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淨珠法師 講題:解深密經 43 諸位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就看解深密經 第三卷的分別瑜伽品第六 這一品裡面 最主要的 是在告訴我們 修學佛法 除了道理方面的了解之外 最重要的 還是要有實際的去修學 實際的修學 我們這邊所要談的 就是要修瑜伽行 什麼是瑜伽行 瑜伽就是相應 也就是說 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一定要讓我們的心 跟真理達到相應契證的境界 這樣子的一個境界 我們就稱之為契證 所以要契證真理 就必需要修行 什麼叫做修行 最主要的 就是要有禪觀的境界 禪觀 我們具足的來說 就是要修止 也要修觀 也就是說 要修止觀二門 第一個的止 就是奢摩他 這個奢摩他 最主要的 就是讓我們的心能夠靜下來 平常我們的心 都叫做妄想紛飛 非常的擾亂 靜不下來的 東想西想 想這個想那個 所以一定要透過 奢摩他的修學過程 讓心能夠靜得下來 靜得下來之後 要做什麼 就是要去觀想佛理 所以要進入於觀的境界 觀的境界 就是佛理的部分 也就是世間的真理的部分 一定要去跟它連貫 深入 探討 抉擇等等 要這樣子的情況 原則上 我們前面有說過了 對於三藏十二部經 或者也稱之為 契經等十二分教 你一定要多讀多看多了解 所以修禪觀的人 你必需一定要有先前的 對於佛理的這種了解 也就是說 對於經典 你平常就是要多看 多看了之後 你真正的入於禪觀之中 你才有辦法 把你以前所看過的 這些經書所講的這些道理 來把它作連貫 來把它作深入的探討 所以在修學止觀之前 一定要多聽聞佛理 一定要多看佛書 這個是最基本的 在於我們這個分別瑜伽品 總共是有十八個問題 也就是說 慈氏菩薩 也就是說彌勒菩薩 來請教釋迦牟尼佛 對於修學止觀方面 我們應該要如何的來了解 來修學 在問的問題 主要的大題目 總共是有十八個主題在問 佛陀來做一個正確的一種說明 當然 有的是在主題當中 還有一些小問題 還是會連帶的把它給帶出來 所以我們現在就看九十二頁 就是第六個問題了 前面 我們已經了解了 有五個問題 和這個止觀有關係的 現在是第六個問題 也就是第六問 或者叫做第六門 這個第六門的內容 就是分別心境一異門 能觀的心跟所緣的境 它們到底是相同 還是不相同 這個問題 當然慈氏菩薩他就復白佛言 就是又再繼續的 來請教佛陀 就說 世尊 諸毘缽舍那三摩地 所行的影像 彼與此心 當言有異 當言無異 毘缽舍那 就是觀 觀 一定要有所觀的境界 我現在是在觀四諦法門 我現在是在觀五蘊 或者我現在是在觀色蘊 或者我現在是在觀行蘊 一定有一個所觀的對象 這個所觀的對象 能觀的心跟所觀的境 兩個是相同 還是不相同 有沒有它的差別 佛陀他就告訴慈氏菩薩這麼說 他說 善男子 當言無異 能觀心跟所緣境 沒有差別的 它們是沒有差別的 為什麼 何以故 由彼影像 唯是識故 什麼原因 心跟境沒有差別 因為所緣的境 所緣的對象 它也是心識所變現 所以能觀的心是心識 所觀的境 境也是心識所變現 所以兩個同樣都是 我們心識的一部分 也就是心識的一分 這樣子來說的話 同樣都是心識 本體都是心識 所以兩個沒有差別 這一點裡面 我們只要談到 了解到唯識的義理的時候 都有談到說 心有四分 有相分 有見分 有自證分 有證自證分 有四分 平常當然我們就說 如果沒有起緣取作用的時候 我們的心的主體 這個是以 護法論師的立場來作解說 心的自體就是自證分 但是 等到心 要來緣取境界的時候 他就會顯現出兩種作用出來 一個就是能緣心 一個就是所緣境 所緣的這個境界 我們稱之為相分 相分 既然要緣所緣境 一定有一個對象 所以對象裡邊 再分疏所緣跟親所緣 疏所緣 是屬於外在的 像我們所謂的山河大地 所謂的色聲香味觸 這個都是屬於 色法種子所生的 一切外在的境界 這些外在的境界 它也是一種實法 但是 它是外在的 但是我們現在的心識 要來認識這些外在的境界 認識色境 認識身境 認識受境 就是香或者是認識這個味覺 不是直接緣取到外面的境界 而是外面的境界 必需要投它一個影像 回到我們的心識裡邊來 所以我們的能緣心 眼識要見色塵 不是直接看外面的色塵 去了解的 而是色塵反映影像 到內心裡邊來 成為內心的一個相分境 為心識之所親緣 這個 我們叫做親所緣境 親所緣境也叫做親的相分境 叫做親所緣的相分境 所以親所緣的相分境 還是心法的一部分 所以能夠認識的 都是認識我們內心的影像 所以為什麼對於一個人 一個人 是這麼樣子的一個動作 這麼樣子的一個行為 但是我們十個人看著他 卻有十個人對它的了解 卻是不一樣 為什麼 有的人說他是好人 有的人說他是壞人 有的人認為他好相處 有的人認為他不好相處 為什麼會有這樣 同樣是一個人 但是我們十個人看著他 卻有十個不同的批評 或者是讚嘆 原則上 都是跟我們內心有關係 因為他的影像 已經在我們的內心當中 我們的內心裡邊 對他的了解 當然跟我們的貪瞋痴 也有關係 他如果說是能夠幫助我的話 我認為他是好人 他如果是激勵我的話 我認為他是壞人 原則上 他本人是不變 變的在哪裡 變的在我們個人的心 所以我們看境界 為什麼中秋月 各人看到的中秋月 有的高興 有的悲傷呢 這是各人內心的 同樣都是一個月亮 但是疏所緣的月亮是一個 親所緣的月亮 是各人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這個不一樣 就是我們內心的影像 所以既然是內心的影像 就有 它是屬於心法的一部分 所以這個地方就說 能緣心跟所緣的影像 都是相同的 沒有差別 原因 影像也是心識所變現的原故 善男子 我說識所緣 唯識所現故 所以是能緣的心識 來緣取的這個對象境界 這個境界也是心識所變現的 所以兩者同樣都是心法 所以這一個問題 就是說毘缽舍那三摩地裡邊 由他的心來觀境的時候 心與境有沒有一樣 是一樣的 同樣都是心法 世尊 若彼所行影像 即與此心 無有異者 云何此心還見此心 既然能緣心跟所緣境 同樣都是心法 為什麼還有一個能緣的心 跟一個所緣的境 就是說 能緣的這個心 來緣的心法的這個境 怎麼還可以這樣子 因為同樣都是心法 同樣都在內心裡邊 既然同樣都是內心裡邊 是自證分為它的自體 為什麼還可以說 此心來見此心 有一個能緣 有一個所緣 善男子 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 然即此心如是生時 即有如是影像顯現 如果站在 勝義諦的立場來說的話 勝義諦的立場 當然就是說 不能夠說出 有能所相對的境界 它完全是一個 不可言說的勝義諦 但是 在這個不可言說的 勝義裡邊 無有少法能夠見少法 這個見就當動詞的緣取來說 也就是說 如果站在勝義諦的立場 來說的話 它沒有相對境 沒有相對境 當然就不能夠說有能緣的心 有一個所緣的境 有一個能 有一個所的相對法 這個是 不能這麼說的 但是 站在於我們 世俗諦的立場來說 站在於世間法的立場來說的話 如果 然即 也就是當此心如是生時 什麼心 能緣心引起作用的時候 就會有如是影像顯現 也就是說 既然有影像現前的話 能緣心 它就能夠起能緣的功能作用 或者能緣心 一起功能作用的時候 自然而然就有外在的影像 為我們之所緣 這樣子來了解的話 站在勝義諦的立場 沒有相對法 但是 站在世俗諦的立場 來說的話 世間的一切法 有它的緣生性 因緣所生的一切萬法 有能生性的話 當然 就是有能生的境界現前 必然就有能緣的心顯現出來 所以只要有一法顯現 另一法 必然就會引起功能作用 善男子 如依善瑩清淨鏡面 以質為緣 還見本質 現在我們就用鏡子來作例子 這個鏡子 非常乾淨 非常清楚的 一面鏡子 這個鏡子也是一樣的 以質為緣 就是以它自己本身的面目 為它之所緣 在這個鏡子裡邊 鏡子本身有影像 鏡子裡邊有影像 還見本質 還是可以 以自己面目的這個本質 來還見自己 所以而謂我今見於影像 及謂離質別有所行影像顯現 這個在比喻 比喻 就是說 因為我們真正的能夠看的 還是在鏡子裡邊 這樣子的一種例子來了解 不是直接看外面的 而是看到鏡子裡邊的 這個影像 所以來緣取的時候 必然的就以自己本身的 這個煩惱相應的這個本性 來了解一切萬法 現在影像是在鏡子裡邊 所以鏡子本身有這個影像 你說兩者之間 有沒有相同 完全是一樣的 但是 鏡子是鏡子 影像又是影像 兩者又是可以分開來的 像這樣子來說的話 同樣的道理 所比喻說 我們這個影像 離去了本質之外 別有這個所緣取的 一個對象存在 所以只要能緣心一起作用 所緣境 必然的就會顯現 兩者之間 就好像有一個能緣心 一個所緣的境 顯現出來 所以三摩地所行影像顯現 也是一樣的 就是有一個能觀的心 一個所觀的境 就有兩者相對 這代表著 聖者還在修行的過程當中 還沒有真正如同佛陀一樣的 也不像登地以上的菩薩一樣 能夠直接契證於這個真如之中 還是要透過一層一層的觀想 觀想 必然有能觀心 必然有所觀境 就是會有他的能所相對 見相相對的這個二法顯現 世尊 若諸有情自性而住 緣色等心所行影像 彼與此心亦無異乎 剛才所談到的 是站在於修行的菩薩們 非常用心的在觀想勝義諦的 這些內容的時候 的境界 平常我們當然 也會有讓心靜下來的時候 我們一般的凡夫 讓心能夠靜下來 譬如說在復習功課的時候 心也是很靜 很靜的時候 你在溫習功課的時候 就能夠了解我們的經本裡邊 我們的課本裡邊 在講什麼道理 非常的清楚 但是他這個是不是止觀的境界 當然不是 這一個讓心能夠靜下來 我們就稱之為善心位的靜心 就是說還是一般 應該說起來 就是說還是個散亂心 但是這個散亂心 卻能夠有一小段時間 能夠讓心真正的靜止下來 但是這個時間不會很久 但是修止觀就不同了 修止觀 他的時間就是蠻長的 以我們一般的人來說 最少要兩個鐘頭以上 尤其入於定觀之中的聖者們 三天 五天 一個禮拜 都可以不出定的 所以 那一種修的那種止觀 就非常深層的那一種境界 我們一般坐個半個鐘頭 坐個一個鐘頭 就已經是很不得了了 所以我們一般凡夫的靜心 可以說稱之為散心位的靜心 好了 我們如果說 散心位的有情 他就是自性而住 什麼叫做自性而住 就是不需要加功用行的 很自然的心靜止下來 住於他所要緣的境界之中 來緣取一切色法聲法 色聲香味觸的一切萬法的時候 他這樣子的一個心 能緣的心 在緣取這個影像的時候 散心位的能緣心來緣取 色聲香味觸的境界的時候 這個心跟這個境界 是不是也沒有不相同 無異 沒有不相同 是不是也是相同的 佛陀就回答說 善男子 亦無有異 一樣的 沒有差別 其實是凡夫眾生 在緣取色聲香味觸的時候 一樣的 能緣心與所緣境 同樣都是唯識所現 同樣都是心法 既然同是心法 沒有差別 應該跟聖者的境界是相同的 直接來認識境界 但是 我們是愚夫 就是愚癡的凡夫 沒有智慧 既然沒有智慧 緣取境界的時候 由顛倒覺 什麼叫顛倒覺 無常 認為是常 無我 認為有一個我 苦的 認為是快樂的 所以在這個常樂我淨當中 卻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世間是無常的 世間是無我的 世間是痛苦的 但是我們卻把它顛倒的了知 錯誤的認識 所以因為錯誤的認識 這個當然就不正確 不正確 你所起的觀法 當然也就是偏離 不能夠朝於正確的正覺的 這個方向來努力 所以於諸影像 不能如實知唯是識 站在凡夫的立場 就沒有辦法正確的來了解 世間的萬法 如是知 如是覺 反而卻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而且也不懂得 色聲香味觸的所緣境界 是識所變 也不了解 所以一切的認知 全部都是顛倒的 都是錯誤的 但是聖者就不同 聖者 他只要入於定觀之中的話 他就是直接契證的 完全達到絕對的境界 所以他們的 是正確的 凡夫眾生所了解的 卻是錯誤的 所以我們就是要多修行 多修學 甚至於多入於觀當中 來正確的了解 一直一步一步的來加以改正 所以這個第六個問題裡邊 就是說明 能緣心跟所緣境 有沒有差別 沒有差別的 能緣心是心識 所緣境也是心識所變 站在聖者的立場 他們在修觀法的時候是如此 就是我們凡夫眾生 在散心位 入於觀法之中 也是如此 只不過我們凡夫眾生的 這一種了解是會有錯誤的 像這個 我們就要好好的 再進一步的來了知 來體悟了 再來就是第七個問題 第七個問題就是修習止觀 它是要單門入 還是雙門 雙修的來進入於止觀之中 這個 慈氏菩薩也一樣的 來請教釋迦牟尼佛說 世尊 齊何當言菩薩 一向修毘缽舍那 就是說 世尊 我們要說 菩薩他一向修毘缽舍那 一向的意思就是專修 一直以來 從他開始修學 就是修這個毘缽舍那 就是修這個觀法 就是要去了解 一讀到五蘊皆空的時候 就要一直的來觀什麼是五蘊 一聽到四大的時候 就開始來觀什麼是四大 了解到什麼是四諦 了解到什麼是十二緣起 他就是一直的來觀想 這些法的內容 三摩地要觀的修學是很多 要怎麼來觀 佛陀就告訴這個慈氏菩薩說 善男子 若相續作意 你在觀想這個道理的時候 你一定要相續作意 什麼叫做作意 就是一直很用心 一直很注意這個境界 而且在注意這個境界的時候 要相續 不要間斷 就是說 我們一般的讀書 原則上 真正的能夠下工夫的話 差不多都在考試之前 你才會很用心 很用功的來看書 平常都是稍微寫一行字 你就想要動一動 寫一行字 就想要來喝喝水 再寫一行字 說不定再起來看看 有什麼東西可以吃 就是沒有辦法相續 沒有辦法把這個注意力 一直的延續到最後 沒有辦法 一般的小學生 除非說是父母親坐在旁邊 或者有大哥大姊坐在旁邊 給你盯著 你才有辦法說 從頭寫到尾 從頭寫到尾的時候 這種作業 說不定還要抓抓腳 抓抓手 說不定什麼地方被蚊子咬 心都沒有辦法專的 但是 我們現在 在修這個觀法的時候 佛陀就是說 一定要相續作意 你的注意力一定要延續 不要間斷的 所以菩薩們 行者們 在修這個觀法的時候 都是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你在這樣子的 相續作意的情況之下 怎樣 唯思惟心相 你就是一定要思惟 你內心裡邊的那個影像 你現在是來觀色蘊 你就是一直不間斷的觀色蘊 色 還有十一種色 你就要如何的來了解 這個色蘊的內容 你要觀想行蘊 行蘊 相應行法就有五十幾個 五十一個 不相應行法就有二十四個 你要如何 在這樣子這個行蘊當中 好好的來觀這些法門 這些法門 你就要在內心裡邊 要反覆反覆的 在那個地方一直的去觀想 所以唯思惟心相 一定要好好的來思惟 你這個有分別性的這個影像 既然要觀 觀就有能分別 所分別的對象 好了 這一個是 這個有觀法的部分來說 世尊 齊何當言 菩薩一向修奢摩他 什麼叫做修奢摩他 而且這個奢摩他 又是一向修 就是一直以來 就是修這個止 佛陀的回答就是說 善男子 若相續作意 唯思惟無間心 什麼是止 止就是心靜止下來 讓心完全的靜止下來 所以止的功能作用 它就是無分別 心完全靜止的 觀才有能所相對 所以這個止本身 就是你在 思惟的時候 你在思惟的時候 是要在思惟無分別的那個影像 單一的 而且心就是這樣子靜止下來 這個靜止本身又要無間心 也是沒有間斷的 沒有間斷的止 沒有間斷的無分別 有很多人都會說 他想要來讓心好好的靜下來 他說要打坐 打坐 當然一般的教導方式裡邊 好 你要學打坐 好了 一心念阿彌陀佛 或者一心念 你所要觀想的佛像 或者數息觀 現在原則上 他都要做出這兩個方法 數息觀 原則上就是說 要算我們的呼吸 吸進來 吐出去 算一 吸進來 再吐出去要算二 這個呼吸 一定要又慢又長 又沒有聲音 就跟我們普通的呼吸法 不一樣的 因為你是在那邊打坐 心很靜 所以吸進來的氣 你要很慢 這個氣進來的時候 到哪一個地方 到胸部 到肚子 到胃 到肚臍 到丹田 你都要知道 慢慢的進來 出來的時候 也要慢慢的出來 所以又要細又要長 又要沒有聲音 像這樣子的一種動作 我們稱之為數息觀 從一數到十 再從一再數到十 這樣子的話 你的心就能夠安靜下來 有的就說我念佛比較方便 好 你就專心的 看要念阿彌陀佛也好 念觀音菩薩也可以 念地藏王菩薩都是可以的 你就專念一個佛號 一個就好 不要一下子跑過來 一下子跑過去 那不對 好了 專念一個 佛菩薩的聖號的時候 你的心就安靜在這個佛號之中 要怎樣 無間心 沒有間斷 所以這一個止 能夠從一法當中 讓你的心靜止下來 但是就是曾經也有信眾們 這樣問 我的心已經靜了 那怎麼辦 是不是一靜了之後 還是繼續的念佛 或者我靜了之後 還是繼續的來數息 不是 我們修學佛法 這個止 只不過是觀的前方便 我們真正的禪坐 是在禪觀 就是要真正來了解 佛理的部分的 真正的修學佛法 是要了解佛理 不是只是讓你的心 在那邊靜止而已 靜止要做什麼 沒有它的功能 所以止的後面 一定要觀 所以你只要學到一段時間 大約三年五年 你有辦法掌握你的心 我只要一坐下來 心馬上能夠沉靜 我只要一坐下來 我馬上能夠進入我要處理的 看是看佛理的書 或者要處理事情的 這種狀態之中 我們一般的人不是 剛才很忙碌的時候 現在一坐下來 心就靜不下來 要處理什麼事情 好像也看不懂 也沒有辦法 來做什麼設計的工作 或者看佛書的話 白紙黑字 都不曉得在講什麼 也看不懂 一定先讓心一種靜止的 一種狀態 所以我們就說 為什麼上課之前 要有預備鈴 這個預備鈴 就是說 大家聽到預備鈴了 先進來教室坐下來 給它調氣一下 讓心靜止一下 等到老師上課鈴一搖 老師開始講課 你才有辦法 去了解老師在講什麼 你匆匆忙忙的一衝進來 老師都開始講了 你的心 還是噗通噗通的在那邊跳 根本心靜止不下來的 所以預備鈴跟上課鈴 還是有一段距離 重點在哪裡 讓我們的心能夠止靜 在於我們寺院的課誦 如果有參加寺院的課誦的話 也是一樣的 有一段前方便 就是說 禮佛三拜之後 還有一陣的鼓 這一陣的鼓 當然就要敲三次的若人欲了知 有一陣的鼓之後 再來還要有一陣的木魚 一陣的木魚 也要敲三次的若人欲了知的 就是要有三段 從禮佛三拜 再經過一陣的鼓 再經過一陣的木魚 才真正的起腔來誦經 這一個都是讓我們的心 能夠靜止的一個方法 所以禮佛三拜 拜起來之後 站在那個地方 不是無聊 眼睛閃過來 閃過去 看過來 看過去 不是的 而是眼睛 眼觀鼻 鼻觀心的 一方面耳朵聽鼓聲 一方面耳朵聽木魚的聲音 調一下氣 等一下維那師父 一起腔的時候 你就開始 進入我們要唸的 經文的內容之中了 像這個 都是和這個止觀有關係的 把它運用在於 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所以這個地方所談到的 這個奢摩他 這個止 就是你對於這個所緣的境界 一定要無間心 沒有間斷的 在那無分別的 這個影像境界當中 世尊 齊何當言 菩薩奢摩他 毘缽舍那 和合俱轉 一向以來是有修止有修觀 奢摩他 就是先修止 毘缽舍那 再修觀 先有止 後有觀 這個時候 一定要達到和合境界 你才有辦法 真正進入要觀的 這個影像之中 要如何來和合俱轉 善男子 若正思惟心一境性 一定要正確的來思惟來思考 你的心一境性 心一境性 就是我們所謂 禪定的一個定義 你要修禪定 就是要修止觀 你的心 只有在一個境界上 安心 專心的 在一個境界上裡邊 來思惟觀察 如此二法 才能夠達到和合的境界 前面有談到 要來思惟心相 所以現在慈氏菩薩 又再請教佛陀了 云何心相 什麼叫做心相 善男子 這個是佛陀的回答 就是說 謂三摩地所行 有分別影像 在修學毘缽舍那的時候 要相續作意的來思惟心相 什麼是心相 就是有分別的影像 就是要來觀五蘊 觀四大 觀四諦 觀緣起 這個都叫有分別 這個是屬於毘缽舍那所緣的 再問 第二個 在修學奢摩他的時候 云何無間心 前面有說唯思惟無間心 什麼是無間心 佛陀回答說 善男子 謂緣彼影像心 就是說 你要一直的來緣 你所對的這個影像心 而所對的是什麼影像 就是無分別影像 只有單一的 沒有再分別性 不起分別 不起能所相對 不起心境相對的 唯一的一個境 一個念頭而已 這麼一個唯一的念頭 是無分別的 這個無分別 這樣子的影像心 就是屬於奢摩他所緣的 也就是止的境界 世尊 云何心一境性 在修學止觀 達到和合俱轉的時候 一定要來正思惟心一境性 什麼是心一境性 佛陀就回答說 善男子 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 唯是其識 你在於了解三摩地所行影像 三摩地 當然就是定 你在修學這個禪定工夫的時候 你所緣的這個影像 你要了解 能緣的心是心識 所緣的境也是心識 二者都是以心識為它的自體 所以唯識其實沒有真正的外境 你要如此的來了解的話 或通達此已 你有辦法通達了解 確確實實的 深刻的認識它的話 復思惟如性 你才再更進一步的 去體認真如的實體性 了解真如的實體性 你才有辦法真正的達到 三摩地的這個心性 所要了達的 我們的能緣心 如果能夠更進一步的 來體悟到真如體性的話 就是無漏聖智 所以這一段話裡邊 就是說在修這個止 在修觀 或者止觀 他們是和合來修的 應該要如何的來緣取境界 一個是緣取有分別的 是觀 緣取無分別的 是止 緣取心一境性 唯識 心識所變現 沒有實外境的 就是止觀的內容 這個是慈氏菩薩的 一個問題的解答 再來就是第八個問題 第八個問題 就是說 止觀有幾種 所以就是止觀種數差別門 它到底有幾種 可以給它分為幾類 慈氏菩薩就來請教佛陀了 世尊 毘缽舍那 凡有幾種 毘缽舍那就是觀 在修學這個觀法 觀有幾種 佛陀就告訴慈氏菩薩說 善男子 略有三種 其實觀 因為所觀的境界的不同 其實觀是很多種很多種的 現在我們就給它大體的來說 給它歸類歸為幾大類來說 我們簡單的講 就是有三種 哪三種 一者有相毘缽舍那 二 尋求毘缽舍那 第三 伺察毘缽舍那 分為三種 所以這個毘缽舍那 這個觀 你要觀是觀什麼 觀有分別的影像 但是觀這個有分別 再給它分為三大類 一個是有相的 一個是尋求的 一個是伺察的 佛陀這麼講 當然還要加以解釋 所以云何有相毘缽舍那 第一個的有相是什麼 謂 回答說 純思惟三摩地所行 有分別影像的毘缽舍那 這個有相就代表 真正有一個對象出來 因為我們凡夫眾生 或者說一個初學者 你說都沒有影像 都沒有行相 跟你講什麼都是空 你要去怎麼觀想 你要去了解什麼 我們現在在講說有房子 最少你有一個房子的 一個樣子出來 什麼叫做房子 你知道 什麼叫做桌子 你知道 為什麼 有一個行相出來 但是如果沒有一個行相的話 你要怎麼去了解 現在既然有這個行相的話 這邊所談到的 純思惟三摩地所行 它純粹的 就是唯一的 就是以前面 我們前面有談到的 前面所談到的 有四種的所緣境是當中 哪一種 就是有分別影像的 那一類所緣境相 也就是有分別的所緣境相 為他的所緣境 這個就是屬於有相的毘缽舍那 一定有形狀的 一定有行相的 跟你講色蘊 一定有色蘊的這些東西 顯現出來 跟你講四大 就有四大的行相 四大有地水火風 外在的地水火風 我們當然了解 我們的身體也是地水火風 身體的地水火風是什麼 就是我們的骨頭 就是我們的血液 就是地水 火就是我們的體溫 風就是我們的呼吸 也是一樣有 你說 原來骨骼比較硬的 它有它的堅硬性 讓我們人可以直立起來 這是地大 你就有所了解 所以這個就是有相的 可以了解得到的 可以去做分別性的 第二 云何尋求毘缽舍那 第二的尋求毘缽舍那 什麼叫尋求 這邊講 謂由慧故 遍於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 這個尋求 這個是我們內心的 分別功能作用 要去了解 要去理解它 要去給它分別 什麼叫分別 了解這個 了解那個 分別說這個是善法 這個是惡法 這個是色法 這個是心法 這個精神的部分的 這個是物質的部分的 再來有為的 無為的 有漏的 無漏的 世間的 出世間的 你有辦法這樣子可以跟它 各別各別的去了解它 這個叫做分別諸法 這個分別靠什麼 靠我們的這個分別心 分別心 比較粗的了解的 我們就稱之為尋求 代表著粗淺的分別功能作用 粗淺的了解 這粗淺的了解 就是說 你在觀法 還是觀這個粗淺的部分 所以由慧故 什麼慧 聞思修三慧 因為我們的一切道理 都要從最開頭 一定要多聽聞 多聽人家講 多聽師長講 多聽老師講 多聽善知識講 多聽以前學過的人來講 一定要多聽 聽了之後 一定你自己本身 再去反覆的去思考 再來要實際的來做 像這一個 我們都叫做聞慧思慧修慧 聞思修的三種智慧 你透過這個聞思修的三慧 你就一直的遍於 就是普遍的 每一種每一種 對於彼彼未善了解的法 彼彼就是說 這個法 那個法 這個法的道理 這個法的義理 每一種 每一種 每一種 你就各別各別各別的 對於還沒有了解的一切萬法 你要怎樣 未善了故 你為了想要去求善解 你為了想要去了解它 所以就故意思惟 你就一定要去想它 你就一定要去思考它 你就一定要跟它起分別作用 我一定要去想的 沒有想 怎麼了解 透過這個想 作意思惟 一定要很注意的 一定要加功用行的 我一定要好好的來了解它 來思惟它 來跟它作一些工作 這個就叫做尋求毘缽舍那 所以這樣子的一種觀法 就是要加功用行的 一定要很勉強自己 勉勵自己要來勤修這個分別 第三 云何伺察毘缽舍那 尋跟伺 同樣的都是分別心 但是 尋是比較粗淺的 伺就是更微細的 微細的分別心 由慧故 也是一樣的 由這個我們前面所談到的 聞思修慧 但是因為這個伺察是比較微細 所以這邊的慧 就偏重於修所成慧 非常微細的那一種智慧 ?於彼彼已善解了一切法中 你就是對於前面的 那個尋求的過程當中 由不懂得的 進入於懂 現在到了伺察的時候 因為心識更微細 所以你對於以前 因為用功的關係 因為認真修學的關係 已經懂得的 你再更詳細的 更深入的 再來跟它作思惟 思惟為善證得極解脫故 主要的就是為了要求 善巧證得 好好的 真正的有所契證的 那一種希望能夠得到解脫 什麼解脫 當然就是能夠悟道 像是阿羅漢果的境界 辟支佛果的境界 或者達到成佛的境界 所以像這樣子 他一定是對於已經了解的 還要更進一步的 不可鬆懈的來努力 所以這一個是屬於 作意思惟毘缽舍 也是一樣的 要加功用行 要很努力的 很用心的 來觀察 來思惟 來體證 這個毘缽舍那所要觀的境界 像這一個就是屬於 我們前面所談到的 就是有關於止觀的部分 有幾種 觀的部分 就有三種了 一個是有相的 就是我們一般凡夫眾生 所要觀的一個對象 第二就是尋求的部分 就是更深入的 這個尋求雖然是比較粗淺的 當然比有相的 還要微細 第三個就是伺察 更微細 更深入 能夠達到真正的體會 希望能夠由此得到解脫的境界 所以像這一個 有關於觀的部分 我們有關於止的部分 我們前邊這一段文當中 他就有說了 有關於止的部分 有幾種 那個非常多種了 有三種的 有八種的 也有四種的說法 這些內容 我們就等下一節課的時候 再來做解說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