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佛教各宗綱要11 主講者:理群法師 佛教各宗綱要 第十一集 各位觀眾 阿彌陀佛 我們佛教各宗的綱要 在介紹這個唯識方面 也漸漸的接近 這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後面 提到修行的問題 那麼修行 當然有講到根機的問題 眾生在修行的立場上來講 有頓根有利根 相對性的有人會把利根的人說 他就是修禪宗 因為他頓悟 頓根的人 就是比較適合修這種 比較慢的 就像唯識 淨土 這種修行法門 其實這也不是一個 絕對的一個論說 眾生雖然根器有利有頓 那麼他個人的心向上 他喜歡修種種的法門 比如說剛剛說的 利根的人適合修禪宗 頓根的人適合修這些 其它的法門 這個是一個大體上的劃分 但不是絕對一定要這樣做 之前我們在講義的第二十八頁 有提到了這個修行認知上 有五重唯識觀 那這個表格就是把我們前面的 這些文字的敘述再做一個 條列性的很簡單的一個表格 來跟大家分享 五重唯識觀 一就是遺虛存實識 就是空有相對 空的觀念 有的觀念 互相來印證 第二個捨濫留純識 就是心跟相來對境 第三攝末歸本識 這是體用相 大家比較熟悉的講法是 體相用 他們體相 那這邊是體跟用來相對 相就沒有提到 第四隱劣顯勝識 心所相對 心法 這個心王跟心所來相對的 第五這個遺相證性識 這個就是來讓我們認知 這個性的唯識 前面一到四是這個相的唯識 是像我們來做 整個的在唯識的認知當中 他有屬於這個性的方面的唯識 或是相的唯識 所以表格上面 這個遺相證性識 這個同樣是一個識 所以它這邊是一個錯字 所以應該是唯識的識才對 那麼 講義二十八頁的第一段 這邊表格下面有二行字 提到了五重當中 前面是從 是依他識相 觀唯識的這個理論 故云相唯識 他是這個以他起的這樣的觀念 來認知唯識 後面一重 就圓成識性 觀唯識的理 故云性唯識 所以他是從理來下手 前面是從這個識下手 如此從這個粗到細輾轉相推 所以有總共有五重 悟唯識的妙理 總攝一切 遂入理智冥合心境玄會的境界 這個就是透這個過這樣的關係 來做一個認識 性相的唯識 也是理事上的一個認知 那麼修行他這邊就提到 有五種性 他說一切的有情 無始時來法爾有五種性 他提到了有五種的這個根器 第一個是聲聞種性 第二個是獨覺種性 第三個是菩薩種性 第四個是不定種性 他是這樣子來稱為 五無性有情 那麼這五種 是由有情於本有無漏種子 本來就有無漏種子 有具不具而有差別 所以看他是不是 具有無漏的種子來做一個劃分 然後我們先來講 第一個聲聞種性 唯具修道的果 決定證羅漢果的 生空無漏智的種子 他是有具有 生空無漏智的這個種子 第二獨覺種性 他唯具決定證獨覺果的 生空無漏智的種子 所以他這個也是很殊勝 所以兩個其實是大致上 沒有什麼差別 所以用比較白話的解釋就是說 這個聲聞種性 他就聽到人家講經說法 念佛 聞 聲聞 聽到這個聲音而有所證悟的 獨覺 那他是 有人叫緣覺 就因緣所生法 所而來證悟的 第三 菩薩種性 唯具決定證佛果之 生法二空無漏智種子 他就是站在那邊 要往成佛的路上去成就了 此性有情 斷煩惱所知二障 眾生有所知障 有煩惱障 所以說業障 業障 其實也是有所障礙才叫做障 煩惱太多了 這個所知障 因為你 現在人說資訊的發達 因資訊發達 相對的瞭解一些資訊 可是變成他修行的障礙 有些人跟他講什麼 這個我懂 這個我聽到 這個我也明白 結果他不會心虛的 就心就很滿 而不謙虛的 或是低聲下氣去求知 或是去向善知識得到答案 所以自己去認為自己最棒最行 這是我慢心 這是所知障 所以早期教育沒有很普及 大家說不用讀那麼多書 讀一讀也是所知障 現在因為教育普及 你沒讀就好像你在這個社會上 沒有一個立足點 那當然是讀書的料子 請他讀書 不是讀書的料子 可以學一技之長 同樣都可以在這社會上立足了 所以他是有了這個二障 然後這證得二空真如 得菩提涅槃二轉妙果 那麼第四個 他這邊提到 四不定種性 具有菩薩並 獨緣聲聞三乘無漏的種子 此有四類 這個 這個不定性的種性 他也有四種 所以在講義二十八頁的第六行 然後他說這個有四種 一具菩薩聲聞二性 二具菩薩獨覺二性 那麼三具聲聞獨覺二性 四具聲聞獨覺菩薩三性 所以五無性有情 不計三乘無漏種子 唯有有漏種子 所以他只有有漏的種子 不能斷煩惱所知二障 所以這個所知障 煩惱障沒有辦法斷除 取出四無漏智 得解脫勝果 所以但修世間善業 受人天有漏果報 所以這兩句話就是大家 可以做一個蠻多人去探討的 就是說世間的善業 所以他只能得人天的福報 這個就是有人 對於某種善行 他覺得說這不代表菩薩行 這只是人天福報的善行 那這個不是危言聳聽去 對他們做行善有所批評 而是說他是在這樣的層次 這樣位階 那要透過修行 才能夠再往上提升 所以莊嚴說無性有情 有時邊畢竟時邊 這個就是說有時邊畢竟時邊 他是這個分兩種的一個邊界 此中初是暫時無涅槃法 後世畢竟無涅槃法者 像莊嚴論說的 無般涅槃法者叫無性位 這個又分為兩種 一者 這個時邊班涅槃法 二者 畢竟無涅槃法 那這裡就是把他做一個 細分再細分 那麼前面提到的時邊涅槃法者 有四種人 一者一向行惡行 二者普斷諸善法 三者無解脫分善根 四者善根不具足 所以再來他提到了 畢竟無涅槃法者 無因故 那麼彼無涅槃性 此謂但求生死不樂者 生死不樂 那麼在楞伽經 有說到大慧 此中一闡提 何故於解脫中不生欲樂 大慧 於捨一切善根故 唯無始眾生起願故 云何捨一切善根 謂謗菩薩藏 言此非隨順契經調伏解脫之說 這個都是因為眾生的這些根器 所以能夠讓他去做一些調伏 那麼很多眾生當然有善根 也有少數善根 也有沒有善根 所以叫做一闡提 這個在其它大乘經典就有提到 一闡提也可以成佛 好 講義第二十八頁 的倒數第六行後面 作是語時 善根悉斷 不入涅槃 云何為無始眾生起願 謂諸菩薩以本願方便 願一切眾生悉入涅槃 若一眾生未涅槃者我終不入 此亦住一闡提趣 就是說所有的眾生 他都希望他能夠入涅槃 入涅槃也是得解脫的意思 那麼如果有一位沒有的話 我就不入涅槃 這個是眾生跟菩薩的不同點 眾生 一般說我自己好就好了 不理別人 就是自掃門前雪 不管他人瓦上霜 那菩薩是雞婆性格的 他是自利又利他 所以希望連一闡提也能夠成就 好 那麼佛言 這邊就提到了 佛言 大慧 彼菩薩一闡提 知一切法本來涅槃 畢竟不入 非捨善根 何以故 捨善根一闡提 以佛威力故 或時善根生 所以者何 佛於一切眾生無捨時故 所以佛陀是沒有 捨棄任何一個眾生 所以他連沒有善根的一闡提 他都願意度 是故菩薩一闡提不入涅槃 所以看起來 他們好像沒有入涅槃的樣子 如是依如樞要 合經及論 闡提有三 這裡就把大家在對 一闡提的說法 比較普遍性的一個解說 有三種 一個是沒有善根的人 斷善根的人 二這個是大悲 三是無性 然此宗所謂無性有情 正指第三畢竟無涅槃法者 他是在指第三項而已 好 那麼講義的二十九頁 第一行他就提到 以上五性當中 唯菩薩種性與不定種性 得證佛果 所以我們看到不定 好像這不穩定 這不知道變成怎樣 這個心中就一個起伏 那麼這個不定就是因為他不定 可以直超佛定 所以這個證得佛果 那這邊提到了獨覺聲聞二種性 但證二乘無學果 無性有情 永不成佛 是曰五性各別 這邊就把他種種的特性 做一個說明 講義二十九頁的第三行 他提到的這個大乘的種性 那麼菩薩種性 無始時來 其本識內 法爾具有決定 得證佛果之本有無漏種子 所以他這樣的解說 就非常的清楚 我們說眾生是無始無明 那菩薩也是無始時來 就是沒有辦法去算的 過去的無量始劫來 他就具有無漏的種子 沒有漏掉智慧的種子 沒有漏掉成佛的種子 所以他叫做無漏種子 而其未發心位 未聞法界等流正法 未修令此無漏種子增長之 方便加行 善根未熟 唯住菩薩種子 性類差別 是名本性住種性 這邊就點出這樣的觀念 那麼具發心者 若不定種性 迴心向大後 所以菩薩要迴心向大 就迴小向大 以自己得解脫 還能夠其它的眾生能夠得解脫 叫做迴心向大 那迴心向大之後 聞法界等流正法 漸漸修行佛果因行 此聞思修三慧 熏習有漏善種 就剛剛講的 你如果對於你的修行上 要去薰習這個聞思修 那這有漏的種子 把他熏變掉 有的人觀念很固執 有的人觀念很糟糕 那他透過佛法的薰習 他就會慢慢改變他的想法 好 講義二十九頁 第二段的第四行 此聞思修三慧 薰習有漏種子 由此薰習力 就靠著他這樣的薰習的力量 令彼法爾無漏種子增長 是名習所成種性 如識論云 何謂大乘二種種性 一本性住種性 所謂無始以來依附的本識 他這個就把他分成兩個 這個種性 一個無始以來他就抓取著他 依附本識 法爾所得 無漏法因 那他自己就不會那麼消耗 自己的因緣 二習所成種性 謂聞法界等流法已 聞所成等薰習所成 所以他也指另外一個善根 一個表示 倫記謂性種性 性習種性各有二種 這個到底如何來劃分 記云性種性有二 一是有漏 以此為因 就是有漏的種子做他的因 能生見道前七方便行 二是無漏人生見道已去無漏 所以你在無漏這個當中 能夠看到見到未來 已經沒有漏了 習種性而二種 那麼習性亦有二種 一是性種中有漏種子 遇緣引發增長已去 所以他是要有這個種子 但是要有緣 他就能夠成為這樣的結果 叫做習種 那麼從此習種 生起見道已去無漏 還即薰種 亦名習種 這是一種薰習種子 好 這個就比較細分 一般來講就是大概一個觀念 介紹給我們知道 這邊就把 這個大乘的種性做一個說明 好 那麼二十九頁的 講義的第三段 他就提到習所成種性菩薩 他分了兩種 一個是頓機 二者是漸頓 這個就剛剛提到的頓根 或是利根 那他這個頓 就是這個頓 那遲鈍的鈍 有的是把分遲鈍的鈍 那利根就是犀利的利 這邊他把這個頓就是頓悟的頓 就是利根的意思 那麼漸頓 這個就是比較慢一點 那麼漸機者 無始以來 第八阿賴耶識中 唯有菩薩法爾無漏種子 其實他的八識田中 就有沒有這個有漏的這個種子 所以他是無漏種子 就沒有漏掉智慧的 所以他叫做菩薩法爾無漏種子 所以他不經聲緣二乘 他不經過聲聞緣覺這兩個 他直超就菩薩位了 所以我們在學佛的人 你拜佛拜菩薩 你不用經聲聞緣覺 不是說你修行就直超 他還是有經過但是這個當中 是有發大心 就好像你經過一樓二樓 你要到三樓 一樓二樓好像有經過 又沒有在意他 所以很快就經過了 所以在經典裡面佛陀就是 鼓勵大眾要發大心 那對那個聲聞緣覺 佛陀在阿含經還有罵他們是 焦芽敗種 是因為你要怎樣 有利他的心情 這個是佛陀一個悲心 那麼可見這個 在我們對佛法的認知 對佛菩薩的認知當中也知道 釋迦牟尼佛 對我們弟子的一個期許 所以他好像讓你覺得 不經聲聞二乘直入菩薩之行 他非常快速 快速到讓你覺得 好像沒有經過 故名頓悟菩薩 亦名直往菩薩 那麼二漸機者 無始以來他的八識田中 並具三乘無漏種子 故先修二乘行 證聲聞獨覺果 他的是具有三乘的 這樣的無漏種子 所以他有次第 先成為聲聞緣覺 然後迴心向大 入菩薩之行位 迴小向大 所以在聲聞緣覺 有的人就把他稱為小乘 菩薩就叫為大乘 但是一般研究原始佛教的人 他所要把他定位在原始佛教 好 大小之乘的分別 還是一個對立法 好 那麼入菩薩之行位 此漸悟之種機類 迴心之後經多劫之修行 除偏執 使入資糧僧祇時分 即初果聖者 迴心向大者 經八萬劫 除偏執始入大乘初位 經過了八萬劫才能夠到這裡 那二果經六萬劫 三果經四萬劫 四果經二萬劫 獨覺經十千劫大乘初位 故名漸悟菩薩 亦名迴入菩薩 這邊是因為一般的人 在說要成佛三大阿僧祇劫 所以他這個就有把他分為 這個大乘初位 然後二果三果四果 聲聞 緣覺 他們有哪些的這些 要花費的時間 其它的這個唯心的這個 系統的經論 他們是一念成正覺 所以你的當念是與佛相應 那你就是佛 你的心念與凡夫三惡道念 你就是去那邊 所以是說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 我們的心不在修行 不在解脫道上 那當然就會往下去墮落 講義二十九頁的第四段 頓悟漸悟菩薩又有兩種 一個叫做智增菩薩 一曰悲增菩薩 這個到底是以智為重 智慧為重 那有的是悲心為重 一曰悲增菩薩 還有智增者 智慧增上義 就特別有智慧 此菩薩智慧勝故 斷惑證理之自利行多 所以把自己的惑業苦 都能夠把他處理掉 而來利益眾生 利生化物之利他行少 故於初地即捨分段 受變易身 就是說他 雖然是這樣子的一個果位 可是他自利的比較多 利他做的比較少 所以他就能夠進入這個 分段生死 就在初地的時候 就捨去他的分段生死 然後變成變異生死 那麼悲心增上者 大悲增上義 那麼此菩薩利生念盛 故七地以前 受分段身 助願受生 久住生死 利益有情 所以他都是以利他為主 所以好像在這個生死當中 過了還蠻久的 那麼利益有情 至八地 方受變易生死 於漸悟中 從三四果迴心者 欲惑不斷 然後不能再生欲界故 必是智增 所以我們說三界有 欲界色界無色界 透過修行 他這邊已經離開了欲界了 從初二果迴心者 欲惑未盡故 或成悲增 恐生死故 或成智增 所以這個就有的是智慧增上 有的是悲心增上 所以成佛做祖 有時候是看個人的習性 所以為什麼有的人 他會去西方極樂世界 有的去東方琉璃世界 當然也是因為 他的這個習性使然 也是他的個性特質 他能夠去哪些地方 那麼既然是這樣子 那我們來認知這個入道的次第 講義二十九頁的最後一段 他提到菩薩經過三大阿僧祇劫 修無量善行 所以善行對修行也是有幫助 只是太著重在善行當中 會得到了是只有人天福報 那麼證人法二空 人執法執都沒有了 斷煩惱所知二障 斷煩惱障所知障 證菩提涅槃二乘果 其間的階位 或立四十一位 或立四十二位 或立五十一位 所以有的人 就把他列成四十一個位階 四十二個位階 五十一個位階 五十二個位階 什麼叫五十二位者 這個十信 我們在那個講義有提到 這個十信在註解的第十九 全稱十信心 簡稱就十心 十個心 那麼依所有的經典所舉的 其名稱跟順序有稍稍的不一樣 菩薩纓絡本願經的卷上 這個賢聖名字品所列的有十種 舉信心念心精進心定心戒心 回向心護法心捨心還有願心 所以發願是很重要 發願要去到那裡就去到那裡 當然有的人說 我發了很多願都沒有實現 那是因為業力一方面沒有清淨 二來是我們的福德因緣 沒有具足 所以修行真的是要一點 福德因緣才有辦法 就去親近善知識 或是碰到正法來修行 那麼十住 在講義的註解第二十 又做十地住 十法住 十解 那麼菩薩修行的過程 分為五十二位階的話 其中第十一到二十的位階 屬於住位 停留在那邊叫住 稱為十住 那這邊就提到 即初發心住 治地住 修行住 生貴住 方便具足住 正心住 不退住 童真住 法王子住 灌頂住 所以他種種的住位 那這邊第一個是初發心 所以有的人 學佛一年佛在眼前 學佛三年佛在天邊 就是剛學佛口口聲聲的 都是以佛菩薩為標竿 為我們的修行的準則 修一修之後 因為懈怠又俗務 就離佛菩薩越來越遠 這邊緣化了 就這個學佛一年佛在眼前 學佛三年佛在天邊 就變老油條了 這個是我們必須一般的大眾 學佛者要警惕的 好 那麼這裡就是把他歸類 那接著是十迴向 十迴向在這個註解的二十一 十行 先十住然後十行 十行註解二十一 就菩薩修行的五十二位階當中 指二十一到三十所修的 十種利他行 例如叫做十行心 所以是利他的這樣的行為 即歡喜行 饒益行 無瞋恨行 無盡行 離痴亂行 善現行 無著行 尊重行 善法行 真實行 總共有這一些 那十行之後就十迴向 在註解的第二十二 菩薩修行 有時候位階當中 從三十一到四十位階的迴向 乃至於以大悲心 救護一切眾生的意思 叫做十迴心 簡稱叫做十向 也就是救護一切眾生 離眾生這個相迴向 不壞迴向 等一切佛迴向 立一切處迴向 無盡功德藏迴向 隨順平等善根的迴向 還有隨性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如何的迴向 無縛無著解脫迴向 法界無量迴向 所以阿彌陀佛 叫做無量光無量壽 那麼我們對一切的眾生 也要無量無邊的心量 所以舉一不是反三而已 舉一要反無量 那你才有辦法千手千眼 去救度一切的眾生 那這裡就是他把他很簡單的 這個十迴向 還有十地也把他做解釋 十地就是在講義三十頁的 最後一行 就是註解的當中 十地心即四無量心 十善心 明光心 然後焰慧心 大勝心 現前心 無生心 不思議心 慧光心 受位心 所以是有很多的這個 殊勝的因緣來具足 所以這邊有提到這個 等覺 妙覺 再來就是說十性十住十行 十迴向十地還有等覺妙覺 有四十二階的說法 是攝十信於初發心中 慈恩更攝等覺於十位 於四十一位當中 立了四十一位 所以這個各宗的講法不大一樣 但大同小異 講義的第三十頁 那麼第二行的第三句話 他說識論即對法等論 道為五位 五位 一者資量位 第二個加行位 三通達位 這是說你的管道弄得更好 你的業績做得越好那就有獎勵 那這個是一種口頭的獎勵 並不納入我們對於 某一位經典佛像的一個 論說的一個要點 那麼這邊就提到五位者 一資量位 二加行位 三通達位 四修道位或是修昔位 五究竟位 如對法云 道有五種 謂資量道 加行道 見道 修道 究竟道 總共有這五種 來究竟解脫 那如是五種 依道自性及眷屬 以顯道諦的差別 那麼此中初二者 方便道 所以解脫道是很重要 可是前面有前法 你知道的方便的話 再來你要修什麼都沒有困難 第三四二位 正為無漏聖道 第五究竟位 即是佛果 所以究竟的解脫 就是讓我們能夠得到佛果 然後讓我們能夠 利益更多的眾生 好 那麼我們終於 也把唯識方面做一個段落 接著我們來講律宗 那麼律宗這邊有一個緒論就是 開場白 那麼開場白也可以由大家 來個人呈現心得 或是你有什麼期許 那因為大家的觀念差不多 所以我們就統一了 來這些教材做說明 第一章就是此宗的名稱 跟他的歷史 一個簡單的歷史 像我們每一個人去讀書 去做事情 要交一下你的履歷表 所以這邊就是做一些 基本的資料 來告訴各位 好 釋迦如來是一代的教典 所以被稱為這個 以律藏為主 然後又名律宗 所以可見我們每一個人 來看待他的話 他有不同的稱呼說法 無非就是要來彰顯這個 宗派的一個看法 好 那麼此宗是以戒律 律藏為主 故名律宗 又以四分律為宗故 所以叫四分律宗 所以四分律是在教界 相當流行的一個版本 好 我們看第二段 佛典稱如來住世五十年間 隨根制戒 他這個來到這個世間度化眾生 戒律是因為眾生有犯才設立 不是先設起來 不要殺盜淫妄酒 然後比丘有多少戒 比丘尼有多少戒 其實這個延伸都還是從 五戒來延伸 那個精神的那個層次 這邊就提到佛典稱如來在世 五十年間 隨根制戒 有故事就是一個比丘 因為他長得高長得黑 然後到農家去敲門 那農家都沒有人來應門 就只有一個少婦大肚 大腹便便的來跟他開門 他又因為下雨 又天色很暗 然後他敲門 她把門一打開 看到一個黑溜溜的 這個因為他去托缽 然後背後就是有閃光 前面他因為皮膚很黑 所以看了這個孕婦嚇一跳 就流產了 佛陀就說以後不要托缽 要托就早上托缽 把這個一天的糧食就把他 處理起來 那因為他們又日中一食 所以他們就吃中午這一餐 佛典稱如來在世五十年間 隨機制戒 這是你有犯了再制戒 現在的人不會去爬牆 或是不會去爬窗戶 所以就很乖 那以前的人很喜歡爬牆爬樹幹 爬什麼 所以他跑到學校裡來 破壞學校的用品 所以他就制一些規定一下 這個其實是大家互相的遵守 那麼佛典說如來住世五十年間 隨根制戒 就是剛剛講的 那個犯了這樣的戒 什麼戒 就是去托缽嚇到人 那佛陀就說 好 以後下午不要去托缽 就是隨這個因緣機會制戒 那麼佛陀滅了之後 有這個佛弟子優波離尊者 他集合了八十誦律大毗尼藏 他這個也是大手筆的 佛陀入滅之後 他也有做了這些結集 那這個結集 就是我們所明白了叫校對本 你聽佛陀說這部經 你聽佛陀說那部經 結果張三李四 王五麻六集合在一起 同樣一部經有時候會掉一句話 有時候會多兩句話 所以大家就統籌同樣一個版本 好 所以這個佛滅一百年間 迦葉 阿難 末田地 商那和修 還有優波?多 這個五師 相繼的如瀉瓶水 就一直出現了 好像這個水 從瓶子裡面倒出來一樣 並無支派 所以百年之後 異執漸起 分為二部 五部還有二十部 乃至於五百部 所以這個原始佛教的進入 部派佛教 所以就有很多的觀念起來 所以他就把這些這個律藏 還有這些看法 所以又很多的不同的一個角度 跟分岐 非唯識戒律 經論亦分 五部者 則異世五師宗 第五師優波鵋多尊者 他這個人就是把他的看法 他這個弟子叫做 他的弟子有五個人 名曇無德 薩婆多 迦葉毗 彌沙塞 還有這個婆麤富羅這樣子 那麼他各執己見 那分為五部 哪五部 就是曇無德部 此云法密 法名四分 有分 那這個是在那個註解當中 二十四 那《資持記》有說 亦云 以法正尊者 這個根本中 隨己所樂 把自己所喜歡的去除掉 採集成文 隨說所止 凡經四番 有四個地方 一部方成 故號四分 那麼非同章疏 約義判文 中國所稱的四分律中 即依此四分律為根本的律典 以曇無德為開祖 此中國唐道宣為大臣 所以到了大宣這個律師 就把他大成 那麼可見我們每一個人 在歷史上都有他的地位 或是他的定論 那麼第二薩婆多部 此云一切有 法名十誦 三 彌沙塞部 此云不著有無觀 他不著著這個有無的觀念 法名五分 然後四 迦葉遺部 此云重空觀 法名解脫部 婆麤富羅部 此云著有行 亦云犢子部 他這是其就立名叫摩訶僧祇 此云大眾 僧祇為根本 分出為五部 所以這個都是以這樣 為他的標準 那麼我們接著再來介紹這個 四律五論 四律五論 那麼今天就講到這裡為止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