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淨珠法師 講題:解深密經 47 諸位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在解深密經第三卷 分別瑜伽品 這一段是彌勒菩薩 請教了佛陀的很多問題 我們現在所要看的這一段 就是彌勒菩薩請教佛陀 什麼是知法 什麼是知義 尤其在這個知義的部份 它就有幾大類的不同的內容 在第一大類 我們在前面已經看過 有十種的解釋方法 第二大類 也就是課文的 一百一十一頁這裡 就是有五種的解釋方法 也稱之為五種義 五種義裡邊的第一個 叫做遍知事 事 也就是所緣的境界 所以所謂的遍知事 也就是所緣取的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等等的 一切應該要認知了解 所緣的一切對象 第二 就是遍知義 這個知義的部份 當然還是對著所緣的對象 蘊處界等等 種種的品類差別 應該要有所了知 第一個的遍知事 跟第二個的遍知義 差別在哪裡呢 同樣都是所緣的對象為主 我們可以說第一個 就最簡單的 知道一切法它的總相 但是對於第二種的蘊知義 那不只是總相的了解 還要從它的體性相 從它的差別上來有所了知 所以 就是比較詳細 能夠更清楚明白 所以在我們的課文 後面的這三行裡面 它就說 要了解什麼是世俗 什麼是勝義 要了解什麼是功德 什麼是過失 還要了解你所緣的一切 它是怎麼引生的 就是四緣引生的 甚至於它的三世的問題 乃至於生 住 壞 再加上一個異 就變成我們一般所講的 有為事相的了解 甚至於說苦集等的四諦法門 真如實際法界等的 這一切法 乃至它的廣略故 代表著對一切法 都要詳細清楚的 去跟它作了知探討 接下來 有關於知義的部份 還有就是說 或一向記故或分別記故 或反問記故或置記故 這個四點 我們就稱之為四種記 這四種記的意思 也就是說 有人來請教問題 佛陀對他們回答的方式 有這四種方式 那也就是說 在作解說的時候 在作解答的時候 有這四種方式的解答 第一種的 什麼叫做一向記 就是說 有人提問題來問 是真的不懂來問 佛陀必然 他就是一向 就是以所問的 如何的 肯定的來跟你作一個回答 所以你怎麼問 他的正確的答案 正確的內容是什麼 就是肯定的跟你作回答 像這個 我們就稱之為一向記 譬如說三寶 它是世間的真福田嗎 如果是這麼問的話 是的 三寶是世間的真福田 三寶在世間裡邊 是一個難得希有莊嚴的 等等 像這個就是肯定的回答 這個叫做一向記 世間是無常的嗎 是的 世間是無常的 肯定是無常的 像這個就稱之為一向以來 就是佛陀所悟到的是如此 所回答的當然也是如此 肯定的回答 第二 叫分別記 分別 代表著就是 有的在問問題的時候 是如法的來問 有的是不如法的問 有的在問的時候 就是不正當的 或者就是有疑問 來回答的時候 我們還是要跟他 加以詳細的解說 而這種詳細的解說 我們稱之為分析性的 加以分別的 從這樣子方面來解釋 從那樣子的方面來解釋 從這一個 稱之為分別記 也就是說一個問題 可以有兩方面的解答 就是不同面向的來作解答 譬如說 有人問 三寶是不是唯是一個呢 既然叫做三寶了 三寶是一個 還是三個 既然都稱之為寶 當然也可以跟它加以分析說 如果站在理性的 這個體性上來說的話 三寶的理體是一個 但是如果從它的事相上 來作解說的話 佛寶 法寶 僧寶是不一樣的 它是有這樣子的 一種區別方式 所以事相的 理體的 是不相同 所以從分別記裡邊來說 就是說答案是不止一個了 可能有兩個 可能有三個 所以這個是從分析上面 來加以回答解說 第三叫做反問記 反問記的意思就是 有人提出問題來問 佛陀的回答 他不是馬上作解答 而是反問他 由他先說 佛陀再作 從我們佛教的立場裡邊 正確的立場裡邊 來作解說 像這個 就是這個反問 譬如說 十地 這個十地的功德 它是上 還是下 是殊勝 還是下劣 那就要問了 你問的十地的功德 十地的 所悟到的理體 是上 是下 你要站在哪一種 立場裡邊來說 站在三地來說 當然是在四地之下 是在二地之上 但是這個因為沒有一個標準 所以佛陀就先反問他 你所說的十地功德 是上是下 你是怎麼講的 由你先解說 那麼再作一個肯定的回答 這個在我們日常生活裡邊 也經常會碰到 就是說對方提出問題之後 就先反問他 你是什麼意思 你先講 這樣子就是反問 第四叫做置記 置記 置就是放置 就是停著 停著 當然就表示不回答了 就把它暫時擱置在那裡 表示說這個問題 一問出來之後 根本就是沒有道理性的 這個沒有道理性的 我們就是不回答 不回答 這個叫做置記 就是一種戲論的來發問問題 或者根本就是 無理性的來發問問題 就不予置答 像這個在我們的經論當中 尤其像大毘婆沙論 或者是瑜伽師地論當中 都還是會有談到 有十四記 十四種這種無記 不跟他作回答的 在我們的論典當中 就舉出了論 說明了 甚至於大智度論第二卷裡面 都有寫出來 像這個叫做置記 這個問題根本就不好回答 也不能夠回答的 譬如說 佛陀如果死了之後 他到底有 還是沒有 就說 佛陀入涅槃之後 是有 還是沒有 像這個問題 不是我們的世間語言文字 可以作解答的 或者是說 到底我們這個世界 是有邊 還是無邊 或者是亦有邊 亦無邊 或者是非有邊 非無邊 像這樣的問題 根本就是不容易去回答的 對於我們這個生死的 這種修行法來說 也沒有意義的 所以佛陀就不予回答 不予置答 再來 或隱密故或顯了故 隱密 顯了 當然 佛陀在解說 這些教法的時候 譬如說 我們所謂的 在第二時教當中 它就是屬於隱密的 唯為大乘者說 第三時教 它是三乘 都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第三時教 它就是屬於顯了說 像這個也是佛陀 在所解說的教義當中 教理當中 我們要把這知義的 部份裡邊 隱密的 顯了的 你要去有所區別了知 如是等類 當知一切名遍知義 像前面所談到的這一些 都是屬於遍知義裡邊 我們要去了解的 因為這一段 它總共是有五個問題 就是五種義故 名為知義 到剛才所談到的 是屬於第二種的 叫做遍知義 接下來就是第三 第三 言遍知因者 當知即是能取前面的 前面的 前面是哪一個 就是遍知事跟遍知義 遍知事 遍知義裡邊 所談到的菩提分法 菩提分法 當然就是三十七道品 菩提分法 修學的一些法門 也就是念住或正斷等 就是我們 三十七道品裡邊的四念住 就是四正勤 四如意足 四正斷 就是四正勤 應該要斷的煩惱 必須要非常用心的 來把它給斷除掉 所以四正勤 或者也叫做四正斷 或者也叫做四種精進法 應該要斷的惡業把它斷除掉 應該要修的善 應該要精進的來修 像這個都是屬於 三十七道品裡邊的內容 應該要好好的來了解它 為什麼 這個叫做知因 有修三十七道品 這個修行的過程 的這個因行的這種修學法 你才有辦法達到 我們所要達到的聖者的果位 所以要達到聖者果位 也就是說 在我們四聖諦的法門當中 你如果想要達到滅諦 達到解脫 達到涅槃 那必然的就要有修因 修什麼因 就是道諦的內容 也就是我們這邊所談到的 三十七菩提分法了 所以有好好的來修 三十七菩提分法 你才有辦法真正達到果位 所以三十七菩提分法就是因 有修行的因 才能夠達到解脫的果 所以接下來 我們就看到第四個 得遍知果 你因知道了 因是什麼 因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 它會得到什麼果 謂貪恚癡永斷 你有修行 必然的 你才能夠斷除貪恚癡 貪 當然就是貪欲 恚 就是瞋恚心 癡 當然就是愚癡心 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 三不善根 你這個貪瞋癡才能夠永斷 永遠斷除 你要永遠斷除 所要修的是什麼 也就是毘奈耶 及貪恚癡一切永斷諸沙門果 毘奈耶 當然說起來 就是戒律 你要斷貪瞋癡 也要受持這個戒律 再來 就是 以及貪恚癡一切永斷 才能夠證得這個沙門果 所以要得到沙門果 第一個要持戒 第二個要斷貪恚癡 就是貪瞋癡的三不善根 有持戒律 一切清淨 再來斷除一切煩惱 必然就可以得到諸沙門果 沙門果 沙門當然就是修行者 為什麼叫諸沙門果 就代表著 聲聞乘所得到的果位有四個 就是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詳細的稱呼 須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羅漢 所以這個就稱之為諸沙門果 這是四種果位 要得到初果 要得到二果 三果 四果 那都必須要斷除煩惱的 不只如此 及我所說 還有這個我所說 我 當然就是釋迦牟尼佛 自己本身 所說的什麼呢 聲聞 如來 或者是共法 不共法 世間法 出世間法所有功德 於彼作證 聲聞 當然在修學之後 必然能夠完成 世間的一切善法 甚至於出世間的所有功德 都能夠完全具足 如來 當然更是如此的 殊勝的無上功德 就是共法 不共法 譬如說 像五神通 即使說是六神通 雖然所得到的 對最內在的境界 尤其是在漏盡通 會不太相同 前面的五神通 聲聞所得 如來所得是一樣的 不共法的部份 譬如說像四無量心 聲聞乘的這些羅漢們 他們就沒有辦法具足 但是 他們在其他的部份 還是一樣有他的功德等等 所以這個就是能夠有所證知 第五 於此覺了 就是說對於這個作證法中 應該能夠證知的 這一切法裡邊 能夠得到諸解脫智 解脫智 當然對於解脫道上 所得到的智慧 甚至於 解脫道所證得的智慧 當然就是無漏勝智 能夠契證真理的 透過了根本無分別智之後 就能夠以後得智 廣為他說了 能夠度化眾生 所以就能夠宣揚開示 一切佛理 於一切眾生能夠有所了知 所以於此覺了 對解脫智 解脫道的 能夠有所圓滿 甚至於 除了根本智之外 後得智又可以能夠 無障礙的來教化眾生 善男子 如是五義 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這五點的內容 就能夠將世出世間 的一切萬法 全部都包括在裡面了 這個是第二大類 來解釋這個知義 這個知義 除了上面的兩部份 一個從十種來解說 一個從五種來解說之外 接下來 復次 善男子 彼諸菩薩由能了知四種義故 名為知義 要從四點裡邊 來說知義的內容 哪四點 第一個 叫做心執受義 心執受 當然就談到 我們心識的問題 認識一切境界 是我們心識的認知 緣起境界 它的親所緣緣 其實也是我們 內心裡邊的一份子 所以對於諸種子 由這個心識 對於這個諸種子 能夠攝為自體來領受 對於這個根身能夠持令不壞 這個都是我們心的功能作用 當然這個心 我們比較能夠懂得的名詞 當然就是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 具有執藏的功能作用 能夠執持根身不壞 所以叫做執受義 第二叫做領納義 這個領納 這個是心王所相應的 受心所的功能作用 就是有這個受心所 能夠領納一切所緣境 以為自所緣 第三就是了別義 心識的功能作用 能夠了別自己 所緣取的一切外境 第四叫做雜染清淨義 雜染清淨 原則上就是說我們的心識 心如果清淨的話 看到的一切萬法 都是清淨的 但是如果我們 自己的心識雜染的話 看到的一切 當然也是雜染 所以我們的經典裡邊有說 心雜染故 有情雜染 心清淨故 有情清淨 所以我們自己本身內心裡邊 到底是清淨 還是雜染 就看你自己本身 如何的來看待一切 像這個也是屬於 了知一切境界相的 這四個可以說 都是從我們的心識的立場 來作解釋的 為什麼都要從心識立場呢 因為外在的一切境界相 都還是心識所變現 還是心識所轉換的 善男子 如是四義 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這個四義 四個內容就能夠含攝 我們世間的一切 像雜染的 清淨的 全部都包括在裡面了 除了這個之外 還有第四種的解說方法 復次善男子 彼諸菩薩由能了知三種義故 名為知義 你從三種的了知上來說 你名叫做知義 哪三類 一個就是文義 一個就是義義 一個就是界義 什麼是文義 文義 謂名身等 文 在講話的時候 當然就是我們的音聲 所代表的內容 早期的 像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 重點都是在於講經說法 都是這個音聲的傳達 音聲的傳達 我們的聲音本身 當然就代表著它整個內容 單一個字 我 一個我 你聽到 你就知道是在指我 我說指你 單一個音的時候 就知道就是你這個對象 所以音聲本身 它就是代表著一個意思 現在雖然有文字的記載 我們也是 可以從文字來了解說 一個字一個字母 它就代表著某一個意義 這個文 句 就是名 名就是由單字單字 集合而成的 句字 當然又是很多的名 所組合而成的 成為句子 就成為文章了 所以這個名句文 就是我們一切音聲的基礎 也是一切文字的基礎 音聲 早期的音聲 或者是現在還偏重於 這種文字的記載 原則上說 就是說 你要聽得懂對方在講什麼 或者你有這個文字基礎 看得懂 我們的書裡邊在寫什麼 你對於佛理的了解 就是要多聽聞 所以有法師在講經 有老師在講佛理的時候 你就是要能夠聽得懂 所以就去聽經 聽法師講經的時候 你就是要聽得懂 像我們現在是電視在看 你如果說不要看課文 只是靠耳朵在聽的話 還是要能夠聽得懂這個意思 這個就是什麼 這個就是名句文身 所以叫做名身等 叫做名 句 文 乃至於它的積集義 就變成是名句文身 就是名身 句身 文身 所代表的內容 你就說 要聽得懂對方在講什麼 如果有文字基礎的 你就說 要看得懂 書裡邊是在寫什麼 這樣子的話 我們來看佛書 你才懂得佛書裡邊的意思 聽經 你才聽得懂 法師在講什麼義理 第二 再來就是義義 義義當知復有十種 第二類的義義裡邊 又把它細分十種意思 哪十種 第一個叫做真實義 也就是說諸法的實相真如 第二叫做遍知相 遍知相 就是我們前面所談到的 就是苦諦的內容 說明一切 我們都是要遍知 為什麼要遍知 因為佛法在三轉法輪的時候 第二的 第二轉的勸轉裡邊 就有說到 此是苦 汝應知 所以這個叫做遍知相 第三 叫做永斷相 就是此是集 汝應斷 集諦這個煩惱內容 就是世間的苦因 這個煩惱要懂 要了解 而且還要把它斷除掉 第四叫做作證相 作證 當然就是證得解脫的境界 就是這個涅槃境界 那是什麼呢 四諦裡邊的滅諦 也就是三轉當中 第二轉的 佛陀說的 此是滅 汝應證 一定要證得涅槃 第五叫做修習相 修習就是修行 好好的來了解它的方法方式 好好的實際的 來修行的這些活動狀態 這個就是我們的道諦內容 所以三轉當中 第二轉就說 此是道 汝應修 道諦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就要好好的來學習了 好好的來實踐了 第六 即彼真實相等品類差別相 即彼真實相等 真實相 就是我們的第一個的真實相 所以從第一個真實相 第二個遍知相 一直到第五個修習相 這些法門 怎樣呢 它是品類差別 每一種每一種都是不一樣的 苦的部份 集的部份 滅的部份 還有道的部份 乃至於真如的真實相 你就是要每一種每一種 都要好好的跟它去了解 第七 所依能依相屬相 所依能依相 站在唯識的立場來說 像六根為六識之所依 而來緣取境界 有眼根才能夠引生眼識 來看色塵 有耳根才能夠引生耳識 來了解聲塵 所以能依跟所依一定要相屬 相屬就是要繫屬 要和合 不可以分開的 如果它是不和合 它是違逆的 那就是眼睛有眼根 但是眼睛就是不看 那就看不到東西了 像耳根 如果有耳根 但是你就是不聽 那耳識也引發不起來 像有的小孩子在被罵的時候 他都故意不要聽 父母親罵的大聲 罵的小聲 他就不聽 不聽的時候 你罵的再多 講的再多 他也不願意聽 甚至於學校上課的時候 老師在黑板上 一直講一直寫 小朋友坐在他的課桌椅上面 他就是不聽 甚至於想東想西 甚至於玩他的電腦 甚至於做什麼 耳朵雖然有耳根 不聽的話 也聽不到老師在講什麼的 像這個就是不相屬了 但是我們要懂得意思 要了解內容的話 那就必定 一定 能依跟所依一定要相屬 第八 即遍知等障礙法相 在於我們的四諦法當中 應斷 應證 或者煩惱的部份 應該要斷除的 你都要遍知 因為這些煩惱 都會障礙我們修學 所以在修行的過程當中 最主要的就是要斷惡 這些煩惱一定要把它斷除 這個一定都要了解的 所要斷的煩惱 煩惱有多少 有根本煩惱 有隨煩惱 每一個 每一個 都要很清楚明白 甚至於所知障 什麼是所知障 在見解方面的 一些不正確的理解 我們也要去了解 這個叫做 對於遍知這個障礙法相的 就懂得我們這些煩惱障礙性 第九 即彼隨順法相 即彼隨順法相 彼 當然就是指 就是上面所講的障礙法相 障礙法相 有煩惱障 有所知障 現在 即彼隨順法相 就是指能夠斷除煩惱 的種種智慧 能夠斷煩惱的種種智慧 你就是要隨順 第十 不遍知等及遍知等的 過患功德相 也就是說 對於 你如果不能夠遍知的話 就會有過失 因為你不能遍知 應該要斷的 你不懂 不了解 應該要修的功德 你也不曉得 這個就是不遍知 所以不遍知的話 就會有過患 那你一定要了解 甚至於遍知的部份 就是說應該要斷的煩惱 我知道 所以我要去好好的斷煩惱 應該要修的功德 世間的 出世間的 我知道 我要好好的來修 像這樣子 你能夠遍知的話 功德才有辦法顯示出來 什麼功德 當然就是智慧功德等等 世間的 出世間的 乃至於根本智慧 後得智慧 你全部都能夠有所獲得 那就是說 有辦法證得 所以不遍知的 就是過患 能夠遍知的 就是功德 那你也要去了解 像這個都是屬於義義當中 應該要去了解的一切萬法 第三 就是言界義者 我們這一個大類裡邊 講到諸義的部份 第三個就是界義 什麼是界 界 本來就是 世俗一切法的差別相 一界一界的 就是一類一類的 每一種每一種 就是有它的不同類 像我們所謂的十八界 或者是六界 代表著它的不同性 這一個界義裡邊 我們這裡又把它 詳細的來分析 總共有五種界 五種大範圍 哪五種 第一個就是器世界 器世界 當然就是指 我們這個無量的世界 無量的世界裡邊 我們的這個世界 有粗的 有細的 有極樂世界 有我們這個五濁惡世 清淨的 污穢的 甚至大世界 小世界 像我們這個地球裡邊的國家 有的國家就很大 像我們中國就很大 美國的面積也是很大 但是也有小的 像幾個國家 他們那個疆土就是很小 像這一個都是屬於器世間 我們要去了解的 十方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 我們都要去了知 第二就是有情界 有情界 都知道說有生命的 有情界 最低限度 三界的有情 甚至於四生 不同出生方式的 胎生 卵生 濕生 化生 這個樣子的有情 或者稱之為三界九地的有情 或者我們稱之為 像在金剛經裡邊說的 若有色 若無色 若有想 若無想 若非有想 若非無想等等等 好幾類的這種有情 你都要去了解 第三就是法界 法界代表世間一切萬法 它的共相 不共相 它的有為相 無為相 它的有漏 它的無漏 都要去跟他了解的 那世間的一切諸法囉 第四 所調伏界 所調伏界 代表著 我們要如何去跟它調伏 所要調伏的是什麼 當然就是代表著 我們所有的有情 如何從凡夫修行而達到解脫 凡夫修行達到解脫 我們在唯識學的立場裡邊 有三種叫做定性有情 定性聲聞 定性緣覺 定性菩薩 甚至於一切的 像人天 這個都是算在裡邊 都屬於有情界 這一個要到天上去 還必須要懂得 如何來修學善法 當然這個也是屬於所調伏的 這樣子的一個範圍 所以這個所調伏界 其實說起來 也是代表著十方無量世間中 所有的想要向善向上的 一切有情眾生 第五 就調伏方便界 調伏要有方便 什麼方便 就是後得智 就是方便法門 所以有情 要達到種種的解脫的境界 都必須要有方便 一定要懂得方法 自己呢 因為有情眾生的根機不一樣 有的是利根 有的是鈍根 方便法門也要懂 善男子 如是五義 或者是四義 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五義來說的話 就是我們這個 只可以講的 往上來推的這個界義 界義裡邊就是有五種 我們的五種界 器世間 有情界 法界 所調伏界 調伏方便界 所以 如是五義當知 就普攝一切義 但是這個只是 其中的一小部份 所以括號裡邊又有一個四義 括號裡邊的四義 我們可以說從四大類來說 從我們前面講下來 第一個就是十種義來了知 第二大類是五種義來了知 第三大類就是四種義了知 那麼你最後這一大類 就是三種義 就是文義 義義跟界義 四大 所以這個四義 代表四大類的知義法門 所以這個從小範圍來說 從大範圍來說 其實都是了知世間 乃至出世間的一切萬法 到這邊為止 知法 知義 當然就是所知的對象 那麼能知的呢 能知的就是智慧了 所以下面彌勒菩薩 慈氏菩薩 他又來提問題 來請教佛陀了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 世尊 若聞所成慧了知其義 若思所成慧了知其義 若奢摩他毘缽舍那的 修所成慧來了知其義 此何差別 那也代表著 我們對於前面的知義的法門 範圍這麼廣 世間的 出世間的 有情世界的 器世界的 這麼多的法門裡邊 我們說是從聞思修 來了知一切萬法 聞 當然都要聽聞 思 要去思考 要去抉擇 修 要透過奢摩他 要透過毘缽舍那的 這個止觀法門 實際的來修學 你這樣子來講的話 這三個有什麼差別呢 佛陀就回答說 聞所成慧是依止於文 但如其說未善意趣 未現在前隨順解脫 未能領受成解脫義 如果說 從聞所成慧來講的話 當然這個是第一步 就是要聽聞佛陀 聽聞菩薩 所教導的種種的法門法義 聽聞的部份 就是要依止於文 文就是名句文 就是要懂得這個音聲 裡邊所代表的內容意義 不管是單字 不管是成句的 不管是整篇 就是有它的前後的 一種解說的 那你都要怎樣呢 要好好的來聽 所以單一字 單一句的來講 或者是整篇的 有頭有尾的 有一個程序的來作解說 這個都是屬於聽聞的內容 在聽聞的時候 是但如其說 你是聞所成慧 對方怎麼講 我就怎麼聽 師父怎麼講 我就怎麼聽 老師怎麼講 我就怎麼聽 說 如其所說 所聽的 就是對方所講的 但是 雖然有這麼聽 未善意趣 但是還不能很善巧的 來通達它裡邊的內容 意趣 它的中心意義是什麼 它的宗旨是什麼 它的主要的內容在講些什麼 還沒有很完全了解 未現在前 所以在修學這個 在了解 在觀察 在體會的過程當中 這個境界 你在內心裡邊 沒有辦法顯現出 它的影像出來 未現在前 因為我們在講到 了解的過程當中 所緣境一定要在 內心裡邊有印象 在內心裡邊有印象 代表你內心裡邊 已經有了它的影像顯現 有影像顯現就很清楚了 影像顯現不出來 就是模糊模糊的 聽不清楚 不了解 雖然聽到這個意思 但是都不懂得他在講什麼 這個影像顯現不出來 我們就稱之為未現在前 在內心裡邊 顯現不出他所緣境的 這干的影像 再來 隨順解脫 雖然他的內心裡邊 也是要順著這個解脫道 來了解 來修學 但是 未能領受成解脫義 但是 因為他這個時候 還是第一步 還是散心位 所以他還沒有辦法真正的 能夠領受這個解脫的意義 真正的解脫叫什麼 解脫的境界是如何 領受不到 就是了解不到 體會不到 第二 就是思所成慧 第二重的 思所成慧 當然一定也是要 依於前面的文 也是要先聽 你才有辦法去思考 沒有聽過 沒有看過 當然就沒有辦法思考 所以還是一樣的 要依於前面的名句文身了 不唯如說 不只是聽說 聽的 當然是沒問題 能善意趣 已經能夠更進一步的 聽過之後 內心裡邊有辦法去理解 它的主要的宗旨在講什麼 它的主要的內容在講什麼 已經有辦法去掌握了 未現在前轉順解脫 雖然說他那個時候 已經懂得 但是內心裡邊 其實這個影像 也是還不是 能夠很清楚的顯現出來 但是 雖然未現在前 卻轉順解脫 他能夠展轉的 能夠隨順於解脫道 比聞所成慧的境界 要再更殊勝一點了 未能領受成解脫義 當然這個時候 他也還是不能夠 真正的去理解解脫的意思 還不能夠真正的 去證得解脫的境界 到了第三層 透過奢摩他 透過毘缽舍那 因為修所成慧的時候 當然 你要修學毘缽舍那 也一樣的一定要 前面一定要經過聽聞佛法 聽聞教義 教理 所以也一樣的 亦依於文 一樣的從名句文身裡邊 來下功夫 但是 亦不依文 雖然剛開始的時候 是從這些語言音聲裡邊 來了解 但是這個時候 他已經可以不必 再藉著這個文字 不必再藉著這個名句文身了 不必要 怎麼樣呢 亦如其說 亦不如說 聽聞的 看的 聽的 他不一定照你所說的 只是在表面的了解 他有辦法更深入 更深入的過程當中 他可以照你所說的來了解 但是他也可以 更超越的來了解 他說不定 他的知識 或者說 他的經驗比你的還要豐富 當然他不一定要照你所說的 這麼理解 他可以再更廣泛的 能夠觸類旁通的 了解的更廣泛 所以 亦不如說 不如你所說的 範圍會更廣 更殊勝 能善意趣 他對於內容善 就是更能夠深入的去理解 所知事同分三摩地 所行影像現前 這個時候對於所知事 所知事就是所知的對象 那也就是說所緣取的境界 他的同分影像 同分影像 聽到什麼 聽到真如 真如同分的影像 就會投入在於我們的 心境當中了 所以三摩地所行影像 就會現前了 他在修學這個 奢摩他 毘缽舍那的時候 在這個三摩地當中 就能夠顯現影像 極順解脫 他就能夠順著解脫 由他的這個定力的關係 已能領受成解脫義 透過修所成慧的功德 能夠斷盡一切的煩惱 他就能夠領受 就是能夠證得 能夠領悟到 能夠真正進入到 這個解脫的意義的內容了 那就是說真正的契證 涅槃境界 所以三個的程度有沒有一樣 當然不一樣 聞所成慧是比較粗淺的 思所成慧再深入一點 到了修所成慧 就可以達到解脫了 所以這個是三種知義的差別 就是能知的這個智慧的差別 接下來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 又再請教佛陀了 世尊 修奢摩他毘缽舍那諸菩薩眾 這個知法跟這個知義 云何為智 云何為見 在這個知法知義當中 我們佛教裡邊都有講到智慧 有談到正見 或者談到邪見 智慧跟見 兩者的差別在哪裡 同樣都是能知的 能知的智慧 或者是能知的見 這兩個名稱怎麼作解說 佛陀就告訴慈氏菩薩說 他說 我無量門 宣說智見二種差別 其實我在前面 已經講過很多很多 無量無數的 這個智慧跟見解 兩者的差別的不一樣 在前面講過很多了 現在呢 當然你再問這個問題 我就不用再重覆的講了 所以就簡單的回答了 怎麼呢 若緣總法來修奢摩他 毘缽舍那的話 這樣子的妙慧 就稱之為智 就是說 是緣總法 總法是什麼 我們說 它就是 把它積為一團 或者把它積為一份 或者把它積為一句 你有辦法去整體的來了解 這一切萬法的話 這個就是智慧 就是智 若緣別法來修奢摩他 毘缽舍那 所有妙慧就是見 你如果是從十二分教裡邊 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 分別契經等十二分教 從契經 從重頌 從論議 從未曾有 一個一個 單獨的單獨的 來跟它了解的話 這個叫做品類差別 這個微細的來了解它的話 這一個就稱之為見了 所以 總法的了解 就是智 別法的了解 就是見 那個就代表著智慧的 它的範圍的大小不一樣 到這邊為止 就是 慈氏菩薩所發問的問題 就第十二種已經結束了 接下來就是要看 第十三種的問題了 第十三種的問題 就談到這個作意遣相門 這個作意 如何來作意 如何來遣相 慈氏菩薩就是來請教佛陀 他說 世尊 修奢摩他毘缽舍那諸菩薩眾 由何作意何等 云何除遣諸相 總共是三個問題 就是說 所有的弟子們 菩薩們 這些行者 在修學奢摩他 毘缽舍那的時候 第一個 這些菩薩們 他們是如何作意的 他們要怎麼樣來用心 再來 何等 這個何等 最主要的就是 你要除遣何等諸相 哪一些相 你在作意要來除遣 你要怎麼樣來除遣它 云何除遣諸相 前面的何等裡邊 是代表著是哪一種法 云何除遣 是用什麼方法來除遣 所以既然要除遣一切諸法相 要用什麼方法來除遣 所以要怎麼作意 要除遣哪一些法相 用什麼方法來除遣 這三個問題 這個問題 當然佛陀照樣的要作解答了 這個作解答 就是一個一個的 佛陀就如是的來回答 慈氏菩薩所問的問題 我們這一篇原則上 都是慈氏菩薩提問題來問 如何修止觀的問題 所以範圍是很廣 總共有十八個問題 我們現在是看到第十三個 真正的解答 我們在下一節課再來作了解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