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觀無量壽經--13 主講者:理群法師 各位觀眾阿彌陀佛 我們觀無量壽經 提到這些因果的觀念 在講義第二十六頁這邊提到 深信因果 這個因果實在是 整個因到果 當然還有一個緣 那麼因到果的當中 緣是可以創造的 可以把握的 也可以錯過的 所以上智者創造因緣 中智者可以去把握因緣 下智者就錯過因緣 這緣是可以來做一些調整的 當然能夠深信因果 這個是學佛修行 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觀念 之前我們提到這些因果的認知 在講義二十六頁提到 第一行就提到 要發菩提心 還有深信因果 讀誦大乘 勸進行者 那麼這一頁 我們也做過一些 這樣的解釋跟瞭解 可見這個因果 其實是在 不管你是修那個宗派的 或是那個法門 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二十六頁的倒數第六行 這裡就講到大乘的六度 大乘的菩薩的一個行法 善巧權巧方便 還有這個實教大乘 那麼大乘的這個修行 這邊是提到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布施有人聽到布施 反正那個幾百塊就可以打發了 布施那個就是幾千塊幾萬塊 當然有人布施 他就得感謝狀 得到一個什麼的職稱 那當然這就是一個鼓勵 鼓勵眾生布施 但是不是說 他們布施非要得到一個感謝狀 或是一個職稱 才滿足 不過眾生的心態 不一而足 各有其心態 是希望說他在布施的當下 能夠給與鼓勵 能給與肯定 布施分財施 法施 無畏施 財施 就剛剛講的 幾千塊幾百塊 幾萬塊幾億 那這個是每一個人的發心 跟能力 好 布施既然是分財施 財施有內財跟外財 當然剛剛講的 這個金錢的數目 錢財乃身外之物 所以它是屬於外財 包括我們的房子車子 甚至有人在把他的房子 供養出來當道場 當講經說法的地方 那也有人 他就供養他的車子 來當為護持道場 所以有人就 不是學佛的人 他一看到 這個道場怎麼出門開的是 雙B的車子 他們好奢華 其實有時候會誤解 因為有時候是信眾來供養的 他搞不好是因為他要換車子 或是他真心的 買一部新的車子過來 只是人都在 看到一些現象的時侯 眾生就會用他的標準 他的邏輯去說 修行幹麼那麼奢侈 那這個有時候 是因為其他信眾的發心 還有內財 內財就是我們身體的器官 我們身體的器官 有人就往生了 一生為非作歹 當他往生的時候 他的家人就把他的器官 捐贈出去遺愛人間 至少他的這些器官 還能夠來遺留在這個世間 讓他的器官 發揮了它的作用 就可以比如說 眼角膜 腎臟 或是心臟可以再挪移 去其他的眾生的身上 去再存活下去 當然慢慢的科技的發展 所以我們以後人不用靠移植了 你可以培養 培養耳朵的細胞 然後放在 現在是有研發出來了 它可以放在老鼠的背上 當你需要換個耳朵的時候 再把那個耳朵割下來 接上去 所以以前有種種的美容 他就覺得說 他這個耳朵不好看 他這個鼻子不好看 可能各有其技巧 做一些調整 可是尊重原來的生命的價值 比去做外在的這些 認為美貌認為這樣是好看的 這樣的觀念 相信我們剛剛在提到 這個深信因果 還有淺信因果 那有的人對於外在的容貌 有他這個比較淺度的一個看法 所以其實是應該 更能夠豐富我們的生命 然後強化我們對於戒定慧 甚至於現在我們提到的 大乘的這個菩薩道的觀念 那麼法施就是像 說法的師父叫法施 每一個人他有一技之長 他所精通的那個方法 來布施給大眾 也叫法施 無畏施就是給眾生免於恐懼 無畏施 布施其實有一個觀念是必要的 叫做三輪體空 沒有一個布施的對象 沒有一個被布施的東西 也沒有接受布施的 這樣的內容 所以沒有一個布施的人 沒有一個布施的東西 也沒有接受被布施的一個對象 沒有我 沒有他 沒有物 這叫三輪體空 很多人覺得說 早期蓋寺院蓋道場 然後就把他名字刻在那邊 這個是 雖然是為了取信於大眾 可是明明一個柱子很莊嚴 還刻了幾個人的名字在那邊 明明是很莊嚴的牆壁 刻了幾個人的名字在那邊 其實當我們一發心 法界都知道了 你的發心 不用我們的名字去破壞那個牆 或者是破壞那個柱子 所以慢慢的有人 透過這個聽聞講經說法 還有師父的們的開導 那就破除了這個 非要一個名字在那個柱子上 或是在這個牆面上 現在人就更能夠超越跟昇華 你一起心動念 這法界都透明了 誰不知道你發心 你這一輩子 叫陳xx 你來世可能變成劉xx 你這一輩子姓這個姓 你下一輩子可能 如果給你當人的話 就不一定姓這個姓了 所以那個名字又能代表什麼 所以有的是 張三 李四 王五 馬六 這個就是一個稱呼 喊張三的時侯 李四不會喊有 那麼王五馬六 這個都是一個代碼而已 所以現在的人 智慧愈來愈開展 心量愈來愈開拓 相對的福報也很好 所以有人能夠去捐款布施護持 這個當然是非常好 這個是肯定的 而能夠在三輪體空 能夠再更強化 那麼這樣子我們對布施上 也不起一個執著 那麼持戒 我們之前提到三皈五戒 這些人與人之間 應該遵守的法律規章 道德倫理 這個其實生活公約 共住公約 包括你住的大樓管理委員會 的這些公約 還有是學生守則 反正你在屬於那一個團體 屬於那一個單位 那必須要去遵守的這些 其實都是一個戒律的一個延伸 那麼威儀就是 該做不該做 那些動作 服裝 其實這個制服的產生 也是讓我們彼此認同感 那學生有學生的制服 以前都是要通通穿學生制服 後來就慢慢的改 沒有完全規定 整個禮拜都穿學生制服 那也有開放的時候 那一天是不用穿制服 那麼出家眾穿這樣的僧服 也成為一個制服 因為在家眾穿的是那樣的服裝 這個其實服裝是慢慢的改變 這個服裝本來在明朝的時候 它是明朝的服裝 出家跟在家 通通穿這樣子形式 只是顏色不一樣 在家人可能就穿白色的 就是白衣 出家人叫緇衣 就是壞色 他就染成不好的顏色 那有點接近咖啡色 所以慢慢有人 就用咖啡這種 比較屬於接近的顏色 來當出家人的衣服 的顏色 那明朝之後是清朝 清朝有清朝的服裝 那在家眾 他就改變了服裝 這個明朝就消失了 變成清朝 所以他們就改朝換代 服裝也改了 但是出家人的服裝就沒有改 所以在歷史上說是 俗降僧不降 投降的降 在家眾就投降 這個明朝的子民投降於 歸順於清朝 那出家眾沒有投降 不用投降 他是屬於宗教界 他就這樣延續下去 那所以到現在出家眾 還是穿這樣的服裝 當然早期也有人說 應該來做什麼改變什麼的 那沒有取得一個共識的時候 它就是一個最好的制服 可是要取其它的方便性 還有它的時代的一個象徵 那包括制服也是 以前的制服是一定要 白衣黑裙 現在就很多的變化 那這個也因為 因應時代的 種種的觀念 那麼忍辱 就有生忍法忍跟無生法忍 生忍是你要生存下去 要忍受春夏秋冬的氣候的變化 白天夜晚 種種的不同的溫度 你要做一些調整 所以有人說他容易感冒 有人說他過敏 其實這個體質改變 或是說你的服裝改變 或是你的環境做一些改變 這個可能這些 過敏的這些因緣條件 可能就會做調整 當然就是因為強化你的身體 你才有辦法強化你的事業道業 還有學業 所以身體健康是必要的 那有的人說 修行 這個一定要什麼模式 修行一定要怎樣的態度 其實這個跟世俗人的生活 其實是沒有很大的切割 當然清淨無為 然後修行是在身心的 身口意的清淨 這絕對是重要的 布施 持戒 忍辱 那麼忍辱了 就是一般的世俗人 他有一些欲望的追逐 修行人儘量能夠淡化 不過有的人提倡說 其實修行不一定說要苦修 吃的很不好穿的很不好 住的很不好 應該是怎樣 吃的好 穿的好 然後心情好 那麼吃的好並不是奢侈 是吃當令的吃新鮮的 這個其實價錢上不會貴 你新鮮的 或是當令的東西 水果也是 如果你現在不是這個季節 要產的水果 那可能它要進口 可能它是要冷凍出來的 可能是經過蠻多的一個手續 你看早期楊貴妃要吃一個荔枝 多少的兵馬 就要一站一站的 這樣送荔枝給她吃 這個就是很貴的成本 那我們現在因為交通方便 還有這個品種非常的多 所以你吃當令的疏菜水果 種種的東西 都其實是 最新鮮也最有營養的 那穿好 穿好也其實不是說 講求名牌 而是它是 比較接近自然天然的東西 透過這種科技文明的發展 很多東西 變成化學的 或是不適合我們人體接觸的 那可能回歸於大自然 天然的東西 是比較環保 也比較適合我們的生存跟使用 那心情好那是絕對需要的 現在的人 十個一問下來 七八個以上 真的是八成以上心情不好 壓力工作 當然它有包括了景氣 還有包括了 種種的很多的痛苦指數 所以你在這個時代當中 大人有大人的痛苦指數 小孩有小孩的痛苦指數 他痛苦的指數 你如果做一些探討 也許是升學 也許跟人相處 也許是學習的障礙 也許是父母親感情 或者是種種的 這個不一而足 那大人有大人的痛苦 所以各有其痛苦 如何讓我的心情更好 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一個心情快樂的鄉村城市 是讓我們生存下去 一個很好的空間 如何讓它能夠更快樂的指數 升高 而痛苦的指數減少 這個是宗教文化藝術都可以 扮演很好的一個角色 所以有的時候步伐太快了 或是壓力太多了 是不是要緩和一下 慢慢的 現在的有人就提出慢活 慢慢的活下去 以前就講究速度效率 然後就整個身心 就繃的很緊 所以這個高血壓或筋骨酸痛 其實不是年齡大的人才會 現在因為他面對的是電腦 面對的是機器 面對的是很冗長的工作量 那有時候 這裡也酸痛那裡也酸痛 眼睛也不舒服了 血壓也上升了 因為為了趕他的工作進度 學業進度 但是他也不運動 所以很多的疾病 就變成 慢慢的年齡下降 這個就是我們必須要去探討 跟認知的 生活的轉換 這個心情的轉換 是非常的重要的 人家說近鄉情怯 就是你愈靠 就是遊子離開家鄉 當你要回家的時候 愈靠近家鄉 那種心情愈錯綜複雜 那人也是 你一直浸淫在那環境當中 當你要抽離的時候 錯綜複雜 當你回來的時候 是不是那個位子還在 當你抽離的時候 你再要回來的時候 這個環境是不是我能夠適應 這個工作 是不是我能夠勝任 所以人在很多不安定的當中 給很多自己的一個壓力 所以現在的人 如何讓自己的心情放輕鬆 讓自己的心情很快樂 那個這個是很重要的 不要說到禪悅為食 這個法喜充滿 這個都還要在 從心情的放鬆放下當中 然後再去佛法的認知 修行的品嚐 那他才有辦法法喜充滿 禪悅為食 這可能就是現在人最欠缺的 也急迫必須要去強化的地方 那麼生忍還有法忍 你要修行 都是要忍受 種種的修行上的一些 觀念 打坐可能腿會酸會痛 念佛可能就口會乾 那麼為了修行 你必須放棄一些 不是很理想的欲望執著 可是當你再跳躍上去的話 這種法喜的充滿 真的已經不是世間的 這個欲望所夠替代的 所以這是一個進階的課程 也是一個進階的 必須要去忍耐的 那麼無生法忍 就是要八地以上 要有證得 非常的更高層的 然後才有辦法 轉識成智 才能夠接近覺有情 眾生是有情 有情當中 都是我執還有法執 當然這個我執當中 牽涉到情執 當有情的眾生就是情執重 很多事情包括婚姻 包括很多不理想的事情 都是很多情執的因素很重 重在那邊 禪定精進禪定 這個都是很必要的 好的事要好好的努力 所以要專精要進步 那禪定就是要有定力 要有規劃 要有步驟要有去堅持到底 去完成 那般若當然是最重要的 這個五度如果沒有的話 那這個前五度就好像瞎子一樣 所以般若是六度當中 眼睛還有前導 它就帶頭走 其實是需要般若來為前導 所以我們簡單的 再講到大乘的這個修行 那非提到六度萬行不行 所以這個六度 給我們做一個 很好的修行上的指引 講義的第二十六頁 倒數第二行 那麼學佛要有四個步驟 信解行証 相信 所以信是最重要的 信為道源功德母 所以這是所有的功德 所有的道業的修行 你一定要從信來入手 你相信了你才會去接受 你相信了 你才會去進行 所以相信之後 他才會發願 發願之後才會去實踐 實踐之後才能夠証得 所謂深信因果是屬於信 還為了了解甚深的佛理要求解 那麼解要從那裡去求呢 我們再看講義的第二十七頁 這邊就是對這些觀念 再做一些細說 說讀誦大乘 對著本來叫做讀 背著本叫誦 讀你一個字一個字念叫做讀 那麼你背 背書 以前讀書的時候 有些時候要背書要默寫 那麼背的就叫做誦 先對著大乘經典讀 讀熟了再來背 那麼這個就是 背下來是有印象 有人現在說 讓小孩子讀經 三字經還有心經 或是古聖人的經典 那有的說 讀經或是背經 那小孩子不懂 你不解釋他怎麼記得 他怎麼了解的意思 那麼另外一方的人說 讓他趁著小孩子 記憶性很好 讓他背起來 他背了之後 慢慢的他的知識 慢慢的成長 等他待人處事的時候 他都了解這個意思 甚至於從這個當中 他會有剎車的效果 就是他要做不好的事情 要做出不對的事情 他就有這些 以前所背的這些古聖人的這些 經典 然後來提醒 所以背書 其實是很重要的 那講義二十七頁的第三行 這邊又提到一個觀念說 那麼第一行這邊 大乘不是不著相嗎 那為什麼要讀誦經典呢 大乘有人認知是不著相 是功用 用到不著相的時侯 才叫做不著相 所以你的功夫達到不著相 你才說不著相 所以有人說學歷無用 拒絕聯考 那當然你能夠考上 那個時候聯考是指大專聯考 那你除非你能夠考上 而不願意去讀 那才有資格說 我是拒絕聯考 那當然你考都考不上 當然就拒絕了 不是你拒絕聯考 是聯考拒絕你 這邊是提到了 你的功力達到了不著相 你才能說不著相 大乘不著相 尤其是不著文字相 那麼現在的人是讀誦大乘 認為是拼命的讀 或是拼命的背 認為這就是會著文字相 所以他不去了解了 不去讀了 尤其是不著文字相 認為你去讀你去背叫著文字相 所以你不懂得佛法 不著文字相的道理 那就是說你認知是個人的認知 佛法說不著相不著文字相 我們看第五行 即是文字而離文字 你對著文字但是沒有去執著 不是根本不讀大乘經為不著相 為離文字相 是你讀但是你不去著 這才叫不著文字相 而不是說我不要讀 這叫做不著文字相 這樣就和那些 不學佛法者一樣 怎能叫做大乘的不著相 應叫做愚癡 自我的認知 所謂不著相者 即是文字而離文字 應當努力的讀 讀熟了再背 有腳踏實地的工夫 讀的時候讀誦隨文作觀 要了解它的道理 先是依文解義的了解 然後再來彙通 這才是你自己的東西 而不是說 像有人寫文章 某某人說什麼 當然會舉某某人說什麼 是大家所認同的 肯定他的說法 然後你提的某某人說 某某人說 是來強化自己提的-這些觀念的強化 那你提的那些人 大家都不認識也不曉得 甚至不認同 你說某某說 那反而把你的文章的定位 反而變成扣分了 這邊提到了就是說 你要了解甚至於去背誦它 那透過了真理的認知 跟自己融會貫通 這才是圓滿的道理 統統的解悟出來 到那個時候 才能說不著 就要不著相 那才叫不著相 那當然能夠開悟是最好 那怕的是眾生的悟是 誤解的誤 把它都誤解了 這個經典誤解了 祖師大德的意思 能夠開悟是最好 這叫做即文字而離文字 若是當初下手的時候 經典都還沒有看 那這個就要不著相 那是非常的不相應的 那麼讀誦大乘 是自利的行門 大乘要利他 所以以下勸進行者這一句 就是利他的行門 這個菩薩就是自利利他 那二乘人 這個聲聞緣覺 就是自利為了脫了 二十七頁的 第一段的倒數第四行 所以勸 第五行叫做勸進行者 就是利他 勸是勸導勸誘 眾生不信大乘法 我要勸他信 叫勸導 勸導他不聽 再用方便的來引誘他信 叫做勸誘 所以先以利勾牽 令入於佛道就是這樣子 那麼進者將眾生接引到佛門來 這叫引進 再進一步勸他努力修行 叫做精進 所以勸進或是誘進 然後就是引進或是精進 看這個眾生的因緣 行者就是修行的人 這裡是指新學的菩薩 那麼先進的老菩薩 對未信大乘佛法的眾生 勸導他信仰大乘 那麼信仰了之後 再勸勉他努力修行 這就叫做勸進行者 就是讓他能夠好好的發心 安心於道上 有的人剛學佛 有時候自己方向還有方法 不是很肯定 當然心就會慌 那我們老參就要給他多鼓勵 而少恐嚇 有的人他認為我是老參 所以你就要聽命於我 聽命於我 然後有時候對於新參恐嚇 然後講一些有的沒有的 讓這些眾生 反而心生恐懼 他因為一些觀念不是很具足 他的一些想法也許不是很成熟 然後所謂熟能生巧 老參可能會生巧 但是不要奸巧 不要倚老賣老 我是什麼老參 我是什麼老資格 只是長的比較老 其他都沒有很老 所以人不要倚老賣老 這個是我們有經驗 我們去跟人家分享 我們有不足的 我們去學習 所以老參新參共相成就 所以一個行者 不管是老參新參 都會互相的成就 這個是在修行上 叫做同參道友 不是共同相害的 這樣子才叫做如法的同參道友 二十七頁第二段 這個經文就提到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佛告韋提希 汝今知不 此三種業乃是過去現在未來 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那麼這裡就提到了 這個很重要的一個觀念 那我們就順著二十七頁 第三段這邊來消文解釋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剛剛提到的這些 第一要孝順父母 事奉師長 還有這個觀念 都是讓我們在修行上 能夠好好的 來進行這樣的一個步驟 當然這些步驟 所說的就是修凡夫的福報 那麼二乘福 就是聲聞緣覺 那麼大乘福 就是剛剛講的這三件事情 統名淨業 那麼先來了解什麼叫淨業 業就是善業惡業無記業 這邊有提到 大乘起信論說 業者動義 因義 就是你的動作你的行為 一動就是業 一動就是因 造業者造即動作的意思 既造了業就是造了因 那它這邊就提到 什麼叫業 就是一個動作就是因的意思 那下面它在做一些細部的解釋 二十七頁的第四段 解釋淨業 所以淨業有欲界 這個業有二種 善業惡業 其實還有一個無記業 沒有對錯沒有是非 沒有什麼善惡可言 就像你喝一杯水 這水有善嗎 這水有惡嗎 就沒有 就是光喝一杯水 沒有善惡之分 但是你這一杯水 是怎樣 要拿給長輩喝 要給師長喝 這是善業 盡孝之心 那你這杯水 我這杯水是放了毒藥 我要毒死某一個人 這叫惡業 要喝的水 其實沒有善惡之分 可是當你的心念一起 你是起了善念 或是你起了惡業 那時候造的就是惡業 或是善業的分法 那麼色界無色界業 叫不動業 三界內的凡夫 有這種三種業 欲界的有六道 又分為三善道跟三惡道 欲界的眾生 三善就是天人阿修羅 三惡道就是畜生餓鬼地獄 那麼造善業生三善道 造惡業生三惡道 合稱六道 所以六道輪迴 就是在這個裡面 沒有出三界 上二界是修四禪八定生上去的 所謂四禪八定 八定之中是含有四禪 不是說四禪之外 另外有一個八定 就是說八定包含四禪在裡面 這樣一起說的 那麼就是色界修四禪定 無色界修四空定 所以叫四禪八定 因為生到色界無色界 都是修的定業 故名不動業 那麼三界之內的三種業 善業惡業無記業 這邊就提到 這個三界之內的眾生 他是有三種業 那麼剛剛第一行提到 欲界的 他們修的是有善業惡業 那三界之內就統稱這三種 那麼我們先學不要造惡業 這是很重要的 不要造惡業 切莫造新殃 這個非常的重要 好二十八頁 第一段這邊 那麼停止 你不修不造惡業 就是停止十惡業 然後能夠修學十善業 但是應該知道 修行十善業是會升天道 而修十善業 只是修大乘法的基本功夫 並不是為了求生天道 所以十善道是重要的 但不是我們修行的根本 不是修行的目標 它是我們修行解脫的一個根本 但是它不是我們要修行的目標 世尊也叫我們不要修生天道 然後享天福 天福也是有盡的 福報享盡 因為天福享盡 還是要墮落 那你相應在那一道 就墮在那一道去 因此這邊說 修十善業 並不是叫我們要生天道去 而是準備修大乘法的 一個基礎的功夫 那麼以上 我們把這個修三種的內容 做一些了解之後 那我們再把它加以解釋 那麼為什麼要叫我們求生西方 因為這個觀無量壽經 是淨土五經裡面的 一個很重要的經典 先修此三福 福與罪是相對的對待的 就是罪善惡 福罪這個是相對的 不修福就會造惡業 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是要轉凡成佛 把凡夫變成佛 把凡夫變成聖人 如果天天造罪 怎能夠西方去呢 若是修福就不會造罪了 所以造罪就會產生障礙 所以說業障業障 就有產生了不好的業 才會成為障礙 不造罪就沒有障礙 天天修福 則福報就愈來愈大 所以求生西方要修淨業 要修福 但還要不著相 理論 愈讀愈高 愈讀愈深 但是下手還是 事相上去下手 學佛本來就是要求智慧 所以佛叫福慧兩足尊 兩足尊不是說我們有兩隻腳 是形容 一個人要站的穩 要兩隻腳要站的穩 所以要有福有慧 就是福慧兩足的世尊 足就是修行圓滿的意思 修福要如何修 這剛才有提到 行布施持戒 布施分財施法施無畏施 都是培福的 然後持戒修福 分在家戒出家戒 在家戒有三皈五戒八戒 還有在家的菩薩戒 出家分沙彌沙彌尼戒 比丘比丘尼戒 還有菩薩戒 這個都是修福的方面 戒律雖然很多種 但是都歸於一個統一的觀念 就是防非止惡 我們眾生不知道什麼叫非 什麼叫惡 那因為佛有大智慧 所以會告訴我們 給我們一些指點 所以在經典上 會告訴我們 若非 若是為非作惡 就是造罪 若是持戒清淨 不為非作惡 處處防非止惡 那就是修了福 所以在家居士持戒也是修福 出家比丘比丘尼 持戒也是修福 所以我們說行布施持戒以修福 所以修福又叫做培福 我們人的福報 其實是很有限 來到人間就是苦樂參半 那麼福報是非常有限 如果不好好的修行 甚至不好好的培福 惜福 那福報就好像 這個蠟燭 所以說業風一來 業力一來 一吹了就沒有了 所以這個二十八頁的第二段 倒數第三行 修福又名培福 所以以新福培養夙福 就是新的福來培養舊的福 那麼修福培福既然已經得了福 還須惜福 有了你還要愛惜的用 惜福就不要捨福 而盡量保存前生前世 布施持戒修得來的福 不要浪費掉了 所以這些觀念 都是具足了一些功夫 要去下手的 講義的第二十八頁的第三段 那麼十六觀經 就是觀無量壽經 就是韋提希夫人當主角 等於阿彌陀經裡面的 舍利弗尊者 金剛經的須菩提尊者 那麼韋提希夫人既然是 這一部經的主角 那佛陀講給她聽 其實是講給我們大家聽的 大家如果發這個心 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們也是要照這樣的步驟去做 此三種業 乃是過去未來現在 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那麼佛特別再加重解釋 就是要勸我們要相信 要修這三種福 這三種福 已經接著說名為淨業 就是清淨的業力 是三世諸佛都要修的正因 那麼過去諸佛已經涅槃了 那現在我們要來面對 這個諸佛菩薩 他們的過去現在未來 所以這個是他們修行的正因 我們必須要去修的這個三種福 現在十方諸佛 也是修這三福 功課都是一樣 所以時間不同 但是功課都一樣 未來諸佛 我們已經發了菩提心 那麼我們就是 未來諸佛的一份子 所以一念成正覺 你當念這一念跟佛相應 你當下就是佛 那眾生都是起煩惱心 起妄想心 所以一直在當凡夫 那未來的諸佛還沒有來 還沒有成佛 那他們要怎麼成佛 也是修這三種福 因為這三種清淨業 是成佛的正因 之前我們講過 成佛的正果 必須修成佛的正因 若是因不正 果就不正了 所以這個經典裡面提到說 因地不真 果招迂曲 那佛講給韋提希夫人聽的 只要叫她清楚 是要叫她有堅固的信心 一定要修三種福 所以下面就會提到 十六種觀法 隨各人的根機 能夠修滿這十六種觀法 是修淨土法門的上根利智者 那如果不修這種觀想念佛 而依阿彌陀經修持名念佛 亦得修福 所以因為根基不同 所以給與不同的功課 所以佛陀也不會給我們壓力 你是怎樣的根器 那你就修行怎樣的法門 所以我們看到 佛菩薩是這樣的慈悲有智慧 也尊重所有眾生的選擇 那麼接著這邊 就是要來提十六觀法 二十八頁最後一段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如來今者 為未來世一切眾生 為煩惱賊之所害者 說清淨業 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 那這個就是佛陀告訴我們 修三種福 然後有那些淨業 要去堅持進行的 所以後面佛陀就再來提醒我們 那講義的二十九頁 就是針對這段經文作一些解釋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當然我們知道 韋提希夫人是當機者 她是當事者 那這個是因為 阿難尊者也在場 因為叫阿難尊者受持佛法 現在聽佛說了 回去就是要阿難 回去講給大家聽 所以要結集經典流通後世 利益未來的眾生 所以告訴阿難尊者 是要他負起弘法利生的責任 那麼告訴韋提希 因她是主角 同時也叫他們兩位同時諦聽 聽清楚要用心聽 諦就是詳審為義 我把它說的詳詳細細 實實在在 所以聽佛法不可以心浮氣躁 或是姑且聽之 反正沒有事就加減聽 這個就是一定要靜下心來 好好的認真 詳詳細細實實在在的聽 那佛法你能夠聽的仔細 聽的明白 那它就進入了我們的八識田中 我們的這個粗心大意 這個習性妄想 就會慢慢的去除掉 所以決得不到佛法的利益 如果你心粗心浮氣的話 就是心浮氣躁的話 所以一定要諦聽 諦聽就是要詳細的聽 聽到心中 所以他再講二遍諦聽諦聽 就是一再一再的強調 就是很重要 就是重點了 一定要詳詳細細的聽 聽了之後 還要善思念之 就是好好的思惟研究 那麼讓我們能夠在聽之後 我們可去再來認知說 聽善思念之 所以有聞思慧 這個觀念 聞就聽聞 思就思惟 慧就是展現智慧 所以希望大家在聽聞佛經之後 展現無量無邊的般若智慧 祝大家吉祥平安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