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大乘廣五蘊論 30 主 講:淨珠法師 《大乘廣五蘊論》第三十集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大家好 了解到我們每個人-內心裡邊的煩惱性 除了根本煩惱 貪瞋癡慢疑惡見之外 以它的分位或它的等流 還有小隨煩惱 中隨煩惱和大隨煩惱之分 小隨煩惱當然它是屬於-個別起的 也比較的粗顯 我們容易去了解 容易觀照 所以小隨煩惱容易斷 也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雖然說容易表現 它得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之外 我們在反省的過程當中 也是很容易斷除的 所以這樣子的煩惱性 我們只要能夠提昇-自己的自覺性 要斷除那就比較簡單了 今天我們就繼續的來看 中隨煩惱 在第三十頁這裡 中隨煩惱它就是與-不善心相應而起 與不善心相應而起 這個不善心當然就是貪瞋癡 跟它相應而起作用 中隨煩惱只有兩個 一個是無慚 一個是無愧 以我們中國人的說法 都會把這個慚跟愧 都會合在一起解說 就是懂不懂得慚愧 那你自己會不會知道自己-有這種羞恥心 所以懂不懂得慚愧 都是把慚跟愧是合在一起講的 但是根據我們的佛經 來跟他分析心裡的活動狀態 慚跟愧它是體性上是一樣 但是在於這個對象的引發上 那卻是有不同的 怎樣子不同 我們看看三十頁的本文 本文裡邊說 云何是慚 應該說是云何無慚 這個是云何無慚 就是沒有慚 謂所作罪 不自羞恥為性 就是說他如果對於所做過的-罪惡的種種行為 不自羞恥 他自己不會感覺到是一種恥辱 一種心態 也就是說一點恥辱心都沒有 一點點那一種反省 感覺到說自己做得不對-的這種感覺都沒有 也因為是如此 一切煩惱及隨煩惱就助伴為業 它的體性是不自羞恥 它的功能作用 就是說一切的煩惱都會-由此而引生出來 或者往後的從小隨煩惱-乃至於大隨煩惱 也會因為如此 而有所種種的這種做罪惡的-那一種動作行為出來 像這一個 像一點點的那一種-自己內心裡邊 感覺到羞恥 慚愧 恥辱 的那一種心態都不存在 所以這個地方的重點-就是一個自 不自羞恥為性 這個自就是針對著自己本身 的那一種要求來說的 那這個樣子他沒有罪惡感 所以做起事情來 他就是肆無忌憚 就是沒後顧之憂 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所以什麼樣子不道德的行為 他都可以做得出來 像這一種的心態當然說起來 就是會做出很嚴重的 很不好的那一種罪惡行為的 所以一切煩惱及隨煩惱 前面的煩惱就是指的根本煩惱 根本煩惱就會引生 甚至於小隨大隨煩惱-也都會引生 就會助伴為業 就會跟著它 跟著誰 跟著沒有羞恥的這種心態 引生出來 那種種不道德的行為-他都可以做得出來的 第二個就是無愧 云何無愧 謂所作罪 不羞他為性 它的體性上來說 就是說 對於所做過的罪惡的種種行為 不羞他為性 這個不羞他就是不羞他人 主要就是說如果跟對方是一個-有道德的人相比對來說的話 你認為對於自己來講 也沒有感覺到說我差他-差到那裡去 對方是一個 這個他人就是對方 這個對方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是一個大家公認的一個善人 但是你做錯了這種不好的行為 做錯了事情 你對他來說 你在面對著他的時候 面對著一個善人或有道德的 你不會感覺到羞恥 這種心態當然說起來 也一樣的 就是會肆無忌憚的去做 對方是一個有仁義道德的一個 就是一個賢善之人 你認為說 我也沒有對不起他 在他的面前也不會感覺到-不好意思 像這一個就是他的體性 另外第二個這個 不羞他為性的這個他 代表著自己以外的一切人 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就是什麼 我們一般都會有-這樣子的一個想法 就是自己做得好-當然別人會讚歎 其實沒有讚歎也是自己的本分 應該要把它做得很好 但是現在因為做錯了事情 做了不道德的行為 在面對他人的時候 其他的人一定會有所批評 有所批評我們就是-很怕別人批評自己 他人對於自己的批評 我們一般人都說人言可畏 別人的角度 別人的立場來看我們 認為我們做得不對 那他就會有所批評 甚至於自己因為做的-真的是錯誤的行為 做的錯誤的行為 外面的人一定有所批評 是媒體的也好 是自己的親朋好友也好 是自己的鄰居也好 或者有聽到這個消息的人也好 他就會加以批評 這個我們就稱之為公共輿論 或者公眾的輿論 就是說大眾的批評 所以自己所做的行為 對於他人的批評 你也沒有一點點感覺 也不在意 他們講他們的 自己做自己的 自己的行為已經是有所缺失 已經是對於我們這個團體-或這個環境來說 已經是構成一種-不道德的一種罪惡行為 但是你面對著他人的批評 你也卻是不在意的 像這一種 我們也稱之為無愧 所以在這一個慚跟愧 就是分作兩部分 慚就是慚自 以自己本身在做人的條件之下 自己的道德種種行為 那你有自己的要求 這個要求當中你如果自己本身 沒有達到這樣子的一個目標 或者沒有達到我們-大家共處共住 為一個人的一個道德標準的話 你會對自己來講感覺到 做得不對 做得不好 沒有達到自己應該-要達到的這個標準 這個時候 很對不起他人 但是雖然是對不起他人 但是重點是在對於自己本身的 那一種身口意三業的行為 感覺到是很不對 很不對就是感覺到很羞恥 愧是針對著大眾的輿論 針對著他人的批評 乃至於面對著善知識 面對著賢善之人 我們會感覺到說 自己做得不對 很對不起他們 像這一個在佛學裡邊 就稱之為慚自愧他 一個從自己的立場來說 一個是從大眾的立場 對我們的批評來說的 所以這一個無愧 它的體性也主要是針對著 自己以外的公眾 乃至於賢善之人 所以說不修他為性 對於他人來說 自己不會感覺到羞恥的 業如無慚說 業就是我們上一段所說的 一切煩惱及隨煩惱助伴為業 業就是功能作用 體性上所表現出來的功能作用 就稱之為業 業如無慚說 所以它的功能作用 與煩惱助伴而起 與隨煩惱助伴而起 這樣子的功用跟這個-無慚是一樣的 同樣的就是說 沒有一點點慚愧心 所以譬如說仁義道德的部分 或者有助於他人的種種功德事 或者對於賢善者的 那一種有德者的那種尊重尊敬 你現在做的不對 你卻一點點的畏懼心都沒有 那這樣子就會引生種種的 這種輕懱行為出來 身口意三業所表達出來的 都是不道德的 就是罪惡感的 所以這個中隨煩惱 因為在於我們的根本煩惱 六種根本煩惱當中 它都會相應而起 所以它是屬於中隨煩惱 下面的白話解說裡邊 一無慚心所 無慚是慚之反 就是慚 這就是感覺到不好意思的 對於自己的要求-就是有一個標準 有一個道德規範 你現在沒有 與它相反 就變成是無慚 即沒有羞惡之心 不顧本身人格尊嚴 拒絕賢人的教誨 不接受世間乃至於出世間善法-的種種善法 代表著自己本身一點-仁義道德觀念都沒有 甚至於對於善知識的教導 那你也跟他拒絕 乃至於修世間善法 你當然做不到 修出世間善法那就更免談了 所以他就不會去接受-去行善的部分 第二個無愧心所 無愧就是愧之反 愧最主要的就是面對著-大眾的那一種要求 我們大眾都是有一個標準 所以我們就說 每天出去面對著群眾 我們都是在被人家打分數 看看你的動作行為 看看你的禮儀道德 看看你講話的那種觀念 就知道說你這個人學得不好 或者知道你這個人學得-大概是有幾分的成就而已 也就是說他看起來是一個大人 但是觀念想法就像一個小孩子 那代表著你的這種思考的部分 就是說太過於幼稚 太過於幼稚就代表著你-不夠成熟不夠穩重 就是說做的還是不及格 所以這無愧就是愧之反 就是面對著群大眾的要求 在於我們一般人 中國的四維八德 佛教裡邊所說的 就三皈五戒 都有一個標準存在 這標準你一定要符合 有符合就是會有愧 不符合的話 甚至於沒有一點點反悔的心 就是無愧 所以一個無愧者 我們就稱之為沒有廉恥之心 不顧世間清議 就是不會去管世間的人 就是一般的大眾對於我們的-種種批評論議之類的 所以不畏社會輿論 社會的輿論就是大眾的-這種流言 或者媒體裡邊不管那一部分 所表達出來的那一種給人家 去了解的 這樣子的一個管道 你就是不畏懼不怕 媒體怎麼寫 報紙怎麼刊 電視新聞怎麼說 人怎麼傳 你都不怕 這一個就稱之為不畏社會輿論 像這一種人說起來 真的說是一點點羞恥心都沒有 什麼樣子的壞事 他都是做得出來的 所以我們有的時候-在罵一個人的時候 一點點羞恥心都沒有 還不如一隻禽獸 那代表著是說 你的廉恥心這麼樣子的差 有的時候我們講禽獸都還懂得 跟牠罵的時候牠都還懂得-要安靜 你是一個人 有智慧 有受過教育 有父母親 乃至有師長 有社會大眾的教導 那你一點點羞恥心都不夠 還不如一隻禽獸 像這一個在罵人的時候 這一句話是非常嚴重的 這一個也代表著你的行為 是真的須要去反省了 所以無慚無愧一個是針對著-自己的一個標準來說 一個是針對著大眾的-輿論批評來說 你如果懂得反省 懂得改進 就是有慚有愧 如果不懂得改進 不懂得這個羞恥 還是繼續的來做的話 就是一個無慚無愧者 接著第三種的隨煩惱-叫做大隨煩惱 這個大隨煩惱 當然它就是 不只是在這個不善心 就是有所普遍的 在於我們的三界九地當中 它也是比較廣泛的一種煩惱性 大隨煩惱就是比較深層的 也比較不容易斷的 必須自己的自覺能力-要非常的強烈 那隨時隨地就反觀自己 隨時隨地就是能夠起這個-自省的這一種行為 所以我們在讀書的時候 一般的老師都希望學生 一方面是作文的程度-要給它提昇 作文的程度要提昇-就是要寫日記 再來就是學生跟老師之間 老師要懂得學生的想法 了解他的觀念 了解他的心態 那就是要他寫日記 或者要他寫週記 從這個日記週記當中 能夠來了解這個學生的心態 他的觀念 如果有所偏差的話 就馬上能夠加以糾正 所以為了作文-也是國文程度的提昇 或者了解學生觀念的問題 一般都是很希望說學生 能夠寫日記是最好的 每天能夠有所反省 出家眾也是一樣 每天作晚課的時候 都要念普賢菩薩的警策偈 是日已過 命亦隨減 一天一天的過去了 我們生命是在無常之中 生命是在呼吸之間 一口氣吸不進來 那就是沒有辦法繼續活下去了 所以人的生點是在呼吸間 我們現在呼吸的很調順很好 但是下一分鐘會發生什麼事 一分鐘會什麼情況 很難說 像我們現在的地球 我們一般的環保 人士都說地球在反撲 所以大地震也好 大水災也好 海嘯也好 乃至於種種的病毒也好 可以說在於我們這樣子-的一個環境之中 一直的在引發 一直在引生 前兩天印尼也發生了大地震 也是死了很多人 所以什麼時候要發生什麼事情 根本我們是掌握不到的 你現在的這一分鐘-如果不好好的去掌握它 好好的去觀想 來反觀自照的話 你說還有明天還有明天 那不一定 明天是不是就有這個時間 就有這個體力 就有這個精神 那也很難說 何況我們這個世間的變化-又是這麼大 人的生命目前來講的話 我們人的生命裡邊 可以說 早期我們都說是壽終正寢 但是現在是上一分鐘-跟下一分鐘 可能就是人天兩隔 經常都會用一句 就是陝心症 或者心臟有什麼病變 還在講話 一躺下去 或者一暈倒 那就生點就結束了 或晚上躺著睡覺 明天早上就沒有起來了 那有的 坐下來剛要來吃飯 正好就這樣子往生了 很快 現在的生命 非常的脆弱 所以我們的時間來講的話 可以講 佛教是講人生無常 確確實實是如此 這個無常不是叫我們要消極 反而要更積極 更要掌握時間 更要在於現在我有辦法-去做的時候 我把我的份內事做好 我還有體力還有時間的話 再來幫助別人 儘快的掌握這一個時間 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就是利用-假日的時候去當義工 不但說是學生到療養院-到老人院到孤兒院去當義工 就是很多的醫生 也都是下鄉 或者到偏遠地區 去照顧交通比較不方便的 醫生也去當義工 一樣的 這一個都是代表著要更積極的 將我們所學的這一個-就是學問也好 我們的技能也好 能夠讓大眾來分享 都市裡邊的 交通方便的 當然是沒問題 但是我們世間這麼大 交通不方便的也是非常的多 所以落伍的 或者原住民住在山裡面的 這一個都須要靠大家的努力 靠大家的發心 佛教重視這個發心 你要把你的心引發出來 提起你的精神來 份內的事把份內的事 今日事今日畢 剩餘的時間就為大眾服務 這一個就是積極的一種行為 所以反省非常的重要 一定每天一天結束了 我今天做了什麼事 我對於我的份內工作 有沒有盡心的去做 我對於有求於我的人 我有沒有辦法滿足他的要求 或者我有沒有辦法 再去發揮我的所長來幫助他人 像這一個都是要靠反觀反省 反觀反省當中 當然越是粗顯的我們-越容易去了解 要斷除要改進 比較簡單 像接下來要看的大隨煩惱 它就是比較深層的 比較內心裡邊的 再來它的範圍也比較的廣泛 有的時候雖然明知道它是不好 在這個道理的部分我知道不好 但是在事相上卻不容易斷 這個就是我們佛教所講的 有現行法 有種子 有習氣 現行的部分 就是已經表現出來的 表達出來的 我們看得到的 我們體會得到的 這個容易了解 現行怎麼來 從種子來的 就是由我們內心裡邊的-善惡業種子所顯發 所以有這樣子的現行 必然就有它的種子 善的行為有善的種子所引生 惡的行為就是惡的種子所引生 還有再更深一層的 我們就稱之為習氣 這個習氣就變成一種習慣 而且這種習慣 由於是經久累月的 甚至於是生生世世以來的 因為我們的業報 除了現報生報之外還有後報 就是經過百千劫以來的 那一種習慣性 這些習慣性要改也不容易 就像我們這一輩子來說的話 一個喝酒跟一個吸煙 都還是長大之後才學的 一般原則上 像男生男眾學吸煙差不多-都當兵開始學吸煙 當兵以後慢慢的會了 但是明明知道說吸煙-對身體不好 對肺部不好對氣管不好 有在推廣 有在勸誡 大家這個部份 但是習慣要改不容易 明明知道說對自己的身體不好 對自己的氣管不好 這個道理的部份 知道不好 但是在事相上來說 要改不容易 因為動作手勢也習慣了 身體上有這麼一個煙味 也聞習慣了 再來聞到別人吸煙的味道一來 自己又引生一種需求 就是貪欲的需求 要改也不容易 那喝酒也是一樣 也是慢慢慢慢的學會的 但是現在明明知道說 對我們的身體那一部份-是不好的 那應該要改也是不容易 就今生長大之後才學會的 經過十年二十年要改-就不容易改了 何況我們是累劫以來 百千劫以來所累積下來的習氣 要改容易 那更難了 所以我們說修行修行 就是要把自己的道德觀念提昇 把自己的壞習慣改掉 不只是現行的壞習慣 也希望能夠連根拔除 把種子也斷掉 也不只是如此 還要更進一步的 連習氣都改掉 我們講到阿羅漢跟佛的差別 就在於習氣有沒有改 佛菩薩就是習氣都斷盡 但是阿羅漢他只有斷現行 只有斷這個種子的一部份 但是習氣的部份-還沒有完全斷除 所以偶而還是會有-他自己的個性 所以我們就說十八羅漢-是十九樣 代表著個人有個人的個性 有這個性就代表著-他的習氣還是存在的 你看看所有的佛 阿彌陀佛也好 藥師佛也好 釋迦牟尼佛在中間 我們看佛的相都是圓滿相 代表著一切的煩惱習氣-完全都斷除了 只有福德跟智慧 所以我們說佛是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的圓滿相 都一樣的 但是羅漢就不同 還有他的個性存在 所以我們來了解-這些隨煩惱的時候 有的是比較深層的嚴重的 有的是比較粗顯的 比較容易斷的 那我們就要一層一層的 來改變自己 如果能夠改的速度快 三五年十年就完全變一個人 變得更就是有道德觀念 或者智慧 或者他的身相也變的莊嚴 所以這一個都是我們-自己本身要去用心的一點 現在看看大隨煩惱有那些 可以舉出來 總共是有八個 大隨煩惱有八種 大隨煩惱的本文第一個 云何昏沈 謂心不調暢 無所堪任 蒙昧為性 這個昏沈的體性就是說 我們的心不調暢 心就是不調和 調和的不好 也不暢 就是也不舒暢 不調和也不舒暢 代表著很不舒服 再來是無所堪任 堪任代表著你有辦法-負起這一個責任 有辦法把持住你必須要去做的 我現在要來念佛 就是你現在的這個時間的責任 但是你無所堪任 你沒有辦法 承受不起念佛 因為不調暢 身體不舒服 心裡不舒服 所以念起佛來也斷斷續續的 甚至於就是念不下去 必須要來修觀 就是要來觀四念處 要來觀四正勤 或者要來觀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你應該要來觀這些佛理的 但是你沒有辦法 無所堪任 沒有辦法提起這個精神來 那好好的了解什麼叫五根 沒有辦法提起這個精神來 什麼叫做五力 提不起來 這一個就是無所堪任 沒有辦法去承受這樣子的 這一份工作 這一份的修行 這一份的修持 所以蒙昧為性 整個精神就是迷迷糊糊的 就是很闇昧 迷迷糊糊的 昏昏沉沉的 一點精神都沒有 這一個就稱之為昏沉 所以昏沉的時候 就是身體不調暢不調順 再來就是說 應該要去觀想的 要去了解的 以我們的讀書的小孩子來說 應該要去複習的 要一直的去複習 看國文或者是歷史 或者數學的公式 或者要去就是了解-國文裡邊的什麼意思 或者是歷史裡邊的-時地人事等等 你現在就是提不起精神來 雖然書是攤開了 但是精神提不起來 這一個就是無所堪任 再來就是迷迷糊糊的-昏昏沉沉的 就是暗昧了 蒙昧了 這個就它的體性 這一個是癡之分 代表著他就是愚癡的 一分的體性 也就是說因為既然是隨煩惱 當然就是從前面的-六種根本煩惱來的 這個昏沉是由愚癡的這一分 所引生出來的一種作用 所以與一切煩惱及隨煩惱 所依為業 你如果是昏昏沉沉的話 沒有辦法去修學善法 世間善法也好 出世間的善法也好 你都沒有辦法去堪任 沒有辦法去修學 所以你內心裡邊-就會一直的暗昧 就會一直的引不出 既然是愚癡就是沒有智慧 沒有智慧的話 當然你的種種行為 就會跟煩惱相應 跟隨煩惱相應 就會做出很多不對的 想出很多不對的 講的白話的一點 什麼叫昏沉 就是愛睡 就是打瞌睡 就是提不起精神來的-那一種昏睡 有的時候是太勞累 有的時候是睡眠不足 有的時候是生病 都會有這種狀況 這種狀況當然就會障礙-我們修這個觀 觀就是要去了解佛理 小孩子來說 讀書的學生來說 就是說要去複習 要一直的把我們所讀過的功課 一定要把它輸入到-我們的頭腦裡邊來 一定要在我們頭腦裡邊 能夠融會貫通 就像數學的公式 你已經了解了之後 要如何把它套到我們的-日生活裡邊 我們應該要算的那些題目當中 或都是物理 相同的 所以你在這樣子了解的-連貫的過程當中 是要很專心的 很專心在於你要了解的-這個對象上面 這個叫做觀 重點當然就是佛理的部分 就是我們一般比較了解的就是-五根五力七提菩分八聖道分 這個是屬於三十七道品-的一種修學法門 那你提不起精神來 提不起精神 當然你對於這些道理 別人已經懂得了 別人已經有辦法-能夠跟它貫通了 甚至於也能夠把這些道理 運用到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的事相上面了 但是你還是搞不清楚 它的來隴去脈 還搞不清楚它的狀況 所以這一個昏沉就是昏睡 愛睡 就是會與一切的煩惱相應 相依 甚至於就是沒有辦法修這個觀 修這個觀這個是在於 另外一本的《成唯識論》裡邊 它所說的 它就會障礙毗婆舍那了 會障礙毗婆舍那-而毗婆舍那也就是觀 你就提不起精神來了解佛理 就是很清楚的來對於-佛理的那一種體悟 你就沒有辦法了 所以昏沉是障礙這個觀 掉舉 第二個 云何掉舉 謂隨憶念喜樂等事 心不寂靜為性 它的體性就是心不寂靜 心靜不下來 怎樣子靜不下來 它就說 對於隨憶念 憶念就是說你以前曾經做過的 就是曾習事 對於以前曾經做過的事情-你還記得 記得什麼 喜樂等事 對於昨天前天 或者十年以前 或者小時候 你曾經高興的事 歡樂的事 甚至於悲傷的事 甚至於痛苦的事 你都還記得 還記得的時候 那你現在在這個時間 就是須要讓你的心-靜下來的時間的時候 你卻靜不下來 就一直的在想過去的事情 想過去的喜樂事 想過去的痛苦事 在想這些事情的時候 你的心就是不寂靜 所以掉舉就是不寂靜性 我們一般的白話來說 叫做妄想紛飛 就是一直的想 想這一件事情 想那一件事情 想這一件事情 應該要你好好的坐下來 好好的看書 了解書裡邊在講什麼 或者是說現在我們的佛經 這段佛經在講什麼 你應該要好好的去了解 甚至於在打坐的時候 要好好的去觀想 你所讀過的事情 這些佛理 但是你卻靜不下來 一直的想昨天的事 想到都可以笑出聲音 或者在想過去曾經-被人冤枉的事 曾經發生過痛苦的事 你也可以氣得咬牙砌齒 這個時候心靜得下來 當然靜不下來的 像這一個就是掉舉 就是起妄念 起妄想 應知憶念先所遊戲歡笑等事 心不寂靜 對於前面的這一個定義 再把它加以解說 我們應該要知道 什麼叫做掉舉 就是說你曾經憶念先所 就是你曾經還記得 你過去以前 曾經在玩遊戲的高興事 或者這邊所舉的遊戲歡笑等事 這個等當然等痛苦的-也算在裡面 所以像這樣子你這個時候-就坐下來卻心不寂靜 一直想過去的事情 一直想過去的事情 很多的學生在聽課的時候 也都會在那邊發呆 發呆有時候老師問 你在想什麼 什麼叫做發呆 他就正在想過去的事情 或者也有可能在想明天的事情 要去那裡玩 都有可能的 但是大部分原則上 這個掉舉是針對著過去的 歡樂與痛苦來說 這一個是貪之分 因為完全是偏重於歡喜的事 因為我們對於痛苦的事-有的時候都會故意把它忘掉 像我們現在有一些人 像暈倒了 或者受到了什麼大刺激之後 他有時候都記不起來 甚至於我們稱之為失意 在醫學裡邊有的就說他是一種 選擇性的把它給忘掉 所以我們一般來說 痛苦的事情都比較 除非是非常的嚴重的刺激性 大部分痛苦的事比較容易忘掉 歡樂的事情 我們都會偶而想一想 笑一笑歡喜一下 那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這個地方所說的-就是貪之分 它是從貪瞋癡的貪-所引生出來的 障奢摩他為業 奢摩他這個也是印度話 翻到我們中國就叫做止 停止的那個止 止就是說我們前面-應該要有的這些妄念 我們到這個時候 要把它給停止下來 我現在等一下我要看書了 等一下我要看經了 或者等一下我要禮佛了 我現在就要讓心快一點靜下來 讓這個心快一點靜下來 我們就叫做修止 就是把剛才很多的勞動 或者很多的那一種心態 煩亂的心態 現在我要以五分鐘 或者十分鐘 讓我這個心能夠靜下來 我的心能夠一靜下來之後 我才有辦法來觀 所以這一個觀之前-一定要先有止 讓我們剛才所發生的事 我剛才的種種的勞動 那種心浮氣躁 這個時候要讓它止 讓它停下來 所以這個止觀止觀 這個是連在一起的 先有止而有觀 觀因為是對於佛理的體悟 是非常的深刻的 而且是非常廣泛的 內心的那種沉靜是非常深的 所以我們都叫做止觀 或者叫做摩訶止觀 這個觀要讀破音字 代表著對於佛理 深層的體會跟體悟 所以會障舍摩他為業 為它的作用 所以一個心浮氣躁的人 不專心的人 他就是會障礙這個智 在修止的時候 要數息觀 要念佛觀 讓心能夠靜止下來-他卻靜止不了 這個就稱之為掉舉 所以我們一般就說心浮氣躁 或者妄想紛飛 這一個都是屬於掉舉 一個障礙觀 一個就是障礙止 第三個就是不信 不信謂信所治 不信就是我們的信心-所對治的一個對象 於業果等 不正信順 心不清淨為性 它的體性上 就是說對於業果等 等什麼 等諸諦寶 還有種種種種我們佛學裡邊-所講的這些道理 這一個不正信順 他沒有辦法很正信的 甚至於很順信的 來相信我們佛教所講的業力 所講的修行的果報 所講的四諦或緣起 六度的種種道理 乃至於對於三寶的功德 他都不相信 像這一個 心沒有辦法清淨 因為不相信因果的人 不相信業報的人 他一定是為所欲為 為所欲為的人 他心沒有一個標準 所以他的心是不會清淨的 能與懈怠 所依為業 它主要的就是說會跟懈怠 由這個不信就會引生懈怠 為什麼 因為你不信的話 你就不懂得善有善報 不懂得說惡有惡報 在這個精進法當中的斷惡修善 你就不會去用功了 你不會想要說 我的惡的行為要斷除 惡念要斷除 或者我要好好的來修學善業 我要好好的來講善語 你就不會去做 不會去做就沒有精進 不精進就是懈怠 你就像我們一般所講的 在水流當中不進則退 那不進則退你不進的話 就代表就是退了 因為其它的人一直的在往前進 既然大家一齊往前的時候 你停在那個原位 原點不動的話 別人一直往前進 你就是比起別人來說-你就退步了 甚至於別人一直的在這個世間善法 或出世間善法 或者種種的功德上面 一直的來提昇 一直的來超越 但是你 還是在原點上 所以不精進則是懈怠 這個精進當然就是要精進善法 如果是精進惡法 那也是一種懈怠 而且是更極速的懈怠 因為你是背道而馳 所以不信的話就會跟這個懈怠 為這個懈怠所依為業 這個信 在於我們前面的-第二十五頁的地方 曾經講的非常的清楚 二十五頁的第一行 本文裡邊所說的 云何信 謂於業果諸諦寶等 深正符順 心淨為性 所以你如果能夠相信業力 相信果報 相信佛陀所講的四諦-等等的真理 乃至於相信三寶功德的話 你的心就會清淨了 業力的部份 有所修的福業 有所修的非福業 當然就是惡業 還有修這個不動業 就是上昇於色界無色界的 那一種定業 你就有辦法去修了 果報以聲聞乘來說的話 那就是聲聞阿羅漢的四果 以大乘來說就是菩薩成佛 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諦 寶就是佛法僧三寶 現在你如果講到說-大隨煩惱都不信 就是不相信這一些 不相信這一些就會懈怠了 所以我們今天 會來看這個課程 那代表著你有信心 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斷惡修善 在佛學上面能夠加緊用功 能夠得到正信的一個佛教徒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