的大事 不可以忽視 否則 我們 整個在受戒之前 沒有預先引導 來開解這個意理 你懵懵懂懂的去受戒 以後就糊糊塗塗的犯戒 後來又 後悔了 乃至怕 有這些 嚴重的後果 或是三惡道的苦 這樣 徒嘆慼慼 豈非虛喪 那不是很可惜嗎 所以一定要 一定要了解受戒的本意 好 第二個丁二 我們要請師證受 受三歸五戒 必須在出家五眾當中 請一人來傳授 通常都是從大僧受就是比丘比丘尼 通常請他們來為我們傳授 三歸五戒 如果沒有其他人 才找其它的眾 才找其它的沙彌沙彌尼等 乃至這個地方通通沒有人了 才開緣自誓受戒 所以在有部百一羯磨裡面 它就有講到說 次授五學處教云 汝隨我語 所以在律典裡面都是記載 傳承都有講 你都要隨著師長的話 來一句一句的領納受戒的 戒體 如果沒有師長說 你沒有辦法得戒 沒有師長教導 傳授 沒辦法得戒 所以在 俱舍論十四卷也講 說別解脫律儀 由他教等得 能教他者 說名為他 從如是他教力發戒 故說此戒由他教得 也就是說由他人 教導 來得到這個戒 由師長 你要請師長傳授 薩婆多論也是講 五戒必須要從他人來得到 什麼叫他人 就是出家五眾邊 你要從這邊來受得 戒法 在成實論跟大智度論 這兩論都開自誓受戒 這樣怎麼會通呢 在 靈芝濟緣記 宋朝靈芝律師 他就講 準照八關齋戒法 如果這個地方 或是你通通找不到-出家眾了 這樣才開緣 自誓受戒 受八關齋戒 乃至受三歸五戒 如果沒有師長才可以 如果那個地方根本還是-可以找得到師長 有則不可自誓受戒 還是要請出家眾來傳授戒法 你才會 增上心 才會的到戒體 才有力量 否則 自誓受戒 有些汎爾受 也汎爾去犯戒 力量不夠 而且詳細的戒相 開遮持犯你也不懂 所以第一個要請師長傳授 戒律 五戒 八關齋戒 等等菩薩戒 乃至具足戒 再看丁三 第三科 有無遮難 我們要受戒律 它跟三歸就不大一樣 比較嚴格一點 所以進受律儀 必須要揀擇根器 三歸依遍通五道 天人地獄餓鬼畜生 只要聽懂戒師的話就可以受戒 受三皈 但是受五戒就會-比較有點揀別了 所以我們看第一 這裡有兩種說法 問遮難 到底問不問 或是要問到什麼樣的程度 有兩種說法 通常的說法 第一種 道宣律祖在羯磨註裡面講 於受戒之前 必須具問遮難 就如同優婆塞戒經 也就是善生經 裡面講說 要問遮難 他要問說 汝不盜現前僧物否 於六親所 還有比丘比丘尼所 有沒有犯行不淨行 你對於父親母親師長有病 有沒有捨棄沒有看顧 你有沒有殺害發菩提心的眾生 要問 六種遮難 沒有犯 這樣才可以 為他傳授優婆塞戒 所以他講 此戒甚難能為聲聞菩薩戒 而作根本 所以濟緣記就解釋 他舉出這些殺人偷盜不淨行 都是性戒當中極嚴重的罪相 如果白衣犯到了 能夠障礙受戒 因為不能夠感發戒體的緣故 這裡沒有列出大妄語戒 因為 這裡不是白衣所能犯的緣故 優婆塞戒經裡面它規定 你如果對於父母親師長有病 你沒有去看顧他 這是指間接殺生 所以 其實也是包含在 殺盜婬裡面 這包含在殺生戒中 所以 道宣律祖一般通途 約善生經來看 要問遮難 如果有遮難 他有犯到這些偷盜殺人 要先懺悔淨清以後-才可以受五戒 但是其中 如果他 對於比丘比丘尼 破他梵行 染污清淨的受戒的人 以後 他不可以出家 所以在說業疏就提到 說成實論 也講到 如果有人犯了五逆罪 賊住 染污比丘或是染污比丘尼 這在戒律當中 各部律都是一樣 不許出家 五逆重罪 殺父殺母殺阿羅漢 破法輪僧 出佛身血 或是賊住 這後面會再講 這樣的惡業 會障礙他修行 所以不許出家 因為出家是要當生了脫生死-一個目的 這個人修禪定也修不上去了 不可能了脫生死 所以不用出家 頂多作在家弟子 受五戒就可以了 因為在佛未出世之前 這些輪王 天王 都是以五戒十善-來教化一切眾生 所以 所以他願意再受十善法 受五戒 都允許的 不會遮止他 他可以再布施持戒都可以的 這個人可以因為這樣感得 人天的果報 還不至於墮入三惡道當中 他一直親近善知識 希望趕快 有辦法累積他的資糧 晚一點受報 看有沒有辦法早一點證果 最好了 否則的話他一下子 殺父殺母 或是這些 或是盜僧物 這些 他會很快墮入惡道-受無量的苦報 雖然可以通容五逆-罪人可以來受五戒 但必須約這個人已經-真正懺悔清淨而言 否則的話就揀別他有遮難 不能夠受戒 他也只能受在家戒 他屬於十三重難的 出家眾的十三重難 剔除之前 所以不准受十戒 好 這是在 道宣律祖所講的 在五逆跟賊住 污比丘尼 十三重難 出家眾要揀別這些人 所謂的賊住 是指你沒有受過具足戒 你不是出家眾 結果你自己剃光頭 你跑到出家人那邊 共同受人家利養 乃至去誦戒 參加盜聽羯磨 出家人在作佛事 出家人在辦理僧事的時候 這樣你就變成出家-以後加的障礙 就是叫賊住 你剃光頭 自己 穿袈裟來 當作你自己是出家人 還受人家的供養 盜聽羯磨 所以叫偷形又偷法 這種不包括 你看過出家人的戒律 我們講白衣 如果偷聽偷看 出家人的戒律 不會有障礙來出家 但是只是 或是他只是聽僧中來說戒 也沒有障礙他以後出家 可是這是佛制所不許的 為什麼呢 在我們北傳的戒律裡面 我們的經典 僧祇律 有部律 這些論典 都記載 在家人不要去看出家人的戒律 為什麼呢 因為你不了解那些開遮持犯 你就會隨便批評說 那個出家人犯戒了 那個出家人這樣不對啦 你不曉得詳細的開遮持犯 結果你到處對這些僧眾輕慢 以後你出家了 要去求戒去學法 你也產生輕慢心了 法不入心 你不尊重法你怎麼會 受益啊 尤其我們北傳的整個出家生活 跟南傳的不大一樣 有些地方有點改變了 你也不懂那個義理 所以 為了避免你犯這些過失 在我們北傳的都是告誡你-你最好不要看 因為你看了對你沒有大的意義 有些簡單的當然你會了解 出家人會跟你講 但是你不是很了解的 其實最主要是一些譏嫌戒 因為整個 不大一樣 重戒都是一樣 出家人的四根本重戒-是跟在家戒一樣的 這些 各個傳承都一樣 南傳的國家 因為他們是有風俗習慣 男眾都要去出家 所以他們認為說 戒律都可以看 其實不是這樣的 南傳國家也沒有哪一條規定說 你可以看戒律 各部律沒有這樣子講 南傳只有一部律 所以他們不知道其它部律 所以我們站在我們本身的 經典記載來看 我們是有經典記載的 所以這是一定大家 南北傳的 或是大家法師 居士了解多了 你會站在 其它的傳承來批評的時候 你也要注意 你不了解我們整個戒法的規定 這樣批評都是錯誤的 所以這邊講說 白衣最好不要看比丘戒比丘尼戒 不要聽 有些報章雜誌 或是有些僧團它雖然-這樣去倡導 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在戒律裡面就規定出家人-不隨便教 說這一條戒是什麼罪名 什麼相狀 教這些白衣 就規定不准許這樣作 所以這是我們要了解 只是說你聽了 或是你看了 不會影響你去受大戒 但是 希望你不要產生輕慢的心 有些作學術研究的 乃至有些好奇的 這些有些我看大部份都 有些 輕慢之心比較多 他反而不像人家沒有看-他們還是一樣 我們沒有看 我們一樣好很恭敬的 以後知道了 戒律原來開遮持犯-詳細是怎麼樣 然後你去了解了 增加善法比較多 你不要增加惡法比較多 所以你 雖然看了 對你其實沒有什麼大的作用 所以 在 僧祇律這些論典-上都有記載 所以不允許 但是 不影響你以後出家 這是要說明的 只是 戒本疏也是講 說下眾無知 多生慢習 就是多生輕慢 去仿習 所以我們制令他耳目不屬 所以他不要去看這些-比丘比丘尼戒 讓他能夠重法尊人 生欽仰 他能夠一直尊重這個法 尊重這個人 是人作錯了不是法錯誤 不是戒法的錯誤 法 戒法的開遮持犯 也很深的 他犯的戒相是輕還是重 出家人不好好研究都不知道 不要說你在家人 他怎麼樣懺悔你也不知道 他已經懺悔清淨了-你怎麼說他還犯戒呢 所以 在家居士一定要避免這個過失 所以我們補充的 但是通途來看 都是會問遮難 所以道宣律祖也約善生經來 問六種遮難 第二種說法 蕅益大師 他在在家律要廣集裡面 他講 說不用問遮難 因為 他講受五戒 在戒律裡面 看到都是直接向佛陀 自己說我是優婆塞 我是優婆夷 我現在來受五戒 都是向師自說 不是從師長那邊傳受的 也沒有問遮難 優婆塞戒經-為什麼會問遮難 因為它是大乘的戒 它是屬於大乘經典 所以他認為道宣律祖這樣引用 可是我們現在傳授-的是聲聞戒 五戒 這樣是不是比較嚴格一點 而且他這個人要出家 還會再問一次遮難 出家才會問十三重難十六輕遮 為什麼呢 因為出家他要傳承教令 僧寶尊貴 這個人有沒有這個資格 他的行願力夠不夠 他有沒有障礙 要揀別這個條件 所以很慎重要問遮難 這個人如果只是要受五戒 他最 最少準備要得人天果報 所以不用一次就問-那麼多的遮難 如果要問 出家 受具足戒還要再多此一舉 再問 所以蕅益大師-他是認為不用問 如果要問 最多問五逆 殺父殺母殺阿羅漢 出佛身血等 還有 自破淨戒破他淨戒 這七件事情 五逆通常不會 很少人會犯到 或是 自破淨戒破人家梵行 或是自己破梵行 自己受八關齋戒 自己破自己的戒 自己應該要 修梵行 要夫妻分房 他又去做 所以這個是 嚴重的 但問這七件事情 所以如果要問也簡單的問 不是像善生經那個問 他的意思是這樣 所以在律典裡面看四分律 它一般來講也都是 居士他自己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唯願世尊聽我為優婆塞 自今已去 他就自己講我盡形壽不殺生 盡形壽不偷盜 乃至不飲酒 最初優婆塞受三歸依 這是耶輸伽父為首 這是 有些是這樣子記載 像末利夫人也是這樣 末利夫人向佛陀講說 世尊 我自今已去 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聽為憂婆私 我盡形壽不殺生乃至不飲酒 這樣 自己受這個戒 世尊就為他開示說法 結果他就證初果了 或是怎麼樣了 很多都這樣 所以受五戒 問遮難 就有兩種說法 一般還是 傳授的話還是會問遮難 通途 因為通途這些問遮難 縱然你有 懺悔 懺悔過也可以受的 他不是你有遮難就-完全不讓你受 也不是 除了 譬如說蕅益大師 除了說比較 前面的比較五逆或是破淨戒 有些懺悔過你還是可以受 前面我們講過 只是他不能出家而已 如果你時間不允許 比較急迫 或是因緣有些地方 這樣就可以略問 就不問遮難了 或是問簡單的遮難 這樣也可以 所以通途還是會講有遮難 讓我們感到珍貴 讓我們提醒不要去 犯這些惡業 好所以問完遮難 再來 第四個要懺悔清淨 在法華經玄贊也講說 提謂經說 五百賈人 五百商人 要受五戒的時候 先懺悔 他以前是不是有犯到五逆 十惡謗法等罪 所以我們要先懺悔清淨 再來受戒 好像我們要把內心整個 不好的先把它倒掉 才能夠裝新的 東西 這樣才不會發臭 這裡我分兩點來看 第一個斷惡悔過求清淨戒 第二個觀生死苦求涅槃樂 第一個我們要斷惡悔過 求清淨戒 讓自己真的把無始劫來 所造的不對的地方 的惡業 我們現在懺悔就是悔改-以前所造的 從今以後不再犯這個錯誤了 所以五戒是聖道的基礎 我們如果從這邊-不開始好好打下清淨的基礎 這樣以後 三乘就沒有依託了 你就沒有辦法得到-聲聞圓覺菩薩佛果位了 所以必須要好好的 將我們從無始劫來的生死 所造的惡業都懺悔清淨 所以濟緣記就講 懺悔由生死際至涅槃際 什麼叫生死際 就是從無始劫來 從有我們這個意識心 流浪生死以來所造的惡業 到未來圓滿佛果 這叫涅槃際 或是圓滿我們這些 聲聞果位等等 這個叫作涅槃際 我們乃至我們受了戒 我們也不要再造惡業 所以這邊 從生死中間所有的罪過 我們現在 從過去現在未來我們可能還會造 我們都在一直要去對治 一直要去 讓它清淨 所以阿含經也講 受戒之前要懺罪 然後才受戒 所以 羯磨註 羯磨疏 它解釋 阿含以下明行淨納法也 說明我們的行為要清淨 要領納戒法 但無始無明以來 我們造作很多生死 若理若事 順違俱罪 從無始以來 在事相來看 殺盜婬妄 這是事相上很容易明白的 從理體來看 你說我也不曉得我有沒有犯戒 有沒有造作惡業 我這一生哪有犯殺父 殺母殺阿羅漢 沒有啊 我們就要了解 在理性上來看 我們對於好壞善惡執取的念頭 沒有忘記 或是我人是非分別心 難以拔除 這些都會有攀緣是非等等 在理性上 我們在事相上可能已經不記得了 可是在理性上我們 知道說我們有 善惡執取的念頭 或是非這種執著 分別心 我們每個人都有 在理性上來看 你說我順 我順善 或是我違背善 一樣 都還是有過失 到最後要讓它清淨 所以要使自己的心 知道說 事相上我也要懺罪 在理體上 我也要恢復到 不執著無所有 讓它恢復到清淨光明的 本來的面目 所以在業疏引-薩婆多論就講 說我們在受戒的時候 必須要以勇猛 決誓 斷惡為先 然後依照受戒的整個-條件來受戒 來發戒體 薩婆多論是認為 只有人可以受戒 所以它以為 諸天 他愛樂天樂 他善心微弱 他不能夠來 來好好去持守戒律 他享樂都來不及了 餓鬼 身心常熱惱 他哪有時間去守戒 地獄更苦了 畜生業障那麼重 那些都沒辦法真正守戒 所以他認為說 雖然經上有說 有些龍受八關齋戒 他認為說 他只是得善行沒有得戒體 所以他認為只有人才能得戒 以上的諸趣 都沒辦法得戒 所以這是薩婆多論-的理論 所以我們必須要 絕斷勇猛 要斷惡 要發誓願力 殷重心 如果沒有殷重心 誓願力 你來受戒 你就軟趴趴的 以後就不曉得什麼 是犯什麼是不犯 很多人就這樣去犯戒了 所以這是要先了解 我要求清淨戒 我要斷惡 我要發誓願力 把所有的過失一直減少 這是 最先開始的動機 第二個 我們還要必須 觀生死苦求涅槃樂 你本身這個動機 還要往最究竟的 目標 去體會 這樣你懺悔 還有你這個發心求戒的心 才會 記住 所以在優婆塞戒經解脫品 它就講 有人乃於無量佛所受持禁戒 亦不能得解脫分法 他在無量佛所受持很多戒 可是他沒有解脫 但是有人一日一夜受八關齋戒 他就能夠得到解脫分法 也有人無量世中無量佛所 他受持讀誦十二部經典 可是也不能得到解脫分法 他沒有種下-生死解脫的因種 但是有人只有聽了讀了-一四句偈 結果他能夠種下解脫分法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何以故 因為一切眾生心不同之故 他的原因就是 一切眾生心不一樣 那個心在哪裡 他說善男子 因為這個人 不能夠一心觀察生死的過咎 涅槃的安樂 這個人不能夠-觀察生死的過咎 還有要想要得到不生不滅-涅槃的快樂 這個人雖然他布施持戒多聞 終究不能夠種下-無漏解脫的分法 因為他不想要離開生死 他沒有觀照到這一點 如果他能夠厭患生死的過咎 而且深見涅槃功德的快樂安樂 如是這個人 他雖然是少少的布施 少少的持戒 少少的多聞 終究能夠得到解脫分法 種下無漏的因種 所以這個很重要 這在俱舍論也有講到 我們 要 修行 有人只種下順福分 有些人是順解脫分 有些是順抉擇分 譬如你是修一些福報 修一些慈善事業 你種下的因種 不是為往脫離生死苦海 為了 這整個 不生不滅 自利利他這整個方向走 那這只是一些人間的福報 大富貴人家 這是一個人天的福報 你只是 有這個鴻福 鴻福不如清福 你這個鴻福是有漏的果報 你聞經說 聞法聽經 然後作慈善 可是你的內心 都沒有想要說要出離 這出離心很重要 你也沒有想要 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令整個法 安止在不生不滅 究竟 義理之上 涅槃的快樂之上 這樣 就不能夠得到解脫分法 所以我們整個懺悔 我們受戒 乃至我們以後的整個聽經聞法 整個目標方向 必須要放在這裡 所以蕅益大師也講 如果真為生死 你持戒一定有成就 真為生死 你念佛 真為生死你誦經參禪 一定會有成就 如果不是 這樣你 所有的 所謂的持戒布施聽經 參禪念佛 到最後都變有漏的福報而已 乃至 執著 所以這是很重要的 好 我們 了解這個義理以後 就準備正式 登壇受戒了 時間到了 我們先休息一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