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大乘廣五蘊論 19 主 講:淨珠法師 《大乘廣五蘊論》第十九集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大家好 我們這個課程-《大乘廣五蘊論》 就是詳細的來解說五蘊的內容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 五種積聚的這一個色法-以及心法 就前面已經談到過色蘊受蘊-乃至於想蘊 受蘊跟想蘊 在我們五十一個心所當中 它是其中的兩個心所法 但是因為這兩個心所法-有它的特殊的功能作用 所以就把它提示出來 成為五蘊其中的兩個 一個為受蘊-一個為想蘊 現在的第四個就是行蘊 行蘊這一個也代表著-與心相應這一切法 與心相應的一切法-總共是有五十一種 我們又稱之為五十一個心所法 五十一個心所法 現在把受心所跟想心所-提示出來之後 就是剩下四十九個心所法 這四十九個心所法 在我們第二十二頁的圖表裡邊 它有把寫給標示出來 除了這個心所法之外-還有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 這一個內容也就是我們這一個-行蘊所要去了解的 每一種法的體性跟作用 這一個心所法也好-不相應行法也好 其實是我們每天都會去-感受得到的 也每天有這樣子的心理的變化 乃至於表現出來-在於身業的動作 以及口業的表示上 也就是說我們每天所想的 想了之後-你能夠表現在動作上的 就是你的身業 表現在於你的語業上的-你的講話談天當中的 這個就稱之為語業 所以身口意三業 我們講-因為有心裡邊的動念 才會有身體的表態-以及講話的內容 所以我們一般的人會說 說從你的講話當中就能夠-來了解你的內心的高興 或者是你的悲哀 從你的動作當中就能夠-感覺到你是憤恨還是歡喜 這一個就從身業跟語業裡邊 能夠來了解到你的-內心的起心動念 所以我們是一個佛弟子 我們每天都要面對著身邊的人 面對著跟我們有緣的大眾 那我們的身業要如何來表態 我們的語業要如何來說出善語 我們平常沒有這麼細心的 來觀想自己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 因為內心裡邊在想的 除非說像我們的一般的佛弟子 每天有打坐-有在思惟 乃至於說你本身有靜下心來-來反觀自己或者有寫日記 這個時候你才想說-我今天起了什麼動念是不對的 對師長是不禮貌的-對朋友是不夠這個道義的 但是沒有寫日記的習慣-你當然不會反省 你沒有打坐反觀的習慣-當然你也不會反省 都是隨心所欲-我想要講就講我想要做就做 做了之後如果發生不愉快 發生了種種的不好的-那種後果的時候 你才在那邊懊悔 但是我們是佛弟子 佛陀就談到說-修行要戒定慧 第一個要持戒清淨 當然就是要守規矩 只要在一個團體當中 在一個共同的生活環境裡邊 你就是要守規矩 你有守規矩我們這個環境 大家都不會發生誤會 第二個就是要禪定 也就是說-聽過了佛學之後 你一定要讓心給沉靜下來 心沉靜下來你才有辦法去思考 你所聽過的這些佛理 所以反觀自心這一個很重要 心在禪定當中能夠沉靜下來-得到輕安 你也才有辦法-來思考佛陀所說的義理 現在雖然不是佛陀所說 留下來的法寶透過自己來看 或者透過佛弟子的解說 這個都是屬於讀過之後 聽過之後 那你一定要去思惟觀察抉擇的 所以我們的修學法門裡邊 要守規矩之外-要持戒律之外 就是要修禪定-讓心能夠沉靜下來 那你才有辦法引生智慧 我們一般的學習-我們都叫做知識 知識一直的會再往前去推理 所以我們的哲學的學派也好 我們的學理也好 都有可能會有誤差 或者我們所謂的後浪推前浪 後面的研究一定會比-前面的要殊勝 但是我們的佛理就是不同 佛理是屬於世間的真理 世間的真理到現在為止 佛陀所說的緣起法 沒有人能夠推翻 佛陀所說的世間的生老病死 生住異滅也不可能有人會推翻 這個是世間的真相 有佛出世沒有佛出世-都是一樣的 像這種道理的體悟 我們就稱之為無漏智慧 沒有煩惱相應的智慧 就是比一般的知識要更超越 更絕對性 所以修學佛法的弟子們 就是說對於行蘊裡邊 我們的圖表當中所寫的 是善心所也好 是煩惱心所也好 是不定心所也好 我們時時要反觀一下自己 那我的起心動念是正確的-是不正確的 對我們四周圍的人相處之道 那是會傷害它還是普度它 這個隨時隨地自己-都要有一種警覺性 這個警覺性當然 也是屬於遍行心所當中-的作意心所 它的一種功能作用 所以我們自己本身對於這一個 行蘊當中所含括的這些內容 可以說每天每天都會碰到 每天在你的身業上語業上-意業上 時時的在那邊發生作用 你要如何的讓自己 一方面就是知識能夠增長 一方面讓自己的道德能夠增上 就是要靠你自己的反觀 那也就是說戒定慧三學的禪定-功夫還是要有這麼一點點 所以我們這從個圖表當中 就能夠來了解 這個五蘊當中的行蘊 所包括的範圍-可以說是最廣泛的 今天我們就來看課本的-第二十三頁 二十三頁裡邊它就是第二大段 把這個行蘊的每一種內容 從五遍行開始 五別境 十一善 接下來一個一個-來做一個解說 這個解說 文字上所寫的是比較文言一點 但是如果去了解它的意思之後 每一個法門都可以-把它提示出來 作為我們修心養性 你反觀自心的一個警覺-一個警語警策語 所以每一個法門-最好都能夠有所認知 我們一個修學佛法的弟子們 都應該要去了知了解的 二十三頁的這個五遍行 它下面的解說 所謂的五遍行心所 就是我們所謂的五十一個心所 分成六大類 也稱之為六位當中的第一位 裡邊包括的內容 就是觸作意還有受想思 這個受心所跟想心所 已經在我們前面已經談到過了 一方面了解它的體性-了解它的作用 了解它的特殊的這種功能 現在我們是要談觸作意 還有這一個思 總共就是這三種而已 遍行的意思就是說-這五個心所法 為什麼叫做遍行心所 遍就是普遍 每一個角落 或者你的每一個念頭 你只要有起了那一個念頭 這個念頭不管它的大小-或者深淺 它都一定會引發出功能的 這個叫做遍 行就是它的活動狀態 以唯識學來講的話叫做行相 以我們一般的來說-就是活動狀態 所以說這一個-五個的遍心行所法 在於你的心識本身 有起那一個動念的時候 它都會引發功能的 這個叫做遍行心所 所以遍行的意思就是周遍 就是無處不至 行當然就是指的心行 就是即能緣的心 遊履於所緣的境 能緣的心指的我們的心識 遊履於所緣的境-就是你所面對的境界 眼識在看色境的時候 好了眼睛在看東西 就是眼識這個是能緣的心 看東西 東西就是所緣的境 所以從眼睛來看東西 或者眼識來認識-我們所緣的色塵境界 這個叫做遊履 就是引發能所的這個交互作用 這個交互作用我們就稱之為行 所以叫做行相 或者就叫做活動功能 所以合而言之 就是周遍起行的意思 就是每一個動念 它都會起活動狀態的 心若生時-此五心所相應俱起 這一個心 心若生時的心 就是指八個心識 指八個心王 我們的八個心王-不管是那一個心王 是眼識也好 是耳識也好 是鼻識也好 乃至於最深層的-第八的阿賴耶識也好 這八個心識如果-引生功能作用的話 生就是引生活動狀態 引生它的功能作用的時候 這五個遍行心所-都會跟它相應而起 所以心一起動念 五個遍行心所就附合著而來 它是通於一切識 也就是八個心王 它也是遍於一切性 一切性當然我們是說-是善性是惡性是無記性 所以在善性當中 五遍行心所為引生功能作用 在惡生當中五個遍行功能 一樣的發生 乃至於無記性當然-它是無善無惡的 甚至於一切時 時就是時間 是過去是現在是未來 我們在緣過去的時候 就是說我現在在回想-昨天的時候 我現在在回想小時候 在回想過去的境界的時候 五個遍行心所-照樣會起活動狀態 現在我面對著大家 大家面對著我的時候 也是一樣的 眼識也有起活動 耳識也有起活動 乃至於還要寫作業 還要作筆記 你的身識也要起作用 甚至於還要留下記憶 第六意識也要起作用 所以現在的這個當下 我們的心識起活動的時候 就是所有的遍行心所 同樣的起了這個活動狀態 乃至於未來也會 所謂的未來就是我在計劃 我的未來要成就-什麼樣子的一種事業 或者往後我再設計個-什麼樣子的圖案 或者我有什麼樣子的理想目標 你自己所規劃的 你自己所設計的 乃至於你所希望的 都是在未來 未來在設計過程當中 你內心裡邊所起的這個心態 那一樣的五遍行心所都會相應 再來就是一切地 地是什麼地 就是把我們這個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的-這麼一個世間分成三界 再跟它更細分 就稱之為九地 所以欲界它就是五趣雜居地 色界就分之為四禪天 也分之為四地 無色界天也分之為四定 也是四地 這樣子就是三界九地 每一地的有情眾生 同樣的 內心裡邊只要是起了-一個活動狀態的話 五個遍行心所都會起活動 所以這個五個遍行心所-就非常的重要了 除了我們眼識耳識-是面對外在境界會起之外 就是內心裡邊的第七末那識 內心當中的第八阿賴耶識 都會起活動的 這麼微細的心王 同樣的一樣 一活動的話 五個遍行心所必然而起 所以我們就說 觸作意受想思這五法 稱之為遍四一切 就是一切心識就是一切心王 再來就一切性一切時一切地 什麼時間裡邊它都會起活動的 這種狀態當然我們-就會舉一個例子 就像一個 像我們現在是總統 總統要出門的時候 必然就有五院的院長 或五院的關係人 就會陪著他出來伺察 總統要出來伺察的時候 他附近身邊必然就有這麼多的 他的配合的工作人員跟他一起 今天是要看那一方面的工作 用那一方面的這些專業人員 就要配合著他來引生來了解 甚至於就是來跟他-就是必須要去重新整頓的 才有這一些人能夠了解狀態 所以不管是要去參加那一個 工作崗位 或者要去伺察那一方面的工作 他身邊不可能是-總統自己一個人 他一定是有他隨身的專業人員 或者工作上必須配合的-一定要起作用 所以一個心王它要來-認識境界的時候 那五個遍行心所-必然就要配合著它 這一個就是我們了解為什麼-這五法稱之為遍行心所 就是說眼識起活動的時候 它們會引發功能 耳識起活動的時候 它們會引發功能 八個心識是如此 乃至於時間性上 乃至於善惡性上 乃至於三界九地的有情眾生 都是會起活動的 所以這個是最普遍的 每一個動念上都一定有的 根據這一本《大乘廣五蘊論》 的論典裡邊的本文 它是這麼說 云何觸 謂三和合 分別為性 什麼叫做觸 那就是要三和合 三個和合在一起之後 才會引生觸 它的體性就是要分別 分別就是了別 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 去認識它 去了知它 什麼叫做三和合 也就是眼色識 眼是代表著眼根 色就是代表著色境 就是要所緣的境界 識就是能緣識 所以根境識三和合 根境識三和合這個地方-是舉一個眼識來作例子 所以必須要有眼根有色塵 還有引發眼識的功能作用 所以才有分別為性 就是能夠去了別 我現在看到什麼 我看到書 我看到作業 我看到筆 根境識如果從耳識來講的話 當然就變成耳根 就是聲塵 就是耳識 一樣的 我有耳朵來聽到聲音 引發我對這個聲音的了別 鼻根也一樣 舌根也一樣 身根也如此 所以這個地方所指的是眼色識 耳識來講的話 那就是耳根聲塵跟就是耳識了 所以如是等 此諸和合心 心法生 故名為觸 就是說必須要根境識三和合的 這個時候 這個我們就稱之為當下 當下根境識配合在一起的時候 心法生 我們的內心裡邊的心法 就引發功能了 就開始想了 或開始聞了 或開始聽了 這個當下我們就稱之為觸 就是觸對境界 一方面是根有觸對到境界 境界被眼根所觸對 再來就是引發眼識的功能 這個當下當中 我們就稱之為觸了 與受所依為業 那有了觸之後 你就會引生一種功能作用 什麼功能 就是會有感受 什麼感受 我喜歡 我不喜歡 我高興 我生氣 或者感覺到我要接受我不接受 你就會有這種受的情緒的 那一種反應出來 所以我們一般人就是-看到東西的時候 看到顏色的時候 你就會馬上反應 我喜歡我不喜歡 或者我要接受 或者我要排斥 馬上就顯現出來 這種狀態從那裡來 就是因為你有觸對到境界之後 馬上反射到內心裡邊 引發你的情緒作用 這個就叫做受所依為業 它的業就是功能作用 就是會引發我們的受心所 我們的情緒感受 像這一個就是我們-一般正常的人 眼根沒有壞掉 耳根沒有壞掉的情況之下 我們就是有這樣子的-一種體性跟功能 這邊所談的就是觸了 觸就是我們一般-如果平常的說法 就是一種感覺 有了這個感覺 你就會去了別它 我的對於境界的取捨 我要或者是我不要 重點根境識 我們的醫學的名詞 根就是感官 境就是對象 識就是指我們的主觀意識 下邊的一個解說文 也是很簡短 觸 分別為性 受所依為業 這一句話就標出它的-體性跟功能作用 觸的體性就是會分別 也就是說會去了解境界 我看東西我會去看它 聽聲音我會去了解這個聲音 會去分別這個聲音 是我希望的我想要的聽的 還是我不想聽的 這一個就是屬於耳識 鼻識就是聞到味道 一般所講的 聞到檀香味很舒服 聞到茉莉花香的香味 這個精油味很香不錯 但是聞到榴槤的味道喜不喜歡 個人不相同 聞到臭豆腐喜不喜歡 那是個人的喜好不同 有的認為是香的 有的認為是臭的 那你就會去分別它 分別它之後 受所依為業 它的功能作用 就是說我要不要接受 我會不會來起歡喜心 或者我會起就是憤恨的心 或者起不如意的心 都有可能 所以這個感受情緒這個部分 就是有它的功能作用 那三和合的意思 就是我們下面講 根境識三的和合 觸對任何一種境界 必有一種心理的反應 而最主要的是順生於受 因受要領納觸所緣的境相 才能夠生起苦樂的情緒 這一句話是比較白話的-一種解說了 就是說一定要根境識三和合 才能夠引發觸 一方面我的眼睛-正好對著這一本書 一方面這個書光線也足 字也正好夠大 我對著這個字的時候 看得很清楚 再來 你又想要去了解它 這三個和合在一起 你才有辦法引發-我要對它的認識 如果說我的眼睛很累我不想看 你的眼根跟境界不起和合 我的眼睛很酸我的眼睛在痛 我不想要看書 即使書外觀再怎麼美 書的字再怎麼大 你還是不想看 這個時候就是根境不和合 那有的時候是眼睛也有看 字你也看得懂 問題是很疲倦 很疲倦不想要去了解它-是在寫什麼 感覺到說我很累 我很疲倦 或者是我的身體不舒服 我沒有這個體身力 我不想要去動腦筋 這個情況之下就是你的眼識-不起活動狀態 好了 眼根已經觸對了 但是我就不想要去想它 我不要看 這個就是眼根不起和合 我不想要去了解 就是眼識不起和合 所以那一方面-不起和合功能的話 那都沒有辦法引發觸 甚至於有的地方 連要請一部書 或者請一部經典都不容易請到 我很想要看 我很想要去理解 但是我都找不到這一部經典 這個就是說你的眼根很好 你的眼識也很想要去了解 問題是沒有色塵境界 沒有這一本書 請不到這一本書來看 那也是沒有辦法起-和合功能作用 你也沒有辦去了解-這一本書的意義 所以一定要三個正正好 配合在一起 這個當下 這個時候 正好三法配合在一起 的這個時候 那必然的會有一種心理的反應 心理的反應 內心裡邊就會要去了解它 所以這個最主要的-就是順生於受 也就會由此這個觸的和合當下 馬上內心裡邊就會引生 就是沒有受到阻礙的 當下你就會引生一種感覺 一種情緒的那一種認知 我喜歡看 這一句話寫得很好 這個字寫的也是夠大的 看起來也很舒服 這個是眼識對境界是如此 耳朵聽聲音也是一樣 一方面你的耳朵這時候也正好 沒有受到影響 有的人說會耳鳴 是因為沒有睡飽 失眠過度 耳朵也受到影響 或者因為什麼樣子的 外在的一種刺激 耳朵也受到影響 像我們一般坐飛機 坐了飛機要下飛機的時候 那個空氣的壓力 會讓我們耳朵好像-被堵塞住了一樣 有的人一下飛機好久好久 兩三個鐘頭半天耳朵-都沒有辦法聽聲音 像這種狀況也是有 一般來講的話 兩三個小時就是耳朵不舒服 聽起聲音來-都是很難過的也是有 在這個當下你要叫他-聽什麼聲音 要叫他就是說聽講話也好 聽外在的演說也好 或者聽外在的音樂也好 都是很不容易接受的 這個時候所能夠接受的-就是煩躁 像這種狀況也是有 所以就會順生於受 接著馬上就會引生-一種情緒作用出來 因為受要領納觸所緣的境像 我們這個受也是要跟所緣境-要相配合 因為眼根耳根鼻根乃至於意根 在對境界的時候 我們引生的感受的情緒 這個就是要和這個觸對境界-相互配合的 配合了之後才能夠-引生苦樂的情緒 引生苦樂 看了之後是高興是不高興 不高興當然就是苦 不管說是內心的苦 內心的不滿意 內心的不順自己的那一種理想 所引生的我們就稱之為苦受 耳朵聽聲音也一樣 聽到美好的聲音-符合自己的聲音 你認為很舒服 但是不適應自己的聲音 自己不願意聽到的聲音 那你聽起來就很痛苦了 聞到味道也一樣 吃到的東西也相同 乃至於我們這個身體-去觸摸到的境界也相同 有的就會起歡喜心 有的就會起痛苦的那一種感受 那麼有關於這一個觸 三和合而引生這一個觸 也稱之為根境識三和合-名之為觸 在於我們佛教的這個部派下來 就是說 過去的祖師們的研究 就有兩種派別不同的說法 一個叫做三和合的當體即觸 三個合在一起就名之為觸 所以觸就是三法 三法就是觸 這一個也就是我們所有的部派-當中的一個叫做經部 的學者們所說 他就說離了根境識三-就沒有叫做觸了 觸就是根境識三 它們的接觸狀態 不離於識而存在的 不能夠離開識 因為識也是三和合之一 所以不能夠離開識之外 還有一個觸 像這一個它就根據《成實論》-的第六卷所談到的說 識在緣中是名觸 我們這個識為依止 又有根又有境 就在這麼樣的一個-因緣的和合之中 我們這個當下就名之為觸了 但是說一切有部 他就不這麼講 他認為是三和合引生觸 三和合引生觸 所以觸它就是在三和合之外 又有一個觸的體性存在 它既然根有根的體性跟作用 色境也有色境的被緣取的-這麼一個作用 心識本身 眼識耳識鼻識-乃至於我們的這個阿賴耶識 它本身都有它的體性-跟功能作用 所以三法和合在一起之後 引生一個觸的法出來 讓我們來認識境界 所以認為是觸是-三和合所引生的 另外有它的一個實自體的存在 這個是說一切有部 他的一種說法 這種說法裡邊就認為 這樣子來講觸才有它的實體 如果三和合當體即觸 那表示說 這個觸三和合的體性引生的 就變成是假法 所以說一切有部他認為 三和合引生另一個觸的自體-是實法 如果照經部所說的 三和合當體即觸 這個觸就是假法了 所以他不認為觸是假法 所以這個是部派佛教-在相互研究之中 就有它不同的一種解說的方式 說一切有部是如此說 我們大乘唯識學者當然 也是說明三和合之外-有一個觸的實自體 就是跟說一切有部的說法 是相同的 這一個是五遍行心所的第一個 就是觸 所以我們要觸對境界一定的 根要健全 境界又能夠顯現在你的-這一個面前 或者有辦法接觸到的 另外才能夠引發-你的心識活動狀態 所以平常我們在這-一期的生命當中 我們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就是要很注意的 儘量的不要受到傷害 不要受到傷害也就是說 在做事情的時候-就是要特別的小心注意 什麼是注意 就是我們接著要說的-作意心所了 你如果有作意有注意的話 做起事情來那就比較小心 小心的話眼睛不會受到傷害 耳朵也不會受到傷害 乃至於我們整一個身根 也不會受到傷害 但是我們現在工商業發達 科技發達 乃至於就是每一個人的-經濟生活都還是過得去 在這個摩托車機車的-奔馳於這個道路上 經常的就會有一些車禍發生 像這種狀態 不是我們去碰對方 就是對方來碰我們 所以出門在外 當然就是要很小心 我們的五根六根 就是儘量的不要給它受到傷害 再來就是在家裡邊-做工作做事情 互相的玩耍的狀況之下 就像很多的學生在學校裡邊-的體育課 或者是下課的時間 在那邊遊戲撞來撞去的 甚至於玩得打成一遍的時候 都不小心讓對方 不管是手腳眼睛耳朵-鼻子受到傷害 這一個對於我們往後 去了別境界來說 它總是一種遺憾的事情 所以我們一講到觸心所 一定要講到根 這個根就是我們身體裡邊的 眼睛耳朵鼻子舌頭 乃至於我們身體的那一個角落 你都要非常小心的 不要受到了傷害 如此我們才能夠跟大眾一樣的 對什麼境界都有辦法-去攝取去了知 五遍行的第二個 根據我們的原文 也就是本文裡邊所寫的 云何作意 謂令心發悟為性 令心心法現前警動 是憶念義 任持攀緣心為業 作意心所它的體性-是令心發悟 那也就是說這個心所法 會觸使我們的心王 來對於境界的一種-認知了悟體會 平常我們在看什麼東西-聽什麼聲音 都必須要作意 就是要注意聽 要注意看 像現在你們在聽課 那就是要看著螢幕 注意看 看了之後才知道我的動作 甚至於也要注意聽 了解我在講什麼 內容是在說明那一方面的 像這一個都是在趨使-我們的眼識來引發功能 耳識來引發功能 所以心所法跟心王-它是屬於相應的 所以它會觸使 會令心 心這個心就代表著心王 代表著眼耳鼻舌身 讓它發悟 就是讓它有所了知的這個體性 所以會使令我們的心王 甚至於使令其它的心所 其它的心所也有善的 像十一善心所 也會有所相應 或者根本煩惱隨煩惱 也會有所相應 所以心王能夠引生警動 心所法也會引生警動 這個警動的情況 我們這邊所談到的 是現前警動 也就是說對於現前的這個動作 現前的這樣子的一種活動狀態 你會起警覺心 像這一個現在要注意看 現在要注意聽 上課的時候要眼到要手到 甚至於要心到 像這一個都是現在正在運作的 就是當下 這一個就稱之為現前警動 再來也有憶念意 有憶念就是回想過去 因為你有在注意聽有注意看 過去是如此 現在你就會回想過去 也就是說以前所看的 你有辦法把它給記得 以前有聽過 現在也能夠記得 如果沒有注意的話就記不得了 很多的學生也好 或者在家裡邊父母問兒女也好 什麼東西放那裡知道嗎 不知道 為什麼不知道 忘記了 老師現在講課講到那裡 不知道忘記了 為什麼會忘記 當時的狀態之下 你沒有起這個作意心所 那也就是說你當時沒有注意聽 當時就是沒有注意看 那你就會忘記 但是我們這個地方是特別提示-作意心所的重要性 所以對於現前的-心所心王的種種活動 你都要起作意要去注意它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 你又能夠記得它 那像這一個就是能夠憶念 任持攀緣心為業 它的功能作用就是會任持-我們這個心王 對於這個攀緣心 你有辦法給它把持住 也就是說眼識在起活動-看東西的時候 你就是一定要去注意它 這個作意心所就一直的跟著它 那耳識在聽聲音的時候 同樣的 這個作意心就會跟耳識 就是一直的任持它-一直的跟隨它 同時起作用 那鼻識舌識身識 也是相同 所以這個攀緣心有它的功能 這個地方所談到的是它的說明 什麼是作意 令心發悟為性 就是說讓我們的心 心王能夠有所了知 甚至於會把持住-我們這個攀緣心 就是心識心王為它的功能作用 所談到的什麼叫作意 作意是我們心所法的名稱 對於一般人所說的作意-就是留意 或者心理學上所說的-就是要注意 就是要起注意 這個注意 我們不管在處理什麼事情上 樣樣都要注意 學習的時候注意 你才有辦法學到東西 在處理事情上你要去作意 你才能夠成功 所以每一件事情 只要是透過我們的-眼耳鼻舌身的話 那你都是要起注意的一種心態 所以學的時候要專心學 要注意的來學 往後你才能有所發揮 你才能夠記得去運作 那平常可以說我們一般的人 在認識境界的時候 差不多都是迷迷糊糊的 聽也是不完全聽得進去 甚至於也是就是-聽一半就不想聽了 認為往後你也應該是自己知道 像這樣子就是沒有辦法 就是很注意的很專心的 來聽話來處事情來體認境界 所以我們對於所要學習的境界 你就沒有辦法很清楚的 來了解它來認識它 這種狀況可以說-就是要靠作意心所 我們現在既然已經讀到這裡了 那就要提醒自己 往後不管在執行-什麼任務的時候 不管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 或者在聽就是對方-跟我們講話的時候 那你就是一定要注意聽注意看 甚至於要認真的來學習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 我們這個警覺心 也就是說這個作意心所 作意心所這個警覺性 它才有辦法提示出來 提醒起來 這樣子的話它才有辦法專注在-所有的各個你要緣取的境界上 那你就能夠認清自己所要學習 或者所要認知的這個境界 那你就不會大意了 也不會忽略掉了 這個就是作意心所它唯一 也是最大的功能作用 這一個我們一般都是用小偷 這件事情來作例子 平常也都能夠去了解 以前不懂的時候 隔壁有人遭小偷 那你就會去注意了 睡覺的時候會提醒自己 其實沒有的話 你也會引生自己來注意 我們四周圍的安全性 像這一個都是作意心所 尤其我們現在的人 可以說小孩子都是比較好動的 好動當然走路就碰碰跳跳的 其實說起來是蠻活潑的 但是這個時候就是要注意腳下 注意腳下走路的時候 腳不要給碰撞到了 像這一個都是屬於作意的 應該要特別提醒自己 來讓自己 不管在處理那一方面的工作上 都能夠安全第一 都能夠保有自己的這種安全性 所以我們出門的時候 就是快快樂樂的出門 回來的時候 就平平安安的回家 這個都是代表著我們出門在外 每一個動作都要引生作意心所 都要注意 如此你就能夠高高興興的出門 也能夠平平安安的回家 祝福大家 萬事吉祥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