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觀無量壽經--2 主講者:理群法師 各位觀眾阿彌陀佛 我們介紹觀無量佛經 之前有提到淨土的這些來源 還有在淨土所推崇的三經 就是觀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還有阿彌陀經 那麼現在我們所介紹的 觀無量壽經 是只剩下這個疆良耶舍 這位大德所翻譯的 所以在講義的第二頁 我們在介紹淨土的法門 還有在淨土的 在歷史上的一些淵源 那麼淨土的這些信仰 當然也有很多的 像藥師佛的琉璃光淨土 彌勒佛的彌勒淨土 後來因為大家 對於阿彌陀佛的淨土 非常的推崇 所以變成 我們如果講淨土的話 好像大家就只知道 這個阿彌陀佛的淨土 那在經典的介紹 我們上一次有提到 觀無量壽經的經名 那觀無量壽經 全名是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所以是把西方三聖 都把它列上去 至於這個其他的 介紹到佛 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那麼二乘就是 聲聞緣覺 他們是以自利為主 就是說自己得了脫 就算了 菩薩是自利又利他 所以由此更能顯現 佛陀的尊貴 所以在講義的第三頁 所以對佛的証悟的內容呢 很多經典都有提到 那麼對於佛身佛土這樣的觀念 各個宗派它的說法也有不同 但對於大乘 則總以至佛果 就是能夠達到 成佛的這樣的果位 是我們修行的一個目標 終極目標 說在經名上面來講 佛我們介紹完了 佛說 這個說就是說法 世尊成道之後 就說法度眾生 說法四十九年 一直說到入涅槃才結束 我們曾經也提到 佛陀對很多眾生說法 四十九年也說了很多的經典 可是佛陀又說了一句話 他說從來沒有說了一字 說法四十九年 從來沒有說到一個字 有人就會疑問 佛陀明明就說了四十九年的經 你怎麼說你沒有說了一個字 那我們知道 佛陀說法 是在應眾生的根基 這個眾生需要什麼法藥 他有什麼病 就給與什麼法藥 所以佛陀所說的經 是針對這個眾生的需要 或是他的問題 給他解決了 解決了之後 這個說法 就這個法 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講經說法四十九年 結果沒有說到一個字 是因為他的問題 已經得到一個解答了 所以這個法就不必再存在 所以金剛經也有提到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就法是應你的需要 給你這個法藥 當你的問題處理之後 這個法就捨掉了 所以金剛經另外有一句話說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這個划船那個舟 那個竹筏的筏 就是你過了這個河 那這個船就不必存在 這個竹筏就不用存在 我們總不用過了河之後 還把那個船揹在肩上說 我回來還可以再坐 所以佛陀所說的法 是告訴我們 這個應眾生的根基 那問題處理之後 這個法就要放下來 所以佛陀說 放下放下 你看從他自己自身 就做到了放下 那眾生很多執著 執著這是他的財產 執著他的寺廟 執著他的子女 執著他的功名 執著什麼 全部都是執著 所以佛陀就要告訴我們 要放下 那佛陀說放下 是隨時隨地 在我們生活當中 就是要放下 講義的第三頁 說法者的這個說法 就是說佛陀講經說法四十九年 之後 這個法語這個法義 就是讓眾生了脫生死的意思 觀就是十六種觀法 在觀無量壽經有十六種觀法 十六種觀法 這十六種妙觀十六種正觀 這十六的觀門 那麼念佛的行者 由憶念佛的身體還有這個淨土 得以往生西方 總其觀行總共有十六種 接著介紹這個無量壽佛 無量壽佛就是說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 所以阿彌陀佛又稱為無量壽佛 無量光佛 密教就把阿彌陀佛 應化身為無量光佛 那麼報身就無量壽佛 無量壽經的卷上 有提無量壽佛 威神光明最尊第一 那觀無量壽經 也就是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 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這個眾生心力 這是無法跟佛的 無量光無量壽所能夠比擬的 這個經就是 修多羅的意思 或是叫做素怛纜 一般叫做契經或是正經貫經 當然經就是雙人旁徑也 就是道路的意思 當然這個經也是有貫穿的意思 佛教的聖典總括為經律論三藏 所以稱三藏法師 是他對於經律論三藏 都非常的熟悉 所以叫三藏法師 所以有人在稱唐三藏 唐三藏 他是唐朝的玄奘大師 因為他貫通經律論三藏 所以就稱他唐三藏 所以唐三藏 並不是只有他這一個人的名稱 只要是貫通三藏的 就是三藏法師 那麼在經律論三藏 經典是屬於三藏之一 又於原始佛教經典的 基本型態中 經也稱為九部經之一 十二部經之一 這個稱為九部或是十二部 是經典的一個型態 有的就是長行 就是散文體的 有的是詩句型的 就是像有詩的 那它四個句成一偈 所有的偈子 那有的人是交錯在一起 它有很多的方式來表達 經典的內涵 那最後一段 就是關於經修多羅的名義 我們舉說 第一個是世尊演說的教理 本稱法 就是達磨的意思 即教法的意思 那麼後世以之為教理綱要書 而稱為經 只要是教理方面的 這些著作典藉 都叫做修多羅 那麼修多羅這個名詞 本來是婆羅門教他們用的 那佛教把它採納 所以它是適用在我們的經典 的一個稱呼 所以我們就把它採用 就好像我們點的香 有些香的來源 是所有的信仰者 他一種供養 那佛教徒也把那個很莊嚴的 這個供養 拿來供養佛菩薩 而且還製作各種形狀 所以香 其實是共通於各個宗派的 所以不單單只有佛教 那它有做柱香線香盤香 所以這個總歸起來 香是一個供養之意 那麼經典修多羅 也是這些佛 還有這些大德們 所講的一個法義 那麼逐漸的 就變為一些冗長之文 取其連綴之義不散 就是它這個文章 一直連續的 而沒有斷 然後讓這個眾生 可以體會到佛法 那麼接著是要介紹 翻譯的人 是劉宋西域三藏法師 疆良耶舍譯 劉宋我們上一次有提到 這個宋有兩個朝代的 這裡就是用劉宋來做一個代表 西域就是其實就是講的是印度 但是他比較接近於 印度跟中國中間的這一個區塊 它叫西域 在古代 我們稱唐三藏到西方取經 這個西域 就是我們站在 這個中華民族的土地上 他的方向是靠西方去 所以叫做西方 那又稱為西域 那麼域就是一個區塊的意思 這樣子的區塊 三藏法師 就是精通三藏經律論的 那疆良耶舍他是西域的人 通達了一些經律論 在劉宋文帝元嘉元年 來到南京 在這裡建立了一個 鍾山之道林精舍 鍾山這個地方 蓋了一個道林精舍 翻譯的經典也非常的可觀 像觀無量壽佛經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所以以前那個時代的物資 還有他是外國人 對我們來講他是外國人 他是老外一個 但是他要把這個經典 翻譯成我們所看得懂的 所以必然他要學習我們的語言 然後在文學造詣上 要有相當的水準 當然在古代 翻譯經典的這個譯場 很多就是由國家來提供 那提供這個場所 提供翻譯經典的人 還有潤筆的人 滋潤的潤 就是把這個經典翻譯之後 前後文是不是也順 文字上是不是很優美 所以這個潤筆 筆 這個職務 其實都是非常的重要 那講義第四頁 我們提到觀經的組織架構 我們佛教一般把經典分為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三個部分來講 序分在下面的解釋有提到 就是經典表明這個 開講這個經典的前後 過程狀況的部分 就是前言的意思 一篇文章有一個前言 那正宗分 正宗分就是說明了 本經主要的教義的部分 正宗分就是本文 一篇文章的本文 它主要要表達的 這本經的宗旨意思 或是有什麼要跟眾生提示的 修行的法門 這個就是正宗分 那流通分就是在經典裡面 是為他能夠廣布流傳 而咐囑弟子的結論 就是說 有前文有本文 還有結論 那結論大部分就是說 這本經典非常殊勝 這本經典 非常適合那些人來修行 還有那些的應該要去推廣的 實踐的 就在這個流通分 來告知這些參與的弟子們 所以這個三分科經 就是中國道安法師 他所循的古例 那麼淨影天台嘉祥這些法師 也依照這樣的慣例 三分講經 講解經典的一個方式 到了唐代善導大師 他卻依照自己的見解 作五解釋 五分解釋 詳細的組織如下面 第一個就是序分 就是又分為證信序跟發起序 發起序這些內容 就又分為 在講義第四頁的最後 有提到 化前序 禁父緣 接著禁母緣 還有厭苦緣還有欣淨緣 還有散善顯行緣 還有定善示觀緣 這些方法來做一些認知 所以佛陀講經說法 也有他的內容 那麼這些後來的祖師大德 去做講解的時侯 也有他們的 弘揚佛法的功力 講義第五頁就提到 他 正宗分就把這些觀法 把它列出來 上面是定善十三觀 下面是散善三觀 十三觀就是 日想觀水想觀還有地想觀 寶樹觀寶池觀寶樓觀 華座觀 像觀真身觀 觀音觀勢至觀 普觀還有雜想觀 這個就是十六觀法 的這些所觀的一些現象跟對象 那麼散善三觀就是 上輩觀中輩觀和下輩觀 這個一般來講就是三輩九品 就是這樣的觀念 那這邊就提到 它有分為 得益分 就是這個部分 就是敘述韋提希夫人 與五百侍女得到利益 那麼諸師把得益的解釋 為聞過十六觀 全部之後的一個得益 也就是說 聞法有得到法喜 法益 這個就是他們得到的一些法益 因此都把此段列入正宗分 不再另外設一個得益分 可是善導大師他卻認為 第七觀華座觀 因此是韋提希夫人 與五百侍女的得益 是見佛的利益 看到佛的利益 而非聽聞過十六觀 全部的得益 所以另外就把它另闢一分 他覺得這樣要把它分開 就是聽聞佛法的 還有就是十六觀的這個法益 就是聽聞佛法這樣子 的法益把它分開 第四個就是流通分 第五個是耆闍分 是指世尊在王舍城內 說法結束了 然後要回歸到耆闍山上 阿難尊者就把王舍城內的說法 重述一遍 可見這部經 是由王舍城內說法的 與這個耆闍崛山 重演二會所構成的 所以一經二會 就是有一部經 它分了兩個地方說法 叫做一經二會 可見這個經典 它殊勝的一個地方 那當然我們提到 這個淨土有它的特殊的法門 一來它是很簡單 所以被判為易行道或難行道 這樣的看法 所以比較沒有自信的 或是覺得 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主的 他就趕快採取念佛往生西方 那眾生要往生 有他的因果 要往生的內因叫做菩提心 所以常常各位參加法會 或是受戒的時侯 這些高僧大德 就是我們得戒的和尚 或是這些開示的這些法師們 師父們 希望我們都能廣發菩提心 所以菩提心就是覺悟之心 那我們透過學佛 那不趕快有所覺悟 那就還是在迷茫當中 那往生西方這些淨土 要有內因外緣的具足 內因就是裡面的這些因緣 外緣就能夠很多的因緣具足 所以有人說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那麼我們跟一般的眾生 能夠廣結善緣 這個善知識 這些護持的 或是剛剛講的這些流通的大眾 就必然就非常的多 所以要往生 一般來講就是要有內因 第二個就是外緣 第三個就是你往生的品位 所以這個剛剛提到的十六觀 另外還有一個三觀 就是上輩觀中輩觀下輩觀 就是這樣子 決定了你往生的果位 所謂往生的內因是講眾生的行 你的心性怎麼樣 所以我們常常講說 你的心量有多大 你的淨土就有多大 這個布施的心放下的心 是絕對在修行上的過程 是要具足的 布施的心 曾經有一次災難 發生了大的地震 這各個的單位學校 就有人來發起來捐款 結果有一個學生 他就有五十塊的便當費 他想把他捐出去 就跟老師講說 老師我今天只有五十塊 我捐出去 以後我賺了大錢了 我再捐五十萬 那老師說現在是因為需要 所以你捐五十塊 那是你的一個發心 也就是你的慈悲 至於等到你有五十萬的時侯 那不一定有災難發生 所以各位我們要發心去布施 去供養去護持 也要有因緣 所以有因有緣才能夠具足 這個結果 當然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有很多事情 是可以讓我們去 布施去付出去供養的 行有餘力 就可以去做更多的善事 所以結了善緣 就必得善果 結了惡緣 當然就得了一個惡果 所以惡的果 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業障 所謂業障 不是所有的業都會成為障 而是不好的業才會成為障 所以我們看到 這個經典的內容解釋 有時侯要有點思考方面 那菩提心就是 在無量壽願王 也有提到這個經典 那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所生的 也就是經典的這個觀無量壽經 三輩觀經的上品 它有提到 這個發菩提心 是非常的殊勝的 它要發菩提心為本 那麼菩提者 就是成佛果的意思 那麼心就是眾生能求之心 那麼具云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所以 它總稱 叫具足總稱來講 是這樣子的題字 那麼無上就是窮理 沒有任何的過失 那麼正遍知就是真正的 如法界而知 那法界無處無相 這是無相的 正知無知 以無知故 無不知 所以很多事情 你想知道或是你不知道 它都是存在的 真理就是這樣存在的 那麼無知而知叫做正遍知 又云無上道心 道者 就是沒有障礙的 這個叫做道 也就是說生死即涅槃 這種進入不二法門的 沒有障礙的相 是無上道的發大心 所以叫做發菩提心 另外這個外緣很重要 剛剛就說到 我們要廣結善緣 善緣是非常的殊勝 所以我們先要成為眾生的貴人 我們才會碰到貴人 所以我們拜佛拜菩薩 不是在求的 而是提醒自己 也成為佛菩薩 去廣度一切的眾生 那這個眾生當然也包括自己 曾經有一個人非常執著 他學佛學的非常法喜 他希望他的先生或者他的太太 也能夠學佛 所以他自己想了一句話說 只要他們能夠可以學佛 我做什麼都願意 那這個很簡單 你先成佛 你先做佛 你要做佛你要去度你的先生 你要去度你的太太 那有什麼困難 那眾生一般都是在這裡執著 覺得好 你非要勉強對方來認同你的好 勉強一點點是好 還可以接受 勉強太多了 就造成人家的壓力 所以壓力從那裡來 往往都是從自己而來 一點點壓力 可以讓我們反彈 就是跳的更高 或是讓我們往前進步 如果太大的壓力 就會造成我們的困擾 或是痛苦的根源 所以很多事情 要找出他的源頭 的根源是怎樣 那麼品位就是証到了什麼果位 所以趕快能夠修到什麼品位 這個是重要的 當然比如說這個金剛經 當然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 祂是站在空性的立場來提的 那觀無量壽經 還有阿彌陀經這些淨土的法門 祂是有這個成佛 乃至於果位的劃分 所以是一個修行的一個方式 那麼第一個要發菩提心 第二個是要發厭離心 欣求心 你要討厭這個穢土 娑婆的穢土 然後來欣求西方極樂世界 第三你要發至誠心深心 回向發願心 這個深心 就是非常的至誠的發這個心 那深心就是深耕 就是說非常深度的去發揚 發願就是要願發 到西方極樂的這種願力 這樣才有辦法 來促成因緣的成就 所以佛菩薩在講經說法 或是在開示他的法要的時侯 有時侯當然是針對眾生的需要 所以是非常的慈悲 當然能夠讓眾生受益 當然是最重要的 好 我們又回到經典的第六頁 前面就對於這個組織架構 甚至於往生淨土 有那些的條件 基本條件 就好像你 要進到國民小學去讀書 你要有基本條件就是說 你必須是年滿六歲 或是你要做什麼事情 像服兵役 很多事情它就是 能服兵役就年滿二十歲 所以很多事情 它有它的基本的要求 那麼前面提到了 往生西方極樂的一些基本要求 接著我們就要來 進入這個經典的內容 講義第六頁 就提到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菩薩三萬二千 文殊師利法王子 而為上首 上面這段經文 就是正信分 正信序 正信序中有信聞時主處眾 這個六是 這個六成就 就是一部經 它都要有這些基本的架構 這個六個條件合起來 才能叫做佛說法的一個因緣 具足 所以叫做六成就 這個注釋的第四就提到 又作六事成就 六種成就就是說 所有的經典的通序 如是我聞 有六種成就 第一個就叫做如是 就是稱為信成就 就是指阿難之信 阿難聽完這個經典 非常的相信 那麼佛法的大海唯信能入 信受如是之法 是佛所說而不疑 所以非常的深信不疑 所以叫做信成就 當然這樣的推廣深入 都是要靠我們 有三資糧 三資糧就是信願行 要相信要發願要去實踐 第二個是我聞 就是聞成就 即阿難自聞 阿難親聞佛的說法以後 就稱為聞成就 就是阿難聽聞經典 所以它是聞成就 三是一時 因為印度 是一個很不注重歷史的國家 所以很多事情 它也沒有記載 那麼曆法 就是時間的計算 也不是非常的周圓 當然各國有各國的曆法 不同的時間的算法 那麼一時就是因為 每一國的曆法不一樣 也很難說到底是什麼時間 所以就是那個時侯的意思 那麼稱為時成就 就是指說法的一個時間 那麼法王啟運嘉會之時 有眾生有緣而能有所感動 佛即現身垂應 這個感應道交不失其時 所以叫做時成就 這個時間很重要 所以天時地利人合 這個時間的掌握 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是佛 叫做主成就 就是說法的主角 就是佛陀 就是說說法的主人 主角 佛就是世間跟出世間 說法化導眾生的王 也是一個主人 所以叫做主成就 第五在某處 在王舍城或紫竹林精舍 或者是在那裡 這個叫處成就 就是說法的地方 那麼佛於天上人間 摩揭提國舍衛國等地方說法 所以叫做處成就 第六與眾若干人俱 稱為眾成就 即指聞法的大眾 有菩薩有二乘有天人 諸大眾雲集聽法 所以稱為眾成就 以上六緣具足則教法興 就要有這個六緣來具足 才有辦法 故稱之為六成就 那麼這個智顗大師 這個法華經文句 還有吉藏的觀無量壽經義疏等 還有慧淨智儼元曉慧沼宗密 這些大師都有應用 所以就都是具足 這樣的一個模式 好我們看講義第七頁 就來對於這個經典內容 來開始認知 這個如是 就是六成就之中的信成就 通常放在一經的開始 這部經的開始 乃表示深信此經所記載的 皆係佛陀親口所說的教法 我聞這兩個字 就是聞成就 我者就是阿難他自己的自稱 我是某某人 因為世尊圓寂之後 阿難尊者結集法藏 就是讓大家來結合 然後把這個經典 做一個統一的版本 所以你聽到的觀無量壽經 他聽到的是觀無量壽佛經 有時侯一字之差 那當然沒有差很多 可是總是要有一個統一 到底是要多一個字的版本 還是要少一個字的版本 所以他就發心 讓大家來集合 那麼他在說法的時侯 諸佛加被 頓時莊嚴如佛 大眾心疑是否阿難已成佛 所以他講的太好了 簡直是佛陀在講的 所以就會有這個疑問 所以阿難先表明 如是法門 乃我親從佛聞 這個法門 是我親自從佛陀那邊聽到的 非屬己智 這不是我的智慧所能展現的 如是我聞一語出口 群疑頓息 所以他表明了 我阿難 親自從佛陀那邊所聽到的 所以大家心裡的疑惑就 頓然就平息了 所以現在將這個 如是我聞四個字聯起來解釋 即如是 那麼十六觀經 是我阿難親從佛聞 那麼阿難尊者自說我聞 亦即勉勵我們眾生 要更多的聽聞佛法 第七頁的第三段講到一時 那麼兩個字就是時成就 佛說法是印度 印度的曆法的年月日時 和中國的曆法的年月日時 不一樣 所以不能共通用 所以不能記載說 講這部經是某年某月某日 不能這樣記 因為曆法不一樣 就像我們是以農曆跟國曆 那你要註明 是浴佛法會是國曆四月八號 還是農曆四月八號 那你不能說四月八號 大家不曉得是那一天 是國曆的還是農曆 因為這個還有一些天數的差距 而年月日時是世間的法 記上了不但對經典 沒有多大的助益 反而令研究經典的人 為了考查時間費時費事 所以有時侯你把它寫上去 讓它考證一下 這樣像很多祖師大德的生日 往生的日期 有的學者就來做考證 所以版本不一樣 就花很多時間在上面 況且印度人向來不注重歷史 所以沒有辦法去查對時間 很多時間 你不知道它這邊怎麼弄的 現在印度的歷史時間 完全根據阿育王的 那幾根石柱上 考證出來 這個阿育王就是在印度的國王 他就做了很多阿育王石柱 變成大家 要考證時間的一個根據 又佛說法時 不是一次說完一部經的 他有時侯一部經 要花一段時間才把它講完 此經雖是一次講完 而華嚴經分七處九會 華嚴經分七個地方九個回合 才把祂講完 故無從記載那一會那一時 再者佛說法有時在人間 有時在天宮 如地藏經是在忉利天宮說的 那忉利天的曆法 忉利天一日人間要好幾千年 有人說一千年 就是天上的一天 就是人間的千年 那怎麼算 沒有辦法查對 所以古來翻譯佛經的大意 根本就是不記 某年某月某日某時 而用一時來代表 而一時就是 師資道合說聽究竟 名為一時 說明白點就是說 師長弟子還有志同道合的 聽的說的 都功德圓滿了 把一部經 從頭講到尾的那一段時間 就統稱為一時 佛說法 講實相妙理 是超時間空間的 但是說法是在人間說的 所以離不開時間空間 所以也就要有時成就 才能夠聽法 那麼當然主角也要上場 這個佛就是主成就 凡是法會 必須要有說法的主持人 就是主法者 那麼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 就是這個講經法會的主持者 所以叫做主成就 講義第七頁的最後一段 提到在 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這個是處成就 這個是地方 第五個成就 亦即空間的成就 說法得有個場所 那麼在那個地方說觀無量壽經 講了十六觀 就是王舍城耆闍崛山 那麼王舍城就是印度的 摩竭陀國的首都 是印度的最大的一個城市 耆闍崛山是梵語 它就稱為就是靈鷲山 鷲就是鷲鳥 它那個形狀就好像一隻靈鷲 停在那邊 所以如果各位有親眼看到 真的那個形狀很像 就像一隻靈鷲停在那邊 所以叫做鷲頭山 那這座山是在王舍城的東北方 那麼佛陀說法不是在山頂上 而是在山頂下面 所以有很多人發心要去朝聖 也是必然會去靈鷲山 聽佛陀講經說法 所以如果我們的心 都跟正法相應 其實靈山一會 還在繼續的在那邊 第八頁就提到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這個就是眾成就 大眾與眾人士 就好像開會的時侯 人數是多少 那麼千二百五十人者 是佛陀的常隨眾 佛陀度了三迦葉師徒共一千人 三迦葉就是 又叫大迦葉中迦葉小迦葉 就是三兄弟 他們各有一些徒弟 所以他就師父三個 徒弟千個就來了 所以又度了 把這個舍利弗目犍連 這二個外道師徒二百個 再度這個耶舍長者子五十人 所以總共合計 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人 這些一千二百五十人 都發願終身要來跟隨佛陀 修行 所以叫做常隨眾 那麼常隨眾之外 還有與眾人數 這個第二段就講 菩薩三萬二千 那麼菩薩就是菩提薩埵的意思 這個叫做覺有情 覺是指佛道 那麼菩薩行人 發心上求覺道下化眾生 所以叫做菩薩 與會的菩薩有三萬二千者 這部十六觀經 完全是好多的大菩薩來聽 所以菩薩來得很多 有三萬二千之多 那麼文殊師利法王子為上首 所以有的人去給人家算命 或看什麼 有人就會恐嚇他卡到陰 那我們就說 為什麼你不去 看自己是卡到佛了 卡到菩薩了 為什麼要卡到陰 所以有時侯不是很正確的訊息 所以要有正知正見 不要為這些 不正確的語言所動搖 那麼為上首 上首就是菩薩弟子之中 他是最上面的 帶領者 就好像班長一樣 那麼上首就是 他是智慧第一的菩薩 所以這個文殊師利 我們知道他是智慧第一 所以才請他為上首 我們今天就先介紹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