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普獻法師 講題:華嚴經選讀(50) 各位同學大家早-阿彌陀佛 我們繼續看-第一百四十二頁 這個地方-是講到菩薩的智慧 菩薩的智慧-是從哪裡長養出來的呢 就是從自我的身心-的如實相去觀察 來開展這個智慧 不是一種想像 對我們發生在我們身心-當下的如實相去理解 我們當下身心的如實相-就是五蘊 從六根接觸到六塵-產生的認知辨別想像 因為有感受產生 由於感受的產生-我們產生貪愛瞋恨的執著 我們又薰習了許許多多的-貪愛瞋恨的種子 這是我們凡夫-習慣性的老路子 我們走了千生萬世的老路子 貪愛、瞋恨、無明的老路子 所以生死不斷-煩惱也脫不了 這裡告訴我們-不著色受想行識 對於我們的認知產生-我們了解 我們的認知變化也了解 我們的感受產生知道-我們的感受變化也了解 感受消滅也清楚 為什麼呢 因為色受想行識-本身就是無常 我們只是如實的了解到-它在生生滅滅 而且是快速的生滅 每一秒鐘就有-幾百萬次的生滅當中 這麼產生、這麼變化-這麼消滅 可是我們的心非常的粗糙 對微細的生理上的感受 生理上的感受-是從哪裡來的呢 從我們的煩惱-從我們的色身 我們的色身有四大 四大有地水火風 地水火風-有地水火風的特性 比如說堅硬的地,地大 還有水是屬於濕性的-火是暖性的 風是動性的 當我們發怒的時候-我們感到全身發熱 有熱的感受 如果我們吃辣椒 刺激的東西吃下去的時候-我們感覺全身發熱 如果以現在名詞來講-就是刺激循環 刺激生理的細胞-荷爾蒙分泌 加速交感神經的作用 我們的飲食-以及我們的心念 會造成我們生理上-許許多多的感受 這個感受是不斷的產生 然後又快速的變化-消滅當中 可是因為我們的心-非常的粗 我們對生理上的變化-心理上的變化 我們只能感受到-感覺到粗重的感受 微細的感受-我們察覺不出來 至於造成-我們感受產生的細胞 最小的單位-四大組合的極微 那更不用談 為了要了解-我們內在生理的情況 就要訓練我們的心怎麼專注-就是禪定,三摩地 訓練我們三摩地的方法-就是觀察呼吸 因為我們的色受想行識 色跟受想行識之間 就是靠呼吸的連接-才會產生作用 呼吸停止的話-生理心理就崩潰分散 所以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它是靠呼吸 一呼一吸 讓我們有生理現象-以及心理現象 而我們的呼吸跟生理、物理-等於是一體兩面 當我們的心理-發生變化的時候 感受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的呼吸就發生變化 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們在很恐懼當中 晚上聽到鬼故事的時候 黑暗當中 我們整個呼吸-都快速的急速的 當我們看到一個黑影-我們把他想像是不是鬼 越想越可怕 突然間有個聲音冒出來-我們越想越可怕 這個是不是鬼,就是鬼 加上聲音加上影像-我們越想越可怕 呼吸越來越急迫 當我們發脾氣的時候 我們的呼吸短而粗-甚至會有停止的現象 我們藉著觀察呼吸 很自然的-等於間接的去觀察我們的心 觀察我們的受想行識-就是觀察我們的心 我們藉著呼吸-專注在呼吸 慢慢心就從粗而變成細-慢慢的定下來 這個時候我們對我們的受-就會敏銳敏感 當我們的感受-貪愛的感受、瞋恨的感受 這些受-我們就會越來越清楚 心越來越細的時候 它就能夠去穿透到 我們組成細胞的-最原始的成份 就叫做四大 四大只不過是一種快速的-生滅的過程當中 維持細胞最小一個單位-細胞 我們的心-在專注的原則之下的時候 開始我們觀察感受 感受生了,了解它 變化了,了解它 消滅了,了解它 但是一個原則-要保持平等心 了解感受而不起反應 只是看著它-生看著它消滅 變化消滅 這個過程-就展現了我們的智慧 舉個例子來說 如果有一堆木柴已經燒著了 很猛的火在燒 一個最簡單的辦法-是什麼呢 我們不要再丟木頭進去 當這個木頭在燒的時候 你用另外一個木頭去打它-反而這個木火越來越旺 你不要去打它 你只是看著它-不要再加木柴 它會慢慢燒 等它燒完了就熄滅了 我們的感受產生的時候-我們去壓抑它 就像木頭去打火 一打的時候-這個火會引發到別的地方去 我們不要去打-就這麼看著它 不要再加木柴 它燒完了就沒有了 所以我們要訓練-從受當中去了解到 受的產生以及變化-以及消滅過程 我們只是當一個觀眾-去觀察它 我們常常會怪-某某人引起我火大 讓我生氣 某某風景多麼漂亮-讓我看起來心怡神曠 多麼快樂 好像我們的一切 都是外在的什麼-讓我快樂讓我痛苦 是人事物造成我的-心境的波浪 但是如果我們透過-五蘊法門來觀察的時候 事實上是我們在反應-我們內在的感受 各位要注意到這個問題 我們是不斷的去反應-我們內在的一種感受 外在的世界是會影響我們-不會錯 但是事實上-我們只是習慣的 對這種感受產生反應 我們要注意到這個問題 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要從根本上解決 我們無量劫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當中 我們被感受矇騙 有這個關係-我們這一生這一世 就是要在這感受當中-不起習性的反應 保持平等心 我們的智慧就能開展 我們開始掃垃圾 我們一打坐的時候 我們發現到-最粗重的感受是什麼 我們的腳很痛 我們感到全身很不舒服-坐不住 為什麼呢 因為無量劫以來的習氣 貪愛瞋恨這個習氣-你現在要把它掃出去很難 好像一個客人住到我們家-我們覺得不對勁要趕他走 他不願意走 道理在這裡 你這麼一打坐的時候 你最先發現最粗重的感受-是什麼 腿酸腿麻、腰痠背痛 這一顆心東奔西跑-就是坐不下來 因為我們無量劫以來-養成的習氣 我們都是順從它 它想要吃你就吃-它想要喝你就喝 它想要看電視-你就去打開電視 它想要購買東西-你跟著它就去了 我們都是做欲望的奴隸-做妄念的奴隸 習慣了 現在你一下子要掃掉它-它開始起反抗 這個反抗是什麼呢-讓你坐不住 心七上八下 讓你腿痠腿麻 這個時候-你感覺非常的難受 如果你懂得方法的話 你就看著難受的生理-酸痛麻癢產生了 生理上的痛-再加上你心理上的痛 痛上加痛,你心就越亂 你覺得這個痛-什麼時候才能過呢 它不痛多好呢 你這個是貪愛的心理-希望它不要痛 它拼命痛-所以你越覺得難過 生理上的痛-加上心理上的痛 就讓你坐不住 我們一般人都是在-這個關頭裡面退下來 道理在這裡 這個地方說-若能於此諸法不著 則不縛色,不縛色生-不縛色滅 不縛受想行識-不縛受想行識生 不縛受想行識滅 若能於此諸法不縛-則亦於諸法不解 這是講到-我們修行的過程當中 無論是認知的產生-以及想像辨別的產生也好 乃至生理上的感受-產生也好 這一切我們只是-當做客觀的觀眾 了解到它的快速生滅-變化無常 我們就不會被它障道 最主要就是說 了解到它的生滅變化無常-就夠了 我們也可以-另外一個方法來了解 是什麼呢 因為色受想行識-剛才我們說過了 它只是呼吸連結它而已 我們從色受想行識當中-我們就發現到一個問題 色受想行識之後-有這些作用 完全是決定在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受想行識就滅掉了 分散了 所以我們在-受想行識的結構當中 我們了解到呼吸的重要 我們從呼吸當中-我們想找到一個我 我能認知的我-我能了解的我 我能感受的我,找不到 只是不斷的呼吸-一呼一息的入出 就在入出當中 我們發現到-受想行識的作用 我們找不到一個我 這是五蘊法門修行的方法 我常常說-我們修行的方法很重要 第一個是方向 什麼方向呢-一個大的方向 就是般若心經所說的-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就是我們所有修行的-一個總綱 也就是一個方向 有了方向還要一個方法 這個方法要怎麼去修-從五蘊上去修 五蘊怎麼去修-從四念住裡面的身念住 觀呼吸 受念住觀察感覺 觀察呼吸讓心專注-心專注以後 我們就能進一步觀察-我們的受 從受當中我們了解到一切 生理的、心理的-快速的生滅無常過程 從這個無常快速生滅當中 了解到無我-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一個總綱 這一個總綱-也就是大的方向 我們把握住了 我們修行就不會出差錯 否則的話-我們念很多經念很多佛 拜很多的懺-做很多的善事 可是煩惱始終存在-道理就是在這裡 但是不是說我們-不念佛、不持咒、不誦經 不是這個意思 在我們主修的過程當中 這個時候是萬緣放下-專注呼吸了解感受 覺知我們的-五蘊的生滅現象 但是保持一顆平等的心-不起習性的反應 不起貪愛的反應-不起瞋恨的反應 這是在我們靜修當中-我們要訓練我們自己 有這一份能耐 但是副修也是蠻重要的 必竟在這個末法時代-障礙很多 透過誦經、念佛、持咒-還是很重要 但是我們了解-這些是屬於副修 培養我們的善根-的一個方法 從經當中了解到-修行的過程有沒有出差錯 經來驗證我們的心-也驗證我們的修行的方法 驗證我們修行的過程 經還是要念-佛也是要念 咒也是要持-懺也是可以拜 但是要了解-這是副科不是主科 主科是屬於-觀照我們的呼吸 觀照我們的感受 從這個地方去了解-無常無我 這是主修主科 般若心經就告訴我們-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個原則-如果沒有把握住的話 我們念再多的經-誦再多的咒 煩惱就是拔不掉 只是治標不治本 但是如果我們-只修這一個法門 觀照我們的受-觀照我們的呼吸 如果沒有副修的輔助的話-也不行 只是說我們不要-把法門混雜在一起 當我們靜坐的時候 純粹的觀照呼吸-讓它專注 然後去觀察我們的受-覺受感受 酸痛麻癢 所有這些感受-都觀察的一清二楚 有主科有副科 就像我們吃一頓飯-有主菜有副菜 營養就足了-營養均衡 否則的話會營養不良 有人說單提一句佛號-單提一句公案 單念一個咒-單念一部經 單念一個法門 會造成修行上的營-養不良症 沒有辦法面面俱到-非常可惜的 五蘊法門-佛陀在世的時候 大家都是講五蘊法門 因為這個五蘊-是我們自己本身有的東西 假如我現在要你去想像 台北一○一有多高-你怎麼去想像 你也沒看過 即使你看過圖案-你要去想像也很難 因為那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 現在五蘊法門是-發生在我身上 而且是現在發生-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 所以它不是想像 是我身心當下的如實相-不是我想要的 我想像的 也不是我想要的那個樣子 它是我身心當下的如實相 我清清楚楚去了解它 這個容易辦到 如果是憑我們去想像的話-那就很難 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 佛陀會說五蘊法門-有他獨到的地方 我們讀佛經的時候-就會發現到 佛陀所說的一切法門-都不離開我們的身心 可是我們就忽略了-身心的觀察 我們就一直想像-外在的一個什麼 能夠拯救我、幫助我-解決我的問題 佛陀就稱為外道-心外求法 離開我們的身心之外-去求一個什麼 來保護我-解決我的問題 這個叫捨本逐末 如果我們在五蘊當中-了解五蘊運作的過程 我們就不會被五蘊束縛住 我們就不會做五蘊的奴隸 一個念頭產生了 我們就跟著它-配合它去想像 比如這個念頭說-我要去台北 這個念頭一動的時候 接著第二個念頭我到台北-以後我會找誰來接我 我住那裡-我要到那裡去玩 一大堆的就來了 如果這個念頭一生 你現在想要去台北-我不去看你怎麼樣 這個念頭孤立了 它慢慢又產生變化 不去就算了-不要去 這個念頭就被我們壓下來了 多生多劫來我們-已經養成的習慣是什麼 我們隨順它,放縱它-惹了許許多多的麻煩 所以叫五蘊熾盛苦 我們的八苦裡面-有一個叫五蘊熾盛苦 接著就是求不得苦-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愛別離苦-這些就這麼來 我們問題的根源在那裡 俗話有一句話-從哪裡跌倒就從那裡爬起來 我們因為這個五蘊-起惑造業受苦 讓我們在五蘊當中-去了解它不迷惑 不造業就不受苦 從身心而來-我們就從身心而去 這樣就解決問題了 這個是講到-我們了解五蘊的運作過程 我們就不被五蘊產生束縛 接著說若能於諸法不縛-則亦於諸法不解 縛跟解是一對的 我們被束縛-是因為我們執著 如果我們不執著的話-就不受束縛 不受束縛-就沒有什麼解脫不解脫 你不打一個結-我說請你把這個結打開 根本就沒有結-何必解開呢 因為你不把它打結 所以不縛就不解 何以故?-無有少法 若現生、若已生、若當生-無法可取,無法可著 這是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了解到所有一切 都是快速的生滅當中 快速生滅當中-我們不要執著 有一個實在的生-有一個實在的滅 找不到 過去也好、現在也好-未來也好 要找到實實在在一個生-永遠不變的生找不到 所以說現生、已生、當生-無法可取,無法可著 一切諸法,自相如是-無有自性,自性相離 存在的一切-形形相相林林總總 差別萬象太多太多 但是它只是暫時的一個假象-不是永遠如此 一切法的本來面目就是如此-不斷的生滅 不斷的有各種不同的型態-各種不同的相貌出現 無有自性 它永遠只是-暫時的一個假象而已 就像我們看的水 現在我們看到的水-是液態的 液態的水-經過加熱就變成氣態 變成水蒸氣 水蒸氣飛到天空去以後-遇到冷結成雨掉下來 小滴的我們就叫做霧 大一點我們叫雨 很多的時候-我們叫傾盆大雨、暴風雨 降落到高山上、玉山上 我們不叫雨-我們叫雪叫做冰 冰有冰的作用-冰的相貌 雨有雨的作用-雨的相貌 水有水液態的作用不同-千差萬別 可是必竟它們都具有一個性-這個性叫濕性 很濕很濕的 水是有濕性的 濕性是它的本性 假如我們說濕性是它的本性 它千奇百怪 有時候遇到結晶的時候-它變成結晶體 又變成氣態的水蒸氣 有時候變成空中的雲-變成霧、變成冰 這一切相無有自性 沒有永遠不變的自性 這個相只是暫時的一個假象 某一個時空當中-它維持這麼一個狀態 自性相離 它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自性-沒有 它的本性-哪一個是它的本性 我們說水的本性是濕性-這也是一個相對性的 對火來說、對地來說-對風來說 我們說水是濕性的-火是暖性的 只是依它的作用來講 當火不再燃燒的時候-它的性在哪裡 只是暫時的一個假象而北 我們講一切法-它的本性是什麼 我們就叫做空性 色即是空 形形色色的本性-就是空無自性 我說空無自性-你就會去想像 空是不是很大、很小-很多、很少 下面整個就把你否定了 非一非二、非多非量-非小非大、非狹非廣 非深非淺 非寂靜非戲,論非處非非處-非法非非法 非體非非體,非有非非有 講什麼都不對 簡單講,講什麼都不對 因為你講什麼 你就是去執著-有一個什麼形態叫做空 但是我們講到的空 不是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的空 反而是說有 佛家講的空是講有 我說這個桌子是空的 是因為這個桌子-暫時這樣子 它是條件排列組合-有這麼一個樣子 但是它不斷的變化 而且它不是自己主動存在-自己生自己,不是 它是被動的被許多條件-排列組合有這麼一個形態 它的存在-只是暫時的存在 這句話這麼長我們說-這個桌子是空的 佛家講的空 不是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的真空 反而是有 在有的上面-去顯示它的空性 我們不能離開-形形色色去找一個空 單獨存在的空-不是那個意思 我們世間的名詞 跟佛法名詞的用法-不太相同 世間的名詞講空-就是什麼都沒有 斷滅,什麼都沒有-空空洞洞的 佛法講的空不是這個意思 反而是很實在-有這麼一個東西 而說它的本性是空性-因為一切都是會改變 一切只是暫時的一個假象 所以它只是暫時這麼存在 它的變化-是在微細當中進行 我們察覺不出來-給我們一個錯覺感 以為是它有一個實體在那邊-不再變化 這個實存感-我們就叫做自性見 有這個自性見以後-就叫做無明 有了無明以後-貪愛、瞋恨就來了 造業受苦接著就來 幾千萬年、幾億萬年來-我們都是走這個老路子 我們被形形色色萬事萬物-我們被它矇騙 因為它快速的變化當中-給我們一個錯覺感 好像它有一個實在的-主體在那邊生生滅滅 我們被這個生滅迷惑了 這一生當中我們就要了解到-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萬事萬物這麼多-我們怎麼去認識他 很難了解 所以佛陀就說到五蘊法 你從自己的身心五蘊當中-了解到他的無常無我 問題就解決了 講到空的時候 你不要去想像空-是多大多小 心經裡面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意思就是說-因為我們一般常識裡面 我們認識一件東西-我們都是用三個方面來認識 一個是存在的有或者是無 是有存在還是沒有存在-存在的有無 第二個是數量的多少 數量很多還是數量很少 第三個是品質的好壞-好還是不好 但是空超越了存在的有無-品質的好壞 數量的多少 我們不能用三方面-來去想像空是什麼 空是實證的境界 當講到空的時候-它一定是否定這個否定那個 所有一切都是否定 因為講到什麼-我們眾生的毛病就執著什麼 如果說空是-包括宇宙的萬事萬物 你會想很多很多 問題就來了 很大很大或者很小很小 這個地方說-非小非大、非狹非廣 非深非淺 甚至包括我們的言語-語言 就是戲論 我們透過-許許多多的語言 來形容空是怎麼樣子的-這個都是隔了一層 空是實證的境界 要親自透過專注-透過無常無我 這樣子去體證的 而這個體證-不是在我們身體以外 就在我們身心當中-去體證無常無我 外在的一切要怎麼去體證-很難 菩薩如是觀察諸法-則為非法 不是我們想像的-有一個實體一個什麼法 不是這樣子的 語言當中隨世俗建立-非法為法 一切是空-我們要認識這些法怎麼辦呢 所以我們隨著-隨順世俗來建立 這個是桌子、這個是椅子-這個是房子 我們還是要隨順世間 透過語言來認識-了解它的作用 了解它的功能 又不能否定這些 隨世建立非法為法 沒有永遠存在的一個法 但是我們還是隨世間法 來去建立-這個是善這個是惡 這是美這是醜-這是好這是壞 我們如何離惡向善-我們如何去希聖希賢 還是要隨順世間的法 你不能說一切都是空 牆壁也是空的-我的腿也是空的 我就直接對牆壁這麼踹過去-我的腿就斷了 它在某一個條件-排列組合當中 它的地大多比較堅硬 我的腳去踫牆壁-我的腿就受傷了 在於語言道中-隨世建立非法為法 我們就會-不斷諸業道,不捨菩薩行 求一切智,終無退轉 雖然一切法是空的-但是因果宛然 這些因果生死輪迴-這些現象 又是因因果果-絲毫都不會亂 空才能建立因果-在因果當中顯示空性 菩薩就在五光十色-林林總總恩恩怨怨世界當中 心不迷惑-引導眾生離惡向善 遠離迷惑-走向證悟的境界 菩薩就能在-因緣和合的世界當中 不被因緣所迷惑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在無常變化當中-去求一切智不會退轉 因為了解到一切法的空性 一切法的空性-所以不受它所染 不受到它的影響 下面這一段就很重要-我們一起來念 以何義故說名迴向 永度世間-至於彼岸,故名迴向 永出諸蘊-至於彼岸,故名迴向 度言語道-至於彼岸,故名迴向 離種種想-至於彼岸,故名迴向 永斷身見-至於彼岸,故名迴向 永離依處-至於彼岸,故名迴向 永絕所作-至於彼岸,故名迴向 永出諸有-至於彼岸,故名迴向 永捨諸取-至於彼岸,故名迴向 永出世法-至於彼岸,故名迴向 這個地方就是我們-學佛很重要的關鍵點 我們平時講迴向就是說-迴向身體健康 我迴向-我的親友他生病了 我念點經迴向給他-讓他健康 我做一點善事-我迴向給我的怨親債主 叫做迴向 如果我們迴向-以現在的名詞來講 就是你的動機你的目的-知道嗎 我們先來看這個地方的迴向-是怎麼迴向的 我們一切的修行怎麼迴向-才是究竟的迴向 這個是在-一百四十三頁 第一個什麼叫做迴向 永度世間-至於彼岸,故名迴向 永度世間 因為我們跟世間人的想法-有點不同 世間人是培養我 我能健康我能長壽-我能得到什麼 甚至包括我的親友-那都是跟我有關 但是我們的迴向-是永出世間 就是超越執著的我 我相、人相、眾生相-是我相 這是永出世間那種執著-那才是真正的迴向 接著我們看一百四十四頁 永出諸蘊-我們修行的目的 最高的座標是什麼呢-不被五蘊所縛 前面說五蘊來縛助我們生命-束縛我們生命 這個地方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不被五蘊束縛 到達超越的彼岸-那才是真正的迴向 度言語道、語言道-至於彼岸,故名迴向 我們凡夫的問題在哪裡 凡夫一天到晚都是-聽別人說我什麼 別人讚美我我高興-別人毀謗我我難過 又關心到別人 關心別人對我的態度-對我的看法、對我的想法 那個人對我的態度怎麼樣-那個人認為我怎麼樣 我們就生活在語言的-差別執著當中 執著在一個語言上 我常常講先修耳根 別人講一句話的時候 這句話如果我們不斷去分別-我們去執著的時候 它就會變成這個意思-這個就會傷害我們 如果你把語言-分開來看的話 它不傷害我們 為什麼呢-語言本身就是性空 不實在的 而且語言本身-沒有一個絕對的價值 只是相對性的價質-相對的作用 我舉個例子來講 我們說桌子-外國人怎麼講 外國人講table-或者是desk 我們說門-門叫door或者是gate 他講door的時候-如果是一個閩南人的話 他聽到door-是變成桌子(台語) 它是變成桌子 我們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們說門他說桌子 語言本身沒有絕對的意義 它是我們習慣的用法而已 變成一種習慣的用法而已 我們去分別語言的時候 會發現語言本身-沒有固定的意義 只是方便世俗的運作 大家認同-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 事實上語言本身-只是一個音聲而已 我們聽到這個音聲 如果我們不去分辨-它的意義的時候 它不會傷害我們-不影響我們 如果有人罵我們笨蛋的時候-金剛經講 佛說笨蛋即非笨蛋-是名笨蛋 因為這個笨蛋-不是先已經有的東西 是透過我們嘴巴發音 因為空氣振動產生聲音 我們執著這個字是罵人的 笨蛋這個聲音-是排列組合而已 佛說笨蛋-即非笨蛋是名笨蛋 是假名為一個笨蛋 我不去執著它-是罵人的話的時候 他講我笨蛋的時候-不會傷害我 我只是發生-他在製造一個聲音 有人拍桌子-這個聲音你怎麼不生氣呢 為什麼從他嘴巴講出來-笨蛋的聲音你會生氣 這個是度言語道 超越語言的煩惱 在日常生活當中 造成我們很大煩惱的-就是聲音 如果你在都市裡面-車子吵的要命的時候 你要想說-這個車子好吵的時候 你越想就越不能睡覺 你想它們在唱歌-它們在唱安眠曲 或者說它們好努力在念佛 我們轉心境以後-你就不受干擾 這是我到都市裡面弘法-我的感受是這樣子 所有的聲音我都只是覺得-它們只是一個聲音 它們只是緣起 很多因緣和合-產生的一個現象 沒有實在的一個聲音吵我-沒有 他們只是在演戲 他們演緣起的戲-演無常的戲 只是快速的生滅-許多條件的排列組合 產生這麼一個現象 它們也是在展現佛法的真義 一切法對我來講-它只是在顯現佛法而已 金剛經有一句話-我覺得很受用 一切法皆是佛法 一切法都在展現佛法的真義 佛法無常無我的真義 所以我們就可以度言語道 我們耳根就清淨 聽到什麼話-我們不會說很痛苦很難過 就不會了 離種種想-至於彼岸,故名迴向 信佛學佛不能想嗎-也不是 還可以-想不是說不可以想 想好的還是可以想 如果你去想我要怎麼解脫-我要怎麼做善事 我要怎麼去幫助人家 這個想是好的想 離種種想的想-是指自性見的想 你想像每一件事物的本身-有一個永遠不變的主體 你老是這樣想的話-你會增加執著 如果你不這樣想的話-慢慢你執著就會淡一點 這個地方講離種種想-是離種種自性想 有一個永遠不變的主體 你有這種想法的話-執著會越來越大 離種種想-至於彼岸,故名迴向 永斷身見 身見就是-在五蘊和合身心當中 執著有一個我-永遠不變的我 這個叫做身見 接著我們說永離依處 這句話非常重要 修行的一個關鍵點 我們總是希望依靠-誰來拯救我的靈魂 做為我生命的依託-我生命的依附 這是我們一般人-在宗教的領域最容易出現的 我們想像世界上有比我們人-超過我們人類能力的 神或者是什麼-創造主 我們相信他我們就得救-信就得救 但是這個地方佛法告訴我們 我們想依靠一個什麼-來解決生命的問題的話 那是沒完沒了 因為產生問題的是我-我見 有我見煩惱就來 生死、煩惱、輪迴-什麼都來 一切問題都來 人跟人衝突也是這樣來的 這句話非常重要-永離依處 佛法的結論是什麼呢 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自依止、法依止-依靠真理 莫異依止就是這個地方-所說的永離依處 不要依靠外在的一個什麼-來解決我生命的問題 如果你有這個依賴心的話-你永遠都是偶像的崇拜 權威的依賴 你會培養我相越來越重 今天我們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 ??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