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佛教各宗綱要35 主講者:理群法師 佛教各宗綱要 第三十五集 各位觀眾 阿彌陀佛 我們介紹這個各宗的時候 那來到華嚴 之前有對於這個華嚴經的大綱 做一些簡單的介紹 在講義的第七十二頁提到說 華嚴經就是全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 在倒數第四行就有提到 有一本書叫做華嚴略略策云 就是這本書提到大方廣者 就是所證的法 那佛華嚴就是人證的一個對象 那麼佛就是果圓覺滿 那麼花就是來比喻 萬行的這些內容 嚴乃是在裝飾著這些法的地方 經乃貫穿了這個法 又佛果地萬德如華 以此華莊嚴法身故云華嚴 如探玄記云 佛非下乘 法超因位 果德難彰 案喻方顯 謂萬德究竟 這個瓖麗猶花非常的漂亮 那互相交錯 顯性稱嚴 就是形容這法像花一樣 而且是很殊勝的花 然後來莊嚴我們的法身慧命 所以華嚴經很多人非常喜歡 運用裡面的偈頌 或是在寺院道場的這些排樓 有寫華藏世界 還有種種的一個殊勝的形容 那他的內容 我們在講義的第七十三頁 提到八十華嚴 他的第一會 因為他是有九會 一般來講是有九會 那麼第一會就是寂滅道場 從第一卷到第四卷 裡面就是有兩品 世間淨眼品跟盧舍那品 那第二會是普光明殿 這都是一個地方 是第四卷到第七卷 是如來名號品跟賢首菩薩品 裡面也提到十信這個觀念 第三會忉利天宮 是第八卷到第十卷 是佛昇須彌頂品 跟到這個明法品總共有六品 內容是在談十住 第四會是夜摩天宮 那第十一卷到十三卷 就是佛昇到夜摩天宮 然後到這個菩薩十無盡藏品 總共有四品 介紹的內容就十行 第五會就昇兜率陀天 就十三到二十三卷 講的是如來昇兜率天宮品 到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 裡面有三品講的是十迴向 第六會他化自在天 是二十三到三十七卷 由十地品到寶王如來性起品 總共有十一品裡面提的是十地 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 越來就越精彩 第七會是普光明殿 我們知道在第二會 也是普光明殿 這個就提到三十七卷 到四十四卷 離世間品總共有一品 第八會逝多園 四十五卷到六十卷的入法界品 總共一品 這個就是提到了這幾個內涵 那麼四十華嚴 這樣提的這個內容 應該只有提到六十華嚴而已 那後面這個就會把這個 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 這是誰翻譯的 再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四十華嚴他就單單的 就是在講華嚴的入法界品 他的本會是頓入法界分 就如來會 他的後面就是漸入法界分 就是菩薩品 裡面又分攝龍王會 還有攝善財會 攝善財會又提到 寄位修行相有信位 就是文殊菩薩 十住位有十個人 十行位有十個人 十迴向地 這個十向位也十個人 十地位也十個人 那麼善財會 攝善財會 後面他又有提到這個 會緣入實相 十一個人 就是說每一場的戲 這個演出的有哪些人 看哪個是在當中的 演出的一個角色 那麼攝德成因相 是彌勒菩薩上場 再來智照無二相 是再見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因為在一開始 這個信位就文殊菩薩相 這個上場 最後顯因廣大相 是普賢菩薩上場 所以這些菩薩非常的慈悲 也展現了這個修行的功力 然後讓我們在認知上 都可以一再的瞻仰到 這些菩薩的這些風範 第三項他提到這個宗趣 就提到這個華嚴經的宗趣 在講義七十三頁 這個倒數第二段他說的 此經以法界緣起 理實因果不思議為宗 就是法界緣起的這個道理 那因果不思議 那法界就是總相 總括來講這些內含 包事包理即無障礙 皆可軌持 於其性分 這本性而談 緣起者就是稱體之大用也 這個體是本體 那麼理實 別語理也 那麼因果就是在談的是明事 就是事情的內容 此經名這個修六位之圓因 契十身之滿果 所以他有提到因 也有提到他的果 他的因就六位 他的果就十身 一一皆同理實 皆是法界大緣起門 語理實則寂寥虛曠 所以這經裡面有提到 法性本寂無諸相 法性本寂 本來就是沒有任何的波動 猶如虛空不分別 超諸取著絕言道 真實平等常清淨 所以本來就是不相應 就是清淨的 沒有交涉 那麼語緣起則萬德紛然 故經云 而於第一實義中 示現種種所行事 此二無礙 故事理交徹互奪雙亡 此二相成 則事理照著 以理實而融因果 則涉入重重 這個就是因果因果 層層剎剎互相融攝 這個我們看這個鏡子當中的鏡 鏡子當中有一樣東西 比如這個東西是燈或是蘋果 那麼兩個鏡子當中互相融攝 就好多好多的蠟燭 就好多好多的蘋果 這燈燈相攝 就是蘋果蘋果都互相的重疊 叫做攝入重重 會斯二而歸法界 則融通隱隱 故經云 於有為界示無為法 而不滅壞有為之相 於無為界示有為法 而不分別無為之性 那麼無為法跟有為法 其實互為表裡相用 所以不會互相違背跟干擾 那麼我們接著來介紹 他這個翻譯的一些本子 第一本子六十華嚴 是東晉 佛馱跋陀羅翻譯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 這邊有一個註釋 就是四十二提到 此經梵文原本三萬六千偈 初譯出時分五十卷 後改為六十卷 內分三十四品 總由七處 八會的說法而成 嗣後天竺三藏 地婆訶羅跟法藏校勘此經 然後看到所翻譯的入法界品 有所缺文 就是不齊全 因更就梵本譯出從摩耶夫人 到彌勒菩薩文 然後都有來這個補記 這在講義第七十三頁的註解 第一行就有提到就說一些補充 所以才成為現在的 華嚴經六十卷本 看到不具足所以就給他做補充 所以六十卷他叫做舊譯華嚴 那麼講義的這個七十四頁 他就介紹八十華嚴 八十華嚴是在唐朝 實叉難陀翻譯的 這大方廣佛華嚴經 這個註釋四十三有提到 他的梵文原來又更多了 有四萬五千頌譯成八十卷 內分三十九品 那麼總由七處 就是跟舊譯一樣 九會 那麼八會就是跟舊譯的一樣 但是他增加一個普光法堂 普光法堂 他說法 然後法藏就發現了這本經 這個入法界品引發的脫文 就是不齊全 就跟這個地婆訶羅他校勘梵文 於八十卷初從彌勒菩薩 到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 善知識中 這樣的中間 補入文殊菩薩伸手摩善財 十五行 就是華嚴經疏 他這邊有做一些補充內容 他們在補的內容 這邊註釋就把他說出來 這個卷三 華嚴經疏卷三 華嚴經略策 還有現今 現在流行的華嚴經八十卷 這個就有他的這個 不思議的因緣 那接著講義七十四頁 有提到四十華嚴 這是唐朝般若菩薩翻譯的 叫做普賢行願品 就是四十卷叫後譯 前面八十卷叫新譯 這邊的註釋也有提到 四十四 此經命名大方廣佛華嚴經 他的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他的梵文本有一萬六千七百頌 翻譯成四十卷 內容就勘同舊新兩譯 華嚴經的入法界品 但文字他有一些增加 尤其四十卷有普賢十大願 如新添的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 這兩個翻譯本裡面所沒有的 但他把內容的補充 他說明得非常的詳實 好 那麼看七十四頁的第三行 就是說八十華嚴 當然他也有一些註釋 或是一些補充的地方 比較有名的就是華嚴經搜玄記 有五卷 這是智儼大師所作的 再來是華嚴經探玄記 有二十卷是法藏大師所作的 八十華嚴他有兩本書 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有六十卷 還有大方廣佛華嚴經 隨疏演義鈔 九十卷 在註釋的第四十五他有提到 這個疏跟鈔原來是別行 到了宋代的時候 晉水淨源這是提到 就在配到經裡面 編為一百二十卷 稱為華嚴經疏注 現在 可是沒有齊全 它現在有缺二十到七十卷 到九十一到一百卷 所以有時候歷史的淵源 有些東西不齊全 那能夠搜集的就把它搜集起來 所以這些經典 也是後來慢慢的增加 就是說他發現或是他翻譯了 再把他做一個集合 所以有這些時間還有內容 這個順序所以不同 那華嚴的這些宗派的教義 我們在講義七十四頁 倒數第一段有提到 他有一些教義是 比如說他的內涵所涵蓋的 是很多人非常熟悉的 比如第一章的法界緣起 此宗以一心法界無盡緣起 為一家教觀之玄宗 如法界玄鏡云這本書 言法界一經之玄宗 總以緣起法界不思議為宗故 所言一心法界者 謂總該萬有心 即該羅一切萬法有情非情 迷悟染淨之一心 所以他是包括所有的 不管是染著清淨的迷的悟的 統統在裡面 如清涼新經疏云 清涼就是澄觀法師 統唯一真法界 謂寂寥虛曠 沖深包博 總該萬有 即是一心 什麼叫一心 統統包含在裡面 言法界者 法者 這個軌持為義 界有性分二義 今取性義 以能為諸法之性 一切諸法皆由性起故 都是由性而起 所以這個清涼 在大疏鈔中有提到 依五教略明一心 初小乘諸教 實有外境 假立一心 由心造業所感異故 所以這個就是一切唯心造 應觀法界性 他這裡這提到了 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 所以一切諸法皆由性起故 所以假立一心 因為心造業所感異故 是曰假立一心 三大乘始教 大乘始教講的 以異熟賴耶為一心 異熟就是不是同時 不是因果同時 他有不同這個時間而熟叫異熟 阿賴耶識為一心 遮無外境 是曰異熟賴耶一心 那麼三大乘終教 剛剛講始教這邊講終教 以如來藏性具諸功德 故說一心 是曰如來藏性一心 那麼第四個大乘頓教 提到以泯絕無寄 故說一心 是曰泯絕無寄一心 那麼第五是大乘圓教 總該萬有 事事無礙 故說一心 什麼都在涵蓋在裡面了 所以是一心 是曰總該萬有一心 於此往復無際動靜 一源含眾妙超言思之 一心法界上 所以到了這個講義 第七十五頁的第一行 就做一些細說 那麼第一行就說色心萬差諸法 炳然顯現 一多相即 大小互容 重重無盡 猶帝網天珠 彼此圓遍而不妨 互相融通而無礙 是曰法界緣起 又曰無盡緣起 所以他這邊就是介紹 什麼叫法界緣起 那麼即是法界事法 有為無為 那麼色心依正 過去未來 總為一團 過去現在就是一體的展現 那這一團萬法互為能緣所緣 這一團萬法互為能緣起所緣起 能跟所這樣的一個分法 以一法成一切法 以一切法 起一法 此一法 望他一切法為緣 就這個法 是以其它一切法的緣由 是它的根源 如法界緣起章云 法界緣起 無礙容持 如帝網該羅 若天珠交涉 圓融自在 法界的緣起就好像那個網子 上面都有一個珠子 珠與珠當中互相照攝 然後網與網之間的經緯線 就互相交攝 所以叫陀羅網 重重無盡 微細相容 主伴無盡 即他宗就一事一理定能緣起體 不過一相孤門之緣起 此緣起就法界全體 一多相容 自他由藉 重重無盡之緣起 所以這邊就是提到 這個法界緣起的一個殊勝 好像珠子跟珠子當中間隔著 但是他互相輝印 那麼這個珠子跟珠子當中 又有這個經緯線連著 那又怎麼樣 不相脫落 就是互相的串連 那麼既然提到這個法界緣起 當然他也含蓋了四法界 四個法界我們在講義的 七十五頁有提到 一心法界他總共有四法界 所謂心融萬有 便成四種法界是也 那麼什麼叫做四法界 就一事法界 二理法界 三理事無礙法界 四事事無礙法界 事法界就是差別的事物 就是這個萬法 色心情器萬差諸法 那麼一一差別 各有分齊 每一個現象每一個現象的差別 譬如器從金出 這個器具是從金屬而出來的 那所成種種形 故名事法界 就是這些器具都是從金屬來的 那因為金屬他怎樣 是他的本體 那他從這樣圓的方的高的矮的 這些種種的器具是怎樣 他的相不同 故名四法界 此時界者 分義 隨事分別故 所以什麼叫四法界 這邊是因為他有所解釋不同 事就是因為他的作用不同 好 七十五頁的第二段第三行 後面 理法界 什麼叫理法界 講到事了 也有理 平等的理體 他的理是平等的 就是真如的意思 此體性不增不減 就生佛平等 眾生跟佛是平等的 那麼這個在日本的比瑞山 他就是有個道場 這京都 他就是要進入這個佛殿的時候 是往下走 當你走到這個 往下的最底的地方 你抬起頭來看這個佛的時候 他是跟你一樣高 他不會說佛是高高在上 或是眾生高高在上 他沒有 他是從這個進入大殿 他是往下走 走到最底的時候 這個佛像在這裡的位置 他是跟眾生是平等的 就是說生佛平等 眾生跟佛是平等對待 他不會說把佛弄得高高在上 然後你仰望著他 或是你爬到很高的地方 才在看到這很高貴的佛 不是 他是用這個建築的手法 來表現生佛平等 你進入下去 然後剛好看到佛像 他也是挖一個 一個蠻深的地方 然後佛像進去的時候 跟眾生剛好就平等對待 所以不會有佛比較高 或是眾生比較卑微 或是眾生比較怎樣 或是佛比較怎樣 他是站在生佛平等 用這樣的一個結構來表現 所以這個有必須有這樣的體悟 才有辦法做這樣的手法 好 所以生佛平等 無二無差別 譬如眾金 其相雖異 其體則一 故名理法界 就好像很多金屬在一起 他雖然外相不一樣 但是他本體是一樣 都是金屬的體 所以叫做理法界 此時界者性義 謂諸法性不變易故 理事無礙者 那什麼叫理事無礙 無差別之事物 與平等之理體 然後一體不二 事攬理成故 即理是事 理由事顯故 即事是理 如是理事互相交絡 真如即萬法 萬法即真如 真如與萬法 無礙融通 就是這樣都沒有差別性 譬如金即器 器即金 故名理事無礙法界 就是說他這個金屬 構成一個器具 這個器具本身就具有這個金屬 沒有什麼差別相 此時界具性分二義 不壞事理而無礙故 那麼接著介紹就是 事事無礙法界 一切這個分齊之事法 一一稱性融通 各各有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的關係 互相融攝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一生萬法 萬法就歸一 那麼萬法 這邊提到就萬差諸法 皆如來法性理故 一塵一毛 亦悉具足真如法性理 更無欠缺 萬法與真如無礙故 從真如起之此法與彼法亦無礙 火從理起 水亦從理起 所起之水火似異 而從能起之真如觀之 水跟火看起來好像不一樣 但是他也他的本體的理 水有水本體的理 火也有他 看起來是不一樣 可是他卻是怎樣 都由這個能起的真如來觀 來看的話 他二個是沒有互相妨礙 但是一般我們的認知都 水火不相融 那水火不相融 我們講地水火風四大 或是地水火風空識六大 他還是大的之一 是空大水大火大 這個其它的任何一大 他每一個大 有每一個大的特性在那邊 但是不會互相妨礙 如是萬法互相攝盡 事事互相融即 能夠互相融攝 重重無盡 無礙自在 這個其實用一個很簡單的東西 我們知道有的地方就水火同源 就是他這個地方有冒出石油 又冒出溶漿 那又有怎樣點火 所以他好像有水又有火的地方 其實我們人體也是 我們人體就地水火風 所以你有溫度就是你的火 你有唾液 這個眼淚 小便 這就是水 那如何讓他水火相容 就是沒有衝突 所以身心健康就是四大調和 那身心不健康就是四大不調和 看你是發燒 那就火大 看你流鼻水 拉肚子就是水大 這個就是身體健康就統統沒事 那麼身體不健康就是四大不調 那這裡講義七十五頁的 第二段的倒數第二行 那譬如器器同一融即 故名事事無礙法界 此時界亦具性分二義 性融於事 一一事相 不壞其相 如性融通 重重無盡故 所以這個是不會相妨礙的 就像我們一個健康的人 所以內在你的身體地水火風 然後就互相的相融相即 那若四大不調就有弊病產生 所以有人就開玩笑 那我們身體裡面結石就是 就是地大了 就是石頭跑到身體裡面了 這個是有一些因素 讓這個身體有結石的現象 這個石頭也可以把他擊碎 有人就用那個醫療的方式 把他擊碎 有人用拍打的方式把他擊碎 有人用喝水的方式把他粉碎 所以四大並不是一成不變 他會隨著業力因緣 或是你外來的這些醫療 配合 運動會有所變化的 所以生氣的火大 跟運動的火大不一樣 生氣的火大有時候 真是像焚風在燒一樣 身心不舒服 那運動的火大又覺得通體舒暢 雖然是有點那個熱的感覺 可是又非常的舒暢 那四法界是在華嚴裡面 一個很基本的觀念 接著我們介紹這個十玄門 十玄門 十玄門他又分為 古十玄跟新十玄 講義七十五頁第三章 他提到這個古十玄是至相 就是智儼大師 他註的這個華嚴一乘十玄門 裡面所提到這個觀念 那麼新的十玄是賢首法藏大師 他的華嚴經探玄記裡面所提的 那他有什麼說明或什麼認證 這個下面再來解說 那事事無礙就相即相入 那什麼是相即 如波水相收 就好像我們看到海水 還有海浪 那麼海浪就是由海水而來 那沒有海水就無風不起浪 那麼因為有海 有海水 所以才有辦法起海浪 那因為有海浪 所以他又回歸為海水 所以他的是相即的 彼即是此 此即是彼 故曰萬物同體 海浪也是海 海水也是海 相入 如二鏡互照 彼依此有 此依彼有 是曰萬物相依 那麼我們也提過這個 鏡子當中照的是一盞燈 或是蠟燭或是蘋果 那你兩個鏡子互相照的話 就一直融攝不同的這個燈火 或是融攝不同的蘋果在裡面 這叫事事無礙 那講義的七十六頁 我們就來提這個古十玄 跟新十玄的一個對照 這個大同小異 因為觀念不同 所以有些排列上的一個 古十玄他提的是 同時具足相應門 他跟新十玄是一樣相對的 第二因陀羅網境界門 他卻跑到第七個新十玄的 因陀羅網法界門去了 古十玄的第三是 秘密隱顯俱成門 他是對照到新十玄的第五 隱密顯了俱成門 第四微細相容安立門 他是在新十玄的第六 微細相容安立門 第五十世隔法界異成門 他是新十玄的十世隔法界成門 第六諸藏純雜具德門 他是在類似於他這個用虛線 就比較不肯定了 人家說心虛 心虛 就是不是很踏實的感覺 類似 是新十玄的廣狹自在無礙門 第七一多相容不同門 他是新十玄一多相容不同門 第九唯心迴轉善成門 他是第十個 新十玄的第十個 主伴圓明俱德門 那麼古十玄的第十 託事顯法生解門 他是在新十玄的 託事顯法生解門 這個比對上 這個就好像我們在講戒定慧 有的人解釋說 由戒生定然後再生慧 其實戒定慧他可以 彼此互相成就 也可以彼此互相襯托 或是彼此互相 就是彼此單獨的成就 然後互相襯托 所以簡單的講定慧 定 然後慧 然後戒也可以 或是慧或戒或定 他這個排列組合可以交換的 不是說一成不變 而是說戒他的因緣 會來幫助怎樣 定的一個成長 那麼定也能夠幫助慧的成長 可是慧他也可以相對 所以戒可以這樣 定也可以這樣 就是相輔相成 然後來幫助其他兩個觀念 慧也可以相輔相成 成就兩個觀念 那接著我們來提一下這個 六相圓融 所以這幾個都是在華嚴上 一個很基本的一個概念 六相圓融 那麼我們知道 講義七十六頁第二段 也是第四章這邊提到 十玄緣起是事事無礙的法門 我們說事無礙 理無礙 理事無礙 事事無礙 這邊就是在提事事無礙 這個最後面的 由六相圓融之教門成立 所謂六相 一總相 二別相 三同相 四異相 五成相 六壞相 這個我們之前有概略的提到 那什麼叫總相 就是一含多德故 二別相者 是多德非一故 別依止總 滿彼總故 那麼緣起法一切處通 今且略就緣成舍辨 就是簡單的來認知一下 那麼總相別相 如云全體與部分 總相就是全體 別相就是部分 這樣叫做如舍是總相 和同作舍之椽等諸緣 這個就好像我們說 房子就是總相 那柱子門窗就是別相 別於總故 是名別相 所以因為他是各別的 那各別的他不是總說 所以他叫做別相 三同相者 多義不相違 同成一義故 什麼叫同 就是很多意思 但是他不互相違背 好像泡麵 拉麵 然後不管他叫什麼麵 那他都是麵粉做的 所以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四異相者 多義相望 各各異故 那他又不同的外相 同相謂差別之諸法 能調和成一體 而不失其部分之特質 他的特質沒有違背 如椽等和同作舍 椽就是卡榫 卡榫你來做一個房子不相違背 叫做舍緣 非作餘物 是同相 所以統統是這樣的原理 然後做的房子 那要做這個房子 不是別的東西來做的 同樣的東西 所以叫同相 那麼椽是諸緣 隨自形類 相望差別 是異相 但是卡榫是卡榫 有人是長的 有人是短得 然後相互鎖在一起 好 所以你看他是各別的 然後互相有差別的 五成相者 由此諸義緣起成故 有很多的這個意思 來解釋他的緣起 六壞相者 諸義各住自法 每一個內涵 他有每一個特色在那邊 不移動故 謂有特性之異相 能調和而成同相 那即部分相依而成全體 雖成全體 而非破壞部分之特性 如椽等作緣 舍義得成 是成相 這些卡榫的做成房子的 叫做成相 椽等諸緣 各住自法是壞相 那麼這些卡榫的 各自有他的內涵 所以就是不同的 一切諸法 無不具足此六相 此三對六相中 總同成三 無差別之圓融門也 別異壞三 差別之行布門也 此平等與差別 相即相入 圓融無礙 離總相 無別相 離同相 無異相 離成相 無壞相 總相即別相 別相即總相 同相即異相 異相即同相 成相即壞相 壞相即成相 如是圓融不離行布 行布不離圓融 行布即圓融 圓融即行布 六相無礙 是名六相圓融 所以這個六相圓融 所以諸法 一真法界無盡緣起 這邊就是敘述一些特色 所以他有立這個六相 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 那但是他又怎樣 互相的融攝 所以才叫做六相圓融 所以有解釋不同 剛提到是拉麵 是陽春麵 是烏龍麵 反正都是麵 但是他有一個特色就是 他們都是怎樣 麵粉所造的 所以分了很多種 你要吃這個粗的麵 吃那個細的麵 吃扁的麵 圓的麵 但是都還是怎樣 麵粉做的 那這樣子大家來認知 就比較能夠瞭解 所以他這個六相是外相不一樣 可是融會貫通 七十六頁就講緣起與性起 那大部分的人 就不瞭解什麼叫緣起 什麼叫性起 由以上所述觀之 就上面來說我們來瞭解一下 此宗教義之要領 不外所謂十玄 那麼華嚴宗他的教理 就是提到十玄 那麼所謂六相 皆談事事無礙法界 是無盡緣起 事事無礙就沒有妨礙 那麼無盡緣起 以宣揚萬物一體 萬物相關的妙理 把這個事物的萬理 來做一些很巧妙的比喻 此事事無礙的教義 此宗稱為性起法門 簡他緣起說 就是簡單的就是他緣起說 所謂緣起 因緣生起義 謂待他緣而生起 以無明為緣 顯現諸法 所謂性起者 就體性現起義 謂不待他緣 依自性本具之性德生起 即性起 那麼緣起就待緣而起 那麼性起就自己生起來 自己本德生起 他不用待他的緣 在如來果上 真如法性 順自性起為世出世間一切諸法 所謂性海無風 金波自湧 但是性海本性的海 沒有波浪 那這些波浪是自己怎樣 沒有些什麼因緣 叫自己起的浪 無風不起浪 但是他無風起浪叫做性起 如妄盡還源觀云 這本書說 依這個體起用 依這個本體而有這個用 名為性起 那那個普賢行願品疏鈔有說 一心怎樣 法界成諸法 那他這個有兩個門之說 總有二門 一性起門 二緣起門 所以你的心起的種種的諸法 有這兩個現象 一個是因風起浪 一個是無風起浪 就沒有風他自然而起的 所以這個回歸到 六祖壇經有人家說 這個船幡是風動還是幡動 六祖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 是仁者心動 這邊是提到這個因緣所起 有這樣性起跟緣起這兩種說法 可見你如何去認知 到底什麼是性起 什麼是緣起 那麼就知道整個這個法界當中 事事無礙 他有相即相融一個觀念在那邊 而且是能夠環環相叩 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那麼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這個都是華嚴經 很經典的一個觀念 我們先介紹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