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普獻法師 講題:華嚴經選讀(29) 各位同學大家早-阿彌陀佛 我們現在來看-華嚴選集的導讀第七十二頁 七十二頁是講到-發菩提心受生藏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發了菩提心 如何來長養菩提心 這個是在入法界品-第七十四卷裡面有說到 菩薩有十種的受生藏-其中講到發菩提心受生藏 這個受生藏就是說-能夠讓菩提心增長成長 就像一個孩子在母胎當中-十月懷胎然後三年哺乳 菩提心發了-怎樣去長養這個菩提心 云何名-發菩提心受生藏 此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所謂-起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故 這個是我們怎樣-長養我們的慈悲心 讓菩提心不會退失 第一個就是起大悲心-起大悲心 悲憫眾生愚癡無知-造業受苦輪迴 所以起大慈大悲的心-來救護眾生 第二個是起供養佛心-究竟承事故來供養諸佛 我們一般講到供養-以為是用鮮花水果供養 但是真正的供養是什麼呢-如說修行供養 按照佛陀所說的法-去淨化自己的身心 然後也去利益眾生-這是真正的供養 所以這個地方講-究竟承事 這個究竟-就是跟一般的供養不太相同 我們可以用種種的-飲食衣服醫藥臥具來供養 而真正的供養-是從我們身心的淨化 長養悲心-長養智慧 實際的利益眾生-這是最好的供養 所以起供養佛的心-也可以增長我們的菩提心 然後說起普求正法心-一切無吝故 我們的煩惱許許多多-所以煩惱無盡誓願斷 眾生的煩惱也是無量無邊-那麼有無量無邊的煩惱 就要有-無量無邊的法門來對治 所以學佛法的人-要記得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我們不要把自己侷限在-某一宗某一派某一個法門 以為這一個法門就能夠-對治所有的煩惱 不見得 每一種法門-有每一種法門的作用 每一種煩惱-有每一種煩惱降服的方法 是不同的 所以菩薩廣學一切法門 菩薩學法不是為了增長名望 而是為了內心的煩惱的降服 同時在自己的親身經驗當中-去跟眾生分享 不會把這個法門當做秘密 而不肯告訴人-那就叫做吝法 我們懂得許多法門-可是不願意說 缺乏大悲心-這個不是我們求法的目的 我們求法的目的一方面-要降服我們自己的妄想心 去證悟諸法的實相-然後跟眾生分享 所以一切法來自於佛陀 我們從佛陀幾千年來-三寶住持當中 我們得到這些法 我們還有責任義務-把這些法再傳承下去 不能當做個人的智慧財產-因為一切法來自於佛陀 我們只是轉述而已 接著說要長養菩提心-應該怎樣呢 起廣大趣向心-求一切智故 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 度眾生的心-大慈大悲的心 如果我們信佛學佛-只是為了個人的生死煩惱 了斷了生死-了斷了煩惱 就自以為滿足的話呢-這個不是佛陀出世的本懷 這是有違背了-佛陀來到人間的真實義 所以我們要-起一個廣大趣向心 所謂廣大趣向心就是 對一切眾生的平等-慈悲的智慧關懷 而不是單單-個人生身心的解脫 所以要以佛陀的一切智 以成佛-做為我們生命最高的座標 不要以為自己生死了了-煩惱了了 就以為滿足-這是不夠的 接著說起慈無量心-普攝眾生故 佛陀的時代-經常鼓勵四眾弟子 修一種法門叫做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修這個四無量心 可以讓自己的悲心增長-福德增長 所以這個地方-要我們修慈無量心 慈無量心-我們怎麼去修呢 譬如說我們打坐-數息 觀呼吸 打坐完了 我們就把它回向-怎麼回向呢 回向自己-譬如說 願自己沒有懊惱-沒有苦惱 自己沒有瞋恨心-願自己平安吉祥 要有這個心念 我修這些法-希望我永遠不發脾氣 永遠不懊惱-永遠不記恨 然後我永遠平安快樂 先把自己定位在這個地方 不發脾氣-不瞋恨 不懊惱-不記仇 然後永遠平安快樂 修一段時間以後-你的心念很強了 然後你再動一個念頭-找同性的 男生就找男性的長者長輩 比如自己的老師-自己的父親母親 女性的話呢就找母親老師-這是女性的 同樣的性別 這個時候-我們修法修完了 我們就把這功德-希望我們最敬愛的長輩 老師或者是父母 希望我們的長輩-父母也能夠安祥 永離一切的痛苦-快樂平安 這是第二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怎麼去修慈無量呢 我們找跟我們不相關的人-不相關的人 選定一個對象-也是同一個性別 然後我們也祝福他-祝福他吉祥快樂 也沒有瞋恨-永遠吉祥安樂 第三步呢-找對我們有冤仇關係的 傷害我們的-我們也回向給他 希望他不瞋恨不惱怒-平安吉祥 這個是一步一步的-從自己最親愛的 最尊敬的長者-然後到不認識的人 到最後跟我們有冤仇關係的人 我們也回向給他 這樣還不夠-然後我們要回向一切眾生 普及一切眾生-也就祝一切眾生吉祥快樂 還要回向看不到的眾生 陰界的眾生-天界的眾生 地獄的眾生-惡鬼眾生 畜牲修羅這些眾生-我們所修的功德 都能夠讓這些眾生-得到離苦得樂 如果這樣我們修成的話 經典裡面怎麼形容呢-百毒不侵 知道嗎-百毒不侵 刀也不會傷-火也不會燒 河也不會把你淹死 有這麼一種說法就是說 當我們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我們修成的時候呢 簡單說就是百毒不侵-有這種說法 這是講到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種修法提供各位參考的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如果孩子很不聽話 孩子不乖-或是怎麼樣子的呢 你就天天的祝福-知道嗎 你誦經拜佛-就早晚各一次的祝福 祝福他健康快樂聽話-平安吉祥 這個念頭一直發一直發-放射出去 慢慢就會有感應 所以抱著一顆永不失望的信心 對一切眾生-對一切冤親眷屬 都是抱著-永不失望的信心去回向 我們的誠心夠了-耐性也夠了 終有一天-就會被我們的誠心所感 所以要我們修慈無量心-普攝眾生故 這是長養菩提心的一個方法 接著說起不捨一切眾生心-被求一切智堅誓甲故 不捨一切眾生心 對菩提心的長養來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通常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就會說-被社會上的人認為 拋棄社會 拋棄家庭-到深山裡面 從此就是埋沒在青山當中-不是這樣子的 要成佛-就是擔當一切眾生 把一切眾生的生死-扛在我們身上承擔 所以說-起不捨一切眾生心 披什麼呢 披一件甲-古代的人戰爭的時候 用鐵或銅做成一個圈圈-或做成一個特別的形狀 然後可以穿在身上 因為古代的武器就是箭刀-是不是 我們穿一件甲 大部分是鐵片去做的-銅片去做的 那麼就不怕-對方的刀箭來砍來射 這是一種譬喻 我們要披什麼甲呢-求一切智 就是成佛的智慧-度眾生的智慧 這個就是像一件堅固的甲-這個衣服我們穿在身上了 就不怕什麼六道輪迴-煩惱 這個是講到菩提心的增長 我們要發一個誓願-非到成佛不可 一定以成佛為我們-信佛學佛最高的一個座標 所以起不捨一切眾生心-披求一切智堅誓甲故 菩提心離不開成佛-利益眾生 這兩個目標 起無諂誑心-得如實智故 諂跟誑跟直心-剛好是相反 諂是對一個-比我們更高地位的人 我們起一種諂媚的心理-巴結的心理 這個跟道是相違背的 誑是自大-認為自己了不起 目空一切-瞧不起不如我們的人 所以孔子怎麼說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又怎麼說呢-無友不如己者 不可瞧不起你身邊周遭的人 不是說我們不要去交-不如我們的人 不是這個意思 他是說不要瞧不起-你看到的人 為什麼呢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所以我們信佛學佛的人-說輕慢眾生得無量罪 我們瞧不起眾生的時候呢-就會得無量的罪過 為什麼呢-眾生說不定比你早成佛 不要以為我們先信佛先學佛-先皈依先受戒 我們會先成佛-不見得 眾生有那種機緣-他如果比我們更精進的時候 他會比我們早成佛 所以說輕慢眾生-得無量罪 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 無是一個命令詞-千萬不可以瞧不起 你身旁周遭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所以不能有諂媚的心 不能有自大狂妄-輕慢眾生的心 這樣子我們的菩提心-才能夠長養 這是講到-發菩提心受生藏裡面 如何來長養我們的菩提心-就是要讓我們有正直的心 所謂直心是道場-深心是道場 我們的心如果是彆彆忸忸的-老是歪歪曲曲的 這個跟修道來講-絕對是背道而馳 所以心正直的人-修道比較快 心如果是狂傲的人-自慢自大自卑 這種人修道是很大的障礙-很難去證到如實的智慧 這個是講到-菩提心受生藏的一個條件 接著我們說 起如說行心-修菩薩道故 從佛經裡面-從師長同參道友 從自己去閱讀經典 我們不是為了累積-很多的智識 懂得很多的名相-不是 我們是按照佛所說的-菩薩所說的 善知識所說的-同參道友所說的 這些道理去修行修止觀-能夠相應這些佛法呢 才在我們身心當中-起了淨化昇華的作用 如果我們只是-背了很多的經典 抄了很多的經典 可是我們的心性-我們的行為都沒有改變 那麼這只是成為一堆資料-這個資料幫不了我們的忙 所以要長養菩提心-一個辦法就是 如佛經所說-而去修行 去實踐-那麼得到印證了 這樣子才能在菩薩道上-不會退惰 所以有些人發心信佛學佛-結果呢 退心了 因為得不到法喜-得不到法喜 佛法-如果我們照這個方法去修行 正確的方法去修行-我們會在法上得到利益 讓我們身心愈來愈輕鬆-叫做法喜輕安 現在我們有許許多多的陰影-在我們內心當中 因果 業報-輪迴 生死 煩惱 佛陀所說的法-佛陀所說的戒 始終只是一堆資料 就像琳琅滿目的菜餚-擺在目前 一樣樣看得都很好吃-可是我們就是不吃 我們不吃怎麼辦呢-肚子餓 有些聰明的人-就是按照規矩來了 適量的吃下去-很舒服 身體得到營養-精神也快樂 佛法也是這樣子的 我們說一丈不如行一尺-說一尺不如行一寸 一定要去實踐-否則的話 只是一堆資料-一堆資料而已 所以起如說行心-才能夠得到法喜輕安 從此對佛法僧戒不再懷疑-自己的身心能夠安頓 也能夠去安頓眾生的身心-行菩薩道 這個是長養菩提心-長養菩提心的一個方法 就是如說修行 起不誑諸佛心-守護一切佛大誓願故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常常會在佛的面前發願 發什麼願呢-我要成佛 我要渡眾生-我要利益眾生 我要斷煩惱-我要什麼我要什麼 結果一大堆的願-講過就忘了 沒有按照這個願去修去學 所以講不好聽呢-就等於是騙佛菩薩 知道吧 自己講的話-講了就不算數 叫做什麼呢-說了不算 那這可麻煩了 怎麼修都修不起來-所以開始退心了 我們所發的善願-按照願去修 自然諸佛加持-諸佛加持 因為我們發的願-也是跟佛的願一樣 佛也是發這些願成佛的 成佛渡眾生-利益眾生 斷煩惱-了生死 這也是佛的誓願-也是佛所發的大誓大願 我們要起不誑諸佛心-不要去騙諸佛了 按照我們發的願去實踐 也就是等於-守護一切佛的大誓願 佛的願力簡單講就是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是佛的四大誓願-我們也是發這四大誓願 這個就是菩提心 所以發菩提心的人-經常在佛菩薩的聖相前 發這種善願-來增長菩提心 起一切智願心-盡未來化眾生不休息故 一切智就是成佛的智慧-就是佛的智慧 證到諸法如實相的智慧-那麼這是佛的智慧 我們發菩提心的人-時時刻刻要知道 在我們人生追求當中-成佛的智慧是最寶貴最寶貴的 比生命還寶貴-因為有了成佛的智慧 我們的生死-我們的煩惱才能解決 有了成佛的智慧-才能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 才不會起煩惱 所以要起一切智願心-就是發一個誓願說 我非得到佛的智慧不可 成佛的智慧-這種心願 不是一生一世就完成的-要怎麼辦呢 盡未來際無限的時空當中-去教化眾生 永不休息 所以細水長流-堅持 這個是成佛重要的關鍵 不是像我們一般人-勇猛心易發 很容易發 我這幾天不吃不喝不睡 我要開悟-得到智慧 可是事情不是這樣子的 一切都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來 不緩不急-生死已知 這一生最起碼我們要達到-佛法僧戒四不壞信 這一生當中-絕對是要把瞋恨心消滅 我們要斷除貪愛-非常非常的難 尤其是對自我的貪愛-名利的貪愛非常難斷 妨礙我們修道的-最大一個石頭 障礙我們的-就是瞋恨心 發脾氣 動怒-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緒 這是修道最大的障礙 也是我們世間人-做事業最大的障礙 破壞家庭最大的障礙 所以這一生當中-我們要成就的 就是對佛法僧戒四不壞信-以及斷除發脾氣的心 如果這一生能夠證到-四不壞信 能夠斷除脾氣 自然跟眾生-就結了許許多多的善緣 一生一世一生一世-在菩提心的指引之下 永遠在菩提道上去邁進-這樣成佛就有希望了 所以要起一切智願心-盡未來際教化眾生 而不會懶惰懈怠 在成佛之道上-永遠是精進的 法喜的-輕安自在 這是我們-要長養菩提心的一些方法 菩薩以如是等佛剎微塵數 菩提心功德故-得生如來家 就是修上面所說的十種心 大悲心-供養佛心 求正法的心-慈無量心 不捨眾生心-無諂誑心 如說修行心-有這些心 我們菩提心的功德就能成就 永遠跟佛菩薩在一起了-得生如來家 事實上-佛菩薩永遠並沒有離開我們 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刻 任何時空當中-都在我們身邊 指示我們菩提心-大悲心不夠 所以見不到佛-見不到賢聖僧 那麼我們發菩提心 世世生生-就是跟佛菩薩生活在一起 與佛同在了 接著我們講-七十七卷入法界品 是善財童子去見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讚歎-善財童子的偈誦 特別把它錄出來的-讓各位了解說菩提心是什麼 菩提心到底怎麼去長養-菩提心怎麼去安住 我們一起來唸七十七卷入法界品 (經文部分) 善財見眾生,生老病死苦-為發大悲意,勤修無上道 善財見眾生,五趣常流轉-為求金剛智,破彼諸苦輪 善財見眾生,心田甚荒穢-為除三毒刺,專求利智犁 眾生處癡暗,盲冥失正道-善財為導師,示其安隱處 忍鎧解脫乘,智慧為利劍-能於三有內,破諸煩惱賊 (經文結束) 這個是彌勒菩薩-讚歎善財童子 善財童子在入法界品裡面-參訪了一百多個善知識 最後來參訪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見到善財童子 在一生當中-能夠成就這麼大的智慧 所以就在大眾面前-來讚歎善財童子 說善財能夠有這種成就 主要是善財童子-見到眾生的生老病死的苦 能夠發大悲心-勤修無上道 我們講到這個善財童子 各位不要以為善財童子-就是小孩子 知道嗎 不要以為善財童子-就是五六歲七八歲啊 童子在我們中國人的念頭-童子是這個意思 他的意思-這個童 童真 他的心-是像赤子之心這麼正直 他以求一切智-發菩提心成佛 這個做為他生命最大的願望 所以他沒有家庭的負擔-專心的求法 我們就叫童子-知道嗎 沒有結婚-沒有家庭的累贅 專心的求法 所以你十七八歲-廿幾歲卅幾歲五十幾歲 沒有結婚沒有生子-沒有家庭的累贅 你專心求法-你也被稱為童子 知道嗎 心地很正地-很善良 一顆赤子之心-勇於為眾生 勇於為人服務那個熱忱-那我們就叫童子 所以我們看書裡面講童子-不要以為是三五歲的小孩子 那就錯了 善財童子見到眾生有什麼苦呢-生老病死的苦 我們一碰上這些問題的時候 我們會怎麼樣子呢-我們就覺得一走了之 知道嗎-一走了之 修一修-然後到那一個世界去以後呢 反正就沒有這些問題 這個是有些人的修法-是這樣子的 我們不可以說對或不對 只是他大悲心不足 所以我們到那一個世界去了 證到無生法忍的時候-還是要回到這個世界 再補修那個學分-補修什麼學分呢 度眾生的學分-大慈大悲的學分 知道吧 因為你只學修智慧的學分 所以修智慧學分的時候-不叫做兩足尊 智慧慈悲圓滿-兩足尊 那如果是我們個人-求生到淨土去了 這只是修智慧的學分 所以證到無生法忍的時候 必須速還裟婆度眾生-再補修一個學分 這也是一個方法-也是成佛安穩的一個方法之一 但是如果是講-成佛快慢來講的話呢 在裟婆世界裡面-直修兩個學分 見到眾生的生老病死苦 所以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 就發起大悲心-直接從大乘 從人一直到成佛 以菩提心-空 大悲-菩薩道 在無限的生死當中呢 在利他當中呢-完成自利 那麼這個是學佛的正常道-另外一種是易行道 所謂易行道是說-感嘆人生的無常 苦空-生老病死的逼迫 所以此生當中-先到一個淨土的世界 去證悟無生法忍-然後有了這個本事 再回到裟婆世界來利益眾生 這個就叫做易行道-方便道 也是一種方便道了 因為眾生的根性不同 所以有些人直接-從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嚴持禁戒-信受三寶佛法僧戒 然後發菩提心去度眾生-直接成佛 這個叫正常道 因為眾生的根器不同-我們不能一概而論 誰好誰壞-不能這麼講 為什麼呢-在正常道的修行當中 如果忘失了菩提心的話-很容易墮落 尤其造了這麼多的福德以後呢 有的時候被福德迷惑了-會有這個情形 所以要當心 所以不能說那一個好-那一個不好 看個人的心願-個人的志向 善財見到眾生-有這個生老病死苦 他發的就是這個正常道-發大悲意 勤修無上道 就是陪眾生來輪迴-陪眾生來受生死苦 陪眾生在無限的生死當中-來指引眾生 讓眾生來修無上道 這個是善財童子的發心-發菩提心了 另外呢 善財見眾生-五趣常流轉 為求金剛智-破彼諸苦輪 眾生的生老病死 不是單單-只有在人道有生老病死 在其它道也有啊-是不是 天道也有-地獄惡鬼畜牲 最痛苦當然是地獄-地獄惡鬼畜牲 眾生在五趣當中-如果我們沒有智慧的話呢 是永遠在這個五趣 五趣就是-地獄惡鬼畜牲阿修羅人 有時候我們加天為六趣-六趣就是六道輪迴 因為這個五趣-為什麼沒有寫天趣 各位天趣不能修佛法的-天堂沒有佛法 因為天的地方太快樂了-他是八難之一 天堂的話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 他的壽命很長-幾百萬年幾百萬年 甚至有千萬年的那種年歲-歲月 所以在那個環境當中-沒有人去修佛法 當然天界的眾生 他有的時候也會到人間來-聽聞佛法 有佛出世-有高僧大德說法的時候 會有天界眾生-他有善根來聽聞佛法的 所以在天界沒有佛法 他要聽佛法要去那裡-到這個地方 知道嗎 所以這個是為什麼他會寫-五趣的理由在這個地方 眾生在這個五趣當中-人地獄阿修羅五趣當中流轉 生天的-畢竟是少數 少數 知道嗎-不容易 所以這個地方說-眾生在五趣當中這麼轉 這麼轉-流轉 就是什麼-沒有智慧 沒有智慧怎麼辦呢 所以善財看到眾生沒有智慧 為求金剛智-破彼諸苦輪 我們要斷除這些輪迴的苦 五趣輪迴的苦-就是要有智慧 沒有智慧的話-就是永遠會造業受苦受報 我們沒有智慧-我們造的善 都是有為有漏的 我們今天做一件善事-希望能登報紙讓人家了解 或者是上電視-讓人家拍照 這個是什麼呢-我執 我執-有煩惱的 所以古代的人叫什麼呢-為善不欲人知 那叫什麼呢-叫陰德 陰騭 說陰德陰騭陰功比陽善-讓人家知道的善還要大 佛經裡面講到-無相佈施 無相佈施就是說-我做了善事怕人知道 在日本有一個農人-他的祖先留下一筆田產給他 留田產給他以後-政府徵收了 徵收要造一個焚化廠-垃圾太多了 造一個焚化爐在那邊-就拿一筆錢給他 徵收 這個農民一想-這麼多的錢怎麼辦呢 我現在有得吃有的喝-有的穿有的用 子女也都在社會上服務 各有他的職業-各有他的生活 這些錢怎麼辦呢-為了保管這些錢很麻煩 他就把這個錢-拿到政府的機構 交給政府的一個福利機構 他說-我這個錢由你們去支配 去送給最需要錢-最痛苦 最悲哀的弱勢團體-他須要的人 你們去好好的支配運用-丟下就走了 政府官員就從後面追過來了-就要問他姓名住址電話 他講了一句話-請你不要侮辱我們的祖先 知道嗎-意思是說 這是我祖先的財產-我們做這件善事 我們也不是希望-祖先的名望讓人家知道 那可麻煩了-是不是 他說-請你不要侮辱我的祖先 這很有意思喔 也就是我們佛法所說的-無相佈施 就是為善不欲人知-不欲人知 不過我們話又說回來 有的時候是為善必須人知 為什麼呢-大家一起來 譬如說-我們現在做一件善事 我們自己力量不夠-是不是 那麼我們可以登報去徵求-大家一起來做這件善事 但是我們是不居功-功成身退 這是老子所說-功成身退 不要去居功-把我們為善欲人知 大家有這個機會-一起來做善事 但是善事做完了-我們就是默默的退下來 所以我們還是為善欲人知 是希望成就大家的功德-大家一起來修功德 不要說為善不欲人知-那我自己默默做 還是做一點點小的事情-是不是 善的力量不夠大-不夠大 這個是講到說金剛智 所謂金剛智-就是不著一切相 不執著實有的一種智慧 我們會在這個五道-六道也好五道也好 這麼輪轉輪轉-就是沒有金剛智 所以永遠在苦的輪迴當中-永遠沒完沒了 善財見到眾生五趣當中-這麼輪迴流轉 所以來求金剛智-破一切眾生的苦 善財見眾生-心田甚荒穢 為除三毒刺-專求利智犁 這個荒穢是指-我們眾生的心荒蕪了 我們眾生的心-從一歲出生了 小孩子出生了-兩三歲的時候呢 讀幼稚園了幼教了-然後小學中學大學 或者是出國留學回來了-結了婚做事了 開始忙家庭事業子女-忙得焦頭爛額 所以慢慢的書本就疏遠了-荒廢了 在金錢利益的前提之下呢-一切向錢看齊 慢慢的內心裡面-就荒穢了荒穢了 如果我們的心裡沒有真理-沒有智慧來充實的時候 這個內心的空虛-就會飢不擇食 在五欲當中-去追尋刺激麻醉 所以為什麼社會上-林林總總五花八門 五光十色的刺激-來讓眾生享受 那就是眾生-有一顆不安的心靈 荒廢太久了-沒有真理去充實它 所以被這個妄心妄念所逼迫-來追尋刺激 這個都是因為有三毒在作祟-貪瞋痴在作祟 善財見到眾生-沒有智慧 沒有真理 所以為眾生來求利智犁-這是一個比喻 像這個犁-把田犁開來去種果樹 讓眾生能夠-種上智慧福德的果樹 眾生處癡暗-盲冥失正道 善財為導師-示其安隱處 這個地方癡暗是指無明 眾生沒有智慧-在無明當中 始終都是遠離了正道-來造業受苦 忍鎧解脫乘-智慧為利劍 能於三有內-破諸煩惱賊 這個是講到忍辱了 善財童子在三界六道當中-要攝化眾生 必須有忍辱精進-還有智慧 這樣才能在欲界色界無色界 三有當中-去破眾生的煩惱賊 這個是講到善財童子-如何發心 為眾生來求一切智-彌勒菩薩的讚歎 早上講到這底為止-阿彌陀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