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佛說阿彌陀經08 淨界法師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一面-丁二別釋主伴 這一課是講到正報妙 講到極樂國土的功德莊嚴 不但是這些依報的莊嚴-還有佛的莊嚴跟菩薩莊嚴 這當中的別釋主伴-分兩科 先看戊一的別釋 別釋當中先講「主」-「主」指的是佛陀的莊嚴 我們看經文 舍利弗 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我們做一個消釋 這裡是佛陀招呼舍利弗說 阿彌陀佛-這一期應化身的成佛時間 已經有十劫的時間了 這一段經文的意思是說 前面經文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阿彌陀佛攏總的壽命-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我們現在是關心說 佛陀有這麼多的壽命-到現在還在不在呢 阿彌陀佛到底是過去的佛-還是現在佛 這個地方就必須做個交代了 雖然這個國土-是如此的莊嚴美妙 但是如果沒有佛陀的住世說法-那這是一個非常遺憾的事情 這裡是說阿彌陀佛的壽命-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而他這時成佛時間-到目前為止只花了十劫 也就是說-他是一個存在於現在的佛 也就是前面經文所說的-「今現在說法」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其土有佛 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他是一個存在於現在的佛 他是一個-我們能夠真實親近的佛 他不是一個已滅度的佛 這段經文等於是-把佛陀的住世說法 所謂存在的功德把它說明 我們看己二的「伴」 有佛陀 當然必須有些眷屬-一些菩薩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 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 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在極樂世界的-所謂正報的功德 除了佛陀以外-還有無量無邊的聲聞弟子 這個聲聞弟子-當然是現出家相 這些聲聞弟子的階位-皆是阿羅漢 沒有所謂的初果二果三果-都是阿羅漢 這個數量-不是凡夫的心量所能夠了知的 這些大菩薩的數量-亦復如是 也是無量無邊 不是我們的心量所能了知的 這個地方等於是說 在極樂世界-不但是有佛的住世 還有菩薩聲聞眾的住世-來陪伴佛陀弘揚正法 這個地方-在蕅益大師的注解當中 他提出了說明-極樂世界是大乘善根界 天親菩薩說-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 女人及根缺 二乘種不生 十方諸佛的教化國土當中-有的佛陀是教化三乘人 佛陀有時是開方便法 也攝受聲聞緣覺到他的國土去 但是阿彌陀佛-創造這個國土的時候 他當初的規劃-不攝受二乘人 他只攝受大乘種性的-所謂的大乘善根界 所以在極樂世界國土當中-沒有被一般眾生譏嫌的眾生 什麼叫譏嫌的眾生呢-有三個 第一個女人 極樂世界的受生沒有女人 當然不是說女人不能往生 你是一個女人到極樂世界-一定是變成一個男人的身相 極樂世界沒有女人的身相 第二個沒有六根不具的-六根不足的沒有根缺 乃至於沒有二乘種性的 沒有二乘種性 怎麼有聲聞弟子-這些阿羅漢是怎麼回事呢 蕅益大師解釋說 這些的阿羅漢都是-剛開始修學佛法的時候 是修學小乘的教法 觀察四聖諦-觀察三界的苦 觀察涅槃的安樂-而願離三界尋求涅槃 求取我空觀而解脫生死 這些所謂的聲聞人 他多生多劫所串習的-是小乘的種性 他在臨命終之前-聽聞到大乘的淨土法門 對彌陀功德生起皈依的心-而求生淨土 求生淨土以後 因為他多生多劫的-小乘的善根特別深厚 所以花開見佛以後 佛陀是隨順他的根機-先為他說小乘法 而證得小果 因為他小乘的善根勢力太強-所以讓他先成熟 表面上證得阿羅漢果-但是他已經回小向大了 所以他也列入了大乘善根界 所以這兩個是沒有衝突的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 雖然有聲聞弟子-那只是他過去的等流習氣 事實上他已經發了菩提心-也都是菩薩了 所以淨土法門-是不攝受二乘人 這個諸位要知道 就是你不發菩提心-你不能成就淨業的 你三輩往生都必須發菩提心 我們看戊二的結示 舍利弗 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個地方等於是-做最後一次的結示 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有四次的結示 有三次是在依報莊嚴-一次是在正報莊嚴 這一段我們看附表第九 就是補充講表第八面-第八面的附表第九 結示極樂國土功德莊嚴的因緣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注解 重重結示 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 種智所現 皆吾人淨業所感 唯識所變 佛心、生心 互為影質-如眾燈明 各遍似一 全理成事 全事成理-全性起修 全修在性 亦可深長思矣 佛法的功德-是以智慧來觀照的 不像外道的一種迷信顛倒 所以對於我們往生淨土的因緣-我們也應該有些正確的觀照 在本經當中有四次的結示 重重結示 四次的結示-釋迦牟尼佛的目的 是要我們相信極樂世界-所成就的依正莊嚴 我們應該從兩方面來觀照 第一個依著佛陀自受用的功德 佛陀也在極樂世界-也在受用七寶池八功德水 他也在受用種種宮殿的莊嚴 佛陀自己受用的功德-是怎麼成就的呢 皆導師 願行所成 種智所現 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跟他自己的六度所成就的 也就是依止他的清淨法身 所謂的一切種智-從清淨法身所變現出來的 當然佛陀所受用的-七寶池八功德水 不是我們眾生能夠受用的 是他自己內心當中-自己的感覺 自己的感受 現在眾生所受用的-七寶池八功德水 這是說阿彌陀佛在那個地方-八功德水在那個地方 我們也在八功德水當中 我們自己是怎麼成就-八功德水的功德呢 我們就說明他的因緣-皆吾人淨業所感 唯識所變 就著凡夫的功德所成就 是我們自己的-信願持名的淨業所召感 信願持名 也就是從我們-這一念的一念的心識所變現 這個唯識所變-前面是一種智 一切種智是我們凡夫的起始 這個地方-在佛法的觀念上有一點差別 就是心有差別-心有差別 一切種智「智」的意思-就是沒有我們凡夫的情感 凡夫的心在無量的生命當中-起了很多的造作 也就累積很多個人的情感-叫情識 每一個人的情感不同 有些人貪愛那個-有些人貪愛這個 所以無量無邊的眾生 沒有一個眾生的情感-是完全一樣的 所以叫做「識」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能夠成就淨土 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循業發現 每一個人的業力不同 所以所召感的七寶池八功德水-也就有各式各樣的差別 從我們的受用是信願持名 譬如說念佛-你也往生 他也往生 但是你們兩個-不可能念佛的數量完全一樣 只要有一個人多拜一拜佛 七寶池八功德水的莊嚴-就有所差異 因為凡夫的受用是一種業感-從佛陀的角度是一切種智 那佛陀是不同 同樣是在受用佛陀的功德 但是因為我們淨業的差異-也就有各個差異了 所以我們做一個總結 總之在淨土的功德當中-我們值得注意的是兩件事 第一個是佛的心 佛的心是一切種智-是無差別的 是佛陀自受用的 我們不可能-跑到佛的內心當中去了 但問題是我們自己能夠召感的-這一念心的信願持名 有信願持名的善業 我們就能夠受用-極樂阿彌陀佛的一部份功德 講出一個譬喻 互為影質-如眾燈明 各遍 似一 就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是本質-就像月亮 月亮當然有它自受用的因緣 我們每一個人-把自己的臉盆準備好 千江有水千江月 有些人臉盆的水-特別的乾淨 特別的平靜 得到月亮的光明攝受就比較多 有些人也準備了臉盆有水-他的水比較波動 得到光明的攝受就比較小 但是月亮是一個 就是說 今天以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所成就極樂世界為本質 每一個在念佛的時候-因為淨業的差別 也就創造了不同的-極樂世界功德差別的影像 講出一個譬喻 就好像一個房間裡面-有很多的燈光 這燈光各遍 各個獨立-但是又互含互攝 都是在受用同樣一個房間 所以全理成事 全事成理-全性起修 全修在性 這性跟理都是一樣 理性 這個地方的理解就是說-今天把極樂世界攝用歸體 簡單的說就是-彌陀的功德攝用歸體 彌陀的清淨法身的-自受用的功德 但是從事相的業感來說-每一個人的淨業力量不同 所以每一個人所成就的-正報的功德 依報的功德 也就各個有差異了 我們這樣子理解這個淨土-就能夠理事無礙 有理有事 我們回到講義來 這個地方等於是-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的相貌-以及成就的因緣作一個說明 我們講-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到底要我們生起什麼信心 諸位讀到這裡生起什麼信心 就是相信三力不可思議 也就是說相信前面所說的-包括正報的莊嚴 你到極樂世界的果報體-是一個無量的壽命 有種種的神通 你到極樂世界去-有種種依報的環境 寶珠樓閣種種的莊嚴 這些莊嚴-你都可以做到的 怎麼做到呢 就是仰仗三力不可思議-彌陀的功德不可思議 但是彌陀的功德-是要攝受在名號當中 也就是說-當我們這一念皈依的心 憶念彌陀聖號的時候-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佛陀要你先相信這一件事情 也就是說極樂世界的功德-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 只要你肯真心的皈依-皈依這句佛號 你在念念當中-已經在累積功德的力量 就是要你相信這件事情 就是這個功德是可以成就的 只要你肯努力-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 我們在經文的第一大科-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就是要生起-三力不可思議的信心 看乙二的-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 在整個往生的資糧當中 當我們生起信心-相信功德可以成就以後 進一步應該發願-厭離娑婆 欣求極樂 怎麼發願呢 看經文的說明-這當中有兩科 丙一揭示無上因緣-丙二特勸淨土殊勝 在科判當中做一個說明 釋迦牟尼佛在介紹了-極樂世界功德莊嚴以後 把前面的功德-提出兩個重要的重點 來勸我們往生 第一個是約著我們的內因力-內在的善根殊勝 你到極樂世界-跟你在娑婆世界 你的心情會不同 你內在的善根強-有不退轉的功德 第二個外緣力 你在娑婆世界-你的惡因緣特別多 冤親債主特別多-障礙你修學聖道 你到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所以外緣力也殊勝 釋迦牟尼佛講完-極樂世界功德莊嚴以後 他提出兩點作總結 第一個內因緣的殊勝-第二個外緣力的殊勝 依紙止這兩個理由-佛陀勸我們往生淨土 經文的說明先看第一段 『又舍利弗 極樂國土-眾生生者 皆是阿鞞跋致 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 非是算數所能知之 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我們先把經文做一個消釋 佛陀招呼舍利弗說-極樂國土 眾生生者 眾生生者就是往生的眾生 往生的眾生有什麼特殊點呢-皆是阿鞞跋致 「阿鞞跋致」-翻成中文叫「不退轉」 你的功德得到以後-不會退失掉 誰不退轉呢「皆是」-這「皆是」很重要 就是每一個眾生-沒有一個人是例外的 乃至於五逆十惡的眾生-內心當中累積很多罪業 只要能夠往生淨土-就有不退轉的功德 而且在整個不退轉當中-有很多是一生補處的等覺菩薩 這個地方的差別-窺基大師解釋說 這個阿鞞跋致的不退轉-是約著往生的新生 剛剛去的新生 他聽聞佛法的時間短-也就能夠成就不退轉 一生補處的等覺菩薩-是舊生 他在極樂世界-已經長時間的薰習 最後成就一生補處 阿鞞跋致是約著新生-一生補處是約著老參來說 不管是新生或者是老生-都是無量無邊 非是凡夫的心量所能了知的 如果一定要把他表達出來 勉強來說 只能以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來做一個表達 這數量有這麼多 關於不退轉的內涵-看補充講表第九面 附表第十解釋-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把阿鞞跋致-不退轉的因緣作一個說明 阿鞞跋致 此云不退 一、位不退-入聖流 不墮凡地 二、行不退-恆度生 不墮二乘地 三、念不退-心心流入 薩婆若海 首先把不退-阿鞞跋致做一個說明 阿鞞跋致就是我們內心當中-在佛法修行所成就的功德 得到以後 不再退失 佛法的功德有三種-一、位 二、行 三、念 先講位不退 「位」就是無漏的聖位-無漏的聖位 我們要達到無漏的聖位不退 起碼的條件-要證入聖人的法性之流 就是我空的真理-不再墮入凡地 這是我們在修行的第一個階位-位不退 就是說我們在修行當中-最感到困擾的就是退轉 今天娑婆世界的受生-生生世世的功德 沒辦法累積起來 為什麼不能累積呢-就是死亡的問題─中斷 今生很努力的學佛-告訴自己不能造罪業 告訴自己要積集善根 可是死亡以後-沒有到極樂世界 來生又得到一個果報-你就忘掉前生的因緣了 你很可能會依著善業-榮華富貴的果報去造罪業了 然後你的善根就退轉了 蕅益大師說 「惑業求斷猶胚器-經雨則化盡前功」 就是胚器我們去做一個花瓶-把泥土捏成一個花瓶的形狀 但是花瓶的形狀-只要沒有去燒製成花瓶之前 泥土遇到了水-又恢復到了泥土 下次好不容易-把泥土又捏成花瓶 經一場雨又變成泥土 就是無量劫的流轉 我們現在為什麼還是凡夫呢 就是我們不能-把多生多劫的善根做累積 就是會退失掉 這個能量沒辦法累積起來 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不退呢 要初果以上 小乘的初果 大乘的初住-就斷了我見 雖然沒有離開三界的生死-但內心中有堅固的戒定慧功德 在經論上說一個初果的聖人 他沒有離開三界 他一出生的時候-還沒有遇到佛法 他的善根還沒有被觸動之前 即使投生在一個殺羊的家裡-他的父母親命令他拿刀殺羊 他寧死不從 為什麼不殺羊呢-我們家的職業都是殺羊 他也講不出所以然 但是他內心當中-對惡法有一種抗拒的力量 這個叫道共戒 就是戒對鬥法的排斥力量-有一種清淨聖道的支持 凡夫的就叫律儀戒 我們為什麼不敢造罪業-不是我們對他有自然的排斥心 我們是思惟造罪業-會承受三惡道的果報 我們不敢造罪業-是透過業果的思惟 但是聖人不是這樣-他任運了 其實他不想造罪業 講說為什麼-他也講不出為什麼 但是初果聖人-只要遇到佛法 他的善根被觸動-就知道為什麼不造罪業了 他能夠講出個道理出來 總之到了初果以上-他的生命只有進步 沒有退步 當然這是第一個階段 二、行不退-恆度生 不墮二乘地 「行」就是菩薩的妙行-就是你的菩提心不再退轉 前面的「位不退」-是偏重在自利 你不再造罪業了-自己的善根得到了堅固的保護 但是不一定能夠-對眾生的善根有所啟發 不一定 一定要到行不退-證得法空的智慧 知道一切法無自性 你是個惡人 惡人也不決定-惡人透過教化也會變成善人 所以善人也不決定-一切法不決定 只要因緣改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出現 所以菩薩觀到法空的時候 對整個生命的逆境無所畏懼-無所畏懼 他對上求佛道 下化眾生-無所畏懼 這個非常不容易的 菩提心不退轉不容易的 諸位看看-舍利弗尊者就知道 舍利弗尊者剛開始發菩提心 曾幾何時-他在三寶的面前也發願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結果他遇到一個婆羅門 這個婆羅門在那邊哭泣 你為什麼哭泣呢 我母親生病了-要修行人的眼睛來和藥 才能夠治好病 舍利弗尊者二話不說-好 你要修行人的眼睛 我剛好有發願要利益眾生-將左眼挖起來送給婆羅門 婆羅門說:師父!-我要的是右眼 你怎麼挖左眼呢 你不早說-將右眼也挖下來送給他 婆羅門把兩個眼睛拿來聞一聞 說:你這個修行人-眼睛怎麼這麼臭 戒行不清淨-往地上一甩就走了 這個時候-對舍利弗尊者的打擊太大 他說眾生難度啊 這個時候-他的菩提心就退失掉了 退大取小-尋求自身的解脫 從此以後-他到山上就沒有下來 退大取小 那時經論上說舍利弗-已經行了六十小劫的菩薩道 遇到這個逆境退轉 當然也可以說-功不唐捐 所以讀【法華經】就知道-二乘人有兩種 一種是定性聲聞-一種是不定性聲聞 定性聲聞-就像迦葉尊者是代表 定性聲聞就是說 從開始學佛的第一個因緣-到最後成就阿羅漢 從來沒有接觸大乘佛法-完全沒有 所以你看迦葉尊者-在【法華經】上說 我觀察一切法是無大無小-不生不滅 不增不減 所以他看到諸佛菩薩的功德-不生好樂 所以迦葉尊者的定性聲聞 他們的生命當中-只有等待死亡的來臨 趕快進入涅槃-就大事已辦 無量無邊的眾生-在生死的痛苦當中 他完全沒有任何的欲樂-要去度化他們 但是你看舍利弗就不同 舍利弗-在佛陀講【法華經】之前 他說:我常自思惟-我等同入法性 我跟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都證得了空性 為什麼文殊菩薩-能夠成就千葉寶蓮的蓮花 到十方世界廣度眾生 我不可以 深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 覺得自己的感傷-覺得自己的不足 後來佛陀講【法華經】的時候 開權顯實說明-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佛陀的出世-是要使令一切眾生成佛 所謂的生天 所謂的成就-阿羅漢是佛陀的方便 這時舍利弗尊者-是第一個發菩提心的 然後他叫阿羅漢-再次第發菩提心 也就是說-一個人成就大乘善根 即使他退轉了-以後要發菩提心也比較容易 總之發了菩提心-是最容易退轉的 一定要到行不退-到了大乘的七住以上 第三是念不退-「念」是中道的正念 就是內心當中的智慧-能夠真俗雙照 一般能在觀照真諦空的時候-就不能觀因緣 在觀因緣差別的時候-就會產生執著 就不能觀空-很難真俗雙照 這一定要初地以上的菩薩-心心流入薩婆若海 就是他的這一念心-跟任何的境界接觸 他的內心是即空 即假 即中 同時觀察到生命的因緣所生-無有自性 當體即空 也知道過去生當中-累積什麼樣的煩惱罪業 累積什麼樣的善根 對於空性跟一切的因緣-能夠同時觀察得到 那是初地以上的菩薩-達到念不退 中道的正念不退 總之在整個成佛之道當中 一般的修行要次第的完成-位不退 行不退 念不退 完成這三不退-我們有兩個選擇 第一、我們選擇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的求得增上生 積功累德 我們看在娑婆世界-是怎麼成就 若約此土 藏初果 通見地-別初往 圓初信 名位不退 在通菩薩 別十向-圓十信 名行不退 在別初地 圓初往-名念不退 也就是說-今天如果是在穢土的修行 仰仗自力的修行 「位不退」是小乘的初果-大乘的初住 當然「行不退」就沒有小乘 就是大乘的通教菩薩-跟別教的十回向 念不退就是-要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薩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要成就-位不退 行不退 念不退 在娑婆世界-是要次第修 次第斷 次第證 一步一步來的 如果我們今天選擇在淨土 今淨土 五逆十惡 十念成就-帶業往生 居下下品者 皆得三不退 如果今天到極樂世界去 乃至於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往生的人 帶業往生的-都能夠成就三不退 內心當中都能夠發出位不退-行不退 念不退的功德 所以做一個總結 十方佛土 無此名相-無此階位 無此法門 非心性之極致 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 何以有此 所以我們綜觀在十方諸佛-所教化的佛土當中 佛陀的教化-不管是教法所安立的名相 不管是果位的階位-不管所修行的法門 都沒有這種情況 因為我們隨便到-極樂世界找一個眾生 你說他是聖人-他可是煩惱沒斷 因為他帶業往生 他的內心深處-還有無量無邊的煩惱跟業力 你說他是聖人-但是也不行 他的煩惱沒斷-你怎麼說他是聖人 但是你說他是凡夫 但是他身口意的表現-是如此的清淨莊嚴 他所表現出來的是位不退-行不退 念不退的相貌 這是十方佛土所沒有的相貌-很難對眾生判教 他到底是凡夫是聖人-你沒辦法判教的 這表示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我們的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議 我們所憶念的名號-功德力不可思議 當我們在憶念名號的時候 跟彌陀本願功德的-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三力不可思議所成就的 是這個意思 我們回到經文來 這裡佛陀勸我們-往生的第一個理由 我們往生以後 雖然能夠在極樂世界-受用很多的功德莊嚴 但這功德莊嚴-會成就我們不退轉的因緣 極樂世界的不退轉-在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論說 主要的是-因為極樂世界的一個特點 是有情無情同宣妙法-聽聞佛法開啟智慧 從佛法的修學-佛法不怕你煩惱重 但是很害怕你沒有善根 因為智慧對煩惱有對治力 就好像說-我們不怕世界黑暗 黑暗算什麼-就怕沒有光明 因為有一部分的光明-自然能夠破除一部分的黑暗 但問題是在娑婆世界-要聽聞佛法的因緣特別少 這才是一個問題 我們大部分-都是在塵勞的境界裡打轉 生起顛倒思想的時間多-聽聞佛法的因緣非常之少 極樂世界的國土-不管是有情的鳥類 無情的寶樹-都能夠散發出說法的因緣 所以這是一個不退轉的因緣 我講一個小故事-大家體驗一下 你就知道什麼叫做退轉 這一個故事是出自於陰騭文 陰騭文是中國的古書-一貫道是很讚嘆這部書 他講到文昌帝君-在三界流轉的因緣 他一開始講到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在剛開始的十七世 十七世的時間也不少-一千多年 他是做士大夫-剛好是在春秋戰國時代 他這十七世當中 他可以說是-苦讀聖賢之書 久修聖賢之道 他都是讀書人做官 十七世都是做官的-甚至有一生做到宰相 在十七世當中-他都是依止聖賢的教誨 做很多善事 他裡面講做什麼善事 每一生都做很多善事 到了第十八世 他的生命當中-有一個很大的轉捩點 這十八世是怎麼回事呢-等於到了秦朝末年 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是個昏君 天下大亂 天下大亂 英雄逐鹿中原-各憑本事爭天下 所謂的楚漢相爭-結果劉邦把項羽打敗了 劉邦能夠打敗項羽向與-諸位看看 其實項羽的勢力-是比劉邦大很多 這當中有一個關鍵就是呂后 呂后這個人 他是一個非常-有聰明才智的一個人 雖然他是一個女眾-通達謀略 所以漢高祖能夠得天下-呂后功不可沒 很多的危機-都是靠呂后化解的 漢高祖-雖然不是很欣賞呂后的為人 他也不得已-安立呂后作皇后 呂后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叫漢惠帝 這個兒子-是很平庸的一個兒子 也就安立他做太子 天下太平以後-漢高祖是喜歡戚夫人 他一個妃子叫戚夫人 戚夫人也生了一個叫如玉-趙王如玉 這個如玉-就是文昌帝君的轉世 他的轉世第十八世 諸位想想看-一個人修了十七世的善業 那還得了 所以趙王如玉-他出生的時候 挾帶他十七世的積功累德 他不管是外在的相貌-不管是內心的見地 就是有帝王之相 所以漢高祖好幾次-想把呂后所生的太子廢掉 要封趙王如玉 甚至於慫恿大臣-來促成這件事情 但是呂后實在太厲害了-很多次廢太子的因緣都失敗 失敗以後-呂后就懷恨在心 懷恨在心以後 漢高祖後來就是韓信叛變 韓信叛變 韓信一打仗-沒有人敢跟他作戰 所以漢高祖六十幾歲-只好親自御駕親征 年紀大了被韓信射了一箭-從此以後就一病不起死掉了 漢高祖死了以後-呂后就掌權了 漢惠帝是一個很平庸的人 掌權以後-她第一個就把戚夫人抓過來 她說妳利用漢高祖在的時候-發動政變要廢除我的太子 妳可知罪 就把戚夫人-雙腳砍掉 雙手砍掉 鼻子挖出來 眼睛也挖出來-就丟到監獄裡面死掉了 非常殘酷的一個刑罰 這個時候 呂后害怕-她的兒子趙王如玉 因為那個時候-如玉已經分到趙國去做王了 呂后又用計謀-把趙王如玉騙回到京城 又要把趙王如玉殺死 這個時候-趙王如玉就說話了 呂后-我們母子跟妳無冤無仇 即使要成立太子-也不是我們的本意 妳今天如此的毒害我們母子-我來生饒不了妳 我要變成一隻蛇來報復的 講完以後-呂后就把他殺死了 當然文昌帝君-十七世的因緣當中 都是積極善業的 他只是發了一時的毒願-因為惡因緣的刺激發了毒願 但是大部分來說-還是善業強 所以他死了以後-他的神識是往上飛的 所以在經論上說-一個人罪業重的時候 他死的是往下沉的 因為罪業是比較重-善業比較輕 所以我們造罪業-就感到心很粗重 我們造了善業內心很輕安-就是這樣子 文昌帝君-所謂趙王如玉死了以後 他善業強是往上飛-看是往天上走 但是他到一個山上的時候-出了一個狀況 山上有一對老夫婦-在那邊禱告 這個住在山上的老夫婦-就跟山神禱告說 山神啊!我們夫婦-一生沒有做虧德的事情 怎麼我們沒辦法生兒子呢 這上天對我們不公平 我們現在年紀也大了-要生兒子也不可能了 希望山神憐憫我們-我們現在放一個碗 男眾就把他的頭髮剪下來-放在碗裡面 女眾就用她的血放在碗裡面 一個頭髮一個血-用碗蓋起來 他說山神-如果你憐憫我們 請你賜給我們一個眾生 不管是什麼眾生-我們當作兒子好好的扶養 講完以後就哭的很傷心 文昌帝君-神識在飛過山的時候 他看到這個景色-他也就動了一個情感 也被他們所感動 就對那夫婦生起憐憫之心 再加上他曾經在臨終的時候-發下一個願力 所以我們要注意-我們所發的願 這是一種力量-生命當中的一種力量 他就變成一隻小蛇-就在碗裡面出現 第二天這夫婦來這個地方-把碗打開來一看 哎呀!有一隻小蛇-小蛇也好 好歹是一個眾生 就把他當做兒子一樣扶養-慢慢這蛇就長大 因為這蛇可不是普通-他不是罪業所召感 他只是牽涉到一時的願力-所以他的善業是強的 所以這蛇-累積了十七世的善業 他有很多的神通變化-在虛空中飛來飛去 但是不幸的是三界的輪迴-有一個很大的障礙叫報障 你得到畜生的果報 你過去生當中久讀聖賢之書-那些道理忘得一乾二淨了 即使你得到蛇的果報體-你那個心就容易顛倒─報障 果報體障礙你的善根-障礙你善良的心識 他就喜歡吃肉 瞋心重 其實那個蛇-看裡面的記載就像一隻龍一樣 在天中飛來飛去一條大龍-神通變化 牠把隔壁的雞、鴨啊-畜生全部吃光了 鄰居就跟老夫婦說 你們家養的這隻蛇-把我們的雞鴨都吃光了 你要賠我們-他說我沒有錢賠你 這個時候-鄰居就告到官府去了 官府就把那夫婦抓起來說-你把你們這隻蛇交出來 否則就拿你們抵命 這老夫婦說-你要我們死可以 這隻蛇是我們的兒子-我們不能交出來的 這個時候-官府就把夫婦關起來 這隻毒蛇晚上回去的時候-看到父母親不在 當然他是有神通-他一入定就會知道 被官府抓去了 這個時候文昌帝君「蛇」-就變成一個年輕人到官府去 去跟官府說-你們是不是抓了一對夫婦呢 他說是啊-他們的蛇把別人雞鴨吃掉了 拿他們抵命 文昌帝君 這個年輕人說 得到蛇的果報瞋心重-話也不多 他說我給你三天的時間-你把這對夫婦放了 否則你們會有大災難-講完就走了 官府還是不放人 這個時候的文昌帝君-發動了瞋心就到大海去 把大海的水吸飽了以後-就把這個城市全部淹沒了 把他的父母親救起來-其他的人死掉 三千多個人命 三千多個人命 我們一個沒有福報的人 發一點脾氣-還成不了什麼氣候 一個有福報的人-君王一怒 血流瓢處 一個有福報的人發脾氣-那不得了的 殺死了三千多人 從此以後他累積的罪業-他的神通失掉了 神通失掉了以後-他在虛空當中飛 就掉到沙漠當中 第二牠的鱗片當中-也長出小蟲來咬他 因為他有罪業 後來他還好遇到了佛法-給他開導因緣觀 把他當初臨命終所發的-怨恨之心化解掉 後來他從蟒蛇身-就解脫出來 做人 後來又遇到三寶三歸五戒-後來他也成就聖道 諸位可以把這段文昌帝君-整個輪迴的故事讀一讀 我們簡單的作一個回顧 曾幾何時-文昌帝君在十七世的時候 是一個克己復禮的聖賢君子-遵循聖賢之道 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內心中有善根 但是由於無量無邊的煩惱-你不能去觸動它的 就是有因緣刺激的時候-煩惱就發作出來造罪業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退轉的原因 所以經典上說凡夫的心-譬如空中的羽毛可上可下 如果遇到了順風-羽毛是往上飄 遇到了逆境 往下的逆境-羽毛就往下墮落 我們的生命是不決定的 我們如果看到未來的生命-不知道我們來生會飄到哪裡去 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夠-對生命的來生做任何的規劃 除了你往生淨土以外-你誰也不敢規劃 你相信你來生會去哪裡-我看誰也不敢講 隨著我們的業力之風-到處飄蕩 阿彌陀佛知道我們凡夫-有這種退轉的因緣 他就提供了一個-經常能夠演說妙法的極樂世界 來保持我們的正念-成就不退轉的功德 是這個意思的 所謂內在的善根強 這是佛陀-勸我們往生的第一個理由 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 阿彌陀佛 回答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請示師父 楊枝淨水-性空八德利人天 請問是否為八功德水 那麼海水八德-能否也做八德解釋 楊枝淨水的-性空八德利人天 八德是八種功德沒有錯的 但是大海的八德-跟這個就不一樣了 不一樣 諸位去讀一讀 大海的功德-八個我忘掉了 我記得大海的功德-有兩個 大海不留死屍-大海清淨 不留死屍 大海東西很清淨 有潔癖的 你屍體丟進去-它一定把它漂到對岸去 靠到岸邊 真的 你到任何的深海丟進去-屍體遲早流到岸邊 他拒絕死屍的 第二個大海是不增不減 太陽再怎麼照-海水不會增加 下多少的雨-海水不會增加 太陽長時間的照-海水不會減少 大海能夠自然調節他的數量 所以在經典上 佛陀經常用大海-來比喻我們的佛性 它有八種功德-但是我印象裡面記得兩個 一個是不增不減-一個是清淨無染 其他-諸位可以查查看 大海的八種功德-跟八功德水的八種功德 那是不一樣的 第二個請問師父 今生在佛法中-修行所得的功夫 如果沒有往生淨土-會因死亡而前功盡棄嗎 是的-是的 我們生命當中的障礙-煩惱障 業障 報障 報障非常可怕 如果你來生做人-有可能你會遇到佛法 在你沒有造罪業之前遇到佛法-你可能會修行 如果你還沒有結婚遇到佛法-你也可能會出家 但是如果你到天上去 你不可能修學佛法 天人的心情-那是非常躁動放逸的 五塵的境界太放逸-你不可能修學佛法 太快樂-你靜不下來 你到三惡道去-三惡道果報的心特別惡劣 你的善根也會暫時的隱沒 你若作一隻狗作一隻貓-你的善根會完全隱藏起來 佛法說是「眠」-這個種子叫眠 睡眠 他不活動的 他在不在呢 某某人在不在呢-他在 但是沒辦法出來見你 睡著了 煩惱起現形-煩惱醒過來了 到三惡道就是報障-有這這個問題 你的善心很難起現行 你如果不求生淨土 一般求增上生的仁波切-他一定要求生來生做人 你要把握來生做人-而且遇到三寶 就是這個問題 就是你沒辦法去預測-你來生會飄到哪裡去 印光大師說 說一個人求得來生做人-比求到極樂世界還困難 因為做人是靠自力 我們內心當中有-無量無邊的善業 也有無量無邊的罪業 誰敢保證你臨命終的時候-不起煩惱 誰敢保證你的善業-是被啟發起來 而不是罪業被啟發起來 但是淨土就不同 他是一種一心的歸命-他目標是明確的 我們下一堂課會說到 一個有修淨土的人-跟沒有修淨土的人 他臨終的時候-是不同的相貌 一個是有明確的目標-一個是隨業飄蕩沒有目標的 第二個我們在懺摩的時候-如何生起慚愧心 就是你所觀境要清楚 慚愧心的生起-是觀察你的罪業 你要迴光返照-一生中造了很多的罪業 如果你一天到晚-觀察你的善業 你怎麼會起慚愧心呢 我造了很多的善業-這是你在修 當然我們在給自己信心-我們觀察 我這個人也不錯-我造了很多善業 尤其在臨命終的時候 在臨命終的時候-要觀照你的善業很重要 給你信心 這個善業也容易起信心 但是你懺摩時候-你的所觀境是觀照你的罪業 你才能夠起慚愧心 就是你的善業這一部分-先不要觀照 觀照你缺點的部分 你需要改變的-需要改進的這一部分 你就容易生慚愧心-觀照罪業起慚愧心 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