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在家律學概說3 主講:本因法師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在家律學概說第三次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同學 大家午安 請翻開教材第五頁 我們把佛制戒的因緣說明過了 為什麼要制戒 以大慈悲心 因為一些比丘犯戒的因緣 等等來制戒 來攝化眾生令他得利益 所以他這個原因 那麼下面我們就看 乙二傳承弘揚 我們分兩大科 西土傳承跟中土傳來 我們要知道整個傳承 律法的傳承 在整個戒學的處境上 可以了解 丁一制廣教戒 再分略教跟廣教 這個簡單講就好 那什麼叫略教呢 佛初成道 先示行法 剛成就佛道的釋尊 他教導弟子 其實講得很簡單 就是你應該怎麼樣做 攝修你的身口意而已 若對弟子 有些其實就是簡單的 衣服穿好 吃飯 不要掉在地上 其實都講的很簡單的 講話不要亂講 那些弟子很利根的 馬上就證到阿羅漢果了 所以那時候的弟子都沒有犯戒 若即制廣律 如無病與藥 易令懷疑生起譏謗 我們前面講過 這個舍利弗有一次在禪定當中 他就思惟 說過去的佛教 過去七佛 有些佛 他的教法比較長久 過去七佛我們講 毗婆尸佛 尸棄佛 毗舍浮佛 這三尊佛是莊嚴劫 最後三尊 現在我們是賢劫千佛 前面四尊是 拘留孫佛 拘那含牟尼佛 迦葉釋迦文 迦葉佛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 後面還有九百九十六尊佛 會相續出世 這個拘那含牟尼佛 跟毗婆尸佛 他的法就比較短 佛法住世很短 佛滅度以後不久-就沒有佛教了 其它的佛 他的教法就延續比較長 他就不了解 就來請問佛 說為什麼有這種不同 結果佛就跟他講 因為有些佛沒有制廣教 有些佛有 沒有制廣教的佛 教法就比較短 他只有略教 略教就很簡略的教你 你就要好好這樣子-修你的身口意 很簡單的講 廣教它是講的很廣 一件一件事情 那邊不能做 那邊可以做 你做了會怎麼樣 很微細的 很複雜的這樣講 結果舍利弗就馬上講說 那請釋尊趕快制廣教 不然這個佛法怕不能久住 釋尊就講 止止不復說 我自知時 你不要再講了 我知道什麼時間要制廣教 所以日後才會有-這個一部一部 一條一條戒來制 因為佛講 弟子還沒有犯戒 還沒有過失 你就告訴他 你做這樣會犯什麼重罪 那樣做會犯什麼輕罪 他會懷疑 乃至不相信 外道也會毀謗 外道也會毀謗 說你們一切智者-怎麼會這樣講呢 所以一定要等到弟子 生出這個煩惱的過失 他才給他藥吃 所以在那時候 佛事實上都還沒有制廣教 只略陳教法在前五年的時候 所以略陳教我們就一般講的 我們前面講的那個略教戒經 善護於口言 自淨其自意 身莫作諸惡 此三業道淨 能得如是行 是大仙人道 你就好好守護你的身口意 這樣你就好好修 就可以證果了 所以通禁三業 你的身口意好好修行 那這只是一個略教 所以利根的人-他就有辦法修了 但是鈍根的 還是沒辦法入 這個總綱抓到 可是有些人還是沒辦法入手 所以我們看廣教戊二 所以到佛成道五年以後 在戒律的記載 有一位比丘 他是富貴人家出家 他的母親要他留個種 否則我們家裡的財產 就要被政府充公了 他有一天 因為飢饉的時候 或是有因緣回到他俗家托缽 他母親就逼他說 你一定要留個種 所以就叫他太太跟他相處 故二就是比丘的在家太太 在家的夫人 所以行不淨行 當然這個比丘就很懊惱 就報告佛陀 從此就開始制定戒律了 就一條一條制戒了 就是從大婬戒開始制 再來就是很多的戒法 殺戒 偷盜戒 很多一條一條 有些比丘犯到了 所以一條一條制戒 所以從此以後隨犯隨結 隨事別制各種的罪條 那比丘戒就很多了 二百五十條戒 比丘尼戒 三百四十八條戒 乃至各部律的條數也不大一樣 當然這篇聚 就是那一類的 是重罪 是輕一點的罪 這樣分門別類-來告誡這些比丘 他剛開始制戒的時候 五年以後開始制戒的時候 第一次從第一次犯到的比丘-不算犯 因為以前沒有制戒 那也都沒有重犯 到了十二年以後就有重犯了 十二年以後重犯 佛就不再誦戒了 就由弟子比丘比丘尼-他們自己誦戒 所以這個是在我們出家眾 這整個緣起一定會講的 那在家眾你們可以了解 就是這整個戒律的來朧去脈 你可以了解是這樣子的 廣說這種教條規約教誡 要讓一切眾生能夠有一個方向 那邊可以做 那邊不能做 做了是重罪是輕罪 只有佛可以教導我們 我們一般人 一定要這樣去攝修 所以這叫廣教 如果對比前面的-一些大阿羅漢 不用制什麼微細的戒 他們就證到阿羅漢果了 他們是利根的 我們是鈍根的 我們條數越多 果位好像也證不了 所以這個就是 如果還不再按照這個戒律-去持守的話 那可能連我們的善業-都要消減了 果位沒有證到還沒關係 如果我們的果報 人身還沒有辦法保持 那就是太可惜了 所以這個是整個來制-廣教的因緣 因為制了戒以後 慢慢連居士 在家居士也是一樣 他就教給這個比丘去教導 釋尊制戒也都是 都是先對比丘 連比丘尼的戒也是一樣 先對由比丘來教導 因為佛他知道這些緣起了 所以就由比丘教導-整個這個戒法 比丘尼的戒法也是一樣 居士的戒法也是一樣 就是佛先教比丘 再由比丘去教這些 所以是這樣的緣起 那這是廣教 制的廣教戒 這是緣起是這樣子 再看 佛滅度以後的結集分派 看丁二 看第六張 整個釋尊在世的時候 當然講三藏十二部 而且戒律到釋尊要圓寂之前 其實都還陸陸續續-在制定這些戒法 所以那時候外道看到-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來的時候 是很敬畏害怕的 因為他們的威儀軌則 整個團體那是很有秩序的 這個等到佛滅度以後 外道他們就開始高興 他們說本來看到釋迦佛的弟子 學道如火 學戒如煙 他熏染很遠的就 煙就傳到這邊來了 佛弟子來了不得了 現在釋尊入滅了-他們就很高興 我們以後不用害怕他們了 因為他們不在 他們就會火滅 煙消雲散了 他們就不會再學了 我們不用害怕他們 釋尊入滅七日的時候 迦葉尊者還不知道 他在這個波婆城遊化 跟五百弟子在外面教化眾生 結果遇到這個尼犍子外道 他們拿這些花等等的-一些供養 那才知道 尼犍子外道-類似現在的耆那教 並且又他要趕回來-涅槃城的時候 聽到這些愚癡比丘 很謬論的在那邊安慰自己 有些指跋難陀比丘 他說你們不用傷心 我們現在應該高興 因為釋尊在世的時候 常常教我們 你應該要這樣子做 你不應該這樣子做 應該要學這個 不應該學那個 否則要制罪了 我們現在就脫離這個苦惱了 任意可以所為了 自由自在沒有人再約束我們了 所以這是非常愚癡的比丘 所以他聽到以後 決心想想要趕快把釋尊的教法 三藏要結集 要記錄下來 當時有些人講 這些文字是有文字 但是有些講是-記錄這些佛的經典戒律 沒有共同的記錄 或者是有私下記錄-沒有證實的記錄 所以迦葉尊者頂禮 去頂禮釋尊 辦理那些荼毘大事以後 分佈舍利由這些國王 去分佈舍利 他們就趕快召集五百阿羅漢 在這個毘婆羅山側的七葉窟 我們現在去朝聖 印度朝聖 也會到這個七葉窟 前面他這個阿闍世王-建造一個精舍 供養他們這個五百阿羅漢 結夏安居 這第一次佛滅後 第一次結夏安居 那時候阿難也最後證到-阿羅漢果 參加從事這個經律論的結集 由優波離尊者誦出律藏 次由阿難誦出法藏、論藏 有些記載是迦葉誦出論藏 這些記載不一樣 所以這個歷史上叫做-五百集法毘尼 或是王舍城結集 第一結集 當結集律藏的時候 由大迦葉尊者 逐一白僧舉問三件事情 他就會作羯磨法 然後問 優波離作答 他就問那一條戒-是什麼地方制的 佛為誰制戒 因何而制戒 什麼緣起 優波離尊者持戒第一 他就會回答 就會講出來 這樣如是升座八十次 把整個律藏大家共同 集合起來 大家共同來背誦 那時候印度的習慣是叫做 都是經律論都是背誦的 你看我們一些經典 《大般若經》也好 看我們一些律藏也好 你看有些都會前面重複一下 然後後面再不一樣 又再重複一下再不一樣 他們是用背誦的 所以大家集合起來 就這樣背 那一條戒什麼地方發生 然後什麼因緣 這樣重複大家都共同背誦 所以這樣叫做八十次 叫做《八十誦律》 這一部律是一個源頭 第一次結集的律學的-根本源頭 後來發生部派佛教 有些把這個律本-這個稍微補充 或是摘取他們需要的-去使用的時候 變成部派的一個-各個律本的時候 也都是依照《八十誦律》 來作稍微的變通 那麼現在看到的律本 已經看不到《八十誦律》了 根本源頭是看不到的 現在看到的是部派佛教 我們現在剩下的這個律本 所以這樣的結集 從此以後這個經律論 大家就有共同的諷誦的-一個版本 以及生活的準則跟法律的規約 就大家講的都差不多了 對往後佛教僧團的鞏固-跟發展 奠定了無比的基礎 跟發揮了它非常偉大的作用 所迦葉尊者功不可沒 整個三藏的結集 但是在結集當中 曾經發生一些問題 阿難舉出來說 我親從佛聞 憶持佛語 自今以去 為諸比丘捨雜碎戒 有些講捨微細戒 這個問題在當時 阿難沒有問佛陀 什麼叫雜碎戒 所以他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 那一條戒要捨 叫做小小戒呢 五百阿羅漢-每個人講的都不一樣 那比丘戒那一條是呢 是那一篇呢 那一篇是小小戒呢 每個人答都不一樣 這樣怎麼樣裁決? 所以最後迦葉尊者 他就作出一個結論 他說是佛所不制不應制 是佛所制不應卻 我等不聽捨微細戒 這個根本原則 既然大家講不出來 我們就應該-把佛曾經制過的戒 原原本本留下來 讓後代的人了解 以後沒有人再可以制戒了 也不應該新增加一些戒 這大家有沒有什麼疑問? 五百阿羅漢 那時候也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想想也只能這個樣子 不然你說這一條戒我不記錄 那有些人說 這一條要記錄 是不同的戒不要記錄 這個就有爭論了 所以就把原始的佛的制戒 的整個來源都記錄下來 這個在律部當然這件事情 產生了一些影響 在我們現在人的研究 也會對這個有一些看法 不同的看法 因為這一句話是佛講的 可以捨微細戒 但是捨那一種微細戒呢 出家的人要捨那一條呢 所以這裡就是一個-整個戒律的一個難題啊 所以迦葉尊者作這個決定 在律部裡面有些就講 你不能夠批評迦葉尊者 因為如果外道聽到說-你們釋尊圓寂以後 弟子就馬上把戒律捨掉了 那這樣 弟子厲害 弟子厲害 釋迦的教法好像釋尊的遺產 你一下子就把它花費殆盡了 有些經典上也會記載說 請問如果國王在世的時候 他有打下一片江山 那要傳承他的子弟 請問他的子弟-得到那個江山以後 會不會說這一塊地送給別人 那一塊地不要了 這個國土我們只有佔領-這麼小小一塊就好了 這些王子會不會這樣講 答說不會 這些王子恨不得再更增加 把所有的國土都打下江山 更大的江山 他不會放棄他的江山 連一個城市小城市-他都不會放棄 所以從整個釋尊的遺教來看 這個當然會留下一個-爭議的關卡 但是也是我們一個學習的一個 思惟的 我們出家眾也好 在家眾也好 一個思惟的一個空間 佛這樣子講的時候 就是他有一個自動-你必須要去思惟它義理的地方 我們的解釋是 什麼叫小小戒 什麼叫大大戒 如果這一條戒是對治-你煩惱的地方 是你修行的盲點 是你必須要改正你的壞習慣 是你應該要遵守的規矩 那這一條戒 就是你的大大戒 是我們自己來面對戒律 而不是由誰來決定戒法 你說僧團可以改變 僧團的人-意見也不一定完全一樣 所以這個自動的一個關卡 或是我們面對它的修行的原則 事實上在-在家居士也可以看出來 在家居士你受持的戒法 你更活了 你有些五戒一條 二條 八關齋戒可以受你就受 或是再來菩薩戒 那這些你要看看 你說我要捨或是我要受 你要對治你的煩惱 你要去增上你的善業 能夠這樣子的你都應該要學習 你絕對不可以放棄 這不是雜碎戒 所以這是一個根本原則 當然詳細研究後面 或是比丘戒這些會再講 但是這個原因就會種下以後 產生部派分裂的一個原因 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這種情形 因為確實是有些習慣風俗-這個戒法 各地區不一樣了 它真的就改變了 釋尊也預言 這個戒法會分部 所以在當時富樓那尊者 也曾經率領五百比丘 沒有參加這個窟內的 七葉窟的結集 看第七章 他在窟外也有結集律藏 有些講三藏 而且他也跟迦葉尊者討論 八種飲食的開遮問題 對比丘有些要-自煮、內宿、內煮 等等這些問題 我們出家眾飲食 食衣住行跟在家眾不一樣 有很多微細的規矩 他就說這有些已經開緣了 可以這樣子吃 可以這樣子煮 或是可以什麼東西-放在寮房裡面 是不是?怎樣啊? 跟迦葉尊者溝通 後來追認無諍 就是後來迦葉尊者跟他解釋 這有些是飢饉的時候才開緣 以後又制了 在當時富樓那尊者-也就不再諍辯下去了 好那這樣我也承認 釋尊是一切智人 有時候開 有時候制 要對機要讓大家不要放逸 所以互相溝通了-要窟內跟窟外也和合 所以那時候其實就有上座部-跟大眾部的名稱了 但是他們沒有分裂 教團仍然維持和合沒有分裂 有百年之久都沒有分裂 律本也都是一樣 在其它的經論 《大智度論》 《金剛仙論》等 有記載說 迦葉尊者在這個耆闍崛山 他結集小乘的三藏 同時也結集大乘的三藏 乃至文殊彌勒 在鐵圍山跟阿難-共同結集大乘的經典 有些講迦葉尊者-也令他們去結集 這些記載各經論不一樣 我們講這個幹什麼呢 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律部 在家居士也會研究 你研究的時候你就會 有些人就會懷疑 戒律真的是佛制定的嗎 有這一條戒嗎 是這樣子嗎 因為我們看到的-確實不是原始的資料 但是你從這邊 後面看到-你如果去比對各部律的時候 大同小異 根本的原則精神都是一致的 小的地方或是輕重的判罪 確實是各部律會不一樣 但是你不能懷疑-有一個根本的律藏存在 你不能懷疑佛曾經制過戒律 殺盜婬妄酒 各部律沒有懷疑過 這些重罪 各部律記載幾乎差不多的 有些有小小的出入是沒有錯 但是都不妨礙根本制戒的-整個精神跟它的範圍 所以這個是我們為什麼-要講這個 你要了解 你的源頭是不是-從佛所制定下來的 好再看 戊二部派分化 所以第一個我們按照 《大毘婆沙論》 《異部宗輪論》的記載 這是北傳的記載 佛陀入滅以後一百多年左右 因為大天比丘他所領導的-東方系 就東部這個地方的一些僧團 他們主張大天五事 主張這五件事情 西部的比丘-西方系的比丘不同意 互相鬥諍 所以教團就正式分裂成兩部 一部是上座部反對派 一部是贊成派的大眾部 大眾部就是人數很多 上座部就是指比較長老的 保守的那一派 一般我們講大眾部就是比較 思想比較開放的 人數比較眾多的 我們講上座部-就是比較保守的 長老的那一派 這個是正式分裂的開始 那時候是在辯論-阿羅漢一些問題 大天他講阿羅漢也有餘所誘 阿羅漢也夢遺 也會漏失不淨 阿羅漢也不染污無知 他有無知的地方 阿羅漢也會猶豫 有觸非觸 也有隨眠一些煩惱等等 或是阿羅漢要他令入 阿羅漢須要人家去印證他 你得到四果阿羅漢了 他自己不能夠知道 那麼這些有些就是 好像聽起來-跟當時的思惟都不一樣 阿羅漢應該要自己可以知道 我證到四果阿羅漢了 解脫 解脫知見 他自己得到解脫了 他應該要知道啊 他怎麼會不知道 我有沒有產生煩惱 對著境界 貪瞋癡我應該會知道 或是他講阿羅漢應該 他身體很苦的時候 切膚之痛那種感覺很深刻 他才會成就聖道 道因聲起 就是說他的解釋 有些地方 人家不同意 有些地方是跟後來的-大乘思想有關係 有些記載是說大天五事 他是取一些大乘經的義理 來解釋三藏 所以不同於傳統的解釋 這些就是爭論的要點了 所以也就分裂了 那以後各地的派別就日益增多 對於佛教教義 部派佛教他們對於整個學說 佛的一些涅槃的境界 或是這些業果的變化 或是六道輪迴它的整個過程 解釋不一樣 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 這個業果怎麼樣相續 或是戒律乃至戒律的傳誦 都不一樣了 有些人對這些戒律比較注重的 有些比較沒有那麼注重 那他們就嚴格比較要求 或是他們這邊判的比較重 有些不同意就分開了 就不跟你們一起住了 所以部派不同就很多變化 乃至到最後經律論也都是這樣 就分部了 他的角度每一個人切入的角度-不一樣 那這樣就是有分部了 據南傳的記載 南傳的《大史》跟-《島史》的記載 他們記載的不大一樣 這裡的歷史-北傳跟南傳的記載不大一樣 就像阿育王 阿育王到底是佛滅度後-一百多年的人物 還是兩百多年 差一百年 這個記載就不一樣 這個歷史很難解決 他們的記載是說 佛滅以後百年 是因為有東部的跋耆族比丘 那時候他們是乞受-這些金銀錢財 而且實行十條新的戒律 可以拿錢可以蓄油 或者是過午以後兩指的時間內 還可以再吃飯等等 很多觀念看起來已經跟-傳統的不一樣了 所以那時候有一個西部的-耶舍比丘遊行到這邊 就反對他們這種作法 就爭論起來了 乃至對他們判-你這樣擾亂有罪 我們僧團大家都覺得-這樣是可行的 因為那時候在東部 那時候 那個地方是商業大城 居士布施大部份都是用-金錢布施 所以後來他們也就改變了 只好接受居士的布施金錢 結果耶舍比丘反對 所以他就很堅決的-去找七百位比丘 去找一些阿羅漢長老 乃至一百多歲的長老 過來毗舍離大城來結集來論辯 雙方各派四位代表 那時候大眾部一大票人馬 不能一起辯論 就派四位代表 上座部派四位代表 來論證 這個戒律可不可以這樣做? 結果後來楷定跋耆族的比丘 你們現在的行為 都是違背我們傳統的戒律 所以判他為十事非法 這是歷史上很有名的 並且舉行第二次的結集 以律藏為主 有些說還有結集三藏 史稱為七百結集 七百集法 或是毗舍離結集 那時候結集的時候 南傳記載 那時候上萬的比丘他們也 他們也舉行結集 而且以後就分裂了 分成上座部、大眾部-各行其是 雖然我們也同意你講的 原來的《八十誦律》 或是那些長老-他們那些戒法的看法 因為如果論辯結果的話 如果真的有這個事實人物 那些長老有些他們有傳承 還有些活到一百歲 他還有遇過目犍連等等 當然他知道那時候-實行的戒法是什麼 所以你不能夠反對啊 他們也同意是這樣子 可是他們同意你的結論 可是他們的作法-還是不一樣的作法 因為環境是這樣 所以律部也就分了 史稱為根本分裂 北傳雖然有記載有七百結集 在《四分律》等等這些有 記載七百結集 可是沒有記載說從此就分部了 就分成大眾部上座部 所以這個時間可能有一點差異 可是後來 後來有些講又發生-東方系的大天比丘 在討論這件事情經論的事情 那整個就決裂了 都決裂了也有可能 但這些都是在學術上-會一些推測 這不是我們要講的 在當時一百多年那時候 恰好也有一個叫優婆鞠多尊者 看第三 優婆鞠多尊者是一個大阿羅漢 我們說無相好佛 他度化眾生 證得阿羅漢果的很多很多 證到阿羅漢果 他度化眾生讓他們夫妻-證到阿羅漢果 很多很多 不可計數 他只是沒有三十二相-八十形好而已 在當時他有五大弟子 這五大弟子我們說 把他的教法 而且把這個律藏-摘取它們的精要 他們弘化一方的時候 他們把這個律藏摘取它的精要 在一個地方弘化 結果就分部了 所以這時候有分成 曇無德部 就是法藏部 就是後來的四分律 我們現在中國北傳的整個經典 律典就是四分律法藏部 再來是薩婆多部 薩婆多部是說一切有部 後來傳到我們中國-叫《十誦律》 後面會再講 他這個弟子講的是我空法有 破這個我執 可是有這個法執 法還是有的 我空法有 薩婆多部 說一切有 再來是彌沙塞 彌沙塞部 它是化地部 彌沙塞部他講這個不作地相 不受水火風相 虛空四相 這叫不著有無相 不著有無相 所以這個是彌沙塞部 傳到中國這叫五分律 化地部 再看第八頁 再來是迦葉遺部 迦葉遺部就是飲光部 迦葉是飲光 飲光部 重空觀 他說沒有我空 也沒有我 也沒有受者 轉諸煩惱猶如死屍 他修觀的時候觀我空法空 所以這個是迦葉遺部 傳到中國只有《解脫戒經》 戒本而已 沒有廣律 再來是婆粗富羅部 或是犢子部 有些講說他的見解有點奇怪 他執著有一個我存在 跟佛法講的不一樣 佛法講的是破我執 所以有些判他是附佛的外道 他的一些經論 一些律本沒有傳過來 所以這裡是五部 有些講五部 這個婆粗富羅部-會用僧祇大眾部來代替 有些講法不一樣 或是有些講婆粗富羅部-是大眾部 講的都不一樣 所以這個分部 從兩部再分成五部 五部再分成乃至十幾部 有些講十八部 有些講二十幾部 有些講乃至上百部 所以幾部就是那個地區 他們可能他們的戒律不大一樣 或是他們解釋經論的角度看法 不大一樣 這個地區跟那個地區不一樣 他解釋的不一樣 所以經律論的演化-就開展出來了 就開展出來了 分裂的原因也是很複雜 分裂的原因我們當然要研究 就是現在我正在研究這些 為什麼會分裂的原因 等等原因 我們講這個每一個大德 或是祖師阿羅漢也好 每個人個性都不一樣的 你看在當時佛在世的時候 那些阿羅漢的個性 就不一樣了 每個弟子有些好樂神通的 目犍連的徒弟-都是好樂神通的 迦葉尊都的整個部眾 都是好樂苦行的 阿難尊者的跟著他學的 都是好樂這個誦持經論的 所以每一個-在當時每一個佛弟子 他們有他們的思想-跟性格的專長 個人的差異 你乃至還有一些是地理環境的 風俗習慣的不同 所以這裡的風俗習慣是這樣 那當然他照這裡風俗習慣去走 你說禮儀規章 每個地方的禮儀規章-是不一樣的 你說點點頭是:是 在那個地方 我們說搖搖頭是:不是 你到那個地方搖搖頭是:不是 搖搖頭是:是 點點頭是;不是 有沒有這種事情? 有 現在還有 我們有個法師 人家行堂給他要吃飯 他那個地方 搖搖頭是:要 結果他就搖搖頭 那行堂的人就走過去了 他就很奇怪 我跟你講:要 他怎麼不給我 因為他是搖搖頭 搖搖頭我們這邊是說:不要 他們說是:要 你這個風俗習慣 你這個地區 你這個習慣 你說我們出家人飲食的習慣 就是因為那個風俗的習慣-產生不同 有些有階級的觀念 有些這些思想的居士-的習慣也不一樣 穿衣服的習慣也不一樣 吃飯的習慣也不一樣 所以這個戒法有時候會改變 會稍微改變 時代的一些 或是有一些背景 那佛法本來是要應機 對機說法 所以這個也是有個原因 所以部派當然我們不研究 我們現在不是在研究部派的 但是我們講這個是要幹什麼? 我們不應該因為-現在所看到的經律論 當然你現在一定會看到-這個來龍去脈 你會看到有些是-小乘經、小乘論 有些是大乘經、大乘的論 或是律 有些集結的時間 出土的時間 你有些學術上的研究會認為-它的時間不是在 第一次結集的時候 那一定是後來的人編出來的 請問 有些人就講 這個經律論是佛說的嗎 你們現在在那邊誦經 有意義嗎 這是後來的人編的啊 你守的戒是真的是佛講的嗎 搞不好是後來的人編的 你說大乘 大乘是後來才出來的 所以不是佛說的 你如果產生這些疑問的時候 那你反而要研究部派 你反而要知道整個緣起 佛本來就有預言 在經論上都有記載 佛預言他的經藏 斷成好幾段 或是有些講說 佛夢到 這阿難說 夢到一張很名貴的毛毯 它分成五塊 那時候分成五部的時候 一塊很名貴的毛毯分成五塊 他作一個夢 他夢到好幾件事情 他問佛 佛那時候都預言 我後來的弟子他們會分部了 會分裂 但是不妨礙 還是佛法 我們那時候的人是用背誦的 那時候的傳承是師弟互相背誦 而且修學的 你不可能一定要懷疑說 那個傳承絕對沒有 如果絕對沒有的時候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高僧大德 或是這些教法 我們現在人來看的時候 還是會非常的感動 覺得講的是合乎釋尊的本懷 而且我們可以修證的 大乘法門也好 小乘法門也好 我們會覺得這些講的經論 有它不同的時代因緣 對不同的眾生 有他適合的個性 可以利益到他 你不能夠否定這個價值 戒律也是這樣 戒律也是這樣 我們居士學佛 你研究到這裡的時候 你在講或是寫作 有些就會講的很武斷 有些研究戒律也是這樣 講的很武斷 你不是從自己身心的轉化 改變自己的個性 那種思惟來看戒律 你完全是用世間法-那一種比對分析 歷史文獻也好 這些這個典章制度 語言的比對也好 可是你違背了原來的根本的精神 我們就要小心了 所以這個是我們要講-說部派佛法 我們不應該對整個經律論-失去信心 反而你要好好研究 而且來到 把握他的本源 好我們時間到 我們先休息一下 先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