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題:解深密經 08 主講:淨珠法師 解深密經 第八集 諸位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對於這個解深密經的深密 原則上就是因為聽不懂 因為對於佛陀所解說的義理 沒有辦法去理解 就會感覺到是很深奧的 是秘密的 但是佛陀他的方便善巧法門 可以說是非常的殊勝圓滿 所以對於這一類眾生 釋迦牟尼佛他就用另外一種 不同的方式再來解說義理 所解說的這個義理 從對道理方面的了解 乃至於修行 應該要斷除的煩惱 可以說解釋得非常的清楚 你如果能夠依照佛陀這一世 這種方便法門 再加以了解的話 你就能夠去覺了 這個生命奧義了 也需要透過自己的修行 而能夠悟得這些道理 能夠斷除這些煩惱而得到解脫 所以生命義理 是唯有佛與佛的境界 才能夠達到相通 也能夠達到究竟解脫 這個在解深密經裡邊的 分別瑜伽品 還有地波羅蜜品 可以說解釋得很清楚 再透過修行之後 一定達到成佛 佛 他除了自利之外 還要利他 所以我們就看 這個講義的第九頁 它的第四段就談到 深密解脫果 果就是因為透過修行的因 而達到佛陀的境界 這一個就稱之為深密解脫果 所以這一段話 主要是在告訴我們 達到成佛了 解脫深密行是約修行解脫 煩惱的繫縛來說的 而深密解脫果 是約離棄了煩惱繫縛 而得到解脫自在來說的 所以只要有透過修行的話 一定能夠證得果位 而證得的果位 因為煩惱沒有了 不會起貪 不會起瞋 不會起愚痴了 也不會懷疑 也不會驕慢 乃至於也能夠正知正見的 來悟得這個真理 所以身心得到解脫 也就是身心能夠得到自在 不為這些煩惱所繫縛 這邊所談到的 這種解脫的境界 如同熱鐵離去了熾燃後的 那種鐵體 就像一塊鐵被火燒 燒得通紅 這一個當然就是還在火上面 燒烤了 現在這一塊鐵已經離去了火 而且已經退火了 退熱了 像這樣子 這塊鐵它就是不受到熏烤了 所以這種鐵體 就是離去了自然的 那一種自在 約這個解脫來說的話 其實就是佛果的功德 就是達到成佛的境界了 經典裡邊就說 聲聞 獨覺所得轉依 名為解脫身 如來所得的轉依 以無量功德是最勝的 所以佛陀就稱之為法身 聲聞的阿羅漢 還有緣覺的辟支佛 他們從 透過這些修行的過程之後 由凡夫而達到阿羅漢 由凡夫而達到辟支佛 這樣子的一個轉依過程 就稱之為解脫身 離去了繫縛 離去了煩惱 但是他還有所知障 沒有完全斷除 還有法執的沒有斷除 所以他們所得的 這一個清淨身 只能夠叫做解脫身 就是粗重的煩惱斷除掉了 但是如來就是佛陀 最殊勝的境界 不但智慧圓滿 福德圓滿 乃至於稱之為 四無所畏 十八不共法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種種的功德都圓滿了 非常的殊勝 所以佛陀的究竟解脫 他所得的 就稱之為法身 就是以法為身 這個是最極清淨的 一切法的理體性來說明的 所以佛的解脫法身 比聲聞人的解脫身 較更充實 要更深刻 而且也更奧秘 也是更不可思議的境界 所以聲聞或者是辟支佛 他們看佛陀 也還是不能夠 完全徹底去了解到的 這個解脫法身 其他的經中或說名為大涅槃 或稱之為無住涅槃 或稱之為不思議解脫等 所以在維摩詰經裡邊 就有說到三德秘密藏 這個三德秘密藏 最主要的是 從維摩詰經的這個解釋的 述文當中 引出了大涅槃經的意義 來作解說的 談到佛陀透過智慧 斷除了一切煩惱 所得到的這個清淨法身 他也稱之為大涅槃 也稱之為三秘密藏 所以這個大涅槃 這個完全不只是悟得真理 就是這個五蘊身 也已經不在人間 完全達到了一種大自在 大解脫的境界 這樣子的一個境界 它具有三種功德 一個就是法身德 就是得到這個法身 一個就是般若德 般若就是智慧 就是說佛陀的智慧圓滿 佛陀的智慧達到最極究竟 所以佛陀的智慧 也已經是最清淨的 最充實的 另外一個叫做解脫德 佛陀所得到的這個解脫 是最殊勝的 是最至高無上的 所以他所得到的 也是最大自在的 所以佛陀的境界 就是具有這樣子的一個 法身德 般若德跟解脫德 法身德 就是以一切法的體性為身 所以它是一個 不生不滅的法性身 再來 智慧圓滿 再來 一切的煩惱完全斷除 得到大解脫自在 所以這三個就稱之為大涅槃 所以這三種也稱之為 由三德和合 而達到一個大涅槃的境界 這樣子我們就稱之為 三德秘密藏 佛住甚深的三德秘密藏中 遍於一切三千大千佛國土中 示現化身 乃至由於這個言音 所化有情 速得解脫 我們就說 佛陀因為都是發廣大願的 稱之於是大悲大願 救苦救難的 所以佛陀他不只是 得到自利的 得到佛陀的境界 他還要利他 廣度一切眾生 廣度一切眾生 當然就是千百億化身 而且也不只是在 我們這麼一個世界 他是遍於三千大千世界 所以十方世界 皆有佛陀的化身在教導 但是眾生如果有這個機緣 能夠親近到佛陀的化身的 這種言音的教導的話 每一個眾生都可以得到解脫 像我們這個叫做娑婆世界 有釋迦牟尼佛來這邊出生 透過修行 悟得解脫 講經說法四十幾年 看看當時的弟子 多少人得到解脫 甚至於延續到現在 二千多年後 佛法遍於整個世界 多少人在修行 多少人可以得到證悟 所以這邊所談到的 遍於三千大千國土中的化身 你如果能夠聽到 佛陀的言音的話 你一定可以得到解脫的 因為我們已經種下了 上品善根在裡面 等到有一天因緣成熟的話 這個善根還是可以引發 無量的功德作用 讓我們在佛學上 讓我們在佛門中 能夠深入經藏 能夠智慧如海 能夠精勤的來修行 因為我們還是尋著佛陀的足跡 一直的在往上 往前 在努力 也一定能夠跟佛陀一樣的 達到究竟解脫 現在有人說 佛陀的肉身已經不在人間 我們還算是聽到佛陀的言音嗎 是的 只要是佛陀的言教 有這麼片紙隻字留在人間的話 只要世間有一個出家人的話 必然三寶具足 你只要有辦法看到 這麼一點 就是佛經 或者有親近一個修行者 來修行的話 就能夠了解到 佛陀所說的教義教理 你看 我們有多少的佛經 都是印度當時的三藏比丘們 用背的 背出來的 現在的出家人 能夠背出幾部經的 還是有 一般來講的話 一些經典還是可以背 彌陀經大部分都是會背的多 就是在家菩薩 也有很多人都會背彌陀經了 普門品也是很多人都會背 出家在家好多人都會背了 金剛經 藥師經 都一樣 其他的大部頭的 當然也是 靠個人的因緣 靠個人的這個智慧興趣 有的人讀過幾遍之後 就背起來了 所以像這一個可以說 我們現在雖然不是直接 聽到釋迦牟尼佛的聲音 但是釋迦牟尼佛 所講過的佛經 已經留下文字 流傳下來是同樣的意義 所以佛陀在世的時候 弟子們叫做聲聞 因為聽佛陀的音聲 來修學佛法 就是我們現在直接看佛書 從這個文字裡邊來研究 我們同樣的 也是佛陀的直傳弟子 所以像這一個 都是不用懷疑的 所以我們只要 能夠好好在經書裡邊下功夫 甚至於聽一些法師們 講解佛理的話 我們都已經是 種下了上品善根了 一定有解脫的一天 具大悲心 自脫脫他 到二俱圓滿時 就成無上菩提 得大涅槃了 就是說明我們如果 能夠聽佛陀的言音 聽佛陀的聲音 我們現在能夠看到佛書 之後 自己本身 能夠自己得到解脫 自己有智慧 自己可以斷煩惱 自己可以在佛學裡邊 真正的有所領悟 再來還要脫他 就是要度他 讓他人也可以得到解脫 這個就是自己本身 要發大慈悲心 一樣的 看到眾生在受苦 看到眾生在輪迴 我們也要起憐憫心 教他一點佛學 教他一點佛理 教他 看一點佛書 也希望他能夠種下 這個上品善根 種下一點學佛的這個基礎 有這麼一個基礎一種下去 有一天一定可以生根發芽的 所以我們就是說 為什麼佛陀會說 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為什麼無緣還大慈呢 就是說即使是沒有看到的 即使是不認識他的 我們也希望說 我們能夠教導他 我們也希望用這個因緣 能夠與他結這個善緣 所以佛陀不是說 你跟我有緣 我才要度你 你跟我沒有緣 我不度你 不會這樣子的 所以只要是 你能夠接受佛法的話 有佛書 有佛經 甚至於看電視聽收音機 你都是可以學佛 像這樣子 一方面自己學習 一方面來教導他人 或者引導他人 這個叫做自脫脫他的話 到了二俱圓滿 什麼二俱圓滿 叫做智慧圓滿 福德圓滿 如果這兩個都圓滿的話 你就得到大解脫 得到大涅槃 這樣子的一種 深密解脫果的意義 在我們經典裡邊 就是如來成所作事品所說的 如來成所作事品裡邊就談到 我們要怎麼來修行 達到佛陀的境界 佛陀怎麼樣的自利 怎麼樣子的利他 說的非常清楚 那麼佛陀的境界 本來就不是我們一般凡夫 所能夠了解的 但是佛陀還是有說明出來 釋迦牟尼佛還是介紹了一點 我們領會得到的 那麼一個境界 什麼叫涅槃 什麼叫寂滅 什麼叫解脫 像這一些的名詞名相 就是佛陀的境界 這些境界 我們其實只能夠 從文字上面來了解 只能夠從音聲上面來了解 但是告訴大家 你只要肯做 你只要肯修 有一天 你也一定能夠悟到 這一個就是告訴我們 每一個人只要努力的來修行 我們經典所說的 要精勤不懈 要精進努力 不懈怠 你才能夠得到大涅槃的境界 所以如來成所作事品 就有詳細的來說明 成所作事的勝義了義教 所以我們這一部經 也叫做解深密經 對於佛陀的境界 你也可以有所了解的 我們就有一個嚮往的目標 我們就有一個 希望達到的目的 我們就是能夠從現在開始 快快的踏出第一步 好好的來學 好好的來修 不只是看書而已 還要實際的表現在 身口二業的這個行為 行動行為方面 你才能夠真正的 朝向這個理想目標來努力 到這邊為止 就是說明我們這一部經 為什麼叫做解深密經 一方面是道理方面的解說 一方面就是說 對於修行的方式 還有證果的果位 其實都是非常深奧的 佛陀為了這一些 五根不具的眾生 作了一些解說 大家都可以聽得懂了 聽得懂了之後 大家都能了解 有了解 實際的去作 所以解深密經就稱之為 了義經 也稱之為了義教 因為你會聽得懂的 你可以實際去修的 你也一定可以證得果位的 所以這一部經 就稱之為解深密經 接下來看第十頁的 這個第四大段 說明本經的特勝 就是說明每一部經 有每一部經它的宗旨 它的主題 它的主要內容 所面對的眾生的根機不同 我們這一部經 它跟其他的經典比較之後 它有幾個特別殊勝的地方 也就是說其他的經典沒有 只有我們這一部經才有的 所以你只要 好好的看這一部經 一定可以得到殊勝的這種境界 也就是說 一定可以達到成佛的 這個本經的特勝 我們看一下 上面雖以四義解釋 本經的四教七品 得名解深密的所以 然而細尋經義 要從勝義了義教的解釋 或者是了解深義密意方面 才得名為解深密的 我們前面可以說 解釋的非常清楚 從他的教典 從他的義理 從他的修行 從他的果位上 稱之為四教七品 這樣子的一種解說 但是明知為解深密 其實還不只是如此 應該要從深密了義教 來作解說 還要從他的深義密意方面 來作解說 前面曾經對這個深密 曾經有過解釋 一個是密義 一個是從義理的 一個是從它的意趣的 就它的方向的不同來作解釋 所以後三種的了義教 只從文義鄰近上講 實質是不可說為解深密的 也就是說 我們前面是從四教 解釋深密了義教 甚至於解了深密理 還有解脫深密行 還有叫做深密解脫果 雖然有四教 其實重點 就是第一個 解釋深密教為主 後面的三種 可以說只是臨近於 達到我們因為不懂不了解 但是真正的不了解 這個是要透過道理方面 來做解說的 所以後面的三種的了義教 只是從文義上面來作解釋 相接近的來說 叫做解深密 檢勝義了義教中 說解深密的地方很多 我們在 第一大類的 就是解釋深密教裡面 我們這裡 將它舉出了幾個例子來說明 譬如說這個勝義諦相品裡面 就說解甚深義密意菩薩 這一個菩薩 他是解甚深義密意的 表示這個菩薩 確實是對於這個深奧的道理 有所領悟 有所體會 他有辦法來作解釋的 所以表示說 他對於這種深密的道理 他是已經有所了知了 再來 我於如是微細極微細 甚深極甚深 勝義諦相等 現等覺已 為他宣說顯示開解 表示說 對於這麼微細 微細到非常的微細 甚至於說 很深很深 非常深奧 深奧到非常的內在的 這樣子的一個道理 真的講 一般的人不容易了解的 但是我卻能夠 對於這樣子的這個勝義諦 我有辦法現等覺 就是說 我有辦法去了解它 我有辦法去體悟它 我能夠跟它一樣的 達到這樣同樣的境界 也就是說如實了知的境界 這個道理是怎樣 我有辦法這樣子 很清楚的去了解到它 這樣子 不只是我了解 我還能為它宣示 甚至於為它宣說顯示開解 我不只是自己了解而已 我還幫你解說 我還解釋給你聽 表示說不只是 這麼一層的了解而已 更能夠更深入的 以方便的法門 來作教導 在這個心意識相品裡邊 也有說 吾當為汝說 心意識秘密之義 什麼是心意識 心意識都是我們的內心 這個內心 可以給它合在一起說 也可以給它分開來解釋 分開解釋 要懂得它的各別功能作用 它的體相等等 這個確實是不容易了解的 所以我當為汝說 我會跟你講 什麼是心意識 這麼樣深奧的道理 給你知道 無自性相品又說 為汝解釋所說一切諸法 皆無自性所有密意 我會跟你們解釋 為什麼般若經裡邊 說一切法皆空 我這個地方也會說 一切法皆空 一切法皆無自性 這一個 在這無自性相品裡邊 我也會作解釋的 所以你也可以到那個時候 這一些密意 你也可以有所了解了 我依此故 密意說言唯有一乘 如來但依如是三種無自性相 有深密意 於所宣說不了義經 以隱密相說諸法要 那麼就談到佛陀有談到的 因為我們一般都知道 有聲聞緣覺菩薩三乘 修學的過程當中 因為根機不同 程度不同 就分有聲聞乘 緣覺乘 菩薩乘 但是這個地方有說 密意說言 唯有一乘 佛陀出現世間 最主要的是希望 每一個眾生都能夠悟得佛理 都能夠得到解脫的 所以根機的不一樣 雖然可以說三乘得究竟 但是也是密意說 佛陀只為眾生說一個佛乘 甚至於在這一個 三無自性相品裡邊就說 你們對於這些義理 都是沒有辦法去理解 認為是非常的深密 我會好好的有所解釋 對於這個深密義 我就會幫你們解說的很清楚 對於諸法要 這個要點都會解說出來的 於我甚深密意言說如實解了 於如是法甚深信解 於如是義以無倒慧如實通達 就是說你們不了解這個道理 我會解說的很清楚 甚至於我解說了之後 你要如實的去了知它 甚至於要引生 正知正見的無倒慧 來有所領悟 你才能夠真正的如實通達 如果你不能夠如實了知 當然就會偏邪 就會有錯誤 這個就沒有辦法 真正的悟到這個義理的 內在的體現了 這一些都是解深密經 它裡邊所談到的最好的明證 解深密所解釋的深密教 主要的就是要來讓大家 由此而了解到 般若經的義理 因為 就是因為聽不懂般若經 這一群人再來請教佛陀 佛陀用一種不同的方式 來解釋什麼 你們不懂的地方 所以這個地方如果懂得的 般若經也應該要懂 所以我們一直說 研究了解深密經 也可以再研究般若經 這個是相通的 因為是 因為般若經 之後才有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的意思懂得了 就是般若經的意思也能夠懂 般若經是名一切法無自性空 般若經所談到的道理就是說 一切法自性空無 畢竟空的境界 這個不是一般劣慧眾生 所能夠領解的 什麼叫劣慧 就是智慧太過於淺了 真的沒有引發高深的智慧出來 佛陀說要得到高深的智慧 必需要學習三多 要三多 什麼多 要多供養佛 要多親近善友 事 多事善友 叫多親近善友 善友 我們有時候叫做善知識 有教授善知識 有同行善知識 所以對於師長 對於同行的 就是說我們平輩的 大家要多互相的作研究 第三要多聞法要 要多聽師長的教導 多看佛經 而這個三多 要久行 不是一次兩次就夠了 要經常的供養佛 要經常的親近善知識 要經常的多聽一些佛理 你如果這三多有具足的話 你的智慧 就自然能夠越來越殊勝了 這樣子你才能夠來聽般若經 才能夠為你說般若經的義理 程度才夠 所以說聽得懂般若經 必然真的是三多具足 或者我們前面所說的 就是五法具足 你才有辦法聽得懂 般若經的意思 所以我們現在 就是要從這個三多裡邊 來下工夫了 普賢菩薩有十大願 一者 禮敬諸佛 二者 稱讚如來 三者 廣修供養 四者 懺悔業障 再來一直到第十個 要普皆回向 這個中間的第八就有談到 就要多學佛學 要多去參佛學 多去學習佛學的義理 所以禮敬諸佛 再來就是要懺悔業障 再來就是要多聽聞佛學 這個都是在我們普賢十大願 裡邊有講到的 所以這個宿習三多也是一樣 平常就可以去學做的 平常就可以去多聽佛經 或者多拜佛 或者多 觀想佛像 這個都可以的 有人學的佛 學佛的機會比我們多 學的比我們久 你都可以去親近他 可以去請教他 在家居士 當然也是可以 出家的師父 也是可以的 所以這個三多 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只要你有時間 只要你有假日 只要你有心的話 都是可以去參與的 這樣子你才能夠聽得懂 信解到這個般若經的義理 龍樹菩薩也說 為久習者說無差別 為新學者應該要作差別說 所謂的無差別 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一切皆空 一切皆無自性 這個就是無差別 不管是心法 不管是色法 一切法 只要說是法的話 都是無差別的 皆空 但是對這個新學者智慧不夠 福德不夠 他領會不到的話 你就要講差別相 心法是心法 色法是色法 不同的 有漏是有漏 無漏是無漏 不一樣的 要把這個差別性解釋出來的 所以這個在我們的唯識學裡邊 就是把一切法分為五大類 有心法 有色法 有相應行法 有不相應行法 有無為法 分為五大類 要差別說 所以這個就是五事不具的眾生 提婆就是龍樹的學者學人 提婆菩薩 他的弟子 就是這麼說了 於不堪聞無我法者 我無我中 以說前為勝 這個提婆菩薩他就說了 於不堪聞 就是說沒有辦法接受 這個無我法者 無我法 無我就是我執斷除 一切皆無主宰 一切皆空 稱之為無我 你如果沒有辦法去接受說 一切法皆是無我的 一切法皆是空的 這樣子的人 我們對於佛理裡邊 一部分是講我 講有主宰的 一部分是講無我一切皆空的 這兩種裡邊 你只能夠講前面這一種 就是說還是有差別性的 無我是一切皆空的無差別 你就不能講了 講了 他也聽不懂 甚至於還要毀謗 所以這個我無我中 有我的這種說法 跟無我的這種說法裡面 你只能夠前說為主 就是要講分別法 執空的方廣道人 信戒沒有堅固的基礎 我們前面有談到方廣道人 就是說 說明一切法皆空 他就執著一切法都空的 既然執著一切法都空的話 這個又偏邪了 他不是真正 如實了知一切皆空 因為他是屬於 五事不具足的一類眾生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 他的信戒沒有堅固的基礎 他的信心不夠堅定 他的戒法也不夠清淨 所以沒有辦法受持 我們佛教的戒律 再來 對於三寶功德 他們不夠細心 對於佛陀所說的義理 不夠如實了知 這個叫做信戒 沒有堅固的基礎 所以叫憶念妄取一空 就什麼都是空 空到什麼都沒有 不對 還是不對的 另外一種是執有的 方廣道人是執空 另外一種是執有的 是屬於五百小乘 這表示說是小乘學者 小乘學者 這邊說五百 當然是說明數量之多 就是說很多很多的小乘學者 他們深入有見的深坑 他們執著什麼都是有的 像部派佛教的說一切有部 一切皆有 所以他的名稱 就是以這個有來說明 就是三世實有 法體恆有 從法性上來說 法體也是有的 從時間來說 過去的時間也是有 現在的時間也是有 就是未來的時間 也是有它的實體性的 所以說一切有部 他就是執著一切皆有 不只是他 像犢子部也是如此 所以他就認為 就是有一個不可說的我存在 這個是犢子系的一種說法 所以他們都認為什麼都是有 有這個有的這種思想 這種有見也猶如深坑一樣的 非常的危險 他們這一種人 就不會想要聽般若經了 他們對這個般若空的道理 他們就不喜歡聽 如是等人不特惡見燻心 造匱正法業 就是流轉可愍 就是如來辛勤所證所說 如是等人 像這樣子的人 他們就是惡見 充滿在整個的內心當中 不是皆空 就是皆有 像這樣子的 可以說是會流轉於 這個三界之中的 因為這個是邪知邪見 因為這個是一種根本煩惱 所以會造作惡業的 會流轉於世間裡邊 就是如來辛勤 所證所說的般若大法 亦將為之隱覆不彰 如果佛陀為他們 講這種般若大法的話 他們也聽不懂 甚至於還誤解 這樣子的話 佛陀所說的般若大法 就彰顯不出來了 被他們埋沒掉了 或被他們給誤解掉了 變成了不是真正的般若大法了 佛陀為了要拯救 這一班的劣慧有情 及令這個性空般若教 能夠日麗中天 就是能夠非常的興盛 乃善巧方便的隱空說有 讓那些執有執空的有情 不障礙般若而性空解脫門開 就說明為什麼 要講解深密經的這些義理 尤其是三性三無性的道理 就是為了要讓這一些 執有執空的這一些有情 這些劣慧有情 能夠更正確的來了解 什麼應該空 什麼應該有 你所說的空 不是完全沒有的空 有空掉一部分 還有存在的一部分 執有的 也要讓他知道 什麼是應該要 真正的存下來的 真正的有它的實體性的 但是還是有一部分 需要把它空掉才可以 尤其是我們的唯識學裡邊 經常用這個蛇來作說明 就是說 你在路上看到一條蛇 回來的時候一直跟大家講 我看到蛇了 我看到蛇了 你的內心裡邊就是充滿了 我就是看到一條蛇 但是真的有嗎 沒有 那只不過是一條繩子而已 是因為你的眼睛花掉了 是因為太暗了 是因為轉折 你太匆促了 所以在這個眼花之中 把繩子看作蛇 蛇不存在的 沒有蛇的 這個蛇的觀念 蛇的想法 要把它給完全去除掉 你要想什麼 那是一條繩子 繩子是怎樣才有繩子 繩子為什麼要把它當作蛇 因為它放得歪歪的 你要如實的去了知它 所以有的 要把它保存 確實是真的有 有什麼 有繩子 有這個麻所作的繩子 但是蛇的觀念要把它給去掉 不可能 不要一直的存著說 我看到一條繩子 我們裡面有一條蛇 這不對的 這個要把它空掉 那麼就說明了 我們對於世間的很多的道理 我們都誤解了 誤解說這個身體是永遠存在的 這個身體從小到大 都一成不變的 雖然我們還是在長大 但是我小時候的記憶永遠不變 我還是出生以來的這個身體 但是我們中國人也有說 七天一小變 七年一大變 它的變化也是很大的 所以我們一個七年前 七年後的身體 是完全都不一樣了 細胞的死壞換新 都完全不同了 所以從醫學的立場裡邊 能夠去了解 這個是確確實實的 所以佛陀就說 我們的身體 是剎那剎那在變化中 一剎那之前的身體 一剎那之後的身體 有的時候都完全不一樣 我們的思想更是如此 所以世間是無常 世間是沒有一個主宰性 世間是無我 像這樣子的一種了解 要正確的去了解它 所以對於這個執有的眾生 應該是什麼要保留下來的 是真的有 但是也應該要知道 有一部分要把它空掉 一部分要把它給去除掉的 是錯誤的 是不正確的 你這樣子才能夠懂得 什麼是真正的真理 如此對於這個空 執空跟執有的有情 他們聽了 三性三無性的這些義理 或者聽了前面的 勝義諦相品的這些義理之後 才不會去障礙他 去了解般若所說的性空 也就是說明 如果這一種的眾生 聽了解深密經之後 對於般若經所講的 這個空的道理 你就會怎麼樣 原來佛陀為什麼要說 一切法皆空 你就有辦法去理解它了 有辦法去理解的話 你當然就不會障礙了 對於這個般若空的道理 你就不會起障礙心了 就不會反對它了 就不會誤解它了 也不會不相信它了 在我們的中觀論裡面 中觀論 主要的也是 解說般若經的義理的 一部論典 這個中觀論裡邊就說了 大聖說空法 為離諸見故 若復見有空 諸佛所不化 這說明我們的釋迦牟尼佛 大聖世尊 他說的這個空法 主要的是要讓大家 離去一切的執著 離去一切的不正確的思想 不正確的見解 所以佛陀才要講一切皆空 因為之前大家都執著 有一個實我的存在 我們一般的凡夫眾生 都是一種實我的存在性 佛陀就說 我們的身體 是五蘊所成 是四大所成 所以五蘊皆空 所以四大是無我的 這是要破除 我們這個我的存在性 所以佛陀才要講空 如果說你還是復見有這個空 你還執著這個空的話 有空 就是說 你還執著有這麼一個空 空 還要把它給空掉 以凡夫眾生執著這個五蘊身 佛陀說五蘊身是空性的 但是你不要執著這個空 這個空 還要把它再空掉才可以 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 大空的境界 空空的境界 完全不要有執著性 你如果還有這麼一個 空的執著的話 諸佛所不化 你還是執空的 你還是成為方廣道人 這樣子的話 所有的十方諸佛 還是沒有辦法教導你 怎麼講 你還是執著 怎麼說 你還是執著 你就解脫不了 這個不化的有情 現又化之 執空的有情 但是釋迦牟尼佛實在是很慈悲 所以應該是不能夠教導的 應該是沒有辦法教導的 但是佛陀 還是很有耐心的來教導他們 還是化之 還是要教化他們 很有耐心的 以種種種種的這些語言 這些方式 再來教導他們聽得懂 這是佛陀的大悲善巧 佛陀的大慈悲心 不要讓眾生 還是在六道當中輪迴 還是在三界火宅之中受苦 所以即使你們 再怎麼樣沒有智慧 佛陀還是想出方法來 一直的來引導大家 能夠好好的對於佛理 能夠從正面的來理解它 又用善巧方便法門 這個方法聽不懂 用這個方法 這個方法聽不懂 又用這個方法 這樣子的義理聽不懂 再用其他的義理 所以可以很善巧的這些法門 所以我們說八萬四千法門 就是要度八萬四千的 這一些眾生 度化了無量無數的眾生 所以法門非常的多 方式非常的多 你用這個方法來教導 用這個方法來教導 用那個方法來教導 這樣子 佛陀的 這個善巧這個大悲 就是我們本經的特勝之一 所以在於 我們這一部解深密經 可以說是顯發佛陀的大慈悲心 顯發佛陀的 善巧方便法門之殊勝 所以我們如果自認為 自己的智慧不夠 沒有關係 把這一部解深密經多看幾遍 多了解它 你一定可以懂得的 因為佛陀裡邊的方式 非常的多 所以有勝義諦相品 有心意識相品 有三性品 無自性相品 可以說方法非常的多的 你都可以從哪一個角度裡邊 來理解 必然的 對於佛陀所說的空 或者是有 你才能夠去區分 你才能夠去掌握 才能夠去體會 能夠去了解 必然的 你一定可以 真正的悟得佛陀所說的真理 在講些什麼 所以你只要好好的 對這一部解深密經 能夠深入理解 有耐心的去多看 多體會的話 一定可以跟我們 後面所說的一樣 能夠對於這個解脫深密行 好好的去修 深密解脫果 也一定有辦法去證得 去體會的 這個就是我們本經的特勝之一 下面還有好幾種 所說的我們的特勝的地方 希望說 大家不要灰心 也不要說 佛理這麼深 我怎麼看得懂 一定可以的 只要把這一部解深密經 多看幾遍 你一定可以得到解脫境界 所以希望大家要有耐心 要學習佛陀的那一種 善巧方便 乃至於耐心跟毅力 對於這個三多 也應該要多學習多實行 有空 多禮佛多拜佛 有這個機會 多親近 親近這些善知識們 一定智慧能夠提昇 達到高深智慧的程度 祝福大家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