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地藏經 50 主講者:見岸法師 地藏經 第五十集 各位法師 各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這一堂課 繼續上一堂講到的 七百二十六頁 大正藏十三冊七百二十六頁 中欄的部分 我們上一堂最後 很快的提到 上欄甲八的部分 是地藏菩薩接受了 接受了這個與會大眾 菩薩聲聞天龍八部等的供養 那麼接受了供養之後 接著他就把這些供養 回施給釋迦牟尼佛 所以甲八可以分成這兩科 乙一跟乙二 乙一是接受供養 乙二是回施供養 乙二就從倒數 上欄倒數第四行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這邊開始 那麼他要奉養 回奉釋迦牟尼佛的時候 說了一個偈子 說了一個偈子之後 他就頂禮佛足 所以釋迦佛接受了他的供養 同時也說了兩個偈頌來讚歎他 就是中欄的這兩句偈頌 他說起堅固慧清淨心 滅諸有情無量苦 施眾妙樂如寶手 能斷惑網如金剛 這裡面有一些譬喻 他就譬喻什麼呢 地藏菩薩的智慧很堅固 那用清淨心 這個堅固的智慧 來作什麼 來滅除有情眾生的無量苦 所以從這邊也可以了解 滅苦是要由智慧來的 要由清淨心的智慧而來 才能夠滅苦 如果沒有清淨心的智慧 雖然我們修學了一些善法 可是煩惱未斷 那只是一種 一種生滅法而已 那個滅惡法 增長善法 那同時我們惡法又會生起 惡法生起 又讓我們的善法不能生起 就滅除了惡法 所以它只是一種生滅相 不是真的能夠得解脫 所以必需要靠什麼 堅固的智慧 清淨的心 來斷除煩惱 才能夠真正的滅無量苦 接著佛陀也有講 這個地藏菩薩 布施給眾生的這些妙樂 如寶手 寶手就是什麼 他無量寶 財寶 無量寶物都能夠從手中 湧現出來 所以他可以布施給眾生 種種的妙樂 而且他能斷眾生種種的煩惱網 就像金剛 金剛很銳利 可以切割一切的硬 堅硬的石頭 所以就像這個惑網 那麼堅固難斷 透過金剛就能夠斷 起大悲慧具精進 善持妙供奉世尊 地藏菩薩還是具足大慈悲的 而且具足清淨心的 大悲慧 精進心 才能夠怎樣呢 把他所得到的妙供 來回奉給釋迦牟尼佛 如果不是有大悲慧 沒有這樣的智慧 那就不是菩薩了 那如果沒有這樣的智慧 作不到能夠回奉 能夠回奉的菩薩 是具足大智慧的 以海智救苦眾生 登諸趣有無畏岸 就用像大海一樣的智慧 來救度眾生 讓眾生能夠登諸趣有無 有 登諸趣有 趣有就是三界 三界六道眾生 六道三有 能夠怎樣 達到什麼 無畏岸 沒有恐懼害怕的彼岸 那無畏岸就是彼岸 登諸趣有彼岸 那什麼在三有當中的彼岸 從此岸能夠到彼岸 這個是釋迦牟尼佛 來讚歎地藏王菩薩的 到這裡就結束了 第八點 第八大段 供養及回施就到這裡 下面是第九段 那麼第九段也是這一品的 倒數第二段 他要說什麼呢 就是地藏菩薩要說一個法 前面布施供養都結束了 感覺上已經告一個段落 那這個時候地藏菩薩要說法 那這個說法是要說什麼法 說咒法 是明咒 說明咒 那麼要說明咒 以及這個咒的種種功德 最主要說這個咒的功德 種種功德 那為什麼要說咒呢 因為咒其實代表菩薩的心法 為什麼是代表菩薩的心法 其實我們看這個咒語 如果從梵文翻譯成漢文的時候 你會覺得 它不是有文義這麼連貫 是因為它是短短的字句 短短的字詞的連 貫連 那這個字詞的貫連 就是為了要說明一個複雜的 廣大複雜的一個功德 或是這個法義 譬如說像我們漢文的偈頌一樣 我們這個偈頌短短的兩個 兩句偈頌 釋迦佛來讚歎地藏菩薩 其實我剛剛解釋的是 消文的是很快 如果真的要詳細解釋 每一個字都可以說得很詳細的 又可以說很多的 比方堅固慧 堅固慧 慧如何是堅固的 堅固代表什麼 怎麼樣的慧是堅固的 怎麼樣的慧是不堅固的 還有種種的法義 義理可以再分析 但是因為這個內容 世尊用偈頌的方式來說 那只是用一些字 甚至譬喻 然後說明很深的道理 可是它是很短的 那如果我們通達了解了 只要把這個短短的 兩句偈頌記起來 就能夠知道釋迦佛 如何來讚歎地藏菩薩的功德 所以同樣的道理 這個咒語 這個陀羅尼也是這樣 陀羅尼又稱為總持 總持就是能夠總持一些佛法 而不忘失的意思 所以最主要是不忘失一切法 那古德要能夠不忘失一切法 菩薩們要能夠不忘失一切法 他必需要想辦法 把它憶持在內心 所以除了把它從頭到尾 完整的背誦之外 能夠背誦偈頌 也是最好的方式 所以我們看中阿含經 每一品的前面都有短短的偈頌 那這個短短的偈頌 就是把每一部經的經名 作了一個串連 作了一個串連 就把每一個經的名字 串連起來成為偈頌 那如果你可以把這個每一品 中阿含經的每一品 每一卷之前的這個偈頌背起來 那你幾乎就是背起來了 中含經兩百部經的 所有的經名 所有的經名 可是你在看這個偈頌的時候 會覺得好像沒有 那個詞意不連貫 因為中含經的這個頌 都是經名的串連 所以你會覺得詞意不連貫 但是它內容是具足的 內容只要記得的話 你內容就能夠記得 記得就通達 所以陀羅尼也有這個意義在 所以同樣意思 如果我們為什麼祖師大德 要我們不翻 你翻出來了 詞意上以漢文的文法來看 會覺得不串連 沒有關連性 可是它每一個字 每一個名詞 都有它的代表意義 它所要表達的深意 所以用這個陀羅尼 用這個咒 地藏菩薩說這個咒 那其實它的內容 就是有一些代表意義 那這個法 只有透過法 才能夠怎樣呢 斷我們的煩惱 只有透過這個法的光明 才能夠攝受一切鬼道眾生 或是一些惡道眾生 只有透過這個法的光明 才能夠讓一切眾生得到智慧 所以這叫做明咒 咒 明咒就是智慧之咒 透過這個咒語 能夠增長我們的智慧 這是我們首先要先了解 為什麼在這裡 突然地藏菩薩說法 而不說義理 不說我們平常了解的文詞之法 而要說咒來代表法 也就是把廣大無邊的法義 透過短短的文句 來作簡要的表達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 即從座起而白佛言 大德世尊 我當濟度此四洲渚 濟度就是救濟度化 這四大洲渚 渚就是水中的沙洲 水中的沙洲 那四洲渚講的就是娑婆世界 這個四大洲 世尊弟子 一切苾芻 苾芻尼 鄔波索迦 鄔波斯迦 就是優婆塞優婆夷 令其皆得增長憶念 令這四眾弟子 都能夠增長憶念 這個憶就是憶持不忘 念就是銘記不忘 那意思是一樣的 憶持在心 銘記不忘叫憶念 增長他們的記憶力 增長守護憶念 增長壽命 增長身體 增長無病 增長色力 增長名聞 增長資具 增長善友 增長弟子 這裡面除了自己的 個人的這一個記憶理解之外 壽命身體這個色身的無病 壽命身體無病色力 這個都是屬於四大的 名聞 資具 這是我們的名譽 還有生活中的物資享受 還有眷屬 親友弟子 這都是眷屬 都可以增長 另外還可以增長修行的功德 比如淨戒 多聞 慧捨 智慧 增長淨戒 多聞慧捨 還增長妙定 增長安忍 增長方便 波羅蜜 種種波羅蜜善法 還有增長覺分 七覺分 七覺分是可以得見道位的 透過七覺分可以得見道位 所以稱為覺分 聖諦光明 四聖諦法 增長趣入大乘正道 增長法明 增長成熟有情 這個法明是什麼 法明 在大日經裡面 有這個法明 法明道的一個記載 其它經典幾乎很少提到法明 只有這個十輪經 這個法明指的是 類似於如來藏心 就是我們眾生自心本覺 本覺之心 本覺之心不生不滅 本覺之心不生不滅 能夠安住在智慧光明之中 所以叫法明 這個明是智慧光明 那個法指的是 本覺不生不滅之法 也就是說 我們眾生都有一個 不生不滅的本覺之法 然後它能夠產生大智慧光明 這叫法明 那這個是在大日經疏裡面 有提到的一個名相 很少聽到 增長成熟有情 能夠成熟眾生 增長大慈大悲 增長一切白法 一切白法就是善法 增長妙稱遍滿三界 妙稱 好的名譽 遍三界當中的名聲 增長法雨普潤三界 這個善法 這個出世間法 善法 一切法如這個什麼 下雨 大雨一樣 可以滋潤三界有情眾生的內心 增長一切大地精氣之潤 大地的精氣 就是這個地力 這個大力可以增長一切 植物動物礦物 都在大地中而得生長 增長一切眾生精氣善作事業 指眾生的氣力 一個大地精氣是指土地的豐饒 眾生精氣是指眾生的身心健康 眾生的氣力才能夠 眾生有善精氣才能夠善作事業 增長正法精氣善行 指的就是說 佛陀的正法能夠有力的 有力的能夠充滿在這個世間 讓眾生能夠修行善行 增長智慧光明 增長六到彼岸妙行 就是六波羅蜜 增長五眼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跟佛眼 這個法眼跟慧眼的分別就是 慧眼是二乘 阿羅漢的智慧 法眼是菩薩的智慧 因為這個慧眼代表的就是什麼 空性的智慧 不生不滅的智慧 法就是一切法相分別 那只有菩薩 才能夠得一切法相分別 所以菩薩是法眼 增長灌頂 增長生天涅槃 這裡就是 地藏菩薩能夠讓 救度四大洲的四眾弟子 能夠救度四眾弟子 讓他們都能夠增長種種的善法 不僅增長自己色身的健康 四大的調和 也增了他種種修學過程當中 應該具足的功德善法 都能夠增長 最後能夠得生天涅槃 那他如何來濟度這些眾生 這些弟子們 他說所謂有名 有一個法叫做什麼名字 叫做具足水火吉祥光明 大記明咒總持章句 這個很長 這個名詞很長 但是明咒就是總持 章句就是指它的內容 一段一段的內容 大記明咒就是說 這個咒語 這個咒語是很殊勝的 而且這個咒語是什麼 吉祥光明的 這個咒語是能夠具足水火 具足水火就是這個 這個咒語能夠怎樣 能夠有力量 水火是世間裡面 最有力量的兩種元素 我們說地水火風 所以它具足水火就是說 這個明咒有力量 而且可以產生吉祥光明 而且給眾生 給予眾生一個什麼 這個智慧 一個強而有力的智慧 就是大記明咒 這是總持章句 這樣的總持章句 是地藏菩薩過去 在很久以前 殑伽沙等佛世尊所 親受 親承受持此陀羅尼 他親自從其他諸佛那裡 得到了這個陀羅尼咒 能夠讓 增長一切的善法 白法就是善法 增長一切種子 根鬚芽莖枝葉花果藥穀 精氣滋味 增長雨澤 增長有益地水火風 這個就特殊了 這個陀羅尼咒 不是只有增長眾生的善業功德 它對於無情物 世間的依報環境 它也能夠增長 所以才叫大記明咒 那個力量太大了 他可以增長這個大地的 一切的一些能量 甚至一些物質資具 能夠讓它充足 沒有匱乏 還增長這個雨量 雨澤滋潤一切土地 增長地水火風 整個時節 節氣的調和 地水火風 增長有益地水火風 是指節氣的調和 增長喜樂 眾生的喜樂 增長財寶 讓眾生能夠具足這些財寶 增長勝力 增長一切受用資具 外在外物的一切 有力量的東西 能夠得到受用的資具 都能夠得到增長 所以結最重要的是 這個陀羅尼 能夠讓令一切智慧猛利 破煩惱賊 所以我們如果多念誦幾遍 常常念誦 也可以讓我們得什麼 智慧 能夠破煩惱賊 那下面就是這個咒語的 咒語的一個內容 咒語的內容 其實我們也就不再解 也沒辦法解釋 沒有辦法解釋 那個必需要從梵語當中 再去 再去分析這個字義 來理解它的道理 那事實上要持咒 我們也不需要作這個 學術性的分析 只要各位就著這個經文 這個經文以它的音 來念誦 那有些細節的音 大家也就不需要 太去花很多的心去研究 佛法講的是心法 最重要是內心 對地藏菩薩的信願 如果對地藏菩薩沒有信願 即使依梵文 以巴利文把這樣的一個咒文 拆字拆得很好 可是沒有信願 這個一樣是沒有用 沒有任何的功德 那麼如果說 我們對這樣的一個咒語 念起來很艱澀 那我們就可以念我們所熟悉的 地藏王菩薩聖號 或是滅定業真言等等都可以 那這裡只是 這部經要為我們說 地藏菩薩曾經 有在其他諸佛那邊 學到了這樣一個 總持章句 那這個咒語其實是地藏菩薩 在護念眾生 他自己所持的 不是要我們這樣持 才能夠滿願的 而是他有這樣的學習 他過去生在諸佛世界 學習到 受持到這個陀羅尼 那這個陀羅尼 他是用這樣的陀羅尼 來護念一切眾生 滿眾生願的 所以我們不會念不會受持 是沒有關係的 所以我們這個部分 就直接省略 我們看下欄的這個偈頌 善說能淨諸有塵 善說能淨鬥諍劫 善說能淨濁惡意 善說能淨濁大種 善說能淨濁惡味 善說能淨濁惡氣 它的意思是說 這樣的一個咒語 能夠清淨我們娑婆世界 種種的染污 包括這些塵沙 這些鬥諍 五濁惡世的惡念 大眾的惡念 或是我們染著的四大種 或是種種的不好的氣味 惡氣等等 這些都能夠清淨 如果常常持這個咒 地藏菩薩持這個咒 能夠清淨這些污濁的 惡濁的這些種種環境 善說能滿諸希望 善說能成諸稼穡 善說能令一切佛 如來世尊所加護 善說又能令一切 菩薩加護而隨喜 這裡又從另外一個角度說 就是說能夠滿 善說這樣的陀羅尼 能夠滿眾生所有的希望 能夠成熟種種的莊稼 就是稼穡就是這莊稼 就是這些稻糧 這些植物 這些穀物 又能夠讓一切佛 一切如來世尊來守護我們 來加護我們 又能夠令一切菩薩來加護我們 甚至是隨喜讚歎我們 這是指說這樣的一個咒 這樣的咒的一個功德力 那地藏菩薩接著說 世尊如是 佛陀也是這樣 佛陀 世尊 對不起 這邊應該是 他稱呼了一下世尊的名號 就是說如是具足水火吉祥 光明大記明咒總持章句 他說就如是就是翻成像這樣 像這樣我已經具足了 我具足了這個總持章句 我於過去 地藏菩薩在過去殑伽沙等 諸佛世尊所 親自受持這個陀羅尼 能夠令白法增長 這個跟中欄後面的經文 是一樣的 它能夠增長一切白法 然後乃至增長一切受用資具 他說 再重覆一次 他再反覆重覆 他這個陀羅尼的一個功德力 他對眾生的一個救濟 是怎麼樣救濟 他說大德世尊 此陀羅尼普能濟度此四洲渚 世尊弟子一切苾芻及苾芻尼 鄔波索迦 鄔波斯迦 其皆得增長憶念 廣說乃至增長一切受用資具 這個就是再重覆一次 再重覆一次前面的經文 這個陀羅尼 能夠令世尊的甘露聖教 熾然久住 利益安樂三界眾生 地藏菩薩本身受持成就了 這個陀羅尼 他這個陀羅尼成就之後 他再以這個陀羅尼力 來利益眾生 他能夠讓世尊的教法 甘露聖教 就是釋迦牟尼佛法的教法 像甘露一樣 能夠滋潤眾生的心 那這樣的甘露聖教 能夠永久的住在世間 熾然代表是盛大的這樣 熾然代表 因為熾然是指火很盛大 那自然是表示佛陀的教法 很盛大 永住世間 永住世間的目的 是要利益安樂有情眾生 到這裡為止 是第九科 甲九 是地藏菩薩 地藏王菩薩他說明了 這個他所受學的明咒 以及他用這個明咒 有具足什麼樣的功德 他用這個明咒 來護念眾生的過程 好 最後就是這序品的最後一段 甲十 甲十應該是這個過程 要結束了 那天女就來讚歎地藏菩薩 讚歎地藏菩薩什麼呢 因為這個明咒 她們聽了之後 他們覺得這個得未曾有 所以覺得地藏菩薩 已經得到般若 地藏菩薩的般若智慧非常殊勝 那釋迦牟尼佛就用九個譬喻 來重覆讚歎一次 所以他有一點後記的這個 最後的一種記載 記載說當時在這個大會當中 天女如何來讚歎 那世尊如何再用譬喻 重覆再讚歎一次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 演說如是大記明咒總持章句 他說 說這個章句的時候 佉羅帝耶山 這個法會上面 這個說法處 普皆震動 俱胝天樂 不鼓自鳴 天上響起種種的天樂 而且還下下來 無量的妙香花跟珍寶 雨就是下下來 雨無量種天妙香花及珍寶等 一切眾會咸悉驚躍 都感到非常的驚喜 非常的踴躍 內心踴躍 內心的踴躍 這是一種無法說出來的歡喜 他們就是得希奇 得未曾有 這個時候與會大眾 有一些天女 這些天女的名稱是 大吉祥天女 具大吉祥天女 大池妙音天女 大堅固天女 具大水天女 放大光天女 而為上首 是以這幾位天女為代表 可能這幾位天女的福德比較好 以他們為代表 那總有一萬八千位天女 她們對於四大種皆得自在 什麼叫做於四大種皆得自在 也是說 這些天女對於四大 這個色身四大 已經離垢染而得自在 所以她是色界天 已離五欲 離欲樂 五欲之樂的染著 所以叫做得自在 四大種得大自在 從座而起 稽首佛足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她們跟佛陀說 希有大德 甚奇世尊 這是讚歎佛陀的話 我等雖於諸四大種得自在轉 而不能知是四大種初中後相 生滅違順 如此大士已得微細甚深 般若波羅蜜多 能善了知是四大種 初中後相生滅違順 這是她以她們天女自己的情況 來跟地藏菩薩校量 她說 她們雖然對於四大色身 能夠自在 沒有染著垢重 但是她不知道這個四大種 她們色身剛開始產生出來 以及這個產生的過程 到最後消失的這個初中後 整個過程的相狀 四大種的相狀 生滅的相狀 她們是不清楚 她只知道 她們可以很自在的呈現 生滅違順 這生滅相 她們是不能夠怎樣 很順暢的 很自然的 去觀察到它這個生滅相 四大種的生滅相 可是地藏菩薩 因為他具足甚深的般若智 具足甚深的般若波羅蜜 所以他能夠了知到 四大種 不論是誰 眾生的四大種的 這個初中後相 整個生滅的過程 還有他生滅的順與不順的過程 他都能夠清楚了知 那麼這個天女為什麼突然講出 這樣的話 也就是說 她們感受到 從前面一直聽地藏菩薩說 還有釋迦牟尼佛的說法 地藏王菩薩的回應 她們知道地藏菩薩 是具足大般若智慧 為什麼具足般若智慧 因為也只有對於四大種 能夠掌握它的生滅 不為四大種所拘束 而能夠自在的運用四大種 才有可能在這個色界 欲界當中 尤其是欲界的大地當中 能夠隨地藏菩薩的願力 生出種種的珍寶 生出種種的苗稼果實 能夠滿眾生種種的願 因為這些植物也好 礦物也好 這些作物也好 這些財富也好 都是色法 是色法 都是有為法 都是生滅法 所以都是四大種的範圍 地水火風四大種的範圍 那麼也只有對地水火風四大種 能夠運用自如 知其生滅相 知其初中後相 地藏菩薩才能夠如此的巧妙 巧妙的運用 運用這樣子的一個方式 來教化眾生 那麼這些天女她自己有所感受 她們雖然是色界天女 對四大種已經得自在 但是是不能了知 就是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沒有辦法運用的很巧妙 那所以就像有些人 他會開車 他不見得了解汽車的組合 不了解汽車的構造 不了解這個汽車的動力學 甚至不了解這個油 甚至有人不曉得 用汽油跟瓦斯 不一樣的燃料來開車 有什麼差別 可是他會開車 開得很好 運用自在 這就像天女一樣 不了解 可是她 她可以自在變化 自在變化 所以她們有這個感受 所以跟佛陀說 唉呀 這個地藏菩薩 真的是具有般若波羅蜜多 才能夠了知四大種的 種種的生滅變化 種種的初中後相 那佛陀就接著她的話 接著天女的話說 如是如是 天女 此善男子已得微細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已善能了 能善了知 是四大種初中後相生滅違順 確實是照你所講是這樣 那麼接著佛陀就講出九種譬喻 天女這樣講還不夠 佛陀再講出九種譬喻 他說天女當知 如如意寶 如如意珠具足眾德 能雨種種上妙珍寶施諸眾生 就像這個如意寶珠 它具足種種功德 所以這個如意寶珠可以產生 產生種種的珍寶來布施眾生 那地藏菩薩 此善男子指的是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也是這樣 能夠雨種種覺支珍寶施諸眾生 好 這個覺支 這簡單就講著七覺支 可以讓我們覺悟證道的法 法門 那這七覺支就用如意寶珠 來譬喻它 所以如意寶珠可以產生 種種的珍寶 眾生如果學得地藏菩薩 所教的七覺支 那這個七覺支法 也能夠生出種種功德 這個法在十輪經後面 就會提到 所以下面佛陀講的法 其實都是為 後面十輪經的那幾品 來作一個鋪陳 作一個鋪陳 第二個譬喻 如寶洲渚 就像在寶洲渚 種種珍寶充滿其中 那大海中如果有一個島嶼 一個小島裡面 充滿了種種的珍寶 那地藏菩薩也是這樣 他成就種種覺支珍寶 也是來譬喻覺支珍寶 第三個如天波利質多羅樹 眾妙香花之所嚴飾 多羅樹就是很高大的植物 經典裡面常常有多羅樹 有的說七尺 有的說八尺 多羅樹很高大 這個多羅樹上面 有種種的妙香花 是很殊妙的香花 我們所不太能見的這些 見不到的這些妙香花 所莊嚴的 那這個地藏菩薩也是這樣 種種微妙佛法珍寶 而自莊嚴 如果這個妙香花來莊嚴 這個多羅樹 那種種的功德 佛法 佛法的功德 像珍寶一樣的 佛法的功德 來莊嚴地藏王菩薩 表示地藏王菩薩 他是個補處菩薩 他這個不願意成佛的菩薩 他的功德幾乎等於佛 可是他不願意成佛 所以他的功德是非常的圓滿的 第四個譬喻 如師子王 一切畜獸無能驚伏 此善男子亦復如是 一切眾生無能驚伏 他如同師子王 一般我們在用師子王 是譬喻世尊 世尊用師子王 來譬喻地藏王菩薩 那可見地藏王菩薩的地位 還有釋迦佛 對地藏王菩薩的重視 第五個 譬如明日 能滅世間一切昏暗 此善男子亦復如是 能滅一切眾生惡見無明昏暗 太陽能夠滅世間暗 所以這個太陽如同智慧 智慧能夠滅除我們的煩惱 愚痴惡見 無明這些昏暗 譬如明月於夜分中 能示一切失道眾生平坦正路 正路 隨其欲往皆令得至 月亮如果在這個沒有雲的時候 它是很亮的 那個路 如果都看得清楚 可以照耀大地 讓這個在趕路的人 在走路的人 都能走在平坦正路上 而且走到他想要去的地方 那佛陀用這個明月 來譬喻地藏菩薩 也是這樣 那於無明夜 這個黑夜就是什麼 譬喻無明 這無明夜能示一切迷三乘道 馳騁 馳騁生死曠野眾生 三乘正路 隨其所應 方便安立 令得出離 這一段文字的一個翻譯 要注意一下 他是指說 地藏菩薩能夠在這無明夜 無明的黑夜 很黑暗的黑夜 示一切迷三乘道 馳騁生死曠野眾生 三乘正路 應該是他能示 能夠指示出三乘正路 能指示說三乘的正路 就是告訴我們這些 無明充滿的眾生 三乘 聲聞緣覺佛 佛乘 這三乘的正確的修道之路 那麼為什麼要能夠指示我們 三乘正路 因為我們眾生是什麼 迷三乘道 我們對於三乘道已經迷路了 迷路之後 馳騁生死曠野 曠野 我們是馳騁生死曠野的眾生 馳騁就是奔跑 奔跑 就像馬 馬奔跑就叫馳騁 我們就在生死輪迴當中 跑來跑去 就在曠野當中跑來跑去 我們就是這樣的眾生 所以等於是地藏菩薩 在無明暗夜當中 指示我們這些 在生死輪迴奔跑的眾生 一條什麼 三乘正路 指示我們這個三乘正路 隨其所應 方便安立 隨著我們所相應的法 方便安立種種的修道方法 讓我們出離 這是第六點 第六個譬喻 譬如明月 第七個譬喻 譬喻是譬喻大地 大地一切種子樹山稼穡地身 眾生之所依止 這大地是所有的植物 所有的這個 那個山 種子植物山河流等等的依止 那地藏菩薩也是 因為這個大地是眾生所依止 眾生要依著大地而生存 那所以大地不僅是這些 無情物 種子山河 這個苗稼 這些的所依止 也是有情眾生之所依 那地藏王菩薩他也是這樣子 他是一切殊妙菩提分法 之所依止 殊妙菩提分法 就是菩提就是正覺 我們要得到正等正覺 我們要依止誰呢 要依止地藏王菩薩 所以地藏王菩薩譬如大地 第八個要譬如什麼 譬如大寶妙高山王 這個山非常的高大 非常的殊妙 善住堅固 無缺無隙 它在這個山非常的堅固 這個山很堅固之外 而且沒有缺點沒有縫隙 沒有缺塊 沒有一個缺角 也沒有縫隙 那這個比喻地藏王菩薩 也是這樣 他善住哪裡 善住一切不共法 佛法 這個不共佛法用堅固 這個山很堅固 表示佛法也是很堅固 一切不共佛法 不共外道 不共二乘 這個不共指不共外道 也不共二乘 因為佛是不共二乘 那麼由不棄捨眾生故 名曰無缺 為什麼是無缺呢 因為地藏王菩薩不捨眾生 沒有把一個眾生給漏掉的 叫無缺 一切善根皆善施與諸眾生故 是名無隙 沒有縫隙 為什麼沒有縫隙 他所有的善根功德 他都要布施給誰 都布施也所有眾生 為了眾生 讓眾生能夠得到安樂 所以叫無隙 所以這個無缺無隙堅固 堅固 無缺無隙是三種 大寶妙高山的特色 那用這個大寶妙高山 譬如地藏王菩薩 堅固譬如地藏王菩薩的 所成就的不共佛法 然後無缺無隙 來譬如他如何來不捨眾生 如何來利益眾生 第九個是譬如虛空 譬如虛空 一切眾生皆所受用 此善男子亦復如是 一切眾生皆所受用 虛空 虛空 因為虛空的關係 所以一切眾生才能顯現出來 才能夠容受一切眾生 那所以才有所有的這有情無情 三界六道 六凡四聖 這些都是要在空性當中 才能夠成就的 如果不是空性 那就不可能成有這麼多的 種種的法 所以地藏王菩薩也 他的功德力如同虛空 如同虛空什麼意思呢 就是任何的眾生 都可以在地藏王菩薩這邊 得到他所能受用的法 就像這個空 你不能說它是大或是小 這個空如果以杯子的 空杯子來講 這個空是小的 以一個房間的空來講 說這個空是大的 可是杯子的空 他可以一樣 可以裝一些水 裝了這個份量的水 這個房間的空它可以裝一樣 更多的水 更廣更 範圍更大的水 所以不同的空 它可以容受不同的內容 這沒有固定性 沒有說它一定是多少 所以地藏王菩薩的功德 也是在這 他不能說他要度多少眾生 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度眾生 這個就相應於前面 他示現種種身來教化眾生 是一樣的 什麼樣的眾生 他就可以從地藏王菩薩這邊 得到他所相應的利益 所相應的功德 說他所要學習的內容 他都可以透過 地藏王菩薩來學習 地藏王菩薩也會看 依他的根基 來作種種不同的示現 或是不同的 種種不同的教化 或是種種不同的滿願 滿他的願 那給他利益安樂之後 眾生就容易內心柔軟 而去惡向善 這就是地藏法門 所以有人在說 地藏法門是什麼 地藏法門是什麼 地藏 地藏 大願 大願地藏王菩薩 他的願力如大地 容受一切 所以他容受一切眾生 容受一切眾生的種種差別業 然後從眾生的 種種差別業當中 引導眾生出離苦海 這個就是地藏法門 無所揀擇 不會揀擇一切眾生的 就像大地不揀擇一切 這個一切物 不揀擇一切物 所以譬如虛空這個譬喻 才是最究竟的譬喻 前面種種譬喻都是從 某一個特點 某一個角度 可能從這個覺支 他可以教導眾生覺支法 這個角度 或是能夠有威德 能夠降伏煩惱這個角度 或是他能夠滅世間昏暗 這個角度 或是能夠引導眾生 出離三界這個角度 或是他不捨眾生這個角度 前面八個願其實都還是 各自有各自的特點 那第九個願 這第九個譬喻 對不起 前面八個譬喻 都是從某一個角度 某一個色點來說的 第九個譬喻等於是總說 是一個很完整的譬喻 就是虛空 以地藏菩薩的功德 用虛空來譬喻 所以一切眾生 都可以受用到他的教化的方式 跟他的功德 這就是他的大願力 這個是他殊勝的地方 釋迦牟尼佛講完之後 此善男子 他就作一個小小的結論 就是此善男子成如是等 無量無邊諸功德法 時諸大眾聞說 地藏菩薩摩訶薩成就無量 稱讚功德 這個佛陀說 這個地藏菩薩 成就這樣的無量無邊功德法門 就到這裡 這裡是佛陀說的 此善男子 成就 成如是等無量無邊諸功德法 他講完之後 世尊講完 時諸大眾 當時的與會大眾 聞說地藏菩薩摩訶薩 成就無量讚歎功德 他成就了這些 被釋迦佛屢屢讚歎了 無量功德之後 大家聽完了 皆獲希奇 得未曾有 皆獲希奇 得未曾有 我們解釋過了 得未曾有法 從來沒有聽過的 成就他們功德的法門 尊敬 尊重恭敬 皆大歡喜 對於地藏菩薩產生 很強大的恭敬 歡喜心 至心諦觀地藏菩薩目不暫捨 很專心一意的 目不轉睛的來觀察 真實的觀察地藏菩薩 這有點仰慕著 看著地藏王菩薩 眼睛都沒有離開 目不暫捨 這裡就結束 下面是釋迦佛 再重宣他的一個道理 重顯此義 再來說頌 所以是重頌 重頌 那重頌的部分 重頌的部分 因為它的內容也沒有什麼 另外跟長行不同的 那我們長行都解釋完了 其實這個重頌 也可以不需要再說 因為我們時間的關係 也沒辦法再把重頌 詳細的解釋完 但是只要長行的部分 我們能夠理解 重頌的部分其實是一樣的 是一樣的 沒有很大的差別 那我們這個十輪經的序品 就講到這邊結束 講到這邊結束 我們總結一下十輪經的序品 我們上一次有講過 這個十輪經 十輪經的一個重點 地藏十輪經是屬於 地藏法門裡面 第二個重要的經典 第一部地藏經 我們說過了 這地藏經是比較普遍 那也是很重要 也是我們容易了解 容易受持的經典 那十輪經 我們就比較少去接觸 但是十輪經它的一個特色 是在於它內容裡面 有跟修定有關係 所以我們在之前 昨天有提 上一次有提到這個 地藏王菩薩入什麼定 在這個應該是七百二十三頁 七百二十三頁的地方 甲六的部分 甲七的部分 甲七的部分有提到說 地藏王菩薩依什麼定 來利益一切眾生 那這個部分在後面 十輪經後面的其他品裡面 也都有提到 所以如果以地藏經 跟十輪經的分別 我們可以這樣說 地藏法門的修持是不同的 地藏經講的是持名讀誦 持名 持念地藏王菩薩的聖號 讀誦地藏經 透過持名讀誦來消災免難 能夠去除惡業 增長善業 那十輪經 除了持名讀誦之外 它還更強調什麼 修覺支 修這個禪定 然後還有一個 修十善業 像這個十輪品 這個序品講完 序品之後 第二品就是十輪品 十輪品講十個 佛的十種佛輪 第三品無依行品講什麼 這個十種無依行法 這種是一種十種這個殊勝的 思惟之法 增長十種善法 去除十種惡法的無依行品 有依行品就是什麼 也是佛陀以什麼 這個不廢棄 不廢不棄捨 不棄捨二乘 佛陀又說出什麼 兩種十有依行 所以無依行品 跟有依行品各有十種 十種無依行 十種有依行 那是佛陀在教導我們 如何修行的 那麼第五個懺悔品是要得正見 讓眾生依著這部經 而得正見 至心懺悔 然後到第六品能夠修十善業道 就是所謂的十 菩薩的十輪 菩薩十輪 然後成就第七品 第七品的十大福田 然後到第八品的囑累品就是 地藏十輪大記法門 就成就起來 這裡面有一些 是屬於禪定的部分 有一些是屬於 除了禪定就是十善業 增長十善業 去除十惡業 最主要十輪經就在這裡 修定以及十善 那這個跟地藏經是不同的 不同 那麼我們因為這個個人的因素 個人這身體的因素 我們對於這門課 我們就上到這裡 因為這個因緣不具足 無法再跟各位 繼續介紹這個十輪經的 其他後面的部分 但是如果各位同學 如果有興趣 有興趣想要繼續去研究這個 了解地藏法門的話 十輪經是應該要去 要應該去讀誦的 應該去學習的 那麼在這裡也感謝諸位長老 善知識們的一個提攜 能夠讓我在這邊 能夠跟大家以法相會 那麼選擇講解地藏經 也是希望能夠 讓有緣的這個佛弟子 收看了這個課程之後 對於地藏菩薩 對於地藏法門 有一個正見的一個理解 有正見的理解 然後再把這樣 對地藏法門的正見能夠 大家能夠傳播出去 弘揚出去 好 那這個也是 選擇這門課程 最主要的一個目的 選擇這門課的主要目的 也是不希望 地藏菩薩一直跟 一般的民間信仰的閻羅王 或是這個道教的一些鬼神 所混淆在一起 混淆在一起的話 那有失於地藏菩薩的聖德 那作為一個佛弟子 我們從經典當中 理解了釋迦牟尼佛 怎麼來讚歎地藏王菩薩 也從地藏菩薩自己本身 所發的願的過程當中 我們可以作一個學習 也可以明白 他跟其他諸大菩薩是一樣的 他不是專門管鬼道眾生的 他最主要還是要利益我們 四眾弟子 能夠修行善法 能夠增長善業 能得三乘 三乘解脫 能得三乘解脫而不墮落三惡道 這才是地藏菩薩 地藏法門最主要的意義 那麼以這個意義 再發展下去的時候 那關於地藏法門的修持 它就可以成為一個普遍的行法 所以在修持地藏的行法的時候 其實它有一個共通性 跟其它諸大法門是共通的 就是受持讀誦書寫解說 然後念聖號 受持讀誦書寫解說經典 然後稱念聖號 禮拜聖像 就是這樣的一個修行 這是共通的 不論你受持哪一個法門 觀音普賢地藏文殊 都是一樣 但是差別是在於 對他的一個因地發願的理解 如果我們因地發願的理解 能夠 能夠去跟地藏菩薩相應 那麼在修這個行法的過程當中 就是什麼 就是在弘揚地藏法門 就是在跟地藏法門 產生一個心那個交流 那麼這個時候地藏法門的願 就會回到我們身上來 我們就是地藏菩薩的一個弟子 地藏菩薩的願 透過我們可以去利益一切眾生 那除了地藏王菩薩 本身利益眾生之外 我們作為地藏菩薩弟子的人 也可以如此的去利益眾生 這是了解地藏法門 最主要的目的 了解地藏經或是十輪經 最主要的目的 所以在這邊再一次跟各位抱歉 因為個人色身的健康因素 沒辦法繼續把十輪經 跟各位一起研討 那只能到這邊告一個段落 那祝福所有的長老法師 居士大德 身心健康 法喜充滿 如意吉祥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