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淨珠法師 講題:解深密經 42 解深密經 第四十二集 諸位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看解深密經卷第三 就是第三卷 主要的對於前面所說的 勝義了義之教有所理解之後 就必須要實際的來修 實際的來修 第一步就是要修學止觀法門 止觀法門就是我們這一品 就是分別瑜伽品裡邊 所要說的一些內容 分別瑜伽品 當機者就是慈氏菩薩 他就提出了十八個大主題 的問題來請教佛陀 所以我們這一品可以說 就是在一問一答之中 來瞭解這個止觀相應的法門 十八個主題第一個就是談到 這個分別止觀他是何依何住 所以要依什麼 記得修學止觀 一定要多看經教經典 尤其我們所說 三藏十二部的經典 就是要多看多瞭解 你才有辦法真正的進入於 止觀的法門之中 第二因為我們修學佛法的目的 就是要成佛 要成佛一定要發菩提心 一定要發菩提願 也就是說在這個菩薩道的 修學過程裡邊 不管你遇到什麼困難 不管遇到什麼障礙 都必須不捨菩提願的這個力量 才可以 所以根據這一個法假安立的 三藏十二部經典 乃至於不捨菩提願 就為他之所仗托 為他之所安住 你才有辦法好好的來修 這個止跟觀 止就是奢摩他 觀就是毘缽舍那 這一個是第一個問題 慈氏菩薩所問的第二個問題 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在以前 曾經說過四種所緣境事 就是說有四種必須要去緣取 去瞭解去觀察的 四個一個就是有分別的 第二個是無分別的 第三個是事邊際 第四個就是所作成辦的 所緣境事 這四個四大方向 必須要去瞭解的 哪一個是止所要修的 哪一個是觀所要修的 哪一個是止觀都必須修的 釋迦牟尼佛的解答就是說 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就是屬於觀也就是毘缽舍那 他所要去瞭解的所要去修的 第二個的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他是屬於止 也就是奢摩他 他所要去修學的 因為止既然叫做寂靜 叫做不動 當然就是無分別 第三個的事邊際跟第四個 所作成辦所緣境事 是止跟觀都要同時修的 你才能夠達到圓滿 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為什麼叫做影像所緣境事 因為我們在談到 能緣心緣所緣境的時候 所緣的境界 雖然說他也是相分種子 所生的實相分 就是我們所謂的眼耳鼻舌身 所面對的 色聲香味觸的這些境界 這些境界都還是實種子所生 但是我們的眼識要緣取色境 或者是耳識要緣取聲境的時候 他不是直接緣取到外在的 這一個境界相 而是這些實種子所生的相分境 他是要反映他的影像 到我們的心裡面來 成為一種影像 這一個內心的影像 才是我們真正的眼識所緣取 或者是耳識所緣取的 這個叫做親所緣境 所以親所緣境的相分境 他是屬於影像 就是外境投射回來的影像 這個地方說所談到的 你所分別的一切境界相 當然我要緣取色塵 我要緣取聲塵 我要緣取香塵 所要緣取的外在的一切境界 全部都是影像境 都是親所緣境 這一個就是屬於 影像所緣的境事 所以在觀察一切萬事萬物 其實都不是直接緣取外境的 都是個人內心裡邊的影像 所以親所緣境還是心法 所以心識有四分 見分相分 見分雖然是能緣心 相分是所緣境 但是這個相分 還是心裡面的相分 還是一種心法他是一種影像 所以心裡面的相分境是影像 也是心法 第二個的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就代表著因為他是止 所以對於我們所緣取的 一切境界相 你能夠經過抉擇之後 對所緣境上 你卻能夠以無分別的 來體悟來實踐 尤其你能夠真正的 對於一切境界相 不起分別的那一種活動狀態 這個就是止 所以我們得到止的境界的時候 是一切都不想的 一切都不想 所以內心裡邊的影像 當然也就不顯現 所以叫做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第三的事邊際所緣境事 事邊際就是指的 世間的一切萬事 世間的一切萬法 都是多於事相的 所以就是代表著緣一切萬法 緣一切萬法 你能夠對一切萬法能夠 盡所有性 或者是如所有性去瞭解他 所謂的盡所有性 就是代表著每一種法 談到的將世間的一切萬法 分為蘊處界三科 你從五蘊裡邊來瞭解 從十二處來瞭解 從十八界來瞭解 這個叫做盡一切萬法的一切事 所以這個叫做 盡所有一切法之性 還有如所有性 如所有性就代表著 一切萬法本身的真實性真如性 你有辦法 從他的理體裡邊去瞭解 所以這一個事邊際所緣境事 其實就是緣一切萬法的意思 第四叫做所緣成辦 所緣成辦 既然叫做成辦 就是能夠成就圓滿的意思 就代表著說 對於以上所緣的一切萬法 因為你的修學的這個因緣關係 應該知道的已經有所領會了 應該斷除的也有所斷除了 所以達到究竟圓滿 一切成就的意思 這一個就是四種法門 從世間萬法裡 從有分別從無分別而修學到 就是成佛的境界 究竟圓滿的境界 就是出世間的 這一個就是要靠我們的止觀 好好的來修學了 第三個主題也就是第三的 主要要問的問題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 慈氏菩薩又再問佛陀了 他就說世尊 云何菩薩依是四種奢摩他 毘缽舍那所緣境事 能求奢摩他能善毘缽舍那 一個是能夠求奢摩他 一個是能夠善毘缽舍那 能夠求的意思 當然是希望能夠得到了 所以就是希求 對於這個所修的止的部分 能夠生起一種我能夠得到 止的這麼一個境界 善毘缽舍那這個善 就是說斷盡一切的障礙 或者斷盡一切的染污 斷盡一切的這些過失 而進入於純善的這種觀法之中 前面有談到 修學止觀要觀四種境界 所緣境事 慈氏菩薩就請教佛陀 我們要如何依這個四種 前面所談到的這個四種 的所緣境事 而能夠真正的得到止的境界 真正的能夠斷盡一切雜染 而得到善的這種觀法 所以這個題目就叫做 分別能求止觀門 就是一個一個的 詳細的來做解說了 佛陀怎麼回答的 佛陀就告訴慈氏菩薩說了 他說善男子 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 所謂就是契經應誦 這下面的十二部經的內容 佛陀就告訴慈氏菩薩說 就如同我為諸菩薩所講的一樣 前面有談到 為何依何住 何依 要依三藏十二部經教典 要依這個十二部教典 我們稱之為十二分教 或十二部經 十二部經有的人說不定 還沒有聽過真正的佛陀說 三藏我知道經律論 唐三藏我知道 十二部就是不是十二本經典 金剛經 藥師經 彌陀經 法華經 不是這個意思 不是十二本經 而是十二種方式 在我們的經典裡邊 所顯示出來的內容 或者是他的題材 用十二種方式 我們談的十二部經或十二分教 我們課文這邊講的叫做 法假安立 法假安立是什麼 所謂就是說一個是契經 契經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 長行的經典 什麼叫長行 就是一般的解說的 就像什麼 像彌陀經 彌陀經的這種 這種文詞的像金剛經 這一個他就是屬於一種長行的 就是說從頭到尾 就像解釋解說的那種方式 叫做契經 第二叫做應誦 應誦也叫做重誦 重誦就是前面是長行 到後面為了要讓弟子 能夠好好的去瞭解去記誦 去把他給背起來 所以就再用一個重誦 就用一個偈誦的方式 詩的型態 看是五言的還是七言的 用詩的型態 把他給重新的再講一遍 這個叫重頌 像什麼 就像普門品 如果有讀過法華經的 我們法華經可以說就是 有長行有重頌 每一品都有的 所以像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品 也一樣 前面就是長行後面就是重頌 即說頌曰 就是再重新的解說一遍 所解說的是用偈頌的方式 就是用五言的 世尊妙相具 我今重問彼 都是五個字五個字 五個字的詩句 來給他說明 這個就叫做應誦 第三叫做記別 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授記 像妙法蓮華經裡邊 就有五百弟子授記品 代表著這個弟子們 真的很用心真的很用功 或者是回小向大的弟子們 就會跟他說你再經過多久 你就可以成佛有多少弟子 國名叫什麼 你的當時講經說法的壽命 有多久等等 這個叫做記別就是授記 第四就是諷誦 諷誦其實說起來就是 這一部經從頭到尾 都是偈頌的方式 沒有這種長行 從頭到尾全部都是偈頌 像什麼 像 佛所行讚 這個佛所行讚這一本經 可以說全部都在介紹 釋迦牟尼佛的生平等等 這一個可以說從頭到尾 都是用偈頌的方式來做解說的 再來第五個就是自說 自說以我們成語叫做無問自說 我們的經典有很多 都是弟子們發問問題 佛陀來做解說 像我們的解深密經 就是弟子發問佛陀來做解釋 但是有的是弟子們都沒有人問 佛陀就在這樣子的因緣聚合之下 佛陀就自己就講出來的 沒有人請教沒有人問問題 佛陀就以這個因緣情況之下 就說出了某一個義理 某一個教義 像這一個像我們所說的 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的這個開始以來 就是說都沒有人請教問題的 佛陀就跟大家介紹阿彌陀佛的 這種功德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 第六就是因緣 因緣是什麼 就是來記佛陀跟弟子們 他們的本願 或者他們的處理事情方面 他們的 今天為什麼會出家 或者他的個性 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 或者佛陀為什麼會頭痛三天 一定有他的因緣 有他的因緣本末等等 所以這個就是記佛跟弟子們 他們的過去以來到現在的 這個成果 所以看到弟子們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那樣 個性為什麼這麼衝 個性為什麼是這樣子的 甚至於講話為什麼像牛飼 像牛在吃草一樣的 嘴唇歪來歪去的 佛陀就跟他說 過去生是怎麼樣的原因 所以今生就會成為 這樣子的一個果報 第七這個譬喻就是取一些例子 來做說明 讓我們對於經典裡邊的這種 深奧的義理能夠更清楚明白 這個就是要用譬喻 就像我們的百喻經或者雜藏經 裡邊就有很多很多的 用譬喻當中來說明一個內容 說明一段意思 像我們的解深密經 譬喻的也是很多 第八個就本事 本事主要的就是弟子們 他們過去生以來的修學過程 第九就是本生 本生主要的就是佛菩薩們的 過去生以來的一種菩薩行 第十就是方廣 方廣其實說起來就是大乘藏 也就是菩薩藏的這些言說教理 這個就是比較深 所謂菩薩藏的義理 他是很深廣的一種教法 第十一叫做希法 就是希有難得的法 這個希法我們也叫做未曾有 未曾有以前沒有的現在才有的 所以有很多的佛理 可以說弟子們 尤其舍利弗目犍連 他們聽了之後說 我以前都沒有聽過的 佛陀今天講出這個道理來 真的是非常的殊勝 這個就是希法 希有難得的法 這個叫做未曾有 也可以說是 經過佛陀或弟子們 他們不可思議的那一種 證得的境界等等的一種奇蹟 都是屬於希有法裡邊的 第十二就是論議 論議主要就是問答 一問一答 在這個問答當中 能夠來瞭解佛陀的這些教法 等等 像我們這一篇 這一品裡面都是屬於 問答的方式了 就是一種論議的方式 這個十二個 我們稱之為十二分教 最主要的是第一個的契經 第二個的應誦也叫做重頌 第四個 第四個諷誦 諷誦就是從頭到尾 都是偈頌的方式來解說義理的 這個在我們大藏經裡邊 可以說很多部經典都有 所以這三個契經重頌跟偈頌 也就是應誦跟諷誦 這個是屬於我們所有十二部 經裡邊的一種題材方式 說像我們這一部經也是一樣 也有長行也有重頌 這一個他的題材方式 其它的九種可以說 就是就他所講的內容 比如說講佛陀過去生的菩薩行 就把他編在於本生當中 在介紹弟子們 過去生的什麼因緣關係到今生 所以他有這種的習慣 這種的習性等等 這個都是在於本事裡面 所以就是就他的內容當中 來跟他分類 就分成九大類 所以這個就是稱之為十二分教 也稱之為十二部經 十二種方式所形成的經典 所以以後如果聽到十二部經 不是十二本經典 這樣子講起來就是說還是不懂 就一定要把這一個記起來 契經應誦一直到論議 佛陀就告訴慈氏菩薩說 就是如我跟大家所講的 菩薩要懂得這一個法假安立 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 意善尋思見善通達 這一個就代表著 聽了佛陀所講的這些經教之後 在聽的時候要注意聽 聽了之後不要讓他忘記 要跟他授持起來 再來聽了之後你又能夠 言善通利 又能夠用你的語言音聲來表達 說給人家聽 而且在說的時候 又說的很通利很順 甚至於內心裡邊 又能夠好好的去思考 尋思 尋思就是一種分別 粗分別跟細分別 就是要去思考 所以聽的時候要注意聽 要講的時候要好好的講 講得通順 內心裡邊 要好好的去思惟去思考 再來見善通達 見就是體悟 有所領悟 有所領悟之後 你就能夠對於 所瞭解的這個佛理 能夠好好的去融會貫通 達到通達的境界了 即於如是善思惟法 獨處空閑作意思惟 就是說這些菩薩修學的弟子們 就是要好好的去思惟 善思惟法 就是好好的去思惟這些道理 去思惟的時候 如果怕吵就要去找一個 獨處空間 就是比較一個靜的地方 比較偏僻的地方 所以為什麼寺院 都是在離憒鬧處 就是比較郊區的地方 但是現在已經不同了 時代的不一樣 現在的寺院 差不多都是在都市叢林當中 都市的叢林 也就是說交通方便 大家開車子容易到的地方 但是自己本身如果要去 思惟觀察這些佛理的時候 你也要找一個角落 比較靜的 譬如說在講堂裡面 不是上課時候就比較靜 或者在佛殿 比如說在偏殿 看是大悲殿韋馱殿 或者是祖師殿 這個比較 偏角的地方 比較沒有人走得到的比較靜 也可以在那個地方看書思惟 這些經教裡邊的這些義理 你在一個空間當中作意思惟 好好的去跟他觀察 好好的去跟他思考 復即於此能思惟心 內心相續作意思惟 所以你在這個時候 你就一直的不要間斷的 內心相續 不要間斷的 一直的來跟他作意思惟 作意就是你的心要很用心的 要很用心的來思考這些佛理 所以原則上我們都會說 一個人真的在看經書的時候 在打坐的時候 原則上都要有一段時間 所以我們平常都會說 最少最少也要兩個鐘頭 如果以佛陀在世的 晝三時夜三時來講的話 一次要坐一時 一時就是要四個鐘頭了 所以日三時 三時就是十二個小時 就要四個鐘頭 夜也是三時稱之為晝夜六時 他們一坐就要坐四個小時 我們現在不要說坐這麼久 最少最少一坐下來看書 一坐下來打坐 一坐下來就是誦經 十法行裡邊的諷誦誦經 最少都要兩個小時 像這一個就叫做 內心相續作意思惟 不要間斷 久一點的時間裡邊 好好的去思考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 你如果能夠這樣正行 就是正確的這樣子的一種 修行的過程 你就能夠安住 起身輕安及心輕安 這個時候你一直的思惟 一直的在於空間獨處的時候 好好的不間斷的 去思惟這些佛理 會有一個優點一個好處 是什麼 能夠達到身輕安 也能夠達到心輕安 我們在講到 心王與心所的相應的時候 就有講到 輕安的這一個心所法 在講到輕安的心所法的時候 就會說輕安要如何才能夠得到 我要得到身輕安 我要得到心的輕安 很輕鬆很舒服很通順 一定要打坐 這個心一定要能夠靜的下來 就是說一定要有禪定工夫 所以現在 我們在這樣子的過程裡邊 在修學止觀的時候 你一定可以達到身輕安 也可以一定達到心輕安的 身體也不會感覺到酸痛 精神也不會感物到昏沉或悼舉 這樣子的一個境界 就叫做奢摩他 就是止的境界 所以止的境界 就是要有一段時間 讓心能夠靜得下來 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 這個叫做 你要有這樣子的一個過程裡邊 才能夠你所需求的 想要得到的奢摩他的境界 因為剛才有談到說 在緣前面的四種 所緣境事的時候 要如何才能夠能求奢摩他 我要得到奢摩他 我希望達到奢摩他的境界 就是什麼 止的境界 心不妄想心不昏沈 身體在這樣子的靜坐當中 就是不管看經的靜坐 打坐的靜坐也好 真的身體都能夠很舒適的 就是一定要有前面的這個過程 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 現在他們得到身心都輕安 以這個為所依 就是借重著這樣子的一種境界 即於如所善思惟法 內三摩地所行影像 這個時候 因為都很舒服很舒適 所以這樣子的情況裡邊 就能夠照著前面所緣境相當中 你能夠如所善思惟法 所應該要去瞭解的 就是十二分教 應該要去理解的 你還是要繼續的去思惟 思惟到什麼境界 內三摩地所行影像 三摩地我們一般也有說叫做 等持等至 就是說你的心 能夠達到平等的境界 心能夠達到捨的境界 這樣子的一種 行捨的這種情況之下叫做止 你在止的裡邊 因為還要再去進一步的去思惟 觀察佛陀所說的這些義理 所以你叫做內三摩地 完全是內心觀法的一種境界相 內心觀法的一種境界相 已經不緣外境了 像我們會說我要修 就是念佛觀 你修念佛觀的時候 你還要觀佛像 我要修 像過去的佛陀在世的時候 或者弟子們有修水觀有修火觀 有水有火這個我們就稱之為 緣取外境 但是這個時候已經不是了 他所觀的所思惟的 完全都是內心的影像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稱之為 內三摩地 完全是以內心境界相為主的 這個時候境界更深了 要怎樣 要觀察要勝解要捨離心相 這一個就是屬於 能緣心的一種三個過程 你要去觀察 再來所謂的觀察就要觀察行相 內心裡邊的影像 再來還要去勝解 勝解這個殊勝的理解 真正的瞭解到了 真正的有點體會了 但是有了體會之後 還要捨離 就是說不要起執著了 要把這些境界要把他給捨離掉 就這樣子你才能夠 真正的進入於這個止 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 好了 在這個三摩地裡面 在這個定心當中 你對於這個影像要所知義 就前面所講的十二分教的瞭解 能夠正思惟能夠最極思擇 能夠周遍尋思 能夠周遍伺察 這個是什麼 這個是說明你在緣取境界的 那種思惟的層次 由粗而細 從最粗的就是能夠正思惟 也就是說能夠依於諸法 能夠有所瞭解一切諸法的性相 而且要正思惟 要正知正見的思惟 不能夠有所偏離了 再更深一層叫做最極思擇 更進一步的更微細的 更詳細的來跟他思考抉擇 第三叫做周遍尋思 周遍就是沒有遺漏的 完完全全對於一切萬法 都能夠好好的去跟他理解 跟他分別 周遍伺察 第三個是尋思 第四個是伺察 尋跟伺 尋是粗分別 伺就是細分別 當然是更微細的那一種心思 人在動態之中 原則上心思都會比較粗顯的 甚至於就是比較能夠 表現出來的 但是如果不願意表現的 大部分都是比較沉比較內在的 這個我們就是說 心思就是很細 所以心思很細的話 原則上 心就是比較靜的狀態之下 好了 對於在思考在思惟 我們就一切的境界相 十二分教的時候 由粗心所粗的心相一直到細的 最微細最微細的這種細分別 你就能夠怎樣 能夠引發毘缽舍那 這個境界就是毘缽舍那的 觀的境界 這個觀的境界這邊講 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 你就能夠有這樣子的境界顯現 第一個就是忍 忍是什麼 忍就是忍可 忍也叫做印可 忍其實就是智慧 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就是登地以上的智慧 無漏智慧 所以就代表著說 你的觀能夠觀到 真正的印可的高深的 能夠無漏的這種智慧 若樂 樂就是說 我們一般在修學法門的時候 都是有功用行 所謂的有功用行 就是說自己還要逼自己 要勉勵自己 我要快一點來看書了 我要快一點來誦經了 我要快一點來打坐了 不可以浪費時間 這一個都叫做有功用行 還要自己來勉勵自己來用功 但是登地以上的菩薩 都是無功用行 很自然的很歡喜的 很自在的 就進入於這樣子的狀態之中 每天的行住坐臥 其實都是在修行 所以這個樂就是對於所觀境 他能夠心起好樂好樂之心 很自然的就想要 我們平常也是一樣 一個愛讀書的孩子 你不要逼他你不要去管他 他自然而然一坐下來 他就知道看書 什麼書拿起來他都是喜歡看 你不用去摧他 但是一個不喜歡讀書的孩子 就是三摧五摧 他就不一定會來看書 不一定會來寫作業 所以這個樂也就說 他的心已經能夠 沉浸於法義之中 能夠悠遊於法義之中 他的舉止動作 都是跟法義相應的 為什麼一定要 登地以上的菩薩才可以 要有無漏智慧的境界才可以 再來就是若慧再來就是智慧 若見 見就是體證 就是體悟的意思 觀當然就是去伺察 這五個名稱忍樂慧見觀 這五個名稱 其實都是毘缽舍那的 不同的一個異名 不同的另外一個名稱 所以說人其實也是毘缽舍那 所以樂也是毘缽舍那 說是見也是毘缽舍那 如是菩薩能善毘缽舍那 所以菩薩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如果這麼用心這麼用功的 精進思惟再思惟 不間斷的去思惟的話 他一定在於這個 毘缽舍那的觀法之中 一定是能夠運用自如 叫做善 能夠好好的進入這個觀中 而無所障礙 這一個就是談到 要如何的來求奢摩他 就是要相續不間斷的去思惟 達到心能夠止的境界 觀也就是要能夠 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 周遍伺察 你就能夠真正的得到 毘缽舍那的觀的境界了 其實我們用一句話來說 就是要很用心很精進很努力的 在於十二分教裡邊 好好的來用功修行 就能夠達到止觀的境界 第四個所問的一個主題 就是隨順止觀作意門 要隨順這個止觀 如何來作意 就是要來用心 怎麼用心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 就再請教佛陀了 世尊若諸菩薩緣心為境 緣這個心為境 我們前面有談到過 所緣境事是影像 影像是相分境 相分境是親所緣也是心 所以見分緣相分的這一個心法 為他的所緣境就是親所緣 內思惟心 所以這個能緣心 他就不向外緣了 就是向內來緣取 相分的親所緣境 乃至未得身心輕安 所有作意當名何等 這個就是說明 就是說明弟子們 在修學這一個止觀 奢摩他跟毘缽舍那的時候 他在這一個內心裡邊 要如何作意 作意的意思就是要注意 要提起精神來 來觀 這邊講的緣心為境 正在心法 在緣取這個相分境的時候 我要如何作意 這個作意在於我們的 瑜伽師地論裡邊 講到這個作意其實有七種作意 七種作意裡邊譬如說 像要了相 好好的去瞭解所緣的行相 一定要作意的 再來比譬如說你要去 好好勝解一切法的義理的時候 你也要作意 或者是說你要 願離一切障礙的時候 要願離一切的染污性的時候 你都是要作意的 所以總共是有七種 這樣子一種情況之下 他就說所有作意 這一個修學的菩薩 因為他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他未得身心輕安 還沒有得到這個境界 還沒有得到這個境界的時候 這種七種的作意裡邊 我要如何的來作意 要取哪一種作意 佛陀就告訴慈氏菩薩說 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 既然這個時候的身心 都還沒有得到輕安 當然你這個時候 不叫做奢摩他作意 你的境界還沒有到 還沒有辦法真正的讓你的心 能夠止靜下來寂靜下來 這個時候要怎麼辦 怎麼說怎麼形容你當下 你是在學習這個奢摩他 止的這樣子的一種的修學法 但是境界就是還不到 經常的胡思亂想 經常的昏沉 怎麼辦 當然還要繼續用功 但是這個時候的境界 就叫什麼名稱 當名何等 這個時候叫什麼 叫做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 這個名稱 因為不叫做奢摩他作意 還沒有到那個境界 還在之前的散亂心 所以散亂心只是一種隨順 朝著這個方向再來努力的 所以叫做隨順奢摩他 也就是朝著奢摩他的境界 一直的要來跟他相應 這個時候是什麼相應 叫做勝解相應奢摩他 勝解相應作意 然後就說他這個時候 就是要一直的想要去理解 一直的想要讓心能夠靜得下來 要怎麼靜 這個時候就快一點的去瞭解 瞭解這個方法 第一種方法不行第二種方法 第二種方法不行第三種方法 就一直的來提示自己 我要來勝解這一種作意 能夠跟這個勝解作意 達到相應的境界 你如果這個相應 能夠更殊勝的話 才能夠真正的奢摩他作意了 所以這個名稱就很長 叫做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 止的奢摩他是如此 毘缽舍那的觀也是一樣 所以世尊 如果說還有菩薩 還沒有真正的得到身心輕安 對他於如所思所有諸法的 內三摩地所緣影像作意思惟 還想要去達到觀的境界 但是現在都還沒有得到 還是身心都不得輕安的時候 這個時候他如果去思惟觀察 甚至於來緣取 內三摩地的影像所緣境事 這個時候他的作意的名稱 要怎麼說 如是作意當名何等 這個時候的作意 要什麼名稱來說他來形容他 這個時候的名稱也當然叫做 非毘缽舍那作意 還沒有真正達到觀的境界 叫什麼 就叫做 隨順毘缽舍那勝解相應作意 也還只是隨順的 沒有真正的達到境界 但是這時候的隨順 他卻是要與勝解作意來相應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 這一段話就是第五個問題 第五個問題來問的 止觀 止跟觀這兩種法門 相不相同的問題 止觀二道他的相同跟不相同 慈氏菩薩就這樣子的 請教佛陀了 他說世尊 奢摩他道與毘缽舍那道 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有異就是有差別不同 無異就是沒有差別就是相同的 毘缽舍那道跟奢摩他道 為什麼要叫做道 道當然就是說 一定要朝這個方向 或者這個道也叫做 這個方法裡邊 你在學習這個方法 就是遊歷於 或者就是遊履於所緣的境界 依止於這個境界 依止於這樣子的方式 而達到我所要得到的 所以就是有所依止的意思 所以奢摩他道或者毘缽舍那道 這兩種方法 我依止這兩種方法 我要依止他們來修學 來緣取境界 但是奢摩他跟毘缽舍那 兩個相同還是不相同 是有異還是無異 佛陀就告訴慈氏菩薩說 當言非有異非無異 要說他們相同也不是 不相同也不是 也就是說 不能夠絕對的說他們是相同 還是不相同 不能夠絕對的這麼說 怎麼講 何故非有異 怎麼說他們是非有異 非有異就是相同 怎麼說止跟觀是相同的 以毘缽舍那所緣境心為所緣故 也就是說毘缽舍那 他所緣的境界 其實說起來也就是奢摩他 他所攝持的那一個心 毘缽舍那就是要觀 觀什麼 要觀心所緣境的相分境 影像境 而這個親所緣的影像境在哪裡 就是在止不起妄想的心裡面 所以既然奢摩他 能夠止住我們這個心 攝持這個心 不再起其它的動念 你的毘缽舍那 才能夠好好的來緣取 這個相分影像的境界相 所以他們兩個就是相同的 所緣境同樣都是在那個心裡面 相不相同 一樣的 因為他攝持那個心不動亂 才有辦法在這個心裡面 來觀這個影像所緣境 何故非無異 怎麼說他們的不同 非無異就是沒有不同 為什麼沒有不同 有分別影像非所緣故 有分別影像非所緣就代表著 毘缽舍那他是有分別的 而奢摩他是無分別的 所以依毘缽舍那的有分別影像 當然就不是奢摩他 他所能夠緣取的境界相 因為奢摩他是止 止就是不動就是寂靜 就是無分別 但是毘缽舍那他是有分別 而且要去遊履於 所緣的境界相裡面 當然是不一樣 所以這一個就是代表著止的 跟觀他們兩個的不同 也就是奢摩他道與毘缽舍那道 說他們是相同 是因為同樣都是在心裡面 所緣的境界也是心法 奢摩他 就是攝持這個心法的不動 所謂的不同 一個就是無分別境相 一個是有分別的 這他們的差別相 十八個大問題 我們今天就看到第五個問題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