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淨珠法師 講題:解深密經 60 解深密經 第六十集 諸位同學大家好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就看解深密經第四卷 地波羅蜜多品 在登地以上的菩薩們 修學六度法門 可以說需要注意的 或者需要斷除的煩惱 非常的多 甚至於在內心裡邊 如何的來饒益眾生 也是非常的重要 所以這一品對於修學六度法門 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品 現在看一百六十八頁 第三行開始 這一段主要的是在前面 在一百六十五頁的地方 觀自在菩薩曾經請教佛陀 波羅蜜多是什麼原因 名為波羅蜜多 其中佛陀的解釋 就是有五個原因 名之為波羅蜜多 你只要好好的來修學 六度法門的話 必然可以達到究竟彼岸 的這種解脫境界 現在這一段 是觀自在菩薩的請教佛陀了 就說世尊 何等名為非方便行 什麼叫做非方便行 這一句話就是因為在前面 講到波羅蜜多的 五個因緣的時候 第三個因緣裡邊 就是因為波羅蜜多的修學法門 他是離去了間雜染法 離去了非方便行 你才能夠真正的深入於 六度當中的一種修學 這個非方便行 是什麼內容 觀自在菩薩再提出這個問題 來請教 釋迦牟尼佛的解說 善男子 若諸菩薩 以波羅蜜多饒益眾生時 但攝財物饒益眾生便為喜足 而不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 如是名為非方便行 方便 在於我們的修學法門裡邊來說 主要的就是方法 就是善巧的方法 變通的辦法 這個都是屬於方便法門的一種 現在呢 就是菩薩在修學六度法門 不但說自己本身 要好好的來用功 好好的來深入經藏 好好的對十二部經能夠 深入體會體證 而得到無漏智慧 就是饒益眾生的部分 也要讓眾生真的能夠離苦得樂 這個離苦得樂的方法 當然是很多種 現在我們要談的 就是非方便行的 這一個就是不對不正確了 怎麼說 佛陀就再叫了一聲觀自在菩薩 就叫做善男子 若諸菩薩 以波羅蜜多饒益眾生時 饒益眾生 就是讓眾生得到利益 說菩薩在修學布施 修學持戒 修學精進忍辱等等 的法門的時候呢 自己本身 也要有這一方面的基礎 甚至於 也要讓眾生能夠得到利益 如果這個時候 但攝財物饒益眾生 你的方法是只有 但 就是只有 只有來讓眾生 對於這個財物方面 得到利益而已 你就認為說 這個就已經讓他歡喜了 已經可以讓他滿足了 這個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 就是所謂的財施的部分 財施的部分 當然就是偏重於救濟貧困的 一種幫助等等 所以為了要讓貧窮的 這些有情眾生 或者我們所謂的 三惡道的眾生 讓他們能夠在肉體上 能夠在物質的方面上 能夠得到利益 就說財物的布施 就是救濟品 有飲食的部分 臥具的部分 金錢的部分 就是送給他們 或者因為生病了 就給他們一點醫藥 這個所謂的四事供養就是 偏重於這個身體方面的 或者是物質方面的這種救濟 但是你認為呢 只有讓他在生活方面 讓他在身體方面舒服 就夠了嗎 如果只是這樣子的話呢 這一個是不行的 為什麼 而不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 什麼是善處呢 在我們的 六道輪迴當中來講的話 當然就是人天二道 不要墮落於三惡道去 那種苦趣當中去受苦 人天針對著三惡道來說 還是屬於善趣 但是我們修學佛法的目的何在 主要就是要超越三界 就是要得到 解脫涅槃的這種境界 所以三界內的五趣輪迴 六道輪迴 都是屬於不善處 現在我們是以一個 修學佛法弟子的身分 來做六度的這種修學法門 尤其是布施度 以一個佛弟子 在行這個布施的時候 不只是偏重於財施而已 如果只有偏重財施 就像剛才所講的 認為他這樣子就夠了 就滿足了就知足了 你卻沒有讓他脫離這個不善處 什麼是不善處 就是五趣輪迴 就是六道輪迴 你沒有辦法讓他安住於善處中 什麼是善處 就是得解脫 也代表著說在布施度當中 你只有財施你沒有法施 你只是物質方面的供給給他 但是你卻沒有辦法講經說法 說我們的佛理 這種能夠離苦得樂的種種方式 讓他了解 讓他也跟著我們的腳步 來修學佛法 他當然就沒有辦法脫離 這個五趣輪迴了 所以這樣子 就名之為非方便行 真正的我們每一個佛弟子 最主要的就是要離苦得樂 不只是在物質方面的享受而已 自己本身有這樣子的需求 當然對於一切眾生 我們也希望他們這個樣子的 離苦得樂 所以 在於一般的救濟來說的話 我們叫做救急不救窮 只是救急 現在正危急的時候 現在正好發生災難的時候 我們一段時間跟他救急沒關係 是金錢的也可以 是物質的也可以 是醫藥的也可以 但是不救窮 意思就是說 因為我們來講的話 你這個窮是很長的一段時間 真正的由窮而轉成富 還是要一段時間 但是你如果這個窮人 他自己本身 沒有這種自助的 自己勉勵自己 的那一股能力的話 那就一輩子都是窮人 但是我們就這樣子 教人就說一定要教他方法 教他方式 我們有一句俗話就說 送給他一尾魚一條魚 不如教他去釣魚 就是說你要教他方法 每天要送東西給他吃 每天要送東西給他吃 你不如教他如何能夠 有一種自己成就的那一種方法 這樣子他本身也能夠引發智慧 所以除了物質方面的供給之外 重點還是在於佛理方面 讓他能夠在對於佛法的了解 對於人與人與間的相處 能夠更有一個 以智慧引發出來的方式 來照顧自己 甚至於以後有力量 還可以再照顧別人 所以非方便行的意思 就是說不只是物質的救濟他人 更重要的還是在於法施方面 能夠讓他懂得佛理 懂得離苦得樂的方法 才是更重要的 何以故 這個地方佛陀 又再用一個不同的方式 來解說這個非方便行的內容 善男子 非於眾生唯作此事名實饒益 就是佛陀又叫了一句善男子 就是觀自在菩薩了 他說並不是說 我們要讓眾生得到利益 只有這麼一種方法而已 唯作此事 就是說只有以這個 世間的財物來布施就可以了 不是這樣子的 也不是只是送錢給他 送物質東西給他 送醫藥給他 這個就叫做實饒益 真實的利益他了 這個不對 譬如糞穢若多若少 終無有能令成香潔 就是說舉一個例子來了解 因為我們一講到洗手間 廁所裡邊的糞穢 大小便 這個可以說本來就是很臭了 真的是其臭難聞 像這樣子臭得難聞 他這邊講若多若少 你多 數量多分量多 當然很臭了 你就是一點點還是臭了 尤其像我們現在 在身體健康檢查的時候 都要取這個尿液 或者取這個糞便去做一種檢驗 一點點都還是很臭的 像這樣子來說的話 是多 當然很臭 就是少也是很臭 終無有能令成香潔 你不可能把它變成又香 又潔淨的東西 不可能的 你說多很難聞 少就可以變成香了嗎 也不可能的 如是眾生由行苦故 其性是苦無有方便 但以財物暫相饒益可令成樂 同樣的道理 我們每一個眾生 就是處在於這個諸行無常 無常故苦的 這麼一個大環境之中 世間的一切萬法 都是因緣所生都是因緣所成 都是無常性的 因為是無常 所以本體體性就是苦的 無常故苦的這樣子的一種 大環境之中 所以其性是苦 本性就是苦了 就是會讓我們不安穩的 就是會讓我們憂愁憂慮的 一下子又過了一年了 一下子又過了十年了 有人不會擔憂的嗎 不可能 所以本體性 諸行每天每天的行為動作之中 每天的心念 每天的這種時間的超越過越 可以說都是一種苦 本性是苦的時候呢 就沒有一種方法可以令樂了 什麼方法這邊講 無有方便 沒有哪一種方法 但以財物 你只有說靠這個物質的東西 金銀財寶物質的東西 你就可以讓他 暫時的得到利益說 我已經得到快樂了 我已經知足了 我已經滿足了 不可能有這種方法 也代表是說 即時我們給他非常豐厚的 物質的救濟 金錢的救濟 其實都是不知足的 他都不會感覺到滿足的 尤其得來太容易的話 更不懂得珍惜 還是需要自己花一點勞力 才能夠得到的 你才能夠懂得 真的是要讓他成就 又有賺到這個薪水 還是不容易的 所以我們現在都有很多的 就是打工的這種機會 讓小孩子利用寒暑假 利用假期的時候 給他去打工 知道說因為這麼辛苦 一個月才有這麼一點點的薪水 可以領 父母親的賺錢同樣的道理 所以錢不可以亂花 不可以太浪費 這個物質方面的享受可以說 是無底深坑的 再怎麼多再怎麼好 都還是不懂得知足的 所以這邊講說 沒有哪一種方便法門說 只有靠物質你就能夠得到知足 就得到快樂的 不可能 惟有安處妙善法中 方可得名第一饒益 什麼是第一饒益 第一的最殊勝的 最好的利益是什麼 唯有 只有 只有讓我們的身心 能夠安住於妙善法中 什麼是妙善法 就是菩提果就是涅槃的境界 斷除了一切的煩惱 斷除了一切的 這個二障 你才有真正的在於 內心當中沒有罣礙 內心當中沒有障礙 這樣子的涅槃境界 這樣子的菩提果位 你才能夠叫做真正的 得到最殊勝的第一的 饒益境界了 這一段話 就是告訴我們 還是要深入經藏 還是要自己本身 身體力行的來修學六度法門 這樣子能夠真正的去除 我們內心的煩惱障礙 才能夠得到清淨 才能夠得到解脫 這個才是第一饒益 但是物質的救濟 有沒有這個必要 還是有 因為有的就是這個大環境 有的就是因為突然之間的災難 這種還是需要有的 但是我們就說 所有的供養中 法的供養是最殊勝的 也就是說每一個人 自己能夠親身的 去深入經藏 體悟真理 才是最好最好的 接下來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 這個問題已經了解了 非方便行 不只是物質的布施就可以了 還必須要有法的布施 才能夠讓眾生真正的離苦得樂 觀自在菩薩 這個問題了解了之後 再請教佛陀 說世尊 如是一切波羅蜜多有幾清淨 好了 修學六種波羅蜜多 哪幾種可以得到清淨 這樣子的意思就是說 有的幾種能夠得到清淨 是不是還有幾種 不能得清淨呢 這個就有等於他的後續的問題 顯現出來了 但是佛陀的解說 佛告觀自在菩薩說 善男子 我終不說波羅蜜多 除上五相有餘清淨 就是說我終不說就是 我到底以來 我究竟以來 我從來沒有說波羅蜜多 他除了上面的五種因緣之外 還有另外的清淨 代表說前面的波羅蜜多 何以名為波羅蜜多 就是因為有五種因緣 所以有這五種因緣 好好的來修學的話 你就可以得到波羅蜜多的境界 就可以得到解脫清淨的境界 我沒有說離開了這五種之外 還有另外什麼方法 能夠讓六度得到清淨的 代表什麼 代表這五種因緣 就可以讓我們的六度波羅蜜多 得到清淨了 所以沒有什麼其它的方法 這五種因緣 就是可以得到清淨 既然觀自在菩薩 又提出這麼一個問題 佛陀也是很慈悲 既然前面的五個因緣 你還是有疑問的話 佛陀就說了 然我即依如是諸事總別 當說波羅蜜多清淨之相 你如果還要了解波羅蜜多 這個六度 他的清淨相是如何的話 好了 我再解釋 再解釋再從總相來說 也從別相來說 叫做我依如是諸事總別 所謂的總相來講的話 就是說明 一切波羅蜜多清淨相者 當知七種 就是說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靜慮智慧 六種波羅蜜多 同樣的在這個總相上來說 都具有這個七法 都具有這種七種的清淨相 布施也一樣的 有這七種清淨相 持戒也一樣的有這種清淨相 所以叫做 總說一切波羅蜜多的清淨相 有七種 何等為七 哪七種呢 一者菩薩於此諸法不求他知 不求他知 就是沒有炫耀自己 沒有到處的跟人家說 我在學六度我在學波羅蜜多 我在學哪一個忍辱行 沒有這麼講 他就照著自己本身 我現在要發菩提心 我現在要來修學佛法 我現在很想要來 在這個修學過程當中 能夠得到解脫 所以我就依我的能力 依我的本份 我就好好的來學財施法施 無畏施 甚至於戒律裡邊的 攝律儀戒攝善法戒 饒益有情戒 一直到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我就是很有本分的 依自己的能力這樣子來做 我能夠做一分就做一分 我能夠做二分我就做二分 我不到處去炫耀 說告訴大家 我現在在學忍辱波羅蜜 告訴大家我現在學習財施 這樣子的話是不是告訴大眾 你很有錢 每一個人都來跟你借錢了 或者要你布施 這個就說自己守本分的來修 所以菩薩對於這個六種法門 諸法就是六波羅蜜了 不求他知 他就是自己默默的來做 守本分的來做 沒有要求希望他人知道說 我學得怎麼樣 我做得怎麼樣 沒有這樣子 所以就是這個菩薩 也是默默的在做 他的本分的工作 本分的修學 這個菩薩也在守他的本分 照他的能力在修學這個六度 每一個人都靜靜的在做 每一個人都以自己的能力在做 二者於此諸法見已不生執著 在修這個六波羅蜜多的時候 這個諸法就六波羅蜜多了 他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見已這個見 在我們佛學裡邊 解釋的方法可以說是非常的多 在這個地方 修學六度當然就是要 有所領悟了 有所體會了 甚至於有他的心得了 這個都叫做見 已 引生了心得了 引生了悟到了裡邊的內容了 內涵了 懂得他的方法了等等 但是他不生執著 雖然有心得 雖然有成就 雖然有他的功德性 雖然自己本身 在做善得善果的 這種境界之下 他自己本身也感覺到 自己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佛菩薩的加持 自己的那種用心用功 乃至眾生那種報恩的回饋等等 可以說自己有所領受 有所感受的時候 他也不起執著 不會說因為眾生的感恩 就執著這個眾生 或者因為有眾生來感恩的時候 自己又不計成本的 也不考慮到自己的能力的 就大量的去投資 這個也都是不對的 還是照自己的本分能夠做多少 就是算多少的來做 也一樣的不求他知 你不求他知 你再以你自己的能力上 做得到的有辦法的 好好的去做的話 不起執著 三者即於如是諸法不生疑惑 在修學六度的時候不起疑惑 不起懷疑心 因為我們一般來說 可以說人生在世幾十年 不免會有高潮順利的境界 也難免會有低潮障礙困難的 這種境界顯現出來 事業的不順心 或者人情人事方面的 那種不合協 難免都會有 但是你因為修學六度之後 才引生的這種障礙 或者是困難 但是也不起這個疑惑 也不懷疑說 為什麼我修學六度 還會有這麼多的障礙 這麼多的不順利 不會 甚至於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有的人已經有境界了 有的人已經感覺到有所成就了 為什麼自己也是很用心很用功 很花身心之力在學習的時候 還是一樣在原地踏步進不了 也不會起懷疑 所以這一個在修學波羅蜜多 的這些菩薩們 可以說對於六度 能夠讓我們得到解脫的 這一種利益 可以說非常的有信心 不起疑惑的 謂為能得大菩提不 也有的人會認為說 我這樣子修布施 就能夠得到大菩提嗎 我這樣子的忍辱 別人怎麼罵我 別人怎麼毀謗我 別人怎麼打我 我都不還嘴不還手 這樣子我就可以得到 大菩提果位了嗎 就會起懷疑 像這一個 可以說 修學六度的菩薩們 他們是不起懷疑的 相信 我怎麼照著經典裡邊 告訴我們的 照著佛陀教我們的修學方法 我一定可以得到解脫 釋迦牟尼佛已經得到解脫了 過去被人家怎麼毀謗 就是釋迦牟尼佛他已經成道了 還是受到弟子們的毀謗 還是有 過去生是菩薩道的時候 能夠捨頭目髓腦等等 也是這樣子的去做 已經得到佛果位了 所以菩薩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不會起疑惑的 還是依自己的能力 依自己的方式 可以的 盡量的在這個六度上面下工夫 四者終不自讚毀他有所輕蔑 也就是說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他也不會自己 就是很誇口的 就是自己讚嘆自己 甚至於毀謗他人 我在修修了有多大的功德 你沒有修你沒有功德的 你是個怎麼樣怎麼樣的 一個凡夫性等等 他不會這樣子 自己能夠修自己有 這樣子的一種機會 來修的話呢 可以說只有自己更加緊腳步 自己更順利的來行這個六度 別人雖然經濟能力比自己好 雖然別人的人事 他所親近的師父很多 但是他卻不懂得修 也有啊 或者他的財力他的物力 他的人力很充沛 卻也不懂得 來深入經藏的也有啊 但是這一種人 你也不可以毀謗他哦 或者有人已經在修了 修得比我們慢 自己已經感覺到說 我自己有境界了 別人還沒有境界 也不可以毀謗他人 因為我們的智慧 還是有聰明才智 還是有愚癡下愚的人 所以也不可以有所輕蔑 不可以輕視他 不可以藐視他 個人的能力 個人的方式 乃至個人的這個智慧 不一樣 第五終不憍傲放逸 自己本身 在這個修學的過程當中 不起驕傲的心態 甚至於也不放逸 認為自己能力夠了 自己有所成就了 認為自己成功了 就不再用功不再修學了 不可以的 不管怎麼樣 到了阿羅漢的境界 到了菩薩的境界 到成佛的境界 我們說盡未來際的在用功修學 六者終不少有所得便生喜足 也就是說不可以有終 就是說一直到盡未來 都不可以有說 一點點的成就就認為我知足了 一點點的成就 就認為我已經夠了 不用再用功了 不用再修了 也不可以 七者終不由此諸法 於他發起嫉妒慳吝 就是說在修學六度法門的時候 對於他人當然 別人比自己有成就 不可以起嫉妒心 再來就說自己已經懂得了 自己已經會的 有別人想要來求教的時候 或者想要來學習的時候 我們自己對於金錢 對於這個道理 我們不可以慳吝 不可以就是不施捨 不可以的 所以自己的經濟能力上 可以的話也要財施 自己懂得的佛理也要法施 所以不可以慳財不可以慳法 一定要給他布施出去 才能夠真正的 自他兩利的功德 上面所說的就是說 每一種法門從布施一直到智慧 六度都具有每一度都類有 這個七種功德性的 下面是別說了 就是說一個布施裡面 有七種功德 一個持戒裡面也有七種功德 這個叫做別說 別說一切波羅蜜多清淨相者 亦有七種 何等為七 就說明我們就各別各別的來說 六度每一度都有他的清淨相 而且每一度當中都具有 七個清淨相可以來這麼解說的 所以就是別說 一個布施本身 他的清淨相有七種 持戒這個波羅蜜多 他的清淨相也是有七種 乃至於到智慧 他也一樣的具有七種的清淨相 哪七種呢 謂諸菩薩如我所說 七種布施清淨之相 隨順修行 發菩提心的菩薩們 在修學六度 就如同我所說的 他就具有七種的清淨相 這種清淨相你就是要隨順修行 告訴你們 修學布施有七種清淨相 你們聽了之後懂了之後 你就要好好的來修 隨順修行 要順著所講的這七種功德 你就要好好的來學來做了 你不可以懷疑不可以 就是毀謗等等 哪七種呢 一者由施物清淨行清淨施 對於布施財物的部分 看是衣服也好 醫藥也好 床棉被衣服等等也好 乃至於我們的飲食等等 這個物質方面的 你要行這個清淨施 什麼叫清淨施 不是偷來的不是搶來的 不是騙來的 要真正的花勞力 要真正的自己清淨賺的錢來買 來布施 這個才叫清淨施 是用騙來的用搶來的 都是不清淨的 或者說認為說這個 這我不要的 我用過我不要的 我送給人好了 這個也不可以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中國人都有這個觀念了 雖然說這種心態 這個是心態的問題 雖然我們現在 也有二手貨的交換 代表說我已經是用過了 我以後是不要用 但是還是可以用 我認為說別人有需要的話 還是可以供給給別人 並不是說這個我不要的 我要丟掉的 好啦 你要 送給你 心態不一樣 心態不同 所以不是說自己不要的 才要送給人 這一個即使是二手貨 已經用過的 要送給別人也是要以尊重的心 要以歡喜心來贈送給他人 這樣才有功德 另外比如說已經髒的 雖然說這件衣服是乾淨的 新買來的都還沒有穿過 但是已經放到變色了 放到已經是有污穢 洗不起來的 你才要送給別人 反正他是窮人送給他沒有關係 這個就是不尊重他人的人格 這個也不行 所以你想要布施的這些東西 一定是要清淨心清淨行 而來歡喜心的來布施 才有功德的 二者由戒清淨行清淨施 再來就是說 你要布施這些東西 是要以所持清淨戒法 你的身口意三業都是清淨的 而拿這些東西來布施給他人 像這一個 就不是因為殺而得的來 或者偷盜得來的 或者搶奪得來的 或者等等 其它的巧便方法得來的 也不可以 這個一定是持戒清淨 是一種正命 再來就是自己花勞心勞力 賺錢而有的 三者由見清淨行清淨施 見當然就是要有正見 這個正見就是要 真正的是對於佛法佛理的了解 以這樣子的這種清淨心 清淨的思想 你才能行這個布施 這樣的布施才能夠叫做清淨施 這重要的當然 也就是不去計較 我能施他是我所布施的對象 我布施的是什麼 多好多好的東西 不可以這麼想 所以一定要達到怎樣 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才可以 才能夠真正的有功德 你還在記得說 我十年前送你一個什麼東西 你還在不在 還有沒有在用 這個不可以這麼講的 四者由心清淨行清淨施 最重要的我們的心一定要清淨 那麼心的清淨是什麼呢 就是要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以這樣的心態來行布施法 這樣子的布施 你才能夠不會趾高氣揚 不會傲慢心態 所以我們在行布施的時候 一定是要很虛心的 一定要以歡喜心的來布施 五者由語清淨行清淨施 你在布施的時候 你的語氣就是要很柔軟 就是柔順的 和言悅色的來布施 不要像我們中國講的 叫嗟來之食 嗟來之食 就是很不高興的送給人家吃的 人家也不願意接受 所以我們要送東西 給人家的時候 不管對方是怎麼的需求 怎麼的急著要這個東西 自己本身再怎麼的捨不得 你要布施給他人的時候 都是要以歡喜心 你的臉色你的語氣 都是要很注意的 要清淨語 再來六者由智清淨行清淨施 就是你的智慧也要清淨 為什麼呢 因為你對於所布施出去的物品 或者你的那個對象 家境狀況等等 你都一定要有所了知 對於你要布施的這些東西 到底能不能用 不要布施出去的 人家不能用的 雖然說你是很高興的 把東西送出去了 送給人家人家不能用 那也等於是垃圾一堆 沒有用沒有作用的 再來你要布施的對象 對象的家庭狀況 他的所需要的是需要什麼 都要懂得 要給他所必要的 所以說他是要衣物 你卻送他飲食 現在是寒流 現在正在下雪 我要的是要衣服 但是你卻送我那些 只是飲食的部分 吃一下子是能夠溫暖 但是一整夜怎麼辦呢 再來一段時間怎麼辦呢 所以一定要懂得他的需求 需要什麼東西 這樣子的話要有智慧 就是說能夠就他所要的 就他所必須的來布施 七者由垢清淨行清淨施 什麼叫垢清淨呢 垢當然就是雜染 就是污穢的 你所有的身口意方面 你所有的身心方面 你都要達到清淨 你這樣的來布施 才能夠叫做清淨施 如果你是用一種 就是凌虐的方式 或者你所得到的 就是一種違逆的方式 甚至於還是以貪瞋癡 想要得到果報的方式 來布施的話 這個都是雜染心 這樣子的布施都能夠得到 真正的他的功德的 是名七種施清淨相 這個叫做七種清淨相 所以布施本身就是 要很注意的 每一個方式每一個方法 每一個動作 你都是要很注意的去行布施 又諸菩薩能善了知 制立律儀一切學處 接下來的這一段 就講到持戒的部分了 持戒波羅蜜 也是具有七種的清淨相 就一個持戒 從在家的就是三皈五戒 甚至於說在家的菩薩戒 乃至於八關齋戒 出家眾的就是我們說的 三壇大戒 所有的戒法都一樣的 你如果能夠持戒清淨的話 一定可以得到解脫的 這邊說出了七種清淨相 第一種是什麼呢 能善了知制立律儀一切學處 我們為什麼要持戒 主要的就是有一個規範 有一個規律 這種規範的目的 就是要讓我們止惡行善 就是要防惡 防止我們的所有種種不好的 那一種行為動作 也就是防非止惡的功能 既然戒法是防非止惡的功能 你一定要怎樣 第一個要懂得 我為什麼要持戒 持戒的用意何在 所以平常我們都是很散亂心 怎麼做也不曉得我的這種作法 已經傷害了多少人 或者我講一句話 我這句話一講出來 我是隨心所欲的講 講出來之後呢 怎麼傷害到他人的心 自己都不懂 自己都不曉得 現在你有持這個五戒的話 你就會去觀想 自我反觀 我現在要講這一句話 是屬於惡語呢 是屬於兩舌呢 或者是屬於綺語呢 自己會去有一個規範 自己會去想會去觀察 如果我這一句話一斗出去 就變成是兩舌搬弄是非的話 我是一個佛弟子 我是持戒的弟子 我就是不可以講了 自己知道就好 什麼人有他的優點 什麼人有他的缺點 自己知道 你如果要去勸解的話 要去就是幫助他改惡向善的話 可以私下去講 私下的跟他溝通 在大庭廣眾之中 就不可以隨便亂說了 像這一個都是一種律儀 所以五戒就是菩薩戒 都是一樣的 所以對於一切的學處 你都要了解都要懂得 我在學哪一個法門 哪一種戒法 第二個能善了知出離所犯 就是說對於犯了什麼戒 你要出離 出離就是要把它轉過來 不要有這種所犯 你已經犯下來的罪業 你的前面的動作行為已經做了 已經不曉得而做了 做了之後先要把他出離 就是說要把他給改進 改正過來 所以自己本身做了什麼不對的 要靠自己有這種反觀能力 自省的能力 所以我們中國人 曾子一日三省吾身 我們出家眾也是一樣 我們在家的信眾當然也是如此 隨時隨地一到晚上 拜懺回去的時候 都要反省自己 所以一定要善了知 對於自己 犯了哪一種過錯的時候 一定要知道 而且要讓他快點離去我們 就是要快點求懺悔得清淨 所以這一個就是屬於持戒的 一種清淨法 第三具常尸羅 第四叫做堅固尸羅 第五叫做常作尸羅 第六是常轉尸羅 這幾句都是告訴我們 對於持戒的那一種 精進努力用心的 那一種心態 所以具常尸羅的話 就是說對於怎麼惡劣的環境 怎麼樣子讓我們受苦的環境 困難的環境 你都要保持你的尸羅的戒法 不要因為環境的困難 犯罪沒關係 那是不可以的 堅固尸羅就是要好好的 守持你的這個戒法 不要犯戒了 常作尸羅就是要常常的 守持住我們這個戒體 不要讓他做出不饒益的 動作行為出來 常轉尸羅 自己不但自己本身 要好好的來受持這些戒法 甚至於要常常要轉 轉就是生起 生起那個戒法的 功能作用的時候 就怎樣呢 經常的要反省自己 經常的要來懺悔自己 過去在不知不覺當中 那種不正確的身心行為 要把他給懺悔清淨 第七受學一切所有學處 應該要學的 我是什麼身分 我是受持什麼戒法 我應該要如何好好的 把這個戒法戒體給他守持清淨 你只要要對於一切的學處 你都要好好的來學 要受學要受持的來把他學好 這一個就是第七種的持戒清淨 所以從第一的能夠善了知 我們一切戒律的內容 一直到第七個 要來受學一切所有的學處 我們就是說 你所要了解的 不是說我受戒了 回來有這麼一件披衣可以穿 有這件袈裟可以穿就夠了 不對 經常有空就是要好好的來了解 我們受持這個戒法 應該要做的是什麼 不應該要做的是什麼 哪一部分是要止要斷的 哪一部分就是要再努力去修的 像這個律儀戒 律儀戒就是止的斷的 不可以做的 禁止的部分 攝善法戒就是一切的善法 要隨心隨力的去做 第三的饒益有情戒 只要對著這分動作 一作出來 是能夠讓眾生得到利益的話 即使犧牲了自己 自己即使吃虧了 都沒有關係的 有這樣子的心態 你這個持戒才能夠得到清淨 所以有空的時候 戒本還是要請出來 多念幾次多看幾次 你才有辦法好好來受持 清淨的戒法了 我們今天就到這邊結束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