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大乘廣五蘊論 15 主 講:淨珠法師 《大乘廣五蘊論》第十五集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大家好 《大乘廣五蘊論》我們今天 看這個第十八頁下面 接著十九頁有一個圖表 這一個圖表主要的是把整個-色蘊的內容 用一個圖表來-簡單的一個了解 圖表裡邊色蘊主要的是兩大類 就是四大種及大種所造色 所以一部分就是四大種的 就是地水火風 這一個四大種我們在名稱上-就是地大水大火大風大 這個大的意思-就是普遍的意思 就是說所有的世間萬法-都不出於地水火風的範圍 這一個就代表著 一切物質性的東西都是-地水火風的範圍之內 所以只要談到那一種的物質 就必定是四大的內容 所以它這個四大種 它是能夠造作一切萬法-的物質性 的最主要的根本-所以稱之為大 大種所造色就包括了十一種 十一種裡邊我們就稱之為-五根五境還有無表色 這一個無表色 在我們前面曾經看過 無表色是法處所攝色-的其中之一 所以有的地方就用法處所攝色 這樣一個名稱來說明 有的地方就純粹以-無表色來代表 這一個總共加起來就十一種 所以第一大類就是五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再來五境 就是色聲香味觸 這一個觸前面有談到說 觸它是其中的一分 為什麼稱之為觸之一分 代表著我們的觸它是分-能造觸與所造觸兩種 所以在於五境裡邊 了解得到的滑澀-還有輕重冷飢渴的這七類 我們就稱之為所造觸 所造觸就是身根它-所緣取的一個對象 而且它是屬於假法 能造觸就是四大種 所以這個四大種-它就是一切法之因 所以這個地方就談到說-所觸的一分 代表著它不是能造觸 它是屬於所造觸的這一部分 另外一個就是法處所攝色 法處所攝色總共有五種 一個極略色一個是極迥色 還有受所引色 受所引色就是所謂的無表色 遍計所起色 還有定自在所生色 極略色就是指的極微的一切-色法的最小單位的極微 所以稱之為極微色 極迥色是顯色的最遠處 或者分析所礙色到極微 這一個就是我們這邊講的 離餘礙觸色 離這個餘礙觸色 離去所有的障礙的那種能夠去-接觸的那種色法 這個地方所談到的 最主要的還是站在極遠處-的這個色法來說 受所引色就是無表色 就是你在受戒的時候-透過身表跟語表 而得到的一種防非止惡的力量 這一個稱之為戒體 戒體就是無表色 遍計所引色叫做影像色 影像就表示說我們的第六意識 對於以前所配合前五識-前五根來認識外境之後 留下來的影像 所留下的影像 就是我們內心裡邊的一個印象 這個印象它有的時候-是屬於非量的 或者我們的第六意識自己本身-所變現出來的 就是一些非真實的一些幻象 所以這個稱之為影像色 就是昨天看到的 昨天聽到的 昨天品嚐到的 昨天觸摸到的 留下來的印像 這個印像那裡來的 當然是過去的色法所留下來的 定自在所生色就是-解脫靜慮所行境色 就是因為修禪定功夫 所得到的一種解脫境界 就在入解脫定的時候 在於定中所變現出來的-種種色法 定中所變現的種種色法 這些色法我們稱之為-定自在所引生的色 這兩個我們就能夠去了解 我們的內心裡邊 它的一些活動 或者它的一些形象的部分 這個圖表看過之後 我們的下面一段 在這個第十九頁這裡 它就依於站在世俗法相的立場 也就是說 站在俗諦的立場裡邊 依這一個法相 也就是說 是不是實種子所生的立場 來說明它是實法或者假法 這裡談到色蘊通於假法與實法 色蘊也有假法 色蘊也有實法 什麼是實法 大種是實法 造色通假法 那就是四大種就是實法 因為四大種的這個色法 它本身就是色法的種子所生的 種子所生的一切法 站在世俗法相的立場來說 它就是實法 所造色它就通於假法了 就是有實法也有假法 怎麼分 造色有通於假實 所以造色當中五根是實 五境是通假 五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這個五根它也是色法的-種子所生 所以它就是實法 所面對的境界相就是五塵境界 所以五塵境界有的時候-說是五塵 有時候說是五境都可以 它是通於假法 通於假法就是有的還是有-實法的再給它分下來 五境之假實我們跟它看 在這個顯色的部分 有青黃赤白 在形色的部分 有長短方圓 乃至於粗細高下 或者正不正 或者光影明暗云煙塵霧等等 像這一些的色法其中青黃赤白 這四種法是屬於實法 它是謂一切顯色的根本 一切顯色都由青黃赤白-所變化出來的差別色 所以青黃赤白就成為實法 其餘的就是假法了 長短方圓等等它都是假法 聲香味 聲音還有香還有味 這三種境界它也是通於假實 也有假也有實 怎麼說 像香我們給它分有好香-有惡香有和合香 還有平等香俱生香還有變異香 分有六種的這種香味的變化 這六種前三種是據性是假法 據性是假法 前三種就是好香惡香-跟平等香 就是好的不好的 還有就是非好非不好的-那個平等香 這三種它的本身的性質是假法 但是它的體性卻是實法 這樣子它本身就從-兩個部分來說了 後面的和合香是假法 俱生香跟變異香是實法 這一個就說它自己本身-所顯發出來的這種性質 它具有實法也有假法 味塵或者是味境 它的性也是假法 體也是實法 這個觸因為談到說-能造觸就是四大 能造觸的這種四大種當然是實法 所造觸的那七種就是假法 謂能造觸的四大種所變現的 所以七種就是假法了 法處所攝色的這個部分 它是有五種 五種前面的四種唯假法 就是說極迥色極略色-還有受所引色遍計所執色 這四個都是屬於假法 定自在所生色它就是實法 因為定自在所生色是透過修行 得到解脫 能夠自由自在的來變現 能夠自由自在的變現這種-我們就稱它是為實法 因為是解脫者的境界 所以像這樣子把這十一種色法 它是那一部分是實法 那一部分是假法 就是這樣子的一種認識 但是就是要再提醒大家的 這邊所謂的實法 是我們法相唯識學裡邊 是阿賴耶識的種子-所引生出來的一種果法 稱它叫做實法 跟我們佛學裡邊所談到的-一切法皆空 空畢竟空的境界的那一種 實法真實法來說的話 是不一樣的 一個是站在法相唯識學的立場 阿賴耶識的種子所生的-這個部分來說 它是屬於實法 到這邊為止就是整一個色蘊 一個了解 所以我們就知道 我們佛教裡邊所談到的一切法 森羅萬象可以說 物質性的東西 都是屬於色蘊所含攝 色蘊所含攝的包括五根-包括五境包括法處所攝色 這個範圍就是很廣 另外在這個其中 眼根所對的色塵 這一個範圍就是比較小 只不過是其中的十一分之一 的這個範圍而已 因為它是眼根 它是五根之一 它是色塵 就是五境之一 所以眼根所對的這個色塵 這個色塵的色 它的範圍就是比較小 色蘊的範圍它就是比較廣 這樣子的來了解 世間你舉 只要眼睛所看耳朵所聽 乃至於身體所觸的一切 都是外在的 都是屬於色蘊的內容 這一個就是比較好了解 因為這個是物質性 我們容易去了解 容易去觸摸 容易去感受 從第二種的受蘊開始 所談的都是屬於我們的-內心的一種活動狀態 也就是說都是屬於一種心識的-一種心法 心法就是內心的感受 內心的感覺 內心的那一種策劃等等 說起來是比較的難去體會 所以從色受想行識的-這種四法裡邊來說 都是屬於我們唯識學裡邊 能夠去做說明的 你就是在於般若學裡邊 也就是性空學裡邊 我們所讀到的《心經》 它也談到說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一個色它就代表著一個色蘊 色蘊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這個色蘊 後面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受也是受不異空空不異受 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 想不異空空不異想 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這一個就是下面-也就是以此類推 亦復如是 就是跟這個色蘊的說法-是相同的 所以在性空學的立場-般若學的立場裡邊 所談到的五蘊 它是談到畢竟空的境界-來做說明 唯識學裡邊它是談到-以這個阿賴耶識為中心 所談到的這個世間的一切萬法 這一個是談到以法相-的立場裡邊來作說明的 所以這個實法這個假法 所談到的 這個因為立場不同 解說的雖然也叫做實法-也叫做假法 難免會有些混淆 有的時候會弄不清楚 現在色蘊的物質部分是如此 有假實 往後的受想行識也是相同 會有這樣子的一種分類分別 受蘊就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感受 這個感受我們以現代名詞來說 就是你的感情部分的-那一種承受 能接受的不能接受的 這一個就是我們所謂的受蘊 一談到蘊 當然就是說不指單一性的 是兩種以上三種以上的-一種聚合體 它是一種和合體 所以這個受蘊的受 就不只是一種感覺 它是有三種有五種的-這一種感覺性的 所以我們這個地方所談的-看本文 云何受蘊 什麼叫做受蘊 我們講受有三種 就是樂受苦受還有不苦不樂受 就是三種 我們一般差不多-都是以這三受來講 什麼是樂受 謂此滅時有和合欲 就是說你在接觸到境界之後 接觸到了境界之後 當下的後一剎那 接觸的當下是屬於現量境 當然在這個分析分辨上來說-是很快速的 在這一剎那過去之後 你就會感覺到說 我跟這個境界很和合很融洽 在這個和合融洽的情況之下 你會感覺到說很舒服 或者很滿意 這種感覺我們就稱之為樂受 苦受者謂此生時有乖離欲 就是說你在緣取-這個境界的時候 你的內心所起的那一種活動 那一種認識 你有乖離背道而馳 跟自己的意願跟自己的希望 背道而馳 相反 我希望如此 但是所表達出來的 那一種結果 卻是跟我所想的是不一樣 那我就會不高興 甚至有這感覺到有障礙 或者感覺到有痛苦 所以這一個時候的境界 這個時候的感受 我們稱之為苦受 跟自己的理想不一樣 跟自己的希望不一樣 這個就是苦受 所以跟自己的希望就是-背道而馳就乖離了 不苦不樂受者 也不算苦也不算樂 這一個我們一般就稱之為-離二欲 離去了那個和合欲 也離去了乖離欲 就是說它也沒有和合-但是也沒有乖離 離去這二欲的我們因為-沒有和合也沒有乖離 所以我們就稱之為捨受 我們就稱之為捨受 這一個受也就是識之領納 受那裡來的 就是我們內心裡邊的一種 接觸之後的一種感受 接受了外在境界之後-內心的一種感受 內心的感受 就有和合的引生快樂 乖離的引生痛苦 或者也對自己來說 也沒有感覺到喜歡 也沒有感覺到不喜歡 這個就是不苦不樂 這一個是我們在大正藏裡邊 在大藏經裡邊它的本文的內容 下面就是一種比較白話的解釋 受在百法中是屬於心所有法 遍行位的受心所 這個受蘊的受 它本來在我們的-唯識學裡邊來說 它是受心所 受心所是五遍行心所-其中的一種 五遍行心所就代表著 既然叫做遍行心所 它就遍一切的心識 所有的心識八個心識-都會有感受的 八個心識你只要-觸對到境界之後 眼識耳識乃至於第六識 第七的末那識連-第八的阿賴耶識 同樣都有感受 只不過它的感受是屬於苦受-還是樂受還是捨受 像第八識阿賴耶識 它也有感受 只不過它的感受是捨受 它沒有痛苦也沒有快樂 只要你的前面七識緣取境界-之後的種子要存到我這邊 存進來 時間一到它就引生果法 它就是這樣子的一個 一種工作 它的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能夠儲藏種子不壞 時間一到就能夠去引生果法 讓所有的有情眾生 來感受他的自作自受的果報 所以它就是沒有這種苦跟樂 但是前七識就不同了 前七識裡邊就是會有苦樂 乃至於捨的這種種差別 所以它是屬於-五十一個心所法之一 而且它是屬於遍行心所 八個心識都有的 受謂識之領納 所談到的就是說 這個受蘊也好受心所也好 這個受最主要就是領納 就是外面觸對境界之後 所反射回來的那種內心的-一種感受作用 此處所說的識 指的是八識的心王 識之領納這個識代表著-八個心識 從眼識耳識一直到末那識-阿賴耶識 八個心識全部都有 所以它是謂識之領納 就是八個心識 或者叫做八個心王都有感受到 五遍行心所是通於一切識 所以受心所-就與八識全部相應的 那代表著眼識緣取境界的時候 有的時候你看 東西好看的話自己喜歡看的話-可以多看幾眼 表示說你的眼識-在取境界的時候 這個顏色這個形狀 所謂的顯色跟形色 我們眼識看了之後 你感覺到還是可以得到和合 還是可以得到相應 你就想要多看幾眼 但是有的顏色我看了不喜歡 或者那個形狀我看起來不喜歡 你連看都不想看 看了一眼之後你就要閃掉了 這個就是眼識所引生的那種 苦受 我不喜歡看 看東西是如此看人也一樣 這個人因為莊嚴 這個人因為英俊 這個人因為講話好聽 很自然的你的眼識-就想要多看幾眼 你的耳識就想要多聽他的聲音 這個就是一種相應 就是一種樂受的部分 但是有的人我們一看就討厭 看了一眼之後就要閃掉了 不想看到他 避之唯恐不及 他講話的聲音我不想聽 他講不到三句你就跑掉了 那就表示說 你的眼識在緣取這個-境界像的時候 你就是苦受 不想要看他 耳識也就是說 聽到他的聲音的時候 你也引生苦受 因為意見不合 或者講的話太過於誇張 太過於誇大 根本就不真實 你聽了就感覺到太過離譜了 不想聽 像這一種的 或者對方講的惡口所引生出來-的那一種粗暴聲 那就不想聽 這就是耳識緣取-這個聲音之後 所顯現出來的一種苦受的感覺 不喜歡 討厭 所以我們的這一個受心所-它就是會跟八個心王 都會得到相應的 受是領納 或者也叫做領受 或者也叫做承受 或者也叫做受用的-種種的意思都可以講 那表示說你的八個心識-八個心王 在緣取境界之後 你對它的感受對它的承受 是如何 承受的很和合就是樂受 承受的感覺到跟自己的理想-是不相合的 那你就是苦受 這一個受心所是我們有情-的情緒作用 我們的情緒作用 就是個人的心情所引發出來的 有的時候心情好 聽到什麼聲音都好聽 看到什麼東西也都很好看 也沒有什麼樣子的 這個 不能接受 但是如果在心情不好-心情惡劣的時候 正在鬧情緒的時候 說不定看到什麼都討厭 聽到什麼都討厭 甚至有人要拿東西-要給你吃的時候 你都還嫌他很囉嗦 不喜歡 像這一個也都是屬於-我們受心所 所領納的一種對象 像這一個就是我們平常-也容易感受得到自己 我的這個受心所 它所表現出來的 是很和合性的 還是很暴力性的 或者比較暴躁性的 自己也是可以感受得出來 受所領納的外境 有順益境有違損境 有那個順違俱非境 談到的這個是從-我們的唯識學的立場 裡邊來作解說 它叫做順益境 就是說你前面的 這個眼耳鼻舌身意 這個六個心識 在緣取外在境界的時候 你感覺到很隨順 再來對自己也有利益 對自己也有好處 聽到好的聲音 聽到好的音樂 或者聽到對方所講的善語 你聽了之後對自己的修心養性 對自己的道德觀念 對自己的做人處事 也有利益的 你聽了就喜歡 像這一個稱之為順益境 或者吃到東西 或者觸摸到什麼境界 感到很順自己的這種喜好 你就會高興 另外一種叫做違損境 違損就是違背 甚至於受到損害 你就是聽的聲音 看到的顏色 或者形狀 乃至於吃到的觸摸到的 對自己來說都是有受到傷害 或者不滿自己的理想 這一個就叫做違損境 違背了自己的理想目標 或者是喜好 或者損害了自己的-種種利益等等 像這一個就是屬於-苦的一種境界 第三種就是順違俱非 順也是非-違也是非 來說就是非順非違 它也不順它也不會違背 就是等於 就是我們所謂的-捨受的感覺的境界 緣可愛境謂之順益境 緣不可愛境謂之違損境 緣非可愛亦非不可愛境 謂之順違俱非境 也稱之為中容境 原則上就是說你對於自己本身-的感受來說 感覺到說緣取到這個境界-感覺到很可愛 自己很喜歡 自己很高興 這一個就是叫做順益境 所緣取認為不可愛 讓自己不容易接受 這個叫做違損 第三種就是也沒有說它可愛-也沒有說它不可愛 所以也稱之為中容境 就是不偏於可愛的一邊 也不偏於不可愛的一邊 就是我們所謂的就是捨受 如果根據《成唯識論》 它對這個受蘊的解釋 它說受 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 起愛為業 這個起愛 我們的大正藏它是說起欲為境 欲跟愛其實都是一樣的 它的意思都是從貪來做說明 就是貪欲或者是貪愛 所以是欲是愛意思是相同 但是如果從大正藏來看的話 它應該是起欲為業 這邊所談的當然就是像-上面所說的是一樣的意思 用這個起愛為業來作說明 這個受就說明受是-對苦對樂等的一種領納 有起欲愛的作用 只要是順境的話你就會起欲愛 就是起貪愛 你就會染著 染著來講的話 從事物的染著-你就是會佔為己有 你就會說不定會給它買回來 說不定就是給它佔為自己的 如果從人跟人之間的-感情來說的話 也是一樣佔為自己 成為自己家人的一部分 成為你自己所屬的一部分 這個稱之為我所的-一個範圍 我所有的 就是成為自己相關係的人 所以這個中間就會起了染著 就會執著於他 這個就是叫做欲愛的作用 所以人跟人之間-只要有一點關心 有一點關懷 你就會去注意他的動作形態 但是我們人跟人之間 我們就是說還是要保持距離 以策安全 感情太過於融洽 太過於好的話 有的時候又很容易起磨擦 因為太過於關懷 關懷到對方都要-照自己的意思來做 但是對方也是一個人 有他的思考-有他的思想 他是不可能完全依照你的意思 就在這個狀態之下 就容易起磨擦 意見不合 想法不一樣 所以這個起欲愛的話-就會起貪著 起貪染起執著了 如果對於樂受之境未得-即生貪欲希望能得到 已得亦生貪欲希望不要失去 這一個就是我們-從這個貪欲來說苦跟樂 你對於你所喜歡的這個境界 樂受的境界 如果說你還沒有得到的話 你就是一心一意的 想盡辦法的 想要把它得到 想要辦法得到 當然這個也是一種執著性 所以在這個時候你就起貪念 我一定要得到它 我一定要想辦法得到它 以我們現代的名詞來說 就是不擇手段也要佔為己有 的那一種貪念貪欲 已得 好了已經得到了就在你身邊了 是屬於你所有的 的人或是你所有的東西 已經是屬於自己所有的 還要貪 貪什麼 貪不要失去 不可以失去 已經有的東西 不管是打壞了也好 被人家偷走了也好 這個都是不可以的 所以就會已得也亦生貪欲心 希望不要失去它 此是依苦樂之受而生起的 這一個完全都是因為-你的苦受跟樂受 如果有的你就會起高興了 如果是失去的或者是-不能夠得到的 我們就稱之為苦受 所以說這個受 就有這個起愛的作用 它在感受觸對境界-你就會起這個貪愛貪著 或者貪欲的這麼樣子-的一種心態出來 像這一個我們-不管是對人是如此 對外在的一切事物東西-也是如此 所以為什麼會有-很多的感情的問題 發生了一些悲慘的結局 或者我們的東西事物-有的時候會被偷了 甚至於如果有人把門打破了 我們都會很生氣 原則上都是同樣的 同這個貪欲所引生出來的 但是我們現在也因為-學佛的弟子很多 所以大家也懂得如何放下 也懂得不要執著 所以有的時候東西打破了 我們都會說沒有關係 歲歲平安 把這個打碎的碎跟我們的-每一年的歲就給它合音了 變成是歲歲平安 每一年都很平安 不因為現在打破了這個東西 而難過而傷心 就不必要這樣 所以舊的有去新的有來 代表著說 世間的事物本來就是無常 無常的事物你打破了-也不用那麼傷心 現在這個舊的已經打破了 當然你如果還須要的話 那你就可以再買一個新的 如果不須要的話 那也能夠騰出一個空間出來 說不定就是所謂的-賽翁失馬焉知非福 不一定這個壞了-以後來的會更好一點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太過於執著 太過於悲傷 這一個這樣子的一種心態 其實就是我們佛學裡邊所說的 要放得下 能夠放得下 你才能夠有這個勇氣 才能夠拿得起 才能夠提起精神來 鼓起勇氣起來 如果經常留在於那個悲傷之中 懷恨之中 那很多很多的好的機會 都會讓它失去掉 所以從這一點裡邊我們了解 世間的無常 難免都會在我們的身邊-顯現出來 你只要稍微懂得一點佛理 再加上多觀察你四周圍-的一些變化 你就能夠懂得佛陀所說的 真的是真理 都是能夠讓我們去省思的 來提醒自己 我們要如何來掌握現在 要如何的來向善向上的來努力 接下來看的這一段 就是說受它有三受有五受之別 三受的名稱就是苦受樂受 還有不苦不樂受的捨受 三種 如果一講到五受的話 就是三受之外再加一個憂受 再加一個喜受 加起來變成苦樂憂喜捨的五受 其中苦樂二受-是與前五識相應的感覺 憂喜二受-是與第六識相應的知覺 這個地方所談到的說 苦樂這一對的感受 跟憂喜這麼一對的感受 在於我們的心識裡邊 它有些什麼不一樣的 這裡所談到的 原則上苦樂 就是配合前五識來說的 因為前五識所面對的-是外在的一切境界 你就會引生快樂跟痛苦 與第六識相應的-這種知覺的話就是憂跟喜 這個是內心裡邊的一種感覺 內心的憂跟內心的喜 有的時候是不容易表現出來的 苦跟樂在於我們的動作行為 或者我們的語言姿態上面 就可以表現了 但是憂跟喜是內心的-是第六意識的 所以是兩者不太相同 捨受的話是前五識的也好 是第六意識的也好 都是一樣可以相應 所以這個是我們一般都只有講 苦樂捨 就是配合前五識來說容易了解 憂跟喜是內心的知覺-比較不容易了解 所以一講到五受才有談到 原則上都是講三受 就不談到憂跟喜了 有關於這個受 除了三受五受之外 這邊還談到十八受 十八種的感受 怎麼說 受隨所依根的不同 可分為眼觸所生受 乃至於意觸所生受的六受 就是說眼根 在緣取外在境界的時候 你會引生苦樂捨 耳根在緣取聲音-這個境界的時候 也會有苦樂捨 所以等於眼所生受 耳所生受 乃至於鼻舌身意 這個稱之為六受 而每一受當中都有苦樂捨 所以三六就是十八 所以加起來對於我們的-前六識來說 你總數加起來 就稱之為十八種感受了 眼睛看東西顏色形色 你看了之後 你就是有苦樂捨 所以我們如果去逛街 去百貨公司 有的人每一種東西-都看的很高興 每一種顏色也看的很高興 但是有的人他都不屑一顧 連看都不想看 連眇都不想眇 也是有 他感覺看了這個眼花瞭亂-他不想看 或者看了對我們來說-我又不需要 我又不用買 所以他就感覺到-我連看都不想看的 都有 所以這個受就是從眼根來說 或者耳根聽聲音 鼻根來嗅香 舌根來嚐味道 吃東西也是一樣 好吃的我就多吃幾口 不好吃的連吃都不想去吃 連夾筷子都不想動 那這個意識的也一樣 內心裡邊感覺到是高興的-還是不高興的 所以這個六受各有三受 總共加起來就有十八種受法 十八種的受蘊的感覺了 二十頁這裡它就畫了一個圖表 這一個圖表也就是有十八受 從眼耳鼻舌身意 每一種都對著一個-苦受樂受跟捨受 所以我們所畫的這一些線 每一種都三條 所以六個心識加起來-就有十八種受了 五受中除了捨受之外 苦樂二受是生理上的受 憂喜二受是心理上的受 因為前面是說 一個從前五識 前五識當然是依於前五根 前五根其實說起來-就是我們這個身體 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 乃至於我們這個身體的四肢-都算在裡面 所以苦跟樂既然是五識-的一種感覺 當然就是我們這個五根-所面對的境界 就是我們這個身體 也就是生理部分所感覺的-一種苦跟樂 憂喜因為它是跟第六意識相應的 第六意識它是心法 內心裡邊的感受 所以當然它是屬於心理的部分 那這樣子的分 就是配合我們前面說的 因為以這個前五識是色身上-的感覺器官 五根所領納的受就名之為身受-身體方面的一種感受 第六意識它是心理活動 心理活動它當然所感覺的 意識所領納的這個受-也就稱之為心受 內心的感受 所以我們一般外在的容易感覺 你一高興說不定-聲音就特別的高揚 一高興說不定-身體就特別的輕快 這個都容易感覺 那你在痛苦的時候 講話都低沉 眼睛都睜不往 甚至於呼吸就特別的急促 甚至於講話就不耐煩 你的手腳動作就特別的笨重 這個容易感受出來的 所以苦跟樂就從我們的前五識 前五根來說 憂跟喜就從我們的內心-來作說明 其實若以現代觀念來看 受相當於心理學上的感情作用 也相當於現代辭彙裡邊-所講的感受 你的感覺到這裡 就是我們整一個受蘊-的一個內容 一講到受就知道我們能夠-去領納承受 我們的前六識緣取的-外在境界之後 你有苦受樂受憂受喜受-還有捨受 甚至於從眼耳鼻舌身 所面對的境界裡邊來說 它每一個心識都有三受 這個三受加起來 總共就是十八種受 這個你的內心裡邊 是如何感受的呢 了解了這一段文之後 平常有的時候在遇到境界的話 自己反觀一下 我現在到底是什麼感受呢 是苦還是樂還是憂-還是喜還是捨 很容易感受的出來的 尤其是自己來感覺自己的話 那最好平常多一點樂受 平常多一點喜受 讓我們的身心都能夠得到 快樂輕安舒適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