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大乘廣五蘊論 18 主 講:淨珠法師 《大乘廣五蘊論》第十八集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大家好 《五蘊論》主要的談色受想行識-的五蘊內容 但是五蘊的這個順序來解說 我們在這一期的生命當中 或者生生世世的輪迴之中 我們就稱之為流轉門 但是修學佛法最主要的目的 就是要跟佛陀一樣 能夠得到解脫 能夠斷除一切的煩惱性 這個就是要透過修行 修行佛陀在世的時候 就告訴我們兩種修行法 就是不淨觀還有持息念 這兩種修行法門 也稱之為二甘露法門 就是能夠讓我們的到清涼 自在解脫的境界 所以平時我們都可以從-這兩種修行法當中來入門 但是目前的時代 要修不淨觀是不容易 而且很多的佛弟子 尤其是佛陀在世的時候 因為是到靈鷲山 也是等於就是墳場一樣的 看了之後 感覺人活得就是很消極 提不起精神來 所以這個不淨觀 就慢慢的就比較少-有人去修持了 最主要的以我們現在 要修學禪定 要修學靜坐 也都是以持息念為主 來做修行的一個入門法 持息念最主要的 就是來觀想我們的呼吸 所以息就是呼吸 保持我們這個呼吸的順暢 感覺在這個呼吸的過程當中 能夠我們的身心能夠保持住-它的輕安自在 所以叫做持息念 而且這個念就是要明記不忘 要念念不斷的在這個呼吸之中 這一個過程 原則上就是說 把氣吸進來 而且吸進來的時候要慢 慢慢的你有感覺到我們的呼吸 氣已經進來了 進來之後到丹田 也就是肚臍的下面 到丹田 再把它給吐出來 在吐出來的時候也要慢要細 要慢要輕 這樣子的一個過程 所以你的氣 是已經到那一個部位 你都要去感受的 吸進來再吐出去 我們就算一 再吸進來再吐出去 就算二 原則上我們就是算到十 算到十如果說十一十二 五十一五十二 乃至於八九十 難免都會太複雜了 所以我們原則上就是從一到十 那你要反算回來十九八七 那也可以 但是問題就出來於 我們從一數到十 你有辦法說我正好可以在-這個靜坐的過程當中 在這個數息的過程當中 我有辦法從一數到十嗎? 可以說很難 因為數到三的時候 在呼吸第四次的時候 說不定就打妄想了 就去想什麼事情 或者我忘記了什麼事情 或者我剛才要來打坐之前 我做了一個什麼事情 你都會把你的-這一個給帶出來了 這個時候我們叫做妄想出來 那妄想出來你剛才數到那裡 忘記了 我剛才數到三還是數到四 忘記了你就不要去想它了 還是從一開始 或者想數數到七或者數到八 你又打了一個妄想 這個妄想一收回來的時候 又想說我剛才-不曉得算到那裡了 那也不用再去管它了 還是從一開始 所以真正的能夠從一數到十 那除非你的真的講-你的心真的很靜 不去打妄想才可以 那這個也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 所以平學我們在打坐的 十五分鐘二十分鐘或半個鐘頭 或一個鐘頭都可以 你都是要在這個-算你這個呼吸的時候 就是要很專心在這個呼吸上面 是進來了還是出去了 不可以太大聲吵到別人 也不可以說這個氣在走的時候 你都不曉得走到那裡 這個要去慢慢的去了解的 像這一個就是我們所謂的讓心 能夠沉靜下來 沉靜了之後 你有辦法去觀想佛理 觀想佛理才是我們真正禪坐的內容 也就稱之為禪觀 所以我們有的時候也說 這個數息觀或持息念 是屬於禪觀的前方便 為什麼叫做前方便 它是一種方便法門 什麼方便 就是一種方法 前就是禪觀之前 我們真正的禪觀-是要來觀想佛理的 但是因為你剛才在處理事情 因為你剛才在走動 氣很粗 現在我要來觀想佛理的時候 根本就沒有辦法集中精神 所以你就必須先坐下來 好好的來算你的呼吸 在自然的算呼吸之下 你的氣慢慢的就是沉靜 心也慢慢的能夠安定於-這個數息的這個過程之中 等到你這個數息-已經算的很自在了 你就可以來觀想佛理了 你之前聽到的什麼佛理 或你之前看過的什麼佛書 或者你之前曾經跟-什麼人討論的佛理 或者從師長那邊-聽到的什麼佛理 你這時候就可以來那邊觀想 這個時候所謂的觀想 一定是比你沒有透過數息觀 一坐下來就要觀想佛理 當然是要更清楚 更要能夠透徹的 去有所深入淺出-等等的去了解它了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原則上-剛剛才坐下來的時候 五分鐘十分鐘 十五分鐘的數息念 這個都是一般來講-都是必然有的 那也必然要的 你這個時候你想要看書 你要要深入精藏-精神也就比較能夠專一 所以這個持息念數息觀 就變成是我們禪觀的前方便 那你說我只要一直的來-練習這個持息念就好了 可不可以 當然也是可以 你要每一個鐘頭 兩個鐘頭都是來數這個-你的呼吸 當然也是可以 問題是我們真正-禪坐的用意在那裡 我們真正的禪觀真正禪坐-是要去觀想佛理的 觀想四諦的道理 觀想十二緣起的道理 觀想六度的道理 乃至於去了解什麼是-寂滅解脫的境界 像這一個都是禪觀本身-要去體會的 要去體會這一些問題 你的心一定要很沉靜 要很輕鬆自在才可以 所以這個時候 我們就是必須要有第一步的 這個持息念來做為我們-身心安定的一個方便法門 所以之後之所以能夠深入經藏 之所以能夠體悟真理 都是要靠這個持息念 所以這個持息念就成為-我們的甘露法門了 讓我們能夠得到解脫的第一步 讓我們得到清涼自在的第一關 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修行法 在修這個不淨觀它就是來-觀我們這個所造色 就是四大種 就是呈造出來的-這麼一個五蘊身 持息念最主要的就是-要去觀想這個四大 所以這兩個四大也好-所造色也好都是色法 所以在五蘊當中-它然就排在第一個位置 觀力增盛 獲得輕安 內心生起樂受 所以說受蘊 苦樂的感受 與肉體的接觸 不是有損於肉體 就是有益肉體 但這只就肉體的說法 並不是損益於我 如是 我的執著泯除 法想的念頭生起 所以次說想蘊 談到這個色蘊 重點就在觀 不淨觀重點也在觀 持息念 念就是念念不忘 也是在觀 所以這個重點-就是觀力要很增勝 觀 觀想 了解 這個力量要很殊勝才可以 你如果可以獲得輕安的話 你的內心裡邊就能夠生起樂受 所以真正的打坐-是可以得到輕安的 真正的打坐是可以得到舒適的 雖然我們現在每一個人-在初學的過程當中 都感覺到打坐很辛苦 打坐不是酸就是痛就是麻 這個就表示說你境界還是不夠 還是要再加強 還是要再多加練習才可以 所以真正的禪定-才能夠引生輕安 輕安是我們所謂的-十一個善心所之一 是讓我們得到內心的清淨舒適 安祥快樂的一種感覺 這種感覺一定要靠禪定-才有辦法去得到的 所以我們前面有談到 這一個就是從果來說因 精進勤修 其實說起來是蠻辛苦的 但是因為它可以得到-解脫的快樂 所以我們說精進也是一種樂 同樣的道理 修學禪定 他在初學的時候也是很辛苦的 但是你如果透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禪定 不只是說身體能夠得到輕安 精神也能夠得到專一-而來悟得真理的 所以修學禪定是-在於我們的三增上學當中 戒定慧 由定才能夠引發智慧 所以這個禪定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關鍵 要得到智慧也好 要得到解脫也好 要得到這個就是果位 就是小乘的四果 大乘的登地以上菩薩-到成佛的話 那都是要靠禪定功夫的 所以一定要從內心裡邊-引生一種快樂的感覺 就是一種樂受 所以這個是受蘊 苦跟樂的感受跟我們-這個肉體接觸 不是有損於肉體-就是有益於肉體 感受上 因為人的感受 你如果每天都是高高興興的 你的身體也很自然的會-精神百倍 身體也感覺到很健康 但是如果是有損於肉體的話 你就是會消瘦提不起精神來 整個身體都會受到影響 所以像這一個都是-和這個感受有關係的 修學禪定是可以得到樂受的 所以每一個人每天最少 最少要有十五分鐘-的禪坐的時間 如果可以的話再慢慢增加時間 原則一個標準時間-就是要兩個小時 才能夠說在這個禪定當中 真的有所體會有所了悟 雖然在我們現代的醫學裡邊 就是說人看書-不要超過五十分鐘 坐著也不要超過一個小時 要起來走動 要起來看看外面的花草樹木 這個是從醫學-從身體的狀況來講 修行本身 就是因為入於禪定當中-來觀想義理 有的時候都能夠把這個時間 給它超越過去的 時間的超越對我們來說 如果說能夠保有兩個小時 是最好的 由這個身體本身的 這一種不管是苦受也好-是樂受也好 有損於身體也好 或者就是身體有益處也好 但是這邊 因為我們在修這個-還滅門的時候 那已經超越了過去的那種感覺 所以這邊就說 但這只就肉體的說法 針對我們這個肉體來講 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還是對身體是有損害的 這個是你的感受 但是現在因為是在修還滅門 在觀想佛理 所以在這感覺上 已經把這個五蘊身 認為這個是外在的 這個是外在的 所以既然是外在的 對於我們內心本身的-這個我的感受 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 所以在修行的人的感覺上 他的苦受不會認為很苦 他的痛也不會感覺到很痛 因為他的重點是在修行 難忍能忍難行能行 所以在對這個痛或苦 這感受上已經可以-有辦法去超越 有辦法去跟它忍受 或者跟它消化了 所以這個地方就說這種肉體-的說法並不是損益於我 如是來講的話 對於這個我執的部分 你就可以放下了 我執的部分能夠放下 也代表能夠超越-我執的這種執著性 能夠超越我的這種執著性 當然就是斷除我執 進一步就是法的觀想 就是說法想的-這個念頭就會生起 譬如說對這個五蘊身 五蘊身就知道 我們這個生命體那裡來的 色受想行識來的 五蘊結合而成的 沒有它的實體性 它是無常的 你如果這麼觀想的話 對於這個身體-你就不會去太執著了 就是能夠運用 能夠藉著藉假修真 藉著這個假的這個生命體 就是因緣和合而成的 我們就稱之為假法 因為它是無常 隨時都有消失的可能 所以這個生命體現在-雖然還是可以運用 但是它不是真實性的 五蘊身稱之為假法 藉這個五蘊的假法來修這個真 就是悟得真如的實體性 所以我們要修行-也要靠這個身體 沒有身體你也沒有辦法-得到解脫 所以藉假修真就是-要保有這個生命體 你才能夠透過修行-而來悟得真理 如此你對於這個整體的五蘊身 就不會執著 對於我們內心本身的-那一種我的感受 你也不會再去起執著性了 再來那一步 就是說去了解色蘊是如何 受蘊是如何想蘊行蘊識蘊 這一個每一個法每一個法 它的體性實不實在 有沒有它的實性的存在 要去了解 有五個構合而成的整體是假的 它本身的這五法 有沒有它的實體性 要去觀想 要去了解 去觀想色蘊 去觀想想蘊 或者觀想識蘊 這一個我們就稱之為 想法的念頭生起 對這個法的本身你要去觀想它 什麼法 色蘊的法 受蘊的法 想蘊的法 行蘊的法 識蘊的法 色法也是法 心法也是法 對這些法你要去觀想它 你這個念頭就會再更深入了 所以我們接著在受蘊之後 就要來講這個想蘊 更深入的來探討 觀想純熟 通達我無法有 在這個觀想的過程當中 由真所結所結合而成的-才稱為假 所以假也是介於真的上面的-一種因緣果法 所以五蘊身是五種法所成的 五蘊身的這個整體性是假 所以我無 這五法去跟它理解了解 五蘊的色法也好 心法的也好 都是有它的實體性 有它的這個實體性 所以認為法是有的 法的體性是實有 像這一個你去體會你去了悟 如此煩惱不生現行 所以行蘊在四 就排在第四個 煩惱不生現行的話 你如果這麼去了解我執 是這種執著是要不得的 這種執著是非真實生的 根本就沒有一個實體的我存在 你如果有辦法這樣子-去體會的話 你這種感受的那一種-情緒就不會引生了 情緒不會引生 當然你的貪瞋癡慢疑-的種種煩惱也就不會現前 所以人一定要斷除我執-達到我空 你的心胸才會廣大 你真的要來慈悲一切眾生 才能夠真正的腳踏實地 因為你真的能夠把自己放寬了 能夠把自己的利益 給它退一步來想了 所以人要得到慈悲 要來發現來發展你的慈悲心 那必須要這個我的觀念 我執的觀念 一定都要把它降到最低的 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一定要犧牲小我 才能夠完全大我 你連自己的這種小小的利益 你都捨不得的話 你都要佔為己有的話 你的心胸怎麼會寬廣 你怎麼還會去照顧別人 一定不會的 所以一定要懂得-如何來犧牲自己 懂得犧牲小我的話完成大我 這個是我們佛教一樣的 你一定要我執斷除證得我空 才能夠放下自己的利益 而來就是慈悲一切眾生 這一個就是煩惱-就不會再現起了 就不會再起活動作用了 樣樣都是以眾生排在第一 樣樣都是以他人的快樂-跟利益排在第一 所以這個行蘊它就-不起現活動作用 不起現活動作用就是行蘊 這個行蘊也就排在第四個 煩惱息滅不行 心就調柔有所堪能 所以識蘊就說在最後 一切煩惱不起 尤其是小隨煩惱不興 中隨大隨的煩惱也不起作用 甚至於連根本煩惱-也不起現行的話 那你的心就是不會受到-煩惱的污染 不會受到限制 那你的心就會寬廣 也會變得很柔和 也就是說你會為眾生而想 為眾生的利益而來努力 這個時候你所想的都是他人 這個時候我們的心-就不會為自己 就會比較柔和性 就有辦法來承擔如來的家業 堪忍就是有這個力量-來幫助別人 有力量來發揮佛陀的慈悲精神 這個就是一定要斷除-我執之後才可以的 這個心能夠達到調和 心是什麼 心就是識蘊 就是我們的心識 所以這個識蘊就說在最後 這一個是約順的次第來說 順的次第就是說 由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就是說你要得到還滅-得到真正的解脫自在 就是這樣子一個過程-一個過程的來修學 來斷除種種的煩惱 而達到內心的輕鬆自在柔和 有那麼一股力量來-就是慈悲一切 現在約逆的那一種次第來說 返回來說 就是說我們的識蘊 要返還來說的話 當然就要說我們的心識的問題 我們的心識包含著善種子 包含著惡的種子 善種子當然就是清淨的 惡種子就是染污的 所以我們會起清淨心 我們會起染污心 從哪裡來 當然從你的心識來 平常我們看到什麼樣子的境界 你的內心是起歡喜還是起污染 是起貪愛還是起瞋恨 或者是起慈悲 都是這麼一念心 這一念心就是指的我們的心識 所以染淨的生起 就是以這個心識為主 心識為主所以應該先以-這個識蘊為所觀的對象 我們是逆觀 在這個逆觀的過程當中 就是要先觀心識 再來集中注意力觀察心識 這個心就是我們內心的心 觀察這個內心 觀察心識之後 依心識而起的種種煩惱的活動 也就會減輕了 因為你這個時候是在修行 既然是在修行的過程當中 你觀察我的心識在起染污了 這個是不對的 我的心在起煩惱了 這個就不對了 我在起貪起瞋起癡這個不對 所以你會去觀察我們內心-的這種活動狀態的話 我透過修行的觀念 我的這個煩惱就-慢慢慢慢的減輕 煩惱一減輕了 甚至於煩惱斷除了 這個我想就漸漸淡忘 這個以自己為主觀的 這麼一個念頭 就會慢慢的淡忘了 因為你的貪欲執著比較淡泊了 當然你不會樣樣以我為中心 這個時候你這個我執我的觀想 就慢慢的減輕 唯有法想加強 你就會去觀想這個因緣關係 這個我們就是 這個心識的起心動念 你就會起觀想 我為什麼還會有感受 感受從那裡來的 等等 這個時候你就會-從這個五法當中 你就慢慢的去想 所以重點它就是 心識起的煩惱活動-就是受減輕了 我想斷除了 那法想慢慢的引生 這個時候就是想加強 由貪而生起的樂受也就不生 內心裡邊的高興與不高興 你也會比較淡泊一點 那我們在年輕的時候也一樣 高興的時候都可以-高興到跳起來 在生氣的時候也可以-生氣到就像 就是手舞足蹈的那一種-亂抓亂打的 像這一種狀態不管是高興-不管是痛苦 我們的表現都非常的強烈 但是你如果說 透過修行的過程 你對於這個喜樂你的那個感受 會比較淡薄 內心裡邊當然知道這個是好的 這個是不好的 但是你卻有辦法去吸收 你卻有辦法去跟它轉移-你的心識 所以由貪而生的種種樂受 也就不生起了 但是欲貪受真正的不生 必須觀於諸色 欲貪受 我們的種種感受從那裡來的 就是從五欲來的 五欲的這種貪念 五欲的這種執著 你如果不去感受的話 很自然而然的你就要從-種種的色蘊當中去了解 從我們的五根 從外在的五境 慢慢的去了解它 如果能夠這樣子的話 你的內心 也才能夠真正的沉靜下來 真正的我執也才能夠斷除 所以這種逆觀的一種方式 也是讓能夠我們對於-這個修行法上來講的話 能夠斷我執 能夠在這個法的方面 再進一步的去下功夫 所以以這個逆觀來說的話 這個五蘊的次第 還是要照這個次第來排的 由識蘊再行蘊再想蘊受蘊 而最後就是色蘊 這一點就是有談到我們受跟想 這二蘊本來是心所法的 現在就把它提到五蘊-的這個範圍之中來 提過來當然有它的原因 有它的理由 這個地方就把它告一段落 接下來 就是二十二頁的行蘊 這個行蘊 我們有畫了一個圖表 這個圖表行蘊裡邊包括兩大類 一大類就是心所法 就是與心相應為心所有的法 所以我們一般就叫做心所法 或心所有法 或者叫做心的相應法 這個本來是有五十一個 本來有五十一個 我們把受心所跟想心所-已經提出來了 所以這邊所留的-就只有四十九個 第二大類就是心不相應行法 就是它雖然是由-心王心所跟色法 它的關係而引生出來 但是它卻不是與心相應的 這一個我們這裡所列出來的-是只有十四個 如果依大乘唯識學來說的話 那就有二十四個 所以這個數目上來講的話 就是有它的差別 現在我們課文裡邊所說的 心所法有四十九個 心不相應行法是有十四個 這兩大類 這個圖表裡面 心所法分為六類 就是遍行有三個 別境有五個 善有十一個 煩惱原則上我們說-有六個根本煩惱 但是第六的不正見 或者叫做邪見 我們又把它給詳細的分為五個 所以這邊的煩惱 如果以六根本煩惱來說的話 就是有貪瞋慢無明疑跟不正見 以十個根本煩惱來說的話 不正見又分成薩迦耶見 邊執見 邪見 見取見 還有戒禁取見五個 現在以四十九個心所法-來說的話 就是六個根本煩惱 就是指六個而已 這個隨煩惱 隨煩惱總共有二十個 從忿恨覆惱嫉慳一直到 失念散亂不正知 總共是有二十個隨煩惱 不定心所法它有四個 第一個也叫做惡作 或者叫做追悔 就是反悔 再來就是睡眠尋伺 心不相應行法的十四個 第一個是從得 第二個是無想定 第三個是滅盡定 第四個這邊是寫無想異熟 無想異熟我們有的地方 就叫做無想天 就是到無想天去投胎-的一個生命體 一個生命體我們都叫做異熟生 異熟的這個生命體 所以這邊是講無想異熟 其實就是無想天 意思是一樣的 再來就是命根 眾同分 一直到句身文身異生性 就是有十四個 那這個圖表很清楚 很好了解 所以心所法有六大類 從第一個遍行 一直到第六的就是不定有四法 這樣子加起來 下面就是根據我們 《大乘廣五蘊論》的 這個論文 它的本文的一種內容 從云何行蘊 謂除受想諸餘心法 及心不相應行 什麼是行蘊 它所包括的範圍 就是非常的廣泛 就是說把受心所 跟這個想心所把它除外 這兩個不要算 諸餘心法 就是其它的心所有法 其它的心所有法就是四十九個 以及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 就是這兩大類 一個是心所法 一個就是心不相應行法 這兩大類 云何餘心法 就是說 前面既然說 謂除受想諸餘心法 什麼是餘心法 下面就把它列出來了 就從這一個 謂與心相應諸行 與心相應的那一些相應行法 與心相應而起的 不管是善不管是煩惱性的惡 或者五遍行五別境 乃至於不定心所 都算在裡面 所以下面就把這些名相 把它給寫出來 從觸作意思欲勝解念三摩地 一直到失念散亂不正知惡作 睡眠尋伺 這一個就是諸心法 所以前面所念的這三行 都是屬於心所有法 這個心所有法-下面再做一個解說 像五是遍行 第一個我們就稱之為五遍行 把這個受跟想的內容-把它包括在裡邊 稱之為五遍行 五遍行它就是此遍一切善 遍一切的不善 乃至於遍無記心 故名遍行 代表著觸作意思還有受跟想 這五法就善性裡邊都有 在不善的心法裡邊也都有 乃至於無記心法裡邊也都具有 觸作意思跟受想 所以我們從這一點裡邊來說 稱之為遍一切性 就是說 名遍行心所第一個的觸裡邊 也有善也有不善也有無記 第二個的作意 也會起善也會起惡-也會起無記 乃至於我們的思 就是行蘊裡邊 就是你的造作當中 你也會去做善的也會做惡的 也會起無記法 受心所想心所都一樣 所以它稱之為遍一切的善 遍一切的不善 還有遍一切的無記 第二大類就是五別境 所以五是別境就是有五個別境 五個別境法 此五一一 於差別境 展轉決定 性不相離 也就是說 這五個法-都是一一不一樣的 就是說你一起什麼樣的心念 就是緣什麼境界 起什麼樣子的這個心所法 你所緣的對象就是不一樣 所以叫做一一於差別境 展轉決定 就是說每一法每一法 對它所緣的境界是-各個它自己本身 也就是連續的去了知 連續的去給它分別 叫展轉決定這個性 所以性不相離 這一個心法跟所緣境-它是不相離的 是中有一必有一切 如果說這個其中裡邊 如果有那一個 這個別境裡邊 如果有那一個法的話 它就必緣這一法的一切境 接下來的就是第三類 就是十一善行 十一善法 十一善 十一為善 乃至於六為煩惱 就是根本煩惱是有六個 所以我們這個圖表本身所看的 第一行是說 貪瞋慢無明疑 下來的這五種邪見 五種不正見 它是歸於不正見之中 所以是屬於第六類的 第六個 就說六為煩惱 餘是隨煩惱 隨煩惱總共是有二十個 四為不定 這個不定四非正隨煩惱 這四個不定法 你也不能夠說它到底是不是 真正的就是煩惱性的 沒有辦法作決定 因為有時候你可以跟它解釋為 通於善 也可以跟它說通於無記 當然也可以通於惡 煩惱就是惡的就是不善的 所以它不只是煩惱性 也可以解說為善性 也可以解說為無記性 看你當下的情況來作決定 觸等體性及業 應當解釋 有關於這四十九個心所法 從觸開始 它的體性是如何 它的業用 它的作用又是如何 我們必須來跟它作一個解釋 讓大家能夠有所了解 這一段是屬於《廣五蘊論》的-論文它的原文 下面我們就再來跟它加以解釋 行蘊中的「行」字 有遷流變化造作的意思 什麼是行 行就是不斷的在流逝之中 不斷的在變化之中 這個叫做行 所以這個行本文就具有-遷流的意思 一直的就像流水一樣的往前 變化之中 或者在造作 因為我們世間的一切法 就在這個時間的往前移之中 它就聚散聚散的 所以在這個聚 緣生聚而起一切法 緣散而滅一切法 這樣子的一個過程當中 我們就說它是成就一切法 或者就是一切法的消失或消滅 這樣子的一個過程 我們就稱之為造作 就是成就一切法 或者一切法的消失 這個中間就是有一直的往前推 再來有變化 再來有成壞空這個過程 這裡特別突顯「造作」的意思 我們一般對於行蘊的行 都是從造作來作解釋的比較多 就是能夠成就一切法 世間的一切法就就是這樣子的 因緣聚合而有某一法 因緣離散而消失 因緣聚合又成就一切法 所以以這樣子的一種狀態裡邊 我們就說行叫做造作 意思指就是在說明 在思想上決定和支配-人的各種行為因素 這個行也是造作 這個造作也就是代表著 我們的思想會來決定你 決定我們的行為 決定我們的這個種種-那一種動作 所以我們人要怎麼樣子的來 成就一切法 都要靠你行為的動態 那有的人就是 只會講不會做 想想得很多 但是你就是一直不去造作 你都不去動它的話 不起活態狀態的話 你的理想就是永遠-沒有辦法完成的 所以只能夠知而不行的話 這一個也不能夠完成你的理想 所以我們這個思想上的決定 必須跟我們的行為有所配合 這樣子的各種行為因素裡邊 就包括了什麼 就包括了籌劃 包括了你的決斷 乃至於包括了你的意志力 意志的那一種心理的趨向 我要努力的來做 我一定要去做 我一定要下功夫 我一定要不怕吃苦 從你的計劃一直到-你就是有意志力 真的要去動了 要去做了 這樣子的一個過程裡邊 可以說都是一種 讓我們達到完成的-必然的一種條件 所以行蘊能造作未來-有漏有為的果法 是一個人的意志作用 所以這個地方所談到的 就是我們世間法 既然談到一個生命的-出現於世間 在於這個欲界或者色界-無色界之中 你必然的要去努力的來行 所以這個地方所談的叫做 未來有漏的 就是和煩惱相應 有為的 就是必須要去做的 是這樣子的一種果法 所以我們所要得到的-結果是什麼 就是世間的種種的 那一種成果那一種成就 那你要得到這種成就-那必然就是要靠你的意志力 意志力非常的重要 至於行蘊的「蘊」 蘊者積聚義 所以「行蘊」不是單一的法體 既然叫做行蘊 蘊是眾多條件構合而成的-一個積聚體 所以代表著它就是一個-非單一性的一個法體 而是許多法的積聚 所以行蘊就有兩大類 一個是心相應行法 也叫做心所有法 一個就是心不相應行法 那也是靠心法跟色法 它的因緣條件而成的 心相應行法本來是有五十一個 我們稱之為心所有法 現在就把這個受心所跟想心所-把它給減去減掉 就是四十九法了 心不相應行法就是有十四個 在百法中五蘊所攝的有為法 本來就是有九十四法 在五位百法就是從大乘唯識-的這個學說裡邊來講的 就是五位百法來-包含了世間的一切 這個五位百法裡邊的 最後的那一大類我們稱之為-無為法有六種 六無為 所以我們現在是站在世間有為-有漏的來說的話 也要把這個六種無為扣除掉 那就是只有九十四法 九十四法其中就有七十三法-是行蘊所攝 那代表著這個行蘊-它所包括的範圍 在五位百法中-就佔了七十三個法 這個內容就真的很豐富 行蘊中所攝的七十三法 四十九法是相應行法 二十四法是不相應行 現在我們的《大乘廣五蘊論》 我們的這一部論典 對於不相應行法 它只有講十四位 也就是只有講十四法 它不像大乘唯識學-是講二十四法的 這個要跟它分開 小乘的《俱舍論》也是-只有十四法 《大乘廣五蘊論》也是-只有十四法 大乘唯識學 也就是《成唯識論》它是講-二十四法 他們的分類是不一樣的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