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題:解深密經 24 主講:淨珠法師 解深密經 第二十四集 諸位同學 阿彌陀佛 大家好 在上一集裡邊我們從法涌菩薩 來讚嘆釋迦牟尼佛 對於勝義諦相的契證 是非常的殊勝 佛陀他就以這個問題 就以五個意思五個比對 來讓我們瞭解勝義諦相的內容 所以我們從第十六頁的第一行 這個地方就說明 第一個就是曰內證來說 聖者對於勝義諦 他是內自所證 但是尋思他是異生展轉所證 第二個意思就是第三行的下段 他說法涌我說勝義 他是無相所行的 而尋思是但行有相境界 這個是第二的比對來瞭解 第三就是在第六行這邊說 勝義是不可言說 但是尋思是但行言說境界 從有沒有言說裡邊 來瞭解勝義諦 它是非語言所能夠表示的 第四個比對就是 十六頁的倒數第二行 我說勝義絕諸表示 尋思但行表示境界 說明勝義諦相是無所表示的 什麼樣子的形容 什麼樣子的說法 什麼樣子的形狀都是無可說 因為他是內心的境界 但是我們的一般的尋思相 都要說出是什麼顏色 是什麼形狀 這個是屬於尋思相的 第五個就是 第十七頁的第一行下面 我說勝義絕諸諍論 尋思但行諍論境界 因為悟到勝義諦相 都是每一個聖者 親身內心的自證 所以每一個人所證悟到的 都是相同 但是我們凡夫眾生 因為個人的程度不同 個人的了知不同 所以在解說某一個問題的時候 一定是各有主張 各有自己的主觀意見 所以一定就會起爭論 各說各事 各人講各人的 都是認為是最好的 其實是真的嗎 還是有他的一個疑問存在 所以在於我們 世間一般的尋思境界 一定都是會各說各話 這一個就是從五個意思裡邊 來瞭解勝義諦的殊勝境界 下面就用比喻的 怕這樣子的道理的解說 有的人還是聽不懂 佛陀就用譬喻的來做解釋 第十七頁的第三行最下面 法涌當知。 譬如有人盡其壽量習辛苦味 於蜜石蜜上妙的美味不能尋思 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我們的下面的解釋裡 就是配合前面的五個意思 來做例子 所以前面是以五意的比對 來了知勝義諦 下面也是用五個比喻來做說明 第一個是曰內證來說的 內心的這個契證來講 所以我們這個地方所說的 比喻當中也是以第一個來比喻 第一個內證的內容 怎麼說 說譬如有人盡其壽量 盡其壽量就是說他這一輩子 他這一輩子習辛苦味 他都是所吃的或所做的 可以說都是辛苦味 以吃的來說的話 比如說他喜歡吃辣椒 喜歡吃酸辣的東西的人 像四川菜 可以說川菜館的辣是很有名 下雪的地方的民眾 也都是很喜歡吃辣 像他們所吃的都蠻辣的蠻辛的 再來就從我們的 生活習慣裡邊來說 他就是勞心勞力的工作 一輩子都是做勞心勞力的工作 非常的辛苦 所以這種辛苦 可以說已經成為習慣了 已經成為習慣了 你跟他講 你跟他說有那種甜甜的 像蜂蜜 或者有那種甜甜的石蜜 你跟他說有甜味的 不管舉什麼例子 糖也好 黑糖也好蜂蜜也好 你跟他說 這些都是屬於上妙美味 他能夠瞭解得到嗎 他有辦法去體會嗎 這邊講不能尋思 他體會不到的 他瞭解不到的 因為他一向都是辛苦味 所吃的所習慣的工作 都是這麼勞心勞力的 你跟他說有那種很輕鬆的 他想像不到 最好的例子像我們現在 我們現在的人都喜歡遊山玩水 如果說遇到假日就到山裡邊去 去吸收美好的空氣 甚至於到海邊 去心胸可以讓他更寬廣 看了大海看了海浪 感覺到回來我們的心胸 也要這麼的寬廣 待人處事心胸都要寬大一點 所以看山看海 這個都是個人的習性 尤其是現在 可以說每一個人 星期一到星期五的腳步 都是很緊張 希望到周休二日 說到山上到海邊 去就是舒放一下自己的壓力 所以遊山玩水 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 對不對 這個就如同 於蜜於石蜜的上妙美味 是真的很好的享受 但是你如果針對一個 從他小一直到長大一直到現在 一輩子都是在辛苦工作的人 你跟他說我們去海邊看看大海 坐在那個地方欣賞大海 欣賞晚霞 你想像一下 他有辦法去欣賞嗎 他認為很無聊 坐在這個地方做什麼 到山裡邊去 好了 到山裡邊去 欣賞那些樹木那些花草 你帶他去他會認為 什麼樹木還不都是一樣 我們家裡邊也有樹木 我們家裡邊也有種花草 為什麼一定要到這個地方來 他想像不出到山裡邊去的 那樣子那種心曠神怡 他想像不出來 他感覺到很浪費時間很無聊 都在這邊走來走去 所以兩種不同境界的人 你跟他講他聽不懂得的 你需要他多休息 他認為坐在那個地方 不曉得幹嘛 他就說手邊一定要動 這樣子一個例子裡邊 其實也在比喻 比喻說在家跟出家 我們一般社會的人士 就說從來出生長大懂得事情 開始做事 甚至於結婚組織家庭 到我們的職業到老 一輩子可以說非常非常的辛勞 尤其在這個生活 發生了一些問題之後 為兒女為家庭為事業為賺錢 可以說是非常的勞心勞力 像這個就是屬於辛苦味 但是他卻是習慣了 你跟他說出家修行很好 出家修行可以得到內心的清淨 出家修行可以得到解脫位 出家修行可以入於 禪定的輕安之中 想像得到嗎 還是想像不到的 所以像這樣子來做例子來比較 這個完全是要從內心裡邊 來體悟 完全要從內心裡邊來瞭解 你說出家整天就坐在那個地方 也不是 出家人也是要工作 但是工作不是跟我們一樣嗎 不一樣 心態的體會不一樣 心態的那一種境界相不一樣 同樣的在工作 但是我們認為 做工作是一種修福德 做工作是一種利他行 做工作是一種修福慧 不一樣的 心態上的感受不相同的 同樣的看書 小孩子的看書是為父母親 有的看書是為生計 出家人也是要看佛書 看佛書是為了要了悟真理 心境的不相同壓力也不同 為生計來看書來寫作 這個是壓力 非這麼寫不可非這麼做不可 但是出家人還是要瞭解佛理 一部經可以讓你有所了脫 不相同 所以像這樣子的一種比對方式 讓我們瞭解內心的體悟 內心的體會 所以做慈濟的工作 做救濟的工作 做慈善的工作 做義工的工作那種心態 其實還是有的人還是搞不清楚 為什麼要這麼做 自己家裡邊的事情都做不完 還做到別人的事情去 心態不同 像這一個就是說 一輩子都是習辛苦味的人 來跟他說要來吃甜的 甜的很美味 說石蜜很美味 他沒有辦法理解的 瞭解不到 所以這個就沒有辦法比度 就是沒有辦法比較的來做思考 思考不到 也不能信解 他們也不相信 哪有可能會這麼好的 哪有可能說吃到這個蜂蜜 吃到這個石蜜是很甜的 我們想像不到 所以他就沒有辦法相信 他就沒有辦法理解了 這是從第一個的 內證的比對的例子 第二我們前面所談到的是 曰無相來說的 第二個的比喻說 或於長夜由欲貪勝解諸欲 熾火所燒然故 於內除滅一切色聲香味觸相 妙遠離樂不能尋思 這一個就說明 我們世間的一般凡夫 原則上都是五欲的追求 色聲香味觸的追求 也就說眼睛所看耳朵所聽 鼻子所聞舌頭所嚐 乃至於身體所接觸的一切 我們都是以貪瞋癡的立場 來追求的 當然就是貪欲非常的重 所以對於這個五欲 對於這一個貪念可以說勝解 非常的強烈的瞭解 像這樣子來說 其實也就說你的欲貪成性 真的是不容易改 也由於這個五欲的關係 由於這個貪念的關係 所以諸欲盛火所燒燃故 你所有所有的一切可以說 每天每天都是猶如 欲火焚心一樣的 要追求這個要追求那個 要希望這個要希望那個 要得到這個要得到那個 非常的辛苦 內心整天就如一把火 像這樣子的一種狀態 可以說是很痛苦的是有相的 但是我們佛教說一切修行 一切的修行就是要除滅 一切的色聲香味觸相 從內心裡邊貪欲的部分 我們盡量把他給降低 就是對於色聲香味觸 要求不要那麼的高 也不要在福中不知福 也不要不懂得知足 世間就是說 一切也都是帶不去的 最後是只有業隨身 你這樣子來說的話 我們的色聲香味觸 就是說可以過就好了 懂得知足就好了 所以內心裡面的 除滅這一些貪欲 能夠得到妙遠離樂 妙非常微妙殊勝的 遠離世間貪欲的那一種快樂 他也是不能夠尋思 他也是想像不到的 他理解不到這樣子的境界 所以說知足能夠常樂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 但是如果對於一個不知足者 雖處天堂猶不稱意 到了天上去還是不滿足 我們世間也是有這麼多的人 可以說現在的小孩子 都是非常非常的舒服的過日子 但是現在的小孩子 他懂得知足嗎 還是不懂 要跟同學相比的話 還是有很多的不知足的地方 所以我們世間的一般人 都是如此 五欲的追求可以說是 好上要加好 所以對於離去了五欲 而得到妙遠離樂的 這樣子的一種境界 是不能夠尋思 什麼是妙遠離樂 就是我們所說的初禪的境界 就是色界初禪天的境界 色界初禪天已經離去了 欲界的這種五欲的追求了 得到了初禪的 這個稱之為離生喜樂地 離去了欲界的一切的生死 而得到了喜樂的境界 所以說修學禪定 瞭解佛理而達到了初禪天 可以說對於五欲的追求 已經是降低了 但是我們欲界的眾生 瞭解得到初禪的境界嗎 不能尋思 瞭解不到的 所以這個是一種比喻比對 所以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他瞭解不到嗎 怎麼想 想像不出來 他相信嗎 不相信的 第三個舉例子 第三個就是言說的部分了 言說上來講 倒數第二行他說 或於長夜由言說勝解 樂著世間綺言說故 於內寂靜聖默然樂不能尋思 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有一些人就是很喜歡講話 很愛講話 甚至於很愛講對方愛聽的話 像有的人就在講 只要眼睛一睜開 嘴巴都合不住的人 有沒有這樣子的 還是有 像這樣子的人可以說 他整天就是一直的講話 整天一直講話 所以他在這個生死流當中 長夜 就是我們的六道輪迴 生死流裡邊 因為言說勝解 他對這個言說方面 可以說有他的特殊的 那一種能力 就會很喜歡講話很愛講話 不管對不管錯 講的話裡邊 樂著世間的綺言說故 綺就是綺語 就是講人家愛聽的話 拍馬屁的話 就是不真實的話捧人家的話 有人喜歡講這一些 一直講一直講 你跟他說不要講話了 靜下來 能夠很寂靜的 所以於內寂靜 從內心裡邊讓他寂靜 嘴巴不要一直的講話 聖默然樂 你能夠達到很殊勝的很靜的 那樣子的一種程度 那樣的程度他是怎樣 他是不能夠尋思的 也就是沒有分別心的 你沒有分別心 你才不會起言說相 所以像這個 聖默然樂是什麼境界 就是我們的色界二禪天的境界 色界總共是有四禪天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初禪是離生喜樂地 二禪就是定生喜樂地 內心是很快樂 定生喜樂地的重點主要的 就是無尋無思地 內心不起分別 因為內心不起分別 當然你就不會 一直的想要表達你的意思 就是不會想要說 完全都是在於禪定的工夫上 所以這個聖默然樂 就是無尋無思的二禪天的境界 一個很愛講話的人 跟他說靜靜的不要講 他受得了嗎 受不了的 他也沒有辦法想像說 整天都不講話 怎麼活得下去 他當然不可能說去瞭解說 我如果不講話的話 真的能夠得到 快樂 真的能夠得到內心的喜樂 他是不相信的不理解的 像這一個就是屬於第三個舉例 曰言說來講的 接下來第十八頁的 就是從表示上來說的 說或以長夜由見聞覺知 表示勝解 樂著世間諸表示故 於永除斷一切表示 薩迦耶滅究竟涅槃 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不要表示 真正的進入於涅槃 超越的境界當中 但是我們一般的凡夫 在這個六道生死的長流裡邊 因為都是見聞覺知 我們從一出生就被教導 就開始要聽要說要聽要說 由父母親來教 由我們的家人來教 就是做家庭教育 再來稍微長大要到學校 由老師來教 這叫做學校教育 到了社會上去做事情 在職場上就是有社會教育 所以我們的所有的這個工夫 所有的學識 所有的技巧 全部都是學習來的 所以一定要見聞覺知 要看要聽去瞭解去體會 這樣子的一種狀態 當然就是要表示 在教你寫字的時候 就說字要怎麼寫一筆一劃 在跟你說電燈的時候 你就要去瞭解電燈他是要怎樣 它才會發亮 跟你說桌子的時候 你就說要知道 木材怎麼變成桌子 一定都要有所表示的 要解說要實習 所以世間的一切學問 都是見聞覺知 都要有表示的 你才能夠以生起強有力的瞭解 所以我們一般的人 都是樂著世間的表示 但是聖者的境界是如何 永除斷一切表示 所有的表示全部都要斷除掉 最主要的斷除什麼 薩迦耶滅 薩迦耶印度話 翻到我們中國就是身見 或者叫做我見 對於我們這個生命體的 一種執著 生命體從出生從投胎以來 一直到我們的眼睛合上 臨終之前為止 可以說每個人 對於我們這個身體的 那一種執著是都一樣的 所以有這個我 這個身體的一種認知 保護自己也好 對於身體的那種延續性 以不止求今生的福德 不止求今生的長壽 更希望說來生 還有一樣的生命體 像這一個都是多於薩迦耶見 也叫做我見或者是身見 但是聖者是怎樣 永除斷 永除斷所表示的這個薩迦耶滅 所以我見斷除 我執斷除 證入於涅槃的境界 所以阿羅漢就是斷我執 而入於阿羅漢的境界 辟支佛當然也是如此 達到佛的境界也是如此 我執是完全斷除 像這樣子的境界 可以說對於我們的 世間凡夫來講的話 一樣的不能尋思不能比度 不能信解 想像不到瞭解不到 當然更不能夠相信理解 第五個的例子從諍論上來說的 就說法涌當知 譬如有人於其長夜 由有種種我所攝受 諍論勝解 樂著世間諸諍論故 於北拘盧洲 無我所無攝受離諍論 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這個諍論當然就是說 個人有個人的意見 個人有個人的主張 個人有個人的想法 在於我們一般世間的人可以說 都有一個我所 剛才講薩迦耶的時候就是我執 有我執必然有我所執 有我這個身體 就有跟我相關的一切東西 叫做我所 比如說因為我的父母親 我的兄弟姊妹我的朋友 乃至於我所擁有的一切東西 這個是我的你不可以亂拿 這個是我的你不可以弄壞 這個人的對象事物的對象 和自己有這麼一點點關係的 都是我所 我們這個世間裡邊 我們這個世界 我們稱之為分為四大部洲 從東勝神洲 南瞻部洲 西牛貨洲 還有北拘盧洲 把東西南北四個方位 我們稱之為四大部洲 四個大的一個方向 所以我們就說天上有四大金剛 或者有四大天王 他就是屬於這個四大部洲的 一個保護神 在於我們所瞭解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 有這個種種我所 這是我的東西我的環境 我的家我的人 既然是我的人 你就是不可以隨便 對他有怎麼樣子的一種攻擊 或者對他不客氣 像這樣的種種我所 你就會攝受 如果有人對我們的我所 對我的人對我的東西 如果做得不好處理的不好 甚至於就是讓他們痛苦 或者遺失你就會怎樣 諍論 你就會去爭吵了 像這一個爭吵 當然為了保護自己的 所有的一切 不管是有情的對象 或者是事物的對象 你都保護得好好的 一點點的不如意 一點點的不如我的想法的話 你都要諍論 所以這種諍論可以說非常的多 學術的主張 科學家的研究 乃至於哲理的那種主見 乃至於我們的政治 像選舉方面的時候 政治的那種主張 可能各人都不同 這個不同的關係之下 就會起爭論了 就會勝解 就是強而有力 個人的立場都站了很穩 所以他們就樂著世間的諸諍論 很喜歡吵吵鬧鬧的 一點不如意就是吵鬧 但是北拘盧洲 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北方 有一個就是北拘盧洲 北拘盧洲翻 譯到我們中國的意思叫做勝處 非常殊勝的一個地方 一個北拘盧洲 那個地方是無我所的 每一個人 就是要什麼物質的東西 想要有就有 什麼東西放在那個地方 想要吃都可以吃 想要穿都可以拿來穿 甚至於自己所生的孩子 等於是由國家在照顧 哪樣子的 沒有說這個是我的這個是你的 是全國的人關心跟照顧的 東西也是一樣 所以他是無我所 甚至於無攝受 所謂的無攝受 當然就不會佔為己有 這個是我的你不可以拿 這個是我的你不能夠要 不會 都無攝受都是可以公開的 只要生產出來的東西 都是大家的 無攝受 當然也就會離諍論 不會吵了 東西都是一樣 是我的是你的都是可以共用的 像這樣子來說的話 有諍論的人對於北拘盧洲的 無我的這樣子的無諍論 他想像不出來 所謂的不能尋思 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哪有可能這個樣子的 但是北拘盧洲的 根據我們的佛經裡邊所說 就是如此 所以那個地方沒有諍論 你們如果有到寺院去 去看到在這個第一殿 就是我們說前殿的 是四天王殿也好 是彌勒殿也好 如果他的彌勒殿的後面 是大雄寶殿的話 彌勒佛的後面也就是-面對著大殿 有一尊韋馱菩薩 韋馱菩薩的上面的匾額 他會寫一個三洲感應 為什麼三洲感應 不寫四洲全部都感應 因為北拘盧洲不用感應的 北拘盧洲根本就沒有人 會去破壞什麼人 既然不會去破壞 韋馱菩薩就沒有施展能力的 這種機會 韋馱菩薩他是護法神 所以如果有人要破壞 行善者的話 他就要保護這些行善者 他當然就要施展出 他的功力出來 但是北拘盧洲就不用 所以面對著大殿 面對著大雄寶殿 也就是在彌勒佛的後面的 這一尊韋馱菩薩的上面的匾額 一定寫一個三洲感應 就是北拘盧洲因為無我所 不會起諍論的 所以韋馱菩薩 也不用去保護什麼善人 去懲罰什麼惡人 也沒有善人也沒有惡人 所以這個地方所舉的例子 有五點也是配合我們前面的 就是勝義諦相跟尋思相的差別 從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就例子來瞭解 確確實實 你不是那個環境的人 不是那樣子的思考模式的人 真的是想像不出來的 所以我們凡夫眾生 要想像佛菩薩的慈悲 要想像佛陀所悟到的勝義諦相 我們當然也是想不到 我們要怎麼辦 當然快一點看佛經 看一點來修行 快一點來思考思惟觀察 來體悟 有一天你也會體悟到的 像我們也是相同 學工夫 學到像老師那麼厲害 學工夫像師父那麼厲害 你就是要快點來學 一步一步的來求進步 有一天你就是跟老師一樣 說不定青出於藍還勝於藍 還超越過老師 但是我們說佛陀的境界 是佛佛道同 是最高境界的 天上天下無如佛了 所以我們就是要快一點 靜下心來 好好的來瞭解佛理 好好的來體悟 心靜得下來不要浪費光陰 不要浪費時間 有一天你一定也可以悟到 勝義諦相的境界 如是法涌 諸尋思者 於超一切尋思所行勝義諦相 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所以法涌菩薩 尋思的人 有分別心的人 對於這個超過一切尋思所行的 勝義諦相的這些道理 真的講他想像不到的 他沒有辦法去 比度去思考的 他是沒有辦法去相信去理解的 像這樣子的一種境界 勝義諦相是很殊勝 到這個地方 是佛陀的解說跟比喻 爾時 佛陀解說完了結束了 這個時候 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佛陀講過長行之後 就是很怕弟子們記不得 講這個白話講那麼長 所以佛陀就用偈頌用詩句 來做一個結論 每一個弟子好好記得 這一個偈頌 你就有辦法瞭解前面的長行 所解說的意義了 所以在第十九頁這裡 而說頌曰 內證無相之所行 第一個在做比對的時候 就是第一個就講 從內證裡面來說的 所以勝義諦相 是聖者的內自所證 第二就是勝義諦相他是無相的 不能夠表示的 再來不可言說絕表示 第三的比對就是說 勝義諦相是不可言說的 他是離言說相 第四是絕表示 就是勝義諦相他是沒有表示的 絕就是斷除了沒有表示的 再來息諸諍論勝義諦 第五的比對就是說 勝義諦相他是息諸諍論 息就是息滅 就是斷除就是沒有 所以勝義諦相他是沒有諍論的 誰悟到都是一樣的這個道理 所以以這五點來說的話 就是勝義諦的內容了 就是勝義諦的道理了 所以勝義諦他是怎樣 超過一切尋思相 他是不是我們一般尋思 所能夠去理解的 所以勝義諦是超越過 這個尋思相 我們所說的叫做 絕對的一個真理 絕對的一個境界 到這邊為止就是 有關於解說勝義諦裡邊的 第三個就是超越-這個尋思的境界 第四個來解說勝義諦 就是超過一異相 他到底是勝義諦跟這個尋思相 他是一 還是不同 也就是說他是相同的 還是不同的 如果說勝義諦就是尋思相的話 是相同的話 這樣子超過我們一切的諸法 如果兩個都是相同的話 也不對 都是相同的話 怎麼分出是聖者還是凡夫 聖者也有 也有這樣子的勝義 凡夫也有這樣子的勝義 沒有辦法分出凡夫跟聖者了 如果是不同的話 勝義跟一切諸法的體性 是不同的話 如果是不同的話 為什麼說超越世間法 能夠達到出世間 不同的話就是各別不同的體性 世間法就是世間法的體性 出世間法就是出世間法的體性 我是悟到出世間法 而達到聖者的境界 這樣的世間法是不是還保留住 你的體性還是保留著 你怎麼能夠超凡入聖 能夠從凡夫達到聖者 說他們不相同 那也是不對的 所以我們下面的這一段 就說他是超越過一異相的 你說他是一也不對 說他是異不相同也不對 就是非一非異的境界 我們的文章怎麼說 看第十九頁這裡 爾時善清淨慧菩薩白佛言 這一個是換了一位菩薩 來請教問題了 叫做善清淨慧菩薩摩訶薩了 善清淨慧當然一看就知道了 這一位菩薩有他的智慧 叫做很清淨 非常殊勝非常清淨的一個 無漏智慧的菩薩 或者說這一個善清淨慧菩薩 他在這個問答方面 可以說非常的殊勝 能夠去思考問題 又能夠對於佛陀所解答的問題 又很容易的去瞭解 所以他的無漏智慧 也就一直的在增盛 叫做善清淨慧菩薩摩訶薩 他怎麼樣子的來請教世尊呢 他說世尊甚奇乃至世尊善說 世尊 真的是很殊勝奇妙 真的就這樣子的境界 是真的非常非常的奇妙 非常的微妙的 甚至於說世尊你所解說的 是真的非常的清楚明了 真的很會解說 解說的讓我們一聽都聽得懂 善說 佛陀當然是辯才無礙 佛陀是具有四種的這種辯才 當然在解說上 能夠對機說法 眾生聽到了佛陀解說的 就很清楚明白了 所以佛陀的境界 是很殊勝微妙的 甚至於對於這樣子的道理 又解說得很清楚 謂世尊言 他就跟世尊這麼說 勝義諦相微細甚深 超過諸法的一異性相 難可通達 他就跟世尊這麼講 他說勝義諦相是真的 非常的微細的內容 內容非常的微細 再來又很甚深 所以一般我們的經典會說 微細更微細 甚深更甚深 非常的很微妙的一個問題 這麼微妙這麼深細的一個問題 他是超過諸法的一異性相 我們一切的諸法不是相同-就是不同 不是不同就是相同 但是勝義諦相的甚深微妙 他是超越過有一異相對比較的 這個相對性之上的絕對 所以是很難通達的 我們一般的人 是不容易去瞭解的 世尊 這個善清淨慧菩薩 又來稱呼了一句世尊 我即於此曾見一處 有眾菩薩等正修行勝解行地 我曾經 我在不久之前 我曾經在某一個地方 有看到很多很多的菩薩 眾菩薩就是很多很多的菩薩 怎樣 正修行勝解行地 他們都在修行 非常認真的在修行 修行什麼 勝解行地 勝解行地主要的我們稱之為 勝解位的菩薩 也就是在於我們的 修行過程當中 他是屬於修十住位修十行位 修十回向位的菩薩 也就是三十位次的這些菩薩們 不管是在十住位當中的 不管是在十行位中的 或者是在十回向位中的 他們都會很認真很認真的 專心的在那邊精進修行 但是他們精進修行是怎樣 是同一會坐 都在一個地方 當然不是離得很遠 善解在各個地方都可以 在修行的時候 當然還是會互相的參考 互相的提出問題 互相的來討論來研究 所以皆共思議勝義諦相 還是一樣的在那邊共同討論 什麼是勝義諦相 與諸行相一異性相 勝義諦相跟一切諸行相 就是一切法的行相 到底是一還是異 勝義諦相跟諸法的行相 是相同呢 還是不同 就在那邊共同的在那邊討論 於此會中 就在這樣子的一個大集會當中 一類菩薩作如是言 曾經就有一類的菩薩 一個也可以 就是有這樣子的共同思想的 這一群人也可以 他們就這麼說了 說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 勝義諦相跟諸法的行相 沒有差別的 相同的 有這麼一類是這麼講 另外還有一種不同的說法 另外有一類的菩薩是這麼說了 復作是說 說什麼 非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 然勝義諦相異諸行相 他說不是勝義諦相 跟諸法的一切行相 不是沒有差別的 有 他們是勝義諦相異諸行相 他們跟一切諸法的行相 是不一樣的 一個說是都無有異 一個說是勝義諦相異諸行相 一個說是相同 一個說是不同 就有這兩類的一種說法 有餘菩薩疑惑猶豫 還有第三類的 他也不同意說是相同 也不同意說是不同 也可以說他們也搞不清楚 勝義諦相跟一切諸法的行相 到底同與不同不清楚 所以聽了他們這兩群的 兩類的人 這麼一提出這個問題之後 他就怎樣 起了猶豫了 起了疑惑了 懷疑 他就說是諸菩薩 誰言諦實誰言虛妄 他們這兩類的菩薩 哪一個才是真的 哪一個是不真實的 哪一個才對哪一個不對 搞不清楚 誰如理行誰不如理 哪一個說的才是真正契合真理 哪一個說的是不符合真理的 或唱是言 唱就是唱說了 就是講大聲的說出來 就說勝義諦相與諸行相 都無有異 或唱是言 勝義諦相異諸行相 因為這兩群人這麼說 一個說是都無有異 一個說是勝義諦相異諸行相 世尊 我見彼已竊作是念 第三類的就是在那邊懷疑了 到底哪一個是對哪一個不對 一個這麼講一個那麼講 我 善清淨慧菩薩就說 我就在那個地方內心這麼思考 這麼想了 此諸善男子愚癡頑鈍 不明不善不如理行 這一群的菩薩們 這一群的善男子們 他們真的是智慧還是不夠 還是愚癡的 還是很遲鈍的 他們就是沒有辦法理解 沒有辦法去好好的去思考 所以他們說的是不如理行 是不對的 於勝義諦微細甚深 超過諸行一異性相不能解了 他們對於勝義諦相 是超越過一異的相對相之上的 但是他們因為愚癡 因為他們不夠智慧 所以不能解了 他就這樣子的來請教佛陀 來跟佛陀做報告 我有這樣子的想法 接下來就是佛陀的解答了 佛陀的解答我們就等下一次 再一節課再來瞭解他的內容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