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普獻法師 講題:華嚴經選讀(10) 各位同學我們看二十六頁 在二十六頁中間說 令其生起一切諸佛同一善根 增一切智福德大海 這個就是菩薩-用物質來救濟眾生 資生之物 用思想來淨化眾生的身心 對生死這件大事-能夠不畏不懼 然後菩薩這樣利益眾生-不求其報 這一切一切都是為了-淨治一切眾生的心寶 就是智慧心寶-或者是菩提心寶 這樣才能夠令眾生 生起一切諸佛同一善根-增一切智福德大海 所以我常講我們信佛、學佛-就修兩個學分 一個是智慧的學分 一個是福德智慧的學分 菩薩透過物質的救濟 思想的淨化來教化眾生 使我們眾生的善根-跟諸佛同一善根 跟佛一樣種同樣的善根 然後增一切的福德大海 這個是菩薩-要我們修的兩個學分 兩個學分 所以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到底學對了沒有? 那我們就問自己的-這兩個學分 一個是不是-你越信佛越學佛以後 你的智慧越來越增長 還有一個是說-你的福德是不是越來越增廣 如果你越信佛越迷信 越多的迷信-越多的罣礙、越多的束縛 譬如說你家的門牌-如果是四十四號 你會很難過吧 學佛的人沒罣礙,是不是 那你說住在四樓不好 你會覺得是死樓 學佛以後,沒有關係 四,四聖諦 一張桌子不是四根嗎 如果你有四千萬 你說這個四千萬不好 怎麼辦呢? 如果你四個兒子怎麼辦呢? 第四個兒子 那第四個孩子是最不好的 不一定,說不定第四個孩子-最會賺錢也不一定 所以,不要去問人家說-我學佛證到什麼果位 現在很多人說-我證到什麼果位 我證到什麼果位 這個都是很麻煩的 你可以自己了解自己-是不是到處都罣礙 知道嗎 所以俗話有一句話-叫什麼呢? "無禁無忌吃百二"-是不是這樣子 這個很有深的道理 越學佛的人越沒有罣礙 越沒有罣礙 越學佛的人越有同情心-慈悲的心、智慧的心 如何一顆慈悲喜捨的心-去關懷眾生 而又不造成-自己跟別人的煩惱 有些人是過份的關心-造成自己跟別人的煩惱 那不好 信佛、學佛的人-智慧跟福德是一起 同時來進展 所以像我們的腳 一定是左腳、右腳-左腳、右腳 這樣才會進步 智慧跟福德-它是要同時進展 這樣子自己的身心-才不會困擾 也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 我們來看下邊的這個文 看菩薩是怎麼樣的-活在這個世界 他的意義是什麼 他的目的是做什麼-我們一起來念 菩薩如是-念念成熟一切眾生 念念嚴淨一切佛剎 念念普入一切法界 念念悉皆遍虛空界 念念普入一切三世 念念成就調伏一切諸眾生智 念念恆轉一切法輪 念念恆以一切智道利益眾生 念念普於一切世界-種種差別諸眾生前 盡未來劫-現一切佛成等正覺 念念普於一切世界一切諸劫-修菩薩行,不生二想 這個是「入法界品」-就是在七十二卷 講到菩薩之所以菩薩 跟我們一般凡夫的這個心境-不太相同 我常常講的一個 世俗的一種想法、看法 譬如說 如果你個人的父母遺像 你會覺得很珍貴 你會掛在你家的牆壁 你會把父母親的這個遺像 做成這個什麼-石膏的、木雕的 或者是用這個什麼藝術的-把他永久紀念 可是你覺得很珍貴 在別人來說,他沒有感覺 為什麼? 因為父母親念念-就是為兒子、為兒女 所以叫"孝子" 做父母的心心念念-都希望怎麼樣子的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他心心念念就是子女 他賺再多錢,也是希望說 這個子女能受好教育-將來能夠出頭天 所以他死了以後 這個兒女感受到父母的恩 那麼他會把父母的這個遺像 做成一個珍貴的一幅畫 或者是什麼,永久紀念 然後告訴子子孫孫說 這是我們的祖父-這是我們的祖先 我們是這樣子傳下來的 那麼兒子感受最深 到孫子的時候呢-他有沒有這感受呢? 就不再感受-這個是阿公(祖父)啦 下一代子的話-他覺得很陌生 只是一個老人,是不是 好啦,那我們再看看 譬如說我們一個國家-都有一個國父 國父孫中山先生 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像-到處都有人在掛 辦公廳、學校-到處都有人在掛 那麼在十字街頭-也有國父的肖像 或者先總統蔣公的肖像-是不是 那這些偉人、這些英雄 因為他們曾經替我們想過 在滿清腐敗的時候 他認為,這個腐敗的滿清 任外國來分割我們的國土 所以為了拯救中國-拯救全中國的人 所以提倡革命,推翻滿清 因為他心心念念-是救國、救民、救世 那麼他的像-到現在我們全中國的人 國父孫中山先生 我們是覺得他是個偉人-稱為國父 因為他的心念-曾經普照所有的中國人 依一個外國人的話 他看到這個-Dr. Sun yet sen 他的像 他看到,那只是一個像而已-他又沒有感覺 他沒有什麼感覺,是不是 在我們會感覺說-他是推翻滿清 拯救中國的一個偉大的人物 跟我們有直接關係,是不是 好啦,每一個國家-有每一個國家的國父 像印度的話,就甘地 甘地,是不是 美國的話,就華盛頓-是 這個我們不談 那有沒有一種什麼像 全世界的人都會去-頂禮膜拜的 佛像、耶穌像 因為他替我們解決一個問題 生死的問題 生命的問題 全人類所關心的-一個問題是什麼? 生死、生命-生活的一個問題 生活的價值、生命的意義 生死的真實相 不管說哪一個宗教講得好-或者不好 可是他就是關心這個問題 所以全世界影響人類最大的 也就是宗教 科技再怎麼發明-再怎麼發達 物質怎麼豐富 現在是奈米科技 將來不知什麼世紀-我們不知道 二十一世紀就是奈米世紀 奈米世紀的這種發現以後 人類的這個物質會一瀉千里 很多東西會越來越進步 不管再怎麼進步-只屬於物質的層面 可是人類的心理 永遠永遠面對的-是一個生死的問題 一個是生命的價值的問題 一個是生活上的問題 物質上的、科技上的-是解決生活的問題 這一個層面而己 我們關於生死的問題-生命的問題 這個非得透過宗教-才能解決 佛陀兩千五百年前 他已經找到了這個生死-問題的徵結在什麼地方 然後他有一套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 因為在他皇宮裡面 來到外面-所看到的是生老病死的世界 所以他想到-我自己有生老病死的問題 眾生有生老病死的問題 我自己解決了這個問題 就是替一切眾生解決問題了 所以不忍眾生苦-他去修六年的苦行 他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了 所以到現在為止 世界各地都有人在建佛寺 塑造佛像,然後研究經書 全世界的人-都是關心這個問題 所以這是佛菩薩的用心-跟我們不同 佛菩薩跟我們用心不同 你用心,你用到你的自己 你的子女會跟你紀念-會對你懷念 到孫子那一代,他就沒有了 他沒有感受到 你知道嗎,他是沒有感受 就一代而已 所以我們中國人講-富不及三代 它很有很深的道理-富有很深的哲理 知道嗎 那麼菩薩-他心念裡面是什麼呢? 念念成熟一切眾生 念念成熟一切眾生 我們說這個眾生 從來沒有善根的-我們要種善根 帶他去拜佛、念佛,種善根 讓他讀經,種善根 已經種善根的 我們要加強他、成熟他-怎麼樣去修行 已經成熟的眾生-我們要讓他解脫 對生死的問題解脫 這個是三個階段 菩薩是念念-成熟一切眾生的善根智慧 還要念念嚴淨一切佛剎 這個是講到佛教的一種-社會觀、環境觀 我們知道-影響我們最大的是父母 是不是 影響我們最大的這種人格的-心理的 可以說是父母 因為父母生我們下來-生活在一起 父母親的言教、身教-一舉一動 都變成我們人格的一部份 重要的部份 除了這個父母以外 影響我們最大的是環境 社會環境 家庭也是環境 你的鄰居、社區也是環境 整個社會也是一個環境 整個世界都是環境 所以環境影響人很大很大的 你看,出生在一個殺豬-殺雞、殺鴨的環境的小孩 他就是喜歡拿刀-拿什麼東西去殺 殺那個小毛蟲-殺蜻蜓,什麼東西 因為他每天看到-父母親就這麼宰割宰割的嘛 他已經八識田中-都薰習那個種子了 知道嗎 所以我們古代那個什麼-孟母三遷 她看她兒子不對啊 學殺豬、學那個埋墳墓的 她看了不對勁了-趕快搬一搬 搬到什麼? 離學校近一點的 孟母三遷 所以環境對我們影響-太大太大了 我們說原住民-的小孩子比較笨 不是笨,他沒有那個環境 你從山上-把他請到這個都市裡面 有那個環境 電腦讓他玩一玩-天天看那些電視新聞 他知識進步得很快 他照樣可以讀到博士 他沒有那個環境而已 那在山上 當然他一天到晚就學打獵 因為那個環境造成那種人格 造成他的專長-造成他的專業 是他沒有那個環境啊 所以環境影響人很大很大 那麼佛菩薩來到人間 他就希望莊嚴這個世界 讓這個世界-變成一個美好的世界 譬如說-沒有這種空氣污染的問題 水源污染的問題-食品污染的問題 所以我們看到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 各位看過嗎 菩薩也拿著這個水-也拿著空氣 也拿著一枝筆 也拿著一枝簫 洞簫,是不是笛子 也拿著太陽、月亮(日月) 這個表示什麼呢? 佛菩薩關心這個世間 空氣污染、水源污染 他拿這筆做什麼呢? 這是文學、藝術 我們人不是說-我信佛、念佛就好了 No-人生還有豐富的文學、藝術 來舒暢我們的情緒 來記錄我們的思想 所以菩薩也拿一枝筆 就是重視文學、藝術 菩薩也拿音樂的東西 除文學、藝術以外 這個音樂-可以陶冶我們的心性 所以你看千手千眼的菩薩 他有拿這個毛筆 拿著這個音樂的東西 拿著一個水、拿著一個空氣 拿著這個日月,是不是 那麼這個日月-它也可以造福我們 知道嗎 這個是讓各位了解說 我們不要以為是說 佛教是唯心主義 什麼叫唯心主義? 我心裡想事成 我心裡這麼想它-就會這樣子嗎 不是這樣子 佛教是講緣起主義 緣起,色心互為緣起 我們的心靈跟外在-形形色色的世界是互動的 是互動的 外面的環境影響我們的心理 我們的心理-也影響外面的環境 這個叫正報去影響依報 山河大地是依報 我們內在心理是正報 我們人是正報 人動惡念-這個樹木就遭殃了 把那個樹砍掉 樹砍掉以後,怎麼辦呢? 土石流 所以土石流-是我們內心裡面的欲望 人欲橫流-所以造成了土石流 我們認為世間所有東西-都是長來給我們用的 被我們支配、被我們利用的 不懂得去尊重-所以造成了土石流 土石流是從我們內心-裡面的欲去造成的 這個欲流造成了土石流 所以佛法不是唯心論 不是唯心論 而只是說我們心理的作用 跟物理的作用來比較的話 心理作用大一點 比較大一點 整個人類的一切一切 人類的心理是影響最大的 人類的思想可以改變世界 是染污的、是清淨的 這一個環境的一切好壞 整個台灣的環境 都是我們全體人心的-一種反射 然後這個環境也造成我們-這種心理上的不平衡 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污染 許許多多的垃圾 許許多多的這種-不合理的現象 久而久之我們的人格-我們心念、我們想法 也受到了影響 所以內心影響外在的一切 外在的一切-也影響我們的內心 所以佛陀很重視環境的教育 所以要創造極樂世界 所謂極樂世界 不是說你在那邊-什麼事都不做 要吃有得吃,要喝有得喝 不是這種世界 是每一個人人格成熟 具有慈悲、具有智慧 人跟人之間能夠-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互相欣賞、互相關懷 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工作 每一個人都有一份的收入-維持生命 每一個人內心裡面-都是去關懷 都有一份關懷的心 然後不要去破壞-這些大自然的 讓我們這些大自然-能夠照顧我們 我們也照顧它-它們也照顧我們 譬如說這個樹沒有了 氧氣沒有了,我們就死啦! 人能存在是因為有樹木 全世界沒有樹木的話-那是怎麼樣子? 我們人類全部死光光了 很可怕的 所以佛經裡面講-這個樹神樹神 不是樹裡面有神 而是說樹-你要像神一樣的去尊敬它 河神 河裡面有神嗎? 我們不叫河神,叫河伯 河是乾淨的 你可以築水霸、可以發電-可以灌溉、可以飲用 這個河是有生命的 當這條河,你不去整治它 你把污染的東西流進去-整條河死掉了 裡面沒有魚 都是污染的水,我們不能喝 我們不能在上面划船 我們不能在裡面游泳 這是死亡的河,沒有生命了 所以佛經裡面講河神河神 是說河在清淨-沒有污染的時候 可以灌溉、可以發電 可以飲用、可以清潔 它不是有生命嗎,是不是 所以河有河神-山有山神、樹有樹神 這個不是說我們-去拜它來保佑我們 不是這個意思 是懂得去尊重它 不要去破壞它 所以環境影響我們很大很大 我們要愛護這個環境 因為它是我們生存的空間 我們生存的空間 如果你沒有這一份認識的話 你就會隨便丟紙屑 隨便那個有毒的這個電池 隨便就這麼一扔 你要知道這個電池-丟到這個泥土裡面 這個毒-就慢慢滲透到這個地下 地下水,然後再流到河裡面 河裡面再流到這個水庫 最後怎麼樣子? 又回到我們的身上了 這叫輪迴,知道嗎 這個電池-又輪迴到你的身上了 這個毒素你吸進去了-輪迴嘛 因為你亂丟,輪迴 這個垃圾你亂丟-好啦,這個河 你丟垃圾、我丟垃圾 這個垃圾-就把這個河水的口堵住了 那麼堵住以後怎麼辦呢? 河水氾濫了 那這些毒的東西 又回到我們的身邊周遭了-輪迴 還在這輪迴了 所以環境影響我們很大很大 所以菩薩來到這世間 一個是教化眾生 一個是淨化世界 淨化我們的環境 讓各位-在一個良好的環境當中 沒有空氣污染-沒有水源污染 沒有噪音污染-沒有食品污染 乃至沒有心性的污染 有些媒體都是一種污染的 色情暴力 沒有空氣污染-沒有水源污染 沒有食品污染-沒有環境污染 然後沒有心性的污染 沒有這五種污染的環境當中 人的心理、人的人格 他會成熟得很快-成長得很快 而且是健康性的發展 那麼人活在一個-空氣污染、水源污染 噪音污染、食品污染-心性污染的這種社會當中 他會變成心性的齷齪-心性的污染 然後這個心性的污染-又造成了環境的污染 這個叫做惡性循環 惡性循環 所以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的話 念念成熟一切眾生 然後怎麼樣子? 又要念念嚴淨一切佛剎-有沒有 這環境-佛剎就是佛教化眾生的世間 他要念念來成熟眾生-這是正報 念念嚴淨一切佛剎 正報、依報-都是佛菩薩關心的兩個對象 所以為什麼我們喜歡到佛寺 進到佛寺裡面 大家講話不敢用這麼大聲 大家講話都是比較溫和有禮 這個是正報旳莊嚴 見到面,那是什麼呢? 阿彌陀佛 很有意思喔,知道嗎 就是祝福你-無量光無量壽的意思 我們人的手不是很髒嗎 外國人見面就是握手 萬一你手上有細菌-有這個什麼傳染病的話 這一握的話-不是傳到你手上了嗎 所以你到佛寺的時候-見到人:阿彌陀佛 你看這個多衛生,是不是 第一句就跟你祝福了 無量光無量壽 然後寺廟裡面-你看看,擺設的很樸素 種種花、種種草、種種樹 有些地方還有水池-養一些魚 這個都是告訴我們說-環境影響我們很大 坐在那邊你看看那個魚-如魚得水 可是你想想,做魚好嗎? 整天不愁吃、不愁穿-不愁用的 可是好嗎? 沒智慧 魚還是魚,對不對 牠不懂得ABCD 不懂得ㄅㄆㄇㄈ 不懂得X+Y,都不懂 所以做魚不好,做人真好 所以我們是不是到寺廟裡面-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學到很多東西 因為寺廟裡面那種環境 清淨、優雅、樸素、莊嚴 可以在那個地方 昇華我們的靈性-啟發我們智慧 所以菩薩來到世間兩大任務 一個是成熟眾生 一個是嚴淨一切佛剎 莊嚴清淨一切環境 讓我們在這種-莊嚴清淨的環境當中 身心人格得到成長-健康的成長 這是《華嚴經》 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它不是去講唯物或者唯心-不是 它講緣起 緣起的世界-色心互為緣起 所以佛菩薩來到世間 不是單單-講佛法給各位聽就好了 不是這樣子的 他還希望說這個世間-變成很美好莊嚴 那麼這一個菩薩-來成熟眾生,嚴淨佛剎 他的量有多大呢? 念念普入一切法界-他的量 是無量無邊的普入一切法界 念念悉皆遍虛空界 你看這是量有多大 剛才我們講過了 父母親關心的就是子女 他的量就是這麼子女 你看他有幾個子女 父母、妻子、兒女-就是三五個人而已 他的量這麼小 所以紀念他的人-就是這幾個人 那麼菩薩-他心心念念的是怎麼樣子 普入一切法界 什麼法界? 十法界 所以你看看,我們合掌在胸 佛、菩薩、聲聞、緣覺 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 十個法界 這一切法界-都是他關心的對象 當然以人為主 因為佛現人身來世間成佛 一切先以人為本 這個我們要把握 所以佛菩薩他有那種智慧 他是普入一切法界 在十法界裡面 他都是在從事-利益眾生的工作 然後,悉皆遍虛空界-包括一切虛空界 在我們看起來這個眾生 空中飛的飛禽-地上走的走獸 水裡邊的魚、蝦-地裡邊的,譬如蚯蚓 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但是有些眾生是空生 在空中存在的 各位有沒有聽過呢? 就是他活在空中的-有這種眾生 有這種眾生 那如果講清楚-就是天上的天人嘛 是不是 是不是,天人不是在空生嗎 生活天上嗎,空生的 所以菩薩去度化眾生的話 他是普入一切法界-而且悉皆遍虛空界 包括天人 天人,我們看不到 他看得到我們-我們看不到他 地獄或畜生 地獄我們也看不到 畜生我們可以看到 阿修羅我們也看不到 阿修羅也有在空間的 活在空間的 他也在水裡面的 也有在地裡面的阿修羅 所以講到這個地方說 悉皆遍虛空界 就是所有一切 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有色、無色;有想、無想 這些十類眾生-都是佛菩薩所關心的對象 現在講到量 量的問題 念念普入一切三世 那麼這是講時間 剛才講的是空間,是不是 菩薩的那個心量,你看 從過去、現在、未來-念念普入一切三世 你看他的那個恆心有多大 他的那個菩提心,是不是 過去、現在、未來-時時刻刻 都是念念成熟眾生-念念嚴淨一切佛剎 念念普入一切法界-念念悉皆遍虛空界 所以說念念普入一切三世 做什麼呢? 念念成就調伏一切諸眾生智 他在無限的生死-無限的輪迴的當中 他不是迷迷糊糊的輪迴 他是怎麼樣子的呢? 清清楚楚的輪迴 他是陪公子讀書 知道嗎,我們是公子 他陪公子讀書 他參與這個輪迴-而不受輪迴的苦 我們是迷迷糊糊的輪迴-而迷迷糊糊的受苦 所以菩薩在這個六道裡面-這麼輪迴輪迴 他就是要來成就-調伏一切眾生 一切諸眾生智 他在這個六道輪迴裡面-來調伏我們 我們眾生叫難調難伏 舉個例子來講-現在有人罵你 你會不會難過啊? 你會握起拳頭來,以牙還牙-是不是 控制不了啊,難調難伏 你對人家好 結果別人恩將仇報 結果你三天三夜想到他-你就不能睡 過了幾年你想到這個人-恩將仇報 你想到他,你咬牙切齒 為什麼? 這個瞋恨心難調難伏 好啦,遇到種種的誘惑了-控制不了 控制不了 就被這個誘惑牽著走-牽著鼻子走 難調難伏 所以我們眾生的心 好的想佔有、想擁有-想支配、想利用 不好的,打擊、排斥、瞋恨 甚至消滅、毀滅 那麼一個向心力-一個是離心力 我們眾生的心-就被這兩股力量 造成一個漩渦 一個向心力,一個是離心力 這兩個力量把我們眾生-弄得頭昏轉向的 暈頭轉向的,知道嗎 心沒有辦法調伏 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 用種種的方法-來調伏我們的心 被這個向心力跟離心力-這造成兩股漩渦 我們困擾其中,叫輪迴-知道嗎 一下起貪心、一下起瞋心 一下起貪心、一下起瞋心 然後瞋心又增長瞋心 或者瞋心又增長貪心 所以這個互相在輪迴 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就是-讓我們調伏其心 調伏我們的貪心-調伏我們的瞋恨心 那貪心跟瞋恨心從哪裡來呢 從愚癡來的 沒有智慧 所以佛菩薩用戒定慧-聞思修 誦經、念佛、持咒 就是要訓練我們這種 調伏我們的心 調伏心 所以-念念成就調伏一切諸眾生智 念念恆轉一切法輪 我們這個法輪是一種形容詞 譬如說我們開這個馬路 舖上了石頭、舖上了沙 舖上瀝青 舖上去就可以嗎? 不行 要用這個輪子 很重很重的鐵的輪子-這麼壓過去,是不是 如果這個路是泥巴的路-坑坑洞洞的 走起路來、開起車來-很不舒服 是不是 走路不小心就跌倒 但是如果是透過這個壓路機-把它壓平了 開車很舒服、很平穩-走路也不容易跌倒 那麼我們眾生裡面 這個心性坑坑洞洞的 一下瞋恨心、一下貪愛心 一下起嫉妒心-一下怎麼樣子呢? 起這個毀滅的心 一下又起無明心 所以我們內心裡面是-坑坑洞洞、坑坑洞洞 這個生命的路-走起來都是很難受 那麼佛法-透過戒定慧、聞思修 誦經、拜佛、持咒 這個法就像這個輪子-把我們的內心裡面調伏了 壓平了 把我們貪愛心-瞋恨心、嫉妒心 打擊的心-全部把它壓碎了、壓平了 那麼這是一種形容詞 佛法就像那個輪子一樣子 把我們的不好的-壓碎了、壓平了 所以叫做法輪,轉法輪-知道嗎 那麼佛法-在我們的身心上作用了 那麼叫法輪常轉 我們研究經教 念佛持咒-這個心調伏下來 那麼就是說佛法-在我們身心上起了作用 所以叫做學而實習之 孔子不是說學而實習之嗎 學到的道理-拿來日常生活當中去運用 降伏其心、安住其心 那麼就叫做法輪常轉 如果我們念很多經-研究很多的論 可是心胸狹小,愛發脾氣 又慳貪不肯施捨-不肯做善事 冷漠,這個法輪不再轉-知道嗎 法輪沒有在你的身心上轉 你只是背了一大堆的名詞 當作知識、學問來研究 哇!懂得很多的名相 譬如說一真法界 譬如說一心三觀 譬如說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然後背這麼多名詞-可是你處處障礙、處處罣礙 這個看不對,那個也看起來-很傻眼 這個法輪沒有轉 所以我們寺廟裡面的這個門 這個大門它會寫兩行字 一個是什麼呢? 法輪常轉 然後呢? 佛日增輝 知道嗎 法輪常轉,佛日才能增輝 佛這個太陽的智慧光明-才會發揮出來 所以我們一般人念經、誦經 只是把它變成-我念這個經有多大功德 而不知道說把這些經文 化作你生命的一種營養 然後讓你生命的運作-更潤滑、更圓融 然後對自己的心性-越來越明白 關懷眾生的這種心-越來越增加 如果沒有這樣的話-那就是法輪沒有在轉 知道嗎? 那是一潭死水 我們就叫做什麼呢? 冷水泡石頭,泡一千年 石頭還是石頭、水還是水 互不相作用 我們背很多的名相 這些名相呢,我們被困住了 就叫做什麼呢? 叫做戲論 文字戲論 所以佛經裡面講到-這麼多的名相、名詞 時時刻刻-要回歸於我們身心上 在身心上的運作上-越來越圓融 慈悲的心越來越增加-智慧心越來越增長 那叫法輪常轉 所以菩薩是-念念恆轉一切法輪 念念恆以一切智道利益眾生 我們講的智慧呢 譬如說這個道種智 道種智,或者一切種智 或者是說一切智智 有這個三種智智 譬如說阿羅漢-他證到道種智了 然後菩薩證到道種智以外-還證到這個一切智 對眾生的心性了解 道種智是說 對身心世界的-無常無我的真相了解 道種 叫道種智 「道」就是佛道的道-知道的道,道種智 那一切智呢 菩薩通達諸法的實相以外 還要去通達眾生的根性 他的根性是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上根機、中根機、下根機 他這種人是貪心多-這種人是瞋心多 這種人是嫉妒心多 那要用什麼佛法去度他 了解一切眾生的根性-一切種智 乃至包括修行的方法 一切所有的成佛的方法-一切種智 那麼這兩個再加起來的時候 我們就叫做什麼? 一切智,這是佛-知道嗎 或者是有些地方是寫-一切智智 就兩個「智」連在一起-兩個智慧 道種智跟一切種智-再提昇起來的話 最圓滿、最圓滿的時候-就叫做一切智智 那麼菩薩來利益眾生 菩薩利益眾生 他是要我們得到-這個佛的智慧 簡單講,這句話是這樣子的 所以說,念念恆以一切智道 怎麼樣成佛之道-成佛的智慧之道 來利益眾生 不是像我們一般人-聽到的佛法說 來布施,來世會生天 你放生,來生你會長壽 或這世會長壽,知道嗎 你布施,來世會富貴有錢 我們現在最喜歡聽到這個法-是這樣子的 怎麼樣子修會健康長壽 打通氣脈 佛菩薩來度化眾生 他不是說幫你打通氣脈 健康長壽、無病消災 他是要我們有成佛的智慧 證到跟佛一樣的智慧 他的目的是要這樣子的 讓你健康長壽-你會不會老、會病、會死? 你會死,你不究竟的 是沒有錯 使你健康長壽-是對你當下是好事,沒有錯 但是這個不究竟 我打通你的氣脈 糟糕了!你氣脈打通-你身體健康 糟糕!你三妻六妾-那怎麼辦? 是不是 你健康長壽、有錢了 吃喝玩樂,跑遍全世界 變成製造一些污染而已嘛-是不是 大吃大喝,你身體健康 打通氣脈-使你石頭吃下去也化了嘛 那你不好好運用的話-吃喝唱跳的 變成一個肥料工廠 製造一大堆的肥料 這麼吃、喝、拉-吃、喝、拉 製造一大堆的肥料 幫你打通氣脈-讓你身體健康長壽 又有錢又消災 那你如果是沒有菩提心的話 你只是變成製造垃圾的一個 很好的一個垃圾工廠 所以佛菩薩來拯救世間 除了要我們健康長壽以外 最重要是什麼?-要有智慧 所以,念念恆以一切智道-來利益眾生 這是佛菩薩給我們的-最大的一個資糧 最好的資糧、最好的禮物 就是要我們成就這個智慧 念念普於一切世界-種種差別諸眾生前 盡未來劫-現一切佛成等正覺 這是菩薩他來利益眾生 不是說就現像我們-這個佛的這種佛像 知道吧 因為我們是這種人像 人有人像 所以佛菩薩-來這個世間度人的時候 他現這個人像 但是依照佛經來講的話 佛在另外一個世界的時候 像到天上,他就現天像 在地獄裡面他就現什麼呢? 叫焦面大士相 焦面大士是整個臉黑色的-像火在燒的 那菩薩要度眾生 他現那個很可怕的那個相 所以在這地獄裡面的時候 他才能度化那個地獄的眾生 他是佛沒有錯 可是他要到地獄-度眾生的時候 他必須現那個地獄的相 叫焦面大士 所以我們施食的時候-它會有放一個牌子 叫焦面大士 理由就是這樣子的 那佛在昆蟲界 要度昆蟲界的話 他也是現昆蟲身去度眾生 所以佛菩薩就是 念念在一一切世界-種種差別眾生前的話 去現各種不同的身相-來度眾生 然後說 念念普於一切世界一切諸劫-修菩薩行,不生二想 先講這個二想 在我們眾生內心的世界裡面-都是二 相對、矛盾、差別、衝突 什麼是二? 主觀的我,客觀的世界 能知的我,所知的世界 能做的我,所做的事情 能說話的我,被我所說的話 我們眾生都是 時時刻刻都是-用這兩個相對的觀念 來說、來做、來生活 來營為一切的生活的原則 這是相對的 那佛菩薩遠離這種二 二-一二三四的「二」 遠離這種主觀、客觀的-泯除了 因為他無我 他有智慧證到無我以後 所以他念念在一切世界-一切所有的時空當中 都是不生二想來利益眾生 那麼今天我們講到這裡為止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