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淨珠法師 講題:解深密經 37 解深密經 第三十七集 諸位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我們看解深密經第二卷 無自性相品裡邊 最主要的來瞭解 在般若經裡邊 有談到一句話就是說 一切法他是無生無滅 還有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一切法也皆是空性 以這樣子的一個意思 當時的弟子聽眾們 有的是聽不懂 所以在這一個解深密經 的這個會上 就有弟子們提問題起來問 這個第二卷的這一品 是勝義生菩薩來問的 佛陀在解說的過程當中 尤其是我們課文的 第六十六頁這裡 就有談到說五事的具不具足 對於聽般若經 有沒有辦法去瞭解 這個也是一個懂得 般若經裡邊所談的 一切皆空的道理 他的承受度 也就他的信解度的淺深的不同 在六十六頁的倒數第四行這裡 於是經中 這一段接下來就談到說 需要五事具足的這些有情眾生 他對於所聽到的般若經的義理 你才有辦法如實解了 還有六十七頁所說的 就是於如是法能夠生深信解 於如是義能夠以無倒慧的 如實通達 甚至於在這個通達之後 能夠善修習 甚至於能夠證得最極究竟 這樣子的一種功德性 得到最高究竟圓滿的境界 需要就是要五事具足 這一個在課文裡邊就說 已種上品善根已親近諸藏 已成熟相續已多修勝解 第五個已能積集 上品福德智慧資糧 五事具足的有情眾生 來聽般若經的道理 他就能夠聽得懂 有辦法去信解 有辦法以無倒慧 來如實的達到通達的境界 甚至於達到經過修習位 達到成佛 今天我們要看的 就是六十七頁的第四行這裡 就談到說五事不具足的 這一類五個條件當中 第五個沒有具足 所以課文裡邊就說了 第四行 若諸有情已種上品善根 已清淨諸障 已成熟相續 已多修勝解 未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 五個條件當中 第五個他沒有具足 所以未能他還沒有還不能夠 來積集福德的資糧 跟智慧的資糧 代表福德不夠智慧不足 這樣子的情況之下 這一類的眾生 前面的四種是已經具足了 但是因為福德的不夠 智慧的不夠 所以其性質直 他的性就是他的體性本性 這一類的有情 他就是一種質直的性質 就是很爽直的性質 也就是說這一種人的個性 就是不虛偽的不虛假的 很耿直的那一種個性 因為是直直類 既然說他是不會做作的 他不會是一個偽君子的 是一種很正直的人 是這樣子的有情眾生 雖無力能思擇廢立 而不安住自見取中 這一類的有情因為前面有說 智慧不足 所以雖然沒有這種智慧的 這個能力 能夠來思惟抉擇 應該要斷的不善法 或者應該要建立的那種善法 他還沒有這個能力去分別 所以無力 沒有這種智慧的能力 來思擇廢立 來思惟抉擇 應該要廢除的是什麼 應該要建立的是什麼 有很多很多的善法不善法 他分不出來 所以而不安住自見取中 雖然他的能力是不足的 但是他卻不執著 不執著的意思也就是說 他不會就安住在於 自己所認為的這一個程度 或者是內容 或者是他所認為 的這種瞭解之中 他不會 所以他不安住 他說他不會一直的執著在 自見取中 自己所認為是怎麼樣 就是怎麼樣的 這樣子的一種見解之中 他不會 代表著他還是一樣的 會去接受別人的意見 所以他就不會去妄測 妄猜佛陀的意思 他還是會聽佛陀的內容 他還是會聽他人的引導 所以彼若聽聞如是法已 於我甚深祕密言說 雖無力能如實解了 然於此法能生勝解 發清淨信 這一類眾生 雖然是能力不足 但是他不會太過於執著 所以他如果聽聞了 如是法語 什麼如是法 就是我們前面所談過的 般若經的義理空的道理 聽了之後對於我所講的 這種甚深密義言說的 這種微妙法 雖然說他沒有這種智慧的能力 去分辨 能夠去如實的解了 知道說佛陀怎麼說 就怎麼的去契悟 怎麼的去瞭解 他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智慧 但是對於所說的這種 般若義理的空的道理 他卻能生勝解 他能夠以這個有漏智慧 去殊勝的理解 代表著他還是會理解 只不過他理解的程度 不能夠達到無漏智慧 不能夠如實的去了知 所以對於佛陀所講的 前面的般若空義的道理 他還是可以引生勝解 他同樣的可以引生淨信 就是清淨的信心 信此經典是如來說 相信這一部般若經的義理 是如來所說的 是其甚深顯現 甚深空性相應 難見難悟不可尋思 他相信說 這一個空的道理 一切法皆是空性的 這一個他相信 這個是佛陀親口宣說的 但是這樣子的道理 是甚深顯現 他是很深的一種義理 不容易瞭解的 甚至於一切諸法的性相 也是非常深奧的 不能夠去理解的 所以甚深空性相應的 完全是以空相應的義理 不容易瞭解 所以這些空的道理 是難見難悟 是不容易去理解的 不容易去體悟的 不可尋思 尋思就是分別心 就是我們內心裡邊的 分別的這種作用 所以既然不可尋思 這空的道理究竟空的義理 不是能夠用我們的心識 可以去做分別的 非諸尋思所行境界 所以他不是我們能夠想得到的 不是我們的心識上 我們的有漏心識裡邊 能夠去做分別的境界 他是微細詳審 聰明智者之所解了 所以這樣子的空的境界 他是非常微細非常微細的 而且是詳審 內容他是非常詳細 而且是很甚深的 不是我們一般的有漏智慧 能夠去瞭解 而且是要以無漏智慧去體悟的 所以他一定要具有 聰明智慧的人 他才有辦法解了 也就是才能夠去通達 有所體悟 於此經典所說義中自輕而住 所以這一類的有情 哪一類 五種條件當中 就是缺少福德智慧 的這一類眾生 他自己本身能夠瞭解說 般若經的道理真的是甚深 真的是很深奧的 是要有聰明才智的人 才有辦法去體會的 我 我的智慧不足 所以他自己本身 就對於這個有關於這個 空性的教典裡邊所說的義理 他都自輕而住 自己能夠站在於自己 智慧不足的立場裡邊安住 安住甚至於對前面所說的 能夠信仰我們的如來 金口所說的這個道理 我雖然是不懂 我雖然是智慧不足 但是我相信 我有這個信心 知道說這個是佛陀所說的 他自己本身是自輕而住 就自己本身還是很 就是非常的自己本身能夠 以低姿態來瞭解自己的能力 所以作如是言 他就這麼說了 說什麼 諸佛菩提為最甚深 我們佛陀所證悟到的 菩提的那種智慧力 菩提就是覺 覺就是覺悟 就是要有智慧才能夠覺悟 所以佛陀他能夠證得這個菩提 的這種智慧 是最甚深最甚深的 諸法的法性也一樣的 佛陀所證悟到的 諸法的法性的義理 這一個也是最甚深最甚深的 唯佛如來能善了達 所以諸法的一切性相 一定是只有佛陀才能夠 圓滿具足的去體悟到 所以唯有佛陀他才能夠了達 了達什麼 諸法的法性 完完全全究竟體悟的 就只有佛陀 你就是十地菩薩還缺這麼一點 非是我等所能解了 所以他自己本身 就能夠很低姿態的來說 這一個這麼深的 諸法法性的境界 不是我們這樣子 缺乏智慧的少智少慧的人 所能夠理解得到的 所以我們是凡夫眾生 我們當然還是有很多很多 對於佛陀所說的這些教義教理 還是體會不到的 那是一定的 所以我們就是要努力的來學 來聽 聽了之後自己就去思惟 甚至於自己實際的 從這個止觀的過程裡邊 去跟他觀想去跟他體悟 這一個慢慢的 才能夠達到成佛的境界 所以我們現在如果說佛理很深 佛理真的是很深我聽不懂 這個是一定的 一定的當中 我們卻是不要太過於氣餒 就是說自己要提起精神來 佛陀都能夠從凡夫的修行 達到成佛了 還有很多大菩薩 也都是發菩提心 而成為大菩薩的 接近於成佛 甚至於我們說都是一生補處了 當然也就接近於成佛 他們的程度能夠如此 我們也是可以 所以我們就是自己本身 要有自信心 只要能夠努力能夠精進 而且在佛法裡邊 下一點工夫的話 我們有一天也一樣的 可以達到究竟涅槃 解脫的境界了 所以這一類的有情眾生 自己就說 佛陀的境界諸法法性的 這麼甚深的境界 都不是我們這種少智少慧的人 有辦法去理解的 諸佛如來為彼種種 勝解有情轉正法教 所以我們的諸佛如來 十方世界佛都是一樣的 能夠為種種勝解有情 能夠去殊勝理解的有情 代表什麼 代表還是有那麼一點點智慧的 有要要求達到圓滿智慧的 這些精進心發菩提心的有情 能夠為他們轉正法教 就是轉正法輪 表示對正法的種種圓教 佛陀他就對應眾生的根機 就一層一層的跟他們做解說了 諸佛如來無邊智見 我等智見猶如牛跡 這個地方就舉一個例子 就是說佛陀的智慧 當然是無邊的智慧 因為世間的一切萬法 他是無量無邊的 佛陀所悟到的真理的 諸法的法性 當然也是遍於一切法之中 所以佛陀的智慧 也是無邊的智見 就是智慧能夠來體見一切萬法 我們 我等 我們當然 我們的智慧還是很低 還是很淺陋的 所以我們的智慧 雖然有這麼一點點 我們就說只要出生為人 一出生就有生得慧 一出生就有智慧 你看小孩子一出生他 餓了他就要哭 有人對他比較凶的臉相 他就會哭 或自己本身感覺到不舒服生病 他就會哭 高興了吃飽了睡飽了他就會笑 甚至於比較投緣的 就要給他抱 像這一個我們就稱之為生得慧 不要人家教自然就會有的 所以只要是出生為人 一個落地的娃娃 他都會有這樣子的 一種智慧的表現 何況我們都是受過教育的人 讀了這麼多的書 你說我們的智慧很短小嗎 其實還是有的 有的當然有漏的智慧 跟無漏的智慧來比較 當然還是差了 所以我們可以說我們的智慧 都非常的短小 很淺薄 淺薄的猶如什麼 就像牛亦 牛走過去之後 他的腳印的這種痕跡 腳印的痕跡 當然就代表著如果有下雨的話 這個牛跡當中 這個就牛的腳印裡面 所積的水就一點點而已 但是佛陀的智慧 我們說猶如大海這麼大 無量無邊的海水 所以佛陀的智慧猶如大海水 這樣子的無量無邊不可斗量的 但是我們凡夫眾生智慧短小的 我們的這種一點點的聰明才智 就如同牛的腳印裡邊的水一樣 一點點而已 所以對於一切諸法的法性 我們不可能馬上有所理解 對於佛陀的智慧 就是我們的目標 我們所要追求的 最後的究竟解脫的 這一段話就是他的一種 自我的理解 佛陀的智慧是這麼的高深 這麼的甚深 佛陀所悟到的諸法的法性 也是這麼的甚深 所以佛陀的智慧是無量無邊的 不是我們所能夠跟他相比的 我們的智慧 猶如牛跡裡邊的水一樣 佛陀的智慧就猶如大海的水 這麼的多 於此經典雖能恭敬為他宣說 書寫護持披閱流布等等 就是說這一類的有情眾生 他自己有自知之明 知道說自己的智慧很淺薄 知道說自己的智慧 真的很短小 就怎樣 很用功很精進 這邊說的對於這個經典 他能夠恭敬供養 下面就說出來了 為他宣說這是一個 再來書寫護持批閱流布 殷重供養 還有受誦溫習 到這一邊為止 總共就是有八種的修行法門 這種八種的修行法門 在我們的般若經裡邊 有談到說一個菩薩一個修行者 要來瞭解佛教的義理經典 身為一個佛弟子的精進努力 要有十法行 要有十種好好去修的這種法門 什麼是十法行 根據我們的般若經裡邊所說 第一個就是要書寫 要寫 第二個就是要供養 第三個要布施給他 要施他 第四就是要諦聽 像我們現在就是注意的來聽 第五就是要批讀 有空的時候像我們的解深密經 有空的時候就要拿起來誦讀 拿起來看拿起來讀 第六就要受持 第七就要廣說 你懂得要解釋給不懂得人聽 或者有人請教你問題 你已經有聽過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講些什麼意思 你要講給人家聽 這個廣說 再來第八就是要諷誦 就是要來誦經把他請出來 拿來有時間就要讀幾遍了 第九就是思惟 第十就是要修習 總共就是十種 這個十種當中我們剛才 課文裡邊的 這一二行裡面所說的 就包括了八種了 像這個宣說 就是其中的一種 為他宣說了 就是我們第七的廣說的內容了 再來就是要書寫了 要書寫就是第一個的書寫 除了書寫之外還要給他護持 就是說那個經書 要給他們保持得很好 再來就是要批閱 批閱就是我們剛才所講的 就是批讀的部分 就是有時間要看要多看多複習 再來就是流布 流布就是我們十法行裡邊的 就是第三個的施他 就是要布施他人 再來就是殷重 殷重供養 殷重你就是要很慎重的 很虔誠至誠的來跟他做供養 所以這一個也是我們的 十法行裡邊的一種 再來要受誦 受誦就是我們的第八個的諷誦 就是要把他讀出聲音 剛才的批讀 批讀裡邊就是我們課文裡邊的 批閱 就是要看 一個是默默的看默默的來複習 來溫習 受誦的話這個誦 就是要讀出聲音了 就是好像在誦經一樣的 念出聲音來 再來就是要溫習 這個溫習就是像第六個的受持 就是要好好的來瞭解他的義理 這個總共就是有了 八種的修習法門 所以六十九頁的第一行就說 然猶未能以其修相發起加行 就是說雖然這一類的有情 他已經在十法行當中 已經很用功的 八種的修學法了 又是讀又是寫又是看又是複習 或者講給他人聽等等 但是還缺兩種 缺哪兩種 就是十法行的最後兩個 一個就是思惟 一個就是修習 思惟就是要去觀 修習就是要去實踐 實際的來表現出來 除了我們一般的要書寫 要讀誦之外 主要的就在我們的 配合菩薩的六度法門當中 你都要實踐得出來 所以這邊說未能 就是還沒有 還沒有把他的修相發起加行 還沒有加行 就是說沒有把十種法行 全部的以用功的心態 精進的心態把他給表現出來 還沒有 還缺兩個 是故於我甚深密意 所說言辭不能通達 他只不過是前面的八種 只是外相的 真正的對於佛理的瞭解 一定要內心裡邊的觀想 而且還要實際的 把觀想之後 有了體悟就把他發表於 我們的身口意三業上面 你的種種的舉止動作 都要符合你內心裡邊 所觀想的這些義理的這些內容 因為還沒有 所以對於我所講的這個 甚深密義的言辭 就是般若經裡邊的意思 就不能通達了 就是還瞭解不到 既然還是瞭解不到 由此因緣彼諸有情 亦能增長福德智慧二種資糧 雖然說是還不足 因為沒有確確實實的 入於定觀之中 沒有去思惟 也沒有好好的去實踐 雖然是如此 但是對於福德智慧二種資糧 他也會慢慢的增長 他只要保持著前面的 八種的法行好好的努力 他還是可以慢慢增長的 到了哪一天的話 他說不定就能夠 入於禪觀之中了 所以於彼相續未成熟者 亦能成熟 這一類的有情 他在於本來可以說 前面的四種 已經是慢慢的有在成熟了 當然這個成熟還是不足的 他的成就還是不圓滿的 因為福德也不夠智慧也不夠 這邊特別談到 這個相續成熟的部分 因為這個相續成熟 就是跟我們這個身心有關係的 談到過什麼叫做相續 其實相續 就是我們有情的生命體 就是我們這個身心生命體 他是剎那剎那生滅的 他是生生不已的生命 在這個六道當中 一直的在輪迴過程 所以我們的生命是生生不已 我們就稱之為一種相續的 一種生命體 但是只能夠說 是前世今世來世嗎 不是 只要我們一投胎 我們的生命就是相續不間斷了 雖然說我們都是剎那剎那的 在心念當中是生滅的 我們這個色蘊本身 他也是剎那剎那在生滅的 心法是如此色法也是如此 在這個相續當中 前一剎那的滅 還有後一剎那的生 所以我們這個生命體才能夠 保持他的活潑性 如果前一剎那他不滅的話 我們後一剎那不生 也等於生命就是結束了 所以生命能夠繼續的延續下來 必須要有這個 剎那剎那的生滅過程 現在我們所要講的 就是說這個有情的相續生命體 我們是要透過修行 從這個修行的過程當中 一方面是增長智慧 一方面是斷除煩惱 智慧也好 煩惱也好 都是跟我們這個身心 是和合性的 所以這邊所謂的成熟相續 相續的成熟就代表著 你有沒有跟解脫道相應 有跟解脫道相應的這個生命體 我們就稱之為成熟相續 如果說一直的都是 一般的凡夫眾生 沒有宗教信仰 沒有入我們的佛門 沒有透過修行的話 你這個相續的生命體 就是沒有成熟 因為沒有跟這個法性相應 沒有積極這種無漏的這種智慧 甚至於我們的身心 都是煩惱充滿著的 現在因為透過修行 我們的目標是要成佛 我們的目標 就是要斷盡一切煩惱 就是要得到 最清淨的這種無漏智慧 最清淨的這個生命體 就是我們所謂的清淨法身 所以你如果有這種 善根相應的話 就叫做相續的成熟 如果不以這種解脫道相應的話 就是相應的 我們這個相續性的生命體 就是不成熟 這個地方就說 因為有前面的八種法行 的努力精進 我們在這個服務的智慧方面 還是會增長的 所以我們這個相續的生命體 他早期是不成熟 現在能夠慢慢的成熟了 也就說能夠慢慢的趨於解脫道 在這個成佛之道上 一方面斷除煩惱 一方面就是薰習這個無漏智慧 一方面就是增長 我們的福德善根 所以我們這個生命體 就能夠達到相續成熟 這一段主要的就是說 在五法的當中 他有一個是沒有具足的 有一個是不夠完全的 再來下面的這一段是說明 有可能是兩種不具足 有可能是三種不具足 有可能是四種 五個條件當中 四種條件不具足 或者全部都沒有 代表這五個必須要修學的 這種條件一個都沒有 所以這樣子在於佛陀所說的 這個甚深密義的經典當中 他當然就完全沒有辦法去理解 所以我們課文就看了 若諸有情廣說乃至 未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 廣說乃至就前面那一大段 就是不再重複的講了 就簡略的把他給帶過去 那是什麼 就是未種上品上根 未清淨諸障未成熟相續 未多修勝解 乃至就是未能積極 上品福德智慧資糧 像這樣子完全都沒有的 這一類有情 性非質直 他的本性就不是質直性 既然不是質直性的話 當然他就不能夠以直心 正直的心 來瞭解佛陀所說的義理 既然不能夠以正直的心 來瞭解佛陀所說 當然就會歪曲了就會誤解了 在這個歪曲扭曲 佛陀所說的義理 或者誤解佛陀所說的義理 當然他就會起毀謗業了 聽不懂瞭解不到 誤解了佛陀的這些義理 就可以起毀謗業了 所以這裡就說非質直類 雖有力能思擇廢立 而復安住自見取中 這一種非質直類的 心是歪曲的心是不正直的 這一類有情 他雖然說也有他的 一種智慧存在 什麼智慧 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生得慧 或者就是說他的這種邪知邪見 所引生的那一種聰明才智 所以他雖然有這一股能力 能夠來思惟 說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什麼是要廢除的不善法 什麼是要建立的善法 但是他卻住於自己的自見取中 他自己本身的邪知邪見 他自己本身的執著 他就安住於在自己的 這樣子的錯誤的認知之中 以自己認為對的就是對 以自己認為不對的就是不對 別人怎麼說 他就是認為不對的話 就是不對 這一類的有情就是安住 自見取中了 彼若聽聞如是法已 於我甚深密意言說 不能如實解了 所以這一類的有情 如果聽到佛陀所講的 這種不生不滅 就是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的這種法門的話 他即使聽了這麼甚深的法義 他也是不能夠如實解了 因為什麼 他會歪曲掉 他會誤解掉 所以他就沒有辦法 遵照佛陀所說的這些義理 如實的去瞭解 於如是法雖生信解 然於其義隨言執著 最重要的因為他有自見取 有他自己本身的見取 就是他的思想的執著 有這種思想執著 即使聽了佛陀所說的義理 他也會相信說 對 這部經是佛陀說的 對 般若經是佛陀說的 他相信 但是他卻不能夠從佛陀所說的 這些義理當中 來瞭解佛陀所講的 這樣子來講的話 佛陀所講所教導的 這些義理當中 他就不能夠如實瞭解 而隨言執著 就隨著他自己本身 或者以他自己本身的執著性 來瞭解經典裡邊 經典這麼講 他就是只有這麼樣子的瞭解 他沒有辦法真正的 從這個文字當中 來瞭解裡邊的義理 內在的義理他瞭解不到 內在的義理他沒有辦法 真正的去如實知 所以他就這麼說了 因為經典裡邊是這麼講 他就這麼說 說什麼 謂一切法決定皆無自性 因為般若經裡邊說 一切法皆無自性 所以他就說決定的 因為這是佛陀說的 佛陀在般若經裡邊有說 一切法皆無自性 所以一切法是決定的皆無自性 再來般若經裡邊所說的 一切法是不生不滅 就是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他就說這個是佛陀所說的經典 所以是決定性的不生不滅 是決定性的本來寂靜 也是決定性的自性涅槃 就是從這個文字裡邊 去起執著了 而沒有辦法從文字的內容當中 來瞭解 由此因緣於一切法獲得無見 即無相見 所以他這樣子來看佛經 以他自己本身的執著性 以他就是說在所有的條件 不具足的情況之下 智慧不足福德不足 乃至於身心當中 都是不夠成熟的情況之下 來看我們的般若經 他就會有這樣子的一種 文字的執著性 這種執著性裡邊 他就會起了無見跟無相見 無見最主要的就是從這個無 一切皆無 一切皆沒有的 立場裡邊來瞭解 這個在無的所執著上 所建立的 這樣子這個無見 無的見解 無相見 無相 因為我們前面有說 釋迦牟尼佛講的一切法 可以從三相裡邊來做說明 一個是遍計所執自相 或者依他起相和圓成實相 這個三法應該要給他分清楚 一切皆空是指著遍計執來講的 遍計執是真的 都沒有他的實體性 是空的 但是依他起跟圓成實不可以空 一個從事實的立場來說 有他的因果性 一個從一切法的 內在的理體上 來說他是圓成實性 所以這兩種法不可以空的 但是這一類的有情 他卻是無相見 對於這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 的三種性相 都認為也一樣的 佛陀說的一切法皆是無有自性 所以他們就從 這個般若經的意思裡邊來瞭解 就否決掉了 解深密經裡邊所談到的 這些義理 就說對於三相的 這個體性的有跟無 他一概的把他說皆是無相 的這一種見解這一種思想 這樣子由得無見無相見故 第一個就是無 認為一切都沒有 第二個無相見就是否定 這三種自性 所以就撥一切相皆是無相 撥一切相皆是無相這一句話 就是來解釋無見的 無 一切相都是無的 下面的這一句是 誹撥諸法遍計所執相 依他起相圓成實相 這一句話就是無相見 無相就是三種自相 全部都跟他否決掉 說遍計執 遍計所執相也否決掉 依他起相也否決 圓成實相也否決 所以認為說一切法相皆是 沒有這三類的差別性的 所以一個是無見 就是撥一切相皆是無相 還有第二種的無相見 就是撥三種性相的皆無 何以故 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見解 由有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故 遍計所執相方可施設 這個三相我們就知道說 世間的一切萬法都是依他起法 依他起法從一切法 成為一個佛法的情況之下 因為我們錯誤顛倒的理解 就認為他是有實體的 錯誤的理解認為有實體 就是遍計執 這個遍計執其實說起來 是沒有他的實體性的 雖然沒有實體性 站在我們凡夫的立場 卻又每一個眾生每一個凡夫 都執著於他的 我們現在的所有的見解 可以說都是一種遍計執的瞭解 依他起是因緣所生 有辦法去理解一切法因緣所生 當體即空的這個道理 就變成是解深密經裡邊 所談到的 但是一切法 雖然說都是因緣所生 但是他的理體性 有辦法去徹悟到他的理體性 理體性一定有他的真實相 這個理體是什麼 就是圓成實 所以這邊就說因為有依他起 也因為有他實體的圓成實 所以才有引生出來的遍計執 這樣子來說的話 我們會誤繩子以為蛇 你為什麼會有這種蛇的 的這種感覺 有蛇的這種影像 就是因為有繩子 你把繩子當作蛇 如果沒有繩子的話也沒有蛇 但是有辦法去理解到繩 原來是真正因緣條件構合的 有辦法去理解到他的體性的話 就是圓成實了 所以蛇怎麼出來的 蛇從依他起來的 由依他起而建立錯誤的認知 叫故遍計執 如實的瞭解就是圓成實了 所以若於依他起相 及圓成實相見為無相 你認為說依他起也是沒有的 圓成實也是沒有的 彼亦誹撥遍計所執相 這樣子的話不只是說 他只有毀謗依他起法的非實有 就是說他不是世間的因果 或者你也毀謗了圓成實的話 同樣的道理 因為遍計執從依他起所引生 你連遍計執也跟他誹撥掉了 所以我們就說 他是屬於誹撥三相 誹撥三相就是我們前面講的 無相見 無相 三相都把他給撥無了 三相都把他給否認掉了 雖於我法起於法想 而非義中起於義想 雖然說對於我所說的 一切法之中 他還是認為 這個是佛陀親口所說的 對的 這個是佛陀所講的道理 是對的 但是非義中起於義想 但是他因為沒有辦法理解到 佛陀所說的義理 他所瞭解得到的 卻不是我所講的 不是經典裡邊所說的 所以不是佛陀所說義理當中的 內容他反而起執著說 這一個義理就是正確的 這個義理就是對的 由於我法起法想故 及非義中起義想故 對於我所說的道理 我所說的這些教法 他認為是佛陀所說的不錯 是對的 但是對於 我所沒有說的那些義理 他卻反而起錯誤的認識 於是法中持為是法 於非義中持為是義 所以我所說的教法當中 他當然還是受持說 這個是佛陀所說的法 但是在這個不是我所講的 義理的內容裡邊 他卻把他執著為義理了 像這樣子的觀念思想 當然還是不對的 彼雖於法起信解故福德增長 好了 這一類的有情 雖然對於佛陀所說的經教 他還是承認這是佛陀所說的 對於佛陀的經典 還是有他的信心 所以對於福德的部分 他還是會增長的 但是因為於非義起執著故 對於義理的部分 需要透過智慧去理解的部分 他卻是不正確的 既然是不正確 當然就是退失智慧了 真正的正確的正智 他是得不到的 智慧退故退失廣大無量善法 因為他的真正的智慧是退失了 退失了不是真正的智慧 他還是一樣的會起想法 這種法是變成惡慧了 不是那個道理 只有從這個道理裡邊來理解了 所以變成是惡慧了 惡慧就會相對的增長起來了 所以就會退失了 廣大的無量善法 對於我們的佛陀所說的 無漏的出世間的善法 他就沒有辦法去理解了 所以雖然有福德卻是沒有智慧 有的智慧只是惡慧了 對於無漏的善法不能夠證得的 這是這一類有情的 他的得失的部分 我們這一節課就到這個地方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