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淨珠法師 講題:解深密經 52 解深密經 第五十二集 諸位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就看 解深密經的卷第四 也就是地波羅蜜多品第七 解深密經總共是有五卷八品 五卷 我們已經進入了第四卷 八品裡邊 也進入了第七品 叫做地波羅蜜多品 解深密經裡邊所談到的道理 都是屬於了義之教 既然是屬於了義之教 對於前面的分別瑜伽品 修學止觀 可以讓我們 一方面斷除煩惱 一方面悟得真理 所以在最後瑜伽品 釋迦牟尼佛也跟慈氏菩薩說 要好好的來正修學 才能夠真正的得到最大的益利 也就是得到涅槃 得到大菩提果 所以瑜伽也是屬於 分別瑜伽了義之教 現在的地波羅蜜多品 地波羅蜜多當然也就是 登上初地以上的菩薩們 所修的法門 所以這個地就代表著十地菩薩 我們一般在講到 修學的過程的時候 都會講地上菩薩或者菩薩因地 或者因位菩薩 這個都是代表著證入初地以上 最後的果位 當然是成佛 證入了初地 我們又稱之為見道位 也就是證入於聖流之中了 所以如果能夠好好的修 一地一地一地的一直往上 必然的可以得到 解脫的最極果 成佛 所以每一地每一地的修學 都可以讓我們悟得真理的 所以地波羅蜜多品 也叫做地波羅蜜多的了義之教 能夠讓我們得到了義 是什麼 悟得真理 體證真如的這種境界 乃至於得到解脫果位 我們跟這個前面的 分別瑜伽品的比較來看的話 也就是說 分別瑜伽品 是修學止觀 所以他的重點 就是在地前的一種修學 也就是所謂的資糧位 稱之為三賢位 十住 十行 十迴向 三賢位 它是賢位 就代表著它就是資糧位 能夠儲存資糧 你才能夠真正的來好好的 修學佛法 體證真如 除了三賢位的這個資糧位之外 就是四加行的加行位 所以它是屬於地前的那種用功 而且偏向於自己本身的 努力的修學作意 好好的要用心 在於修學的法門上面 在這個止觀的那一種 就是境界的思惟思考體證方面 我們這個地波羅蜜多品 因為證入於聖道了 入於聖流了 也就是說見道位以上 進入於修學位 所以見道也好 修習位也好 已經是證入於聖道之流 所以它重點是在 要如何的 腳踏實地的 來契證真如 而且在見道位的時候 就已經能夠悟得一分的真如了 能夠得到一分的法身 能夠斷除一分的根本無明了 所以在這樣子的境界之下 你就一定要腳踏實地的 好好的來學 好好的來修 每一個層次 它有它必修的法門 所以我們就說修學菩薩 一定要六度 甚至於說要十度 後面的這個十度 就是一樣的 方便願力智 智 當然還是 跟著般若一樣的是智 但是問題就是說 他們的方便願力 都包括在於我們所謂的 般若的波羅蜜的智度當中 配合十地的修學來講的 這個的重點就是說明 其實六波羅蜜也好 十波羅蜜也好 其實每一地的菩薩都要修學 但是它有一個主題 也就是說 初地的 雖然是十波羅蜜都要學 但是他偏重於布施波羅蜜 一定要讓它得到圓滿 第二地 雖然還是一樣的 十波羅蜜都要學 都要能夠融會貫通 但是它的重點 要這一地當中 就是要持戒清淨 持戒達到圓滿 這個就是我們所謂 地波羅蜜多品裡邊 重點就是如何的如實行 好好的來修 好好來作 作到最極圓滿的境界 就是一層一層的往上 到第十地 到成佛 再來 它的重點也就是說 如何的來作為化他的 利益他 就是有關於 利益眾生的種種事業 要如何的善巧來運用 自己本身的用功 當然還是很重要 你才有辦法一地一地的 往上前進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 他已經能夠千百億化身 所以他就可以一直的 在十方世界度化眾生 所以它的重點 尤其是六波羅蜜 我們稱之為六度 叫做六度萬行 萬行 他所要作的 所要利益眾生的 可以說是太多太多了 不管眾生的哪一種需求 不管眾生的哪一種痛苦 都一定要想盡辦法的 讓他離苦得樂 讓他得到解脫 所以菩薩的這種利他行 可以說重點要如何來度化眾生 所以這個地波羅蜜多品 波羅蜜多 當然就是到彼岸的意思 也就是說這個初地以上的菩薩 一直到十地的這種階位 他們可以一直朝向於 涅槃菩提的這種果位在努力 爾時觀自在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佛所說菩薩十地 這個時候就是我們這一品 這一品的當機者 有不同的人 也就是說不同的菩薩 來發問問題 等於是說 前面是慈氏菩薩來請教佛陀 有關於這個修學奢摩他 修學毘缽舍那的種種方法 乃至於應該要斷的煩惱 乃至於應該要修學的法門 乃至於這個過程的種種變化 慈氏菩薩請教了佛陀 佛陀作了回答之後 爾時 這個時候 又另外一位菩薩 就是觀自在菩薩白佛言 觀自在菩薩能夠得到自在 必然的在智慧方面 在悲心方面 有關於智慧的部分 就是說自己本身 如何來體悟佛法 體悟佛理 一定要達到認可 達到悠遊於法海之中 都很自在 代表著什麼道理 他都有辦法去體會 什麼道理 他都有辦法去了解 這個就是智慧的部分 再來 為了要度化眾生 由智慧所引生出來的方便智 再加上他的大悲心 所以他在度化眾生的時候 也能夠非常的自在 哪一個眾生有什麼苦 他能夠想出什麼方法來幫助他 有的你幫助他 方法不對 反而更增加他的痛苦 所以這個觀自在菩薩的意思 也就是說 他在裡邊 他會具有大智慧大悲心 對外來說 他的身口意三業 能夠運用自如的功能作用 所以我們只要在智慧悲心 乃至於度化眾生的身口意的 這種三業大用上面 能夠有所自在的 我們都叫做觀自在 都是自在菩薩 這個地方所談到的 有的就會說 觀自在菩薩 因為在般若心經裡邊 也是觀自在菩薩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觀世音菩薩可以說 在華嚴經提到的觀世音菩薩 他也是住於大悲法門之中 觀音菩薩住大悲門 以法華經 觀音菩薩的 普門品裡邊來說的話 他說觀音他具有妙智力 能救世間苦 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所以他對於一切眾生的苦 他都想盡辦法要來拔除而得到 讓眾生得到快樂 所以這個觀自在菩薩 我們就以觀世音菩薩來說 觀世音菩薩悲智都是達到圓滿 我們稱之為圓通教主 非常的圓通自在的 所以這個觀自在菩薩 我們的觀念裡邊 也有說就是觀世音菩薩 他又提問題起來問 他說世尊 就如同世尊所說 曾經談到說菩薩修學 可以達到十地的位次 菩薩十地 所謂極喜地 離垢地 發光地 焰慧地 極難勝地 現前地 遠行地 不動地 善慧地 法雲地 復說佛地為第十一 菩薩因位 我們稱之為十地菩薩 達到佛果位 也是聖者 是無上的佛果 也是聖者 所以就變成排成第十一個位次 如是諸地幾種清淨 幾分所攝 有談到從初地的 這個極喜地開始 一直到第十地的法雲地 乃至於最高究竟的佛果位 總共是有十一個位次 這十一個位次裡邊哪幾地 他們具有怎樣子的清淨法 甚至於說這幾地 他們是幾分所攝 幾分所攝 當然代表著 每一地每一地他們的分位差別 或者說每一地每一地 他們是安住於 怎樣子的境界之中 等等的一種解說 這個地方 佛陀就回答了 爾時世尊告觀自在菩薩曰 佛陀就跟觀自在菩薩 這麼作解答 說 善男子 當知諸地 四種清淨 十一分攝 觀自在菩薩 當然還是善男子 但是在我們台灣 或者在我們中國式的佛教裡邊 說觀自在菩薩是女眾身 為什麼這個地方講善男子 其實登地以上的菩薩 可以說 他們已經是應以何身得度者 即以何身而為說法 但是觀世音菩薩 可以說在我們中國的 這種環境當中 到了唐朝以後 可以說都是以女眾身為表現 唐朝 乃至於唐朝以前的 觀世音菩薩還是男眾身 在最近就曾經找到這一份資料 就是唐朝時候的 男眾身的觀世音菩薩像 就在最近已經有人 找到這一份資料了 其實觀世音菩薩 在日本也好 在世界早期的畫像當中 還都是以男子身的 所以我們就是看習慣了 觀世音菩薩好像是女眾身 其實登地以上的菩薩 所顯現的 還都是以男眾身 當知諸地四種清淨 十一分攝 所以前面的 它總共每一個它具有 就是說跟它合攝起來 就是給它分為四大類的清淨 云何名為四種清淨能攝諸地 謂增上意樂清淨 攝於初地 四種清淨 第一個從初地來說 初地 它是屬於增上意樂清淨 意樂當然就是內心的那種喜樂 而且內心的這種喜樂是增上的 一直的很殊勝 一直的越來越微妙 越來越殊勝的那種內心的法喜 那種內心裡面的 對於法的了解體悟的 那種歡喜心 所以增上意樂 其實就是說 內心向上的一種欲求 我要再往上 我要再更殊勝一點 我要再更微妙一點 更圓滿一點 就一直的朝越來越向上 越來越努力的那種欲求 這種欲求當然說起來 達到聖位了 當然是以根本無分別智為主 因為他是無分別智 所以這個時候 他已經第一次初證諸法的實性 所以他對這個無生空理 已經能夠得到一種忍可的境界 得到種信樂的那種程度了 就是非常深信的那一種印可 忍可 乃至於說 內心裡面的那種體會 所以他這個時候 一種內心的欲求 還有對這個真理 對這個道理的那種清淨的 那一種信仰心 所以對於諸佛法 就有一種殊勝的了解 這個就稱之為增上意樂 這個叫做初地 增上戒清淨攝第二地 增上心清淨攝第三地 第二地跟第三地 第二地主要就是增上戒清淨 那也代表著說 本來修持戒法 應該是每一個修行者 都應該要有的 但是 第二地 可以說 他們對於這個戒法的 那種嚴謹嚴格的遵守 可以說初地以前還是不夠 難免都還會犯戒 現在到了第二地可以說 在這個戒 持戒的部分上 非常的精進 非常的嚴謹 所以即使是粗相的 細相的 他們都要講究得非常究竟 所以到了二地的 性戒不但具足 粗戒細戒也都不毀犯了 不但自己本身能夠持戒嚴謹 也使其他的有情 教導其他的有情也不要犯戒 自己本身持戒清淨 又能夠教導眾生來受持戒法 來持戒清淨 所以第二地叫增上戒清淨 而且這個戒是越來越殊勝 越來越殊勝的 第三地是增上心清淨 增上心 內心得到安定 內心得到清淨 當然這個重點 也就是增上定學 也就是關於禪定的部分 所以他這個定學方面 都能夠達到清淨 因為在那個善心位的時候 定慧當然還是不夠穩定的 但是到了第三地的時候 就不同了 他可以說 為了要要求這個正法 能夠有所體會 能夠更殊勝 他這個禪定功夫 可以說是越來越深入 越來就是越穩定了 所以對於他所聽聞到的 這種佛理 能夠去思惟 能夠去法隨法行 所以他這個定能夠得到增上 所以叫做增上心清淨 主要的就是禪定功夫 禪定功夫 你說是 我們色界的這種四靜慮心 當然是可以殊勝 就是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定 也一樣的可以達到清淨的 增上慧清淨 於後後地轉勝妙故 當知能攝從第四地乃至佛地 第四種的增上慧清淨 也就是修慧 有關於智慧的部分 他都是一層層的清淨 怎麼說 於後後地轉勝妙故 所謂的後後地 因為剛才講到第三地 現在第四地 無漏的無分別慧 也就是很殊勝 第五地當然更殊勝 第六地越來越殊勝 所以叫做後後地轉殊勝 後後地就轉微妙 微妙什麼 超過於前地 所以第七地一定超越過第六地 第八地一定超越過第七地 一直往上 到哪裡 當知能攝從第四地一直到佛地 這個時候完全就是著重於 這個修慧的這個部分 善男子 當知如是四種清淨 普攝諸地 所以初地就是增上意樂 二地就是增上戒 三地就是增上心 都達到最極清淨 到了四地以上一直到佛果位 就是增上慧清淨 所以叫做四種清淨能夠攝諸地 就從初地到佛果的這個佛地 總共有十一個過程 再來第二個問題 就是說幾分所攝 佛陀的解答是十一分攝 代表十一分也就是在說明 從初地到佛地的 十一個階段內容所要修學的 這些境界情況如何 所以下面佛陀當然就是 一分一分的來解釋 也就是說一地一地的 增上的來作解說 云何名為十一種分能攝諸地 就是哪十一種 謂諸菩薩先於勝解行地 依十法行極善修習勝解忍故 超過彼地 證入菩薩正性離生 這從初地來說 第一分 謂諸菩薩先於勝解行地 我們前面有談到過了 菩薩的修學位次 從十住十行十迴向 我們都稱之為三賢位 再加上一個四加行 煖頂忍世第一法 四加行的加行位 就是說三賢位的資糧位 還有四加行的加行位 我們都稱之為勝解行地 勝解行當然就是說 你在這樣子的位次當中 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信心 最主要的就是要對於佛理 能夠一層一層的得到勝解 殊勝的理解的一種修行法門 所以能夠起深信解 在修的時候怎麼修 依十法行 這個十法行 在我們的金剛經裡邊 也是有看到 也是有讀到的 我們前面也有讀到過 整理一遍 什麼叫十法行 第一個要書寫 就是我們一般就要抄經 第二就是要供養 就是對於我們的法寶 一定要供養 所謂的供養 法供養是最殊勝的 什麼叫做法供養 其實就是了解佛理 了解佛理的過程當中 就有很多很多的修學的方法 第三就是要施他 要布施給他人 就是說像我們現在 就是印刷術比較殊勝 就是印了很多經跟人家結緣 在早期是要抄經 抄了經之後 來送給他人 這個都是屬於布施給他人 第四就是要諦聽 就是要聽佛法 要聽佛理 就像我們現在的這種狀況裡邊 大家互相的來研究 稍微懂得一點的 先講 不懂得的 可以問 這個叫做來諦聽 好好的來注意聽 就是要聽人家講經說法 第五就是要披讀 就是要好好的來看 好好的來了解 好好看我們的經典裡面 寫些什麼內容 第六就是要受持 就是要好好的來持這部經 好好的來了解這一部經 甚至於照這一部經 所講的方法來修學 再來要廣說 你懂得的話 還要講給別人聽 今天我稍微懂得 我講給你聽 你們聽過之後再復習 再思惟再去了解 甚至於多聽幾遍多看幾遍之後 你也懂得了 你也可以講給別人聽 出家眾也可以講給人家聽 在家眾也一樣的 有人如果問你的話 你也是可以講給別人聽 多少的大居士們都很會講的 你只要有這個把握的話 不要偏離我們佛法的 這個中心思想的話 都是可以講給人家聽的 有人來發問問題的話 你都可以作回答的 再來 第八就是要諷誦 剛才的披讀跟這個諷誦 我們有的說好像是相同 原則上一個就是默看 一個就是讀出聲音 我們叫做誦經誦經 誦經就是要讀出聲音來 第九就是要去思惟 對這個經典的道理 你是讀經也好 你是看經也好 你是聽經也好 之後 你都是一定要去思考它 思惟這個經典的內容的 再來要修習 就是要真正的實踐 經典裡邊告訴我們的這些方法 你都要實際地去作 所以勝解行地的菩薩們 也就是地前的菩薩們 一定要從這個十法行裡邊 來好好修學 極善修習勝解忍故 他們就很善巧的 修習的這種殊勝的理解 甚至於達到印可 也就是說不再盲目的來學習 完完全全能夠透徹理解 我們佛經裡邊在說些什麼義理 你也能夠看過 了解過 聽過之後 在你的內心裡邊 能夠得到深信的理解 能夠印可於心 內心不再受到動搖了 超過彼地 因為一直的修 一直的學 一直的修 一直的學 超過彼地 哪一地 超過地前的那些菩薩們 所以已經透過三賢位 透過加行位到了這個時候 當然前面所要修的 全部都圓滿了 就能夠超越過他的這種境界了 所以就能夠證入菩薩正性離生 這個時候他就可以得到 正性離生 什麼是正性 就是得到無漏聖道 什麼是離生 就是離棄了 一切的惑業的那一種受生了 代表著他的人間的度化眾生 已經不是業力所生了 所以離棄了業力生的 這樣子的更超越的那種境界了 這是什麼 其實這個境界 我們就稱之為見道位了 所以這個時候的菩薩 也已經超越過勝解行地了 自己本身也證入於正性離生的 這樣子的程度境界之中 彼諸菩薩 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這一類的菩薩 他可以說 所有要修的法門 他都已經修過了 所謂彼諸菩薩 這個彼諸菩薩 得到正性離生的菩薩 那是什麼 就是初地的菩薩 所以這邊講的彼諸菩薩 就是初地菩薩 由是因緣 什麼因緣 因為超越過 勝解行地的這個因緣 他就此分圓滿 讓他的這個第一分就圓滿了 第一分 就是初地 所以這個初地的這個初分 所應該要得到的功德 全部都圓滿了 因為他已經證得正性離生了 好了 初地圓滿了 那麼初地圓滿之後 當然就要再更進一步的 再來修學二地的功德 才有辦法進入二地 所以二地的這些功德 他當然還沒有學到 所以我們這邊就說 而未能於微細毀犯誤現行中 正知而行 初地的菩薩 第一分的菩薩 他這個時候還沒有辦法 未能 就還不能夠 還沒有辦法 對於這種微細的毀犯 毀犯是什麼 就是持戒不夠清淨 有一些戒法 應該要守的規矩 還是做得不對 就是犯規 就是犯戒 所以就是毀犯 就是犯過 再來 誤 當然就是做錯誤了 種種的現行中的正知 現行中的正知 什麼叫現行 當然就是表現於身口意三業的 種種要去做的 要去說的 要去想的 稱之為十善業當中的 你不能夠殺生 不能夠偷盜 不能夠邪淫 但是難免還是會有犯戒的時候 你不能夠講謊話 不妄言 也不可以綺語 就是說你也不可以 講一些無意義的話 也不可以兩舌 搬弄是非 也不可以惡口 罵粗話 但是難免有的時候還會犯錯 在意業的部分 不貪不瞋不痴 你還是有時候 還是會起貪瞋痴 所以這個叫做現行中 你就怎樣 未能正知而行 這件事可不可以做 做了 到底是對不對 還沒辦法起這種正知 所以你這麼去做的話 難免就會犯錯 難免就會 就是犯戒等等 所以他有這種毀犯的無明存在 還會有那種造業的無明存在 當然他就沒有辦法正知而行 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這個地方所講的於此分 什麼分 叫做第二分 因為他第一分正性離生 已經圓滿了 現在對這個戒行的正知部分 還不夠圓滿 所以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第二分有關於戒行的部分 還不夠圓滿 所以為令此分得圓滿故 好了 已經過了初地以上的菩薩們 想要讓這個第二分的 戒行清淨的話 要得到圓滿的話 必須怎樣 要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他一定要透過精勤 就是很努力 勇猛不懈怠的 遇到什麼困難也不退縮的 所以我們就說 菩薩修學六度 猶如穿甲冑一樣的 好像在打仗一樣的 一定要穿起那個甲冑起來 能夠保護自己 又能夠前進 又能夠來斷除煩惱 所以他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都是不可以再有那種退心的 退棄道念的那種動作 行為 心念都不可以的 所以要勇猛精進 遇到什麼困難 一定要突破 遇到什麼樣的障礙一定要超越 這樣子的精勤的來修習 往上更進一步的就怎樣 便能證得 所以只要努力的話 一定可以證得 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所以第二分的菩薩 也就是第二地的菩薩 他們就是這樣修學 修學持戒的部分 好了 得到圓滿了 得到圓滿 我們就稱之為 第二地的戒行清淨 所以我們前面 講到清淨的時候 第二地就是增上戒清淨 所以第二地持戒的部分 就是非常非常的嚴謹的 好了 彼諸菩薩 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所以第二地的菩薩 對於第二分的戒行清淨 也得到圓滿了 這個就是第二地 第二地圓滿了之後 當然還要再往上增上 再往上層層的 後後的來得到殊勝 所以對於第三地的怎麼樣 而未能得世間圓滿等持等至 及圓滿聞持陀羅尼 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第二地的菩薩 有關於第三地菩薩所要修的 當然還是不夠圓滿 第三地也就是第三分 要修什麼 這邊講 未能得世間圓滿等持等至 第三地所要修的 我們在前面的四種清淨當中的 這個增上心清淨 增上心清淨就是修學禪定 禪定裡邊 這邊所談到的 圓滿等持 圓滿等至 什麼是等持 就是三摩地 它的梵語就是三摩地 什麼是等至 梵語叫做三摩缽底 這個在我們的經論當中 經常會看到三摩地就是等持 三摩缽底就是等至 也就是說 達到內心的 那種靜止的程度 第三地 一方面就是要達到清淨心 就是說等持等至要得到圓滿 另外一個就是圓滿聞持陀羅尼 陀羅尼 翻到我們中國話 也叫做能持 或者叫做能遮 能持什麼 能持所要修的一切善法 能遮 就是遮止 就是要遮止一切 我們所要斷的一切惡法 讓這個惡法不善法 不起作用 現在這個陀羅尼 本來是很多種的 這個地方所談到的叫什麼 叫聞持陀羅尼 有關於聽聞佛理 聽聞一切善法的這個部分 也就是說在這個聞慧的修學上 就是要加功用行 就是要很努力的讓它圓滿 所以三地所要修的 就是要得到清淨心 就是等持等至的圓滿 一方面就是要得到陀羅尼 哪一部分的陀羅尼 就是聞持陀羅尼 就是聞慧的圓滿 二地的菩薩當然還未能還不能 還不能像三地一樣的這種境界 所以他就還沒有辦法 得到等持等至 還沒有辦法得到聞持陀羅尼 這個部分都還不夠圓滿 不夠圓滿當然要怎樣 就是為令此分得圓滿故 想要讓等持等至聞持陀羅尼 能夠得到圓滿 最好怎樣 要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他一定要努力精進的 來用功用心 所以叫做精勤修習才能夠證得 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好了 這個時候所談到的 就是第三地的菩薩 第三地的菩薩 他們就是因為在第二地以後 一直的用功修行 一直的用功修行 一直的用功修行就達到圓滿了 達到圓滿了 第三分的圓滿的菩薩 就是第三地的菩薩 所以這邊就說 彼諸菩薩修學修學的過程 第三地的菩薩 就是因為他們的用功 修行的關係 所以此分圓滿 第三分就圓滿了 好了 第三分圓滿 第三地的菩薩 他再往上進 再往上進而未能令隨所獲得 菩提分法多修習住 心未能捨諸等至愛及與法愛 由是因緣 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三地的菩薩 當然對於四地 所應該要修學的境界 當然是不夠圓滿 第四地要修學什麼 這邊講 令所獲得 令所獲得就是他應該 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應該要得到的 得到什麼 菩提分法多修習住 就是說在這個修學的過程當中 能夠安住於 他所要修的菩提分法 菩提分法 當然就是說 能夠讓我們得到大菩提果位的 種種修學法門 第四地的菩薩就是要修這些 第三地的當然是未能 還沒有辦法得到 除了要菩提分法的 多修習住之外 第二個就是說 要能捨諸這個等至愛 什麼叫等至 前面有說過 等至 其實就是三摩地 也就是禪定功夫 三地的菩薩 他已經圓滿成就了 圓滿成就之後 當然會有所愛著 會貪著 貪著於禪定當中的輕安 貪著於禪定當中的 那種禪悅之樂 所以他就會 貪染於這個境界當中 但是第四地的菩薩就不同了 第四地的菩薩要捨諸等至愛 要把它捨棄掉 所以到了第四地的這種等至 他有辦法進入那種程度境界 但是 他不會染著 除了這個等至愛之外 還有一個就是法愛 就是對於一切諸法的那種貪染 因為對於一切法 已經有所領悟了 像在初地 也已經能夠得到 契證真如了 二地也能夠契證真如了 三地也能夠契證真如了 當然對一切法的那種體會了解 也已經能夠達到印可了 達到了那種法喜充滿了 所以三地的菩薩還會有法愛 但是 第四地就不同 他要捨諸法愛 一切的那種所悟到的 世間的善法也好 出世間的善法也好 那種法的愛染性已經去除掉了 三地的菩薩是未能來捨棄 所以對於 菩提分法的那種多修習住 他也還沒有辦法安住 對於這種等至愛的這種捨離 對於法愛的捨離 三地的菩薩都還沒有達到 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所以他對於這個第四分 應該要修的種種功德 就還沒有得到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 好了 他們為了想要得到 這個第四分 一直的修學 我一定要得到第四分的圓滿 為了要得到這個第四分的圓滿 所以他就要怎樣 他就要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他就是要好好的來修學 要不間斷的修學 彼諸菩薩 這一類的菩薩 因為精進努力修學 精進努力修學 由是因緣 此分圓滿 悟得第四分 達到第四分的那種功德圓滿了 所以第四分的功德圓滿 就是什麼 就是第四地的菩薩 所以彼諸菩薩 就證得第四分的圓滿 所以他們就變成是 第四地的菩薩 由第三地就是增上 精進到第四地了 第四地的菩薩 當然對於第五地應該要修學的 也是不夠圓滿 所以他說 而未能於諸諦道理如實觀察 又未能於生死涅槃 棄捨一向背趣作意 又未能修方便所攝菩提分法 由是因緣於此分中 猶未圓滿 四地的菩薩 有關於第五地要修學的 他也是未能圓滿 還是不能夠圓滿 第五地的菩薩要修學什麼 這邊講 對於諸諦道理 要如實觀察 諸地 我們也可以說 四聖諦的諸諦 苦真實是苦 集真實是集 滅真實是滅 道真實是道 要如實的去觀察它 或者這個是俗諦 你要真實的了解 它的非實有 這個是勝義諦 要如實的了解 它是世間的真相 所以不管是四聖諦也好 是真俗二諦也好 你都要如實的來觀察它 這是第五地的功德 第二未能於生死涅槃 棄捨一向背趣作意 第五地的菩薩 他一定 對於生死跟涅槃 我們是要厭離生死 要來欣求涅槃 但是第五地的菩薩 他卻能夠洞察到生死即涅槃 他們是無二無別的 第四地當然還不夠 第四地的菩薩 還沒有達到這種境界 所以他沒有辦法離去 這種作意 就是用心 在那邊用心 在那邊觀察 在那邊體悟 還有第五地 他們所要得到的境界 就是修方便所攝菩提分法 方便所攝菩提分法如果 因為這個地方沒有詳細講 在十地經裡邊有說到 說有三種 所謂的方便 當然就是一種輔助法 方便就是一種方法 讓我們得到菩提分法的方法 那是什麼 十地經裡邊說 有三種 第一個就是無厭足的那種助道 無厭足助道 就代表著說 對於一切善法功德 你要好好的來修 不要起厭足 第二就是不休息精進的助道 不休息精進是什麼 就是對於那種尋求智慧的 那種用功精進 第三就是無疲倦的助道 不要起疲倦 怎樣子不要起疲倦 當然就是要以這個大慈悲心 來度化一切眾生 所以無厭足助道 就是不休息精進助道 就是無疲倦助道 第五地的菩薩 他已經能夠成就了 第四地的菩薩還不行 所以第一種的不行 就是沒有辦法體會 生死涅槃的不二 再來 第四地的菩薩 也沒有辦法 就是對於四聖諦 義理的如實觀察 還有第四地的菩薩也沒有辦法 有這種助道法 方便法的 如何的讓我們的菩提分法 得到圓滿 他們就是要修 所以由是因緣 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未圓滿要怎麼辦 第四地的菩薩 就要為令此分得圓滿故 為了想要讓第五分的這些功德 前面所講的三種 就是諦理的如實觀察 還有就是一向背趣作意 還有就是方便所攝菩提分法 為了要讓這三種 在這個第五分當中的這些功德 要讓它圓滿 所以就要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他們都一直用功 用功之後 證得了 證得了 當然就是證到第五地 所以彼諸菩薩 由是因緣 此分圓滿 也就是說 第五地的菩薩 就是第四地 因為他們精勤用功修學 所以這一類的菩薩們 就以這樣子的因緣關係 好了 此分圓滿 哪一分 就是第五分圓滿 第五分圓滿 所以第五分圓滿也代表著 他們升到第五地 已經增上到第五地 到這裡為止 就是談到這個菩薩們 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可以說都是要精進努力勇猛的 就是也不疲倦 也不休息的來用功才可以 第五地的菩薩 當然還要再往上進 還要再繼續 所以而未能於生死流轉 如實觀察 又由於彼多生厭故 未能多住無相作意 由是因緣 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好了 第五地的菩薩 還是有很多的不圓滿 不圓滿什麼 不圓滿第六地 應該要具足的功德 第六地所要具足的功德 第一個就是於生死流轉 要如實觀察 就是說知道世間的一切 皆是因緣所生 知道世間的一切緣生 皆是無有實性的 知道這個一切法 它都是惑業苦的一種緣生 第六地的一定要如實的去觀察 第二彼多生厭故 多生厭什麼 對於苦跟集的世間因果 他們都想要厭離 而且這種厭離一定要非常的 就是圓滿 能夠捨棄世間的一切 再來第三 未能多住無相作意 就是說第五地的菩薩 對於第六地的 是多住無相作意 什麼是無相作意 就是對於諸法的作意要無相觀 五地的菩薩 這三種的部分都還不夠 所以猶未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 就要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好了 他就可以證得了 證得之後 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第五地的修學的這三部分 已經得到圓滿了之後 就是第六分的圓滿 所以第六分的圓滿就是什麼 就是我們所謂的第六地的菩薩 圓滿成就第六地了 所以我們到這邊為止 我們下面總共是有十一分 這邊就是到了第六分圓滿 真的達到了第六地的菩薩 繼續我們還是要精勤的來用功 下面要等下一節課了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