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中觀思想的特色 2 主講:超定法師 我們再繼續講到-中觀思想的特色 上面講有空無礙 接著第二是大小兼暢 我們為什麼說中觀大乘 是一個大乘跟小乘 同樣的來發揚 那就是說中觀是一個-大乘菩薩道 但是對於一般所謂-聲聞小乘一樣的尊重 在中觀思想不是一味的-呵斥貶低聲聞的地位 要從整個印度佛教的-思想歷史的開展 我們從這邊才能明確的指出 了解到中觀大乘-為什麼要大小兼暢 大家應該知道印度的佛教在於 佛陀的時代 一直到佛滅度百年左右 部派佛教還沒有興起之前 佛法是一味的 大家是見和同解 思想是統一的 這一個時代 是佛陀時代 大家一天到晚面對著佛陀 一直到百年之後 大家還清清楚楚佛陀的教誨 到了後來部派佛教興起來了 就有不同的看法 接著由部派佛教開展-而成為大乘佛法 由大乘佛法的演變開展 就產生了大乘跟小乘的對立 我們是根據印順導師 在最早期寫的一本-《印度之佛教》 他把印度佛教的變遷分成五期 第一期聲聞為本之解脫同歸 意思就是說佛教的主流 思想的主流 修證的主流 就是聲聞的解說 聲聞兩個字 各位不要說聲聞就是小乘 不是 聲聞兩個字是-所有佛弟子的通稱 在佛陀的時代 這些人聽到佛陀的法音-而來跟隨佛陀修行 所以聲聞兩個字不管在家出家 所有的佛弟子叫作聲聞弟子 聲聞弟子的目的在作什麼 求解脫 聲聞道就是解脫道 你如果不學佛便罷 要修行就是修解脫道 這是第一 由聲聞為本之解脫同歸-到了第二個階段 叫作傾向菩薩之聲聞分流 也就是叫作部派的佛教 部派的佛教當然說來話長 裡面太多太多問題在 總而言之一句話 為什麼由一味的佛教-聲聞為本之解脫同歸 會演進變成部派佛教呢 這整個趨勢 因為佛陀是要發菩提心-要度眾生 要以眾生的苦為念 應該要深入社會-去普度苦難的眾生啊 我們看到是這樣-為什麼佛教慢慢的發展 很多人傾向於個人的自了呢 所以有兩個思想 有人說學佛為什麼-為了生死 一切都是為了個人的解脫 另外的一班人 他說如果只顧個人解脫 不管眾生的苦難 這樣好像跟佛陀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相應吧 為了這樣的思想才產生了分歧 這是主要的原因-其它當然道理很多啦 後來由部派佛教-發展成大乘的佛教 大乘佛教就是印度佛教第三期 就是初期的大乘佛法 這時候的思想叫作 菩薩為本的大小兼暢 什麼意思呢 這個時候的思想是以-菩薩道為主 我們一定要發菩提心-要普度眾生 這是肯定的 因為一個最好榜樣 釋迦牟尼佛是修菩薩道-度眾生而成佛的 不能只管到自己的自了 可是對傳統的聲聞-也就一般所謂的小乘佛教 並不採取一種貶低排斥的態度 而是同樣的尊重 大乘小乘思想上修證-很多地方是一樣的 這裡不同的是-以菩薩道為主體 對於原來傳統的聲聞-也就是小乘 還是以包容態度 過去的聲聞側重在個人的修道 現在菩薩道側重在為人 所以印順導師引用-中國的一位儒者 他說今之學者為人-古之學者為己 所謂古之學者是指著-過去的聲聞的佛教 也叫作部派佛教那些小乘人 側重在為個人解脫 今天發揚菩薩道 菩薩道是強調為眾生 只要眾生得利益了 個人就什麼都不在乎了 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下面就不講了 為什麼中觀大乘是大小兼暢呢 本來第三期的佛教-也就是初期的大乘 接著下面就是還有-傾向如來的菩薩分流 菩薩自己也分派了 早期的佛法後期的佛法 性空的中觀大乘唯識大乘-真常大乘 到最後的天佛一體-密祕大乘佛教興起來了 現在再看第二段 印順道師在《佛法概論》 在早期 這一本書是叫作阿含講要 原來是專門講阿含經-阿含的思想 後來惟恐當時的佛教內部 把阿含貶抑為小乘 有不重視 所以這是佛法 所談的都是佛法 而且後面又加了一些菩薩修行 依三心而修六度-菩薩道的問題 所以是全面性的 屬於《佛法概論》 在《佛法概論》 它的序文有一句話 要記得非常清楚 佛法的如實相 什麼意思 佛法的本質 佛法的真相 我們修行而證的境界-叫一切法實相 無所謂大小 沒有大小的差別 小乘大乘 為什麼這是小乘 這是大乘 是從印度佛教的演變 發展而形成的一個現象 你說沒有差別 可是看來就有差別 差不多就差很多 那麼現在你說沒有差別 要分別什麼叫作大乘 什麼叫作小乘 只能從行願中去分別 所作所為所表現出來的 如果側重在個人的修證 強調自己的自了-那是小乘 如側重在於利他-為眾生為佛教 它是大乘 大家都很清楚 偉大的佛陀 釋迦世尊是修菩薩道而成佛的 可是佛的弟子是修-聲聞道而解脫的 所以說這是聲聞道-這是菩薩道 聲聞解脫道當作小乘並不正確 各位要記得 小乘兩個字不能涵蓋-大乘佛教興起來 以前的所有全部的佛教 換句話說跟隨佛陀出家修行的 像舍利弗 目犍連 富樓那 這一切的弟子 他們是小乘人嗎 不要認為大乘佛教-沒有興起來以前 通通是小乘的思想-通通是修小乘的 通通是屬於小乘的 不是這麼說 如果說這小乘 明明在印度佛教的發展過程-有這麼一個階段 我們怎麼能否認呢 我們不是否認 小乘正確的說 應該是指部派佛教興起了以後 慢慢偏離了 佛陀慈悲救世的本懷 太偏向於個人解脫了 所以說它小乘 要發揚大乘菩薩道 不忍聖教衰 不忍眾生苦 不能一味的關起山門隱居山門 在那邊求個人的了生死 所以原始佛教不是小乘佛教 記得 不要有人說他提倡原始佛教 就是他提倡小乘 不要這麼講 小乘佛教是根據-賢首宗也就是華嚴宗 華嚴宗裡面就判了五教 小始終頓圓 在這裡面-第一小乘教 小乘佛教 根據五教十宗的說法 在賢首宗裡面講到小乘-是指的部派佛教的六宗 從我法俱有宗 我無法有宗 乃至於諸法但名宗 這個部派佛教 我們說它是小乘的 是這一段 之前的佛陀在世的這些-原始佛教根本佛教 不要把它列入小乘佛教 那麼依現在我們說 這是藏傳的密教 這是漢傳的中國的大乘佛教 還有一個南傳的 南傳的佛教 他們說是上座的佛教 大乘佛教是由於過去-早期部派的大眾部 慢慢發展出來的 大眾部所對的是上座的佛教 我們有時候說南傳的佛教-巴利文系的佛教 或是說聲聞-這個比較完整的 這個包括的範圍比較廣 聲聞的佛教 如果是聲聞佛教這四個字來講-就涵蓋大乘佛教之外 不管是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 通通就可以把它用聲聞佛教-把它包括了 現在呢 講到修菩薩道 修菩薩道當然要度眾生 度到那裡去 也是要得解脫 趨向於解脫這個目的-可以說是共通的 你說聲聞人要得解脫 難道菩薩道 你說要度眾生-不是度他們解脫嗎 你難道把他推下海嗎 不可能把他推下海吧 如果不推下海就要上岸啊 上岸就是要到彼岸 達到解脫的目的啊 這是很清楚的 講到佛法 講到解脫整個佛法的根本 生死的流轉 為什麼在這世界上頭出頭沒 跑來跑去在迷宮裡面迷糊-走來走去跳不出去 因為我們的無明 我們無明造了業 所以就在這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可以說釋迦牟尼佛所悟證的 也是釋迦牟尼佛說法-度眾生四十五年 或者是說四十九年 就說這些 把自己所證的真理 -把它宣說出來 生死的流轉就是這樣 還要不要繼續流轉下去 我們要求解脫 要反其道而行 不要再在生死漩渦裡面 在生死的洪流裡面-在苦海裡面 繼續隨波逐浪了 回頭是岸啊 怎麼回頭啊 茫茫渺渺 不知道哪裡是我們的彼岸 要怎麼走 現在告訴各位 從生死趣向解脫 一個最簡單最根本的基本原則 也就是從這裡面建立起-我們的正確知見 由正見而修正行 也就是說要修中觀見 中觀的正見 由中觀的正見培養般若智慧 而趣向無上菩提 所以叫作通達緣起性空 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現在就要突破 突破緣起的鉤鎖 世界上的人 在我們地球裡面的人 人人都受了地心的吸力 飛得再高最後還是回到地上來 地心的吸力非常強 現在要頓超 跳出地心的吸力 解脫生死的洪流 最後達到無明滅了-行滅了乃至生滅老死滅 憂悲苦惱純大苦聚滅 就達到解脫的目標 中觀大乘的-空宗主要根據的經論 引用般若經來看中觀 大乘中觀的思想-是大小兼暢的 提倡大乘佛法也不忽略-一般的聲聞解脫道 對於聲聞緣覺的佛法 我們一樣的尊重 般若經這麼講 欲得聲聞乘者-應學般若波羅蜜 欲得緣覺乘者-應學般若波羅蜜 欲得菩薩乘者-應學般若波羅蜜 看清楚 你說我是菩薩-我不要學小乘佛法 什麼是小乘佛法-什麼是大乘佛法 現在最根本的 你修學佛法修什麼 學般若最重要 你說我只要求個人解脫-我不要般若 只有菩薩才要行般若 不然在般若經裡面講了很清楚 不管要得什麼 要修聲聞 要修緣覺 要得聲聞的四果 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 要學般若波羅蜜-學習般若智慧 就說我要學要得到緣覺乘 辟支佛 在佛教裡面一個叫緣覺-有一個叫獨覺 獨覺就是辟支佛 緣覺獨覺根性是一樣 一般說 如果出生在沒有佛陀的時代 靠著自己的悟性 看見到萬物的變異 花開花謝 而悟了無常體悟真理 叫作獨覺-也叫辟支佛 如果出生在佛陀的時代-像迦葉尊者 就是獨覺根性 已經遇到佛陀 聽了佛陀說法而跟隨佛陀出家 比聲聞人根性要利一點 他就是緣覺 觀十二因緣 觀緣起正法而證得聖果位 要得緣覺的果位-要修學緣覺的這個法 一樣的要修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 今天作為一個大乘學者-要行菩薩道要普度眾生 般若波羅蜜更是要學了-非學不可 我們看到很多人發心 要去說法度眾生非常熱情 真是熱心得令人可佩 他的勇氣也真是了不起 可是作一作沒有了-消失了 為什麼有慈悲沒有智慧 雖然有勇氣 可是智慧不夠 因為如果不以般若空慧-來引導我們的慈悲 引導我們的菩薩行 很快的落入愛見大悲 你的悲心變成愛見大悲 你這菩薩 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啊 為什麼會泥菩薩保不住呢 佛法的智慧不夠 我們常常說佛法以慈悲為本 這是正確的 可是佛法的慈悲跟一般的染愛 一般世情的愛是不一樣的 這是有智慧參雜有智慧的成份 由智慧引導而成就的大悲 這點很重要 現在我們說 聲聞人也要學摩訶般若波羅蜜 緣覺乘人菩薩乘人 所有修學佛法的人 都要學般若的空慧 為什麼 我們要知道 要了生死 個人了生死-救度眾生了生死 生死的根本是什麼-要抓到這根本 你這門路找不到的話 當然摸不著邊了 所以修行要得解脫 解脫道畫在牆壁上的 你說門門都是道路-門門都可以解脫 可是門是畫在紙上的 畫在牆壁上的 可以走嗎 走不通的 所以一定要弄清楚 生死的根本就是自性見 下面會專門講自性見是什麼 簡單的告訴各位 什麼叫作自性見 就是不知道什麼叫緣起 不能了解緣起的真義-而有了那個無明 就是自性見 今天要了脫生死-就要擊破自性見 有這個東西在作祟-做什麼都不像什麼 你說要念佛 我要修行-我要得解脫 我要斷煩惱 說是說 可是做起來就不像 所以現在這個東西呢-要把重點抓住 有了自性見在作怪 你怎麼做好事情-怎麼打拼 開天闢地 最後還是落於生死的凡夫 不得了 充其量能夠在人間天上-做一點福報 已經不容易了 了生死 門都沒有 所以你一定要擊破-我們的自性見 那麼你知道這自性見-沒有那麼容易啊 要把這個敵人打敗呢 不是那麼簡單的 所以現在最重要最重要-就是要般若的空慧 要學般若的空慧 三乘人不管聲聞乘人-緣覺乘人菩薩乘人 通通要同修般若 要證得諸法的實相 所以在中觀大乘空宗 三乘共坐解脫床 聲聞人也好 緣覺乘人也好-菩薩乘人也好 大家同樣得到解脫 那麼各位說-你也解脫我也解脫 聲聞阿羅漢也得到解脫 緣覺乘人得到解脫 菩薩也得到解脫 那麼我們一直在強調-菩薩的偉大 菩薩的偉大在哪裡 發菩提心 意思就是說我現在得解脫 當然是佛弟子共同的願望 現在我不忍我放不下-眾生這麼苦 我怎麼能夠自己逃了呢 所以慈航菩薩 他說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他的菩薩心腸 是這樣子的心 在菩薩道上不是我好就好了 我得生死解脫就好了 有眾生在受苦受難 有眾生在煩惱就是-你作菩薩的人 你的功德沒有完成 不是說我的功德圓滿了 大功告成了沒有事做 這是站在菩薩道來講 從解脫來講-三乘同坐解脫床 在經論 小乘人只是破了煩惱障-沒有破除所知障 小乘的聲聞人只證得我空-破了我執 並沒有見法空破法執 在座聽經的很多人 不管老參 新學 聽了好像越像這講法 腦袋裡面都是這麼說的 聲聞人只是破我執而已-沒有破法執 他們只是見了我空-沒有見法空 站在性空大乘 中觀的思想來講不是這樣的 金剛經裡面大家念了最清楚了 因為這是大家天天在念-很多人都會背 修學佛法-要離相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破四相 不再有種種的我執存在了 對不對 可是金剛經裡面就-很清楚的告訴我們 我相 法相 非法相 我相知道了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都是一個我相 法相 那麼在這裡我稍微提-比較會弄清楚 我們說這是我執 這是法執 我執叫作人我執 法執叫作法我執 簡單的說我執法執 我執法執 怎麼樣叫作我執-什麼叫作法執呢 什麼叫作我空法空呢 在人上 在有情方面 在一一的有情上面 執著有一個東西 這是一個實在的 是不變的 這叫作我執-人的我執 那麼法執呢 就在一一法上執著有個實體-不變的那個實在東西 這個根源都是剛才所講-自性見這三個字 一切都在這邊出問題 自性見-現在在人上 這是我的家人 這是我的朋友 這是我的敵人 這是我的冤家 在上面轉來轉去-不管怎麼轉說好說歹 叫作人我執 同樣的也是因為我們自性見 有了這些自性見 在一一法每一樣萬事萬物上 轉來轉去 這個我喜歡的-這個我不喜歡的 這是如何如何 在這邊分別念虛妄分別-產生煩惱 帶來種種的苦叫作法的我執 金剛經說-如果有我執有我相 我相不空你就會在法上-有法執有法相 對法沒有辦法看空 那麼非法相 在無相在空上-又產生問題 總而言之我執法執-人的我執 法的我執 在人上 在有情上產生執著 或是在無情一一法上產生執著 本質是沒有兩樣的 所以如果有我相-就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有我相就必然有法相 所以有法相就有非法相 各式各樣的種種執著-種種相就出現了 簡單的說 一個人體質不好-滿身都是癌的細胞 很難很難 癌細胞如果不醫好的話 就是一下子這個病來了-那個病來了 這傳染非常厲害的 可以告訴各位 眾生根深蒂固-無始生死以來的自性見 就是毒瘤-就是癌的細胞 有了這東西太多太多 所以為什麼要修學佛法 要健康 要增加免疫功能 有好細胞-使壞的細胞能對治它 其實就這樣子啦 一般人說二乘人只破我執-不破法執 只見人我空沒有見法我空 站在中觀大乘的思想來講-不是這麼說的 一切問題都是一個自性見 自性見一破了-就像骨牌效應一樣 這個倒下來了 那個也倒下來了-一一的倒下去了 金剛經說我相沒有了 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一切都離四相 我相沒有了-還有一個法相嗎 法相也是沒有了 法相都沒有-還有非法相嗎 如果說他 人我執已經破了 那個時候法我執還在 他見了人我空-法的空並不知道 金剛經說 假如還有法的執著 在法方面沒有見到空 可以說人方面-人空也沒有證得 換句話說 有法執 就有我執 這是一貫的一系列的 難兄難弟分不開的 你一旦這個問題有了自性見-各式各樣的 我相法相非法相-雜七雜八的問題來了 如果自性見破了 我空了-我執不存在了 法執法空-一切都清潔溜溜 現在我舉個譬喻-一場大火 譬如說這是用火柴點的一個火 是用蠟燭點的火 是用瓦斯點的火 用電點的火 只要火一起來 人也好物也好通通付之一炬 燒得乾乾淨淨 同樣的道理 今天修學佛法 修了般若 般若的火一起來 我們的無明煩惱 雜七雜八的我執 法執 非法執-通通燒得乾乾淨淨了 聲聞也好 緣覺也好 菩薩也好 尤其站在大乘佛法來講-菩薩是偉大的 比較起來聲聞差多了 可是菩薩跟聲聞-大乘跟小乘 不是我空法空的問題 這個二乘人 因為他的功力還不夠 火候差一點 可是明明有這般若之火 明明已經破除自性見 這是沒有話說的 所以一般比喻空 我們房子裡面四面空 外在的太虛空 你說有大小的不同 量方面是不一樣的 可是所謂空 室內的空 室外的空是一樣的 我們說一把火 這是稻草點起來的火 這是木材點起來的火 這是炭的 瓦斯點的火 都是火 火就能燒東西 儘管它有強弱的不同 火能燒 這是沒有兩樣的 這一點也許各位如果讀其它-像唯識大乘真常大乘 都不是這麼說的 尤其在《攝大乘論》-開始就強調 講一般聲聞人小乘人都沒有的 這是不共的 你們講戒定慧三學-三增上學 大乘佛法的戒學定學慧學-就比你們高超多了 都不一樣的 甚至於我們這個法 大乘佛法-不是從你們那邊來的啊 不是從你們發展出來的 我們另外有根源 不一樣啊 說法不一樣 那麼現在中觀說大乘的菩薩 菩薩道跟聲聞的解脫道-在體悟真理 斷煩惱方面可以說是相通的 菩薩偉大的地方就是-在於大悲大願 發大心修大行 要普度一切有情 菩薩從性空這一門進來 所以觀察世間是無常的苦的 但是也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 所以在如幻如化之中-度如幻的眾生 不會像二乘人急急於-要超脫生死超出三界 那麼這一點有所不同 在這裡把中觀大乘的-特色就講到這裡 下面還有 接著再來講 好今天我們把中觀的思想-作這樣的介紹 講到這裡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