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淨珠法師 講題:解深密經 56 諸位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在解深密經地波羅蜜多品 第七品當中 觀世音菩薩也是提出了 修學大乘法 就是菩薩藏 所應該要修的法門 也就是六度或者是十度 也就是六波羅蜜多 或者是十波羅蜜多的修學法 觀世音菩薩在請教 這些問題的時候 當然也是一條一條的 來請教佛陀 我們看一百五十四頁的這一面 就是請教在於十地 他們的殊勝會有幾種 佛陀告訴觀自在菩薩說 有八種 也就是說諸地 從初地開始 一直到佛地 總共有八種的殊勝 第一個就是增上意樂清淨 第二就是心清淨 乃至於第八的威德清淨 這八種清淨 原則上 他是每一地每一地 是一直的往上殊勝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就有談到說 於初地中 所有增上意樂清淨 乃至於到第八的威德清淨 他是後後諸地 乃至於佛地 所有增上意樂清淨 乃至威德清淨 說明第一種的意樂清淨 本來是初地所具有的殊勝 但是到第二地 他有沒有意樂清淨 一樣的有 而且是更殊勝的清淨 到了第三地 有沒有增上意樂清淨 還是有 而且第三地的 還比第二地的再更殊勝 一地一地的往上 乃至於說第二個的就是心清淨 心清淨主要的 就是這個靜慮的清淨 也就是禪定的清淨 初地有沒有 當然還是有 但是他的偏重點 還是沒有那麼的殊勝 到了第二地的話 就加強的殊勝 到了第三地就更殊勝 到了第四地當然一層一層的 往後的 這邊所講的 就是後後地的殊勝 一直到第八他是威德清淨 他是到成佛了 當知彼諸清淨他是輾轉增勝 但是在佛地來說的話 八種裡邊 這邊說除生清淨  也就是第七個是屬於生清淨 第七個的生清淨 代表著菩薩們為了要度化眾生 就是到處的去受生 也就是說不是隨著業力去受生 而是隨著願力去顯現他的化身 乃至在六道當中來度化眾生的 但是要在這個六道裡邊 能夠來出生 能夠來顯現他的生命體 雖然是願力出生 但是我們還有一句話說 叫做留惑潤生 還需留有這麼一點點的煩惱性 他才能夠來潤生 甚至於在二種生死當中 我們所謂的分段生死 跟變異生死當中 凡夫是分段生死 一下子出生為人的一段 一下子出生為天上的 天人的一段 或者一下子來生又出生了 到地獄道 餓鬼道 畜生去的 一段的生命 也稱之為一期的生命 一期一期一期的生命 在這個六道當中 在這個五趣當中 隨處的 隨著業力去輪迴 這個我們就稱之為分段生死 但是菩薩為了要度化眾生 他還有變異生死 這個就隨著願力 而到五趣六道當中的 現在我們是談到佛陀 他已經徹底的斷除煩惱障 斷除所知障 甚至於分段生死 他也是斷除了 變異生死也不再有了 所以這個生清淨的這一部分 就可以說都沒有 這個沒有 我們這邊講 八種的殊勝 唯於佛地除生清淨 所以生清淨的這一部分 在於佛地來說的話 就不談了 所以只有七種的 只有七種 就第一的 就是增上意樂清淨 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的 成熟有情清淨 乃至於第八的威德清淨 總共就是有七種的殊勝清淨 又初地中所有功德 於上諸地平等皆有 從初地 初地就是增上意樂清淨 二地也是有的 三地也一樣會有 四地同樣的有 所以這邊講說以上諸地 也就是說往上一直到佛地 平等皆有 平等皆有 每一地都是一樣的 都能夠得到內心的法喜 內心的清淨 當知自地功德殊勝 一切菩薩十地功德皆是有上 每一地每一地 他們必需要修的法門 必需要得的殊勝功德 這邊講自地功德殊勝 每一地每一地他們所要修的 每一地每一地他們所要求得的 這些功德可以說 都達到殊勝點 初地要修什麼功德 我們後面還會有談到的 除了這八種的那種殊勝之外 所要修的那些法門的功德性 當然也都是要達到圓滿成就 所以就是說每一地每一地 他們本身所具有的功德 都達到殊勝 一切菩薩十地功德皆是有上 初地他本身要修的功德 已經達到圓滿了 像增上意樂清淨也已經具足了 甚至於我們所謂的 就是布施波羅蜜多 他也是圓滿成就了 但是這樣子的成就 到了第二地來看的話 當然第二地所要有的功德 還是不夠 所以他必需還有上 還要再必需繼續的增上的來修 所以初地修好了 成就了 還要再修二地 二地的修完了 他的功德殊勝 已經都成就了 還要再修三地 所以一直的往上 一直的往上 一直到十地 好了 第十地的法雲地的菩薩 功德也是圓滿成就了 但是達到成佛的那一點 還是不夠 所以還是有上 還可以再繼續的精進 再繼續的往上的來得到 佛果的功德 所以十地的功德都還是有上 還是有再比他更殊勝更增上的 只有到佛陀的境界 已經是無上了 佛陀是最極圓滿最極清淨 最極殊勝 所以佛地的功德是當知無上 已經沒有再更超越的 也沒有再更殊勝的 接下來 觀自在菩薩 又復白佛言 又再請教佛陀了 說世尊 何因緣故 說菩薩生 於諸有生最為殊勝 這一段話 因為我們前面有談到 殊勝功德裡邊的 八種當中的第七種 叫做生清淨 這個生清淨 當然就是受生 為了要度化眾生 必需要在五趣六道當中受生 這是菩薩在修學菩薩法的時候 一定要有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 觀自在菩薩就請教佛陀了 這個菩薩的生 在諸有生 諸有生也就是 有情的受生當中 他是最為殊勝的 他在於有情當中最為殊勝 當然是超過 我們一般的凡夫眾生 這樣子的於諸有生最為殊勝 他有哪一些的殊勝點 就是從菩薩 為了要度化眾生的受生 跟我們凡夫生死輪迴的受生 他的殊勝點又如何呢 來請教佛陀了 佛陀就告訴觀自在菩薩曰 善男子 四因緣故 一者極淨善根所集起故 二者故意思擇力所取故 三者悲愍濟度諸眾生故 四者自能無染除他染故 就是有四種的因緣 我們說菩薩的受生是很殊勝的 第一個是什麼 叫做極淨善根所集起故 因為菩薩修學佛法 已經斷除煩惱 甚至於得到無漏智慧 所以一切的福德善根等等 已經有所具足 所以這邊就說 菩薩為了要求這個大菩提 為了要求到這個佛果的 解脫境界 他就是已經修到了 極清淨的善根 已經積極的 非常殊勝非常殊勝的這種善根 來成就了他的這個菩薩位次 乃至於能夠去引生種種的功德 所以這一個就是說 菩薩具足極清淨的善根 第二 故意思擇力所取故 故意思擇力所取故代表著 菩薩為了要度化眾生 他必需要有他的願力 這個願力 我要度眾生 我必需到那個地方去 我必需在這個 跟眾生要達到同類 或者我必需以什麼身 得度的時候 就現什麼身來度化這個眾生 我們現在所看得到的 因為小孩子很會念佛 念得很純真 念得很真誠 我們大人看到之後 都會起歡喜心 這個小孩子好會念佛 念得這麼的大聲 或者念得這麼樣子的虔誠 我們都會受到影響的 所以這一個小孩子 是不是就是菩薩化身 來度這些人 那也有可能 甚至是老人家的念頭虔誠 甚至於有一些什麼人 應該照說他是不大會念佛的 但是 由於他的這種 善根福德的關係 也是禮佛拜佛很虔誠 我們看得到的 在很多的道場的佛七當中 很多的殘而不障的這些朋友們 可以說坐著輪椅 也來念佛拜佛 即使瞎了 也來念佛拜佛 即使耳朵是聽不到 他也是跟著人家合掌 跟人家就是亦步亦趨的 來繞佛來念佛 像這樣子的 他們這種動作 可以讓很多人由此而來學佛 來信佛的 也是有 甚至於很多的動物 也因為牠們的動作 狗跟著大家繞佛 或者是貓 或者是鸚鵡的念佛 都可以度很多人的 像這個就是應以何身得度者 他就現何身來為他做一個 引導的一個善根因緣 讓他進入佛門 像這一個菩薩他就是怎樣 要故意思擇力 他一定要有非常用心的 那一種思考能力 也就是說 必需以他的內心當中 我要度什麼人 我要現什麼身 這個願力來度化眾生 所以從我們的法華經裡邊 也是可以看出 像觀自在菩薩也好 或者就是妙音菩薩也好 可以說為了要度化眾生 現了很多很多的身相 來度化眾生 這個就叫做願力受生 就是要故意思擇力 第三就是悲愍濟度諸眾生故 悲愍眾生當然就是要有大悲心 要有大悲心 就是能夠入於生死中 不覺得苦才可以 你到天上去 當然不會苦 到我們人間來 我們人間還是苦樂參半 尤其是在比較 中下階級的人來說的話 或者是一種家暴的 家庭裡邊來說的話 可以說還是很苦的 在他所有的職業當中 也說不定身心都受到摧殘的苦 都是有的 三惡道就更不用說了 那種苦是不可言喻的 所以為了要度化眾生 菩薩還是要現人的身相 或者要深入到於 痛苦的家庭裡邊去 或者要到三惡道當中 來現地獄餓鬼畜生相 來度化那一些眾生們 就像我們說的地藏菩薩 他要現身在地獄當中度化眾生 他所顯現的身相 當然就是要跟他們相符合的 就如同現在的彌勒菩薩 現在的彌勒菩薩 雖然我們所看到的彌勒菩薩 就是那一種肚子大大的 臉胖胖的 一種福德相 再來笑得 從內心裡邊引發出來的 那種輕鬆快樂歡喜的那種笑容 可以說也引度了很多人 但是我們就說 彌勒菩薩他現在是在 兜率內院裡邊在等時間 在等他的機緣 所以他所顯現的 當然還是天人相 還在天上的天人的身相 他要在那個地方 他當然要顯現那樣子的身相 才能夠達到相應 所以菩薩們為了要度化 六道眾生 當然他要入於生死之中 以悲愍眾生的那種悲心來度化 第四就是自能無染除他染故 自能無染 自己本身沒有染污心了 把染污性的一切煩惱障 所知障等等 全部都斷除掉了 所有的自己本身 自己的用功精進修學修行 他自己本身有這個能力 來斷除自己本身的煩惱 所知障等等 不但說自己有能力 斷除自己的煩惱 也能夠除他染故 也就是說眾生本身 一切的眾生同樣的 都是煩惱重重 他就是有這個能力 有這個能耐來引導他們 來修學佛法 引導他們一樣的 來斷煩惱了生死 自己本身 能夠把自己本身照顧好 能夠在這個修學道上 自己能夠往上的求進步 而且也能夠引導他人 進入於佛門當中 進入於修行當中 來好好的斷煩惱了生死 所以一定要有自利的 那一股能力 而且還要有利他的那一種能力 那種能力在維摩詰經裡邊 也有這麼說 如果說自己有病 如果說自己不能夠 把自己的病醫好的話 怎麼能夠來醫別人的病 同樣的意思 就是說在於我們很多很多的 一些救難工作當中 你想要到水裡邊去救人 你要學會游泳 你要懂得游泳 才有辦法去救人 雖然說我不會游泳 我還可以有其他的方法 譬如喊 呼叫 喊救命 或者拿竹桿 或者丟繩子 當然還是可以有 問題是在海中的人 在水中的人 他有這個力量 還有這個精神來拖這個繩子 或者來拿著 就是拉著這根竹桿 那也不一定 已經驚嚇到沒有能力了 或太久了 已經失去了力量 那要靠什麼 一定要靠會游泳的人來救他了 所以要在水中救人 要懂得游泳 在山裡邊救人 要懂得還是一樣的 其他的種種方法 所以一定要 自己一定要具備哪一種的技能 你才有辦法去幫助別人 在修學佛法當中 主要就是斷煩惱了生死得解脫 一樣的 自己本身有這個能力 又有辦法來教導他人 來引導他人 這一個就是屬於菩薩他的生 也就是說他在五趣六道當中 他具有福德善根 他才有這個 為了想要來度化眾生 或者想要來成就佛果 他福德善根一定要具足的 第二 一定要有願力的 這種思擇力 第三要有悲愍心 大慈悲心 第四要有能力 這個能力就是自己本身 能夠斷除煩惱 能夠除染 也能夠令眾生除染才可以 接下來 說觀自在菩薩 復白佛言 這個問題已經 佛陀解答過了之後 觀自在菩薩又想到了一個問題 所以又跟佛陀這麼說 世尊 何因緣故 說諸菩薩行廣大願妙願勝願 因為我們就說 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菩薩他就是一定要能夠在自利 要能夠利他 在一個利他的這一個行為動作 一定要靠你的發願 你沒有發願 你沒有這樣子的心量的話 你會做不出來的 即使剛開始會想去做 也不能夠持久的 但是菩薩度化眾生 我們說菩薩的修學 是三大阿僧祗劫 非常長的時間 你不是幫助他人離苦得樂 一次就夠了 也不是兩次就夠了 你一方面 自己要自修的過程當中 還要幫助別人 這個時間要三大阿僧祗劫 要這麼久 甚至於為了想要得到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還要百劫修相好 還要再加上一百劫的時間 能夠讓眾生得到快樂的 能夠救護眾生的生命 你才能夠得到相好莊嚴 所以這個一定要靠願力來支撐 靠願力來支持 或者我們說 因為有願力 你才不會退縮 你才不會退心 菩薩這麼樣的長時間 為了要度化眾生要發願 而這個願因為層次的不同 或者心態的不同 或者是對象的不同等等 我們這邊講 有大願有妙願 那麼有勝願 這樣子的一種名稱的解說 什麼是廣大願 如果我們這樣子 分開來解釋的話 廣大願最主要的 就是緣諸眾生 所緣的對象非常的廣大 因為我們說世界無盡 一個世界就有多少眾生 無量無數的眾生 一個世界就有無量無數的眾生 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 更是廣大無邊 不只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 我們還說十方世界 這麼多的有情眾生 你都要發心去救護他們 所以這個願力 就是面對著無量無數 廣大的眾生 為你的目標 為你的對象 這個叫做廣大願 所以只要有人需要我們去幫忙 我們去跟他輔助的 那都是一定要義不容遲的 放下自己的身段 或者放下自己的工作 以在不妨礙到自己的家庭的 這個範圍之下 好好的去幫助別人 第二叫做妙願 就是微妙殊勝的這種願力 這個妙願主要的 就是上求菩提來說的 上求菩提最主要的 也就是希望 我要得到無上的這個佛果位 無上的佛果位 我們上面有說 佛地的功德是無上 是最極殊勝的 所以我們就說 佛果的境界是微妙的境界 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所以這個妙願 最主要的就是說自己本身 好好的用功修行 能夠達到佛果的境界的 微妙殊勝的境界 要發這種願 也就是說前面的廣大願 是為利他 妙願就是自利 勝願就是兩個完全具足圓滿 就是說不止是只為他人 自己的都不管 也不可以很自私的只為自己 別人的 你就不睬 不理不睬的 那可以說沒有慈悲心 所以一定自利利他 兩種都要達到圓滿成就的境界 這個我們就叫做勝願 這個勝願因為要達到佛果位 就是很殊勝的 怎麼殊勝 超越過聲聞的阿羅漢 超越過獨覺的辟支佛 而達到佛果位 這個就是最殊勝的這種願力 觀自在菩薩是這麼問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 他跟他回答了 善男子 四因緣故 謂諸菩薩能善了知涅槃 樂住堪能速證而復棄捨 速證樂住 無緣無待 發大願心 為欲利益諸有情故 處多種的長時大苦 是故我說彼諸菩薩 行廣大願妙願勝願 之所以佛陀曾經講過 要發這個 要去行要去做 要去修行 要去做這個廣大行 要去做這個妙願跟勝願 一定要有四個因緣 四因緣故 第一個謂諸菩薩 就是說這些修學的菩薩們 第一能善了知涅槃 一定要懂得 要清楚的明白 這個涅槃的境界 要懂得涅槃的境界 當然說起來 就是要有根本無分別智 你一定要能夠 斷除一切的煩惱性 才能夠達到涅槃 斷除了一切的煩惱性 就是不住於生死之中 這一個就是我們所謂的 堪證涅槃的境界了 你懂得涅槃的話 你就樂住堪能速證 你就很喜歡很高興的 能夠很自在的 能夠住於這個涅槃的境界之中 你現在為了想要得到 這個涅槃境界 你就會怎樣 堪能速證 你就會很希望很精進 很努力的來修學 快一點快一點能夠證得 這個涅槃的境界 所以第一個要先懂 懂了之後要去做 所以第一個先善了知涅槃 第二個就是要能夠速證 這個就是第一個的因緣 第二個因緣 而復棄捨 速證樂住 第二就是說因為根本無分別智 是越來越殊勝 境界是越來越增上 所以對於第一層的那種 速證涅槃的那種追求的心 就是越來越能夠寬廣 越能夠放下 所以他就棄捨 棄捨那種執著 所以就會以大悲心故 他就怎樣 不入於涅槃之中了 不住於涅槃之中 怎樣呢 就是速證樂住 棄捨這個速證樂住的 這樣子的執著 他也能夠不安住於涅槃當中 做什麼 為化導眾生 經常的於十方世界 在那邊顯現他的身相等等 所以這個就是捨棄了這一個 證得涅槃的那一種樂住 第三個因緣 無緣無待 發大願心 無緣無待 我們一般都會說 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什麼是無緣大慈 原則上就是說在以前 在早期 在我們一般的 寺院裡邊都會說佛度有緣人 好像有緣的才要度他 沒有緣的 就不願意度他了 但是我們真正的慈悲 是無緣大慈 代表著是說 你不是一定有一個對象 不是因為有一個對象 你才要度他 也就是說 我們的心胸 是非常寬廣的 不是說哪一個人我才要度 哪一個人我不願意度 我說 我要跟他結緣 我不願意跟他結緣 不是這個意思 而是我們要以廣大的心 雖然說並不是有緣跟無緣的 那種緣份的緣 而是緣取的緣 你不要特別緣取哪一個對象 所以這個緣 我們有這個 有緣無緣的那種緣的解說 無緣大慈的這個緣 就是不去緣取不去執著的 面對一切眾生 達到怨親平等的那種心量 所以這個緣 就是緣取 就是說不執著的意思 所以我們現在不管是電視弘法 收音機的弘法 或者大型的講經說法當中 可以說都是一種無緣大慈 什麼人都可以來聽 不懂得的 懂得的 境界的高深或者淺薄的 都可以來聽 什麼人都可以 這個叫做無遮大會 沒有跟你限制的 沒有限制的無遮大會 就是無緣大慈的境界心態 所以這邊所講的無緣無待 就是沒有一個緣取執著的 一個對象 也沒有特別說 我是要哪一個人哪一個對象 以此而發大願心 在我們的經典當中 也就是說 也不因為 就是什麼人為了要報恩的關係 而來發這個大心 也沒有這樣子的 我為了要報答他 我為了要感恩他 特別的發心來幫功他來教化他 不是這樣子 完全是以不執著的那種心態 怨親平等的那種心態 來發大願心 叫做無緣大慈的那種心量 第四 就是第四種因緣 為欲利益諸有情故 處多種種長時大苦 為了要利益眾生 他就必需經常的在很多種 很多種的大苦當中 來與眾生結緣 是什麼呢 當然就是六道眾生 如果這邊講的 就是三惡道的眾生 經常處於三惡道當中 像地藏菩薩 這種就是地獄未空 誓不成佛 他要在地獄度化眾生 要度多久 這個叫做多種種長時大苦 也代表著菩薩的隨類化身 可以說 他是越是苦的地方 他越是要發願去那個地方 度化眾生 所以這個四個 是故我說 因為這四種因緣 所以我就說菩薩要行大願 要起這個妙願 甚至於兩種都要達到 圓滿的殊勝 有關於這種三願的這個問題 在於我們的經典 或者是論典的解說當中 他有幾種說法 第一種的說法 他就是說 第一個因緣跟第二個因緣 是在顯示行這個廣大願的 這個意思 為欲利益諸有情故 這個是第四個 無緣無待發大願心的第三個 就是屬於行這個妙願 第四個就是行這個勝願的 一種特別的解說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說 三願 其實的體性都是相同的 但是因為隨它的意義的不同 也就是說隨著它的作用的不同 而有三種的解釋 因為一個就是 從他所緣的眾生 數量之多之廣來說的願 第二種的妙願 乃至於第三種的勝願 它因為是超越二乘以上的 那種殊勝 所以就稱之為妙願跟勝願了 所以這個是 其他的一種解說方式 可以給大家作一個參考 這個問題已經佛陀回答了之後 觀自在菩薩又再提一個問題了 復白佛言 就是說世尊 是諸菩薩凡有幾種所應學事 登地以上的菩薩 他們應該要學什麼 所學的是哪一些法門 所應學的是哪一些事情 就是說哪一些法門 佛陀就告訴觀自在菩薩說 善男子 菩薩學事略有六種 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 智慧到彼岸 這個到彼岸 是已經把它翻譯成為我們 中國話的意思 如果以印度的梵音來說的話 當然就是波羅蜜多 這個波羅蜜多 稱之為六波羅蜜多 或稱之為六度 這個六度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靜慮 靜慮有的時候 我們就稱為禪定 還有智慧 這六波羅蜜多 可以說在我們的後面 還會很詳細的來作解釋 現在我們就對這個到彼岸 這三個字來作一個了解 到彼岸 到就是蜜 彼岸就是波羅 所以波羅蜜 就是到彼岸的中國話的意思 那個多是尾音 所以波羅蜜或者是波羅蜜多 這個尾音 就是我們 像在英文裡面 後面有一個d 或有一個t 要不要翻譯出來 那就不一定了 因為那個後面最後那個尾音 其實只是一種唇音 或者一種很微細的一個音 要不要翻譯 有的有翻譯 有的就沒有翻譯了 現在這個波羅蜜 或者波羅蜜多這個多字 有的地方就有翻譯 整句的話 我們都有翻譯出來 有所解說的話 就講波羅蜜 那就可以了 所以到彼岸 彼岸就是波羅 到就是蜜 所以波羅蜜就是到彼岸 這個到彼岸 在於我們的解說裡邊 就是說他因為是一直的往前進 一直的往前進的時候 他就是不退的意思 就像我們乘船划船 一定只有往前進 不會再往後退的 菩薩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不管遇到什麼障礙 不管遇到怎麼的不如意 遇到什麼樣子的困難 他就是不會再退心 一直的往前進 一定要達到他的目的 達到他的目標 他才會停止的 所以像這樣子 直進不退 就是要承辦佛事 就是要達到成佛的境界 像這樣子的一種精神 就是說我們的划船 只要離開了岸邊 一定要划到對岸 你才能夠停止 要不然你就是只有在河裡邊 河中 海中 不可以的 一定要划到對岸才可以 所謂的到彼岸 彼岸 當然有一個此岸 彼跟此 在於大智度論裡邊 他有幾種解說 就是此岸跟彼岸的 一種比對的來解釋有五種 第一種就是說菩薩他們 在這個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乃至於靜慮智慧的時候 他們就是一直的往前進 一直的往前進 甚至於他們就不會再退回 到小乘的地方去了 只有回小向大 不會 回大向小 但是像我們在談到說舍利弗 舍利弗他其實在以前 在好幾世之前 他曾經修了好幾十劫的菩薩行 但是可以說他的這個道心 就是不夠堅定 就是因為曾經在有一世 還在修菩薩行的時候 就是有一個乞丐在路邊 乞丐在路邊 這個乞丐就是眼睛不好 所以舍利弗就問他 你的眼睛不好怎麼不要去醫 他說 我也想要醫 問題是我沒有那個東西 來讓我醫 就是說醫生即使再怎麼高明 沒有東西的話 我的眼睛還是沒有辦法回復到 能夠明亮的眼睛來看東西 是什麼呢 因為我需要 有別人的眼球給我 舍利弗就想說 我是學菩薩道的人 我當然要 眾生有所求 我都一定要布施 他說好了 你既然一定要有眼球 才能夠醫你的眼睛的話 好了 我的眼球就給你 本來舍利弗還想說 你可以用其他的代替 不一定要用人的眼球 其他的也可以 他說不行 一定要人的 一定要帶血的 有這種血的 就是新鮮的 那才可以 想到最後 舍利弗就想 好 那我就給你好了 他也沒有問他什麼 就直接 就把一個眼球 就挖下來給他 但是挖下來的時候 那個乞丐就問他 你這個是哪一邊的 他說是左邊的 他說 不對不對 醫生說是要右邊的眼球才可以 要右眼的才對 你剛才都沒有問 就這麼快的挖下來了 舍利弗就想說 錯了就錯了 沒有關係 反正我是修菩薩道的 又再把右眼的把它挖下來 要送給這個乞丐 這個乞丐就聞一聞 好臭 就把它丟到地上 甚至於還用腳去給它踩 代表這個這麼臭的眼球 他不要 舍利弗一聽到 他在丟眼球 他在用腳在踏 問他你在幹什麼 聽到他這樣說 唉呀 怎麼這麼臭的眼球 這個舍利弗心就涼了 他說學菩薩道是這麼的難 我剛剛才這麼學而已 就這麼困難了 以後越來越精細 不是更困難 我什麼時候才能夠修到成佛 好了 好了 不要了 還是修小乘比較快 我只要馬上得解脫就可以了 所以舍利弗在早期 他是曾經發過菩薩心的 一直以來 為了這個布施 這個眼球的關係以來 就退失菩薩法而學小乘了 一直到釋迦牟尼佛的時候 當然早期還是得到阿羅漢果 但是到了法華會上的時候 他就是回小向大了 所以像這個來說的話 就是說 你如果退失大乘心 而回於小乘的話 這個就是此岸 但是你有辦法直進不退的話 才能夠真正的達到彼岸 這是第一個 所以就是說直進不退的話 能夠承辦佛道 這個就能夠達到彼岸 第二個就是說 在修學六度的時候 他最主要的目的 就是要去轉變六種弊病 也就是說要斷除六種弊病 來修六度 六種弊病是什麼 布施 主要的就是要去除 慳貪的弊病 因為你貪 現在我們不貪 才能夠才有辦法布施 第二個持戒 就是要斷除這個毀犯的 這種弊病 就是你什麼事情都能夠守規矩 不去犯戒 第三個忍辱 就是要度這個瞋恚 瞋恚的這種弊病 因為你就是忍受不了 忍受不了 你起瞋恨心 你才沒有辦法忍辱 要忍辱的話 你就是不起瞋恨心 第四個精進 就是要斷除這個懈怠的弊病 第五的這個靜慮 就是掉舉 就是要去除掉這個散亂的弊病 就是禪定 第六個智慧 就是要斷除愚痴的弊病 也就是因為要斷除六種弊病 所以佛陀就解說這個六度 所以六種弊病 就是此岸的眾生所有的 斷除掉了 才能夠達到彼岸的 這樣子的一種境界 第三就是無二見 叫做此岸 破二見的智慧叫做彼岸 就是有見跟無見 有見或空見 常見或斷見 這種落於二邊的見 就是我們凡夫的見解 這個落於二邊的 就是此岸輪迴的 能夠斷二見的話 能夠達到解脫 第四個就是你問 所有的結使縛 就是煩惱的別名 結 也是被綁住了 再來就是使 也是一樣 縛也是一樣 都是被綁住的意思 所以如果是被綁住 來行布施法的話 那就還是有所貪著 還是有所執著的布施等等六度 就是此岸 但是你能夠斷去了 結使縛的繫縛的話 而來行六度的話 這個就是能夠到達彼岸 第五個我們的生死大海 就是此岸 得到的涅槃的那一種 清淨的那種境界 我們稱之為涅槃大城 就是達到究竟的彼岸 這個此岸跟彼岸 當然就是凡夫眾生輪迴生死的 煩惱相應的 稱之為此岸 而能夠透過這個六種法門 而讓我們得到清淨 離棄煩惱 能夠得到清淨解脫的 寂滅樂的 我們就稱之為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