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淨珠法師 講題:解深密經 41 解深密經 第四十一集 諸位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解深密經從序品開始 一直到現在第二卷無自性相品 勝義生菩薩 他在這個解深密經的會上 聽釋迦牟尼佛來解釋 勝義的這些道理 到了這個時候可以說 已經有所瞭解有所領悟 所以他自己本身 對於佛陀所解說的這些義理 他就用了很多的比喻 來說給釋迦牟尼佛聽 給世尊聽 代表著他對於這些義理 是真的已經能夠融會貫通了 做了一些比喻之後 勝義生菩薩 他又向釋迦牟尼佛說 就說就他所理解的 佛陀在第一時的時候 曾經在施鹿林中 為聲聞乘的弟子們 以四聖諦的法門來解說 這一個法義 這樣子的一個義理 因為是為 惟為發趣聲聞聖者來解說的 裡邊所講的道理 是有上有容 還是屬於未了義教 而第二時中 是惟為發趣修道聖者來說 所說的道理 是以隱密相來轉正法輪 這樣子的一些內容 還是一樣的有上有容 還是一樣的是屬於未了義教 一直到現在屬於第三時的時候 普為發趣一切聖者來做解說 普為發趣一切聖者 代表著三乘具足 聲聞乘緣覺乘跟菩薩乘 哪一乘的根機都可以來瞭解 所以這個時候佛陀所解說的是 以顯了相來轉正法輪 解說得非常的清楚 所以以這樣子這個內容 可以說是第一甚奇最為希有 今天釋迦牟尼佛 所解說的這個義理 他是無上無容是真了義教 而且也不是爭論安住處所 代表著如果能夠從解深密經的 這個勝義了義之教裡邊 來瞭解世間的一切 真理義理的話 都可以清楚明瞭不會再起諍論 這個樣子可以說如果能夠 有善男子有善女人 如果能夠對於佛陀所說的 這個勝義了義之教 聽了之後能夠來信解 能夠來書寫能夠來護持 甚至於來供養流布受誦溫習 繼續就是非常精進的 來如理思惟的話 就能夠以其修相發起加行 你就能夠依這個如理思惟之後 再能夠繼續的 以實踐的方式方法 努力的來修來做的話 就能夠生起福德 但是所生的這種福德 這種功德性到底會有多少 我們一般的人都希望說 做了一點善事或者來禮佛拜佛 是有多大的福德有多大的功德 這一個也是勝義生菩薩 請教了佛陀 就說對於這個勝義了義之教 以現在這個第三時中 好好的來修學的話 會有多大的功德 有多少的功德 這一個是從一方面是來解說 三時教 佛陀第一時所說第二時所說 現在是屬於第三時所說 第一時所說的 是對著聲聞乘而說的 當然是屬於有教 第二時是惟為大乘的這個 根機者而說的 這一個是屬於空教 現在他是普為三乘者說 所以這個時候所談到的 可以說是屬於 非空非有的中道教 所以我們在講到說 大乘八宗有判教 可以說解深密經在經典裡邊 就已經有這樣子的一種說明了 但是修學了佛法 尤其這邊所談到的 從聞已信解一直到受誦溫習 如理思惟 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十法行 般若經裡邊所說的十法行 我們這裡可以說 雖然沒有完全寫出來 但是也是代表著 十法行要具足著來修學 般若經裡邊說的 第一個要書寫 第二個要供養 這個供養原則上 就是要去瞭解這些佛理佛義 再來要布施再來要諦聽 就是好好的來聽聞 善知識所解說的 再來要批讀要受持 要廣說要諷誦要思惟還要修習 就是好好的實踐 要來做來修 這樣子實際的來依這個十法行 來修學了 能夠得到多少的福德功德 說是語已 我們看到八十四頁這裡 勝義生菩薩 說到這個地方的時候 世尊告勝義生菩薩曰 佛陀就是跟勝義生菩薩說 勝義生是善男子或者是善女人 其所生福是無量無數難可喻知 所引生的功德也就是說 實際的照佛陀所說的 這些修學的法門來修來思惟 來觀察來體悟 所能夠得到的功德 可以說是無量無數 多得沒有辦法計算了 多到怎樣 難可喻知 你怎麼來做比喻 你都沒有辦法比喻到 這麼徹底的 是多多到沒有辦法來形容了 吾今為汝略說少分 現在我就舉最簡單的 來跟你做解說了 有多大的功德 第一個所指的 如爪上土比大地土 我們就用爪上土跟大地土 來做例子 就是說指甲上面我們去抓泥巴 抓泥土的時候 指甲裡面所夾的這個泥沙土 我們叫做爪上土 跟這個我們所有整個世界 大地的泥土來做比喻 可以說我今天能夠講出 有多少功德 能夠講得出來的猶如爪上土 但是實際你如果有照著十法行 好好的去做好好的去修 所得到的功德 猶如世界的大地土這麼多 這個要怎麼來做例子做比喻 只能夠這麼說 我能夠形容說 功德有多大有多大有多少 能夠講得出來的形容詞 其實非常的少 實際你所得到的功德 是很多很多的 這個比例我們就知道說 功德是非常的大 第二個例子 就是說以我們現在的 一種數學的名稱裡邊 我們在算數裡邊所舉的例子 原則上我們是以個位數十位數 個十百千萬這樣子來算 現在從百開始算起 這個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 百千分不及一 數算計喻鄔波尼殺曇分 亦不及一 這個第二個例子 這個是以他們印度 在計算多少的時候 一種數目字的一種算法 數目字的算法 從第一個的百分開始算 百分不及一 就是說我能夠形容出來的 我能夠講說功德有多大有多大 這些所能夠說明的 舉出來的例子 其實就是你所得到的功德的 一百分當中還講不到一分 也就是說還不到百分之一 代表著還有百分之九十九點多 是沒有辦法形容的 代表著說你所得到的功德 是非常非常的大 你問我說能夠得到多少功德 多少福德 我能夠講出來的 是講不到百分之一 接下來說既然講不到百分之一 是不是千分之幾 這邊講能夠形容出來的 也不到千分之一 千分來講的話再來就是百千分 百千分 百千 就是十萬 是不是有十萬分之一 也講不到這麼多 就是說你所能夠得到的功德 是多得不可算計 我能夠形容的就是 這麼一點點而已 這樣子來講 如果說以他們印度的算法 有八分的說法 第一個就是百分 第二個就是千分 第三個就是百千分 第四就是數 這邊講的數 就是數分 當然這個數分就是 當然還比百千分還要微細 算更微細了 計再更微細 喻 比喻的 再來就是鄔波尼殺曇 鄔波尼殺曇分這個是印度音 翻到我們中國的話 說就是極微數 形容非常少非常小的 一個數目的一個算法 代表著是說 我能夠講得出來的 可以說多到 只能夠講出一點點而已 像這一個就說明說 你如果好好的來修學佛法 好好的來用功 好好的來體悟佛理的話 你所得到的功德真的是 沒有辦法形容的 以這樣子的百分之一 都講不到百分之一 講不到千分之一 講不到鄔波尼殺曇分之一 還講不到這樣子的多 這個是第二個的例子 第三個的比喻說 或如牛跡中水比四大海水 百分不及一 廣說乃至鄔波尼殺曇分 亦不及一 用牛跡水跟這個大海水 四大海水來做例子 我能夠講得出他的功德之多 講得出有多少多少多少的功德 能夠講得出來的就猶如牛跡水 牛的腳印 牛的腳印踏在泥土上 有他一個印 這個腳印因為下雨的關係 所積的水這個就是牛跡水 這個水有多少 一點點而已 但是四大海水有多少 這個是廣深不可測量 所以我能夠講得出來的 只能夠這麼一點點 沒有辦法形容的多是這麼的多 猶如四大海水 所以也不只是這樣子 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 乃至於鄔波尼殺曇分不及一 代表著是說 真的我能夠講得出來 能夠形容出來的功德 真的是非常的少 你要相信說功德是很大的 因為我們以世間法的這些 語言文字的形容詞還是不夠多 真正他的實際所表達出來的 是充滿於整個虛空的 沒有辦法去形容 如是於諸不了義經 聞已信解廣說乃至 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獲功德 此所說了義經教 聞已信解所集功德 廣說乃至以其修相 發起加行所集功德百分不及一 廣說乃至鄔波尼殺曇分 亦不及一 這個是兩段的意思 一個是從不了義經來做解釋 一個從了義經來瞭解 也就是說如果說我們以往 以我們修學瞭解批讀研究誦持 這個不了義經 就我們前面所看到的 第一時的為聲聞乘講四聖諦 這個地方說他是屬於不了義經 第二就是為惟為大乘者 隱密相來解說的就是什麼 就是般若經 以這個般若經所講的道理 也是屬於不了義經 我們看四聖諦 你就可以證到阿羅漢果 你看了般若經 你就可以悟得空相 所以看四聖諦的法門也好 看般若經的經教也好 你如果好好的去修學的話 都可以得到非常多的功德了 但是他們的功德多還是少 當然還是少 如果我們現在是以了義教 也就是我們這個地方所談到的 勝義了義之教的這些道理 也就是三性三無性的道理 你有辦法好好的去理解的話 所得到的功德可以說 你要怎麼來比喻 都是不夠他的一點點 代表著我們如果能夠 依照解深密經的這個經教 好好的去修學去理解 所集的功德 真的是沒有辦法形容之多 既然沒有辦法形容之多 還是要有所解釋的話 就是百分不及一 乃至於鄔波尼殺曇分不及一 所能夠形容的還是很少很少 所以以瞭解諸不了義經 就已經有很多的功德了 我們如果從了義經來瞭解的話 功德更大 所以就是大家應該要好好的 對這一部解深密經 就好好的來研究好好的來理解 尤其前面到這個第二卷為止 第一卷跟第二卷的 這一個勝義了義之教 就要好好的下一番工夫了 功德是無法去形容之多 說是語已 佛陀舉這個例子來跟他說明 功德是大得不得了 無量無數之多 這個時候的勝義生菩薩就 又再跟佛陀說了 他說世尊 於是解深密法門中當何名此教 前面談到了勝義了義之教 這樣子談下來 我們像這樣子的這些內容 我們要怎麼樣子來跟他說明 要用一個什麼名詞 能夠來涵蓋說明 我們前面所談到的這些道理 我當云何奉持 再來我要怎麼樣子來讀誦他 來瞭解他 來就是好好的來體會他 佛陀就告訴勝義生菩薩說 我們前面這樣子談下來的 所談下來的可以說 叫做勝義了義之教 這個勝義了義之教 其實就是包括了前面的四品 一個就是勝義諦相品 一個就是心意識相品 還有一切法相品 還有現在這一品的無自性相品 這四品我們綜合的來說 就叫做勝義了義之教 所以一談到勝義了義之教 就包括了前面的四品 的所有的內容 於此勝義了義之教汝當奉持 你對於這個四品的內容 要好好的下一番工夫 來跟他修學體悟 甚至於誦念批讀 不要就是跟他忘記了 或者跟他放棄了都不可以的 好好的能夠把他記著 而且每天來修學他 所以我們到這邊為止就是說明 這一部解深密經 他的主要的義理的部分 也就是境 就是境行果的進的部分 他總共包括了四品 這個四品涵蓋起來 我們就稱之為勝義了義之教 解說完了之後 說此勝義了義教的時候 於大會中 來參加這個大會的 當然是非常多非常多的人 尤其就是於比丘等的四眾弟子 乃至於這些天人或者是菩薩們 可以說非常多 現在我們就以來參加的人 來跟他瞭解一下有多少的人 悟得了這種法義的功德 這個大會之中 第一有六百千眾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來聽的聽眾 有六百千眾生 六百千我們從 個十百千萬來算的話 當然就是千 千再來 千再來就是萬 所以十千就是一萬 百千就是十萬 所以六百千 就是等於六十萬的眾生 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就是最開頭的 對於佛陀所講的道理裡邊 引發了他的根機 引發了他的興趣 甚至於發了這個菩提心 這發菩提心我們具足的來說 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翻成我們中國話就是 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正等正覺 其實就是成佛的意思 所以要發成佛的心 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 發菩提心 要開始來修菩薩道 要開始來修學以後一定要成佛 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是成佛了 要發這個成佛的心 第二類的眾生就是 有的六十萬眾生是這樣子的 發菩提心 另外第二類就三百千的聲聞 遠塵離垢 三百千就是三十萬 有三十萬的這麼多的聲聞弟子 他們遠塵離垢 遠塵當然就是離開世間法 這個塵其實也代表著隨眠煩惱 離垢就是離去了塵垢 就是我們一般的 貪瞋癡等等煩惱性 甚至於就是在於我們所謂的 六個根本煩惱 十個根本煩惱 都可以算在裡面的 所以聲聞的遠塵離垢 其實說起來就是 斷盡煩惱的意思 代表著說這些聲聞弟子 都證到了阿羅漢果了 都證到了阿羅漢果了 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對於諸法 聲聞弟子所修的法當然就是 四聖諦法門了 得法眼盡 法眼就光明的意思 就是清楚瞭解的意思 就是無所障礙 對一切法無所障礙 當然就是斷盡一切的 就是障礙性 一切的煩惱性 所以能夠對於真理對於佛理 能夠有所體悟有所體會 而達到清淨了 所以這個法眼盡 這邊就講說最少也登初地以上 就是見道位了 見道位 所以是以聲聞根性的眾生 這些比丘們來那個地方 聽佛陀講這個勝義了義之教的 這些教義教理之後 他們就悟得初果悟得二果 悟得三果了 甚至於就是一百五十千的聲聞 永盡諸漏 一百五十千就是一百五十萬 有這麼多的聲聞弟子永盡諸漏 永盡諸漏就是一切煩惱 全部斷盡了 得到心解脫 心得到解脫 當然就是超越三界了 證得阿羅漢果的境界了 另外的七十五千 就是七萬五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有這麼多的菩薩根性的弟子們 就得到了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當然就是說 得到了銳利的那種智慧 能夠明見諸法達到無生的境界 就是說悟得一切萬法的 無生的真理 所以就能夠印可生決定解 不再猶豫的這種程度 這個無生法忍 以一般來說的話 就是登初地以上 有的經論他會說是 到八地以上才能夠真正的叫做 得到無生法忍 初地也好八地也好 其實說起來 都是登地以上的菩薩了 這樣子來看就是說 聽解深密經 聽到這個地方 就有這麼多的比丘們 是聲聞乘根性的 或者是菩薩根性的 好多好多都能夠證得初果 證得二果證得三果 乃至於證得阿羅漢果 菩薩根性的 都可以達到登地以上 就是說對於佛陀 當下聽聞就是有所領悟 幾十千幾百千 我們一般來講是比較不習慣 但是東南亞國家的人到現在 都還是幾十千的 這樣子的一種算法 像新加坡像馬來西亞 他們都不叫做幾萬 都是是二十千 或者是三百千是這樣子來算 幾萬塊錢的 所以這個幾百千幾百千 東南亞國家到現在 都還是這麼樣子的算法 到這邊為止 就是我們解深密經的第二卷 就這樣子圓滿了 而且對於 應該要瞭解的這些義理 也都是解說清楚 接著第三卷 就是解深密經卷第三 就是談到分別瑜伽品了 也就是說要繼續的 好好的實際的來修學 道理的部分聽過之後 你總是要實踐 要實際的來修 所以分別瑜伽品 就是來說明要怎麼修 修的方法你要怎麼樣子的 來去領悟他 瑜伽翻到我們中國話 就叫做相應 達到相應 這個要相應當然就必須 心與境要相應 或者你的內心裡邊 要來去觀一切萬法 你去觀的法跟你的心 要達到相應 所以相應 必然就是要兩個法以上 達到和合的境界 這個叫相應 這個瑜伽因為是印度音梵文 現在到了我們中國的翻譯裡邊 因為他是多義不翻 因為義理很多 所以就沒有跟他翻成我們中國 沒有翻叫做相應 所以有很多的經文裡邊 都還是用瑜伽來說明 譬如說放焰口的 我們說瑜伽焰口 都認為說這個瑜伽 是不是和放焰口有關係 這個是沒有關係的 這個他當然在放焰口的時候 你看看金剛上師 他就是要三密合一 他的三密合一就代表著在台上 一方面就是要念咒語 所以我們的焰口本 咒語非常的多 每一個咒語都有他的手印 有他的手印 就是一方面念咒語 一方面手還是要不停的 來打手印 這個叫做身密 再來就是語密 所以嘴 嘴裡邊念咒語就是語密 因為咒語沒有翻譯的話 根本不懂得他什麼意思 再來就是身密就是要打手印 一定要配合 再來就是要意密 就是心一定要觀想 所以那個咒語裡邊的意思 還要你打手印配合 你的心裡邊要觀想 我現在念到了 是什麼樣子的內容 一定要觀想出那個意義出來 這個就是身口意三密合一 我們稱之為就是密宗裡邊 有關於在放焰口的時候 金剛上師的他的動作 但是我們這邊所講的瑜伽 不是講放焰口有關係的 甚至於還有其它的印度當時 他們的一些宗教 都很重視這種禪定工夫裡 也會講到這個瑜伽 甚至於還有外道的 他們的瑜伽的這種教派 甚至於我們現在 我們現在有一種運動叫做瑜珈 就是要練瑜珈術 這是一種運動 其實這個瑜珈 他們所寫的這個梵文 其實就是我們這兩個字 是一樣的 瑜珈術裡邊 你看他們要打瑜珈術的時候 也是一樣心要很靜 手腳的動作配合呼吸 也都是要達到相應的境界 這麼樣子的這麼多的意思 我們這個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這個瑜伽最主要的 我們的重點在哪裡 我們的重點在止觀的修學法 止跟觀 就說第一個要先讓我們的心 能夠靜得下來 要止 妄想不要起妄想 也不要就是太過於昏沉 提起精神來好好的來觀 你有辦法止不起妄想的話 心寂靜 你就說我要來觀 我在想我要觀什麼樣子的法義 觀什麼樣子的法理 你真的要去觀 觀的話就是要去好好的 深入的去思惟 深入的去就是抉擇 有抉擇才能夠引發智慧 你沒有抉擇的話 就引發智慧不出來 所以深入經藏能夠智慧如海 一定要有觀 所以我們佛教 是很重視這個觀法的 這個地方的分別瑜伽品 重點就是說讓我們來瞭解 這個止觀的重要 止觀的修學法 對於我們前面 所談到的這些道理 你要怎麼的來觀 止觀有多少種等等 這個都是我們這一品要說的 這一品的當機者也就是說 總是會有弟子們起來發問問題 這個地方所要發問的是誰 就是慈氏菩薩 慈氏是誰 原則上我們就說是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 彌勒翻到我們中國話就叫做慈 慈悲的慈 所以你看 每天都是笑嘻嘻的 非常的歡喜心 所以慈是給予眾生快樂 所以你只要憂愁 你看到彌勒菩薩他的笑臉 你就知道一切痛苦還是要放下 心情把他打開來 慈氏菩薩 在於我們中國的流傳當中 甚至還有說是布袋和尚的 是他的化身 布袋和尚他的袋子裡裝什麼 是好的是壞的 全部往袋子裡面裝 做什麼 能夠把他消化掉 你如果消化不了的話 以現在的名詞來說 就是得憂鬱症 就會得燥熱症就會心情不好 什麼都能夠把他給消化掉 能夠吸收消化 一切都是沒有事情的 所以這個慈氏菩薩 表示我們一般說的彌勒菩薩了 彌勒菩薩就是慈氏菩薩 他就向佛陀這麼說 白佛言 這個白如果要讀破音字的話 叫做白 就是告訴的意思 世尊 菩薩依何 菩薩何依何住 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缽舍那 起來請教佛陀了 他說世尊 我們菩薩們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 要何依 依就是要依托 就是要仗託 就是要依靠什麼 我現在要來修學了 要來修學我要依靠什麼來修 總是要有得依 要有一個什麼東西 有一個什麼因 或者有什麼助緣 再來何住 我要安住於怎樣子的境界之中 於大乘中來修奢摩他 於大乘中來修毘缽舍那 奢摩他是印度話 翻到我們中國話就是止 停止的止 這個止的意思就是很寂靜 心不燥動 心不昏沉 你能夠很安靜的 於在於我們所講的 心所法的捨心所法當中 行捨的平等法之中 你能夠安住下來 能夠沉靜寂靜下來這個叫做止 觀 觀就是毘缽舍那 毘缽舍那就是觀 所以要觀的話 你就必須要去觀察 要去思惟要去抉擇 要去分辨等等 你就是要用腦筋用我們的心識 好好的去跟他分析一切萬法的 一些義理 這樣子的就是說明 我們如果要修闍摩他 我們如果要修毘缽舍那 我們的心要依止 要依止在什麼地方 我們要如何的安住 我們的心來修學 這麼問 所以所要問的說 我要修止觀的話 我的心要安住在哪裡 要依靠什麼 佛陀就告訴這個慈氏菩薩 告訴慈氏菩薩 他說善男子當知菩薩法假安立 及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 為依為住 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缽舍那 就說如果要讓你的心 能夠有一個依靠 要讓你的心能夠安住來修學 必須有兩個條件 要懂得兩個 第一個條件是什麼 就是菩薩法假安立 要瞭解要知道 一個菩薩要修學的時候 要來懂得法假安立 什麼是法假安立 說一句比較簡單的就是 佛陀所講的這些經教義理 以我們現在來說就是 所留下來的三藏十二部教典 三藏十二部教典 就是我們一般所看到的經典 大正藏 磧砂藏等等 這樣子的一種經典這麼多 為什麼叫做法假安立 因為佛陀所悟到的真理 真正的體悟到這個道理而成佛 這一個我們一般就是說 以根本無分別智所體悟的 以根本無分別智 既然叫做無分別 沒有辦法去用世間的語言文字 來加以形容的 那個境界 來悟到世間的理體性 所以是佛陀的智慧 以世間的真理達到合一的境界 這個境界是不能夠用我們的 世間語言來描述的 描述不出來的 描述不到的 既然是描述不到的話 現在佛陀已經悟到了 已經瞭解了 現在要解釋給我們聽 解釋給弟子們聽 你總是要有用 藉用世間的語言文字來做解說 世間的語言文字 都是因緣所生法 體性是空性 都是非實有性 但是為了要讓眾生瞭解 他所悟到的真理 也希望眾生能夠好好的來修學 也希望大家能夠跟著他一樣的 來修行之後有所證悟 而達到成佛的境界 也就是說希望每一個眾生 都能夠成佛 所以我們的經典裡邊就說了 佛陀為什麼要出現於人間 就是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什麼大事因緣 就是為了要開示悟入佛的知見 佛陀所悟到的這個真理 佛陀他就是出現人間 就是要來開示悟入 來解說來說明來讓眾生瞭解 讓眾生來修行 讓眾生也能夠 悟到這樣子的程度 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佛了 也希望我們每一個眾生 都能夠成佛的 既然要做解釋的話 就要借重世間的語言文字 以佛陀當時來說的話 就是借重這個語言音聲來講 我悟到了世間的苦 悟到了涅槃寂靜 這一些其實說起來都是世間法 都是假法 所以叫做法假 即使說是苦 苦不管是三苦八苦的苦 當然是世間法 就是佛陀講說 我悟到的境界是涅槃 我悟到的境界是解脫 我悟到的境界是 就是寂靜 真如理體涅槃 可以說都還是世間的名詞 所以既然都還是世間的名詞 跟他所悟到的境界 還是有一大段的距離 所以即使佛陀講滅諦 講涅槃講圓寂都還是世間法 所以這一些所講出來的 是世間法也好 是出世間法也好 其實都是世間的語言音聲 所以都是法假 借著這一切假法來安立 來建立這樣子的一個義理 來說明這義理 讓大家能夠聽 讓大家能夠來瞭解 甚至於依著這個方式來修學 所以這一句話就說 要修學止觀一定要多看佛書 就是這個意思 對於三藏十二部教典 雖然是世間的假法 所建立的這些經教 你還是要看還是要去理解 經書看得越多 對於佛陀所解說出來的 世間的真相也就越明瞭了 越能夠去體會了 所以這個是第一個 所以要禪坐要禪觀的 不是說我是不立文字的 我是教外別傳的 我什麼書我都不要看 其實我們的禪藏 還是有好幾十本 不是說都沒有立文字 還是有的 所以說你要止觀 觀一定要去觀想佛理 你的佛書看得不夠多 你怎麼去觀想 所以說佛書看得越多是越好 所以平常就是說一方面看佛經 一方面去打坐或者靜下心來 好好的入於這種禪觀之中 你才有辦法 融會貫通所有的佛理 所以第一個就是要知道 菩薩就是要能夠 來懂得法假安立 什麼是法假安立 就是一切的經教 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 三藏十二部教典 就是我們所謂的經書論典 要多看 第二個要不捨 不捨菩提願 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 也就是說發願來修學佛法 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成佛 你要成佛 你就是一定要發心要發願 你有一個目標你有一個理想 你要朝這個目標 朝這個理想來努力 中間不管遇到什麼障礙 中間不管有什麼困難 你都要能夠 超越這個障礙跟困難 不要灰心 也不要放棄 所以這個不捨 不可以捨棄這個菩提願 成佛的願力 人生在世可以說障礙太多太多 煩惱太多太多了 自己本身所引生的障礙就很多 我們自己本身的病 就是一種病魔障礙 我們自己本身要起貪念 要起瞋恨心要起愚癡心 種種的煩惱障礙煩惱魔 像這樣子以自己本身來說 自己本身的障礙就很多了 再加上我們的人事關係 的調和上 如果更不順心的話障礙更多 佛陀在經典裡邊也有說 未成佛道要先結人緣 人緣越好人緣越廣 我們的障礙 當然也就會比較少一點 但是你如果是跟人家 結惡緣的話 這個惡緣當然障礙 就很容易顯現 所以這個地方就說 我們人跟人之間的相處 難免都會有很多的障礙 佛在世間裡邊障礙非常多 但是這邊講要不捨這個 成佛的願力 不要捨棄 障礙再怎麼多 障礙再怎麼樣子的 讓你不能夠去承受 你還是要承受 所以修學菩薩道就是難行能行 難忍能忍 別人忍受不了的我還是可以 別人沒有辦法去突破的 我還是可以 就是達到身疲力盡 達到本身粉身碎骨 都是可以的 一定要達到這個目標 所以在修學止觀的時候 這個成佛的願力 還是不可以退的不可以捨棄的 一定要好好的 掌握住我們的目標來努力 所以就是以這兩個 一個就是法假安立 就是三藏十二部經教 一個就是不捨成佛的願力 你如果依照這兩個為依為住 依靠這兩個 你就能夠安心的好好的來修學 所以這在大乘法中 就能夠修奢摩他跟毘缽舍那 這一個就是慈氏菩薩所問的 一個問題 我們這一個分別瑜伽品 這麼一品當中可以說 慈氏菩薩他真的是問題很多 又很有耐心的來問 佛陀也是很有耐心的來回答 所以我們這一品 總共有十八個問題 其實十八個問題是大問題 大問題裡邊還有小問題 我們現在就把他分為十八門 十八個主題來做解說 當然如果談到 某一個問題的當中 還有一些就是小問題的 就是順著這個解答當中 再來請教佛陀 所以我們這邊總共是有十八門 十八個主題來請教佛陀 如何來修止觀的問題 剛才所談到的這個第一 就是分別止觀的依跟住 所以我們這個第一門 就是分別止觀的依住 依住門 第二就是第二個主題 第二個大問題 就是慈氏菩薩再問 所謂問的就是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 又跟佛陀說了 如世尊說 世尊以前曾經說過的 說什麼 四種所緣境事 就是說我們的心來緣取境界 有四種 有四種境界相 四種境界相是什麼 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第二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第三者是事邊際所緣境事 第四是所作成辦所緣境事 佛陀你以前曾經解釋過這兩種 心所緣的境界相 這四個當中於此四中 幾是奢摩他所緣境事 幾是毘缽舍那所緣境事 幾是俱所緣境事 這四個如果從止觀來說的話 哪一個是屬於止應該要去觀的 哪一個是屬於觀 要去抉擇分別的 又哪一個是止觀是同時 來成辦的 像這樣四個問題 要配合止觀來瞭解 這個就是我們的第二個主題 叫做止觀所緣差別門 我們止觀在緣取的境界當中 有什麼樣子的差別不同 佛陀以前曾經解釋過 四種所緣境事 心緣取境界有這分為有分別的 無分別的 或者事邊際的 再來就是所作成辦的 這個所緣境事 我們現在怎麼來分 佛陀就跟他回答 佛告慈氏菩薩曰 善男子 一是奢摩他所緣境事 好 我們先講第一個 奢摩他所緣境事 就是奢摩他就是止 止所緣的就是什麼 四者裡邊的第二個 第二個就是 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無分別 止就是讓你心能夠寂靜 就是不動 所以他是無分別的 再來一是毘缽舍那所緣境事 毘缽舍那就是觀 觀就是要去瞭解抉擇分別 乃至於要去 跟他分辨 所以他是什麼 他就是剛才所講的第一個 有分別的影像所緣境事 因為他要去分別要去觀 另外的兩個 二是俱所緣境事 事邊際所緣跟所作成辦這兩個 都是止觀同時來緣取的 所以我們再跟他分了 就能夠瞭解說 四種影像當中 就是有的是止有的是觀 有的是兩個同時 這個就是我們十八門當中的 前二門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