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題:解深密經 27 主講:淨珠法師 解深密經 第二十七集 諸位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談到諸法行相與勝義諦相 他們是相同的一 還是不相同的異 前面就舉出了十個例子 給大家做一個比喻來瞭解 十個例子當中 從第一的螺貝上鮮白色 這個來說明螺貝跟白色 是一相還是異相 這個是沒有辦法去解說清楚的 再來從黃色或者是聲音的美妙 一直到第八的就是我們所謂的 熟酥上面他的醍醐味 熟酥與醍醐味 它是一還是異 這個也是不容易去分別的 八個完全都是從 五塵的境界裡邊來做解說 後面還有兩個 就是從道理的部分 也就是說第六意識 所緣取的法塵來做例子 一個就是一切行 上面有無常性 諸法的無常性 諸法跟無常性是一還是異 這個也是不易施設的 說不清楚的 沒有辦法很清楚的去 說他們的相同跟他們的不同 再來第十個 也就是說從貪等煩惱性裡邊 來說他的寂靜相 或者是他的雜染相 貪上不寂靜相 是一或者是異 這個也是不容易去施設的 所以這個善清淨慧 是提出了問題之後 佛陀如此的來跟他做一個解說 做了解說 我們現在一個結論就來瞭解 所謂的勝義諦相 他是超過諸法的一異性相的 也就是說如果有一有異 兩者的差別 有差別有分別性的話 這個都是不對的 他一定要超越過要絕對性的 到了形而上的一個程度 這個境界 才能夠稱之為勝義諦相 所以佛陀為了要說明這個意思 就說了一個偈頌 這個偈頌也是等於 把這個問題重新的 給大家有一個整體的瞭解 這邊就說行界勝義相 諸法行相跟這個勝義相 就是勝義諦相 離一異性相 兩者是不容易跟他說出 他是一還是異的 一定要超越過 在這個差別相之上 所以是離去了一異性相 的這個境界 這個境界是絕對性的 是超越性的 若分別一異 你如果把他們二個 說是完全的不同 或者把這個諸法行相 跟勝義諦相說是相同的 如果是這麼講的話 彼非如理行 他所瞭解的就不符合 真理的這個道理了 也就是說諸法行相跟勝義諦相 他是非一非異 不能夠說他完全相同 但是也不能夠離去了 諸法行相來說勝義諦相 這兩個他們是非一非異 這個關係存在 你如果跟他分別說 他們是不同的 或者分別說他們是相同的 這個都是不符合真理的說法 眾生為相縛及為麤重縛 說明我們每一個眾生 就是受到這個相縛 或者受到這個麤重縛之所繫縛 被這兩種的煩惱線給繫縛住了 被綁住了 所以我們就怎樣 在生死當中六道輪迴 綁在哪裡 綁在這個五趣六道之中 現在我們想要超越 現在我們想要得到解脫 必須如何 要勤修止觀 一定要非常精進努力的 來修學止觀法 要止心能夠讓他沉靜 心能夠讓他沉靜 佛陀在世的時候 比如說不淨觀數息觀 這個叫做二甘露法門 這兩種方法能夠讓我們得到 猶如甘露般的解脫境界 不淨觀跟數息觀 不淨觀我們現在可以說 不容易修 所以我們一般的 都還是以念佛觀 所以平常以目前修學禪修的 可以說不是數息觀就是念佛觀 來讓心能夠止靜下來 如果以聲聞乘的 修學法門來說的話 就必須要修五停心觀 也就是說要修五種法門 讓我們的貪瞋癡的種種煩惱 能夠給他止息 能夠給他斷除 所以要修這個止 再來還要修觀 所說的觀除了五停心觀 也是一種觀法 四處觀也是一種觀法 所以我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最主要的就是能夠讓心 就是煩惱性的擾亂性的 這個心能夠讓他沉靜下來之後 能夠深入到佛陀所說的 義理裡邊去觀察去抉擇 如果有辦法進入於止觀的境界 爾乃得解脫 你到了這個時候 就一定可以得到解脫的境界 第一個要勤修 第二個要入於止觀之中 這個勤修 我們每一個人說起來 都是有墮性的 所以要自己要加功用行 也就是說一定要勉勵自己 好好的來用功 好好的來修學佛法 到這一邊為止就是有關於 來顯勝義諦的內容當中 從最開頭的說他的無二法 來說他的離言法性 甚至於說超過尋思相 我們現在的這一段 就是超過一異相 也就是說明勝義諦 是超過一異的 是非一非異的境界 接下來要看的這一段 就是第五段 也就是說來解釋 什麼是勝義諦 下面要談的就是從 遍一切一味相裡邊來說 也就是說勝義諦的這個義理 他的性相是遍一切一味 每一種法上皆有這個勝義諦裡 如何的遍一切一味 我們下面就是由善現尊者 提這個問題來問 由佛陀來做解說 來為大眾來做解答 爾時世尊告長老善現曰 等前面的那一段問題已經解決 已經圓滿了之後 這一個時候 爾時就是接下來這個時候 這一個時候 世尊就告長老善現曰 釋迦牟尼佛就跟善現尊者講 這個地方就談到一個長老 這個長老是一種尊稱 原則上第一個年紀比較大 第二個就是他的戒臘比較高 第三就是他的福德智慧 也比較是能夠超越於 其它的尊者比丘之上 這樣子就是說福德智慧具有 這個大比丘有具足這三個條件 才能夠稱之為長老 所以我們在經典裡邊 經常會看到 尤其是佛陀在於後來 後期的那段時間 可以說舍利弗目犍連 年紀也是蠻大的 像迦葉尊者年紀更大 所以在稱呼上 都是以長老來稱呼 甚至於除了這個 就是說在這個年齡在這個戒蠟 再來具得智慧 都很優先很優良的 這樣子的一個條件之下 除了稱呼長老之外 有的地方也稱呼為上座 代表了受戒就滿了二十年 或滿三十年以上 所以戒蠟都是比較高的 或者也稱之為首座 就是在我們這麼多人當中 他是排在最前面的 排在第一個的 首座 或者也稱之為乞士 乞士某某尊者 所以這一個長者就是一種尊稱 現在可以說在於我們中國 乃至於日本 差不多可以說對於 年紀稍微大一點的住持和尚 也稱之為長老 一間叢林裡邊 可以說要成為住持 都是要有一些條件的 所以叫做福德智慧方面 在年齡方面在他的道行方面 能夠為一寺 一間寺院的一種表率 所以差不多年齡 就是比較老大一點 比較長老一點 所以可以說在於中國跟日本 的禪林邊稱呼住持 也都是以長老來稱呼的 如果以目前來看的話 因為現在的學識 也都是比較提高了 年輕的當住持也是蠻多 這個年輕當住持 當然就沒有辦法 稱呼他為長老了 現在是釋迦牟尼佛 就跟這個年紀比較大一點的 這麼一個善現尊者說 善現尊者是哪一位 也可以說他就是須菩提尊者了 所以他是屬於解空第一的 須菩提尊者 他在於所有的這個有關於 性空的部分 有關於一切諸法皆空 的這個道理 可以說須菩提尊者 在於所有弟子當中 他是解空第一 所以也成為十大弟子 裡邊的一分 釋迦牟尼佛就跟他說了 說善現汝於有情界中 知幾有情懷增上慢 為增上慢所執持故 記別所解 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汝於有情界中 知幾有情離增上慢 記別所解 就是說就問他了 在這麼多的人當中 有情當然就是說明 有情識的眾生 有情識的眾生這邊所談到的 會懷增上慢的 當然就是我們人而且是宗教師 有在修學的有在修行的 這些修行者 以印度來說就是沙門 不管是佛教的是釋沙門團 其它的宗教的修行者 也是屬於沙門團 所以這個地方所談到的有情 當然是指一切眾生 但是這邊所談到的 主要還是以修行的人 所以就說 你在這些修行的人當中 你知道說有哪幾個有情 他的心是懷著增上慢的 就說修行者當中有多少比例 有多少的這個成分 他們是懷著增上慢心在修行的 因為內心裡邊是有增上慢 所以為增上慢所執持故 因為心裡邊就是執著著 有這麼一個增上慢的心態 記別所解 就就他所了別的就他所知道的 如何的來教導 或者如何的來解說 這是一個 第二個問題就是說 在這麼多的修行的有情當中 你知道說有哪些修行者 他們是離增上慢 離去了增上慢來修行 記別所解 也就是說他不為這個 增上慢心所繫縛所執著 能夠就他所知道的 來做這個義理的解說 這是兩個問題 一個問題就是說 你看這麼多的修行人 有哪多的成分 是懷著增上慢心的 又有哪一些比例上來說 是離去了增上慢心的 什麼是增上慢 就是對修行者來說的 原則上就是在修行的過程當中 你是得到了什麼境界 在這個境界裡邊就分兩種了 一個是對著義理的那種契證 也就說你所證到的是什麼果位 第二個就是說 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會有神通 你有沒有得到神通了 一般的修行者 為了希望能夠得到信眾的供養 或者受到信眾的尊重尊敬 有的時候就會提升自己的境界 還沒有證到果位 就說自己已經證到果位了 還沒有得到神通 就說自己已經得到神通了 提升了自己證得果位 或者得到神通的這個優勢 讓信眾們尊重尊敬供養 這一個重點就是對於境界 對於所得到的這個利益 他是不是真正的有 沒有而說有 這個就是增上慢心 現在爾時長老善現白佛言 這個善現尊者就跟佛陀回答了 回答說世尊我知有情界中 少分有情離增上慢記別所解 他說世尊在我所知道的 在我所瞭解的這麼多的修行的 有情界當中 是少分有情 一點點 比例上 所佔的比例是很少 一點點他們是離增上慢心 來修行 將他所悟到的真理 說給一般的人來瞭解 所以等於是說 真的以他所契證的 真正的以他的程度 來解說這些義理的 不為信徒們的供養尊重讚嘆 而來提升自己的這種地位的 很少很少 世尊我知有情界中 有無量無數不可說有情 是懷增上慢 為增上慢所執持故記別所解 世尊就我所知道的 就我所瞭解的 有非常多非常多 沒有辦法去算的 無量無數的這麼多的修行者 他們都是懷著增上慢心在修行 懷著增上慢心來解說 他所了知的一切道理 這樣子來看就是說 懷著增上慢心希望受到他人 的尊重尊敬供養的 還是佔大部分 所以這種人是無量無數之多 世尊我於一時住阿練若 大樹林中時有眾多苾芻 亦於此林依近我住 這個時候就是善現尊者 就跟佛陀講出他曾經看過的 這種狀態 他說世尊我曾經在於一個時候 也就是說之前 曾經在某一個時段裡邊 某一個時日當中 曾經在過去有一段時間裡面 我就住在阿練若的大樹林中 阿練若這個是印度話 翻到我們中國就叫做寂靜處 也就是說離憒鬧的一個 樹林裡邊的修行的一個地方 表示說離市區遠一點 市區裡邊的 吵吵鬧鬧的這些聲音 不會受到影響 所以叫做寂靜處 原則上寂靜處 都是在於深山裡面 或者在樹林當中 所以這一個善現尊者 他就是住在於一個樹林裡邊的 一個阿練若處 這個阿練若我們可以說 現在都是以蘭若來做說明 所以我們台灣的這個區域裡面 有一些寺院就稱之某某蘭若 這個蘭若就是這個阿練若的 他的一個意思 因為翻譯的音還是會不太一樣 寫出來的中國字不太相同 所以阿練若就是 我們現在所講的蘭若 所以比較靠近於山邊 在山裡面的一個寂靜的 修行的道場 我住在那裡修行的時候 時有眾多苾芻 這兩個字就讀作苾芻 但是這種苾芻的音是新譯的 也就是說是玄奘大師翻譯的 就照著梵音把他給翻譯過來 這個苾芻 苾芻就是比丘 所以我們的舊譯就叫做比丘 所以以舊譯來說 是以我們目前 可以說大家都聽得懂的 這個比丘 什麼是比丘 這個是印度音的翻譯 新譯叫做苾芻 翻到我們中國話就叫做乞士 乞士 這個乞士原則上就是說 向上就是來乞求佛陀的教導 而得以延生我們的慧命 向下就是向一般的大眾 來乞食來滋養我們這一個色身 兩個意思 向上來講得解脫的境界 所以我們都聽佛法 從佛陀所介紹我們的道理裡邊 來深入瞭解修行精進的來契證 主要的就是讓我們的法身慧命 能夠一直的延續下去 向下當然就是一般的凡夫 就是像一般的凡夫來乞食 就是每天早上就是拿著缽 到信徒的家裡邊 他就要給我們飯給我們菜 給我們湯之類的 像這個乞食重點是說什麼 滋養這個色身 就是說讓我們這個五蘊身 能夠繼續的生存下來 有這個五蘊身你才有辦法 來修行 所以一方面就是 瞭解佛理契證佛理 一方面為了要讓這個身體 能夠健康的保存下來 就是每天早上都要去托缽 所以比丘就是乞士 但是我們都知道 一般的窮人 窮到真的是沒有辦法生活的話 就變成乞丐 乞丐叫做乞人 就是乞丐的這麼一個人 乞丐的這麼一個人 跟我們的乞士的差別 就是說他是只有單獨的 去跟一般的人 就是要衣服要飯 尤其是要這個飯 所以他主要的 只是在飲食的部分而已 真理的部分他是沒有的 所以他就不叫做乞士 他就稱之為乞丐或者乞人 這個地方所談到的 因為我們這一部解深密經翻譯 就是同樣的是以梵文翻譯過來 舊譯就是比丘 我們的新譯就是苾芻 苾芻就是比丘 所以我們這個地方所讀的 音是不太一樣 但是同樣的都是那個梵音 翻譯過來 所以就有眾多的苾芻 眾多的比丘亦於此林依近我住 就有很多很多的修行的 尤其是我們的出家 我們佛教的出家眾 很多就是靠近著我的這個附近 就在那個地方安住 就在那個地方修行了 我見彼諸苾芻 於日後分展轉聚集 依有所得現觀 各說種種相法記別所解 我就看到 這麼多這麼多的比丘們 在那個地方修行 但是每天都會在日後分 印度他們當時就是 一天晝夜就是六時 白天分為三時 晚上也分為三時 白天的三時就是前中後 所以日後分代表著黃昏 代表著黃昏 就說因為太陽下山了 印度的地方本來就比較熱 所以在黃昏的時候 這些修行者就會起來走動 一方面活動筋骨 一方面就是可以互相來討論 天氣比較涼爽了 所以就在黃昏的 那一個時段裡面 大家就展轉聚集了 大家就聚在一起了 為什麼 要來討論佛理 或者自己有所領悟 或自己有所就是不知 或者不懂的地方 需要來請教其它的尊者 其它的比丘們 所以就展轉聚集 這個地方慢慢的 大家都聚在那個地方附近了 但是他們聚在那個地方 是怎麼樣來討論佛理的 是依有所得現觀 有所得代表還有所執著 現觀當然就是說就他所了的 就他所契證的 或就他所認知的 這樣子來說的話就是說 以前所聽到的佛理 透過他自己的本身修行 他有著某一個決定性的瞭解 決定性的瞭解 當然我們稱之為勝解 這個勝解也就是說他的現觀 代表說他經過修行之後 真的瞭解到這個問題 但是所瞭解的這個問題 卻是有所得 代表不是真正的悟得 還是有所執著的 所以他們就根據執著的 這種瞭解來各說種種相法 甲就說他如何的悟到這個境界 乙也說他悟到了什麼境界 或者他所瞭解的五蘊是怎麼樣 或者四諦是怎麼樣 或者是十二緣起是怎麼樣 就各人說他各人的體悟的 瞭解的那種認知 所以就記別所解了 就跟大家解釋他所瞭解的程度 怎麼說 有哪幾類 現在把它給分出來 原則上我們這邊所看的 就是有六類 有六類 第一類就是蘊 第二類就是處 第三類就是界 第四類就是從飲食的食 來做說明 第五就是從四聖諦的諦 來做說明 第六就是從這個界來做說明 所以蘊處界還有緣起 還有從十二緣起裡邊做說明 在這邊分為六大類來做解說 每一類當中又有六句的解釋法 每一類有六句 像從五蘊來講 五蘊裡邊也分為六句 從十二緣起來講 十二緣起也分為六句 這個六句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講 一個就是說六句就代表著 六個人不同的見解 同樣是講五蘊 但是第一個講的第二個講的 第三個講的乃至於第六個講的 不一樣 就這個五蘊本身 就有六種不同的解釋方法 但是我們還可以從 二種來解說 也就是說六句當中的第一句 是屬於總的 總句 也代表著我在講的 就講這個五蘊的問題 五蘊的問題裡邊 再給他分為五部分來做解說 這個五部分就稱之別句 給他分別的解釋出來 現在不管說是說 是六個人的解釋方法也可以 說是一個人 從總句到別句的解釋方法 那也是可以的 同樣的就從這些法門當中 各有各的認識各有各的解說 怎麼解說 第一個 由得蘊故得蘊相故得蘊起故 得蘊盡故得蘊滅故 得蘊滅作證故記別所解 就是有這麼一類 第一類的 第一類就從第五蘊裡邊來瞭解 第一個由得蘊故 得蘊當然表示說 我已經自有所得 對這個五蘊的道理 是真真實實的瞭解到了 而且起了一種執著 認為這個五蘊 就是真真實實的有五蘊 既然是有所得現觀 當然就執著說他是真的有 有他的實相有他的實體 五蘊就是一個整的瞭解 確確實實有色蘊-確確實實識蘊等等 在這個六句裡邊的就是第一具 第二句得蘊相故 就是五蘊的相 五蘊的相我們有時候 也是性相是合在一起解釋的 就他的體性是什麼 或者他的自相是什麼 這邊所講的相當然就是說 五蘊有五蘊的自相 比如說色蘊 色蘊的自相就是會變壞 物質的東西一定會變壞 受蘊就是會領納境界 會接受境界 領納境界 所以你有所領納的話 對自己有好處的就高興了 對自己沒有好處的 違背自己的心意 也就是不如意的 你就會痛苦了 哀傷了 像這一個都是他的自相 想就是取相 行就是造作 識蘊他就是了別 所以各個都有他的自相 有他的自相 卻是因為是有所得現觀 所以在這個自相會認為說 色蘊實是色蘊 實是會變壞的 有這個實體真實相的 這麼的一種認知 這樣子來跟大家做解說 第三叫做得蘊起故 就是生起 五蘊的生起 五蘊的生起他的和合 就是我們一個生命體 所以我們這個生命體 叫做五蘊身 五蘊身如何生起 由於過去世所造作的業力 起惑造業當然得到這一生的 五蘊的生命體 對於這樣子的一個生命體 認為真真實實是有 所以真真實實是有 就起我執 所以這個還是有所得現觀 第四句得蘊盡故 就是說因為透過修行 因為所有的就是煩惱 所有一些煩惱障所知障 都已經斷盡了滅除了 所得到的境界是什麼 就是解脫境界就是涅槃境界 認知涅槃境界 認知解脫境界是真真實實的 有所得 第五就得蘊滅故 滅當然說起來就是屬於 完完全全的滅盡了 像這樣子的這一句話 跟前面的這一句 一個是得蘊盡故 一個是得蘊滅故 盡也是到盡頭 完全就是說所有的五蘊 都完全沒有了 消滅了 消除了 第五句是得蘊滅故 蘊完完全全就是滅盡 往往得到清淨了 這兩個字從我們中文裡邊來看 好像是完全一樣的 但是從他們印度的 語文裡邊來看 得蘊盡故是從有為法的方面 來做解說的 也就是說 沒有這個蘊能夠再生起了 這個從有為法來做解釋的 第五句得蘊滅故 是從無為法的立場來說 完完全全達到滅諦的境界 苦集滅道的滅諦的境界 所以這個是從無為法的立場 來說明 也就是說透過修行 證得擇滅無為的境界 這個就是滅諦 第六句得蘊滅作證故 就是說已經真正的 把這一個煩惱都要斷除 煩惱斷除達到滅諦的境界 一定要透過修行 所以一層一層的修行 一層一層的證得境界 從三賢位乃至於十地 每一層每一層 我們到了二地來證知 我們的初地的境界 真真實實已經是斷除煩惱 證得一分的真如了 到了八地你就可以來證知 前七地確確實實是煩惱斷盡 應該要斷的煩惱 已經都斷除了 所應該要證得的真如也證得了 所以層層的修行 層層的得到境界 這個叫做得蘊滅作證故 如此記別所解 就他所了知的 就這樣子來跟大家做解說 所以這個是第一大類的 有得蘊故 再來第二大類的 是如此一類由得蘊故 復有一類由得處故 復有一類得緣起故當知亦爾 就從前面的得到五蘊來做解說 總共有六句 以此類推 到如此一類就是前面所講 這個五蘊這一類 由得蘊故的這個六句話當中 類推到復有一類是由得處故 處我們可以從十二處來做解說 也就是六根跟六境 也可以從這個單獨的 從內六處來解說 內六處就是六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從內六處單獨的來說也可以 由根對境的十二處來做解釋 也可以 處的意思就是生長門 因為有了根對境就能夠生識 所以我們就說 識的名稱眼識耳識鼻識 識的名稱就是依根立名 所以有根對境就會引生 識的了別作用 所以叫做十二處 也是一樣的由此類推 復有一類的有情他怎樣 得緣起故 就是說瞭解到一切的 緣生緣起法 緣起裡邊我們婉轉的來說 就是有十二緣起 也就是說辟支佛所了知的境界 也是佛陀契證真理最主要的 也是佛教跟其它宗教所不同的 就是緣起法 所以有一類有情 就從這個十二緣起裡邊 來做解說 總共就是有三類了 復有一類由得食故 現在再來舉一個例子 也就說當時在那個地方 談論依有所得現觀 來談論問題的 從了從五蘊來談論 從十二處十二緣起來談論之外 還有一類的 還有一群的比丘們 他們是從食的部分來做談論 食也就是說 能夠滋養我們這個生命的 能夠滋養我們生命的 第一個就是要以吃 要飲食的部分 但是飲食我們不是整天在吃 所以有早餐有午餐有晚餐 你即使說中間還有點心 也都是一段一段一段的 所以飲食的部分 我們就叫做段食 一段一段的 早餐吃完了就是休息了工作了 等到午餐的時候再吃 所以有段 第二個就是觸食 觸就是接觸 接觸的意思就是說 比如說小孩子驚嚇了 一定跟他抱一抱 孩子們就安心了 或者小孩子在走路的時候 四周圍看不到人他會害怕 你走過來跟他摸一下牽一下手 或者懷抱一下他就安心了 我們成年人也是一樣 手拉手也好 身體的接觸也好 這一個都是會讓我們 在這個精神的部分上 能夠得到一種安慰 得到一種安定性 所以生病的人或者 就是在比較黑暗的地方的人 都很喜歡就是身體的接觸 有時候有關聯 就是我們這一個手的接觸等等 所以我們就說看病人的時候 尤其跟我們的長輩 尤其是我們的親人 去看他的時候 偶爾就給他牽牽手摸摸手 他會得到一種 內心的一種安定性的 這個也能夠讓我們的病 能夠快點好 也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所以這個也是滋養我們的身體 能夠繼續存活下去叫做觸 第三就是思食 思就是想念 思的想念 其實說起來重點是在於 你有思就是有道的一種希望性 會去想 一種希望 每一個人都要一個理想 有一個目標 有理想有目標 即使再怎麼辛苦 都認為夠價值的 雖然這麼累 雖然是這麼的勞心勞力 即使就是流汗流血 都是有這個價值性的 這個就是希望 所以每一個人一定要有希望 我們在生活當中能過得很好 人一沒有希望的話 就叫做絕望 人一絕望就會走上自殺的路 所以讓生命能夠繼續存活下來 也要有思食 就是要抱著一種希望跟目標 第四就是識食 這個識就是我們的心識 有了心識 眼睛能夠看耳朵能夠聽 乃至我們的意識能夠去思想 再來最主要的 要有第八識的執持根身不壞 如果阿賴耶識不執持根身的話 還是一樣活不下去的 所以我們就說一個生命體 一定要壽煖識三個條件具足 壽煖識一個要有壽命 第二個要有體溫 第三一定要有心識的把持 所以我們有第八識的 執持根身不壞 我們的生命 才能夠繼續存活下來 從這四食當中 段食 觸食 思食跟識食 從這個四種滋養我們的 身體裡邊來說的話 第一個由得食故 當然還是從他的一個 總相裡邊來說 或者有這麼一類的比丘 認為說對於四食的瞭解 已經有所得了 第二得食相故 每一種食都有他的體相 說段食 段食因為是我們的飲食 當然還是會變壞 觸食就是一定要去 觸到摸到境界 一定要有對象來觸摸 第三就是思食 思食一定要有一個希望性 就是他的體性 識食就是能夠把持住 執持住我們這個根身不壞 執持就是他的體性了 體相了 第三 第三句裡邊 得食起故 你就飲食生起那種飲食的心 或者真的抱著那股的希望 得食盡故得食滅故 得食滅作證故 得食滅作證故當然還是 對於這個飲食達到滅諦的境界 的一層一層的修行了 這一個可以說記別所解 也就是說就他所認知的 識食的這個部分 他就一直 以有所得現觀的立場 就他所了知的程度 來講給大家聽解釋給大家瞭解 這一個可以說在於六類法裡邊 這個是屬於第四類了 第五類的說復有一類由得諦故 得諦相故得諦遍知故 得諦永斷故得諦作證故 得諦修習故記別所解 第五種的第五類的 就是從四諦法門裡邊來做解說 佛陀在鹿野苑裡邊度五比丘 就是講四諦法門 苦集滅道我真的是瞭解了 苦真實是苦 集真實是集 乃至道真實是道 所以對於四諦的法門得諦故 四諦的總相完完全全認為 我是真的有所得 得諦相故 四諦他的自相 我們都知道苦是逼迫性 集他就是招感性 滅諦他就是可證性 修道就是可修性 所以苦集滅道 也一樣有他自己的體相 有他自己的自性 所以也是就這個問題 以有所得現觀 來為大家做解說了 得諦遍知故 認為遍知諸苦遍知諸苦的 是一切差別相 就遍知 就代表著苦諦 苦諦本身有三苦有八苦之說 甚至也有四苦之說 這個都是他的差別相 集是八萬四千種法門 這麼多的煩惱性 所以可以說每一種每一種 都是在這個差別相上 也都是有所了知 得諦永斷故 就是永斷諸品的有一切煩惱 一切煩惱也都全部都斷盡了 得諦作證故 就說已經現證滅諦的真理了 得諦修習故 就是勤修一切的法門 所以就是一種勤修道品 就三十七道品等等 記別所解 就他所知道來為大家做解說 像這一個 可以說都是有所得現觀 為善現尊者所看到的狀態 還有第六類 我們就等下一節課再來做解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