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普獻法師 講題:華嚴經選讀(36) 各位同學大家早阿彌陀佛 我們來看107頁 這也是講到菩薩的悲願 菩薩怎麼樣看待眾生 因為眾生沒有智慧 所以受許許多多的冤枉的苦 受了許多冤枉的苦 那麼這一段是形容-眾生的苦 說此菩薩復作是念 此諸眾生受如是苦 孤窮困迫無救無依無洲無舍 無導無目無明覆翳黑暗纏裹 我今為彼一切眾生-修行褔智助道之法 那這個地方是菩薩發這個-悲願來觀眾生苦 這是什麼苦的呢孤窮困迫 這個孤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單獨-而來 然後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 也沒有認識任何人 只是知道爸爸媽媽 就是很孤單的來 當然有的時候也有那個-雙胞胎 雙胞胎必竟還是少數比較-少數 所以我們是孤單單的來 在這個三界六道當中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行俠 我們獨自來 然後我們走的時候也沒辦法-說你某某人我們一起死 沒有人要跟你死 要走你自己走 所以我們這個地方講的孤-是指這樣子的 生一個人來死也是一個人走-這就是孤 窮呢窮是指我們沒有智慧-很窮 一個是褔德上的窮-一個是智慧上的窮 沒有智慧不知道是非善惡 所以事情老是做錯講錯話-做錯事因為沒有智慧 還有沒有褔德褔德不夠 所以為了日用三餐-就要忙得焦頭爛額 所以我們這個人這個字-在佛經裡面怎麼解釋 叫做勞累人為了衣食住行 就忙忙碌碌忙忙碌碌的 為了家庭事業所以東張西羅-的 那麼我們因為褔德不夠-智慧不夠 所以孤窮困迫 困迫我們在生死當中-不能自在 有的時候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然後我們貪生怕死 有一對老夫妻活到八十幾歲-身體很不舒服 她就天天期望神啊佛啊-趕快帶我走吧 那麼天天就求啦 都活到這麼老很難過很難過 吃東西沒味道 睡覺的話腰酸背痛-時時要翻身 晚上要起來好幾次 所以兩夫妻就成天說 我們兩個人活到這麼老了-夠了 我們求神菩薩把我們帶走吧 在病的很嚴重的時候-兒女就請醫生來看 醫生就跟快講說 你們兩個老人家我看時辰-差不多了你們即將死亡了 醫生你想盡方法打針吃藥-讓我能夠多活一點時間 知道喔我們眾生就是矛盾在-這裡知道嗎 當他老的時候他很想走 可是一知道說自已要走的-時候又放不下 這眾生的毛病 所以這個生死都是困 我們都是被這個所困 困迫在那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一切隨緣吧 最重要的就是說在我們-生死當中 能夠增長智慧不要被這個-生死所困迫那就好了 那有些人就問那說-那遇到死亡怎麼辦 死亡就重要的就是正念-是不是 我們如果是修這個止觀的話-我們一看就看出怎麼死 是吸氣的時候死還是吐氣的時候死 保持正念那如果能夠-保持正念死的話 他是會死得很安詳 如果是我很緊張 老是想過去過去如何如何-未來會如何如何 我們背這個想像-會造成自己很大的困擾 所以了生死的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 平時我們多做善事不做壞事 多講好話不要說壞話 然後盡量去幫助人家這就是-副修 主要的還是要訓練我們-正知正念 訓練我們有正見-有正見有正知正念 時時刻刻保持一個寧靜的心 你就不會被這個生死所困迫 狀況發生了只有狀況-而沒有激情的演出 就是說我們每當事情要發生 我們只是喔有這麼一個-狀況發生 但是我們沒有激情的演出 所謂激情的演出就是說-貪愛跟瞋恨 如果你有貪愛瞋恨的這種-演出的話 那真的是死得很痛苦 那麼你這個痛苦的這個 臨終的那個痛苦的那個死的-念頭的話 在於佛家角度就不好 千萬要注意這個問題 所以一般人以為說這個生死-都不曉得怎麼去了怎麼了 事實上就不是正知正見 狀況發生了只有狀況-而沒有激情的演出 當下就解決 但是我們一般沒有這個習慣 要離開世間了就想了一大堆-是不是會墮地獄 會做畜生會怎麼樣怎麼樣-還有什麼心願沒有了 所以就一大堆的事情-讓自己的心混濁 這一混濁了話很亂 亂了方寸的話不該投胎的-地方也迷迷糊糊的就走了 就會迷迷糊糊那就麻煩了 所以我們一有狀況出現的-時候 那我們就是不是看著這個-狀況出現 然後看這個狀況變化 然後看著這個狀況結束 當然如果是沒有危機意識-也就不行 在我們活著的時候-我們要有一個危機意識 這個危機意識是什麼呢 我們有一天會死亡 所以我最近一直在想到這個-問題 世界上就是因為有死亡-太好了太美了 如果沒有死亡的話人-懶懶散散 那行為價值沒有了 也沒有報應不會死是不是 那因為有死亡 所以我們會想到說-人生的價值是什麼 還沒有做的事趕緊做 沒有讀的書趕緊讀 不然沒有機會唸-沒有機會讀了 時時刻刻今天就是最後一天 你能夠這樣子想的話-趕緊的不能偷懶 還不夠什麼這個多睡一下子-那不行 你每天都當做是最後一天-最後一天 那你就會急著去想讀書-打坐用功修行 那就不會被這個孤窮困迫 因為眾生沒有危機感-沒有無常感 沒有無我的智慧 所以每一生每一世來-投胎轉世 孤孤單單的來然後沒有褔德-沒有智慧 被這個生死所遇到的一切-得失來困惑身心 那麼這個就是我們眾生 我們不知道哪裡去找善知識-來救我們 我們以為是說我很多的錢財-身體很健康我就沒事 所以找錯了對象 不錯我們有好吃好穿的-金錢上夠減少我們許多痛苦 但是生死的問題-不是用金錢物質可以解決的 而且如果太豐富的物質的-時候 會增長我們這種貪念執著-這個要小心 所以佛經裡面有叫我們布施-布施 就是讓我們把我們擁有的-去救那個窮苦的人 我們的這種執著會減少一點 以前在台北有一個師父 他就跟信徒會買一棟房子 從第一層樓一直買到-六層樓七層樓 然後買了房子不夠-還要買傢俱 這個師父就親自去選 每一種傢俱桌子椅子電視-什麼都是要他選他看的 所以每一層的樓房都是-他自己的 生病了生又怎麼辦呢-病得很嚴重了 他就叫人家從第六層樓-走到第一層樓 每一層都去看一看摸一摸 因為所有的傢俱都是他經手 他很辛苦去買的你知道嗎 所以他就每一層樓 桌子摸一摸椅子摸一摸-電視機也摸一摸 他心愛的東西每一樣東西-只要他經手的 或者是人家送給他-他覺得很有價值的 就這樣摸摸摸摸摸 從第六樓一直摸-摸到最下一層樓 沒有力氣啦死啦就是這樣 所以我們一般人以為是說-有錢有勢身體健康 好像就沒有問題不見得 身體健康有錢又有閒 那你就會想什麼出國遊玩 到處吃喝唱跳-去看那些刺激的事情 所以我們眾生如果把我們-生命 投注在物質的追求以外的 最後我們會失望 但是我們不能沒有這些物質 不是說這些物質-我們需要的不是很多 但是我們想要的卻是-無窮無邊慾壑難填 所以我們眾生在生死當中 千萬不要以為是說有-豐富的物質 一切問題就解決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不一定喔 這個生死的問題不是用錢-可以解決的 所以我們眾生無救無依-無洲無舍 那麼我們世間有許許多多的-宗教 有些告訴我們做善要愛心-信救能得救生天堂 可是佛經裡說天堂是-八難之一 在天堂享受盡的時候 一想到自己要墮入人間-三惡道 那種痛苦很難想像 從天堂要到地獄那更難想像-的事情 所以我們世間人想追求一個-真理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但是世間有許許多多的宗教 引導到我們不是究竟理想-的一個境界 所以說無救無依無洲無舍 沒有一個真正的依靠的地方 佛陀也不能讓我們依靠 佛陀只是告訴我們 真正要解決生命的問題 要讓我們生命有洲有舍的話 唯有觀察自己的身心 淨化自己的身心 所以佛陀最反對偶像的崇拜 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來佛斬魔來魔斬 佛教就是要我們鏟除一切的-偶像崇拜權威的依賴 一切問題的解決只是-很單純的 對自我身心的實像的-徹底了解而已 但是眾生不曉得走這一條路 以為找到誰被我依靠-我就得救了 所以佛經裡面沒有得救的-名詞只有解脫 解脫什麼呢解脫貪瞋痴-這種習性反應解脫了 那麼這個人就是有無洲有舍 他生命安定下來了 那麼眾生無導無目無明覆翳-黑暗纏裹 我們因為沒有智慧所以被-這個無明把我們蓋覆住了 有了無明就會起貪愛瞋恨 那麼這個是眾生像 菩薩看到眾生這麼可憐-這麼可憐 是不是不理不睬一走了之呢-不是 我今為彼一切眾生-修行褔智助道之法 獨一發心不求伴侶 所以這是菩薩有一種-獨立的人格 他不會找一個人來-陪伴他修行不會這樣子 所以為一切眾生來修什麼-褔德智慧助道之法 三十七助道品 獨一發心不求伴侶 我們這人多好修行不見得-人多是非多是不是 所以當然我們可以到寺廟-去共修法會 但是最重要還是自己-懂得去修止觀 現在我們看108頁 說以是功德令諸眾生-畢竟清淨 乃至獲得如來十力無礙智慧 這個是講到菩薩來救化眾生 不是說你們這世間是沒得穿-給你穿 給你吃了以後你肚子會餓-並沒有解決問題 給你穿了以後衣服會破 給你吃給你穿以後有些眾生-就想 菩薩會賜我吃的穿的-他懶得不做事 所以對那個急難的眾生-救急不救貧 這是我們救濟的原則 眾生在挨餓受涷的時候 我們第一件事要用衣食-來讓他溫飽 但是衣食的溫飽只是解決-一時的問題 那最重要的是心靈的救濟 讓眾生的內心深處 透過止觀的這種手術心靈 透過這種心靈的手術 真正的把我們的內心的-貪瞋痴的濃血 把它挖出來以後 眾生的生命才能安定下來 所以令諸眾生畢竟清淨 這個地方清淨就是指貪瞋痴 來把這個內心深處的貪瞋痴-把它去除掉 所以看到信徒就是說 師父我誦經念佛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 為什麼還是煩煩惱惱-苦苦惱惱 我說你只靠誦經貪佛拜佛-這種副修的功夫 你沒修止觀你沒修止觀 你沒有這個主修完全沒有 當然我們並不否定誦經拜佛-念佛的功德 但是真正要讓我們內心淨化-的話 一定要透過止觀四念住-四念住的修行方法 所以令諸眾生畢竟清淨-乃至獲得如來十力無礙智慧 這個是佛不但是內心清淨 佛還修什麼呢-修這個慈悲利益眾生 那麼這個是佛陀的十力無礙-智慧 所以我們只是讓眾生溫飽-不夠 還要從思想上的淨化-心靈上的淨化 令眾生能夠跟佛一樣的-褔德智慧圓滿 這是菩薩的一種悲願-菩薩的悲願 此菩薩以如是智慧觀察所修-善根皆為 我們一起來念好了 救護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 安樂一切眾生-哀愍一切眾生 成就一切眾生-解脫一切眾生 攝受一切眾生-這個是菩薩修學的態度 講到修學態度 菩薩觀眾生苦起大悲心 因大悲心而發菩提心-來利益眾生 所以菩薩對一切眾生 他的內心裡面就是去-如何去救護眾生 利益眾生安樂眾生哀愍眾生 成就眾生解脫眾生攝受眾生 在我們的心態裡面時時刻刻-我要做什麼我能得到什麼 我的知名度-我做點善事就怕別人不知道 然後我需要別人來證明 我們常常需要人家來證明 我們需要別人的鼓掌掌聲 然後我們希望我們的名氣-到處都有人知道 我們做一點善事-為善就怕別人不知道 最好能夠有電視記者來採訪-登上報紙 所以有一個人拿了幾十萬-捐給鄉公所 鄉公所說那你什麼名字-有沒有什麼目的 沒有啊要不然你就叫記者來-採訪一下是不是 他說這個記者不一定會-願意來 你這個十幾萬塊你捐了-要救人的嘛 那我們鄉公所就替你做了 他說不行最起碼你要登個-報紙這樣了解嗎 那鄉公所的人就很為難 他說記者不一定願意來 你叫他一趟來的話-他說不定還要車馬費 他說沒關係車馬費我出-只要把我登報紙就好了 所以這個是眾生做什麼事情-第一個想到是我 但是菩薩不同菩薩都是-我做的在修的一切一切 不是說我修這些東西-我自己可以享受不是這樣子 還要把我修的這個經驗-去分享眾生跟眾生分享 去救護眾生 因為眾生如果沒有智慧不斷-的造業受苦輪迴 這個受生死苦 所以時時刻刻菩薩的內心-當中 就是如何救護眾生利益眾生-安樂眾生哀愍眾生成就眾生 然後解脫眾生的煩惱 而且要四攝法來攝受眾生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如攝受法來去引導眾生走向-善光明的 那最後的四句就是十地品 說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令一切眾生普得清淨 令一切眾生悉皆調伏-令一切眾生入般涅槃 這是菩薩的悲願 所修所做所為的一切一切 都是要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 什麼苦惱呢身苦心惱-這個苦惱是指身心 生理的苦心裡的煩惱 我們的生理上有老病死-生老病死的苦 那我們的內心裡面-求不得苦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無量無邊的苦-五蘊熾盛苦 那麼所修的一切智慧功德 就是要讓眾生遠離這些-身苦心惱 令一切眾生普得清淨 苦惱從哪裡來的呢-就是內心的不淨 內心當中許許多多的貪瞋痴 所以菩薩要我們修戒定慧 止觀法門四念住法門 來清淨我們內心裡面的-貪瞋痴 所以不是僅僅物質的就可以 也不是一般的法會-念念佛誦誦經消消災 治標不治本當然各位不要-誤解 我還是希望各位要誦經-要拜佛要念佛 只是說這些不夠 還要從戒定慧去深入 我們的身心才能夠清淨 那麼菩薩還有怎麼樣子的 令一切眾生悉皆調伏 調伏煩惱 你看我們的煩惱-我們的心很粗 這個粗糙到沒有辦法去調柔-沒有辦法去調伏 動個惡念嘴巴就講出來-身體就動作了 這個是難調難伏 眾生的剛強-內心裡面那種剛強難調難伏 菩薩還有這個悲願 要另一切眾生悉皆調伏 調伏眾生的貪瞋痴-這一個惡習 令一切眾生入般涅槃 我們講到的這個般涅槃 也就是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所追求的一個-最高的一個目標 這個涅槃不是死亡 一般人看到人死了入大涅槃 我們寫四個字叫入大涅槃 哪有這麼好這個日這個涅槃 就是徹底的打破了我執我見-生死自在 來投胎轉世是乘願而來 不像我們一般人是被這個-業力業風所吹來投胎轉世 舉個例子來講譬如監獄裡面-許許多多的犯人 就是犯法而來的 所以在監獄裡面不自由-不自在 那麼有宗教師到監獄裡面-去講經說法 那是乘願而來 在監獄裡面也受到許許多多-的禮遇 要待多久就待多久要走就走 所以這是乘願再來的 那麼菩薩有智慧 他的生死他的輪迴-是乘願而來 不像我們是業力所逼迫 業力逼迫的話就不自由-不自在 所以要令一切眾生入般涅槃 生命不再有問題-這個是十地品 第三十六卷十地品裡面-所講的道理 現在我們來講到這個-109頁 109頁這個是普賢行願品-裡面 普願行品在49卷-這個普賢行品 說菩薩是悲願悲行 我們一起來念菩薩摩訶薩 欲疾滿足諸菩薩行-應勤修十種法 心不棄捨一切眾生-於諸菩薩生如來想 永不誹謗一切佛法-知諸國土無有窮盡 於菩薩行深生信樂-不捨平等虛空法界菩提之心 觀察菩提入如來力-精勤修習無礙辯才 教化眾生無有疲厭-住一切世界心無所著 那這個就是修十種法 來讓這個菩薩道能夠圓滿 所以第一個就是-心不棄捨一切眾生 在我們這個世間-眾生因為無智沒有智慧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想去利益-他幫助他關心他 他會覺得我們好像有什麼-目的 甚至毀謗會這樣子 所以有些人說菩薩心容易發 那麼這一個菩薩行很難修 要發那個心度眾生很簡單 可是要做起來不簡單 經常有許許多多的折磨折難-橫逆 所以菩薩有修十種法第一個-永遠對一切眾生不失望 抱著一顆永不失望的心 眾生再壞再惡劣-都是來幫助我成佛的增上緣 所以菩薩不會棄捨一切眾生 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中國人外國 那麼在菩薩的心境裡面-都是平等心的 所以心不棄捨一切眾生 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我-多生多劫的父母兄弟姐妹 那麼投胎轉世以後就-不相認識 可是畢竟都是做過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同學朋友親戚 對我都是有恩-都是有恩 所以菩薩度眾生不會說-希望眾生來報答他 反而是說我們去利益眾生-只是報答眾生的恩 報眾生恩-這是菩薩的這種心境 菩薩做一切善事-只是回饋報恩眾生 所以菩薩不會棄捨一切眾生 一切眾生在金剛經裡面-怎麼說的 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 若非有想非無想 那麼這個四類十生-這個是講一切眾生 但是一切眾生當中 佛陀以人的身份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我們以人的身份來學習佛法 所以我們救濟我們要救渡的-第一對象就是人 那所有的人當中-我們要幫助的第一對象 那當然就是父母妻子恩 所以儒家有這種人倫 這個倫就是一種次序-倫次一種次序 那如果我們人對人道不好好-的去照顧 人道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夫妻子女 這個地方如果我們不多下-一點功夫 不用心去經營 整個父子母女夫妻-第三家庭的不和 會造成很大很大的對社會的-影響 所以菩薩說心不棄捨一切-眾生 但是我認為我們是以人的-身份來信佛學佛 菩薩可以做到不棄捨一切-眾生 但是我認為我們關心的第一-對象是人是父母夫妻子女 這個是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應該知道的一個次序 我們以人為第一關懷的對象 於諸菩薩生如來想-我們會覺得 引導我們信佛學佛的師父 只是一個普通的師父而已 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怎麼樣 於諸菩薩生如來想 這些在無量無邊的生死海中 來引導我們信佛學佛的-宗教師 我們要當做說這個是佛菩薩-派來度化眾生的 所以我們用佛的眼光來看待-生恭敬心 所以一切佛法的功德-是在恭敬心當中去求 不要以為出家的師父-跟我們一樣 要吃要喝要睡要穿衣服-跟我們沒有什麼差別 所以不能以世俗的眼光來看-修道的人 第三是說永不毀謗-一切佛法 講到這個地方讓我們感受-最深的是 我們現在研究佛法的人 往往都是一師一道一經一論-一佛一咒 其他的就是不值得研究-不值得研究不值得推廣 這個是間接的來毀謗佛法 所以我們不要以為說-我們很虔誠的歸依信佛學佛 但是宗派意識山頭主義-一師一道一經一論 這個把整個佛法割裂了 把佛法變成支離破碎了 只是玩弄知識的遊戲 滿足感情的一種慾望- 我們越修我相越大 我的道場要大要多 我的徒弟要大要多又優秀 所以我們不斷的修出-道場像徒弟像 我們修出許許多多的大佛像 你做一百公尺我做二百公尺-世界上最大的 你建的佛堂可以容納三千人-我可以容納五千人 所以這個就是我們受到宗派-的意識 對佛法造成了支離破碎-的間接的毀謗了一切佛法 這個是我們行菩薩道的人 一定要這種認識-一定要這種認識 不要去毀謗一切的佛法 不要受到宗派意識來影響-我們信佛的一個正常道 意識就說知諸國土無有窮盡 為什麼要講國度呢 因為世間無邊 無量無邊的世界就有-無量無邊的眾生 那我們就必須有無量無邊的-智慧來去攝化眾生 不要以為說這個世界-我們懂得很多還不行的 還有無量無邊的國土 還有無量無邊的眾生 都是我們攝化的一個對象 所以心量是-豎窮三際?遍十方 是菩薩的一個心量 知諸國土無有窮盡-於菩薩行深生信樂 菩薩行就是什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然後就是菩提心 那麼關於這些我們深信-深深信樂 我們確信戒定慧六波羅蜜-四攝法三十七道品 這些菩薩道真正的可以使-我們身心得到升華淨化 也可以讓眾生的身心-升華淨化 所以我們樂此不疲 不會覺得這些法門到底-有沒有效果懷疑了 因為我們透過持戒以後 的確讓我們的身心安定下來 所以離菩薩行就深生信樂 接著說不捨平等虛空法界-菩提之心 這是學菩薩道的人一個-很重要的叫做平等心 也許是在定慧的修行當中 內觀的修行當中平等心 能夠去察覺我們生理上的-感受 而又以平等心來對待-不去執著 那麼就能夠清淨我們內心 所以用平等心來看法界 一切眾生有情無情一切-同圓種智 這個是菩薩的這種智慧-平等心很重要 觀察菩提入如來力 那麼就是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菩提心 有沒有退失 菩提行是不是在掙扎 如果退步了就很難證入-無上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時時刻刻檢點自己的-菩提心有沒有退失了 接著說第110頁說到-精勤修習無礙辯才 那麼這個無礙辯才為了攝化-眾生菩薩就講究說話的藝術 講話的藝術 第一個無礙是什麼-就是辭無礙 菩薩所講的話每一字每一句 他所使用的言語非常的文雅-高超 他不會講那些很粗俗低劣 讓人聽起來很難過的話 都是很高雅的辭無礙 義無礙-菩薩通達一切法的義理 甚至一個字一個句都能夠-衍伸出許許多多的義理 這個是菩薩通達諸法的實象 所以一切法的法義能夠清楚 還有法無礙法無礙是什麼 對於我們修行的方法-這一切法認識清楚 修什麼法得到什麼效果 怎麼修能夠淨化身心 那麼這個就是法無礙 還有一個是什麼-叫樂說無礙 這是菩薩的大悲心 菩薩所懂的法 他不會當做秘密把它保存-起來 菩薩知道多少實踐多少-就會講多少給我們聽 樂說無礙那麼就是說 他很願意跟眾生分享-他所了解的一切 他所證入的一切 菩薩絕對不會說把它當做寶-一樣的匿藏起來沒這回事 所以要精勤修習無礙辯才-叫做四無礙辯 教化眾生無有疲厭 這是菩薩的特色菩薩的悲願 讓他在教化眾生他不會覺得-好累教化這麼多就夠了 他不這樣子的 像我們世間的人賺錢-賺越多越好 所以佛門裡面有一句叫做-什麼功德不嫌多 不是去執著功德 而是說去攝化眾生 他不會說我已經度這麼多-眾生夠了 沒有這個念頭 只要眾生願意聞法的話-他就願意去講 所以這個是教化眾生 不會有身心疲倦-厭惡的心理沒有 住一切世間心無所著 這個跟我們平時聽到的佛法-又有一些差距了 我們一般見佛聞法以後 聽到很多師父告訴我們 人世間叫做什麼-三界如火宅 有這句話嗎三界好像這個-牢獄像火宰 生死如牢獄三界如火宅 在這個三界當中生死當中 一刻都不能停留一刻都不能-徘迴 從這個地方我們證明到說-佛法的思想 不是說我們要離開三界以外 找到一個安樂身心永遠居住-的地方 拿到綠卡拿到永久居留證 不是這樣子的 所以你看它講得很清楚-住一切世界心無所著 就安住在這個世界 你只要心無所著沒事 問題是我們心有所著 所以我們捨一取一 捨掉一個又再取一個什麼 我們捨掉這個三界如火宅-生死如牢獄 我們想找一個清淨安樂的地方 可是問題是我們的心有-清淨嗎 這麼容易就到一個清淨的-地方去嗎 我常常說一個人如果很認真-讀書 懂得各種的語言電腦知識-科技 在任何地方他都能夠生存-得很好 一個人如果懶沒有知識 去到美國也好去到加拿大-也好 你移民到任何地方-你都是痛苦 因為你沒知識身體又不好 然後又不懂得外國的語言 所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國家-你都會活得很痛苦 那如果是說我們的心地善良-充滿了知識 具有悲心具有悲願-懂得各種語言懂得各種知識技術 隨時我們都可以謀生-可以造褔社會 所以我們只有充實自己的-能力 去安住任何一個世界 而不是說用透過移民的方式 來找到安心立命的所在 我們只有徹底的充實自己-淨化自己 讓生命充滿了智慧-充滿了褔德 那麼在這個無限的生死當中 我們就可以大顯身手-來利益眾生 這個是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要有這種正確的觀念 惟有充實自己淨化自己 因為淨化自己我們就能夠-心無所著 我們就不會著淨著穢著安樂-著痛苦 我們就不會說捨掉一個什麼 然後我們又再去執著一個-什麼 好像離開這個地方-到哪一個地方以後 我們就會安沒這回事 你在這個地方安-什麼地方都安 所以身安處處好心安時時樂 你身不安心不安-時時都不快樂 這個是這樣子的 身安時時就樂心安處處就樂 所以我們只有改變自己的-心態] 增長我們的智慧-增長我們的褔德 在六道裡面尤其是在-三界當中 任何一界任何一道 都是我們成佛攝化眾生的-好地方 不要以為是說我們到哪一個-世界以後問題就解決了 佛法不是用移民的方式-來解決身心的問題 而是從淨化自己的身心 培養褔德培養悲願-培養褔德心智慧心菩提心 那麼在三界六道當中 就可以無窮無盡的去-利益眾生攝化眾生 這叫做學佛的正常道 是直接由人而成佛的一個-道路 但是有許許多多的眾生-不了解 然後受到身心家庭的創傷-以後 會厭離人生討厭出現生命 所以佛的八萬四千法門 才會有求生淨土的這種思想 在龍樹菩薩怎麼說 說這些眾生就是怯弱的眾生 心性很怯弱所以不了解佛法-的真實義 要透過移民的方式到-另外一個世界 然後經過幾百劫以後-才能見佛聞法 在蓮花裡面好好的懺悔 經過幾百劫以後 然後見佛聞法悟到無生法忍-以後 再回到娑婆世界去補修一個-學分 補修什麼學分呢 利益眾生度化眾生攝化眾生-的學分 這樣子轉了一個彎 因為眾生的根基千差萬別 所以過去的祖師大德 就開了這一個方便法門-來攝化眾生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釋迦牟尼-佛是在人間成佛人間成道 這一個人間佛教的思想-是值得我們來研究探討的 所以說住一切世界心無所著 不會刻意的說想到哪一個-世界身心才安頓 惟有充實自己褔德智慧資糧 任何世界我們都可以住得-很高興很歡喜 今天我們講到這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