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淨珠法師 講題:解深密經 58 解深密經 第五十八集 諸位同學大家好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看解深密經第四卷 地波羅蜜多品 在一百六十頁 接到一百六十一頁 下面這一大段 主要的是觀自在菩薩請教佛陀 就是除了前面的 六波羅蜜多之外 為什麼還要再加上 所餘波羅蜜多 而且是四個 那也就是說在六波羅蜜多之後 又有四個波羅蜜多 四個波羅蜜多就是 方便願力智 後面再加上 這四個波羅蜜多 用意何在呢 為什麼只有四個呢 佛陀的解說在一百六十頁的 這一面裡面 來解說方便波羅蜜多 最主要的就是要有 善巧方便的種種方法 善巧方便的方法 主要的就是來輔助 布施持戒忍辱 這三種波羅蜜多 他的種種的活動 在布施的時候也懂得善巧方便 持戒的時候 也要懂得善巧方便 就是忍辱也要懂得善巧方便 所以對於前面三種的波羅蜜多 在攝受有情的時候 運用善巧方便來攝受之 所以方便波羅蜜多 就是前面三種波羅蜜多的助伴 就是輔助他的一種方法 接下來一百六十一頁的 第一行 就是來解說願波羅蜜多 願波羅蜜多就是來輔助 這個精進波羅蜜多的 就是我們前面的六度當中的 第四個精進度 就是精進波羅蜜多 願來輔助精進 最主要的就是因為 在於修學的過程當中 沒有辦法來勝任愉快的修行 或者自己本身的意願 非常的懦弱 或者只有修學下界的 也就是欲界的那一種勝解力 所以就必須要有這個願力 來輔助這個精進的修學 有這個願力所以他才能夠 靜下心來好好的來聽聞 甚至於能夠好好的來思惟 思慮所聽到的佛法 甚至於還能夠善巧 來修學一切法門 所以我們的精進 雖然還是可以很用心很努力 但是如果願力不足的話 就是精進的 這種精力不足不夠了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這個 力波羅蜜多 是四個助力之第三個 這個力波羅蜜多 他是作為修學靜慮波羅蜜多的 一個輔助的法門 這個要怎麼解說呢 我們看一百六十一頁的 最後一行 一百六十一頁最後一行就談到 若諸菩薩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如理作意 為因緣故轉劣意樂成勝意樂 亦能獲得上界勝解 如是名力波羅蜜多 什麼叫做力波羅蜜多呢 最主要的就是說 諸菩薩也就是說從 初發心修行菩薩行的 這些菩薩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 第一個要親近善士 前面也有談到過了 一定要親近善知識 由善知識來幫我們引導 來跟我們教導 乃至於能夠 以他的善巧方便的辯才 能夠讓我們 深入於經藏之中 所以善知識 就必須要有證教達實性 悲憫巧為說的五個條件 這五個條件具足了 表示他自己本身 對於佛理他已經自己 有一個程度的了解 甚至於又以他的大悲心 能夠來跟眾生結緣 甚至於在解說的過程當中呢 又能夠非常巧妙的 那一種口才辯才來解說佛理 所以一定要親近善知識 你才能夠好好的對於佛理 能夠去確實的正確的去理解 親近善知識這邊講的 就是要聽聞正法了 親近善知識的目的何在 就是從他那個地方 可以聽到很多正法佛理 第三就是如理作意 聽過之後不可以把他忘記 聽過之後一定要就我們所聽的 這些正法好好的去跟他思惟 所以能夠合理的去跟他做思惟 這個三個原因的關係為因緣故 能夠轉劣意樂成勝意樂 劣意樂代表興趣缺缺 表示說雖然很想學 但是不夠勉力不夠積極 不夠勉力不夠積極 這一種精神我們就稱之為 劣意樂 現在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因為有這三個好的助緣 好的條件 一方面親近善知識 一方面就是聽聞正法 一方面是如理作意 所以以前的那一種 非常微劣的 那一種意願能夠轉 轉成勝意樂 就是殊勝的那一種意樂 代表著積極的來努力 積極的來修行 對於佛法必然的就會有 一種程度的理解 能夠深入經藏能夠法喜充滿 能夠了解佛理能夠一層層的 來對於這個世間的真理真相 乃至於我們所謂的正法 能夠確確實實的有所領悟了 所以他就能夠獲得 上界的勝解 什麼是上界呢 就是色界無色界 甚至於能夠超越的 這樣子的一種殊勝的理解 如是名為力波羅蜜多 所以一方面是勝意樂 一方面是上界的勝解 這一個就是一股力量 在這一股力量當中 你要深入於靜慮的波羅蜜多 你才有辦法真正的靜下心來 因為你有所理解了 有所理解發生了興趣 必然在禪定當中 你就能夠深入於這種定的 思慮思考當中 所以由此力故就是因為 有這個力波羅蜜多 的這個原因原故 於內心住有所堪能 所以內心的安住的部分 能夠讓內心安住下來 能夠讓內心裡邊沈靜下來 他就有這個堪能了 他就有這個能耐了 是故我說力波羅蜜多 與靜慮波羅蜜多而為助伴 所以力波羅蜜多就是來輔助 靜慮波羅蜜多的 接下來就是談到 最後的這個智度 智度當然就是輔助般若度了 若諸菩薩於菩薩藏 已能聞緣善修習故 能發靜慮 如是名智波羅蜜多 什麼是智波羅蜜多 代表著經過這個菩薩藏的修學 也就是說對於大乘佛法的 那一種教法的體會領悟 你對這個大乘教法 也就修學菩薩藏的 這些義理這邊講 以能聞 能聞當然就是會去聽聞了 多去聽聞的話 就是成就聞的這個智慧了 稱之為聞慧的成就 再來要能夠緣 緣就是去緣慮 緣慮或者我們所謂的去思惟 去緣慮去思惟又稱之為就是 屬於思慧的成就 再來善修習 善修習就是好好的去修學了 這個就稱之為修慧的成就 所以你能夠成就聞緣善修習 也就是說聞思修的三慧 都已經成就了 你就能夠引發靜慮 你就可以真正的 深入於禪定之中了 入於三摩地的這種境界了 所以從這個聞思修入三摩地 這個是在我們的經典裡邊 是經常會說的 所以要入於三摩地 要入於三昧要入於禪定 要入於靜慮之中 必須要依聞思修三慧 我們才有這個能力 也才有這個程度 這個心才有辦法靜止下來 所以如是名為智波羅蜜多 這個就是智度了 由此智故堪能引發出世間慧 也就是說因為有這個智度 你就有辦法引發 就是有辦法引生 這個出世間的智慧 出世間的智慧我們又稱之為 無漏聖智 就是能夠從有漏的三賢位 而進入於無漏的登地的境界 所以就能夠從這一個 智波羅蜜多他的助力 有他的助力的關係 讓我們進入於這個 登地以上的程度 而來成就出世間的無漏勝慧 所以是故我說智波羅蜜多 與慧波羅蜜多而為助伴 所以智度為慧波羅蜜多 一個是般若度的一個助力 這一個問題佛陀有所解說之後 觀自在菩薩又再請教佛陀了 請教什麼問題呢 就說世尊 何因緣故 宣說六種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就是說為什麼佛陀 在講這個六波羅蜜多的時候 一定是這個次序 也就是說一定是布施開始講 再來講持戒再來講忍辱 再來講精進禪定就是智慧 為什麼要有這樣子的一個次第 佛陀就跟觀自在菩薩 這麼回答說 善男子 能為後後引發依故 謂諸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 便能受持清淨禁戒 為護禁戒便修忍辱 修忍辱已能發精進 這一段話就是接到我們的 智慧波羅蜜多 就是由於後後引發依故 為了要讓後面這個波羅蜜多 能夠引出他的功能作用 所以前面的這個波羅蜜多 就是為後面的所依 就代表著說 因為有前面的這個波羅蜜多 就能夠引發 後面的這個波羅蜜多 就是前前為後後之所依 也就是說能為後後之所依 指的這個原因 怎麼講呢 來舉例子 謂諸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 如果一個菩薩 就是一個發菩提心 在修學菩薩道的 這麼一個修行者 在家的菩薩也好 出家的菩薩也一樣 這個菩薩他已經發菩提心了 我要來修學菩薩道 所以他要修學菩薩道 必然是修六度 從第一度就是從布施度開始說 如果這一個菩薩 這麼一個修行者 他若於身財無所顧? 對於他的生命對於他的錢財 他怎樣呢 無所顧? 就是說他不會很吝嗇 他不會很慳? 也代表著說他能夠 很廣大的來布施一切 什麼人需要 他就能夠奉獻給什麼人 我們所說釋迦牟尼佛 在過去生的時候 他就可以捨生命財產 捨頭目髓腦 能夠捨國臣妻子 像這樣子就是說 不管是自己的身體的哪一部分 內財施 或者對於外面的國臣 乃至於所有的金銀財寶之類的 這個外財施都好 他是無所顧? 能夠非常積極的 來施捨他的生命 或者他的錢財的話 便能受持清淨禁戒 他就可以來受持清淨的 這種戒法了 怎麼說呢 比如說他既然 肯來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救別人 像我們的環境經常有水災 像颱風天 或者有這個地震 或者其它外在來講的話 有什麼火災之類的 甚至於在這個大的 大型的車禍當中 有的人都是不顧自己的生命 就是只為多救一個人 他都在所不惜 以這樣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 來救度別人的這樣子的一個人 我們去想他會殺生嗎 他會去殺人嗎 他會只為了自己的一個好處 或者只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 或是自己的名譽 而去損害他人嗎 應該是不會的 如果從一切眾生的生命來說 只為了自己的三寸的口舌 想要吃得好 那麼能夠來殺生嗎 那也不會 所以以一個 對於生命無所顧?的人 可以犧牲自己來救度別人的 應該是不會殺人 也不會殺一切眾生 另外說以一個人 他有辦法將他家裡邊的 金銀財寶拿出來布施 就是說自己賺的錢 自己以正確的方式 來取得了這些金銀財寶 所賺的錢 他有辦法說拿出來布施 不管說是有做為 我們三寶的護法也好 或者救濟貧民也好 可以說自己他是不會吝惜的 以這樣子的人他會去偷盜嗎 他會去欺騙別人嗎 詐財嗎 應該是不會 所以這一種懂得布施的人 他一定是持戒清淨的 什麼持戒最低制度 就是五戒 不會殺生不會偷盜不會妄語 也不會感情走私等等 能夠照顧到大家的名譽 所以能夠受持清淨戒法了 既然能夠護禁戒 就是說他會保護他的戒體 他會為了讓自己的 戒體得到清淨而不犯戒 他就會修忍辱行 怎麼修忍辱行呢 別人的誤會 別人的毀謗 別人的種種加在自己身上的 種種的侮辱 他可以說為了要戒體清淨 不妄語不殺生 乃至於就是不偷盜等等 可以說別人怎麼樣子的 對自己在於自己的身上 多少多少的那種侮辱 或者棒打之類的 他都有辦法跟他忍耐下來 他不讓對方受到傷害 自己本身其實被侮辱被毀謗了 那也沒關係 所以以這樣子的狀況呢 他的忍辱工夫 可以說就是非常的堅定了 修忍辱已能發精進 因為自己本身要忍辱 所以他就在這個生死海當中 就是要盡速盡速的脫離生死 所以他就是非常用功 非常用功在所要修的法門之中 精進努力 當然這樣子的發精進心 發精進已能辦靜慮 所以因為精進努力 專心在於所要修的這些法門上 所以心就能夠靜止下來 心能夠靜下來 當然就能夠入於禪定之中 所以心就不起散亂了 具靜慮已便能獲得出世間慧 心能夠靜得下來 有辦法又再加上精進的 那種努力一起去思惟 我們的佛理 乃至於思惟世間的種種無常相 如此就能夠引發出世間的 無漏智慧了 是故我說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所以為什麼六度 一定要這麼排呢 一定要布施第一個 持戒第二個 忍辱第三個 精進第四個 靜慮禪定是第五個 再來智慧第六個 就是因為前面 可以做為後面之所依止 後面的這個波羅蜜多 他就能夠引發出 他那股力量出來 所以六度就是如是次第的 觀自在菩薩又再請教佛陀了 復白佛言 世尊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各有幾種品類差別 六波羅蜜多 是這樣子的排列方式 每一度每一度 就是每一個波羅蜜多 他有幾品差別 就是說他必須要修學幾種法門 有哪幾類的他必須要去修學的 這邊就說各有三種 佛陀的解答每一品 每一種波羅蜜多都要修學 三種法門 所以各有三種 下面就是把他給列舉出來了 施三種者 第一個就是布施波羅蜜多了 所以布施波羅蜜多 哪一個呢 一者法施 二者財施 三者無畏施 這個我們平常有在寺院裡邊 就是參加法會聽經說法 聽開示的差不多都會講了 就是要法施要財施要無畏施 法施跟財施因為我們一般的 在一般的解說裡邊 可以說都是財施排在前面 法施排在後面 這兩個有什麼差別性 當然如果針對著在家居士 來做解說的話 大部分都是財施先講 因為我們在家居士 就是有家庭有事業 會賺錢 所以這個財施是最方便的 在所有的布施裡邊 他是最容易做得到的 雖然是說要把錢拿出來 但是多少是隨喜功德 也不用跟別人比 也不用一定要硬撐 所以只要每個月有收入 或者做過一件的工程之後 有收入的話 多多少少在這個財施的方面 就比較方便得多 所以一般都是用財施排在前面 但是以真正的 就是佛學的修學法門裡邊來看 尤其都是針對著 出家眾來說的話 這個法施是排在第一個 因為修學佛法者 出家眾主要的就是以法布施 就是要講經說法 所以就是法施排在第一個 財施的部分 出家眾原則上就是比較 沒有辦法 就是說比較少 第三個就是無畏施了 無畏施的面就很廣了 哪一種都可以 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呢 遵照我們這個解深密經 就是法施是在前面的 因為他是針對著 觀自在菩薩說的 所謂的法施當然就是 就你所懂得的佛理佛法 能夠布施給他人 一般的說法 就是講經說法了 別人有來請教佛理的話 你就是就你所懂得的來告訴他 所以在說法的時候 必須要無倒的說 不要顛倒 第二就是要稱理的說 就是一定要符合這個真理 符合道理的來說 這一個才能夠真正叫做法施 如果說你講的顛倒了 講的有所偏離了 這個就是不正確的 第二個是財施 財施最主要的就是以殊勝的 如法的這種財物來行惠施 關於法施的部分 最主要的就是要勤勸學處 意思就是說要多說一些佛理 讓這個 修學菩薩法的人 能夠好好的來努力精進 財施的部分最主要的 就是要調伏我們的 慳貪的這種心態 第三個就是無畏施 無畏施最主要的 以我們一般的來說的話 就多幫助他人 或者他人困難的時候 多去安慰他陪伴他 但是如果說以佛陀過去生的 為菩薩行的時候的無畏施 就是為了要救濟這個母老虎 乃至於小老虎的關係 能夠捨棄自己的生命 甚至於就是獅子 或者當狼當鬼 這個主要的用意 都是希望這一類的眾生 能夠得到一種安慰 能夠得到一種無畏的這種境界 甚至於能夠濟拔這個所有的 這個水災火災等等的無畏 像這一個都是屬於布施度裡邊 他所要去做的工作 一方面懂得的佛理講給他人聽 讓我們的法輪能夠長轉 第二個在於金銀珠寶這個方面 能夠有人有所需要的時候 能夠幫助他人 第三就是在種種 大災難的情況之下 能夠讓他得到安慰 能夠讓他得到 不用恐怖的那一種狀況 這個是六波羅蜜多的第一個 那麼第二個就是持戒波羅蜜多 所以持戒的部分 這邊講也是有三種 一個就是轉捨不善戒 轉捨不善戒就是說 把這個不善的戒 要把他給轉 不善的轉成善的 甚至於要把他給捨棄掉 這一個不應該有的 我們應該要把他給 斷除掉的意思 那是什麼呢 像殺生就不可以殺生 像偷盜就是不可以 像就是妄言綺語 這個都是不可以 所以要把他給轉 把他給捨棄掉 在我們一般來說的話呢 這個轉捨不善戒 就是叫做攝律儀戒 攝律儀戒我們一句話也叫做 別解脫戒 什麼叫別解脫戒呢 也就是說明你是在家居士的 像我們的在家的信眾們 去受在家的五戒 在家的菩薩戒 就是說你是在家身份 所受持的戒法 不是出家眾 出家就有出家的戒法 出家的戒法裡邊再分沙彌戒 再分具足戒 再分菩薩戒 我們就稱之為 現在的戒場裡邊 稱之為三壇大戒了 就是說要正授沙彌戒 要正授具足戒要正授菩薩戒 這個就是出家的三壇大戒 你是沙彌就是要受持沙彌戒 你就把你的沙彌戒 好好的把它給受持 有很多不正確的種種行儀 要把他給改革掉 受到具足戒就是我們所謂的 比丘比丘尼戒的時候呢 你的戒法就更多了 因為要成為人天師表 要有一個標準 所以所受持的戒法就更多了 到了菩薩戒 就是有重戒有輕戒了 也一樣的 在家的菩薩戒跟出家的菩薩戒 還是不太相同 基本的是一樣的 但是出家戒能夠更微細 所以像這一個 我們稱之為別解脫戒 在家有在家的解脫 出家有出家的解脫 這不一樣的 所以在家眾 雖然在我們的佛門裡邊 就是說非常的精進 不管說參加法會也好 或者聽經也好 或者就是說來了解 所有的佛理也好 但是在家還是在家 一定要把家庭照顧好 家庭裡邊的人事 要把他給安撫好 第二就是事業一定要有 也就是說一定要去找一份職業 才能夠有收入 才能夠對家庭能夠有這個收支 才能夠達到大家的安心 所以以一個在家居士 來修學佛法 當然還是很用功還是很精進 甚至於還比出家眾 還要精進的也有 但是就是不要忘了 還是在家身份 還是有家庭還是要有事業 家庭的人事一定要把他安頓好 不要讓家裡邊的人 起了抱怨的心了 只顧修學佛法 只顧往寺院跑 家裡邊的人那邊抱怨 也不可以的 你說整天都在寺院裡邊 也不去上班也不去賺錢 這個也是講不通的 所以這一個別解脫戒 就是說在家有在家的戒法 出家有另外出家的戒法 這是不相同的 第二個要轉生善戒 能夠轉引生善的戒法 引生善的戒法 在於我們的一種說法 叫做攝善法戒 也就是說 為了要成就這個大菩提 大涅槃等等 我們的身語意三業都是要 積極種種的善法 也就是一定要收集 好好的來做 十善業一定要好好的把他做好 身三口四意三的 身體方面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口業的部分不妄言不綺語 不兩舌不惡口 就是講話的部分 第三就是我們內心的部分 不貪不瞋不癡 要好好的把他給做好 所以做為一個人一個道德 基礎就是十善法 一定要把他給做好的 第三就是轉生饒益有情戒 代表著要饒益一切眾生 饒益一切有情了 讓有情眾生都能夠 引生這種善法 引生讓他得到利益 所以我們一般的說法 就是饒益有情戒 所以有關於持戒的部分 就是這三種 再來忍辱的部分也是有三種 一個耐怨害忍 二者安受苦忍 三者諦察法忍 這個忍前面的二個是有關於 我們一般就是世間法的部分 第三個就是屬於 出世間法的一種智慧了 第一個的耐怨害忍 要忍耐別人的怨恨心 要忍耐別人對我們加害的 這些動作等等 有的真的講 相處在一起 真的是非常的沒有緣分 看了就生氣看了就是罵 看了就是打 在一個家暴的家庭裡邊 整天對這個大人不是罵就是打 不是打就是罵 像這樣子就是說 要有這種忍耐的工夫了 在家庭裡邊當然小孩子 再怎麼打再怎麼罵 還是父母親 但是我們如果在外面 做事情的話就不同了 是同事也好是朋友也好 甚至於是怨家對頭也好 可以說在於互相 就是嫉妒的情況之下 或者同行相嫉的情況之下 或者程度相當的情況之下 或者被誤會的情況之下 難免都會有一些 只為自己 而加害於他人的種種作法 甚至於自私自利的這種心態 所以一個菩薩呢 他必須從他會怨恨我們 或者想要害我們 所生的種種的痛苦當中 他都有辦法忍耐的 像這一個 你如果在這個學佛的過程當中 因為是過去的業力呈現出來的 我們所謂的 什麼沒有緣分 或者是冤親債主 難免相互之間 都會有一些 就是誤差之類的一種觀念 所以就會有這種怨或者害的 這樣子加諸在於我們身上 現在在修忍辱波羅蜜的時候 就是要忍 這個忍當然原則上 是要能夠消化的忍 要能夠真的耐得住 你的個性的忍 如果是說君子三年 報仇不晚的那種忍的話 還是不可以的 以後說不定你所做出來的 那種行為 我們所謂的罪惡會更大 第二就是安受苦忍 安受苦忍最主要的就是 我們所謂的大自然界的 比如說寒流或太熱的 或者是地震 或者是颱風水災等等 受到這個環境的影響 受到這個氣候的影響 不是我們能力有辦法 去跟他轉變的 這個時候你就是還是一樣的 要能夠有所忍耐了 像現在寒流到了 寒流到了再怎麼冷 冷到真的想有人開玩笑著說 這個要把棉被給背出來了 但是你還是要工作 反而說你真正用心的 去工作的話 反而就是不會冷了 懶惰或者是不敢動的人 反而冷得更嚴重了 所以這個安受苦忍 原則上當然就是說 要能夠去忍受 大自然界的加諸在於我們 這個身心方面的種種的痛苦 第三諦察法忍 諦察法忍最主要的就是說 對於一切法你能夠 真正的去思擇他 諦察 諦就是能夠 或者我們所謂正 或者就是真理 是很正的真理 也就是說正法的一種思考 就是不要有所偏離的 再來察就是要去思察 思察其實說就是抉擇 要能夠以正法的方向 正法的方式去思考這個法 思考這個法 你有辦法能夠去 好好的去思惟 思考在那個靜慮當中 去下工夫 就是我們所說的 修行的路上還是很寂寞的 一定要非常的用功非常的用心 不只是說修行是如此 很多的那些高科技的 那些學者們 也都是一樣的 就稱之為夜以繼日不眠不休的 在那邊研究在那邊實驗 就是寫文章的一些學者們 也是一樣的 就是為了要寫一篇好的文章 寫一本著作 可以說幾個月不眠不休的 在那邊寫在那邊思考 在那邊找資料 像這一個都是一種忍辱工夫 但是這種忍辱工夫 你如果有辦法透出去的話 有辦法忍得下來的話 智慧就引生了 所以在於我們的佛學 的部分來說的話 你有辦法去諦察一切正法 諦察一切真理的話 必然引發無漏智慧 所以諦察法忍 就是對一切法的勝解力 也就是智慧的意思了 所以有辦法 忍耐在於佛理方面下工夫 真正的對於正法的一種理解 這個叫做諦察法忍 所以前面的二種是我們一般 世間法的一種忍辱工夫 第三個是對於法的那種深入 不眠不休的 好好的去跟他探討研究 引發出來的一種智慧 所以我們就說 在於四加行裡邊 煖頂忍世第一法 第三個加行位就是忍位 第三個加行位的忍位 其實這個位子 也就是引發智慧的意思 這個忍就是有三種 接下來就是精進了 精進也是有三種 一者被甲精進 二者轉生善法加行精進 三者饒益有情加行精進 所謂的精進就是非常用功 非常努力的在佛學佛門方面 或者打坐參禪思惟的部分 非常的努力 這種努力說起來就是 我們稱之為勇猛 一定要勇猛精進 表示什麼 表示說你不管再怎麼累 你不管再怎麼辛苦 你都要給他衝過去 所以在做學問的人 就是夜以繼日 修行工夫的也是如此 所以在遺教經裡邊就說 只有中夜誦經以自消息 初夜要好好的用功 在後夜也是要好好的用功 代表什麼呢 白天當然要用功修行 晚上初夜要用功後夜也要用功 只有中夜 就是正午夜的時候 可以休息一下 代表這種用功努力 是不眠不休的 所以我們這個地方 談到這個勇猛精進的時候 我們就是一個名稱 來跟他形容叫做披甲精進 就如同一個戰士 披著甲胄一樣的 為了敵人 為了要打敗敵人的時候 就是要往前衝 你不可以退後 你不可以退縮 說不定一退縮的話 你的生命可能就結束 表示說我們為了要得到智慧 為了要得到解脫 為了要得到涅槃 不願意在生死流裡邊 再繼續在這邊輪迴 那你就披甲 像披著甲胄一樣的 往前進 只能再往前不能夠後退 這個就是披甲精進 第二個轉生善法的加行精進 就是對於善法的部分 什麼善法呢 當然不只是世間的善法 而且是出世間的善法 我們所謂的三十七道品 所謂的六度萬行 你就是一定要好好的加行精進 加倍的來用功來努力 第三饒益有情加行精進 一方面對於自己本身 為了要得到智慧 為了要斷除煩惱 當然要加行精進了 就是要讓眾生能夠離苦得樂 希望眾生也能夠跟我一樣的 好好的能夠得到解脫的話 你在饒益有情 也是不可以鬆懈的 代表著說 一方面自己要努力用功 一方面要來幫助他人 將這麼好的佛法 將這麼殊勝的佛理 也能夠介紹給別人 讓別人也跟我們一樣的 在這個成佛道上 好好的來努力 接下來就是靜慮波羅蜜多 禪定的波羅蜜多也是有三種 一個叫做無分別寂靜 極寂靜無罪故 對治煩惱眾苦樂住靜慮 這是第一種 第一種就是說 他所具有的這些條件裡邊 內容當中 第一個就是無分別寂靜 因為他是靜慮 靜慮就是入於禪定當中 能夠心一個境界的思惟思擇 就是禪觀 所以入於這樣子的 禪觀當中的話 就是說你一定內心裡邊 不可以太過於粗顯 那麼真正的悟得真理 真正的悟得真如的境界 是要達到無分別不可思議境界 所以這個時候呢 這邊所談到的 雖然還沒有達到成佛 但是對於我們一般世俗的 世間的虛妄分別 你就不可以再起這種動念了 所以要離一切虛妄分別 就是無分別 離去一切虛妄分別 達到內心的那一種寂靜相 甚至於還要極寂靜 再更深入 再來就是無罪故 無罪就是不要有罪惡 不要有罪業 那什麼呢 要離去一切的貪瞋癡慢疑了 這一些種種的煩惱性 你的心才有辦法靜下來 內心裡邊如果還有 所謂的貪瞋癡慢疑的話 就是心很浮動了 心很浮動的話 你就沒有辦法入於禪定了 再來對治煩惱眾苦 由煩惱裡邊 所引生的種種苦 禪定當中要把他對治 就表示說在禪定當中 不可以起煩惱 在禪定當中不可以起 種種種種的煩惱苦 所以才能夠樂住靜慮了 才能夠好好的得到神通自在 得到現法樂住 第二引發功德靜慮 什麼功德呢 就是能夠在於靜慮當中 你必然的我們所謂的得到輕安 得到自在 乃至引發智慧 這個都是一種功德靜慮了 第三引發饒益有情靜慮 因為是修學菩薩道的 菩薩道最重要的 就是要饒益有情了 所以這一方面的那種 內心裡邊的境界 你也是 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 我還要讓一切眾生 能夠得到這種利益得到好處 得到修學的方法等等 像這一個都是屬於靜慮的三種 最後就是智慧波羅蜜多 的三種法 第一個就是緣俗諦慧 緣俗諦當然是我們世俗的一般 所以我們就說 修學佛法的弟子們 對於你本身事業的專業精神 還是需要有的 雖然說我是佛弟子 我要修學佛法 但是你是在什麼工作上 那一方面的專業領域 你都還是要具備 要做得比別人好 做得比別人能夠更有成就 所以這個叫俗諦 就世俗的一般知識 第二個緣勝義諦慧 勝義諦當然就是出世間的真理 真如法了 就是所謂的悟得 世間的真相等等 三者緣饒益有情慧 饒益有情當然讓眾生得到利益 也是要用智慧來引導 你沒有智慧引導的話 我們一般有一句話說 以盲引盲 那越走越離譜了 就不可以 一定要有智慧 一定要走的正確的道路 自己本身能夠得到涅槃解脫 你所引導的這一個眾生們 也一樣的依著你的腳步 也可以得到涅槃解脫 到這邊為止就是有關於六度 每一度他都具有三種修學法 每一個我們都要好好的 來跟他了解 甚至於來跟他實踐實行才可以 今天就到這邊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