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淨珠法師 講題:解深密經 44 諸位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談到修學佛法 一定要修止觀法門 有關於這個止觀 因為透過修學才能夠證入真理 所以在這個第三卷 分別瑜伽品裡面 慈氏菩薩 他就提出了十八個問題 來請教佛陀 有關於這個止觀方面 要如何修學的 種種方法或者是瞭解等等 十八個問題我們現在是看到 第八個問題 第八個問題就談到止觀 他到底有幾種的 在前面的九十五頁這裡 問到這個毗毘缽舍那有幾種 佛陀的回答是有三種 一種是有相毗毘缽舍那 第二個是尋求毗毘缽舍那 第三是伺察毗毘缽舍那 總共有三個 有關於止的部分 就是我們九十六頁的 第二段要談的 觀有三種 止奢摩他我們可以跟他看 是有幾種 所以慈氏菩薩 他又再請教佛陀了 就跟佛陀說世尊 是奢摩他凡有幾種 佛陀就告訴慈氏菩薩說 善男子 即由隨彼無間心故 當知此中亦有三種 這個問題裡邊 因為前面的觀有三種 所以同樣的這個道理 止也是一樣的有三種 這個地方要特別提醒大家的 我們看慈氏菩薩復白佛言 他要跟佛陀請教問題的時候 每一句每一句我們跟他看一下 他都有一個 世尊怎麼樣怎麼樣一個問題 佛陀要跟慈氏菩薩回答的時候 其實不只是慈氏菩薩 就我們前面的勝義生菩薩也好 他也是相同的 就是說佛陀要回答問題的時候 也一定稱呼對方是善男子 還是勝義生 前面是如此 接下來的每一段也都是如此 也就是說 我們在跟誰講話的時候 一定要稱呼對方一下 對低限度就叫一下名字 如果說對方是有他的職位 或者是我們的師長 最低限度都要叫一個名稱 就對我們的晚輩 也要叫一下他的名字 或者一般的暱稱之類的 所以慈氏菩薩要請教問題 每一句都有一個 世尊怎麼樣怎麼樣來問問題 佛陀要回答的時候 也都一定有一個 善男子怎麼樣怎麼樣回答問題 但是我們現在的人 有很多有很多 尤其是年輕人 在跟對方講話的時候 好像都沒有名沒有姓的 就是直接講 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 都這麼講了 我們有的時候老一輩的人 都會聽不慣 我又不是沒有名字 我又不是沒有姓 最低限度叫一個姓也好 最低限度叫一個名字也好 要不然就說一個老先生也好 或者稱呼一個老太太也好 總是有一個對象 所以如果說 我們在跟對方講話的時候 不管說是一對一 不管說一對我們的對象裡邊 有好幾個 你是要特別針對 哪一個來說的話 即使是全部的對象都要聽的話 有時候大家怎麼樣 或者每一個人注意聽怎麼樣 一定要有這麼一個稱呼 這一個意思其實說起來 一方面是叫對方能夠起注意力 一方面也是一種禮節一種禮貌 是針對你說的 每一個人有一個名字 或者我們對他的一種尊稱 都是需要的 所以如果說 以前有這麼一個壞習慣的話 我們今天看到這一部解深密經 每一段每一段 你看都有一個世尊 都有一個善男子 當然要提醒自己 就是說要跟什麼人講話的時候 最低限度對方的一個稱呼 都是需要的 佛陀在回答 慈氏菩薩的時候就說 即由隨彼無間心故 因為前面有談到 奢摩他最主要的 就是一定要以無間心的 來讓心止靜下來 要以無分別所緣境事 為我們之所緣 所以內心的相續 就是一直的沒有間斷的 那才可以 也因為是如此 就配合我們前面的觀法所說的 一樣的此中亦有三種 同樣的有三種 配合我們的觀是有相毘缽舍那 這個就是有相的奢摩他 尋求的毘缽舍那 雖然是尋求毘缽舍那 他一定要起分別的 但是要起分別之前 就是先一定要有這個奢摩他 所以就配合他 有這麼一個無分別的奢摩他 第三我們前面是伺察毘缽舍那 伺察是微細的分別心 我們的止奢摩他 雖然是不起分別的 但是他這個心 要非常非常的沉靜才可以 所以這個一樣的 配合這個觀法一樣的是有三種 復有八種 講到這個止 奢摩他還有八種 這個八種怎麼說 謂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從這個色界一直到無色界 我們說色界有四禪天 無色界有四定天 加起來就是有八種八層 這個初禪我們也叫做初靜慮 二禪也叫做第二靜慮 乃至於第三靜慮第四靜慮 一直到我們的無色界有四定天 完全是入於定的 每一種每一種這邊講 各有一種奢摩他 要入於初靜慮的時候 一定要先有奢摩他 才入於初靜慮的毘缽舍那 第二也一樣的要先有奢摩他 才能夠進入第二禪天 也就是第二靜慮的毘缽舍那 所以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天 總共就是有八層 所以就是有八種的奢摩他了 我們的這個靜慮 當然說內心很寂靜的一種思慮 也可以說是一種讓心 能夠繫念於一處當中 真正的去思惟 真正的去思考 而且他是不躁動的 一種內心的沉靜的境界 初靜慮我們一般就說就是 把三界分為九地當中的 就是離生喜樂地 他們所修的禪定 就是屬於初靜慮 定生喜樂地就是屬於第二靜慮 離喜妙樂地是第三靜慮 捨念清淨地就是第四靜慮了 無色界的定天 空無邊處天 四無邊處天 無所有處天 最高的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天 這個都還是在我們三界之內 所以你的境界你的禪定工夫 即然到非想非非想處天的時候 還沒有超越三界 還是在三界裡邊輪迴當中 所以真正的阿羅漢的境界 一定要超越 非想非非想處之上 才不會再輪迴了 所以在我們這個三界內來修學 這個靜慮修學這個禪觀 都是每一禪定當中 都有一種的奢摩他 所以四禪四定 就有八種的奢摩他了 在第三大類就是復有四種 還有四種的奢摩他 是什麼 謂慈悲喜捨四無量中 就是慈無量悲無量 喜無量跟捨無量 代表著這四種法他是屬於心法 心法 我們的心能夠達到 無量的那一種境界 是怎麼說 因為我們一般的菩薩行者 在修學這四種法門的時候 他就是以無量的有情為對象的 三千大千世界十方世界 有情眾生是無量無數之多 這些有情當然都是在三界裡邊 六道輪迴的都是在受苦的 菩薩本身 他除了自己本身的用功修行 達到自利悟得無漏智慧之外 他必須要來廣度眾生 所以眾生有情無量無數之多 所以他的慈悲喜捨 當然也是遍於一切眾生的 當然也是不可計數的無量 所以對於眾生慈無量 能夠給眾生快樂 面對的一切眾生 達到悲無量 就是讓眾生能夠離苦 喜無量 讓眾生能達到歡喜的境界 像慈氏菩薩他就是讓眾生 達到歡喜心的 捨無量就是以平等心 來對待一切眾生 所以這四法要達到慈悲喜捨 四無量心的時候這邊講 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同樣的你都要有這種止 讓這個心不躁動 讓這個心能夠去恆審思量 於這個慈的一法當中 或者恆審思量在於一個悲當中 所以要面對一切眾生的時候 自己的本身 心還是要能夠靜得下來 如果太過於躁動的話 還是不能夠圓滿成就的 所以這個奢摩他 就有第一大類的三種 配合前面的毘缽舍那 還有配合色界天 無色界天的四禪八定 我們稱之為有八種 再來就配合 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就有四種 這一個是有關於第八個問題 第九個問題就第九門 叫做依不依法止觀門 就是要依止 是依法 或者他是屬於不依法的 奢摩他毘缽舍那 這樣子來分他 你是不是有依法 自己本身去體悟 依於法中我們稱之為 法依止的當中來瞭解佛理 或者不依法 就是說自己本身沒有這個能力 必須要假借於他人 或者假借於外在的善知識 來跟我們引導 就是說我們要修學這個 奢摩他毘缽舍那 如何叫做依法 如何叫做不依法去瞭解一下 慈氏菩薩也是一樣的請教佛陀 就稱呼世尊 如說依法奢摩他毘缽舍那 復說不依法的 奢摩他跟毘缽舍那 云何名依法奢摩他毘缽舍那 云何復名不依法的 奢摩他跟毘缽舍那 這個重點就佛陀曾經講過 依法的這個止觀 不依法的止觀 依法是怎麼解說的 不依法又怎麼解說 來請教佛陀 所以釋迦牟尼佛 就跟這個慈氏菩薩說善男子 跟他稱呼一下 若諸菩薩隨先所受所思法相 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毘缽舍那 這個就名之為 依法的奢摩他毘缽舍那了 修這個止觀怎麼修的 這邊講 如果說有一個菩薩 就是一個行者 一個正在修行 已經有發菩提心的這個修行者 我們就稱之為菩薩 所以菩薩不只是坐在大殿 給我們禮拜的 觀音菩薩或地藏菩薩 或文殊菩薩或普賢菩薩 不是 真正的菩薩 是正在修行的每一個人 因為我們要來修學佛法的時候 最低限度 你有皈依 你有受五戒 這個以皈依有受五戒 我們稱之為在家的菩薩 菩薩戒 再來出家有出家的菩薩戒 所以代表著每一個 正在修行的每一個人都是菩薩 這些菩薩們隨先所受 所思的法相 佛陀就告訴慈氏菩薩就說 善男子 如果說有菩薩 隨先所受所思法相 能夠照著他們所引生的 這些義理 去瞭解的話 所得的這個稱之為 奢摩他毘缽舍那 就名之為依法的 這個菩薩原則上來說 就是我們每一個修行者 是在家受過菩薩戒的 是出家受過菩薩戒的 都叫做菩薩 這些菩薩的修行者 就隨著他們前面所受 所受持 怎麼受持 就是透過聞慧 而瞭解到什麼就是佛理 或者所思就是經過思慧 也代表著前面聽過的 透過自己思考的 來瞭解這個法相 就是一切世間萬法 有為無為有漏無漏的 所有的一切名相之類的 我們講一個五蘊他是一個名相 他是透過名句文身而有的 但是五蘊又代表著世間的萬法 所以這個法相 就是由名句文身所形成的 這個名相所代表的 一切內容義理 所以你有辦法透過聽透過思考 來瞭解什麼是五蘊 什麼是十二處什麼是有為法 什麼是無為法之後 你能夠依照著這一些法相 所代表的內在的義理 你起止起觀就 起了奢摩他起了毘缽舍那 所以就是透過自己本身聽過的 好好的再去修學了 這個就稱之為依法的奢摩他 依法的毘缽舍那了 我們稱之為法依止 若諸菩薩不待所受所思法相 但依於他教誡教授 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毘缽舍那 這一種就是說自己本身 不待所受 不待所受就是他不是依止於 這個聞慧或者是思慧 所有的瞭解的法相 說不定以前沒有聽過 沒有聽過 當然也沒有辦法去思考 或者說即使有聽過 但是聽不懂沒有辦法再去思考 聽不懂回來的時候 什麼都不曉得了 既然不曉得一樣的沒有印象 所以像這個就是不待所受 沒有辦法根據這個聞慧 或者是思慧所引生的這些法相 對於佛理的瞭解 他怎麼瞭解來的 就是但依於他 就是要假藉著他人 什麼他人 看是師長或者是善知識 靠著其他的人來跟我們怎樣 教誡教授 教誡最主要的 就是有關於我們身心行為 方面的一種指導 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 規矩的部分 不可以犯規 不可以這麼做這麼做就是不對 不可以那麼做 講話不可以太大聲 關門不可以太大聲 人家在上課的時候 不可以出聲音 像這一個規矩的部分 我們稱之為教誡 以我們佛教來說 就是戒律的部分 教授也就是有關於 知識方面的引導 知識方面的引導 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上課 有人教導的時候懂得 以社會來講的話 懂得什麼叫禮義廉恥 懂得什麼叫四維八德 懂得什麼歷史地理 或者物理化學 像這些都是屬於一種教授 我們佛學的部分來說的話 當然就是佛陀所講的 一切的經教 就是十二分教的內容了 所以就是藉著他人的教導 借著他人的引導 而於其義才能夠得到奢摩他 跟毘缽舍那 要由他人來教來給你引導 陪伴著你 你才能夠修到這個奢摩他 才能夠修到這個毘缽舍那 像這一個我們就叫做 不依法的 你在學習的時候 謂觀青瘀及膿爛等 或一切行皆是無常 或諸行苦 或一切法皆無有我 或者是涅槃畢竟寂靜這些 他人跟我們教的 教授的部分有哪一些 這邊舉出了幾個例子 第一個就什麼 就是青瘀膿爛等 青瘀膿爛等 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 九種不淨觀法 因為佛陀在世的時候 在教導弟子要讓他們得到止 心能夠靜有兩種方法 一種就是不淨觀 一種就是數息觀 數息觀我們現在還是 普遍的都在運用當中 但是不淨觀就比較 目前來說的話 就是比較不容易去觀了 要觀什麼 觀一個人死了之後 從他開始死了斷氣了 丟到靈鷲山的地方去 屬於一種天葬的方式 或者是鳥葬的方式 就在那個地方曝露於大地之中 看他變青了 看他腐爛了 再看他膨脹起來了 甚至於看到他慢慢的變壞了 爛掉了臭掉了 再來很多的血都流出來 甚至於鳥就來吃 甚至於所有的骨頭肉什麼的 就是離散了 乃至於最後 就是一堆白骨了 最後甚至於就是 如果說還好一點的話 說不定還可以跟他燒掉 給他火葬掉 這個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 九種不淨觀 是不是有這樣還是有的 到現在還是有 所以這種不淨觀原則上就是 有人先教 你要讓能夠心靜得下來 就要修不淨觀 這個修不淨觀的用意何在 就是要來斷除我們的貪念 主要的就是對這個身體的貪念 自己貪愛這個身體 或貪愛異性的身體 像這一個就是貪念太重的 欲望太重的 淫欲心太重了 這一種這一類的眾生 或者這一類的修行者 他就必須要來修這個不淨觀 身體真的是太髒了太髒了 所以我們就說 我們目前看得到的這個身體 就叫做臭皮囊 為什麼叫臭皮囊 只不過一層薄皮包住而已 其實肚子裡面都是髒的 如果死掉的話那就更髒了 更難看了 所以愛護這個身體 就不必要這麼的執著了 這個是斷除貪欲 的一種修學法門 也是讓我們的心 能夠止靜下來的一種方法 第二就是一切行皆是無常 就是觀諸行無常 再來第三個或諸行苦 無常故苦 這一個也是佛陀經常在說的 世間是因緣所生法 因緣所生法一切皆無常 無常故是苦的 再來一切法皆無我 就諸法無我 再來或復涅槃畢竟寂靜 就是涅槃寂靜 所以這四個 我們也稱之為四法印 如果去除掉第三個 的或諸行苦的話 就是我們一般在說的三法印 代表著世間的一切法 決定這樣就是這樣 世間的一切法 既然都是因緣所生的 不可能永遠不變 既然不可能永遠不變 他就是無常 我們的身體也是因緣所成 沒有一個主宰性 所以我說我不要生病可能嗎 不可能 空氣不對 四季的變化我們承受不了 或者正在流行感冒的時候 我們的身體承受不了 你還是會生病 所以你有我執嗎 每一個人都是有我執 我的主宰在哪裡 不可能的 所以說一切無我了 但是這個是世間的是無常的 是無我的是苦的 但是透過修行證得解脫 涅槃他是最寂靜的 最快樂的永遠的快樂 這個我們就稱之為這個 世間是無常性 出世間是寂靜性 像這一個我們都是要透過 我們的經教裡邊來瞭解 當然也是要有人來教導了 如是等類奢摩他毘缽舍那 就名之為 不依法奢摩他毘缽舍那 像這一類的就是 不是靠自己 的瞭解 完全是要有人來代理 代領我們來領導我們的 需要有善知識的引導 由依止法得奢摩他毘缽舍那故 我施設隨法行菩薩是利根性 如果是第一種的依法而來修止 依法來修觀的話 這一類的眾生 釋迦牟尼佛就說我就施設他 我就說他是隨法行的菩薩 隨法行的菩薩的意思就是說 他只要透過這個道理 只要透過這個真理 他就有辦法去理解 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 他自己本身去研究 他就有辦法瞭解了 這一種的根性稱之為利根性 就是他的智慧很鋒利 智慧比較就是高深一點的 所以只要講一個頭 講一個簡單的 他就有辦法去理解了 我們就稱之為智慧高深者 所以依法的是隨法行 依法的就是利根性 由不依法得奢摩他 跟得這個毘缽舍那的 我施設他是隨信行的菩薩 他是屬於鈍根性的 如果說自己看書看不懂 別人簡單的講 你又聽不懂的話 需要有人詳細的講 講諸行無常講諸法無我 講涅槃寂靜 講很詳細很詳細的說你才懂 這一類 他就是屬於隨信行的菩薩 就是說你教我 我就跟著你學 你教我我就相信你所講的 這一類我們就稱之為鈍根性 就是智慧比較差的 自己靠自己的力量 沒有辦法去體會 一定要有人帶著我們來走的 像這一個就是屬於隨信行 所以依法的是隨法行是利根的 不依法的就需要有人帶領的 需要有人來陪伴著我們的 就是屬隨信行 他就是屬於鈍根性的 像這一個就是有關於 這個問題的第一段所談到的 和這個有關係的 就是說談到 緣別法跟緣總法的問題 這個慈氏菩薩就接著來問了 同樣這個問題裡邊來問說 世尊 如說緣別法奢摩他毘缽舍那 復說緣這個總法的 奢摩他毘缽舍那 要怎麼來說 是緣別法跟緣總法 甚至於有關於這個總法的部分 跟別法的部分要怎麼來做解釋 佛陀就回答了 回答這個慈氏菩薩說 善男子 如果有一個菩薩一個修行者 他緣於各別契經等法 各別契經等法 我們這個前面有看到過了 在八十九頁有談到 十二分教裡邊 就有說到這一個契經 就有說到應誦 乃至於說到這個論義 未曾有法等等 總共有十二種 稱之為三藏十二部經典 你如果對於第一個的契經 就是長行 第二個的應誦就是重頌 就是一直接下來 總共十二種的方式 的這個經教內容 你是各別各別的來瞭解他的話 於如所受所思惟法 好了 我不管是看長行的經也好 我是看重頌的經也好 或者我是看論義的經也好 哪一類的都可以 本事本生的都可以 就我所聽到的 就我所看到的 我就如此來跟他做思惟 來修這個奢摩他 來修這個毘缽舍那的話 單獨一個一法一法的來修 這個就名之為 緣別法的奢摩他跟毘缽舍那了 別法就各別各別各別的 再來若諸菩薩 即緣一切契經等法 好了 現在我不只是緣單一的一本 我是緣一整類的 一整類裡邊 好了 我對於這個契經的部分 我是整類的來瞭解 和他有關係的 經裡面有的 論典裡邊有的 論義裡邊有的 本事裡邊有的本生裡邊也有的 我就把他聚集在一起 就叫做集為一團 集為一積 集為一分集為一聚 我就把他分門別類的 相同的部分 經裡面有談到的 律裡邊有談到的 論裡邊有談到的 我把他給收集起來 聚為一團 就是一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的 就是我們這邊所講的 一大類一大類的 這個一團一積一分一聚 可以說 都是表示他的一個大類的名稱 這個大類名稱當然我們有說 分章分節分段落 都是有他各別各別的 所以你如果能夠集緣一切 代表著他是一大類的 來作意思惟此一切法 你如果能夠作意思惟 代表著很用心 很注意而且很不間斷的 來思惟你所要看的 這一大類這一團的 就是這一大段的 或者這一章的或者是這一節的 這個內容的話 你就會隨順真如 你就能夠趣向真如 你就能夠臨入真如 第一層的你就會隨順真如 因為正在學 學你就慢慢的瞭解 我們經典裡邊 論義的內容裡邊 有談到真如的部分 談到世間的理體性的部分 你就順著他來瞭解他 順著他瞭解他你就慢慢的 就趣入就進入狀況 真的心有所了悟了 了悟了之後就臨入了 真正達到契證的境界 所以修學佛法 看一部經看一部論 不是看一遍而已 也不是只有看兩遍 說我已經看過一遍了 這個都不對的 一定要一而再再而三 反覆反覆反覆的去跟他看 去跟他思惟去跟他修學 達到就是融會貫通了 跟這個有關係的 不管在論典談到的 在別部經談到的 在律典裡邊有談到的 又能夠跟他再收攝進來 一樣的再跟他融會貫通 這樣子的話慢慢慢慢的 你就能夠真正的進入 真如的理體性了 好了 到這個時候你就怎樣 能夠隨順菩提能夠隨順涅槃 能夠隨順轉依及趣向彼 這個有辦法體悟真如了 真如是世間的理體性 一切道理的最內在的平等性的 一個理體 這個理體你有辦法悟到他的話 我們所謂的得到的境界 得到的程度我們就叫做菩提 就叫做涅槃就叫做轉依了 所以你有辦法隨順真如 你就有辦法得到隨順菩提 因為什麼 菩提就是覺就是覺悟 你就能夠覺悟 瞭解到原來世間是講這樣子 原來我們的身體 就是五蘊所成的 原來我們的身體 就是四大所成的 原來都是因緣所和合的 所以有一天一定會壞失 有一天一定會離開 原來是這個樣子 所以你就有所覺悟了 這個覺悟是永遠不會再變的 因為這是真理 如果是邪知邪見所引生的 你說原來這是不正確的 但是我們現在是透過 佛陀經典裡邊所教導的 而且你也有辦法 跟真如相契應了 所以你就有辦法隨順菩提 你就有辦法達到覺悟的境界 再來就是隨順涅槃 涅槃就是寂靜自在輕安 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 常樂我淨 他是常永遠不變 他是永遠的快樂 他是真正的就是主宰性的 就是永遠不變的 他是清淨性的 所以菩提是智慧 菩提是一種覺性 涅槃是一種快樂 涅槃是一種自在 所以透過這樣子的 一種修學程度 所達到的隨順轉依 轉依的意思 轉煩惱得到大涅槃 轉所知障得到大菩提 煩惱障都斷除了 沒有貪沒有瞋沒有愚痴 你就很自在了 就是涅槃了 你對於要認知的一切萬法 你都認知了你都瞭解了 沒有所知障了你就是覺悟了 就是大菩提了 所以你就能夠得到轉依了 你就能夠趣向彼 彼是什麼 涅槃的境界 菩提的境界 若臨入彼此一切法 好了 你現在已經進入了 進入了涅槃的境界 進入菩提的境界了 宣說無量無數善法 你就能夠解說非常多非常多的 世間的一切法了 世間的一切萬法 你都有辦法去做解說 當然世間的法出世間的法 有漏法無漏法你都可以解釋了 你說無漏法 當然是清淨法是善法 有漏 有漏是有煩惱性的 怎麼會是善法 在解說上來說 一切法皆是善法 都是要讓眾生離苦得樂的 讓眾生瞭解什麼是有漏 什麼是煩惱 讓眾生懂得必然他就能夠斷除 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毘缽舍那 就名之為緣總法的 奢摩他跟毘缽舍那 他是緣一切法 把這個相應的一切法 聚為一團一分一聚的 像這個稱為總法的修學奢摩他 總法的修學毘缽舍那 接下來講到這個總法裡邊 又有小總法又有大總法 就是說他的範圍有包容的 範圍比較大的 包容的範圍比較小的 所以慈氏菩薩就請教佛陀說 世尊 如說緣小總法奢摩他毘缽舍那 佛陀也曾經說過 緣大總法的奢摩他跟毘缽舍那 甚至於還有第三種 又說緣無量總法的 奢摩他毘缽舍那 這個又是什麼意思 云何 下面就請教了 云何名為緣小總法的 云何名為緣大總法的 云何來緣無量總法的 奢摩他跟毘缽舍那 佛陀就告訴這個慈氏菩薩說了 他說善男子 以第一種的來說 小總法的奢摩他跟毘缽舍那 他說若緣各別契經 乃至各別論義 為一團等作意思惟 這個就叫做緣小總法 就是說契經 單獨的契經來緣取 應頌就單獨的來應頌緣取 乃至這個中間 就是一直到最後一個的 各別論義 各別論義 論義也是十二分教裡邊的 最後一個 所以這個地方 契經乃至各別論義 代表十二分教全部 但是你都是各別各別 各別各別的 一個長行裡邊不只一部經 剛才的別法是一部經 現在是在這個契經本身 又是總的一個契經 總的這個應誦總的論義了 因為經還是有很多很多的經 現在是合在一起的經 叫做總法了 但是這個總法裡邊 你有時又是一類一類一類的 所以為一團等 就一大類 一大類的契經長行 一大類的就是重頌 一大類的本事 一大類的本生 或者一大類的就是稀有法 像這個乃至於各別的論義 你就是這樣一團的來跟他作意 來跟他思惟來跟他思考 像這個表示說你只有侷限於 這一類的 十二分教裡邊的一分教而已 如果是這樣子侷限於這個 一於範圍不是很大的話 他雖然還是總法 但是這個總法叫做小總法 若緣乃至所受所思契經等法 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各別 你不是緣各別的話 當知就是要做緣大總法的 奢摩他毘缽舍那了 這一個就是說範圍就比較大了 是透過思慧所緣的 這個思慧所緣的當然就是 乃至於所受所思契經等法 有關於透過聞慧所成 進一步達到思慧所成的 你現在十二分教裡邊 你就是為一團的來跟他作意了 而不是各別的 是整體的來瞭解的話 就叫做大總法 第三若緣無量如來法教 無量法句文字 無量後後慧所照了 為一團等作意思惟的話 你就不是非緣 你就不是乃至所受所思 當知是名緣無量總法的 奢摩他毘缽舍那了 這個範圍更廣了 廣到什麼程度 如來的無量的法教 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 可以說沒有一天的休息 一直到他要入涅槃之前 都還在講涅槃經 都還在講遺教經 所以佛陀所講的法教 可以說是無量無數之多 你如果能夠去緣取 如來所說的 這個無量的法教的話 甚至於無量的法句文字 這個法句文字 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 所有的一切經教 其實都是文字所記載的 或者是音聲所表達的 我們講話的音聲 也一定要有這個語言 語言裡邊 好了 我們講什麼 一定都是一個字一個音 一個段落 就是寫下來的記載下來的 也都是一個字一個字一個字的 不管是音聲的部分也好 文字的部分也好都是相同 所以我們就說 真正的我們的經教 其實說起來就是名句文身 用文字記載用音聲表達 你有辦法 對於佛陀留下來的這些教法 從音聲的來說也可以 像我們現在大家坐在那個 電視機的前面來聽我講 這個你都不看書 就是這麼聽 也可以聽出那個意思出來 這個也是屬於名句文身 好了 透過這一些世間法的表達方式 你也有辦法無量無數的去瞭解 或者是無量的後後慧所照了 什麼是後後慧 也就是說在於瞭解的過程當中 你到了下一剎那的時候 一定對於前一剎那 一定有所瞭解了 你後面的智慧 一定是包含了前面的智慧 你一年又一年的來修學 一次又一次的來作意思惟 你後面的智慧 一定是涵蓋前面的智慧 所以我們的智慧是越來越深入 範圍是越來越廣泛 所以我們說我們的智慧 他是深廣無邊的 所以你有繼續的在修學 有繼續的來修觀的話 你的智慧就是一直一直的 往後的來深入 這個的越來越來越來的智慧 就是越深入就是越廣泛了 所以這個叫做後後慧 無量的後後慧所照了 就是說代表著我們的智慧 是越來越深 對於前面所應該要瞭解的 全部都瞭解了 你像這樣子為一團的作意思惟 佛陀所講的經教全部全部 的都給他瞭解了 所以這個時候就不是非緣 就不是緣取什麼 不是緣取所受所思 就不只是說前面所講的 透過聞所成慧 透過思所成慧的而已 而是進入到修所成慧了 所以這個時候 你所瞭解的佛法 佛理就是更深廣更深廣了 而且是能夠照了 能夠完完全全的瞭解了 這一個就稱之為緣無量總法了 所以這個也是屬於我們這個 問題裡邊的 講到別法講到總法 總法裡邊又有小總法 又有大總法 又有無量總法 除了這個總法之外 透過這個總法的奢摩他 跟毘缽舍那 你就會有所得 會有所得 也就是說你一定 有那個境界現前 既然有這個境界現前 這個境界 行者要怎麼樣 你才有辦法真正的獲得這個 奢摩他跟毘缽舍那的境界 就是如何 才能夠真正的獲得到他 雖然說我們站在 勝義諦的立場來說 是要無所得 不可以有所執著 但是我們還在修學的過程裡面 我們還是希望說我有進步 我能夠一直的往後 一直的瞭解的更廣泛 瞭解的更深入 對於世間的一切萬法 我真正的有所理解 所以求進步就是一種有所得 這個是我們還沒有真正達到 證悟之前 所以一定要有一個得 這個地方慈氏菩薩 就請教佛陀說 世尊 菩薩齊何名得 來這個緣總法的奢摩他 毘缽舍那 佛陀當然還是要回答了 佛陀的回答裡邊就是 由五緣故當知名為得 一定要有五個條件才叫做得 哪五個條件 等下一節課再做解說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