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大乘廣五蘊論 23 主 講:淨珠法師 《大乘廣五蘊論》第二十三集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大家好 修學佛法最主要的就是要 斷惡修善 有關於這個善的部分 我們最主要的 一定要從內心裡邊來引發 內心當中和這個善 尤其是純善的 能夠達到相應的 那就是善心所 所以稱之為善 必須要具足四個條件 一個就是在今生當中 一個是對於來生以及未來 或者說對自己 或者是對他人 都能夠隨順法理 這樣子的情況 我們才可以就稱之為善 每一個眾生有情 心所法裡邊就有十一種善法 這十一種善法 也就是說我們的內心當中 隨時隨地其實都是可以-起善念的 只要好好的把握的話 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行善 都可以講善語 起善念的 這十一個善法 在於我們第二十四頁 這裡有談到 總共是有十一個名稱 從信開始 一直到捨不害 它的內容在我們這一本 《大乘廣五蘊論》裡邊 他都有給它作一個解說 所以看二十五頁第一行開始 這個《大乘廣五蘊論》的本文 他是這麼說的 云何信 什麼叫做信 謂於業果諸諦寶等 深正符順 心淨為性 這一句話就是說 如果我們對於業 佛教是講業力的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就從這個業力來說 所以我們出生於三界九地-的那一個地方 這個都和業力有關係的 所以對這個業 你要深正符順 你就是要很深 就是非常深層的去相信它 去了解它 去順信於它 業是如此 果報當然也是一樣 修行一定可以得到解脫的 依聲聞乘來說 你透過修行的次第 必然可以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一直達到第四的阿羅漢果 而超越三界 得到解脫 每一個果位的聖者 我們也都是要深信不疑 第三個稱之為諸諦寶等 諸諦當然就是四聖諦 四聖諦的義理 我們也是要相信 寶就是三寶功德 那也都要深信不疑 如果能夠這樣 你這一個對於我們的佛法裡邊 所說的種種義理跟果報 你都能夠有所相信 跟實際的去做去修 這樣子的一種心態 它是非常清淨的 所以它的體性叫做心淨為性 心都是很清淨的 完完全全能夠相信我們佛教-當中的這些義理跟果報 下邊就是對於業果諸諦寶 在詳細的來作一個解說 於業者 謂福非福不動業 有關於這個業的部分 它分有三大部分 一種稱之為福業 福業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 也稱之為善業 有福德的 我們一般一談到修行 就是要兩面都要具足的 因為我們在談到 歸依佛是兩足尊 佛陀他是智慧具足 福德具足 福德具足那必須要-透過種種的修行 稱之為難行能行 難忍能忍 而且對於自他都能夠輔助 或者能夠幫助其他的人 為一切眾生犧牲自己-都再所不惜的 這樣子的一種精神去實踐的 我們就稱之為修福報 這種修福報 你才有辦法在人天得到善果 所以修這個福業 也就是能夠得到善業 如果以十善法來說的話 那你就是十善法-都要有所實踐的 來生你才能夠出生為人 出生為天 非福業 就是沒有福報的 沒有福德的業 那是什麼 當然就是惡業 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十惡業 你都去造作了 十惡業非福業 當然對他人都是不善的 都是不好的 自己好那個也變成一種-自私的心態 所以非福業這種業力 往後會到三惡道去投胎的 我們平常的行為當中 都也會作到這一部分的 第三個就是不動業 不動業就是定業 就是定 我們平常所修的業力當中 你說修學禪定當然是定 就是心能夠清淨 能夠不妄念也是一種淨 修這個不動業要做什麼 來生可以到色界天 到無色界天上去的 因為在我們的三界裡邊 欲界色界無色界有三重 欲界的眾生完全是享受福報 色界的四禪天 無色界的四定天 完全都是要有這個禪定基礎的 所以有修學這個不動業 也就是說 你有修學禪定功夫的話 再加上修一些的善業 你才能夠到色界天 到無色界天上去 所以這個也是很重要的-一種業力 所以福業 就是往後能夠到人天二果的 這一種果報的業力 非福業 就是往後會墮到三惡道去的 這個業力 不動業 就是來生以後 可以達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去的這種業力 修學禪定有關 於果者 謂須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羅漢果 有關於這個修行的果報-部分來講 以聲聞乘來說的話 那就是你現在透過修行 來生可以到 證得初果就是須陀洹 二果斯陀含 三果阿那含 四果阿羅漢果 這四果的名稱因為都是印度音 如果翻到我們中國話 須陀洹我們也稱之為預流果 剛剛從凡夫的位次 第一步就踏入了這解脫的果位 就叫做預流 而且也等於就是參與-與聖者的這個行列之中 這個預流果 他在修行的過程當中 如果說在這一世當中 像舍利弗最初剛剛聽到佛陀-所說的義理的時候 他馬上有所領悟就證得初果了 就是這個須陀洹果 再聽一次佛陀所說的佛法之後 就能夠證得阿羅漢果 所以真正的一般的修行 說到現生得安樂 就像佛陀一樣的 現生的修行裡邊 現生就能夠得到果位 就能夠得到解脫 舍利弗目犍連也一樣 今生裡邊就能夠斷惑證真 而證得阿羅漢果的境界 像這一個都是我們在今生當中 就可以得到的 其實佛法也應該說現生得安樂 應該就是說在現生裡邊修行 你就現生裡邊就有所感受 有所改進 而心性的轉化 成為清淨的 而達到無漏的境界 甚至於對於佛理的透徹了解 確確實實就像五別境所講的 勝解的境界 對於佛陀所講的-五蘊等的這些道理 你都能夠決定性的去了解 這個須陀洹他是預流聖果 他就是第一步踏出來 當然如果能夠繼續修 也是可以得到阿羅漢果 但是萬一他在得到-這個初果的時候 還沒有進到二果三果 現在的五蘊身-就已經不在人間了 我們就說他入涅槃了 他就圓寂 以白話來話就往生了 這樣子他以後能不能藉著-這一個預流果的功德 以後也能夠來修行佛法 或者以後也能夠以這個為基礎 得到解脫的果位 可不以 還是可以的 所以佛教裡邊所講的修行 時間都是很長 很長 一生一世的修行裡邊 我們的智慧是可以累積的 所以前生所修的善因 善的這一些修行的過程 或者你所悟到的智慧 都是可以延續到來生 延續到來生 就是可以累計起來的 所以前世所修的果位也好 前世所修的這些智慧也好 在今生當中 在下一輩子裡邊 你都是可以運用的 所以須陀洹他在今生當中 如果悟得須陀洹就往生了 來生還是出生為人-再來修行的話 那他的進步會更快 萬一 萬一他的因緣並不是很好 也就是說 他在前一生裡邊是悟到了初果 就是須陀洹果 接著往後就沒有這個機會-再來親近佛法的話 那他這個聖果有沒有功能 還是有功能的 因為經過七番的生死之後 經過七番生死 所謂的七番生死 一番裡邊 就是說人修行得到初果 投胎 下輩子的功德能夠到天上去 到了天上去之後 他又回到人間 一個天上一個人間 我們就稱之為一番 他就經過七番的生死的-最後這一生的人 第七番生死的-這一生的人的時候 他也會有很好的因緣-助長他來修行 來體悟佛理 而來悟得阿羅漢果的境界 像這一個樣子的一種解說 有的時候我們就說須陀洹叫做-七番生死的這個果報 就是他以後還是可以 有這個機會再接觸到佛法 再聽到佛理再來修行 而得到阿羅漢果 所以他是預流果-那也是七番生死 第二個果報就是-我們所修行裡邊 它是斯陀含 斯陀含因為境界是-比初果要高一點了 所以悟得的真理也好 他修行的功能也好 功力也好 都是比較的高深 當然在修行的過程裡邊 他也是順著我們這四諦法門-一直的在修 但是也相同的 如果他在這一生 就是只有修到斯陀含果 就往生的話 那我們就說他是一番生死 所謂的一番生死 就是說他這一輩子修行-修到斯陀含果就不在人間了 來生必然投胎到天上 天上的果報再結束了 又往生了 就是投胎到人間 就在這個一番的生死-就是人間的生命體的時候 他一樣的 會有很殊勝的因緣 讓他接觸到佛法接觸到佛理 透過修行 這一輩子他就可以悟得-阿羅漢果 那就是表示說他在這一生裡邊 是證得二果就往生 來生就到天上去 再來生就是到我們人間來 他必然的一定有這個機會 讓他接觸到佛法 讓他去修行的 那就可以得到阿羅果 這樣子的一種果報 我們就稱之為一番生死的-這個果報 那阿那含 當然境界更高了 在這一生當中 透過從凡夫的境界一直修 證得初果 證得二果 證得三果 那也是一樣的 因緣果報當中 今生就往生了 就死了 往生了之後這邊講 他稱之為不還果 不還就是不會再到人間來了 不到人間來在那裡 就是在天上成就阿羅漢果 天上成就阿羅漢果 這個就是表示說 不會再到人間來受這個果報 所以稱之為不還果 不回到人間來 直接這一生證得第三果之後 就到天上去 就到天上裡邊修行 證得果位 天上的修行其實也是可以的 一方面在我們這個欲界當中 像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他就在我們欲界的-第四重天裡面 我們人間凡夫眾生 接上來我們人間看上去的 天上就是四天王天 忉利天 講《地藏經》的地方 夜摩天 就兜率天 第四重天兜率天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就是住在那裡 他住的這個天上當然-就是很歡樂的一個地方 一個區域 修行的人要靜 要離往塵囂的地方 就是憒鬧的地方 所以就有一個彌勒內院 就是比較清淨不吵雜 能夠好好修行的一個地方 所以彌勒佛他就是在-兜率內院講經說法 在那邊等機會等時間 等到他再到人間來的時候 也就是成佛了 所以他現在在天上的這一生 我們就稱之為一生補處 就是最後一生 就是要補釋迦牟尼佛之後的 這個果位 像這一個天上當然有講經說法 色界天它是四禪天 四禪天的境界 在我們佛學裡邊來說 的修行過程 他是可以在那個地方修的 因為四禪天不管是-初禪二禪三禪或者是四禪 都是著重於禪觀的修學 禪觀的修學重點-就是對佛理的探討 當然你是不同的宗教 就是不同的修學法門 以佛學來說的話 阿羅漢的這些佛弟子們 都可以修滅盡定 在我們還是人身的時候 修這個滅盡定 它主要的功夫也是到-色界的四禪天裡邊 去那邊修學 所以以這樣子的狀況來看 阿那含他是不還果-就是在天上修行的 第四果就是阿羅漢果 阿羅漢果在以-聲聞乘的境界來說 是最高層次了 完全能夠斷除一切的煩惱障 能夠斷除我執 證得我空 不會在有這個我的執著性 這一個就是阿羅漢 所以他又是不生 不會再來投胎人間了 所以一般的阿羅漢證得果位 都會很高興的說 以後不再受後有了 以後不受後有了 後有就是後來的生命體 我以後不會再去投胎出生了 那表示說他的境界能夠達到 沉寂的境界 再來所有的煩惱也都斷盡 稱作殺賊 殺去了我們的煩惱賊 煩惱會奪去我們的功德 煩惱會斷我們的善根 這一個煩惱對阿羅漢來說 已經完全斷除 尤其是指的煩惱障來說的 貪瞋癡慢疑完全都斷盡了 阿羅漢也叫做應供 應供 能夠接受人間的供養 甚至於也能夠接受-天上天人的供養 所以有很多的修行者 在山裡面修行的時候 經常的都會有天人來供養 佛陀在世的修行是如此 阿羅漢他們的修行也是一樣 甚至於也會感動山裡面的這些-動物們來供養這些水果等等 像鳥像猴子像蛇 牠們都可以 就是取一些水果之類的東西 來供養這些修行者 像這一個我們就稱之為應供 能夠接受人天供養 這一個我們就稱之為阿羅漢 所以他也稱之為殺賊 殺煩惱賊 也稱為應供 也稱之為不生 就是不再來投胎了 這一個是由於聲聞乘-的修行過程 在我們的經典裡邊-還是可以經常看得到的 就像《金剛經》裡面 也是有提到這四個果位的名稱 就是不要起執著的意思 所以我們對於聲聞乘的果報 我們也要深信不疑要相信它 你透過修行 確確實實是可以得到-這些果報的 而這些果報在今生當中 就可以完全證得 即使在今生當中-不完全證得的話 往後還是可以證得的 因為你已經有-這麼雄厚的善根了 這個果當然是指的聲聞乘 如果是我們的大乘學來說的話 那就是登於初地以上了 初地也稱之為歡喜地 因為本來都是賢者的-凡夫的修行 現在一踏上這個初地 哇滿身的歡喜 身心都得到了輕安 高興自己已經入於聖流-的一個行列之中 所以初地稱之為歡喜地 在大乘學裡邊 他修行的階位就是比較多 有初地二地三地 一直到第八不動地 第十的法雲地 這一個一個地一個地的-往上來修學 過了十地之後才能夠成佛 所以大乘的修學法 我們就稱之為登地以上的菩薩 或者就是地上的菩薩 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 像這樣子的一種了解 我們都一定要相信 初地的菩薩有些什麼功德 必須要修學什麼法門 都有它的一個層次的 所以這一個我們也都要相信 另外於諦者 諦就是真理 佛陀最初成道 對五比丘 或者對聲聞乘所講的真理 有那些 我們把它歸納起來 就是有四個 就是苦集滅道 這四個真理 這個真理 所謂真理就是一層不變的 所以世間的苦 有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當然我們知道世間是有-三苦四苦八苦之多 就是說釋迦牟尼佛不出現人間 我們的苦也是一樣的存在 只不過沒有人說明 沒有人解說不曉得它的 這一個層次跟它的-所包括的範圍之廣 不曉得 那有釋迦牟尼佛-來告訴我們的話 我們更清楚 而且也有解脫之道 如何讓這個苦給解除掉 集就是煩惱的一個總稱 煩惱的總稱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得到苦報 就是因為有煩惱造作 煩惱有多少種 我們一般來講的話 就有三個根本煩惱 或者是六個根本煩惱 或者是十個根本煩惱 二十個隨煩惱 這些都是包括在集諦裡邊 來作說明的 所以我們每一個眾生的煩惱 是非常多的 這麼多的煩惱隨時隨地都來-觸動著我們去造作惡業 現在釋迦牟尼佛講出來了 以前沒有講的時候 我們都只是隨心所欲的去做 現在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了 我們懂得我們的煩惱有多少 那一種煩惱要起現行的時候 要起活動的時候 你要快一點跟它給節制下來 控制下來 我不要起貪 我不要起瞋 我不要起懷疑 我不要起驕慢 因為你自己本身有辦法 從佛陀所教誡我們的 這些道理之中 我們有所認知有所體會 那這些惡的煩惱性的 我們就要控制著它 不要讓它起活動 起現行作用 往後才不會再造作這些惡業 所以這個集就是-一切煩惱的總稱 滅就是透過修行斷除了苦 斷除了集之後-所得到的解脫境界 這個解脫境界 就是以一個滅諦來作說明 滅諦就是集滅 就是涅槃 就是圓成 圓滿成就所有一的切善法 所以像這樣 我們所得到的這種境界 依聲聞乘來說 當然就是阿羅漢 阿羅漢就是滅諦的境界 大乘法來說就是成佛 就是滅諦的境界 滅諦最主要的就是-斷盡一切煩惱障 大乘法來說就是-斷盡煩惱所知二障 證得我空法空 像這樣子的境界就是滅諦 滅諦釋迦牟尼佛說它是-常樂我淨的境界 常就是本來如是本來如此 樂它是絕對快樂的 我們人間的快樂-都還是樂極生悲 要不就是苦多樂少 但是真正的寂滅的 就是這種幾果的這種快樂 我們就稱之為究竟寂滅樂 非常非常殊勝的一種快樂 我它就是具有主宰的意義 常一的意義 淨就是完全斷盡一切煩惱的 就是稱之為無漏的境界 所以它是非常清淨的純潔的 這個滅諦 這樣子的一種說明 是佛陀因為證悟到了告訴我們 或者舍利弗目犍連-他們證悟到了 他們的對我們往後-弟子們的解說 所以只有我們肯去修肯去做 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是可以達到-滅諦的境界 也有得到解脫快樂的境界 現在我們的快樂好不好 當然對我們自己來說-還是很不錯 但是如果以聖者的立場-來看我們的話 我們的這種快樂都還是-染污性的快樂 不是真正純粹的那一種快樂 所以我們一定要朝這個目標-來努力來修 修就是道諦 所以一定要有修行的方式 修行的方法 你要如何的來了解 如何的來體會 這個修 我們就稱之為三十七道品 或者我們所有的大乘佛法裡邊 所修的一切這些義理 這個都是屬於道諦上面 應該要去了解要去修行的 苦集滅道稱之為兩重因果 苦是世間的果報 集是世間的因 有因才有果 所以我們在這個認知裡邊 是先了解果 先感受到自己 我是痛苦的 我是快樂的 所以這個果報是先認知 認知之後你就去推 往前推 原因在那裡 原因就是集的煩惱性 所以世間果報 世間的因 我們就稱之為世間的因跟果 滅諦是因為修行之後-所得到的解脫境界 能夠完全達到究竟涅槃 所以滅諦它是一種果 就是出世間的果報 那一定要透過修行 所以這個修行的過程 我們又稱之為出世間的因 所以出世間的因跟果 就稱之又是一種因果 所以苦集滅道就是世出世間-二重因果 這一個道理我們也要確確實實-的去認知去了解去體會 而且要肯定的相信佛陀所說的-這世間法跟出世間法的 這些道理 於寶者 謂佛法僧寶 什麼是寶 寶就是希有難得的意思 希有難得 世間最希有難得的-我們就稱之為寶物 或者是寶器 或者金銀財寶 稱之為寶 佛法僧也稱之為寶 也就是在我們世間法裡邊來看 也是稀有難得的 因為佛陀他要透過這麼長-的時間修行 才能夠證得果位 所以佛在人間要來成佛-也不是很快 像我們現在說要讀書-讀到碩士 讀到博士 以目前來說的話都好像-很稀鬆平常的事情 甚至於還有雙碩士雙博士 還有三博士的 這樣子的一種學位 但是如果從早期裡邊來說-要得到一個博士的這個學位 是非常稀有難得的 所以以前我們都很尊重博士 現在我們也是尊重 但是現在的修學的-過程裡邊來說 每一個人的智慧都好像提昇了 所以要得到碩士博士 也都是感覺上好像-都是蠻簡單的 以前也是相同 要入大學 我們都說稱之為極窄門 但是現在要升入於大學的 也是很稀鬆平常 像這一個我們目前來看 以目前來作例子來說的話 得到博士就如同成佛的-這樣的一個最高的一個學歷了 佛陀是悟得世間的真理而成佛 要經過很久 三大阿僧祇劫以上的時間 才能夠悟道的 所以要成佛是很不容易 他的功德也是無量無邊之多 所以我們對於佛寶-就是非常的尊重尊敬 那法寶 法就是真理 就是佛陀所說出來的真理 佛陀所說出來的真理 當然就是他所悟到的 他所體會到的 一定要有人成佛 才有這些道理顯現 那你說前面有談到過了 世間的諸諦理 沒有佛陀講也還是有 現在我們這個法寶-是佛陀所說出來 佛陀如果沒有說有沒有 還是有 問題是我們不懂 我們沒有辦法去體會 現在佛陀他因為成佛-解說出來了 我們才能夠了解-它的種種的因緣過程 原來這個就叫做什麼 原來那個就叫做什麼 以前根本都不曉得 所以這個法寶-一定要有佛的解說 我們才能夠去了解 所以法寶一定是-有人成佛之後才有的 真理是本來存在的 但是我們卻沒有辦法去體會它 僧寶 僧寶就是一般的修行者 修行者要出家修行 也是很不容易的 在我們整一個地球 整一個世界來看 就我們台灣這個環境可以說 出家人比例是比較多一點 雖然在台灣 你走到那一個地方去 都還是可以看到修行者-看到出家人的 但是整一個世界的比例來說 其它的地方看不到聽不到的 還是很多 一個出家人要出家 在我們台灣這個環境 因為佛法興盛 家長也都有辦法來接受佛理 所以有兒女要出家 說起來反對的還是蠻多 但是比例上來看 就是說還是可以成就他 讓他來出家修行 其它世界各國的人-如果真的要出家的話 那就是疑問重重 感覺到很莫名其妙的 所以要出家也是沒有那麼容易 就我們台灣的環境裡邊 真的要出家 還必須徵求父母親的同意 再來你自己本身的最後的防線 我到底要不要真的現出家相-的最後的思惟 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抉擇 有的時候是想是想 真的要圓頂的時候 心又亂了 也是有 父母親的阻擋反而是更多一點 所以一個修行者都要出現 也是沒有那麼容易那麼簡單 所以僧能夠在於群眾之中 就是現出家相 也是值得我們去尊重尊敬的 所以佛法僧三寶 就是世間的佛 還有佛陀說出來的真理 就是我們現在的-三藏十二部教典 都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 還有僧就是修行者 這個修行者如果在細分的話 就是有聖僧 有凡夫僧 所謂的聖僧就是菩薩 像地藏菩薩還沒成佛 他就是一個現僧相-的一個修行者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彌勒尊佛我們現在尊稱他為佛 其實他也只是一個菩薩 還沒有到佛的境界 其它的很多的修行都是一樣的 所以只要是菩薩 他是聖僧但是還沒有成佛 像觀音菩薩來講的話 觀音菩薩他已經是-過去已經成佛了 稱之為正法明如來 現在為了要輔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 自己又等於 自己退一個位次 自己就退一個位次 作為阿彌陀佛的助理 作阿彌陀佛的助手 所以以菩薩的身分顯現-在我們一切眾生的面前 凡夫僧就是指的我們看得到-的一般的修行者 寺院裡邊的出家人都是凡夫僧 但是這些凡夫僧們 我們會認為凡夫都跟我們一樣 有什麼好尊重尊敬的 那也很難說了 總是出家一年出家兩年 出家十年出家二十年 功力就是不一樣 所以在這麼多的修行者當中 那一個是已經得道高僧 我們也看不出來 因為他沒有特別的顯現 他的神通變化等等 或者他沒有特別的到處標榜-我是得到第幾果位的聖者 那你也不曉得他的層次 尤其我們一般來說的 越是境界越高的 他所表現的姿態也就是越低 越是客氣謙虛 所以那一個是真正的得道高僧 我們根本就看不出來 這個時候我們對每一個出家者 對每一個修行者 都要尊重他尊敬他 因為他真的能夠捨俗出家 那也是不容易 所以佛法僧我們就稱之為 世間稀有的 也就是稱之為寶 於如是業果等 極相符順 亦名清淨 及希求義 對於上面所講的業力的問題 阿羅漢果報的 證得的果位 或者四諦的要理 或者就是三寶功德等等 對於這一些我們能夠極相符順 我們都要非常非常的相信 而且接受 所以他們都是清淨法 我們都是要以清淨的心 來接受來了解 也是稀求義 與欲所依為業 你有信 信你就想要做 人相互之間也是一樣 我如果相信你的話 你所講的每一句話 我都想要給它做得很好 你教我做什麼 那一種是好的 那一種是有利益他人的 我必然的一定會去做 所以像這個信 所延伸出來的就是希求 就是希望得到 得到這些善法 得到這些善果 所以這一個信 也以欲所依為業 就是說你如果有這個信念 有這個信心的話 你必然的就想要得到它 這個希望得到就是我們的-五別境心所的第一個 就是欲心所 就是你就會有一種希求的-這種念頭 我們講到說有福業 我就很想要修福業 以後可以投胎於人天 或者我要修不動業 以後可以到四禪天裡邊 去那邊修行 那都是有一種希望希求 就是得到四聖果位來講的話 我也很希望得到 得到初果 得到二果 乃至於得到四果阿羅漢 可以斷除一切煩惱 可以就是不在人間-來輪迴生死了 這誰不要 如果真正的一個佛弟子的話 都是很想要的 所以這一個信 就作為欲之所依 這個是它的功能作用 所以信 心淨為性 欲所依為業 它的體性就是清淨的 就是內心 因為它這個是心所 是十一個善心所 它是心所法 所以心就是清淨心 再來它就是會有這個欲 就是有希望希求的 這麼一個動念動機 信同時也含有熱情 也含有誠摯的意思 我們在人跟人之間的相互 就是交往的期間 你如果相信對方的話 有相信必然的-你就會有一種熱情 就是一種希望 讓對方得到好處 或者追隨對方來學習 也有一種誠摯的意思 就是都是很虔誠的 從內心裡邊 對他的一種信任感 對他一種虔誠的一種接受 所以我們就講說 人跟人之間的交往 一定要有信念 一定要有信任 如果沒有信任信念的話 我們就沒有辦法交到-知心的朋友 人要學習也是要有信心 你的學習才能夠腳踏實地 才能夠學到徹底 所以在一個修學佛法 尤其是宗教信仰上來說 這個信是排在第一個的 所以我們相信佛陀 相信佛陀所講的這些經典經教 相信修行者 他們的出家修行本來就很 就是重重的困難 現在已經能夠現出家相 能夠來修學佛法了 內心完全就朝向於佛陀的果位 朝向於體悟真理的這種信念 都是要恭敬尊重 這一個是十一善心所裡邊-的第一個 稱之為信心所 要相信業力相信果報 就是相信聖者的果位 還有佛陀所講的這些真理 以及我們佛教-最主要的三個條件 就是教主 就是佛 教典就是法 追隨教主修行的稱之為僧 第二個就稱之為慚 本文裡邊說 云何慚 謂自增上 及法增上 於所作罪 羞恥為性 所謂的的慚就是 重點就是自增上 自己要求自己更好更殊勝 更朝向於高境界的 這樣子的努力 所以自增上就是 自己要求自己 自己靠自己的力量 能夠更進步 能夠更殊勝 再來法增上 就是說 有了世間的一個規範 法本來就是真理 配合我們世間法來說就是-一種世間的大家公認的規範 公認的一個標準 活在世間 世間有共同的規範 就是我們所謂的法律規範 或者出家有出家的戒律 有戒律的規範 我們共同相處在一起 我們就有一個標準 在這一個標準裡邊 道德要增上 那我們就是要好好的來學 就是我們所謂的信義道德等等 禮義廉恥等等 像這一個你的道德就會增上 或者我們人跟人之間的相處 應該要如何 像這一個就是說不的罪他人 而在於世間出世間的規範之中 能夠更進步更殊勝的-來往上修學 這個稱之為法增上 就是依於世間或出世間的規範 來勉勵自己 能夠學得更好 能夠更進步 所以因為自己要求自己要更好 世間的規範裡邊-你也要讓它達到最好 所以於所作罪羞恥為性 如果在這個中間 有做錯一些不對的 或做了一些惡業 在身業上做了惡業 在口業上講了不好聽的話 就是我們的口業部分的 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的話 那都會感覺到很羞恥 很對不起自己 也很對不起他人 因為你既然會作罪的話 一定會得罪他人 對於得罪的對象 你會感覺到很對不起他 很不好意思 罪是什麼 就是過失 我們在講話的時候講錯話 傷害到他人的自尊 傷害到他人的德行 傷害到他人的名譽 就是過失 做事情也做得不對 讓對方就是難過 讓對方生氣 像這一個都是一種罪過 罪過為智者所厭患故 就是我們一般有智慧的人 是不喜歡的 不要的 認為這個就是屬於厭患的過失 羞恥者 因為是羞恥為性 什麼羞恥 謂不作眾罪 防息惡行 所依為業 羞恥你就會不再去做了 我們稱之為對不起 我以後不敢了 以後不敢是真的不敢 是真的不再做了 不是嘴巴講說以後不敢了 下次過不了幾分鐘 過不了一兩天又再做了 這就不是真正的羞恥了 是在這個講過之後 懺悔過之後 感覺到自己有反悔過之後 就不再做了 不作眾罪 以前所作過的罪業罪行-都要改除掉 去除掉 所以就能夠防息惡行 對不好的行為-都把它給斷除掉了 這樣子也就能夠所依為業 就是能夠好好的去行善 所以這個慚就是於所作罪 羞恥為性的 防息惡行所依為業 慚這個地方 就是有反省自己的自覺能力 自己有自覺性 作錯的話馬上就改過來 作錯了就馬上有警覺了 這一種人可以說他的智慧 也是比較高 他的覺悟能力也是比較強的 就能夠有慚的那一股善心所-引發出來的功能作用 所以我們修學佛法的人 隨時隨地要反觀自心 就是提醒自己這個慚的心所-作用要給它加強一點 稍微作錯了 就能夠有自覺能力 把它給改變過來 把它轉化過來 成為善的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