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大乘廣五蘊論 40 主 講:淨珠法師 《大乘廣五蘊論》第四十集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大家好 我們佛陀在原始教典裡邊 有留下很多的經教 其中對於我們這個五蘊生命體的解說 除了從五蘊來解釋之外 還有十二處 還有十八界 所以我們現在在談-《大乘廣五蘊論》 這一本解說五蘊的道理之外 接著就要來了解什麼是十二處 什麼是十八界 十二處也就是 藉著這個十二個法門 讓心識引生功能作用 所以處也就是生長門 五蘊十二處之外 還有一個是十八界 十八界主要的就是六根六境-和六識 從這個六識的所依根 就是有一個意根界 我們就知道說 心識的部分 除了到第六識之外 還有第六識的所依根 代表著還有另外一個-更微細的心識存在著 所以原始教典雖然說 只有講到六識 其實第六識的這個意思本身 還有它所依更微細的-心識存在著 等到大乘唯識的立場 就談到了八識 所以這個還是有所根據的 現在我們就來看十八界的-這個解說 看課文的第三十八頁的最下面 這個本文 就是我們《大乘廣五蘊論》-的原文裡邊這麼說 眼等諸界 及色等諸界 如處中說 就是說 上面所講的六根 六境和六識 總共是十八界裡邊 眼等諸界 眼等諸界就代表著眼根等 六根界 及色等諸界 就是色塵等六個外境的 這個就是稱為六界 六境之內容 這一個如處中說 就如同在十二處裡邊 就已經有所解釋了 除了六根六境的-這個十二處之外 還有一個第三大類的 就是六識界 六識界者 謂依眼等根 緣色等境 了別為性 六識界 我們六識的名稱 就是依根立名而得 所以眼識是依眼根 耳識是依耳根 乃至於意識就是依意根 這個都是依根立名的 它就是依於這個根-來緣這個六境 所以這一個六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這個六識界它主要的體性 就是了別為它的體性 那也就是說 了別色聲香味觸法 意界者 即彼無間滅等 為顯第六識依止 及廣建立十八界故 這個意界 我們從本文 十八界的本文裡邊來看 就是有一個意界 緣法界而引生意識界 這個意界 如果從這個圖表裡邊來看 六根來說 就是意根界 所以意根界它是屬於心法 而這個心法就是彼無間滅等 就是無間滅意 以這個無間滅意為 就是前念滅後念生-的這麼一個心法 這一個也就是在顯示-第六識依止 這個意根界或者叫做意界 這個就是第七識所依止的根 也是這樣子能夠來建立-完整的十八界 也就是說這個意根界-或者叫做意界它的重要 一方面是它的等無間的-無間滅意 再來就是要來建立十八界 所以就有這麼一個-意根界的存在 如是色蘊 即十處十界 及法處法界一分 有關於這個十八界 在色法的部分來說 也就是說歸屬於色蘊-的內容有多少 這邊講有十處有十界 還有法處以及法界的一部分 十處當然說起來就是前五根 跟前五境 就是五個外境 五根和五境就稱之為十處 這個地方是談界 是十八界來講的 十八界當然就是-六根當中的五根界 還有六境當中的五境 這個它範圍 所以合起來叫做十界 還有就是法處 法處是從十二處來講的 就是法處所攝色 這個是法處其中的一部分 因為法處是意識所緣取的境界 意識所緣取的是受想行 它都是屬於心法 其中一部分叫做法處所攝色 所以從法處來說 當然是其中的一分 從法界來講的話 也是其中的一分 這個也表示說色蘊 它總共包括就是十一種色法 識蘊即意處及七心界 餘三蘊及色蘊一分 識蘊 就是心識的部分 就是我們五蘊當中的識蘊 也就是意處還有七心界 意處就是十二處當中的 這個意根處 就是意根 那七心界 從十八界來講的話 就是六根裡邊的最後一個 就是意根界 或者叫做意界 以及六識的叫做六識界 所以一個意根界加六個六識界 總共加起來叫做七心界 就是七個心識 七個心識這個都是屬於識蘊-所含攝的內容 還有其餘三蘊 還有色蘊的其中一部分 就并諸無為 其它的三蘊 還有色蘊的其中的一部分 以及無為法 這幾類就是屬於法處-的一個範圍 或者是法處的一個範圍 法處這個是從十二處來講的 法界是從十八界來講的 所以後面的這三蘊 就是受想行的三蘊 還有色蘊的一部分 其中的色蘊的一部分 就是屬於法處所攝色 現在就是法攝色以外的 還有無為法都是屬於法處-法界所含攝的 蘊界處的相攝 蘊界處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蘊處界 也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或者說五蘊十八界十二處 它們相互之間的相攝 總的說來 色蘊攝十二處中的十處 或都十八界中的十界 色蘊 有關於五根和五境這兩部分 是在十二處當中的也好 是在十八界當中的也好 都是歸屬於色蘊的範圍 所以色蘊中的一分 和受想行三蘊 以及五蘊所不攝的無為法 皆攝於十二處中的法處 或十八界中的法界 識蘊主要就是攝-十二處中的意處 意處就是意根處 意根 為意識所依之根 還有十八界中的七界 這個七界就是六識界-和一個意界 也就是意根界 這一個就是我們前面所談到的 它們相互之間的含攝 色蘊受想行識乃至無為法 都是有所歸屬的 這原文裡邊這麼說 問界為何義 十八界的界又是什麼意思 他回答說 任持無作用性 自相是界義 界我們前面 在這個談到的範圍當中 是非常的廣泛 所以這個地方就問了 什麼是界 就是任持無作用 能夠保持住它們各自的體性 任持無作用性 自相是界義 它們自己本文保有它們-自己的自相 這個就是界 所以眼根界就保有-眼根自己的自相 耳根界保有耳根 乃至於色界 或者是聲界香界 或者是眼識界耳識界 這個都是一樣的 它都是任持住 而有它們自己本身的自相 不壞失 那在本文裡邊又說了 還這麼問 以何義故 說蘊界處等 為什麼要來講出三大類-的這種說明 用五蘊來解說生命體就好了 那為什麼還要用界來說明 還要用處來說明 為什麼要這樣子 他的回答 對治三種我執故 佛陀之所以對於-我們這個生命體 要用蘊界處來說明的原因 就是因為我們每一個眾生 對於我們這個生命體的執著 也是有三種 所以這個三種 執著生命體 就名之為有三種的我執 就一個我執來說就有三種 哪三種 所謂一性我執 受者我執 作者我執 如其次第 這三個我執就是配合-我們的蘊處界來作說明 每一種都是要破除一種我執的 佛陀採用蘊處界三科法門 來說明一切法的真實相 由於眾生迷執有一個實在自體 主要都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 認為我們這個生命體 只要從我懂得我自己以來 就認為我們這個生命體-就是真真實實的 我就是我 從小以來的我就是這樣子 所以每一個人都認自己-有一個實在自體的我 佛陀就是要破除眾生的-這個人我執 所以分別解說蘊處界 就是要破除它 我們的這一個每一個人 對於這個生命體的執著-是不一樣的 大體分出來就是三種我執 為了要破一性我執 所以就說積聚性的五蘊法 為了要破一性的 就認為我們這個生命體 它就是一層不變 為常一性的 像這樣子 我們就來說積聚性的五蘊法 我們這個生命體是五蘊所成 五蘊的每一蘊 都是很多種法積聚而成的 並不是單一性的 不是獨一性的 一個色法就有十一種 受就有三受五受的不同 像行蘊就有五十一種心所法 還有十四種的不相應行法 二十四種的不相應行法 有這麼多 就是我們的一個識蘊 就有八個心王 以這樣子來破除執著 本體性為一的這種我執 生命體不是常一不變的 它是種種種種條件構合而成的 第二種就是為了要破受者我執 受者我執 說以生長出生為義的十二處 我們這個十二處就是會生長 也就是說 會讓我們的心識引生-活動狀態的 這個十二處的生命體 它本身不只是來接受而已 它還能夠引發功能的 所以為了要來破除受者我執 就來說明它是一個生長門 它是能夠激發我們的心識-來起活動狀態的 你如果認為說它是-作者我執的話那就不正確了 第三種為了要破作者我執 自己本身有這麼一個-主觀意識的 說以種族為義的十八界 種族為義 代表著它是有一個族性的 有一個屬性的 十八界每一界 眼識界 耳識界 就是各有它的族性 各有保有它們己本身的自相 所以眼識界不是耳識界 或者就是鼻根界不是舌根界 各有它的族性 各有它的族形 而不是它自己本身就有辦法 以一個法就能夠來成就一切 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 以這個種族為義的十八界 來破除作者我執 這個在《俱舍論》裡邊 說得更清楚了 說佛陀為什麼要用-蘊處界三科來說明 我們這麼一個生命體 《俱舍論》中關於三科分別-對治的解釋 認為有的迷心總執為我 就以五蘊來對治 有的就因為五蘊中 一個蘊它是攝色法 三個蘊是攝心所 也就是受想行 有一個蘊它是蘊攝心王 也就是識蘊 這樣子就是心色平等了 代表著五蘊 五蘊當中第一個是色蘊 後面的四法是心法 一個是色法 四個是心法 但是四個心法裡邊 有三個是心所 有一個是心王 所以如果你是迷於心 認為心王的那一種殊勝 而來執著於心的話 那也是不對的 因為講到一個心 它還有四法 而且這個四法當中 只有識蘊是心王 受想行是心所 講到這個心所又有五十一種 講到這個心王又有八種 所以你如果是 偏執迷於心 而認為有這麼一個我執的話 那也不對 因為其中還有一個是色蘊 就是以這樣子來說明 心色 有心王有心所有色法 這樣子的說明 你執著一個心 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唯心論的話 那這個是不對的 一定要心跟色法要同時具足 所以我們佛教講 每一個有情的生命體-都是色心和合的 就是色法跟心法-一定都要同時有 所以講五蘊的原因 就是對於迷於心的 要來破除他 而來解說五蘊的心色平等 所以你不可以偏執 有的是有的迷色執的以為我的 有的認為說色法為我 我們就是一般所講的-唯物論的思想 迷於色法為我的話 我們從十二處來了解 十二處其中有十處-都是講色法的 但是還有兩個心法 還有兩個心法它不是色法 就是我們所講的 就是意處還有法處 意處法處這個都是屬於心法 所以就十二處來對治來講的話 十二處中還有二處它是非色法 你認為生命體主要的-就是色法也不對 因為 還有兩個是非色法的 還有兩個心法存在 但包含廣大的內容 有的迷色心總執為我 有的就是對於色法心法 既然生命體是色心二法 和合而成的 所以他就執著色心二法 像這一個佛陀也是從十八界 來作說明 來破除 下面這一個表格 主要的也就是從我們的-《俱舍論》裡邊所說的 把它給畫出來的 三科就是蘊處界 有關於五蘊的 要講五蘊的原因 就是因為迷心法者 針對著迷心法的人 佛陀就解說這個五蘊 在從他的根機裡邊來說 他是比較利根的 心法的部分講的比較多 講的比較 利根就是聰明才智比較高的 甚至於他是樂略說 樂略說就是他喜歡-簡單扼要的來說 就是說不要講的太複雜 簡單扼要的 那他就如以去了解了 所以既然要簡單扼要 這一種根機就比較利根的 這一種說法五蘊的說法 就是要破一性我執者 佛陀講十二處主要就是說 有眾生迷於色法的 認為生命體就是色法所成 但是要說 十二處中 雖然有十個色法 還有兩個心法 所以這個以這個來破除-他的執著 還有對十二處的這一種-根機來講的話 他是比較中根的 也不是很利根 也不是很遲鈍 等於說是一般的人 再來他就比較喜歡中的 也不要太簡單扼要 但是也不要說明的太詳細 說明的太廣泛 那也不好了解 所以他就在這個-簡單跟廣泛之中 他是比較喜歡中度的 中度的那一種解說 這一個就是要破受者我執 第三種講十八界 十八界主要的就是要破-這個迷色心者 對色法也執著對心法也執著的 佛陀就跟他講十八界的內容了 這一種眾生可以說在於我們-根機上來講是比較鈍根一點 就是說腦筋比較遲鈍一點的 所以解說上在色法的解說上 要解說的很詳細 在心法的部分也要解說的-很詳細的 所以他是樂廣說 就是說喜歡很廣泛的 很詳細的來作解釋 這一個根機上就比較遲鈍一點 講的太簡單的話抓不到重點 這一個就是要破除作者我執 的這一種執礙者 所以佛陀為迷心者為迷色者 為迷色心者 就講蘊處界 或者在根機上 是利根的中根的鈍根的 配合他們不同的程度 來講蘊處界 或者有的喜歡簡單扼要的 有的喜歡差不多的 有的喜歡的就是詳細解說的 配合他們這三種根機 也就是來說明蘊處界 還有就是為了要破除三種我執 一性我執 或者受者我執 或者是作者我執 就來講蘊處界三科 所以佛陀當時的為了-眾生的根機的不同 所以就有這樣子的-方便法門的一種解說 這一個都是讓我們來了解 我們這一個色心的 就是和合的這個生命體 下面一段主要的就是有關於 這個對於十八界的一種-更詳細的一種解說 這種解說總共有十二種 就是說從十二個方向裡邊 來說明這個十八界 本文說 復次此十八界幾有色 謂十界一少分 即色蘊自性 幾無色 謂所餘界 在這個十八界當中 十八法裡邊 有哪幾法 有哪幾界是色蘊所攝的 有哪幾界它不是色法 就是分出來哪些是色法 哪些是心法了 這個地方所談到的說 十八界幾有色 就是幾界內是色法 謂十界一少分 十界就是十個 十八界當中的十個 也就是五根界和五境 的這個加起來就是十界 還有一少分就是-法處所攝色 的無表色 這個加起來我們一般說 色蘊就是有十一種 就是這個十一種 十八界扣掉這個十一法-之外的七法 就不是色法了 所以這邊說幾無色 哪幾種它不是色界 它不是色法 就說謂所餘界 就是扣掉這個十一種以外的 十一種以外的 第十一種它是法處所攝色 法處其中之一 所以我們說的幾無色 就是有八種它不是色法 有八種不是色法 就代表著就是六根界的意根界 六境裡邊的就是法界 還有六識界有六個 所以這加起來就是有八法 是非色法的 這個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 第二大類所講的 說幾有見幾無見的問題 有的是可以看得到的 有的因為是心法 所以不容易看得到的 就是說有的是可以去-了解體會的 有的心法那就是比較不容易的 這個地方問說幾有見幾無見 有見的是謂一色界 色界的部分他說是可以看得到 色界的部分當然就是-我們前面的幾有色 就是色蘊所包括的十一種色法 這十一種色法就是屬於色 幾有見 能夠看得見的 就是屬於色界 就是眼根所對的境界 眼根所對的境界就是色界 這個色界就是可以看得到 幾無見 其它的看不到的是哪一些法 就是謂所餘界 其它的十七界 都是不可見 就是看不到的 聲音也是不可看的 香味當然也是不可看的 觸 觸是一種感覺 是一種感覺 這一個也是聲香味觸法 乃至於其它的都是不可見 第三就是幾有對 幾無對的問題 對 因為物質性的東西-它都是會互相障礙 所以互相障礙我們就-稱之為有對障 有對礙 互相障礙 所以這邊的幾有對幾無對 就是哪些是會互相障礙的 哪些是不會互相障礙的 說起來當然是 色法的部分容易障礙 其它的心法就不會了 這裡就談到了幾有對 謂十色界 十種色界就表示 就是五根跟五境 五根跟五境這個十界 它就是屬於物質性的東西 都是有對礙的 所以叫做有對 若彼於此有所礙故 因為它們彼此之間-都會有互相障礙的 會互相障礙的 就稱之為有對礙 所以五根五境那就是有對礙 幾無對 十八界之中扣掉十界 其它的八界就是 不會對礙 因為它們都是心法不會對礙 第四個問是就是幾有漏-還有幾無漏 十八界當中哪些法是有漏法 哪些法是無漏法 有漏就是謂十五界及後三少分 十八界當中的有關於 十五界的部分 有關於十五界的部分 就是五根五境還有就是前五識 這個都是屬於有漏法 後三少分 有關於後面的意根界法界-和意識界 後面這三個它是其中的一部分 歸屬於有漏 當然後面有談到無漏 就是說還有一部分-它是歸屬於無漏的 所以它這個是後面的三部分 就是意根法界和意識界 一部分是屬於有漏法 謂於是處煩惱起故 現所行處故 就是這些法都是煩惱相應的 所以它都屬於有漏 後面的三法它也是可以-達到無漏的境界 尤其你入於定中的話 它就可以無漏 像阿羅漢 或者是證到初果的 他們只要入於定中 就可以達到無漏的境界 但是一出了定 我們的色法本身心法 同樣的都還是有漏的 第五個問題是幾欲界繫 問題就是說明 在於三界之中 十八界 這個十八法的十八界 在於我們這個欲界色界-無色界 裡邊 它是哪一界是屬於哪一些法 這邊談到的謂一切 十八界都可以在欲界所含攝 也就是說我們欲界眾生 都具有十八界的這些活動狀態 有根有境有識 幾色界繫 有哪一些是色界所繫的 色界就是我們欲界-再往上高一層的 也就是四禪天 這邊談謂十四 就是說十八界當中只有十四界 十四界扣除什麼 扣除除香味還有鼻舌識 有六境裡邊的香境還有味境 就是鼻子所聞的 舌頭所吃的 所以鼻子所聞舌頭所吃 所以鼻跟舌 這二個心識也不起活動了 這裡就是談到十四個 扣掉這四法 那為什麼要扣掉這四法 因為色界主要是入於定中 主要是入於禪定 入於禪定的時候他就可以-不用吃不用聞 我們就是因為要吃 要吃的時候舌頭就會去-接觸到味道 我們所要吃的東西 一定有它的時香味 所以我們有飲食的部分 那就是會有鼻跟舌的功能作用 但正入於定中的聖者 他們是不用吃也不用聞 他們一入定的話 像我們的阿羅漢 他們如以入定一天兩天-一個禮拜十天都沒有關係 入定的時候就坐在-那個地方猶如枯木 那就是不會動了 甚至於你也感覺到-他們沒有在呼吸 但是我們的聖者-他是只入於滅盡定 所以短暫的時間之後-他還是要出定 但是你如果看到了-無想天去的話 那五百大劫都是入於無想定中 這五百大劫都不吃不聞的 所以這個定 就是色界當中 就是扣掉聞的跟吃的-這兩個部分 幾無色界繫 哪一些是無色界所繫的 講謂後三 就是後面的三個 意根界法界跟意識界 這三個是無色界它所攝的 代表無色界的眾生 只有非常微細的心法在活動 其它的色法乃至於前五識 也都是不起活動了 因為他們都是入於-非常長時間的定境之中 所以一切的活動全部都停止 只有非常微細的-一點心法在活動 幾不繫 哪一些是不為所繫的 謂即彼無漏 無漏法不在三界內 無漏法是出於三界之外了 所以不為所繫的 就是無漏法 幾蘊所攝 談到在這個所有的法之中 那一些是我們的五蘊當中的 幾蘊所攝 這邊講說謂除無為 除了無為法之外 其它的都是五蘊所攝的 無為法不在五蘊之內 因為它是無所造作 無所生滅的 所以不為五蘊所攝 幾取蘊所攝 哪一些就是五取蘊所攝 五取蘊哪一些 他說只要是有漏法的話 我們這個五蘊身都叫做五取蘊 有漏法就是有煩惱就是有執著 取蘊的取就是執著的意思 所以只要說 你有所執著的話 對於我們這個五蘊身-就稱之為五取蘊 以它自己這個生命體的-本身來說的話叫做五蘊 但是我們執著這個五蘊的話-就變成是五取蘊 多一個取就多一個執著 有這個五取蘊的取-就代表著是有漏法 幾善幾不善幾無記 有關於這個十八界哪些是善法 哪些是不善法 哪些是無記法 謂十通三性 我們前面談到的 有十色界就是五根五境 它是通於三性的 七心界以及色法跟聲 就是眼所見的色-還有耳所聞的聲 以及法界的一分 就是法處所攝色 八無記性 這個都是屬於無記性 所以我們的心 謂十通三性 十個通三性就是七心界有七個 再加上一個色法 再加一個聲法 再加一個法界 這十個是通三性的 其它的八個就是無記性的 幾是內幾是外 就是說 有關於內的部分就是跟我們根身有關係的 外當然是根身之外的 所以十八界裡邊 有幾是內 有關於內部的 我們根身以內的 總共有是十二 除了色聲香味觸及法界 都是屬於內 幾是外就是六境 六境都是屬於外的 幾有緣幾無緣 你對於它這些法 你如何的去緣取 緣這邊的緣就是-認識了知的意思 謂七心界及法界少分 心所法性 七心界跟它的法界所攝色 這個都是屬於能夠-去緣取對象的 還有心所法也是可以-跟心王同一所依根同所緣境 幾無緣 哪些是不會去緣取的 當然色法就是不會緣取 就是十種色法 以及法處所攝色 總共就是十一種色 它是要所緣對的 幾有分別 有分別的當然就是意識界-意界及法界少分 其它的色法 當然就是無所分別了 第十一個是幾有執受 有所執受 就代表著它就是有心念 每一個心念 我們的心念 我們的思想 我們的思考 我們這個心念都是-剎那剎那生滅的 而且這個剎那剎那的生滅當中 它又會執持根身 又會執著你所緣的對象 這代表著我們的生命體 所以幾有執受 哪些是有執受的 就是五內界 五內界以及四界的少分 五內界就是五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這個叫做五內界 就是五內根界 還有四界的少分 四界就是色香味觸的一部分 這個能夠被所執取所執受 幾非執受 哪一些是不會執受的 不會執受 當然就是色法的這一切 另外幾同分幾彼同分 能夠同時而起的叫做同分 不會同時而起的叫彼做同分 這個地方所談到的就是 五內有色界 五內就是五種內根 五種內根它是屬於色界所攝的 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這五根稱之為五內根 五內根也叫做有色 就是色蘊色法 與彼自識等境界故 它能夠跟識 就是跟心識同時作用而起 所以色法跟心識 可以說是相對而起 這個就稱之為同分 什麼是彼同分 謂彼自識空時 與自類等故 彼同分的意思就是說 它不能夠起作用的 叫做自識空時 識不會引發作用的 那表示說 色法跟心識不同時起的 這一個就稱之為自類等故 這一個彼同分就是-五內根界以外的一切 這一個是屬於我們的本文 就是《大乘廣五蘊論》的內文 它所寫出來的 下邊就是把它分的更詳細一點 給大家這樣一比對來看 能夠更容易了解的 十八界的分別有十二門 分述如下 第一個就是有色無色門 五根五境及法界的一部分 為有色 法界的一部分我們就稱之為-法處所攝色 所以五根五境還有法處所攝色 有十一種色法 稱之為有色 它就是色法 意根界六識界及法界一部分 因為法界本來就是意識-所緣取的受想行的內容 所以它就是屬於無色 它不是色法 它是心法的 第二個是有見無見門 十八界中 可以稱之為有見的 就是六境界中的色境一界 因為它是可以表示-是有差別言說 假如說十八界當中 只有眼根界所面對的色塵 色境是眼可見的 其它的十七法都名為無見 翻過來四十頁這裡 第三大類就是有對無對門 有對無對就是有對礙無對礙 色法就是有對礙 心法就是無對礙 所以十八界中唯五根五境-的十有色界是有對 其它的七心界以及法界-都是無對的 第四大類就是有漏無漏門 十八界裡邊 五根五境五識的十五界 都是隨順煩惱而增長 所是通有漏 意界 就是意根界 還有法界意識界 是通於有漏通於無漏的 這一個就是我們本文裡邊-所說的 就是十五界再加後三的少分 那代表著後三意界-法界跟意識界 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 第五個就是繫不繫門 就是三界所繫的 三界所繫 繫者為貪等煩惱繫縛 欲界是十八種都有 我們欲界有情十八種的 這個都有的 色界只有十四種 除掉香味境以及還有鼻舌識 無色界為意界法界意識界 以離色欲方得生無色界 故無色界中是沒有五根 也沒有五境的對象 當然後三界通有漏通無漏 為無色界繫 第六種是取蘊分別門 除了這個無為法之外-全部都是五蘊所攝的 十五界及後三少分就是五取蘊 第七個就是三性門 它是 七心界就是六識界-加上一個意根界 加上色聲以及法界的一部分 這個十界是通於三性的 就是五十一個心所法裡邊 純善的跟純煩惱性的之外 五遍行五別境跟不定心所 都是通於三性 第八就是內外分別門 哪些是屬於塵境之外的 有些是屬於我們心識之內的 第九就是有緣無緣門分別門 有緣取性跟沒有緣取性的 有緣慮的 就是六識界 意識還有法界所攝的一部分-的相應心所法 其它的五根五境的十法界 還有法界裡邊的法處所攝色 它都是屬於不相應行法 三無為法及無表色-都是沒有緣慮作用 第十是有無分別門 意識界意根界還有法界一部分-是有分別的 五根五境及法界一分是無分別 法界一分就記得 就是法處所攝色 就是無表色的意思 第十一執受非執受分別門 眼耳鼻舌身五根 色聲香味觸的一部分 它都是有執受的 七心界及法界聲界合為九界 都是無執受 第十二個就是同分-還有彼同分的分別門 什麼是同分 就是說在同一時間內 採取同一個行動 發揮同一個作用 產生同一個結果 就是同分 這一個根境識三者交涉 三者缺一的話就叫做彼同分 這個把十八界 從十二門來加以分別 到這邊為止就是整個-《大乘廣五蘊論》 是圓滿了 內容你們會感覺到跟-《百法名門論》是差不多的 因為裡邊的五十一個心所 都有談到 如果《百法名門論》看過 再看《大乘廣五蘊論》之後 如果有興趣的話 再進一步的看《八識規矩頌》 一定是可以簡單的去了解 也很容易進入狀況的 祝福大家法喜充滿 智慧增長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