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普獻法師 講題:華嚴經選讀(20) 各位同學大家早-阿彌陀佛 我們繼續看五十四頁-倒數第四行 我們一起唸好了 深信於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 及信無上大菩提-菩薩以是初發心 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 戒能開發菩提本-學是勤修功德地 於戒及學常順行-一切如來所稱美 若能發起菩提心-則能勤修佛功德 若能勤修佛功德-則得生在如來家 這一段主要講到-發菩提心的功德 還有我們菩提心-一定是建立在佛法僧的淨信 尤其講到法的部分-就是佛陀所講的法 一定是會讓我們得到解脫-身心的解脫 我們被煩惱束縛了-幾千萬年來幾億萬年來 生生世世都是被-煩惱束縛住被迷惑困住了 所以我們深信佛法 這個法絕對可以使我們-去解脫解脫這個煩惱 你愈認識佛法-你就愈肯定佛法 能使我的身心有著落-安定下來 這份信心有-你就會很認真去修去學 如果你對這個法有懷疑-這樣修道能不能得到解脫 能不能讓我生死自在-能不能讓我生命有所著落 如果你懷疑的話-修起來就不起勁 所以這地方講-亦信佛子所行道 我們所修的道 我們認識了解的確是-合理 合乎邏輯的 合理-然後我們人能做到的 也有過去的佛菩薩-他也是按照這個方法去修的 欲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 佛菩薩叫我們不要打妄語 他所講的法-絕對不會欺騙我們 因為他欺騙我們-對他沒有好處 他成佛了-你恭敬不恭敬對他沒有幫助 我們一般會欺騙人的話-是希望說得到什麼好處 佛他不希望得到任何好處-是不是 他是基於一種悲心-悲願 所以他所講的一切法-他自己這樣修不妄語 那他所說的法也是不妄語-不會欺騙我們 所以佛陀還告訴我們-怎麼樣認識法的正確性 就是說從無常 無我-寂靜涅槃 三法印 來了解這個法是不是正確-不正確 如果跟三法印不正確的-經過這個QC管控不及格了 那我們就不信他-我們就不相信 我們可以用三法印-去做為一個品管 佛法的品管 透過QC無常無我-三法印的品管以後呢 我們確信人可以修-人可以按照這個方法去修-直至成佛 那麼佛子所行道-我們要確信 那你就會精進去修 如果你沒有確信的話-一知半解 遇到問題的時候-不知道怎樣去解決就會退心 所以我們深信於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 對於我們修學的這一個法門-怎樣去進入這個法門 深入這個法門-研究這個法門 然後去實行-在實行過程當中 發生什麼樣境界的時候-怎麼去對付 怎麼去化解 這個都要把它研究清楚-研究清楚 這樣子我們學佛呢-才不會半途而廢 所以深信佛法-深信佛所告訴我們的所行道 即信無上大菩提-無上大菩提就是成佛了 智慧圓滿-福德圓滿了 菩薩以是初發心-這是菩薩他所以發菩提心 就是對佛法僧無上菩提-具有絕對的信心 按照這樣去修去學-絕對能夠成佛 這個信心建立的時候-菩提心就這樣建立安住了 接著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 信-在佛經裡面信譬喻成什麼呢 就是手-雙手 一個人有手多方便呢-要吃要喝就這麼拿起來 穿衣服睡覺-時時刻刻我們都要用到手 如果你沒有手的話-你要拿東西不方便 所以信-就像一個手 我們有了手-就能夠捧著經書來讀 我們有手就可以拿東西-很方便 可以使用工具 我們講到信-它是屬於一種智信 智慧的信仰-不是一種迷信 人云亦云-人家這麼說我就相信 是透過智慧的抉擇以後的信-所以這個地方的信 是理智的一種信仰-智慧的信仰 佛法講的信-他一定要跟智慧結合在一起 叫做信智一如-信仰跟智慧是結合在一起 也就是說-我們所相信的這一切 是由我們的智慧-去證明的確如此 叫做信智一如 有些是有信無智-有信仰沒有智慧的 人家說什麼就相信什麼 缺乏智慧的-我們就叫做有信無智 就是增長無明-有信無智長無明 也會長無明喔-增長我們的無明 愚癡-愈信愈愚癡 我舉個例子來講-譬如有人說 你家的門口放一盆水-因為水是代表財 所以我在智利的時候-看一戶人家前面放一盆水 我說-你放一盆水做什麼呢 他說-風水地理說 放一盆水的話-我們家會很有錢 我說-你放一盆水在那邊 長很多蚊子-不合乎道理吧 開車子要進來的時候-一盆水放在那邊 你這樣要東拐西拐的避開它-不是很不方便嗎 是不是 可是他就確信說-家裡門口放一盆水會發財 我說-看你家也不見得很發財 這個就是增長慾望-而不是增長智慧 我們就說這是屬於迷信-就叫迷信了 我們講智信是什麼呢 我們信仰的道理-是可以用智慧來印證 最後你的智慧-證到的也是這些 譬如說-佛陀說三世因果業報輪迴 雖然只是佛這麼講-我們就是這樣信仰 這個還不是叫智信-不是智慧信仰 我們要透過-戒定慧止觀 最後我們親自看到-的確如此 所有的因因果果-絲毫不爽 這時候我們的信才完成-我們信仰才完成 要智慧來證明的確如此-是親自自己證悟 而不是說-從別人聽聞而來 那種智慧-我們就叫信成就 成就了這個信-就叫做淨信 在初果阿羅漢的時候-就是對三世因果 對佛陀所說的法佛法僧-還有戒律 三世因果不在懷疑 那麼這種人-我們就叫做初果 須陀含果 信是道元功德母-一切道的根源 一切功德的母親 雖然我們還沒有去證悟 但是可以透過理性的思辨- 邏輯的推敲 我們去接受 然後從修行當中去證明 所以最初第一步還是要從-理智的思辨當中去信仰 而不是受到人情的包圍-感情的作祟而去信仰 非得透過理智的思辨-這種信仰比較可靠 比較可靠 信為道元功德母-一切的功德 一切修道的基礎-還是要從信去下手 但是信我們要透過行持以後-去證悟他 他的確是如此 這個行持當中-你的信心才會大增 如果你愈修-愈修 你發現你所信仰的-好像不是那回事 那麼你就會退心-就會退心 所以信仰的信-他分智信跟迷信 所以信也分好幾種層次-譬如說仰信 人家這麼說-佛有多大功德 那我就去信了-這是一種仰信 如果是我們自己去研究-深入了解的話呢 最後證悟了-這個時候就是智信或是證信 證悟的信仰-而不是普普通通的信 人家所說的我們就這麼信-沒有經過思考 沒有經過邏輯的分析-信心很脆弱遇到打擊就退了 舉個例子來講-我們說三世因果 有些人說三世因果-看又看不到 前生看不到-來世看不到 只看到今生-是不是 他就不相信啦-我們說佛法僧有多大的功德 可是自己遭到意外的時候 對佛法僧說 我信佛-為什麼佛菩薩沒有保護我 我們信心就退了-我們就是對因果業報的深信 所以我們信仰的佛法僧-因果業報無常無我 這些道理-要從我們的身心當中 從身邊周遭當中-在我們親朋好友當中 在整個社會整個全人類當中-一步一步來證明 那我們信心就會大增-信心就會大增了 所以講到信-就是說長養一切諸善法 所有的善法一定要從信 但是再佛法來講-信為能入而已 智為能度 相信佛法是入佛法的一個門-踏進來而已 信為能入 但是你還沒有解決你的問題 要智慧才能度-才能超越你的生死煩惱 所以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有信無智就長無明-然後有智無信就長邪見 有些人很有理智-但是他不相信 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業報 不相信輪迴-不相信三寶 所以就長邪見-他否定因果業報輪迴 做壞事都無所謂-這個就變成邪見 所以有智無信長邪見 這是我們講到信-一定是智信 以信來啟發我們的智慧-以智慧來證明我們的信仰 信智一如-才能長養一切的諸善法 而且才還能夠-斷除疑網出愛流 有一句說-愛不重不生裟婆 有這句話-念不切不生極樂 我們會來到這個世間 第一個是自體愛 我們會來這邊投胎轉世 是對我們自己生命的一種 -深深的貪戀執著 這個叫自體愛-對自我深深的愛著 所以在我們使用的語言當中 每天使用的語言當中-最多的一個字就叫做我 我的話呢-英文字就必須大寫 因為我最大-是必須要大寫 是不是 日本把這個我-因為他受佛教影響很大 我都是自私的嗎-人不自私天誅地滅 所以把我寫成私-念成???? 知道嗎 可是他又覺得-我應該去奉侍去幫助人家 當做僕人來看待-所以又寫成僕 叫做?? 他是受到佛教的影響很大一方面認識到人性的自私 所以把我寫成私-這很有意思吧 我們寫這個我呢-你看就是要用手 是不是 要用手才能保住自己 手拿武器-保住自己的生命 所以眾生對自我-是最貪戀最執著的 我們最愛最愛的是誰-自己嗎!是不是 我們是最愛自己-有沒有誰不愛自己的 長得再不好看-也會覺得我活得多好 我不但希望-我這輩子能夠多活幾年 我也希望既使死掉了-還會投胎轉世 因為我不願意消滅-這就叫做自體愛 對自我的貪戀執著-有了這個自體愛以後呢 我們就會有一個境界愛-有個境界愛 什麼境界愛呢-你身邊周遭的人事物 你覺得喜歡的-最好是歸屬於我 被我支配-被我佔有 被我利用-被我享受 歸屬於我-一切的所有權都是我的 那這個就叫境界愛-境界愛 有一個自體愛-有一個境界 愛還不夠 有一天我們老了病了死了 我們希望-永永遠遠的存在下去 不管怎麼存在-到天國也好 到極樂世界也好-或者來生投胎做人也好 我們都希望-永永遠遠的存在 這個就叫做後有愛-後 後來的後 後來也能存在的-永遠存在的那種愛戀執著 眾生就是在這個自體愛-境界愛 後有愛的這三股漩渦當中-身心不得自在 所以有些人說-我們要追求生命的永恆 事實上-用不著追求生命的永恆 知道嗎 因為無量劫來-我們就有這個我執我愛 他自然死了-就會投胎轉世 所以有些人自殺-這是不對的 你自殺這個我愛還在-你還是會投胎轉世做人 因為他覺得做人很苦-覺得一了百了就自在 錯了-不對 因為你還有自體愛-他還會投胎轉世 而且你自殺以後-投胎轉世就更苦 因為死亡那一瞬那-是恐懼的 那個恐懼會讓你投胎轉世-愈來愈糟糕 不但會愈來愈糟糕-即使投胎轉世做人的時候 你這個習氣會帶到來生-也有自殺的傾向 會更麻煩-會更麻煩喔 所以人絕對不能自殺-螻蟻尚且貪生 為什麼我們活得好好的-要自殺呢 不對 所以我們眾生就是自體愛-境界愛 後有愛-讓無量的生命無量的生死 就這麼一生一世一生一世-這個戲劇是沒完沒了的 我們就在這無限的-生死當中我們要覺醒 這一生的生死-這一生的經歷這一生的經驗 我們要在這一生當中去覺醒-不能再迷糊下去 我們這一生當中無論如何-一定要解開這個生死的迷惘 把生死這個事情-我們要去了解它 不能再迷惑 你這生迷惑-來生還是迷迷糊糊 你這生對人生的困惑-不解決它的話 來生也是照樣迷惑下去-那不行 所以對生死這個問題-早日解決的話呢 你的生命才會輕鬆-我們生命才會輕鬆 否則的話-我們生命不輕鬆 因為死亡的陰影-始終籠罩著我們這身心 籠罩著我們生命-那我們這一生 不但是這一生-千生萬世 我們已經累積了-這麼多的經驗 這麼多的波折 我們始終都還沒有覺悟-多可惜啊 此生此世有這麼一個機緣-我們遇上三寶 聽聞佛法-親近善知識 除了追求物質家庭-這種人倫天倫之樂之外 我們一個重要的-必修的一個學分 就是要追求覺悟-發菩提心 來信佛學佛-讓這個生死大事 這一生當中要得到一點消息 否則的話-就是冤枉這一生來投胎轉世 你看受了多少波折-長大成人然後遇到佛法 如果再空過的話呢-太可惜了 所以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信是一個入門而已 必需要有智慧-才能長養一切的善法 長養我們的信心-斷除我們的疑網 然後出什麼流呢-愛流 因為我們被自體愛-境界愛 後有愛-困惑住了 迷惘了 所以我們要在這個地方-用智慧來得到解脫 在佛經裡面-有這麼一個故事 他說-大海裡面有許許多多的魚 有一種神魚-很厲害 漁夫的網撒下去的時候-牠也無所謂 知道嗎 因為神魚-牠能夠穿透這個網 所以牠自由出入-這個網已經消失了功能 這叫神魚 有一種魚叫警覺魚-警覺魚知道嗎 牠警覺魚性很強 這魚在深海裡面-牠看到網撒下來的時候 馬上警覺到-這個網很厲害 會把我套住-套住我就完了 所以警覺魚一看到這個網-趴就跑走了 一種魚叫貪愛魚-愚癡的魚 牠忽然看到網-把牠包住的時候 牠起了一個念頭-喔 這下可安全了 為什麼呢-大魚吃小魚 我是小魚-躲在網子裡面安全的啦 我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解嗎 牠不知道捕魚的人把網子-撈起來 結果這些魚都死了 我們現在就像貪愛的魚 貪睡的魚-貪財的魚 貪色的魚-貪名的魚 知道嗎 財色名食睡-我們就像貪愛的魚 在這個網子當中-我們不得自在 知道嗎 我們是不是像這魚一樣 阿羅漢就是警覺魚 阿羅漢他們修到-不會被五欲所轉 跑掉了 佛菩薩就是神魚-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 在五塵六欲當中去度化眾生 他不被五欲所轉-所以佛菩薩就像神魚 大海裡面的神魚-他可以跑到魚網裡邊 跟那些小魚講-你們不要在這邊睡覺 你們趕快游出來-趕快游出來 游出來的話 不然等一下-人家一撈起來就完了 這五欲的網-把我們生生世世的眾生 網在那邊-就不得自在 佛菩薩來到世間-隨時都在點化我們 你以為佛菩薩點化我們-是現出莊嚴三十二相 莊嚴這樣來點化我們-不是這樣子的 隨時都在點化我們 你看看今天你收到-一個白包 白帖 明天你收到一個紅帖-是不是 某某人出殯-某某人入院了 某某人受傷了-某某人怎麼樣怎麼樣 這些都是佛菩薩送給我們-警覺我們的 人生無常 一直在告訴我們-一次一次告訴我們 可是我們就是麻木不仁-知道嗎 你看我們親朋好友-走的走 跑的跑 死的死 是不是-結婚的結婚 然後你看他起高樓-又看他樓倒下來了 這是佛菩薩來警示我們-知道嗎 可是我們一生一世-每一生每一世 我們就這樣子忽略了-都警覺不起來 提不起勁來 一天一天-這樣迷迷糊糊的過日子 迷迷糊糊過日子-這個是什麼呢 自體愛 境界愛 後有愛-把我們的智慧障住了 這是我們要了解是說-佛法之所以可貴 就是他能夠斷除-我們的疑網出愛流 然後開示涅槃無上道 接著我們看五十五頁-我們一起唸好了 戒能開發菩提本-學是勤修功德地 於戒及學常順行-一切如來所稱美 若能發起菩提心-則能勤修佛功德 若能勤修佛功德-則得生在如來家 這個地方是講到說-我們要發菩提心 它不是僅僅一個念頭而已-要付諸於實踐 這菩提心像一棵樹-要種在很好的地才會長養 你要選擇一塊地種下去 菩提心的建立-一定要在戒的基礎上 如果沒有戒的話呢-菩提心這棵樹就死掉了 什麼叫做戒-簡單的說 不要去傷害-一切眾生的身心 就叫做戒 也不要去傷害自己的身心 不要傷害一切眾生的身心-那就叫做戒 尊重一切眾生的生命-有情無情的生命 不要去傷害他 尊重他們的生命權-尊重他們的存在權 那麼就叫做戒 所以戒不是叫我們-這個不能做 那個不能做 不是這樣-是懂得去尊重別人的一切 譬如說-我們尊重別人的生命 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的生命很重要 別人也會覺得-他的生命重要啊 我不願意別人殺害我-那我就不要去殺害別人 這個叫自通之法-自通之法 我不希望的-不要的 別人也不希望-也不要 所以戒我們可以透過-自通之法來讓我們持戒 我們的錢財不希望被偷 那我們就不要-去偷別人的錢財 自通之法-是不是 那麼俗家的人夫妻很圓滿 那麼你就不要-去破壞別人的夫妻 我們不希望-別人說我們的壞話 我們就不要去說別人的壞話 我們對別人說些-毫無意義的話 風花雪月-毫無意義的 口沒遮攔的話-我們不喜歡聽 那我們就不要講-自通之法 我們看到很多人-喝了酒醉醺醺的 造禍了 那麼我們就不要喝酒-也勸人別喝酒 這都是自通之法 所以佛法的戒-是屬於人跟人之間 維持良好關係-最好的一個辦法 就像十字路口的紅綠燈 闖紅燈-很危險很危險的事情 可是我們闖生命的紅燈-一般人都覺得無所謂 生命的紅燈-就叫做戒 就叫做戒-殺盜淫妄酒 如果我們能夠持不殺戒-這一生當中身心健康 生生世世-身心健康長壽 如果我們尊重別人的財產-不去侵犯別人的財產 別人的一分一毛-一針一草 不屬於我們的-不要 錢財分明是大丈夫 這樣子我們世世生生-不但不偷盜 又能夠去廣結善緣-很自然的我們來生來世 今生今世-就是最起碼維持小康 衣食住行就豐足 所以有些人做事-這麼做這麼敗 這個投資那個經營都失敗-那就是福報不夠 然後我們希望能夠-在家人的話夫妻圓滿 那就要守不邪淫戒-一夫一妻 這個戒守好了-自然你就消業障增福德 所謂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 一個人-君子之道肇端於夫婦 做為一個夫妻-能夠嚴守不邪淫戒 自然家庭和樂-也不會去招感愛滋病 種種麻煩-同性戀這些都是很麻煩的 所以夫妻之間守不邪淫戒-家庭和樂 自然子女的身心-就能健康的成長 然後我們很謹慎的-使用我們的語言 那種很低俗的-傷害別人感情 傷害別人家庭的語言-都不可以使用 我們應該-多講一些有意義的語言 讓自己的身心-也讓別人的身心 受益的語言-我們可以使用 不要使用傷害我們心靈的-有毒的東西 安非他命 酒-這些傷害我們身心的 嗎啡-這些東西不要去用 煙酒 嗎啡 檳榔不要去用-這些都是傷害身心的 破壞環境污染的-這些我們都不要去使用它 這是講到最基本的戒 儒家有三綱五常-佛門就有三皈五戒 這個都是我們最基本-修道的一個根本也就是菩提心 要種在五戒的基礎上-才能長養出來 所以不要以為-說發菩提心我要度眾生 為所欲為就可以了-那不行 一定要持戒莊嚴 你的菩提心這棵樹-才能夠成長茁壯 學是勤修功德地-學是精進的去學 而不是像我們三分鐘的熱度 一天兩天一個月半個月-不是這樣子的 是生生世世-生死已知 學佛不是說-我一生就要成佛 沒有這麼簡單-他是多生多世累生累世 這樣累積起來-精進不退才能成佛 如果學佛一生就成佛的話-太容易了吧 那麼佛陀智慧這麼少-功德這麼少就能成佛 世間的有錢人-有錢人會不會嫌錢多呢 當然是愈多愈好-是不是 事業做愈大愈好嗎-才不會說 我開一個雜貨店就夠了-那你這個是小心眼 是不是-我心發大心 無量的眾生-我們要去度化他 無量的福德-我們要培養 無量的智慧-我們要去增長 所以一切學佛的人-是無限量 無限量的 這樣信佛學佛的話呢-你才不會說急著要成佛 成佛不成佛-不太重要 最重要我當下我的身心-是不是清淨的 如法的 我是不是菩提心-充滿在我的內心當中 這個最重要 我是不是能夠正知正念-我是不是能夠關懷父母 妻子兒女-關懷我們的鄰居 慈悲心是不是增長了-智慧是不是增長了 惡習執著是不是減少了-這個比成佛更重要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 要在當下的身心當中去檢討 不要急著說-我一生要成佛 談何容易 是不是-那是小心眼的做法 發大心的菩薩呢 就是要無限的時空當中-來培養福德智慧 對無限的眾生-來平等慈悲智慧的關懷 那麼成佛不成佛-只是一個不重要的問題 於戒及學常順行-一切如來所稱美 所以我們能夠嚴持禁戒-學六度萬行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跟這些些相順不違背 這樣子的話呢 一切如來所稱美-這樣如來稱讚你了 所以我們現在信佛學佛的人 我們一般人就覺得 最容易做的-最喜歡做的 我們怎麼樣子呢 把大把大把的錢-去買眾生來放生 是不是 因為這一放生-我就長壽健康了 是不是啊-這最簡單嗎 錢交給某某人-交給某某單位 你也不必修嗎-反正錢交去就好了 大把大把的錢-買了一大堆的眾生來放生 你也用不著修-也不要盤腿 也不要誦經-也不要拜佛 也不要研究 什麼都不要-最簡單了 現在我們佛門弟子-最流行的就叫做放生 知道嗎 結果生也沒有放-就放死了 該放的地方不放-不該放的地方放了 生態破壞了 造成污染了-這個問題又產生了 我並不是說反對放生-要有智慧的放生 沒有智慧的放生-只是造成污染 造成生態的破壞以外呢-還有許許多多的後遺症 現在的放生-變成一個企業來經營 資金的流向-一切的一切沒有一個配套 所以造成了社會-許許多多的這種問題 環境的破壞-生態的破壞 然後信佛的人-流於迷信 因為放生最簡單了-放生就健康長壽 對嗎-這個是值得我們探討的 然後我們信佛學佛-就追求一個健康長壽嗎 你要健康長壽-你要有健康的心靈 要健康的心靈-要有健康的信仰 你沒有健康的信仰-你怎麼會健康長壽呢 不可能嗎-是不是 那麼要健康長壽一定要從-有正知正見深信因果 從自己身心的淨化當中 我們應該關心的-第一對象是人 我們是人 佛陀以人的身分-出現在這世間 我們要關心的第一對象是人 那麼人的對象-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第一要關心的對象-當然是父母妻子兒女 除了關心父母妻子兒女外 我們關心自己事業-關心我們的員工 關心我們的鄰居-關心我們這個社會 這影響我們最深最大的-是不是 這些根本我們就失去了-我們不關心這些 然後培養了我們的私心 我買這麼多的畜心來放生-我就會健康長壽 這是一個貿易行為-而不是一個清淨的信仰 而不是智慧的信仰-值得我們大家來深思探討 所以信佛學佛的人-是不是理智的信仰還是迷信 很值得我們來檢討 所以為什麼我們常講到這個要發菩提心-要深信因果 要有正知正見-如果不具備這個的話 你以為放生就健康長壽-不見得 不見得 所以一切如來所稱美 如果我們能夠嚴持禁戒-發菩提心然後精進去修學 於戒於學常順行-那就是修六波羅蜜 這樣子的話-十方諸佛都來護持 十方諸佛都來稱美 接著我們來說 若能發起菩提心-則能勤修佛功德 因為菩提心-建立了 安住了 正如金剛經所說的-云何應住 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應住-也就是說 我們是基於一種菩提心-來信佛學佛的話 那麼所有的功德-才能夠圓滿成就 如果我們能夠發起菩提心-安住在這個菩提心 所做所為-所講的 所說的 所行的一切-會基於菩提心 來做為我們生命的-一個最高的抉擇 菩提心一發起來以後呢-你的生命有一個座標了 在無限的生死當中 以成佛-利益眾生 做為我生命最高的一個座標-最高的指導原則 那麼你所做的一切-就會以這個做為一個標準 一種衡量 舉個例子來講-比如說 今天某某人跟我計較-那麼我一想 我生命當中我最重要最重要-那一個是成佛 是利益眾生 這個眾生斤斤計較-算了吧 我吃了一點虧-沒關係跟他結個緣吧 如果是說我生命的價值-是要賺很多的錢 這個人跟我斤斤計較-我就虧一點錢 虧一點錢的話-我就傷害很大是不是 我就會跟他斤斤計較-那我們就衝突了 但是我生命的目標-不是在追求很有錢很有錢 累積很多的財富 我生命的目標-是希望我能夠修到像佛 生死自在煩惱解脫-然後又能廣度眾生 這個菩提心建立的話呢-我就不會去跟人家斤斤計較 這些小小的損失 算了-我再去計較的話 我另外去賺-可能可以賺得更多 是不是 所以這個菩提心-就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 免除了許許多多的小煩惱 小煩惱不解決的話-會引起大禍 大的災難 所以如果能夠-發起菩提心的話 我們會減少許許多多-無謂的煩惱 也能夠基於菩提心-而去勇猛精進 來修什麼呢-佛的功德 成佛的資糧 成佛的資糧是什麼呢-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還有莊嚴這個世界 這個是修佛的功德 如果我們世世生生發菩提心-來修佛的功德 佛怎麼修-佛所修的學分 我們稱為六度萬行-佛這樣修成佛的 我們基於菩提心-然後我們也世世生生 來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最後怎麼樣子呢-則得生在如來家 就生生世世跟佛有緣-如來這個大的家庭 如來是我們大家長-佛視一切眾生如一子 佛看一切眾生-就好像他一個兒子一樣的 這麼可愛-這麼珍惜 佛把我們當做-他的孩子一樣的 我們深信佛的功德-按照他的方法去修去學 那我們就是生在如來家-那就成佛有希望了 所以各位我們常常講 我們信佛學佛-就是為了要成佛 那麼我們常常要檢討-我們的菩提心有沒有建立呢 這個生死以之的信心-有沒有建立呢 如果建立了-菩提心就建立了 菩提心建立了 所有佛的功德呢-慢慢就會實現 在生死大海當中-就不會害怕了 因為菩提心做為我們的依靠 在這個菩提心的引導之下呢 我們的福德智慧-就慢慢的增長 跟佛菩薩-世世生生都會在一起 這是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