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淨珠法師 講題:解深密經 61 解深密經 第六十一集 諸位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在第四卷地波羅蜜多品 主要的就是登地以上的菩薩 在修學六波羅蜜多 中間必需要去瞭解 甚至於要去體會的一些問題 觀自在菩薩請教佛陀幾個問題 現在我們所要瞭解的 就是一切波羅蜜多有幾種清淨 在一個別說一切波羅蜜多的 清淨法當中 每一度 每一度都有七種清淨相 現在我們看課本的 一百七十一頁第五行 就是進入於第三個忍辱波羅蜜 所具有的七種清淨相的內容 這個第五行 這邊就說 若諸菩薩於自所有業果異熟 深生依信 一切所有不饒益事現在前時 那就會不生憤發等等的 一些心節 這一段話裡就是告訴我們 如果若諸菩薩 也就是修學六波羅蜜多的 這些修行者 在家居士當然也是 發大菩提心的菩薩 出家眾受過三壇大戒 也是一樣的 是發大菩提心的大菩薩們 這個菩薩當然就是說明了 一些修行者 在於自所有業果異熟 深生依信 自所有業果異熟就代表著 我們的生命體 這個異熟最主要的 就是告訴我們 過去造作的業因 今生所得到的果報 這個稱之為異熟果報 所以異熟果報的這個意思 就代表著 所接受的一種生命體 前生造業 今生得果報 當然是我們現在的 每一個人的這種生命 乃至於說未來 來生 你是要投胎到哪一個 五趣當中或者是六道當中的 哪一個地方 這個也都是一種生命 所以也是異熟果報 所以這邊就講說 對於自己過去世 所造作的善惡業 而所承受的這個果報 叫做異熟果 對這個異熟果 代表著我們的這個生命 相處在這一個環境當中 這樣子的一個人事關係裡邊 就是我們的家庭 或者我們的公司等等 這個就是我們所有的人事關係 你的環境也好 你的人事關係的範圍也好 深生依信 你一定要非常的相信因果 相信因果也代表著 我們今生 就是因為過去生 造作業果而所呈現的 所以過去造善業 當然今生得善果 過去造惡業 今生得惡果 在每一個人 現在都是出生為人道當中的 當然沒有什麼差別 差別在哪裡 差別在我們的長相 差別在於我們的人事的相對 的心情的變化當中 所以你所遇到的環境好不好 你所遇到的人事 是順境是逆境 這個個人的感受 所以這些因果 認為是好是壞 只有自己去承擔 所以一定要依信 你一定要相信 一定要相信什麼 一切所有不饒益事現在前時 如果我們所遇到的 是什麼 不饒益事 不饒益事代表的 也就是我們所有一切的 違逆的境界 讓自己沒有辦法得到利益的 就我們一般普通來說的話 就不是被罵 就是被打 就是被污辱等等 你所處的環境當中 就是會遇到這樣子的一種狀態 或者作很多的事情 就是會有一些障礙 有人反對等等 所有的這種不饒益事 現在前時 就呈現出來了 今天作什麼事 一大早就被罵了 說不定一作什麼事 一大早就被打了 尤其在那個家暴的家庭裡邊 一定會有這種狀況顯現 甚至於不管是父子母子婆媳 乃至於公司裡邊 都是會有的 好了 現在前 已經呈現出來了 呈現出來怎樣 不生憤發亦不反罵 不生憤發 憤發當然就是生氣 就引發你的那一種 暴惡的脾氣出來 就非常的生氣 非常的生氣 這邊就講了 不生憤發 你就是 這種不饒益的境界現前的時候 你不會引發你內心的 那一種不滿 有辦法跟它忍受下來 所以不會爆發脾氣 不會爆發脾氣 再來呢 亦不反罵 你也不會去罵他 也不會去罵他 當然我們一般就說 如果是大人的話 看到小孩子做錯 馬上脾氣一來 嘴巴就張開 就開始大罵小罵了 小孩子來講的話 內心裡邊非常的不高興 內心裡邊雖然在接受 這樣子的承罵過程當中 雖然不能夠反嘴 但是內心裡邊也會很不滿 像這一個 這邊就講說 是一個大人 是一個接受 面對一個境界的狀況的時候 這邊講不反罵 再來 有關於身上部分的 就是不瞋不打不恐不弄 不以種種不饒益事反相加害 除了說 不要開口罵對方之外 甚至於即使作錯的 這邊講也不瞋不打 不起瞋恨心 也不要打他 再來不恐不弄 不恐不弄就是不要捉弄他 也就是說 不要去找出種種的理由 來障礙他 也不可以這樣子 有的人是生氣了 表面上 沒有辦法作出一些什麼動作 就從後面 就從小動作當中 來跟他障礙 這個叫做一種玩弄的一種手段 作弄的一種手段 像這一個 在我們的忍辱法的修學當中 這邊講 就是不可以 所以不能夠以這樣子的 不饒益事來加諸於對象上 甚至於 甚至於反過來說 反相加害 還要來損害他 或者加諸在於他身上的 種種 種種的那種痛苦 也不可以 在內心裡邊 不懷怨結 不但說不打不罵 甚至於內心裡邊 也不會起這個怨結 就是怨恨他 或者一種恨意的 然後內心的心結 也不可以 再來 若諫誨時 不令恚惱 諫誨 諫誨的意思 說明了對方有作錯 對方有作錯的時候 我們就用比較激將的方式 來跟他提出一些問題 甚至於說出他的缺點 應該要改進的地方 這個叫做諫斂 有人來 就是來諫誨的時候 不令恚惱 不要讓他生氣 那也代表著 你是有意要讓他改進 但是你的用詞用字 乃至於你的 就是身體方面的 臉色方面的 形態等等 你都是要舉止 在於這個柔軟的狀態之下 講話要懂得能夠輕聲細語 或者比較有禮貌的一種方式 你的臉形也不要很急衝 就是也要柔軟的那種臉色 所以不令恚惱 不要讓對方生氣 亦復不待他來諫誨 代表著是說 如果說我自己有錯的話 我們自己本人 我有錯 我就不要等到說 對方來跟我 跟我諫誨的時候 我才來改 自己本身就是要懂得 如何的反省自己 反觀自己 所以自己有作錯 自己本身要懂得改進 甚至於如果更嚴重的話 還要自己本身去對方求懺悔 不要等到對方來興師問罪了 你才承認自己作錯 所以不待他來 不要等到他人來跟我諫誨 而是我自己本身 知道說 自己作錯了 到他的面前去求懺悔 那才可以 再來就是不由恐怖 有染愛心而行忍辱 不要以染污的心來行忍辱 也就是說 對於對方 因為有所求 因為有所求 即使被罵了 即使被污辱了 但是因為我是有求於他 希望能夠從他的身上 得到利益 所以即使現在被他罵 被他打 被他污辱 我還是把它給忍下來 這一種忍是有所求的忍 有所求的忍 就是染污心的忍 就是愛染心的忍 這一個 這邊講 不可以有這樣子的心態 再來 不以作恩而便放捨 不以作恩而便放捨 就是代表著說 我過去因為承受他的一種恩情 我已經報恩報過了 我已經 以前已經有哪一方面 已經回報給他了 現在他又對我 加在身上心上 乃至於我的種種行為裡邊 他辱罵了我 有一種不饒益事現前 我就不管他了 即使他被打 或者他有作錯 你就沒有一點點的慈悲心 來教導他 認為說我以前欠他的一份情 我已經還了 現在我們是平等平等 你作錯了 我還是要罵 或作錯了 我還是要怎麼樣子 像這一個 就是已經作恩了 而不再去瞭解 或者去關心這一件事情 現在我們主要的 是在修忍辱行 在修這個忍辱行的時候 這邊所談到的 就是種種方面 總共是有七種 第一個就是不生憤發亦不反罵 第二就是不瞋不打不恐不弄 不以種種不饒益事 反相加害 第三就是不懷怨結 第四 若諫誨時 不令恚惱 第五 亦復不待他來諫誨 第六 不由恐怖 有愛染心而行忍辱 第七 不以作恩而便放捨 這代表著說 我們在修忍辱行的時候 各人的 因為個性不同 意見不同 作法不同 乃至於我們種種的一些 背景的成長不一樣 當然就會有很多很多的 意見不合 這個地方 在於我們的佛學當中 就是要懂得去反觀 反觀的一種作法 就是說明 我們每一個人一出生以來 就有生老病死苦 乃至於就是有怨憎會 就是求不得 或者就是結冤仇的等等 有四苦有八苦 我們本身每一個人都有的 現在大家聚在一起 又再互相之間的 一種意見的不合 又再加上一層的痛苦 但是我們就知道說 人生在世都是因緣和合 因緣和合 從我們自己的 本身的身體來瞭解的話 我的身體是這樣子的 四大五蘊所成 就是無常 每一個眾生也是四大五蘊所成 也是無常 以這樣子的觀念裡邊來說 無常故苦 每一個人都已經很苦了 我們為什麼還要再加諸於 他的身上 第二個就是說 既然我們是出生在 這個人道當中 甚至於在同一個環境裡邊 同樣是中國人 同樣是台灣人 同樣是高雄人 同樣是台北人 同樣在這個公司裡面 同樣在這個家庭當中 就是有緣相聚 既然是有緣相聚 站在我們的佛學裡邊來看 菩薩對於不認識的一切人 都要起饒益心了 何況我們是有緣共住在一起 雖然有的人會說 因為是冤親債主 所以才會在一起 不管說是兄弟姊妹也好 夫妻也好 乃至於種種的因緣 相聚在一起 但是站在佛學的立場 要以慈悲心為出發點的話 就是一定要感覺 我們是有緣共聚 既然是有緣共聚的話 就不應該再加諸痛苦 在他的身上 這個是從我們為出發點的 反過來說的話 是對方加諸在我身上的話 也知道說 他的煩惱重重 他有很多很多的 一些觀念或者是見解 或者是煩惱 在他的身心裡邊 在那邊鼓動 在鼓動的時候 因為他的種種的修持不夠 智慧不夠 力量不足 所以他沒有辦法控制他的煩惱 他沒有辦法跳出他的那種 思想範圍的框框 所以有他很多很多的 一些作法想法 跟我們就是不相同 所以要去觀想他這一點 我們就是要忍辱 所以這個地方就講 所有的不饒益事現在前的時候 就是要有這樣子的忍耐工夫 如此你的忍辱功德 也才有辦法成就 接下來 就是談到 我們六度裡邊的精進度 要勇猛精進 努力用功向前的 來修學這些其他的五度法門 若諸菩薩通達精進平等之性 每一個菩薩 修行者在這個修學精進度的 這個時候 你一定要去通達 通達什麼 精進平等之性 你要精進 但是又要平等中道法 因為我們一般人的習慣 都是一曝十寒 剛開始的時候 好像很用功很認真很精進 就是不分晝夜的 一直的來努力 但是不要三天五天就鬆懈了 所以平常我們有一句話說 禮佛拜佛的弟子 就是一年二年 佛在眼前 但是三年四年 已經飛到半天去了 經過學佛學到五年六年 已經佛陀跑到西天去了 離我們好遠好遠好遠了 有時候都記不得了 代表什麼呢 就是說 剛開始的時候 好像是一鼓作氣 但是你卻是沒有辦法完成 所以我們一定要以不緩不急 平等中道的心態來精進 你這樣子才能夠持續 所以我們就說 精進修行就如同流水一樣的 不緩不急 那才是真正的精進之法 在我們的經典裡邊 佛陀當然告訴我們 只能夠中夜才能夠休息 代表著還是需要休息 完全沒有休息的話 我們這個五蘊的和合身 還是承受不了的 承受不了的話 身體就垮掉了 沒有一個生命體 也不能夠談修行 所以身體也是要照顧 精進平等之性 在於我們的經典裡邊 就是有舉這麼一個例子 佛陀在世的時候 有一個比丘 他的名字就是很奇怪 就是叫二十億耳比丘 叫二十億耳比丘 這麼一個出家眾 他出了家之後 聽到佛陀說 要精進 要精進 真的非常的精進 但是他因為精進 精進到怎樣 精進到全身都受傷 精進到全身甚至於流血 為了要成就這個精進度 希望什麼 希望能夠斷惑證真 希望能夠得到解脫的功德 但是像這樣子的一種精進法 對嗎 當然不對 所以佛陀就見到他 這個樣子的用功 但是一直都沒有辦法證悟的 這種情況之下 佛陀就來跟他談話了 佛陀就問他說 如果說彈琴 代表這個億耳比丘 他在還沒有出家之前 就是一個樂師 彈琴的樂師 所以就是說 就像在彈琴的時候 如果這個琴弦 你彈得很急 這樣子的聲音好不好聽 當然回答不好聽 但是如果說 你在彈這個琴的時候 這個琴弦是很鬆軟的 彈的時候是很慢很 就是很緩很慢 這樣子的聲音好不好聽 比丘就答到 不好聽 所以太緊了 太急了 不好聽 弦容易斷 斷了 這一把琴就沒有作用 但是如果這個琴弦太鬆 彈得又太緩慢的話 也不好聽 所以一定要怎樣 一定要調音 一定要調弦 調音調弦調到什麼 調到中度 就是說 又不急又不緩 又不緊又不鬆的情況 彈出來的琴音才是最美 優美的 所以以這樣子的 一種舉例來說的話 我們的精進也是相同 也不要太鬆懈 太鬆懈不成為修行法 但是也不可以太緊 太緊的話 我們的身體承受不了的 所以要通達精進的平等之性 一定要達到平等 達到中道法 第二 不由勇猛勤精進故 自舉凌他 代表著說 我很用功 我很精進 精進到自己起驕慢心了 自己起驕慢心之後 就怎樣 自舉凌他 自己就起一種凌辱他人的 那一種驕慢心態 認為說 我是最用功的 我是最努力的 你們都是不行 看不起別人 這個也不對 這種心態也不好 各人的用功方式不一樣 你認為他在休息 你怎麼知道他是已經 剛才用功到現在 才剛剛才休息 你怎麼知道呢 看不出來的 在過去的祖師們 有一位他就是 白天你看他 他都是在經行遊樂 晃來晃去的 好像都沒有在用功 所以很多人都很看不起他 認為說他出家當比丘了 還是整天晃來晃去的 都不會要去精進打坐禪修等等 但是這位比丘 他的習慣就是半夜用功 半夜用功 你白天當然看不出來 所以他已經證到阿羅漢果了 還是看不出來的 所以這個叫做密行 就是他的用功方式 就是跟人家不一樣 所以不能夠說 以自己的用功而看不起他人 自己反而起驕慢心了 這個就不可以的 各人的用功方式不同 各人的時間這種分配也不一樣 各人的精神也是不相同 尤其作大夜班的人 作習慣了 有的人為了要多賺一點錢 有的人因為白天 還有其他的工作再多加班 就這個大夜班 他晚上沒有休息沒有睡覺 反而是成為一種習慣性 像這一個他晚上的用功 我們是看不出來的 所以不可以自己的那種精進 反而來起驕慢心態 不可以 第三 具大勢力 第四 具大精進 第五有所堪能 還有第六 堅固勇猛 第七 於諸善法終不捨軛 這幾個在說明 我們的精進法當中 他的那種用功 他的那一種努力 他那種不懈怠 可以說 非常非常的 加行的那一種精度 所以第一個 就是我們的 第三的清淨法當中 具大勢力 非常大的勢力 這個勢力當然就是一股力量 也就等於我們前面所說的 精進有三種的披甲精進 就如同披著甲冑一樣的 衝鋒陷陣的那一種不畏懼 那一種精進法 第四具大精進 就是加行精進 比一般的人還要再加功用行的 再來有所堪能 就是有辦法去承擔 怎麼的修行法 怎麼個打坐 怎麼的深入經藏 怎麼的去找資料 怎麼的坐個三天五天 在那邊用功 你都有辦法去承擔 有辦法堪能 就是你有這個能力 去承擔這樣子的一種工作 或者這樣子的一種修行法 我就經常說 我們現在的人 尤其不管是自己的事業 或自己的職業 或者自己的興趣 在於加班 在於設計 在於研究的過程當中 真的講 都是非常的用心 非常的勇猛精進的 在實驗室裡邊的那一種用心 或者在作一種設計的時候 的那一種思考 乃至於寫作的學者們 那一種著作要成立一本 著作的一種書籍 真的說起來 都要非常非常的用功的 所以即使不睡 即使不吃 即使沒有起來走動 他都是有所堪能 真的是忍得過去的 真的是有這樣子的 那種承擔能力 為了想要突破 為了想要得到一種成就 修行 當然要比世俗的 比我們一般社會的 這一種用心用功 還要再加一層以上 所以真正的用功修行 還是不可以太過於輕鬆 太過於鬆懈 第六 就是堅固勇猛 所謂的堅固就是一動不動的 那代表什麼 就是不可以起心動念 或者不可以 在這個修行的過程當中 很想要有其他的方式 的一種調劑 不可以 因為我們真正要修行的話 原則上就是一定要很專注於 你所緣取的境界 既然專注於你所緣取的境界 你就是一定要一心一意 這個一心一意 當然說起來 這個一心一意當中 你的心就是要很堅定 不可以有動亂 但是這個地方就一定要有 兩個的瞭解 一種的瞭解當然是非常專的 我現在在觀佛像 就是只有觀佛像 我現在觀很多的貧窮人 我要來布施 你就是要觀這樣子的一種狀態 但是如果說 單一單一的境界 你有辦法觀到自己去掌握的話 我們這個六度 也是可以同時在一觀當中 一下子分別瞭解布施 一下子分別觀這個持戒 或者觀其他的法 甚至於我們最好的瞭解 就像三十七道品的第一個 四念處觀 四念處法 它是四個 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是四觀 你可以單一的來觀 但是你也可以是 觀到單一已經都可以有 有所掌握的情況之下 你也可以四個輪流的來觀 或者一剎那之間 四觀都可以成就 但是你在觀這一法的時候 心要很專 轉變為這一法的時候 心又是很專 這個也叫做一心的專注 所以這個堅固勇猛 就是一定要 在觀哪一法的時候 你就是要很堅定的在那個地方 雖然四念處觀是四個 五根是五個 五力也是五個 七菩提分是七個 但是你在成就的過程當中 一剎那之間 就可以七法 同時的來觀它 都是非常快速的 像這一個也是堅固勇猛一樣的 所以一心觀境 就是有兩個 一個就是我們一般凡夫 境界不足的人 就是單一單一的來觀 但是境界夠了 程度夠了 有所成就的時候 他可以一剎那心 就是觀一切萬法 這一個心就是很專注的 專注在這個法的上面 而不是想到其他的事項上 第七 於諸善法終不捨軛 這個軛就是我們所講的 古時候的騎馬 或駕車裡面的駕駛 以我們現在來說的話 就是方向盤 就是有辦法掌握方向 你不要方向偏差了 所以對於一切的善法 諸善法 一切的善法 以世間來說 世間善法 以出世間來說 就是出世間的修行法門 你都不要方向走錯了 你不要放棄他 也不要走錯方向 一定要正知正見正行 朝向你的中道法來努力 這樣子你才有辦法 真正的得到解脫 你很會開車 開到斷崖去了 開到就是落下於 危險的地方去了 你沒有辦法達到目的的 如是名為七種精進 清淨之相 這個總共就是修學清淨法的 七種相 再來修靜慮 六波羅蜜多的第六個 這個靜慮波羅蜜多 一樣的 你在修學的時候 也要得到 可以得到七種清淨相 所以若諸菩薩 有善通達相三摩地靜慮 就是說 如果有菩薩 好好的在這個禪觀當中 靜慮當中 好好的來修學的話 第一個 你就會善通達 相三摩地靜慮 相三摩地 這個相 當然就代表著 所有的一切萬法萬相 代表什麼 就是我們俗諦的 一切森羅萬象 對於俗諦的森羅萬象 你有辦法得到三摩地靜慮 靜慮就是禪觀 三摩地就是能夠進入於 非常專一的那種境界之中 所以你有辦法得到 靜慮波羅蜜的成就的話 對於世間的一切萬法 你都看得清清楚楚 你都能夠瞭解它的因緣果報 能夠瞭解它的成住壞空等等等 你都有辦法去瞭解的 所以這個就是能夠成就 這種清淨法 第二個有圓滿三摩地靜慮 圓滿三摩地靜慮 當然對於修學的境界當中 目的何在 就是要悟得真如境界 你有辦法悟得真如境界 就是一切的法境理體 已經得到圓滿了 所以能夠悟得真如理體 就是圓滿三摩地靜慮 第三 有俱分三摩地靜慮 這個俱分 第一個的相三摩地 就從俗諦來說 圓滿三摩地就是從勝義諦來說 現在的俱分三摩地 就對於俗諦的 你也通達 對於勝義諦的 你也通達 所以真俗二諦 去完全具足 這兩分的三摩地靜慮 第四 有運轉三摩地靜慮 運轉的意思就是 你一定要去觀察你所緣的境界 觀察所緣的境界就是加行 所以你在用功精進加行的 這種來瞭解你所緣的境界當中 你非常的用心 非常的專一 這一個就稱之為 在加行智 以有漏作意當中 你能夠運轉緣境 而得三摩地靜慮 第五 有無所依三摩地靜慮 無所依 什麼是無所依 無所依就是無所依靠 什麼是無所依 無分別的 這種清淨無漏智 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 根本無漏智 根本無分別智的那種境界 既然是 叫做無分別了 無分別就表示智慧跟真如的 法體合而為一 所以這個境界裡邊 是完全是一模一樣的 像我們要觀佛像 就有一個佛像為我們之所依 我要瞭解四聖諦 你就要有四聖諦為所依 現在達到根本無分別智 就無所依 代表智如合一 無根本的境界 無分別的境界 像這樣子的境界 就是一切達到勝義的那種狀態 就是說 也就是進入於 根本無分別智的狀態 就是無所依三摩地靜慮 第六 有善修治三摩地靜慮 善修治 修治原則上就是 對於一切事項的一種 或者對於一切修行法門的 一種處理 或者我們所謂的一些治理 就是如何去處理它 如何去領導它 如何去實踐它 這個叫做修治 善修治就代表是說 以後得智來饒益一切有情眾生 教化一切有情眾生 依根機的不同 有種種不同的教化方法 像這一個就是用這個後得智 來處理自己所應該要去作的 種種事項 種種法門 這個叫做善修治 你今天要作什麼事 你就會有這種智慧顯現 你現在面對著什麼人 你就會有那一種智慧 能夠對機說法等等 像這個稱之為 善修治三摩地靜慮 所以對於一切修行的法門 對於一切教化眾生的法門 你都有辦法處理得很恰當 第七 有於菩薩藏聞緣修習 無量三摩地靜慮 這一個菩薩藏 當然就是大乘的一些教法 就是我們所謂的大乘的佛法 對於大乘菩薩所要修學的 一切的佛法 怎樣呢 你有辦法去聞 有辦法去緣取 聞 當然就是聞慧的成就 緣就是緣取 就是去觀察對象的那種 思慧的成就 再來叫做修習 就是修慧的成就 修什麼 無量三摩地靜慮 所以深入於大乘菩薩教法當中 你就可以成就聞思修三慧 所必需要來得到的 成就的 一切無量三摩地的 這種靜慮法門 這一個如是名為七種靜慮 清淨之相 這個要很專心的來修 接著有關於我們六度裡邊的 最後一個就是智慧度 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若諸菩薩遠離增益損減二邊 行於中道 是名為慧 這是第一個 就是說 如果有菩薩 就是有修行者 來修學這個般若波羅蜜多的話 他有什麼清淨法清淨相 第一個 遠離增益損減二邊 行於中道 一定要朝中道 佛教稱之為中道法 不落二邊 不落二邊 這個二邊 就有很多很多的說明了 是斷常二邊 是有無二邊 我們現在所看的 叫做增益跟損減二邊 不要墮落於增益執 也不要墮落於損減執 執就是執著 不要墮落於二邊 而朝向於中道法 我們開車就是一定要 在路的中央 就是我們所應該的 是怎麼開法 我們一個路 路一定要正中央 你的才能夠平安的到達目的地 遍於一邊 都是危險的 什麼是增益 也就是說 對於世間的一切萬法 從勝義諦的立場來說 一切都是無實體的 一切既然無實體 我們在這個無實體當中 我們是跟他強立名 有一個有情 強立名有一個什麼東西的名稱 是電燈 也是發明之後 我們跟它說的名稱 是桌子 也是已經釘成一張桌子 放東西之後 我們給它定一個名稱 這個名稱都叫做強立名 木材它會說 我叫做桌子嗎 不會的 電燈泡它會說 我叫做電燈泡嗎 也是不會的 這是我們人跟它加在上面的 一種言詞 它的本體性都是無實有的 所以在這個強立名當中 我們應該要瞭解 它的體性的無所有無實體 是幻有 但是我們卻在這個上面 起了遍計執 就是說 認為說 這個東西確確實實是有的 像這樣子 本體是無而認為是有 這個就是增益 把它加上去的 損減就是說 站在於俗諦的立場來說 一切萬法都是依他起 因緣所生 既然是因緣所生的一切 我們要給它否決掉嗎 不可以 你不可能夠因為站在 勝義諦的立場來說 一切都是無的時候 也沒有你 也沒有我 好了 你的東西就是我的東西 你的錢就是我的錢 因為不分了 都是無 這個也不對 站在俗諦的立場來說的話 還是一樣的 有它的這種因果關係的存在 各人的勤奮而賺錢 各人的懶惰懈怠而貧窮 這個都是有它的因緣 這個因緣當中 我們要相信 有因有果的 但是你卻否決它 否決世間沒有因果 否決世間沒有善惡 這個就是損減的一種執著了 這不對的 所以撥無因果 這個都是不正確的思想 所以我們一定要離去 增益的遍計執 離去損減的 否決依他起 這個都是不可以的 要行於中道法 站在人的立場裡邊來說 人應該要有的道德行為 做人的態度等等 這個是不可免的 但是站在勝義諦的立場 來說的話 我們有情就是因緣所生 所以也不要太過於執著 像這個就是要能夠 從這個理跟事當中 相互的去配合而達到中道 純粹從事來說 也不可以 純粹的從理來講 那也不是做人的道理 所以一定要行於中道 第二 由此慧故 如實了知解脫門義 什麼解脫門 就是空 無願 無相三解脫門 你有修學般若智慧 必然的 你就能夠如實了知 世間的一切萬法的事相或理體 由此你就可以引發三種解脫門 懂得一切皆空 懂得一切無相 懂得一切無作而起願力等等 由此能夠達到解脫的境界 達到涅槃的境界 第三 如實了知有這個自性義 謂遍計所執 若依他起 若圓成實三種自性 從修學般若波羅蜜多當中 知道三自性的道理 什麼是三自性 就是遍計所執性 依他起性 圓成實性 這個在我們的第一卷的 自性相品當中 就是有說明了 第四 如實了知無自性義 謂相生勝義三種無自性性 這一個就是我們第二卷的 無自性相品裡邊所談到的 也就是說 你有辦法依於般若智慧 而來了知三無自性的這個道理 就是相無自性性 生無自性性 勝義無自性性 這是第二卷裡邊 有談過 第五 如實了知世俗諦義 謂於五明處 勝義諦的道理 已經有所懂得 已經有所了悟 如實了知 有所體證了 對於世俗諦 世俗諦雖然它是解和合 雖然它是幻有 但是你還是一樣的要去瞭解 尤其是對自己的修行 對於他人的教化當中 你都是要去了知了解的 俗諦當中 具體的來說就是五明 這個五明 我們前面 在一百六十七頁的時候 也有談到過 就是聲明 就是工巧明 就是醫方明 就是因明 內明 對於俗諦的一切法要去瞭解 對於我們佛教的一切的佛理 內明 也一定要有所體悟 第六 如實了知勝義諦義 謂於七真如 這一個就是說明 你有辦法如實了知勝義諦的話 就有辦法去體會 這個七真如的境界 七真如在我們課文的 一百零七頁 一百零七頁的地方 也有談到七種真如 也就是說要從知義當中了知 又無分別 離諸戲論 純一理趣 多所住故 在修學這個般若波羅蜜 智慧度的時候 除了要去體證七真如之外 還要無分別 離諸戲論 無分別 就是無有種種分別 你不可以有 不可以有就是無 不可以有種種的分別 而且要離諸戲論 什麼戲論 沒有用的話 對於我們的修學 對於我們的得解脫 對於我們的涅槃 沒有好處的 這一種我們都稱之為戲論 沒有它的真實性的 而達到於純一理趣 純一理趣 當然就是真如的理體 多所住故 你要多分的住於 這種勝義諦當中 真如理體當中 無量總法為所緣故 無量總法為所緣就是說 你對於十二部經 三藏十二部經典 是佛陀成道之後 所講的一切萬法 所以就是我們 所有一切佛理的一個總法 就是十二部經為所緣故 就是說 你所觀想學習的 一個對象 甚至於毘缽舍那 毘缽舍那就是學觀 你就好好的 在這個修學法門當中 入於觀法之中 像這一個都是屬於我們的 第六種的功德 所以第六種的功德 第一個知勝義諦於七真如 無分別 離諸戲論 純一理趣 第三 無量總法為所緣故 以及毘缽舍那 一定要入於觀法之中 智慧 般若波羅蜜的 第七個清淨法就是說 能善成辦 法隨法行 成辦 當然就是成就 就是完成 圓滿 法隨法行 第一個的法 就是涅槃 隨法當然就隨著 什麼樣子的狀態 而能夠達到這個涅槃的境界 什麼是這個方向 當然就是八正道 所以一定要修學八支聖道 才能夠真正的悟得解脫 涅槃的境界 所以我們就說 什麼是法隨法行 就是要修學八支聖道 要修學八聖道法 你就有辦法得到涅槃 就是法隨法行 這個法隨法行在 如果有多聽法的話 多看佛經的話 經常會看到這一句 這一句話就是 為了要求得涅槃境界 你一定要修學八支聖道 這一個要得到智慧 要得到般若 要得到涅槃 就是一定要學八支聖道法 是名七種清淨相 這一個就是我們修學 這個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 要得到的一種 七種清淨相法 到這邊為止 就是把觀自在菩薩所提的問題 修學六度有什麼清淨相 佛陀就從總法裡邊來說 從這個別法裡邊來說 告訴我們修學六度的 這一個饒益處 它的清淨相 大家就是好好的來修學 好好的來跟它觀察 甚至於來實踐 必然能夠得到 這樣子的一種成就的 這節課到這邊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