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觀無量壽經--37 主講者:理群法師 各位觀眾阿彌陀佛 我們介紹這個十六觀 已經介紹第十四觀的地方 叫作散善觀 已經在經文的解釋 也有把一些應該最具備的 最基礎的就是要三資糧信願行 是來往生西方淨土的資糧 講義的七十二頁 就是第二項 第一項是具備有信願行 第二者就是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就是前面的三福 所說的第三種福 大乘的福是說 要發菩提心要深信因果 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這個地方就是說 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這個方等就是指大乘經典 所說的都是方正平等的道理 所以大乘經典又稱為方等經典 對本曰讀 背本曰誦 就是對著本子叫讀 拿著本子就是讀 本子拿離開了叫作誦 就是背 背書的背 背誦背誦 你若是能夠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就是已經發了菩提心了 這個大乘的經典要去背要去讀 重要的是要去實踐 第三種就是要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 才會讀誦大乘 才會勸進行者 所以就是前面所說的第三種福 三者就是修行六念 迴向發願願生彼國 六念的前三念是念三寶 要念佛念法念僧 也就是要我們能夠皈依三寶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了之後要念茲在茲 不是逢人就說我也是三寶弟子 可是做的都是沒有去護持三寶的事情 那就不行了 所以逢人要說我是三寶弟子 逢人也能夠以護持三寶自居 所以念念不忘念茲在茲 才叫念佛念法念僧 第四念戒 戒就是要合乎前面所說的 具諸戒行 在家人受了三皈依 那麼這個三皈依也是一種戒 所以是三皈依戒 三皈戒 因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就是要護持三寶 讓佛法能夠興隆 護持三寶就是引以為戒 所以這個三皈戒 其餘就是要合乎 要五戒或是講的八關齋戒 我們以前看的章回小說 講的這個孫悟空豬八戒 這個豬八戒提的就是 八關齋戒的八戒 所以這個豬 是因為牠的形狀外相 豬我們說的是畜生道 更是應該怎樣 要來受持八戒 才能夠轉這個畜生道 脫離畜生道再轉為人道 出家人的戒有沙彌戒比丘戒 當然也含攝了沙彌尼戒 比丘尼戒 這就說在家出家的人 都要有各各所受過的戒 講義七十二頁 第三段 倒數第五行 第五念施 布施的施 所以常常要去跟人家分享 常常要有施捨的心 其實有施 就是捨得捨得 你能夠施布施 就是你能夠捨 能捨才有辦法得 得到什麼 不一定 你失去 就是你布施了是一 但是你得回來的 不止是一 所以有時候因緣非常不可議 布施就是要我們去除我執 這是我的東西 這是我的房子 這是我的什麼東西 就是常常要有這個施捨心 才不會被這個東西綁住 尤其修淨土法門的 就是非常注重這個業力 所以要善的因緣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所以常常能夠有施捨的心 才不會被這些東西綁住了 第六念天 這個念天 是要求 欲界之上面的色界無色界 這個念天是念第一義天 大乘的第一義的道理 叫作第一義天 把修行六念的行門的功德 通通迴向發願 願生彼國 就是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剛剛講的 到西方取經 這個西方或是到西天取經 這個西天就是指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這個念天 當然從字面上來講 就是能夠回歸到 這個色界無色界 可以好好的具有福報 壽命 好好的來修行 可是從這些古代大德的觀念 還有大眾普遍的心態 西方就是西天的意思 這裡講的眾生有三種 各修一種或是根機大的 可兼修兩種 甚至於三種通通修 迴向發願願生彼國 這個彼國這個國家 就是我們指的極樂世界 這個國家 講義七十三頁 第一段就說 無論是修那一種兩種三種 所有的功德通通迴向發願 願生彼國 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國度 第二段這邊的消文就說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 即得往生 就是能夠往生到上品上生的人 上等的根機 他是具足這樣的功德 只要他願意發願往生 甚至於一天一夜 他的壽命終了就能夠往生 或者七天就能夠乘願往生 生到彼國 修行淨土的人命終往生 這個臨命終時就會有瑞相 也就是有吉祥之相 佛教徒往生之後 不知有多少都是會示現瑞相 多多少少 甚至於能夠產生多少的 就是隨個人修行的功力 往生不往生 一般是看他在往生的時候 有沒有瑞相 生彼國時就是他報盡命終 要到西方去了 在經典上來講就說 此人精進勇猛故 所以阿彌陀佛 就是阿彌陀如來 還有觀世音大勢至 還有無數化佛 還有百千比丘 很多的化佛出家法師 還有聲聞大眾 還有無量諸天的天人 帶著七寶宮殿通通來迎接 這位往生的人 觀世音菩薩手執金剛臺 金剛臺就是蓮華臺 還有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 來到你的面前 也就說修行迴向發願的人 這叫行者 所以有人要出家了 先到寺院 住一段時日 那段時間觀察期叫作行者 這裡是說 要發心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 你要出家就是發心 準備出家的人 這叫行者 到了這些行者的面前 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 阿彌陀佛放光 照到要往生人的身上 與諸菩薩授手迎接 有的是把手伸出去 有的是這樣接引的一個手印 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眾菩薩 授手就是伸著手 那阿彌陀佛伸著一隻手 就是代表他接引眾生 觀世音大勢至還有無數的菩薩 讚歎行者勸進其心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還有無數的菩薩都讚歎你 勸勉你獎勵你 要我們能夠精進 來接引行者的大眾之中 有比丘聲聞大眾 有人甚至會提到 西方極樂世界應該沒有小乘人 這些聲聞都是修到阿羅漢 西方極樂世界怎麼會有這些人 這裡提到了就說 這些人是先修小乘法門 然後迴小向大 還有發心念佛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順著他的修行的習性 讓他先證小果 小乘的果位 然後迴小向大的比丘 跟這個迴小向大的這些聲聞 行者見已歡喜踴躍 這個迴向發願求生西方的行者 看見諸佛菩薩來接他了 生大歡喜故名歡喜踴躍 自見其身乘金剛臺 自見其身坐到金剛臺上去了 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這個手一彈指 短暫的時間 就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很遠 沒有啊 大家就說十萬億佛剎土 彈指之頃就到了 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 所以國土的遠或是寬闊 什麼時候能到 心念 你的心念就到了 要到這個地方 看到佛的莊嚴眾生的莊嚴 一切都非常的相好悉皆具足 見諸菩薩色相具足 七十三頁 倒數第八行 見諸菩薩色相具足 都非常的莊嚴 光明寶林演說妙法 看見也聽見 這個光明在說法 七寶行樹 這個七寶行樹放光 光也好像在說法 當然七寶行樹也在說法 聞已即悟無生法忍 你如果念佛念到怎樣 三昧 就在娑婆世界就證得無生法忍 這個念佛三昧已經得到了 所以就可以到達 上品上生的果位 到那裡就可以花開見佛 還有聞佛說法 就是證得無生法忍 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 一證了無生法忍 就得到神通妙用 所以修行會有神通 它是一個過程 修行有了神通 是讓我們知道你修行沒有 沒有走錯 就是一個獎勵但那不是目標 還是要繼續出離三界究竟解脫 所以須臾之間 在很短的時間當中 經歷了這些很短的時間 也經歷了十方諸佛 講義七十三頁倒數第二行 於諸佛前次第受記 你見到這些佛 也證到無生法忍 這每一尊佛都給你授記成佛 還至本國就是侍奉諸佛 授記以後 講義七十四頁 回到這個西方極樂世界 因為剛剛是去到諸佛國土 去見諸位佛 回到西方極樂世界 講義七十四頁 第一段第一行 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陀羅尼我們上一次在介紹 就是梵語譯成我們的中國話 叫作總持 總一切法 持無量義 所以我們在娑婆世界學法 發四弘誓願 法門無量誓願學 這個願在娑婆世界 是不容易圓滿的 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就圓滿這個願 所以無量法門都學會了 所以叫作上品上生者 所以上品上生就是這樣的內容 接著我們來介紹上品中生 講義七十四頁第二段 經文上說 上品中生者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 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 深信因果不謗大乘 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 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 無量大眾眷屬圍繞 持紫金臺至行者前 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 是故我今來迎接汝 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行者自見坐紫金臺 合掌叉手讚歎諸佛 如一念頃即生彼國 七寶池中此紫金臺 如大寶華經宿則開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 足下亦有七寶蓮華 佛及菩薩俱時放光 照行者身目即開明 因前宿習普聞眾聲 純說甚深第一義諦 即下金臺禮佛合掌 讚嘆世尊經於七日 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不退轉 應時即能飛行 遍至十方歷事諸佛 於諸佛所修諸三昧 經一小劫得無生忍 現前授記是名上品中生者 我們對於上品中生的介紹 裡面也是相當的殊勝 我們先來了解 剛剛講的第一義諦 在註解三十七 它很簡單的介紹 就是根本的意義 指真如道理 諦就是真實的意思 真實的道理 講義七十四頁 第三段就是對於典的解說 上品中生者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 所以這個不一樣 這說不必不是完全不要 而是不一定之意 也就說 上品中生的行者 對於受持讀誦大乘經典的工夫 不是完全一定要做的 那麼他要做什麼工夫呢 就是善解義趣 他會講經說法 而且講解得非常好 於第一義心不驚動 他對第一義的道理 了解的很清楚 第一義就是我空法空空空 到了成佛的時候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這種第一義諦的道理 了解的很清楚所以心不驚動 所以你很清楚 你就很沉穩 有的人碰到問題 碰到煩惱他就煩 煩不能解決問題 煩會讓你看到事情更煩 所以一定要沉穩下來 然後利弊得失把它記載下來 然後看事情的輕重緩急 去處理 這樣才有辦法看出事情的事端 步驟 還有一些要避免的危險 好 所以深信因果不謗大乘 他對因果非常的深信 所以就不會毀謗大乘 所以你對這個人也很深信 很信任這個人 你也不會毀謗這個人 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 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 無量大眾眷屬圍繞 持紫金臺至行者前 行這邊就是讀ㄒㄧㄥˊ 這個讀ㄏㄥˋ 將這個功德迴向求生極樂國的 這些行者 他命欲終時阿彌陀佛 與觀世音菩薩還有大勢至菩薩 還有無量的大眾眷屬圍繞 拿著紫金臺來到他身前 其實每一個人 他不管修行什麼法門 他要往生的時候 就是有一些殊勝佛菩薩 還有這些眷屬來迎接 所以要有這個信心 不要一直抱怨 前面提到了上品上生是金剛臺 上品中生是紫金臺 看起來是差一點點 但是也是非常莊嚴 讚言法子佛為法王 大乘弟子就是法王之子 故稱法子 汝行大乘解第一義 是故我今來迎接汝 你們修行認知非常與佛相應 所以佛就來接迎了 講義七十五頁 第一行 來迎接的時候 這些殊勝的伴侶 就來作個介紹 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授手就是來接引的這些化佛 有一千尊 通通同時伸出手來接引他 行者自見坐紫金臺上 於是合掌叉手讚歎諸佛 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 前面說一彈指這麼短的時間 這麼一念當中 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 七寶的蓮華池當中 此紫金臺如大寶華 這個如作等字講 如就是等於什麼意思 他坐著紫金臺和大寶蓮華相等 經宿則開 經過一個晚上 宿 宿舍的宿 這就一個晚上 這裡和上品上生時間相差了 一個晚上 上品上生到了西方 這個蓮華就開了 這裡是經過一夜才會開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 就是這個 不管出家在家 你要是上生了上品中生 生到那裡變成菩薩相 跟佛一樣產生這個紫磨金色 足下亦有七寶蓮華 他的腳步 都有七寶的蓮華托著 接著佛及菩薩俱時放光 照行者身上 所以各位佛菩薩都會放光 來照射我們接迎我們 還有目即開明 你的眼睛自然開了 自然就明亮 我們眾生眼睛很難撐得開 這不是罵人的話 你張開是你的肉眼 去跟外界交涉 看的事情就是這樣子而已 很多事情能夠透過道理明白 智慧的展現 慈悲的開展 真的是要佛菩薩才有辦法 因前宿習普聞眾聲 純說甚深第一義諦 宿習就是過去的薰習 我們曾經讀誦大乘經典 了解第一義諦 所以到了西方 也聽到大眾說法 就是大乘甚深第一義諦妙法 於是即下金臺 禮佛合掌讚嘆世尊 聽到殊勝妙法真是法喜充滿 所以趕快下了紫金臺 來禮拜諸佛合掌讚嘆阿彌陀佛 經於七日 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不退轉 所以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你能夠上生上品中生 所得到的法益 經過了七天的時間 得到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得不退轉 這裡就是阿彌陀佛在經典上 所說的不退轉 不退轉有三 一是位不退 來到這邊就入聖流 不退凡夫位 二者行不退 習大乘不退二乘行 三者念不退 念念流入薩婆若海 這個不退轉 就是阿彌陀經說為阿鞞跋致 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 歷事諸佛 這裡就得到了神足通 所以能夠飛行到十方世界 歷事諸佛 於諸佛所修諸三昧 到了各各佛那一邊 之前就是沒有證得念佛三昧 所以繼續還要去補學分 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授記 這比上品上生得忍的時間 差一小劫 證得無生法忍了 才蒙諸佛現前 受成佛之記 是名上品中生者 下面這段也是經文 應該是經文了 七十五頁第二段 上品下生 前面介紹上品上生上品中生 這一段是介紹上品下生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 但發無上道心 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行者命欲終時 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 與諸菩薩持金蓮華 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 五百化佛一時授手 讚言法子汝今清淨 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見此事時即自見身 坐金蓮華坐已華合 隨世尊後即得往生 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華乃開 七日之中乃得見佛 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 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 聞眾音聲皆演妙法 遊歷十方供養諸佛 於諸佛前聞甚深法 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 住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 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所以這第十四觀就介紹 我們來作消文 也就是講義七十六頁 這個上品上生介紹完之後 介紹上品中生 就是它差一點點 再下來上品下生再差一點點 所以眾生根器不同 所以差一點點 差一點點有去總比沒去好 沒去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 其實也是無二無別 娑婆世界也是跟西方極樂世界 無二無別非常殊勝莊嚴 是眾生的肉眼 所沒有辦法看到的 所以這個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善巧方便 介紹了這些法門 講義七十六頁第一行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 亦信就是也是有信 但不是不信 好像有在信 他對大乘經典決不毀謗 信也許沒有那麼信 可是他不會毀謗 但發無上道心 就是發了菩提心 無上道心就是菩提心 就是道的意思 這個道心就是菩提心 上品下生也是要發道心 以此功德迴向願生極樂國 他就用這樣往生極樂世界 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 及觀世音大勢至 與諸菩薩持金蓮華 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 佛是少了一半了 上品中生是一千 這邊是五百化佛 同時伸手來度化他同時讚歎說 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 我來迎汝 這個也是讚歎他 被迎接的人 見此事時 即自見身坐金蓮華 坐已華合 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佛菩薩來接他 坐上去這個蓮華 這個蓮華會合起來 跟隨阿彌陀佛往生七寶池中 一日一夜蓮華乃開 上品中生就是一個晚上就開了 這邊是一日一夜 七日之中乃得見佛 因為他發了大乘心 沒有修大乘行 七日之中乃得見佛 所以發了大乘心沒有修大乘行 要到七天之內 還要精進用功 才有辦法看到佛 一般的眾生 也就說我們一來沒有發菩提心 二來也沒有行菩薩道 三來最大的障礙 就是眾生業障深重 所以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是要發菩提心 還要行菩薩道 雖然是帶業往生 還是有佛的加被 當下還是可以見到佛 雖然見到佛身於眾相好 心不明了 前面第九觀說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 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這個行者雖然看到了佛身 也是看了一個相而已 佛像的八萬四千之相 跟種種的隨形好 但是都不能明了看見 上品下生的行者 在習種性位 雖然是在娑婆世界發心 迴向往生 但還是不能稱性修行 稱性修行 他是轉塵勞成相好 所以在眾相好心不明了 知道是知道但是不是很清楚 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 所以要三七二十一天之後 稱性起修 進入性種性位 盡斷塵沙惑 塵沙惑還沒有斷 斷了之後 才有辦法見到佛陀的 八萬四千相 跟種種的隨形好 一一分明得見 這個耳根也增勝了 聞眾音聲皆演妙法 因為他看見了佛聞眾音聲 皆演妙法 因為他聽了佛的法 然後進行這個修行 便能夠遊歷十方供養諸佛 這個就是阿彌陀經說的 但以清旦盛眾妙華 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所以在諸佛前聞甚深法 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這個歡喜地就是我們說的 十地當中的初地 依地持經有說 從種性至初地要經過 一大阿僧祇劫 在極樂世界只要三小劫 便可證得 實由於娑婆修行供佛聞法很少 極樂世界一個清旦 就可以供養十萬億佛聞甚深法 供佛聞法很多 所以福慧雙修的人功德很大 所以證果的時間很迅速 是名上品下生者 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這是總結觀想 當然這個是以淨土的法門 去作觀 他就作這個娑婆世界 跟極樂世界修行的時間 其實心量最重要 你的心量隨時隨地 跟佛菩薩相應 隨時隨地跟佛菩薩常相左右 所以也就沒有時間跟空間的 一個障礙 所以心在那裡 心在我們的靈山塔上 靈山塔上也就在我們心裡面 當下即是 講義七十七頁 它介紹就是中品生觀 中品生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中品上生者 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 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 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 西方極樂世界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 與諸比丘眷屬圍繞 放金色光至其人所 演說苦空無常無我 讚嘆出家得離眾苦 行者見已心大歡喜 自見己身坐蓮華臺 長跪合掌為佛作禮 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蓮華尋開當華敷時 聞眾音聲讚歎四諦 應時即得阿羅漢道 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是名中品上生者 我們對前面上品上生 中生下生有個概念 往下這個中品上生中生下生 這個了解就不會那麼困難了 講義七十七頁 第二段 這部經講的是十六個觀法 已經講了十四個觀想 這個第十五觀想 講的是中品生觀 也是化分上中下 十六觀的前十三觀 通通是觀想念佛 那麼十四十五十六最後三觀 它不修觀想念佛了 另有念佛的方法 就是十四觀的上品生觀 跟十五中品生觀 用的是迴向發願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工夫 所以迴向就是在 修行的法門當中 是一個很重要的心念 迴向 有人說他已經往生很久你迴向 他收得到嗎 收得到 有心就能夠收到 所以你對無情的大眾 你也迴向給他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他也是可以去的 你說它沒有生命 那是我們認知它沒有生命 你怎麼知道它上面沒有生命 最後一個觀想 就是第十六觀的下品生觀 用的是持名念佛的工夫 這三輩九品往生的眾生 即是十四十五十六三觀 那麼第十四觀 就是上三品的眾生 都是大乘根機 發了菩提心 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的 中三品是小乘的根機 所以不管你是什麼根機 都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中三品是講小乘根機 受持戒律 遇到善知識的開示念佛法門 修行念佛迴向西方的 那麼下三品的眾生 都是一些作惡業的凡夫 遇到善知識開示 然後念佛往生西方 這個都是有它的次第 個個的根器 所以作惡的人 他也是有機會去的 講義七十七頁第三段 這邊消文就說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中品上生者 這個中品的眾生也分上中下 中品上生 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 五戒八戒還有沙彌沙彌尼戒 比丘比丘尼戒 都是小乘聲聞的戒律 在家先受五戒 五戒大家也清楚了 八戒也應該要常常發心 修行諸戒 就是這些戒律 怎樣 要不造五逆 才有辦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五逆的重罪 在無量壽經 是不許這種人往生的 十六觀經是因為它把他放在 下品下生才講的 這邊講的是他沒有做五逆 是沒有做五逆 五逆是那些人呢 弒父弒母弒聖人弒阿羅漢 以下殺上就叫弒 把自己的父親殺了就叫弒 把母親殺了叫弒 殺父殺母殺阿羅漢 講義七十八頁 第二行 這個就是逆 第四項殺僧 破和合僧 在眾生修行的團體不護持 反而讓人家無法好好的修行 叫作第四個逆罪 第五個逆罪就是惡心出佛身血 佛在世的時候 提婆達多 佛陀經過的時候 要把他殺死 結果沒有被石頭壓死 結果是有一個小樹枝刺破了 佛陀的腳指 所以流血了 這個叫五逆重罪 再來五逆重罪不但不犯 而且無眾過患 這些沒有犯罪 以此善根 所以能夠迴向極樂世界 所以能夠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還有很多出家師父 眷屬 所以現在的人如果往生的話 有師父去跟他開示 那些菩薩去跟他助念 是太幸福的事情了 所以助念這個事情 就也蘊育而生 這些眷屬 演說苦空無常無我 這些不管是大乘小乘 這個三乘共學 就是給他能夠好好的放下 這邊讚歎出家得離眾苦 出這個生死之家 才重要 然後就會看到自己 坐在蓮華上面 長跪合掌 為佛作禮 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頭都還沒抬起來就到了 華開 蓮華就開了 當華開的時候聞音聲讚歎四諦 四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諦 這裡就是把這些經文 作一些消文認知 講義七十九頁 應時即得阿羅漢 這樣子能夠透過修行 種種的 八十頁第一段最後一行 是名中品上生者 我們先介紹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