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佛教各宗綱要7 主講者:理群法師 佛教各宗綱要 第七集 各位觀眾 阿彌陀佛 佛教各宗綱要 在介紹唯識宗 今天是進行第二次的介紹 在講義第十三頁 我們一開始有提到這個 唯識宗的來源 那麼今天 我們就先針對講義 做一些回顧跟整理 第十三頁 就提到這個宗派它的名稱 這邊提到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是因為 它是對於法相的認知 所以叫法相宗 那麼第二段是說 是它用所名的理 在小乘是偏有 般若是偏空 那麼這個宗派是外境偏有 內是非無 所以在對於中道的觀念 非常的詳細所以叫做中道宗 第三段他說攝機曰攝機 就是就這攝受 這個根機來講的話 普遍來講他是對一切的宗派的 這些根機都能夠攝受 那麼小乘的是聲聞緣覺 這兩個攝 那般若他又只能夠攝受 大乘的中根的根器 那麼此宗說明了 三個根器都能夠攝受 三乘聲聞緣覺菩薩 那這個講義當中 有一個第三段的第二行 三乘他是一個涼 清涼的涼 這就是多餘的字 那麼同說觀法 普為發趣一切乘者 所以講說一切乘教宗 那麼第四他是約顯理來講 叫做理圓實宗 這個我們在開始的時候有提到 那麼這個宗派他是依解深密經 這樣的勝義諦 相品所立的 說那是所談的就是教相觀法 所以記因勝理義 勝義理 圓滿真實故 所以叫做應理圓實宗 那麼第五段 他是說曰觀行 所以叫做唯識宗 那麼這個宗派是因為 解深密經 分別這個瑜珈品 諸識所緣 唯識所現的這個文章 來所立的 那麼並且他又約這個法相 則有五法的事理 五種唯識 所以他又曰觀心來講 則有五種唯識觀 有為無為一切諸法 都回歸於唯識 所以名萬法唯識的妙理 所以叫做唯識宗 那第六段他說唯識他是一個宗 雖然有很多的名稱 但對大家熟悉的 也是怎樣 法相或是唯識這兩個名稱 大家比較清楚 那麼當識是能變的 萬法是所變 就能變的義理來立唯識宗 就所變的義理立法相宗 所以在理方面 我們來稱他叫做瑜珈宗 那麼在印度 還有我們本土 都能夠接受這樣的稱呼 所以在整個傳承 還有他的名稱 雖然也不同 可是大家都相當的認知 所以有的人 就把他又稱為慈恩宗 就是我們有提到 他所傳承的慈恩菩薩 然後就慈恩宗 那麼在這裡當中 我們中土還有唐朝 這唯識非常的弘揚的 非常有名的是玄奘大師 然後窺基大師 那麼因為這個玄奘大師 大部分居住在慈恩寺 所以就稱慈恩宗了 那麼第二章就是提起 這個宗派的歷史 那麼前一個講次 我們有做一些在歷史上 大家所能夠熟悉的 他的經典還有祖師大德 那麼今天我們就針對講義 來做一些簡單的整理 十三頁下面第二章就提到 這個宗派的簡單的歷史 那第一節就是提到印度 這個宗派他的血統是什麼 我們釋迦牟尼佛 在所說的經典當中 這個宗派他根據的 就是解深密經總共有六部 那廣說法相 唯識的妙理 佛陀滅度九百年之後 彌勒菩薩就應著 無著論師的邀請來到天竺 這個天竺就是印度 就來到了中印度 這個阿育國的講堂 來說瑜珈師地論 還有講了大乘莊嚴論 辯中邊論 金剛般若論等 五部這個論藏 把這個唯識 法相這個法門的這些內容 非常清楚的介紹出來 所以瑜珈師地論是這個宗派 所能夠很主要的 根據的一個論典 無著菩薩所說的 然後照這個對法論顯揚論 他就作了這些 也來廣傳這個宗派 後來世親論師造了這個五蘊論 百法論 唯識三十論 唯識二十論等 所以也非常的盛行 那麼講義的 第十四頁上面第一行 在這個唯論三十論當中 是集合了整個唯識教義的 這個大臣 佛陀滅度之後 大約一千四百 大約一千一百年左右 那麼難陀護法這個十大論師 各個就講經的講經 也就是說講論的講論 造論的造論 那麼這個當中 以護法的論事為這些經論當中 被推崇為是一經的正義 就是最代表座 護法的門人 就是他的徒弟 戒賢論師 他就把這個瑜珈 唯識 因明 聲聞等這些蘊奧 這些主要的精華內容 相繼的跟隨著這個護法菩薩 在那爛陀寺 顯揚法相唯識的宗意 這個是在印度的這個 宗派的血統 那麼第二節就提到 東土十宗的血統 那麼我們就到西方去取經 那相對的我們這個地方 就叫做東土 這個是由唐太宗貞觀四年 玄奘大師到了天竺國去 周遊了五印度 因為他那時候其實分佈了 很多的國家 所以叫做五印度 那麼很簡單的 從這個字面上來認知 東西南北還有中間是五印度 那玄奘大師到印度有十七年 他從這個戒賢論師 接受了這些大論還有實智論 這些的精華 又得到護法菩薩的 成唯識論的抄本 還有五蘊論釋的這些 玄鑒居士 就是跟著這些論師 居士 這些專家來學習 兼通大乘小乘空有宗的 還有這個因明 這個因明學 那麼種種的這些內容 那麼回國之後 就翻譯了梵本七十五部 來很發心的弘揚這個宗派 玄奘大師的弟子窺基法師 跟著玄奘大師來弘揚 是唯識宗的義理 那因為他在因明上非常的專長 也很廣泛的註解這些經論 所以有成唯識論 疏記等這些著作 所以這個宗派就非常的 鞏固了這個東土 還有他的弟子們 這慧沼法師秉承這個師說 這個唯識了義燈 那也 也不同的看法 就是說老師這樣的看法 但學生有不同的解讀 所以他也把他的著作 公諸於世 那慧沼法師的弟子 叫智周大師 他複製了唯識演秘的這些著作 然後又做一些解釋 還有述記 所以在那個時候 法相唯識的宗風非常的興盛 可是到了晚唐之後 也慢慢的衰敗了 這個是在介紹 東土唯識宗的血統 那從這個朝代的興跟衰 也剛好是唯識宗的興跟衰 所以這個唯識宗跟唐朝 還蠻相呼應的 這個朝代興盛他跟著興盛 這個朝代衰敗了 他也跟著衰敗 所以在我們在整個歷史的 認知當中 一個朝代一個社會經濟繁榮 相對的一個宗教 或是一個思想 或是一個真理的弘揚 有時候都是息息相關的 比如說經濟繁榮 大家物質都能夠得到滿足了 他就要心靈上得到提升 就會追尋了心靈的課程修行 或是發揮他的愛心慈悲去布施 那慢慢的大家呼籲慣了 就會淪於浪費奢侈 不互相去惜福 那福報一享盡 又大家又這樣衰退了 那這個衰退了衰敗了之後 大家又反省了不對 我們太奢侈了 不對 我們太不惜福了 又反省又懺悔 慢慢又起來了 有閒又很奢侈又有富裕了 又可以給一些不如的這些眾生 去做布施 大家又很平等的相處的時候 又懈怠了 所以起起伏伏 起起伏伏 這眾生的習性 不會在很高深的這個地方 就是整個的谷底升起來的時候 然後好好的做永續經營 或是做一些比較長遠的眼光 去看待未來 那當然有起有伏是必然的 無常的現象 那我們是不是能夠 把這個波浪怎樣 放緩 把他放緩慢一點 那高然後就長一點 然後再慢慢的延續下去 那因為業力的展現 習氣的使然 變成那個波浪很大 所以這業風 在唯識來講 真的是非常的貼切 接著講義的十四頁 就要來介紹這個宗派的典籍 就是他有些著作 或是根據的經典 那麼此宗總取六經十一論 註解十一 六經 這個十一論是印度 瑜珈學派所根據的基本的經論 那麼中國唯識宗 除了上列的經論外 又以成唯識論為最重要 此論是世親菩薩 他在晚年的作品 是根據解深密經 瑜珈師地論等要義而撰成的 初期僅有三十頌文 又名唯識三十頌 這個內容不是很多 可是涵蓋的非常的豐富 那麼我們回到這個講義的中間 第一節的第一行 這個宗派 他是取這個六經十一論為根據 在六經當中於解深密經 為他的根本 中心思想 主打 十一論當中又以瑜珈為本論 瑜珈師地論為本論 而以窺基 就是玄奘 窺基法師他們 所綜合的 護法他們這種十家的說法 他們兩位把一些很多方面的 著作糅合了 這個好像和一和 麵粉跟水 或是泥土跟水和一和 然後變成了成唯識論為綜合版 那這下面就是把他做一些簡介 六經第一本提到的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有三個版本 註釋十二 這個是一般大家比較 瞭解的一些常識 有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四十華嚴就是八十華嚴的 最後的一品叫入法界品 那他在後面 就把他這三個版本列出來 第一個版本就是 東晉佛陀跋陀羅 所翻譯的六十華嚴 唐朝實叉難陀所翻譯的 是八十華嚴 唐朝的般若翻譯的四十華嚴 那麼四十華嚴就是 八十華嚴的最後入法界品 第二本經典 是要介紹的解深密經 他也有四個版本 第一個宋朝求那跋陀羅 所翻譯的叫相續解脫經一卷 可是他們 這個後面兩品 的翻譯不大一樣 第二本就是魏朝的菩提流支 所翻譯的這個深密解脫經五卷 第三本是陳朝的真諦翻譯的 佛說解節經一卷 那麼前面的五品翻譯不一樣 還有唐玄奘大師所翻譯的 解深密經五卷 所以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後面 因為翻譯的經典 有時候我們在大藏經 甚至於你在看大藏經的目錄 也可以看到 那個經文有時候一個字不一樣 那麼內容翻譯差不多 每一個論師 翻譯者 他的手法有點出入 可是他原文 可能就是同樣的版本 但是這些翻譯者 有時候在文章 潤筆 或是意思的表達 不大一樣 那麼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的是 玄奘大師的解深密經五卷 總共有五卷 第三本介紹的是 如來功德莊嚴經 這本沒有翻譯出來 第四本還有阿毗達磨經 這也沒翻譯出來 那麼第五本楞伽經 大家就蠻熟悉的 有三個版本 第一個是宋 求那跋陀羅 所翻譯的 叫做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有四卷 第二個是魏朝菩提流支 所翻譯的入楞伽經十卷 第三個是唐朝實叉難陀 所翻譯的大乘入楞嚴經七卷 好 這個經典都幾乎找不到 那第六個經典就是厚嚴經 沒有翻譯出來 聽說他是跟這個唐朝的 毗婆訶羅所翻譯的 大乘密嚴經三卷是相同的 因為他這個版本不見了 另外這邊這個大乘密嚴經有 可是沒有 這個版本沒有就沒辦法比對 所以只是說聽說是這樣子 所以六本經裡面 有三本沒有翻譯出來 那麼其它的這些 在經典上 我們是常常有機會去做認知的 好 講義的 十五頁 前面提到六經 接著就講十一論 有哪些問題 第一本是瑜珈師地論 是彌勒菩薩所說的 那麼由玄奘大師所翻譯的 那麼他另外的版本就是異譯 就是不同的翻譯 有真諦的決定藏論 所以真諦法師他也有翻譯 第二本顯揚聖教論 是由無著菩薩所造的 那麼玄奘大師他也有翻譯 另外真諦法師也很發心 也翻譯了名字叫做三無性論 第三本大乘莊嚴論 是由他的本頌 是由彌勒菩薩所說的 那麼釋論是世親菩薩所造的 還有波羅婆密多羅所翻譯的 第四本是集量論是陳那所造的 由真諦 義淨 他們兩位所翻譯的版本 第五攝大乘論 是由這個本頌是由無著 這個頌是偈頌的頌 本頌是由無著菩薩所造的 然後他的釋論是由這個世親 還有無性 他們所這個翻譯的 就是說對於這個論的這些文章 有這些人去做一些解釋 那翻譯成中文的是玄奘大師 另外真諦法師他也翻譯 那還有這個佛陀善多羅 他翻譯本論 還有達磨集多本 其它由世親 他的再來做一些釋論 所以其實有很多人來參與 那也有很多人來發心 做一些解釋 做一些集冊 所以這個很多人 都是對於經論的認知 護持都很發心 第六就十地經論 由世親菩薩所造 那麼菩提流支翻譯的 第七分別瑜珈論 是由彌勒菩薩所說的 沒有人翻譯 第八辯中論 這個本頌是彌勒菩薩說的 攝論是世親菩薩所造的 翻譯成中文是玄奘大師 另外還有真諦法師的 中邊分別論 就是 他的翻譯名稱 叫中邊分別論 第九個這個著作是二十唯識論 是由世親菩薩所造 玄奘法師翻譯 那麼另外由這個菩提流支 他的大乘楞伽唯識論 還有真諦法師的大乘唯識論 所以還是有兩位 來做不同的版本 第十 觀所緣緣論 由陳那菩薩造 玄奘大師翻譯 另外真諦法師的無相論 也是他的翻譯 第十一本是阿毗達磨集論 這個這邊叫做阿毗達磨雜集論 那本頌是由無著所造的 釋論是獅子覺所造的 那麼雜論是玄奘 這個是安慧所造的 玄奘法師來翻譯 那麼可見瑜珈經論 有很多人來參與跟發心 一般的人他有時候會 有機會參加什麼法會 那當然碰到法會的時候 會誦經 會誦什麼內容 最好大家都能夠參與 那種參與跟去祈求 或是說這是法師們的事情 或是這是誦經人的問題 所以他自己也不願意誦 也不願意去瞭解 拿香對拜就好了 這個就 一般的對宗教的定義就是說 這個就叫迷信 沒有去瞭解 迷迷糊糊的信 叫迷信 所以最好是能夠瞭解 那當然我們提到這個 六經十一論 不是說大家非要去看到他 只是說有個概念 那麼大家在有興趣的話 做一些深入 那也才知道 唯識他的介紹內容是有哪些 講義的第十五頁 第二節就來介紹 解深密經的大綱 那麼這些經典在藏經裡面都有 其實都有了 那我們有機會就去觀閱一下 古代的祖師大德 這個祖師大德他們會做閱藏 閱覽的閱 藏經的藏 那就是一本經一本經的看 有時候沒人指導自己看 因為以前的人 都是科目沒有我們現在多 我們現在要國文英文數學地理 理化 還一大堆才藝的 以前的人很簡單 他頂多讀讀中文 國文就好了 算數也不大會算 看他的興趣 那頂多觀個天 天象 或是看看地理 他們的生活很簡單 思想也很單純 人際關係也不會複雜 所以以前的人為什麼可以 都是飽學知識 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他們都是看了內容很簡單 所謂那個簡單不是敷遣 就是說不會很複雜 現在這也可以 所以他們很簡單 那麼對這些經論就能夠 一門深入 現在人很忙 看了書還有學的科目很多 還要應酬很多事情 所以比較不容易 所以真正的學佛有時候要 摒除外緣 不必要的外緣 自己要做一些斟酌 不然就一天應酬 一天幹什麼 一天幹什麼 每天都忙著自己在進修上 深入上 就比較沒有 投入那麼多的時間那還是會 把自己保留在這個表象上 那麼既然有介紹到這個 主要的主打的經典 我們就把他的 就是他的解題 還有他的有哪些章品介紹一下 這本經總共有八品 序品就是序分 就是前面的 就序言 勝義諦相品以下其品為正宗分 那麼舉例這個正宗七品 的要領如下 第一品就是勝義諦相品 那這把這內容簡單的介紹一下 此品說二無超過一切尋思 與諸行相非一非異而遍一切 一味之勝義諦相 此其為離言法相 亦即諸法實相 這個不容易瞭解 就是說我們要 不要執著 而且要超越一切的尋思 尋追逐 思就思想 跟諸法的非一非異 就是不要對 不對那邊 花很多時間去猜測 捉摸 所以他這個勝義諦相 就是離言法性 所以叫做諸法實相 那尤其有機會 大家才去做深入瞭解 不然我們就把這個 他的幾個這個品的名稱 做簡介 有概念就可以 這是好像小學算術 你至少一到一百的阿拉伯數字 也都會 至於加減乘除那是進階 自然再來開根號那又進階 那再來什麼微積分那個都 還有幾何 什麼因數分解 那個都是進階可成 所以最基本 你知道他有分哪幾品 每一品要講什麼 可能就是要有善知識 或老師的指導 你就比較會清楚 很少人說沒有人教 然後這個九九乘法表他就會 然後加減乘除他就會 有的人可以自修而成 可是看科目 看科目 就說有人書法很好 至少他自己很願意學 有的人國文很好 至少他也懂得這個字念什麼 不會念什麼 他也會去拼音或什麼 英文也是 那數學可能就要有人教 或是他自己在這方面 興趣很濃厚 不然就不容易了 第二叫心意識相品 這個品呢 是在講心意識的這個名相 就是讓我們明白唯識的轉變 第三是一切法相品 在說明遍依圓的三性 這個就是三性三無性 那麼他們這邊講三性 是名一切的法相 第四無自性品 是在說明相聲勝義三種 無自性性 也是在闡明三性三無性的 一些妙理 來彰顯空有和融的達意 空有這兩種觀念的融合 會依勝無性二門 那就是依照五乘有情共 這個以清妙的這個道業 妙清淨業 妙清淨道 那麼證得無一安穩的涅槃 圓說唯一的這個一乘 那麼對於一切的有情界中 能夠有這個種種的認知 那麼可見這個無自性相 這個非常的不容易去認知 因為他講的是蠻深的 而且一般的眾生是希望看有相 花在這裡 看花 你說花不在這裡叫做花非花 他會亂掉 他會花掉 所以一般的眾生 一開始要看到一些實際的 那麼不要執著 是要跟他做交代 所以一個人他能夠做到 無我執跟無法執 所以什麼是我 先認知 那如何做到無我 法是什麼 你瞭解法 再來做這個不要有法執 那麼先藉由有來顯無 藉由有來顯無來明瞭空 所以這個有境界的 那沒有境界 他思想觀念的範疇明明就有 無眼耳鼻舌身意 明明就有 什麼無眼耳鼻舌身意 那從有當中去認知 沒有執著是無 那麼沒有執著當中 是無的體認之外 你還要去修行 所以無眼耳鼻舌身意 不是單單落於文字說 沒有眼耳鼻舌身意 而是透過修行 你沒有無眼耳鼻舌身意 對色聲香味觸法的相應的話 他就不會產生眼耳鼻舌身意識 就是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 那麼你沒有六根對六塵的相應 就不會有六識的產生 不用相應 沒有怎樣 交涉 沒有交涉當中 就不會有攀緣之分 這樣才有辦法親近 所以唯識學 有的人就說 哎喲 名相那麼多 其實他透過認知之後 來修行是非常的 很好的一個基礎 先從識當中 從外在有相當中去認知 好 講義的第十五頁的 倒數第四行這邊就講 解深密經的第五品 分別瑜珈品 這個在說瑜珈的觀行 第六就說 波羅蜜多品 此品在說明菩薩有十地 乃至於佛地 菩薩所應該學的就六波羅蜜 那麼並且能夠對治 癡 還有愚 愚癡 癡 花很多時間 提到三大阿僧祇劫 第七品 如來所成作識品 在說明三生的功德 順便也只解釋了三藏的差別 好 這個就非常清楚的認知 講義的第十六頁 既然有介紹這個 解深密經的大綱 那麼也介紹了這個 要來介紹瑜珈師地論的大綱 這個也許是有點繁瑣 可是大綱介紹之後 我們要去下手就非常清楚 就好像你要去登山 那我們先在家裡研讀地圖 這個地圖這邊是從哪裡開始 又要爬到哪裡 然後又碰到什麼狀況 又碰到什麼景觀 然後你又再繼續怎麼走 所以地圖是先在家裡研讀 你不要去到那邊才要研讀 也是可以看清楚 可是畢竟怎樣 會浪費很多時間 不如把那個時間在家裡先瞭解 然後我們要去起修 或說我們去認知 我們先把這個幾張重要的地圖 認知一下 所以忍耐一下 把地圖讀一讀 那麼你開始登山的話 就可以放鬆心情來怎樣 看風景 曾經有一位畫家 他說出外去旅行變成一種痛苦 怎麼會變成痛苦 他要帶攝影機 他要帶畫冊 他還要帶筆記本 所以照了相之後 不夠 再順便畫一畫 然後還要記錄 這個是某一座山某一個縣市 還有某一個景 然後怎樣 要做很多功課 晚上要做一些整理 這個是幻燈片的 以前 那這個是相片的 現在都是用電腦的就比較輕鬆 就是變成一個出外的旅遊 是一種工作的延續 那有的人他是出外旅行就是 把工作一個段落 出家旅行就是一種休閒 這種放鬆 那有人他的工作 就是變成人家的休閒 他必須很清楚的記錄 他必須很明白的來做一些銜接 所以我們現在 是做一些專業的工作 既然讀佛學院 那麼專業當中的一些 具備的一些基礎 比如說我們現在是各宗綱要 那他到底有哪幾宗 這哪幾宗當中必須有哪些科目 是必讀的 或是必須清楚的 好 你沒有讀沒關係 至少他在哪裡你也找得到 那你就瞭解一下 那你說去旅遊 那你不是一個專業的攝影師 至少你還知道這個相片照出來 這個是合歡山 這個是阿里山 這個是哪裡 你要至少有一個概念 你才能夠跟人家說 我是登百嶽的 我是攝影協會的 講義的十六頁就來介紹 瑜珈師地論的大綱 這一本論叫瑜珈師地 這個是翻譯的名稱 那麼依照梵文或是藏文的翻譯 應該叫做瑜伽行地論 那麼三乘行者學瑜珈 三乘是佛乘 菩薩乘 聲聞乘 叫三乘 能夠自利 利他 所以有一句話就 愛人者人恆愛之 敬人者人恆敬之 那麼立人者人人立之 你能夠幫助別人 那麼人家才會來幫助你 所以他這邊就是希望 也能夠自他兩利 所以叫做瑜珈師 那麼瑜珈師所依照的 他所行的這些境界 謂之為瑜珈師地 那麼這個論是明白的來認知 瑜珈師所應該做的十七地 所以叫做瑜珈師地論 那麼十七地叫做 第一 五世生 應該這個相應地 乃至於第十七無於依地 這個下面就會把他標列出來 所以他內容是在叫我們認知 十支論的這種分法 那麼這個論有正宗分 那沒有初後分 就來瞭解他的文章內容 總共有五分 所以下面就把他做一些介紹 第一個本地分 就把他十七地義 把他做一些瞭解 用三項攝十七地 十七地者由一五世相應地 來根據那都是五世生 他下面就是這樣一一的對照 所以用表格有一個好處 簡單明瞭扼要 有時候我們看書 或是看一些資料 他好像一團文字糾在一起 看的頭就暈了 眼就花了 心就怎樣 涼了 懶得看了 你把他表格化 簡單 明瞭 扼要 你要用文字再敘述的話 前後銜接就很清楚 這邊就是在分境行果 境就從地獄道第九地 第一地就是五世生相應地 就是就五世來這個利潤的 那麼第二義地是就 六七八識來利潤 所以他們這兩個加起來 叫做境體 最後面他這邊有寫到境體 第三有識 有尋有識地 第四無尋無識地 那麼以上三地 是思或是慧於境界 唯求審察的粗細 以及有無來立這個地 那麼對於什麼叫做有尋有識 無尋無識 這可能就我們在講百法的時候 再來做介紹 這個先大家有個觀念 比如說無眼耳鼻舌身意 我們就無眼耳鼻舌身意 先知道這些事情 那什麼叫眼耳鼻舌身意 我們以後再做解釋 眼就眼睛 眼睛會看人 嘴巴會吃飯 鼻子會呼吸 那個是後面再做解釋 眼睛會看人 為什麼要看人 有一個人就 他路過的時候他看他 就彼此對看 結果那個被看的時候 你瞪我 其實他是瞪他 這個一般如果 有點年紀的人就知道 帶老花眼 他就會看了就會用 上面的這樣頭有點低 然後這樣看 那相對的就好像在瞪人一樣 這個帶老花眼 一種就是近視眼 近視眼他度數不夠 他看了有時候會皺一下眉頭 那個那個力量會皺一下 然後把眼球壓縮一下 所以他看東西會比較清楚 各位如果看到小朋友近視眼 那一開始沒有配眼鏡 他看了這個就好像 這個面貌就非常的嚴肅 其實他就因為看不清楚 必須把這眼球要壓縮 才會造成人家誤解說 你在瞪人 這個透過解釋以後就要瞭解了 那另外第三種怎樣 太陽光直射的時候 那就當然會就 會自然而然會眉頭皺一下 所以你光說一個看人 我現在舉了三個例子 你會讓對方接受你是在瞪人 剛剛就講老花眼 第二是近視眼沒載眼鏡 第三個就是太陽光直射 光線直射這個也會 就像我們這樣 光線直射的當下 又要去很平常的去面對這樣的 譬如說盡頭 怎樣的各個的狀況 這個是要相當的忍耐 第五就是無尋無識地 所以大家已經知道這個名稱了 好 接著第六是三摩繫多地 是就地未來利潤的 第七非常摩繫多地 就是推翻三昧的 第八有心地 大家有沒有心 有 怎麼會沒心 沒心就死翹翹了 這邊就在提以上二地 通定善立的這個來立的 第九 無心地 所以這個六七八九是境用 好 再來是行 第十聞所成地 就因聞所生慧來立論 十一思所成地 就思所生慧來立論 十二修所成地 就因修定所生慧來立論 十三聲聞地 那麼前面十 十一 十一叫通行 下面十三是聲聞地 十四如覺地 十五菩薩地就是他的別行 那麼再來就是果了 有境有行有果 那果就下面第十六有餘依地 就有餘涅槃來利潤 那麼十七無餘依地 就無餘涅槃來立論 那麼一般有人就對 什麼叫有餘依無餘依 就是有留下這個色身的 叫有餘依 沒留下的色身叫無餘依 這個是最簡單的一個認知 所以他是通果 那麼我們就先來知道 他的本地分 總共就把十七地 來做一個解釋 那麼第二色抉擇分 那麼就把這些十七地的 一些意識 簡單做一些認知 所以這本經叫做生滅 叫做寶積 所以也是一個唯識學的一個 開始的一個基礎 我們先把瑜珈師地論 做這樣簡單的介紹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