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題:解深密經 04 主講:淨珠法師 解深密經 第四集 所有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現在我們就看講義裡面 第六頁的**這一個**本經的組織 也就是對於解深密經 他的主要內容 大概是在講些什麼 我們來先來掌握一下 他的重點 每一部經每一部論 都有他的一貫體系 也就他的中心宗旨 甚至於他的嚴密的組織狀態 當然解深密經也是如此 雖然說是有五卷 有八品 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後面的七品 因為序品主要是在說明這個 參加的 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 每一部經都有他的時間 他的地點等等 現在他的主要內容 **還是**要從第二品 也就是勝義諦相品開始說起 本經的要旨 在於解釋這個聖教 釋尊可以說 從前說過的教典裡邊呢 我們一般都從教理行果 或者是從境行果來做說明的 現在我們就是以教理行果 四個字來跟他加以解說 這個境行果的說法 或者說是教理行果的說法 雖然是差一個理的這個部分 其實意義 都是包括在第一個的境裡邊 也都是可以解釋的 我們現在先不用境行果的原因 主要的是因為佛陀 他是講四個了義之教 一個叫做勝義了義之教 一個是瑜伽了義之教 一個是地波羅蜜了義之教 一個是如來成所作事 的了義之教 代表了這四個內容 你如果能夠好好的去瞭解 好好的去體會 好好的去深入體悟的話 一定可以得到解脫的 得到這個解脫 我們就以這樣子四個層次來說 我們就教理行果的方式 來做解釋 勝義了義之教 原則上他總共是包括了四品 因為他範圍比較廣 所以古人就把他判釋在一境 有一真 這個也就是說 真俗有無次第來分別這個四品 真俗有無 就是真諦俗諦 世間有他的就是說 我們一般是認為他 有他的這個一切法相 或者他是無 就是說沒有他的實體性 從這樣子的立場裡邊 分為四品來加以說明 所以真諦俗諦 有自性無自性 這個就是我們前面 四品所要說的內容 如果說是依二諦來說的話 前一品就是真諦 後三品就是俗諦了 因為講到這個有自性無自性 還是是屬於俗諦的部分 也有依三諦來說 如果依三諦來說的話 勝義諦相品就是真諦 心意識相品就是俗諦 後二品就是即空而有 即有而空的中諦 也就是中道教 像這樣子的分類法 還是可以的 所以要從四品來分 或者就說從三類來分都是可以 現在我們就從這個四品 來開顯勝義諦 如經所說的叫做勝義了義之教 這個四品的要旨 在說明圓悟勝義諦理 勝義諦理就是殊勝的 能夠讓我們真正體會到 這一個法的實體性 這一個勝義諦性 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我們這一部經的 真實義趣所在 勝義諦相品 裡邊的內容可以說是最豐富的 講到心意識相品的話 當然來解說我們的心識 從他的通稱來講 從他的別義來講 都有他各別不同的說法 佛說心意識相 怎樣是勝義諦 這個如果你沒有辦法去瞭解 二諦的連繫所產生的問題 也要知道說真俗二諦 他是不一而不異的 真俗二諦是不一不異 說他是相同當然是不可能 說他是不一樣 卻有他的連繫關係 我們佛教有很多地方 都要說不一不異 或者他們 的關連性是不能夠脫離的 開示勝義諦 必須要從世俗上去說明 比如說諸法皆空 講到諸法皆空的時候 我們講的是要講 空的這個義理 但是空從哪裡來建立 要從諸法來建立 所以諸法皆空 一定要瞭解什麼叫做諸法 空性是由諸法的體性非實有 來瞭解 這樣子來說的話 諸法跟空他也是不一不異的 空的義理要從諸法上來建立 像這一個就是要開示 叫做真勝義諦 必須要從事實上去說明 你如果不瞭解諸法 你也當然不瞭解什麼叫做空 在中觀論裡邊就有說 如來依二諦為眾生說法 一以世俗諦二以第一諦 中觀論 當然這是講 性空的一切皆是空性的 一切皆空要從哪裡來說明 要從世俗諦來說明 所以中觀論裡邊就說 佛陀講二諦 依以二諦來說一切萬法 一個就是世俗諦 一個就是第一義諦 這一個他也是不一不異的 如果不依世俗諦的話 你就沒有辦法得到第一義諦 所以涅槃經裡邊也有說 說世諦令識第一義 說第一義令識世諦 涅槃經 涅槃就是解脫就是寂滅 佛陀在菩提樹下 悟得真理也是悟得涅槃 佛陀八十歲在娑羅雙樹間 也叫做入涅槃 這個涅槃的意思 也就是得到解脫 所以涅槃有有餘依涅槃 有無餘依涅槃 有餘依涅槃代表著在菩提樹下 悟得真理 於身心方面來說 煩惱斷盡智慧達到了無漏聖智 沒有煩惱性 但是他還有一個五蘊身 為他之所依 既然有五蘊身為他之所依 所以還要托缽 所以還會餓 所以還會口渴 還是要吃東西還是會生病 這個代表著 有這個五蘊身的存在 但是在於這個智識方面來說 智慧方面來說 已經是斷煩惱了生死得解脫 悟得無漏聖智了 所以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 是證得涅槃 舍利弗目犍連得到阿羅漢果 也是證悟涅槃 這個他們得到的境界 所以這個涅槃經 我們可以說是佛陀 證悟真理所講的經 也可以說是佛陀在晚年的時候 要入涅槃之前 交代弟子們如何來用功修行 就是諄諄教誨弟子們 要精進努力的一部經 佛陀已經在世壽八十歲 世壽八十年的時候 也是要示現他的生命的結束 如果佛陀 沒有示現他生命的結束 也代表著佛陀都可以 不用入涅槃 **也就是說**不用 離去我們這個五蘊身 那代表什麼叫做世間無常 沒得表示 世間既然有生必有死 有成必有滅 同樣的佛陀到了八十歲 以當時來說 也就是很長壽了 還是要入涅槃 還是要顯現世間的無常相 佛陀當然還是要教誡弟子們 要好好的掌握時間 好好的努力用功 精進不懈的來體悟真理 已經悟得阿羅漢果的 當然他們已經對於一切的真理 對於我執已經有所體證 有所斷除了 但是**還有著**還是要勉勵他們 督促他們 所以佛陀在涅槃經裡邊 也有說到世俗諦 也有說到第一義諦 當然也是不一不異的 在大品經裡邊 也有說到菩薩住二諦中 為眾生說法 菩薩 登地以上的菩薩 他們是自利而又利他 不但自己要努力用功修行 而且也要教導一切眾生 度化一切眾生 所以菩薩來度化眾生的時候 他這邊也說是住於二諦中 也是要依世俗諦 來讓眾生瞭解什麼叫做勝義諦 所以以二諦中來為眾生說法 如此才能夠知道 世間是因緣所生 世間是因緣所成 世間是沒有他的實體性 你必須要從 這個世間的世俗法當中 徹悟他的內在 徹悟他的理體 徹悟他的實性 能夠徹悟到他的實性的存在 你就是悟得勝義諦了 所以一定要依世俗諦 而來說勝義諦 目的就是在依世俗諦 去瞭解現證勝義諦 心意識相品好像是在說世俗諦 但是如果從 佛德意趣上來觀察的話 他卻是在顯示勝義諦的 來說明這個心意識相品 好像在說我們的心識的變化 **我們的** 像我們的第六意識 是如何的來緣取 色聲香味觸的 這些外境 或者我們的內心 末那識 或者我們的七意識 或者我們的第八阿賴耶識 他是如何的來儲存種子 他是如何的來讓我們的心識 能夠在一世一世的過程當中 保留我們的種子不壞失 這樣子才能夠建立三世因果 像這一個問題 一方面看起來 好像是在講世俗諦 其實是在講勝義諦的義理 如佛對這個廣慧菩薩 廣談心意識相後 立即指出 這個不是秘密善巧菩薩 要怎麼樣 要如實不見阿陀那 要不見阿陀那識 乃至於不見意法即意識等等等 像這樣子 在我們的心意識相品 裡邊所說的 一定要達到如實不見 這一個意 或者法 或者意所引生的這一個識 叫做意識 你如果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 其實名為以心意識 秘密善巧菩薩 你才能夠說對於這樣子的境界 這麼生命的義理 你有辦法真正的體會 你如果還是很清楚的明瞭 什麼是眼 什麼是耳 什麼是鼻的話 或者什麼是色 什麼是聲 什麼是香味觸 這個都還是世俗諦 你有辦法達到真正的不去執著 真正的能夠透徹瞭解 才能夠說明你是真的 是以心意識的這個秘密奧妙的 這麼一個微妙法門 你真的是通達了 所以這個不是依世俗 而顯示勝義諦嗎 所以這個四品 初品是依五相顯勝義 第二品是依諸識顯勝義 後二品是依三相顯勝義 約三相顯示 哪三相 就是要遣除遍計執 要來滅除依他起 要來證得圓成實 圓成實 就是勝義諦 所以由此可見 後二品的意趣所在 二品不同的是 一切法相品是在正申顯了教 這個無自性相品 他是追會隱密教 因為一切法相品 還是從我們世俗看得到的 遍計執 依他起 圓成實來看 無自性相品是要從遍計執 他真的是相無性 完全沒有他的實體性 而依他起他是緣生的 緣生法你有辦法去瞭解 他的生無性 而圓成實你有辦法去瞭解到 他的勝義無性 所以無自性相品 他是會隱密教 是很隱密的 也就是很深奧的 但是我們卻要去體會去證悟的 四品都是開顯勝義諦 所以佛就說名為勝義了義之教 所修行的二品要如何來修 懂得義理一定要實際的修 我們佛法是理論跟實際 理論跟實踐 這個是要同時配合的 一方面去懂得義理 一方面實際的來修 實際的來體會 就像我們一般說的念佛有功德 你要實際的去念佛 你說布施有功德 你要實際的來布施 一定要 就是說理論的部分 跟實踐的部分是要同時的 所以我們這邊所談到的 有了勝義了義之教 的義理的瞭解之後 你還要實際的來修 怎麼修 就是分別瑜伽品 瑜伽翻到我們中國話叫做相應 達到內心跟境界的相應 實際的體會 實際的證悟 你如果很會講 沒有辦法去體會的話 那個都還是身外 還是沒有辦法真正的 在我們內心裡邊 引發他的實際功能作用 所以分別瑜伽品 一定要達到相應 如何相應 一定要修止觀 一定要禪修 所以禪定的工夫 雖然說在大乘的 這個修行法門裡邊來講 有一個禪宗的這麼一個宗派 其實每一個學人 都一定要修禪定 都一定要修止觀 你修性空學也要修禪定 你就是淨土宗的念佛法門 也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 還是禪定工夫 所以這一個修止觀 是一定都要有的 唯識學也有五重唯識觀 還是要修 所以分別瑜伽論 的有這麼一品當中 就是分別修止修觀 如何讓心能夠靜得下來 如何能夠從 所聽到的這些義理當中 實際的去觀察 實際的去思考 實際的去體悟 這樣子你才能夠有辦法 達到證悟的境界 所以這個就是貫徹始終的 理論的部分要瞭解 實踐的部分要去實修 但重在於勝解行 說明有凡夫的修行程序 怎樣修習止觀去證悟勝義 這一個我們在分別瑜伽裡邊 他就會一直的告訴我們 我們又談到菩薩的修行境界 依大乘的修學法門來說的話 他有三賢位 他有十聖位 而達到等覺妙覺 所以三賢位 其實就是三十個位次 有十行 **有就是**就是十迴向 有十信十行十迴向 你三十個位次要好好的來修 一個位次一個位次的修 最後才能夠達到聖位 聖位入於初地 由初地二地三地到第十地 我們就稱之為十聖位 所以到了十聖位的菩薩 這麼講 已經是可以千百億化身 在世間隨著他所應化的根機 應以何身得度 他就以何身顯現在他的身邊 來教導他來引導他 從我們的普門品裡邊 知道觀音菩薩 是應以何身得度著 即以何身而為說法 其實不止是觀音菩薩如此 觀音菩薩他是已經成佛的 佛顯現菩薩身 輔助阿彌陀佛來教化眾生 其實登地以上的菩薩 都有這樣的功能 所以應以什麼身得度 他就化現什麼身來教導 如果這麼說的話 我們都可以來瞭解說 我四周圍的這些朋友們 或者我們出去的時候 遇到的一個陌生人 跟我們很投緣的 或者我們有什麼問題 他隨時可以教導我們 或者一個動作 或者一句話 讓我們能夠逢凶化劫 或者讓我們心開意解 說不定這一個 他就是菩薩的化身 我們中國人都很喜歡說是 貴人來輔助 以我們佛教來說的話 所有的佛菩薩的化身 來輔助我們 來引導我們 都有這個可能 所以我們四周圍 是不是有很多的佛菩薩 在輔助我們幫助我們 都有的 所以像這一個就是說明 登地以上的菩薩 每一層每一層 他一個初地的境界二地的境界 三地的境界 他們如何來修 他們在修的過程當中 他們的程度應該斷什麼煩惱 證得哪一層的真如境界 再來如何的引發他的法身慧命 都是有他的一個層次 所以地波羅蜜多品 就是在說明地上菩薩的事 什麼地上 就是登初地以上 初地也叫做歡喜地 登了歡喜地以上的菩薩 乃至於到第十地的 法雲地的菩薩 他們一層一層的修 一層一層的證悟 雖然他這一個也可以通於地前 但是卻是著重在如實行 登地以上的菩薩可以說 是非常用心都在修行的 入於定觀之中 如何的來體會 如何的來體悟 如果有眾生需要他來輔助 來幫助 來救難救苦的時候 他當然也可以 馬上顯現他的化身 或者是說地波羅蜜多是化他事 分別瑜伽是自利事 所以菩薩重在化他 為什麼要先分別瑜伽 後地波羅蜜多 那麼像這一個就是 有關於這二品 因為一講到菩薩就要講到自利 就要講到利他 一方面要自己用功修行 自己來體悟自己來體會 一方面斷煩惱一方面悟得真理 所以菩薩真的講很用功的 就是我們佛經裡面所講的 叫做要很精進的 要加功用行的來努力修行 除了自己本身用功修行之外 眾生有苦難眾生有需求 他也要放下他的時間 好好的來幫助對方 所以他還要利他 一方面自利的用功 一方面利他的來輔助一切眾生 離苦得樂 引導他們也一樣的 在這個修行道上 在這個成佛道上 大家共同的攜手共進 所以當菩薩 可以說是無怨無悔的 有時間就自己快點用功 他人有需求就要快點 去化導他們 去化解他們的 種種的苦難跟危機 乃至於教導他們的 所以菩薩是大慈大悲 是救苦救難的 到底是要先自利還是要先利他 在我們這個品數裡邊來說 可以說菩薩的分別瑜伽品 是著重在自利 地波羅蜜品 是著重在於這個利他 哪一個在前哪一個在後 其實是沒有那麼定數的 當然是一個初學者來說的話 當然是要先自利 自己都還沒有學到 怎麼能夠教導別人 最少沒有一撇也要有半撇 所以一定是先自利 但是菩薩可以說是非常的 慈悲心 雖然自己 自己未成道要先度化眾生 自己未成佛也要先引導眾生 所以有的時候 是把自己的份內事 都可以跟他擱下來 以引導眾生為主 所以像地藏菩薩 眾生如果還沒有成道的話 地獄未空是誓不成佛 表示說他一定要度到 引導到一切眾生 都不做惡 他才要去成佛的 那表示說以利他為主 自己的自利就擺在後面了 所以像這一個我們都是可以 是先自利 或者是先利他 其實都是相輔相成的 我們一般的讀書 從幼稚園從國小從中學到大學 到研究所 我們算算也是 就是十幾年的時間 在十幾年當中 我們還是一樣的 你可以邊學也是一樣可以邊教 所以讀了國中的 還是一樣可以教國小的 自己家裡邊的弟弟妹妹 朋友的孩子你都是可以幫他的 讀了就像師範學院 差不多就是高中程度 他就是可以教國小 所以我們就是一層一層的 一方面自己用功 一方面是教導他們 這個就是菩薩精神 自未得度先度人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都是以利他為主的 談到這個地方 圓測論師他就說 止觀四種所以先密 十度是別故在後說 一談到止觀就是要修禪定功夫 因為你要修禪定工夫 你才有辦法真正去體悟真理 心要先把他給靜下來 不要妄想紛飛 也不要昏沈 提不起精神來 這個都是不可以的 等到心 真正的能夠靜得下來的時候 對於佛陀所講的這些義理 你一層一層的去剖析 一層一層的去瞭解 這個止觀是一個總數 你從開始學就要學止觀 就是成佛了你還是在止觀之中 隨時隨地入於止觀中 來以義理以真理達到相應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根本智 智如合一的境界 所以佛陀也經常入定 阿羅漢也是經常的入定 所以從初學到究竟解脫 都是要有禪觀的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 講經說法四十多年 以八十歲入涅槃 我們的經典也說 佛常在定中 常在定中什麼意思 佛陀雖然還是要托缽 佛陀雖然還是要處理 很多的事情 但是他的心不為所亂 心很沉靜 所以四十多年的講經說法 處理了這麼多弟子事信徒事 但是他的心不受到影響 還是很沉靜的 所以說佛陀四十多年 還是常在定中 那我們 我們是凡夫俗子 遇到高興的事情 也會亂了陣腳 遇到不高興的事情 那更是整個頭都昏花掉了 要怎麼處理都不懂 甚至於還要有旁人來指導 還是搞不清楚 所以我們的心就是散亂的 我們的心就是雜亂的 但是一個修學法門的 一個佛弟子 就是要經常經常的 內心要沉靜 平常在處理事情 心也要有辦法沉靜下來 心一靜處理事情 你才懂得方法 哪一個先哪一個後 哪一個先處理哪一個後處理 應該要先什麼樣子的一個過程 你才有辦法真的很清楚的 來把這事情把他給完成 所以止觀就是一個總 就是主要的整體 那麼這個十度 也就是說我們的十地 從初地的歡喜地 第二地第三地第八地不動地 乃至第十的法雲地 每一地其實**所□的** 都是要修十度的 也就是說要修十波羅蜜 雖然我們一般來講 三乘的法門 菩薩是修六度 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修這個六度法門 一方面提升自己 一方面來就是救苦救難 來引導眾生 但是我們在這個修學的時候 他是 不是說我今天只有修布施 我不修持戒 我也不要修精進 沒有這樣子的 六度是同時 在你修一個布施度 其實就已經含括了其它的五度 你修一個智慧度 也就含括了前面的五度 一樣的 但是現在配合十地 除了六度之外 他的願力更大 **所以十度之外** 就是六度之外 還有方便 還有願 還有力 還有智 方便 願力 智 再加上四個比前面的六種 還要更深入 還要更徹底 因為你的程度越來越高深 你的境界當然是越來越徹底 你的智慧無漏聖智 也越來越清明 所以我們在這個 方便法門的度化眾生 是越來越多種 所以這個十度是別 就是各別的 雖然說在學習的過程裡邊 初地是學 **就是**布施 二地重點是持戒 三地是忍辱 其實每一度 就是含有其它的九度 但越來是越深入 越來是越高深 也越來是越微妙 這個微妙殊勝的境界 就是登地以上菩薩才有的 這一個就是因為配合十地來說 所以這個利他的部分 就**好像**擺在後面了 或可止觀略故先明 十度廣所以後說 有的時候說 為什麼要把他前後倒置 因為講到止觀 就比較簡單扼要 抓住重點 時時刻刻不要給他忘記 就可以了 所以叫做略而先說 但是十度這個是很廣泛的 講到一個布施度 你就要講到財施 講到法施 講到無畏施 一講到財施的時候 還有內財施還有外財施 很多 講到無畏施那範圍更廣 所以這個範圍這麼廣泛 要去解釋的 詳細的來做解說的話 也沒有那麼簡單那麼容易 所以他每一個像持戒 持戒也有要斷的 也有要修的 也有要利益眾生的 不管是攝律儀戒也好 是攝善法戒也好 是饒益有情戒也好 他非常的廣泛 所以十度是廣 所以也就後說 因為他要解釋的內容 太豐富太豐富了 你就是一個精進 內容就非常的多 惡的要怎麼斷 還沒有生的惡 要如何阻止他不要生起 已經做的善法 你的善要如何讓他更殊勝 還沒有生起的善法 我們要如何讓他快一點 有他的助緣能夠 善法快速的引伸出來 像這樣子的 已生惡要令斷 未生惡要令不生 已生的善要增長 未生的善 要快讓他快點引生出來 這麼一個精進度 就有這麼多這麼多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你還要去瞭解 他的定義對自己要有利益 對他人也要有利益 對現在要有利益 對未來也要有利益 具有這四個條件的 才能夠叫做善 缺一就不一定是善了 你說對自己有利益 對他人沒有利益的善不善呢 小偷就是對自己有利益 對他人就是沒有利益 是善嗎 是惡 所以具足四個條件名為善 這麼多的動作 這麼多的事業 什麼是善 什麼是惡 要怎麼樣子的去跟他加以區分 怎麼樣子的加以檢擇 還是要靠智慧 所以每一種法門 每一種法門 要好好的去跟他瞭解 還是要花很多工夫的 所以活到老就是要學到老 要學的還是太多太多了 所以十度也就是十波羅蜜 內容非常非常的廣泛 所以就擺在後面說了 **那麼**這個是一往之談 **這個**是過去就這麼說 其實也不一定是這樣的 像最後在這個八品裡邊的 最後一品就是如來成所作事品 解釋成佛之後 所得到的大圓鏡智 自己本身已經是如如的跟 一切法的理體一切法的真如性 已經都是相依相應了 但是你要如何的來度化眾生呢 哪些眾生是你所需要去度化的 像這一個也都是要來說明 所以一談到如來 他為了要度化眾生 必然有他的化身 如來佛陀 透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難行能行 難忍能忍的這種修行過程 我們就說叫做報身 就是透過修行 而得到的這麼一個生命體 他是一個報身 而每一個佛所悟到的真理 就是世間的真相 是佛佛道同 釋迦牟尼佛所悟到的 阿彌陀佛所悟到的 藥師佛所悟到的 乃至於以後的彌勒佛所要悟的 乃至於未來佛所悟到的 過去佛所悟的同樣的 都是這麼一個真理 也就是世間的真相 這個世間的真相 我們又稱之為法身 這個法身 是每一個佛都是相同 所以一講到如來成所作事品 就要講到佛陀的法身 佛陀的報身 而他的報身除了他自己本身 修三大阿僧祇劫 乃至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的 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 這種修行事之外 他如何的為地上的菩薩 來講經說法 這個就是他受用身 乃至於就是我們所看到的 千百億化身 釋迦牟尼佛他透過投胎 透過出生 透過出家修行 而成為一個釋迦牟尼佛 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化身 乃至於突然之間來 突然之間不見了 就像我們所說的 觀音菩薩在海邊度化 這個馬姓的這個少年郎的時候 他就是 來了 是一個很漂亮的小姐 等到真正的結婚的時候 往生了 不見了 棺材裡面什麼也沒有 這個就都是化身 所以講到這一個 如來成所作事品 就要講到佛有三身的功德 一方面是自利一方面是利他 在這個佛陀的功德上面 解說得非常清楚 我們每一個佛弟子可以說 自己有遇到什麼困難 自己有什麼 沒有辦法解決的 都要去求佛菩薩加持加被 求佛菩薩的加持加被 這個你就是要跟佛陀 能夠達到心靈感應 達到你自己本身的 虔誠的心意 能夠跟佛陀達到溝通感應道交 那才可以 所以普門品觀音菩薩的 他的發心就是說 眾生如果有遇到什麼困難 什麼痛苦的時候 只要稱念觀音聖號 觀音菩薩馬上就可以幫你解決 這一個還是要你本身 有這個至誠的信念 有至誠的**這個**道心才可以 如果說我來試試觀音菩薩 真的那麼靈感嗎 這是沒有辦法的 感應不到的 所以我們就說 人跟佛菩薩的感應道交 就如同我們要開電視 我們如果要開慈悲台 我們就一定要開到慈悲台 一定要很用心的開 慢慢的轉慢慢的轉 轉到第幾台就是慈悲台的 你就隨便 轉轉 轉到誰都沒有關係 你要轉到慈悲台 就不一定能夠轉得到了 所以一定要用心在那個地方 用心 佛菩薩他的這個慈悲 是無時無刻 這樣子顯發出來的 但是我們要跟佛菩薩 得到感應道交 一定要你有心有這個道念 有個至誠心 才能夠 **能夠**跟他接得上 我們這個慈悲台 這個影像這個聲音 也是二十四小時 都在這個虛空之中的 你有心要轉到**你** 你就能夠看得到 一樣的意思 所以在這個如來成所作事品 談到佛菩薩的度化眾生 尤其是佛陀他的三身感應 乃至於他的身口意三業的 廣大度化 這個可以說 說明的非常的清楚 所以在這個法身化身 自利利化的佛果位上的功課 可以說說明得很清楚 **然後**我們下面就有一個 全經的組織的一個表 這個表 像這個解深密經 他就有一個從這個理 從這個行 從這個果來說 道理的部分 他就有勝義了義之教 就是依五相顯勝義 就是勝義諦相品 依諸識顯勝義 就是心意識相品 依三相顯勝義 這個三相 當然遍計執依他起跟圓成實 依這個三相 一個是法相品 一個就是無自性相品 有關於修行的部分 就是瑜伽了義之教 跟地波羅蜜如實行了義之教 就談到要修止觀 談到要跟義理相應 叫做瑜伽 而且初地二地三地四地 慢慢的一直往上殊勝 所以他就是分別瑜伽品 跟地波羅蜜多品 最後就是來顯示 修行的最高果位 我們修行目的 就是希望能夠成佛 希望能夠得到解脫 希望離棄一切的煩惱 希望我們這個世間 這個世界都是善的 都是美好的 所以佛菩薩他就是要以應化身 來廣度一切眾生 每一個人都跟著他的腳步 都學著他來修行 煩惱斷盡 智慧昇華 這樣子每一個人都可以 不再輪迴生死 這一個就是成所作事品裡邊 所談到的 所以我們這一部解深密經 總共是有八品 八品扣掉第一個序品之外 後面的七品 從勝義諦相品一直到 如來成所作事品 都是來說明一個唯識的義理 所以希望大家 能夠提起精神來 好好的來把這一部解深密經 能夠從頭到尾給看一遍 大家必然的 對於我們的內心的思考思惟 心識的活動狀態 乃至於修行的方法方式 乃至於他的境界 必然都一定可以得到 你想要得到的境界 也就是猶如這個 瑜伽了義之教一樣的 達到相應 我們今天就到這邊結束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