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地藏經-36 主講者:見岸法師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上一堂課 講到第十二品 也介紹了 大毫相光的意義 接下去我們繼續看經文 這些大毫相光有那些 所謂白毫相光 大白毫相光 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 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 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 青毫相光大青毫相光 碧毫相光大碧毫相光 紅毫相光大紅毫相光 綠毫相光大綠毫相光 金毫相光大金毫相光 下面還有 但是到這邊為止 這幾類的毫相光呢 都是跟顏色有關 這個顏色有白色的 或是大白 也就是白色的跟大白色的 就是都是白色 但是有差別 有差別 比較強烈 比較強的 比較大 比較清晰的 比較深的 我們就稱為大 所以一樣的瑞毫相光 也有大瑞毫相光 那這些白色 玉色 翠玉的顏色 那瑞也是有一點淡紅色 紫色青色碧色 紅色綠色 等等 這些顏色代表什麼意義呢 那其實也就代表 如來的功德有多種 如來的功德有種種的差別 但是如來的功德差別相 不是因為他的功德有差別 而是因為所緣的眾生的差別 不然如來的解脫德法身德 一相一味是無差別相的 那麼無差別相 他所放的大毫相光 也應該無差別相 可是有這些顏色的差別 是代表眾生的根機不同 眾生的什麼根機呢 煩惱的根機 煩惱的差別相 就是眾生 都還沒有完全斷除煩惱 得法身功德之前 還有種種的煩惱 不論是粗重的或微細的 那這些微細的煩惱相 其實在經典裡面 常常是用顏色 用色相來區分 用色相來區分 所以在這個經典當中 也曾經提到 提到說觀佛三昧海經 觀佛三昧海經也提到說 觀察這個地獄眾生 說黑色的 黑色相 是代表地獄眾生 那紅色 紅色相代表畜生道眾生 綠色相代表阿修羅道 餓鬼道眾生 白色相代表人道眾生 黃色相代表天道眾生等等 那後來在 因為經典裡面 曾經提到這樣說法 所以後來在西藏佛教裡面 就非常強調六道輪迴之光 六道輪迴有不同的光明 那麼我們 如果來思考這件事情說 真的是不同眾生 有散發出不同的光嗎 記得我也曾經說過 就以現代的科學儀器來看 人類他確實身上會有一些光明 有一些光 用這個不同的情緒 不同的情緒散發出來的光粒子 它會不一樣 比方說有人心情上面 是比較瞋恨的 瞋惱的 他的顏色就會偏紅偏黑 而且這個光 就是就著我們的身體 如果你的情緒愈強 它的光範圍就愈大 那你的情緒愈穩定 它就愈貼近我們的身體 那這是煩惱 那如果是穩定的平靜的 像是修禪定的人 他也會有霧色白色的光 甚至透明的金黃色的光 它定力愈深 它光明散發出來就愈寬廣 愈寬 那如果定力愈淺 它這個善法之光就會比較短 比較貼近於身體 這個是在科學家研究裡面 己經有發現 人體確實是有光的 那如果人體有光 有情眾生 畜生道眾生也應該是有光的 那至於說 為什麼會這樣呢 那就是心法會影響色法 佛陀曾經告訴我們 色心二法因緣和合而生 而得眾生 也就是心色二法 很難 就一個眾生的生命來看的話 心法跟色法是互相關連的 所以常說心種種故色種種 所以鳥類的羽毛 有什麼樣的顏色 往往也就是因為牠的心 能夠了別什麼樣的顏色 牠所呈現出來的 羽毛的顏色就是什麼 所以很有意思 如果你看到 為什麼有孔雀 或是有些鳥文鳥 牠們的羽毛顏色這麼的鮮艷 鸚鵡的顏色這麼鮮艷 麻雀的羽毛 就一定是這個灰色暗色 咖啡色 就是這麼不是鮮艷的顏色 據說就是這些動物們 眾生們 他們所了別外界的顏色是如何 所以我們沒有看過彩色的狗 狗就是大概黑色白色 然後咖啡色 或是這樣的顏色混合起來的 那為什麼沒有彩色黃色的狗 紅色的狗綠色的狗 因為狗的眼睛 牠沒有辦法分辨彩色 所以很清楚 佛陀是很有智慧的人 他那時侯就講過 心種種故色種種 那麼也就是因此 我以前講到這個問題 有居士就問我說 那為什麼人可以看到五顏六色 可是人沒有五顏六色的身體 那事實上 我們人也有不一樣的膚色 但是這個膚色的差別性不高 但是我們的毛 除了膚色不同以外 毛也不同 有人的毛髮是金色的 有人毛髮是黑色的 有人的毛髮是偏向於紅色 它是有差別的 只是不是那麼的炫麗 但是人類的 除了膚色有差別之外 它的光還是有差別 所以這心法的種種 不只反應到膚色上面 它也反應在我們色身 四周圍散發出來 肉眼看不到的光 你必須從科學儀器裡面 去檢驗就可以看得到 那麼因此佛陀放這些光 不是因為佛的心 還有種種的相 而是因為眾生的心念不同 所以說看到佛陀放的光就不同 所以經典會記載 這種種的差別相的原因 是這樣子 再來第二類的毫相光是什麼呢 慶雲毫相光大慶雲毫相光 千輪毫光大千輪毫光 寶輪毫光大寶輪毫光 日輪毫光大日輪毫光 月輪毫光大月輪毫光 宮殿毫光大宮殿毫光 海雲毫光大海雲毫光 於頂門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 那這第二類的毫光 是跟形狀有關 那麼加個大字 是程度上的強烈 程度上的強烈 這些形狀有關 一樣是跟眾生的業力所感 所感召的 所顯現出來的相有關 那麼就好像我們常常聽到的 一境是心 唯識學常常用的例子 就是說同樣的 人類看到的水 就天人來看是琉璃 那就瑜珈來看是宮殿 就餓鬼來看是膿血 可是同樣的一個物質 如果從科學家來看 那個水就是什麼樣的水分子 所作成的 可是你看不同道的眾生 所看起來呈現的東西就不一樣 形狀也不一樣 觸感也不一樣 所以佛陀放了毫光 有人看起來像雲 有人看起來像輪 有人看起來像寶輪 有人看起來像月輪 甚至於有人看起來像宮殿 那這個也都是眾生的心相不同 所以毫是一樣的 但是光是不一樣的 那有的是表示什麼 我們人都是稱為人 可是每一個人的行為 每一個人的業力所感 是不同的 所以相應於 看到佛陀的瑞相也不同 好這個是第一段 第十二品的第一段 佛陀放百千萬億大毫相光 那佛陀放這個光要說什麼呢 他說 下面第二段 佛陀放光之後 還出微妙音 第二段就比較短 佛陀放這些毫相光已 就出微妙音 告諸大眾 天龍八部人非人等 聽吾今日於忉利天宮 稱揚讚歎地藏菩薩 於人天中利益等事 不思議事超聖因事 證十地事 畢竟不退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事 第二段就是這裡 佛陀說的法 佛陀出了微妙音 他這個微妙音 為什麼稱為妙音呢 微就是殊勝 妙就是 奧妙 奧妙的聲音 那麼也就是說 佛陀的說法是 可以稱為微妙音 是因為眾生隨類各得解 隨眾生的根機 所聽聞到的 對他來講都是最適合 最恰當最應機的妙音 所以就稱為微妙音 那麼今天佛陀告訴大眾 因為這部經在忉利天所說 所以在忉利天所說的這部經 所以佛陀告訴的對象 也包含了天龍八部 還有人以及非人等等 告訴他們說 今天佛陀在忉利天宮 來讚歎地藏菩薩 讚歎地藏菩薩什麼事呢 他地藏菩薩如何利益眾生 他在人道天道當中利益的事情 譬如說在分身集會品裡面提到 他如何在人天當中利益眾生 甚至不思議的事情 什麼叫不可思議的事情 比方如何讓眾生們 能夠遠離地獄之苦 能夠脫離地獄之苦 能夠脫離地獄惡道 甚至超聖因事 超聖因事 就是能夠得到解脫的事情 信奉佛陀所說的 這個地藏法門 能夠沒有產生懷疑 就能夠得到如來的讚歎 甚至菩薩的摩頂受記 這是超聖因事 聖因所以有證果 有這個因所以有果 這個果就是證十地 證十地 乃至於畢竟不退轉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這個超聖因事 在譬如在稱佛名號那裡 第九品有提到如何超聖因 因為透過稱佛名號 畢竟未來可以成就佛道 這就是超聖因事 也就是說這段經文講的都是 佛陀告訴這些天人 人跟天人眾等 今天在忉利天宮所說的這些法 整個地藏經這些法 都是什麼 要讓眾生畢竟不退轉於 這個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就是佛陀出的微妙音 下面是第三段 觀世音菩薩出現了 那觀世音菩薩也在會上 他就請求佛陀 可以來說這個地藏菩薩功德 的利益的事情 因為佛陀說 這個地藏菩薩於人天中 利益的事 所以觀世音菩薩 就希望佛陀再講 他說 說是語時 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 名觀世音 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 世尊 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具大慈悲 憐愍罪苦眾生 於千萬億世界化千萬億身 所有功德及不思議威神之力 他先讚歎一下 讚歎 跟佛陀秉白 讚歎地藏菩薩的大慈悲 因為他的大慈悲是從他 憐憫眾生而來的 因為他慈悲心 所以他憐憫罪苦眾生 也因為他憐憫罪苦眾生 更突顯他慈悲心的廣大 所以他在千萬億的世界當中 能夠化千萬億身形 來度所有的眾生 這是不可思議的威神之力 那觀世音菩薩繼續又說了 我聞這個我就是指觀世音菩薩 自己了 他聽聞了釋迦佛 以及十方無量諸佛 異口同音 讚歎地藏菩薩 所以不是只有釋迦佛讚歎 地藏菩薩 十方的世界的諸佛 都讚歎啊 你說這個十方諸佛 什麼時侯讚歎 在序品的時侯 在序品的時侯十方諸佛 都有來到這個忉利天宮集會 在那個地方讚歎地藏菩薩的 所以因此來看 正使過去現在未來諸佛 說其功德猶不能盡 正使就是即使 就使假使 就算是或是翻譯成就算是 就算是三世的諸佛 來說地藏菩薩的功德 都不能夠窮盡的 這個也是一種讚歎方式 就是我知道你的優點 說都說不完 這本身也就是一種讚歎的方式 不要 無法敘述 就是一個最殊勝的敘述了 無法敘述 所以這個地藏 觀世音菩薩 先跟釋迦牟尼佛這樣來 讚歎地藏菩薩 接著他又說了 向者 向者是指前面 這部經之前 佛陀曾經講過了 他說向者又蒙世尊 普告大眾 欲稱揚地藏利益等事 就是說在第六品的時侯 釋迦佛已經讚歎地藏菩薩了 在如來讚歎品 釋尊已經讚歎過了 可是今天觀世音菩薩 希望釋迦佛再說 再說一次 再說一次 所以它這個等於是說 讚歎地藏菩薩這件事情 向者之前 佛陀您已經說過了 但是希望你再說一次 所以唯願世尊 為現在未來一切眾生 稱揚地藏不可思議的事情 今天天龍八部 令這個天龍八部 能夠瞻禮獲福 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再請呢 他的目的是希望天龍八部 他是為了天龍八部眾生來請 那希望這些天龍八部眾生 聽了佛陀再一次 來讚歎地藏菩薩的功德之後 能夠頂禮地藏菩薩 瞻仰地藏菩薩 而得到無邊的福德 這是觀世音菩薩的一個請法 代這些天龍八部請法 我們也可以這樣說 為什麼他是代天龍八部請法呢 因為如果以佛陀 已經前面第六品說過了 那或許說 在天龍八部之中 有些根機比較 不那麼銳利的眾生 那麼如何能夠從佛陀 這次忉利天的法會當中 得到利益 所以因此觀世音菩薩 大慈悲心起 他就帶這些天龍八部的眾生 尤其根機不那麼銳利的眾生 再一次請佛陀 來說明地藏菩薩功德利益的事 讓這些眾生 能夠生起信心 然後得到福德 這種悲心 當然只有佛陀能夠明了 所以下面第四段 佛陀先讚歎觀世音菩薩 佛告觀世音菩薩 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緣 你跟這個娑婆世界眾生 有很廣大的因緣 所以所有的天眾龍眾 人眾 男女人眾 或是神或是鬼 乃至六道這些罪苦受苦的眾生 聽到觀世音菩薩你的名字 見汝形者 看到觀音菩薩形相 戀慕汝者讚歎汝者 就是歡喜 內心對於觀音菩薩 歡喜很仰慕 甚至語言上 會讚歎觀世音菩薩的人 這些眾生不論是天眾龍眾人眾 這些眾生 於無上道必不退轉 就是在佛道上面 已經種下不退轉的善根 常生人天具受妙樂 因果將熟遇佛受記 而且未來世呢 能夠生人道或天道 不墮落三惡道受苦了 墮落三惡道受苦 是很容易退轉的 要能夠不退轉 並在人道受勝妙樂 那有這些妙樂 因果未來即將會成熟的 因果成熟就會碰到佛 為他授記 那這邊要提到這個不退轉 那不退轉指的是果位菩薩 那看是不退轉什麼 如果不退轉到三惡道 那在這個十信位 就可以不退轉三惡道 如果是不退轉對這個法性 法空性的不退轉 初住或初地就可以得不退轉 得法空性 那如果修行呢 對修行這件事情呢 對修行這件事情 階位能夠不退轉 那有的就說是 這個七地 有的說七住 那甚至到這個補處菩薩 就究竟不退了 那就即將成佛 所以這個不退轉 我們之前有講過 看是信心不退 還是位不退 還是行不退 還是證不退 證到法空性了 證不退 證到法空性證不退之後 那菩薩階位不退七地 或者七住 或者修行呢 我們能夠永遠不退 所以這個差別呢 諸家說法不一定不一致 那就看什麼不退 但是在這裡來說 講的是什麼呢 不是他的位階 不是他修行的成果不退 而是未來必定會得成 無上道 未來一定會成佛的 這件事情不會退 因為他畢竟還是在人天道 在人天道 那麼也還沒有得到 這個種種解脫煩惱的功德 所以他講的是無上道必不退轉 也就是這個佛種性 佛種性能夠不退轉 那如果他能夠常常的 不退轉的話 因果成熟了 就可以得到佛的授記 這是這邊要說的 那麼接著經文又說 佛陀接著就跟觀世音菩薩講 汝今具大慈悲憐愍眾生 及天龍八部 聽吾宣說 地藏菩薩不思議利益之事 汝當諦聽吾今說之 觀世音言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這裡就是佛陀允諾觀世音菩薩 因為觀世音菩薩-很慈悲憐憫眾生 憐憫這些天龍八部 所以佛陀要觀世音菩薩說 聽吾宣說 依著觀世音菩薩你的所請 你今天好好的來聽 我釋迦佛 今天要說 地藏菩薩 不可思議的 這種利益的事情 那釋迦佛勸觀世音菩薩說 汝當諦聽 那觀世音菩薩 當然是歡喜承諾了 願樂欲聞 好這是第四段 下面第五段 就比較長了 第五段就是正式 也是這一品很重要的地方 佛陀說供養地藏菩薩 功德的種種利益 那這個功德有那些利益呢 總共有八種利益 供養地藏菩薩 有八種的功德利益 那第一種是什麼呢 第一種就是 天人五衰相現的時侯 因為供養地藏菩薩的關係 可以轉化 所以它的對象是天人 佛告觀世音菩薩 未來現在諸世界中 有天人受天福盡 有五衰相現 會有對於這個惡道之者 如是天人若男若女 當現相時 或見地藏菩薩形相 或聞地藏菩薩名 一瞻一禮 是諸天人轉增天福 受大快樂永不墮三惡道報 這邊要先說 天人的天福不會永遠的 當然你的天德 位階愈高 福德就愈大 時間就愈長 那最短的四天王天 天龍八部的天福 很快就會享盡的 當天人的天福享盡的時侯 會有五衰相出現 這個五衰相也可以 我們常說的 比方說 衣裳垢膩 天人的衣服開始髒了 本來天人的衣服是不會髒的 可是衣裳 他的衣服開始產生垢膩 第二個冠上花萎 就是天人的花冠上的花朵 開始枯萎了 這也是一種衰相 第三個身體臭穢 本來天人的色身是香的 有些 尤其是香神 這個月神等等 身上是散發出香味的 可是當這些天人身上 散發出臭味的時侯 代表它是一種衰相 就是福報快要享受完了 第四個就是腋下出汗 開始居然會流汗了 第五個不樂本座 就是心開始掉舉不安 起伏不定 不歡喜自己所在的地方 不樂本座 這個我們常常說的五衰相 也稱為大五衰 就是說明顯的 很明顯的五種衰相 在經論裡面還有一種叫小五衰 什麼叫小五衰 它比較微細的 比方說 樂聲不起 就是音樂的聲音不會生起 因為天人他有一個功德力 一個是他本身 除了會演奏天樂之外 他也可以常常聽聞天樂之聲 天道眾生 會常常有音樂聲 就是有美好的聲音 當他小衰相的時侯 就是這個樂聲 音樂聲就不起 第二個就是身光微昧 天人的色身會有光明相 這個光明相比較是白色接近於 金黃色 但是是屬於白色透明色 當他這個光明 身光微昧的時侯 那表示是小衰相 第三個浴水著身 本來是身不著水 因為色身非常的殊勝 奧妙 所以這個水珠子 水滴不會黏在身上的 可是當他沐浴的時侯 浴水會著身的時侯 是表示是一種衰相 第四個著境不捨 著境不捨就是對某些外境 產生了貪欲 戀戀不捨叫著境不捨 第五個叫身虛眼順 眼順 就是色身慢慢覺得比較虛耗 那麼眼順 這個順字代表動 眼睛開始產生游移不定 游移不定眼睛 就像你看有些人 他內心如果藏著心事 或是內心很不安的時侯 他眼睛是不敢直直的看著對方 眼睛就會這樣飄來飄去的 就代表他的心思是不定的 或是內心是藏有 藏著心事 或是內心是有一些妄語的 有妄念的 所以有些不安的 甚至是不安的狀態 所以他眼睛不敢直視一個地方 或直接看著一個人 那他就會眼睛就飄來飄去的 這叫順 天人如果他的身體很虛弱 甚至開始眼睛開始產生了這種 飄浮不定的現象 這就是一種小衰相 所以小衰相也就是因為這樣子 身虛眼順所以他不樂本座 不樂本座 所以這個小衰相之後 慢慢就會變成大衰相 所以小五衰跟大五衰 我們講的五衰相現 是我們的內容 那或是五衰相現之後 有可能 或許他們就會墮於惡道 就會墮到惡道去了 所以天人發現 自己五衰相現的時侯 都會很害怕 因為他們就即將知道 他們天福就快要享盡了 會隨入惡道了 所以釋提桓因也曾經是這樣 他如果常常發現 自己開始有小五衰相的時侯 他就會去找 找到釋迦牟尼佛 跟釋迦牟尼佛請法 請了法之後 聽聞佛法歡喜了 受五戒十善的時侯 功德力就增強 增強的時侯 就能夠繼續受這個天福報 如果有這些天人 不管是男女 有男女相的天人 是欲界天 那麼當這個相 五衰相現的時侯 或見地藏菩薩形相 像是聽聞地藏菩薩名號 如果他們能夠見聞 地藏菩薩形相名號的時侯 一瞻一禮 瞻就是瞻仰 看到菩薩相了 瞻仰 甚至就頂禮下去 這樣子的話 這些天人可以轉增天福 所以不一定要見到佛陀 不一定要聽佛陀說法 只要能夠看到地藏菩薩 然後聽到他的名號 禮敬 尊敬他禮敬他 頂禮他 就可以轉增天福 受到大的快樂 不會墮落三惡道 只要他每一次衰相出現 就這樣做 就增天福 那他這樣天福就會累積的很久 甚至就不會墮落三惡道 但是往往有些天人 是忘記這樣做的 或是過去不種善根的 過去不信佛法的 然後佛陀在忉利天宮說法 也內心不信的 那當然天福享盡 他就墮落了 或是他雖然信了 但是衰相現前的時侯 心念沒辦法保持的好 道力道心不能堅固 不能夠因為見聞佛菩薩的形像 聖號而起信心的時侯 他依然是果報結束就墮落了 所以雖然是這樣講 佛陀是這樣講 但是不見得每一個天人 都可以這樣作得到 而且在福樂當中 要生起一個想要修行的心 想要殊勝的心 有一種無常的心 這是很難的 我們今天這樣比喻好了 就像我們人 我們人在這個世間還有苦有樂 我們都不太有這個無常觀 比方生病的時侯 當然在病的時侯 我們會覺得很苦惱很害怕 很恐懼 會念佛會祈求 可是一旦病好起來了 或是好一半以上了 好個七八分的時侯 就慢慢遺忘了 其實我們的色身 都還沒有完全好 就已經開始遺忘了 忘了佛忘了經典 就開始 照以前的行為方式去生活 所以人道眾生 都常常會不能夠觀無常苦 而精進辦道 何況天人呢 天人在享福樂的時侯 更不能觀無常 即使五衰相現不自覺的時侯 還是不能觀無常苦 就像人已經有憂悲苦惱的時侯 還不能自覺他是無常的時侯 他也不能變成一種精進的道業 不能成就精進的道業 所以我們也要知道說 佛陀是這樣教 但是是不是這樣每一個天人 都作得到呢 倒也不見得 所以這一段裡面 就有三個過程 第一個就是先有一個五衰相現 罪相顯現之後第二個 要見聞地藏菩薩懺悔瞻禮 見聞地藏菩薩懺悔瞻禮 第三個 才能夠進入到第三個階段轉報 轉報 好那如果只是見聞瞻禮 就可以轉報了 他說何況 進一步 他就以下況上了 那何況什麼呢 見聞菩薩之後 不是只有瞻禮 還用種種的香花衣服飲食 寶貝瓔珞 這些最莊嚴 最好最殊勝的東西 來作什麼呢 來供養布施 布施供養地藏王菩薩 那麼他所獲得功德福利 無量無邊 這裡就是他要捨 他要能夠捨什麼呢 他要能夠捨自己享受的福報 在瞻禮供養地藏菩薩 還不見得有捨他的福樂 可是在這裡 要能夠捨他的福樂他的功德 才會更大 就好像我們常常在說 我們在修行的過程 也是這個樣子 如果只是自己 自己修行 面對三寶皈依境 自己憶念懺悔頂禮 念佛拜佛 那當然有功德殊勝 但是他並不是這樣子 就能夠成佛的 為什麼 成佛道的因緣 是在於十波羅蜜具足 十波羅蜜的第一個就是布施 要透過布施 然後捨我們一切的染著 然後透過這樣子的布施 無所得的布施 透過布施而證悟到 無所得的 這樣的一個智慧 這樣的一個勝解 這樣的一個般若的時侯 才能夠真正究竟成佛 如果只是拜佛禮佛懺悔誦經 不見得能夠圓滿這樣的波羅蜜 即使我們有大善根 能夠透過讀經誦經 能夠了悟法空性 可是沒有波羅蜜來做為資糧 沒有布施來做為資糧的時侯 我們依然是不得成佛的 所以天人只是見聞菩薩形相 一瞻一禮 是能夠增福 但是福還是有限 只是不墮三惡道之苦 可是他如果能夠捨 他的一個福報 他最喜歡的東西的時侯 那個福德才是廣大無量無邊的 這就是第一點 第一個功德利益 天人衰相 顯現的時侯 如何轉報 這個如何轉報有二個作法 一瞻一禮或是布施供養 下面是人道 六道眾生 不是只有天人哦 六道眾生 他說 觀世音 若未來現在諸世界中 六道眾生臨命終時 得聞地藏菩薩名 一聲歷耳根者 是諸眾生 永不歷三惡道苦 它這一段也是有兩個情況 先說最起碼的情況 佛陀告訴觀世音菩薩說 如果未來或現在的眾生 這個世界當中 六道的眾生 不論是天人 或是阿修羅啊 畜生道 臨命終的時侯 可以聽聞到地藏菩薩的聖號 一聲 只要有短短的一聲 歷耳根著 這個眾生就不歷三惡道苦 注意那個歷耳根 歷就是能夠進入 他真的聽到了 而且能夠信解了 這才叫利 而不是只有 我們在這個眾生的身邊 一直念 一直念地藏菩薩聖號 他己經快要命終了 一直念 可是每一聲他都沒聽進去 過門而不入 過耳根而不入的時侯 這個眾生不一定有得到這樣的 有殊勝的果報 他必須要能夠聽進去 內心歡喜 有信心了 那當然就可以不墮落三惡道 因為我們講過 臨命終者 他的未來生處到那裡去 有三個力量 隨重隨習隨意念 這個就在講隨意念的力量 因為前面 他不是五逆罪的眾生 惡業沒有那麼 惡性沒有那麼強 他如果臨命終那一念 可以清淨念菩薩聖號 當然可以轉 不會墮落三惡道 所以這一個 重點不在一聲 而是在能夠歷耳根 能夠真正聽進去 這個眾生 命終的眾生能夠內心歡喜 那如果能這樣 何況 況且在往上進一步 臨命終的時侯 父母眷屬 可以把這個命終的人 他所喜歡的 舍宅財物寶貝衣服 塑畫地藏菩薩形相 把這些他的財物 變賣掉了 用來畫菩薩相 畫菩薩相 那一定要 你說那不用了 不用把他的財物變賣掉 來畫菩薩相 我們眷屬用我們的錢 來畫菩薩相 那是不一樣的 重點不是在畫地藏菩薩而已 是在捨他的舍宅財物寶貝衣服 也就是能夠去除他的貪執的 執著的煩惱 執著的煩惱 會讓我們墮落三惡道的 瞋恨執著 是眾生兩大粗重的煩惱 你要讓他能夠捨掉 而且不能讓他捨了又生氣了 就不行 或使這個病人還沒有命終之前 他眼耳見聞 他自己知道 眷屬 把他的舍宅寶貝 為了他自己來畫菩薩相 是人若是業報合受重病者 承斯功德尋即除癒 壽命增益 所以前面說 臨命終的時侯 眷屬把這個命終人的東西 捨掉了 來畫菩薩相供養菩薩 這個如果他沒有他不知道 這個功德力是不足的 所以最好是什麼 或使病人 在他還沒有在命終之前 讓他可以知道 眼耳見聞 他聽到了你告訴他 你要這樣做 他聽到了 或是他親眼看到你這樣做了 而且他也明白 這是為了他自己的 他內心可以歡喜的 不瞋惱的 這樣的話這個人 若是業報合受 合受就是應該 他應該要受重病的 也因為這樣的功德 病就好起來 壽命增長 這是第一種情況 第一種果報 就是能夠延壽 或者是病除 延壽或者是除病 那第二種情況呢 就是 是人若是業報命盡 應有一切罪障業障 合墮惡趣者 承斯功德命終之後 即生人天受勝妙樂 一切罪障皆悉消滅 這個更殊勝了 他如果已經命終了 那怎麼辦了 假設他過去有一些罪障業障 比方什麼叫罪障 比方說十惡業 十種惡業 這十種惡業 會成為一個解脫的障礙 所以稱為罪障 已經罪了 已經造作出來了 有罪 那麼業呢 業有他的一些過去的行為 習慣 這叫有漏業 這些都成為他的障礙 這些有罪障和業障 會讓他墮入惡趣的人 因為眷屬幫他捨財物 供養菩薩的關係 而且他自己也見聞覺知了 歡喜了 這樣的功德命終之後 不會墮落惡趣 不會墮落三惡道 反而會轉生人天 而且受到很殊勝的妙樂 那麼過去的一切罪障 悉皆消滅 那我們一直在強調 這個消滅不是一筆勾消 而是滅除了他受報的因緣 他就成為一個 焦芽敗種 至少目前是 已經成為不發芽的種子 除非他未來又造惡業了 又造惡業了 那這個種子就又活過來了 至少現在 因為這樣的功德力的關係 這些惡業的種子不再生起 所以叫做解脫 叫做消滅 消滅他受報的機會 消滅受報的機會 而不是罪業 就是如此的 就從此消失了 所以在這第二種的情況 他這裡面的情況就是有 三種 一個臨命終的人 聽到這個地藏菩薩聖號 他聽進去了 這也是有功德有幫助的 不會墮入三惡道 第二種情況就是 他能夠不僅聽聞地藏菩薩聖號 他還可以捨財物 捨財物 而且他自己知道 為了自己的功德自己的壽命 捨財物來供養地藏菩薩 那他就可以除病延壽 第三個情況就是 如果命終之後 因為捨財物供養的關係 可以不墮落三惡道 這是第二種情況叫臨命終的人 可以病癒 病能夠痊癒 病癒或是轉報 那這邊有兩個名詞 我們稍微分辨一下 一個是罪障一個是業障 一般我們是 罪障業障都放在一起說 罪障就是業障業障就是罪障 但是如果你要把它細分的話 還是有一點不同的 罪障的意思就是 因為這個罪惡 這些罪 這個罪惡的行為 它障礙了聖道 障礙了解脫聖道 所以是變成什麼 障礙善果 障礙善果這叫罪障 那什麼叫業障呢 以這個北本的-涅槃經裡面所講的 五種無間罪為業障 五種無間罪變成業障 為什麼 它也是障蔽聖道 那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就是說這個業 他是比較重的 比較重的五種無間業 那它比較重 障礙聖道的 這個是北本涅槃經說的 那如果是罪障呢 就是各種的不善業 各種的不好的行為 各種的罪惡 那它也是障蔽了我們的聖道 甚至障礙了我們得到善果 得到樂果 所以罪障 業障比較重 業障的輕重度 會比罪障重 所以我們後人 我們後代的人 論究 在我們後代的人論究 討論的結果 就是凡夫的罪 會愈來愈重 那愈來就是凡夫的不善行為 如果不經過修行來調伏 這個不善行為造作的罪 如果愈來愈重的話 它就會變成一個惡業障 它是罪障業障的差別 我們可以從經典當中 稍微做一個分辨 但是以現在來說 大概都通用了 通用罪障就業障 業障就是罪障 但是如果要很詳細的 給它分辨的話 這個不善行為 稱為 障礙的樂果 障礙的聖道 所以就稱為罪障 那這樣的累積 輾轉累積下來 變成一個很嚴重的無間業 那就成為業障 所以我們常說業障深重 事實上我們不是每一個人 都有很重的五種無間業 所以也不必然一直 很氣餒的告訴自己 因為業障深重所以不能修道 那業是不是一定成為障礙 也倒不一定 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有一些過失 一些煩惱一些不善行 那我們如果發大悲心修智慧 那這些慢慢是可以調伏的 它不見得是成為障礙 如果我們一再內心裡面說 我業障深重的時侯 這種自我催眠久了 果然就成為障礙 那沒有障重的 都變成業障很重了 所以修行重在心 那這個心念 怎麼轉化是一個很重要的 那當然我們不能變成輕忽了 善惡業的果報 善惡業的果報確實是存在 但是佛陀常常說 無常無我 因此善惡業還是無常無我的 我們在無常無我的法則當中 如何去轉這個罪業 而成為善法 成為聖道解脫的因緣 這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是第三點 第五段的第三點 第三個利益 什麼利益呢 就是 對於思念 憶念這個亡者 亡故的眷屬 我們如何幫這個亡故的眷屬 能夠增福 能夠知道亡故眷屬到那裡去 就是能夠知道亡故眷屬的生處 思憶亡故眷屬 能夠知道他的生處 這是第三段要說的 那這地三段滿長的 我們稍微看一下 我們一段一段的來看 復次觀世音菩薩 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 或乳哺時或三歲五歲十歲以下 亡失父母 乃及亡失兄弟姐妹 是人年既長大 思憶父母及諸眷屬 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 生何天中 這是先講情況 它的情況是什麼 就是未來世的眾生 不論男眾女眾 他在很小的時侯 乳哺時就是在嬰兒的階段 還要吃奶的階段 或是已經會走路了 或是能夠知道是非了 十歲了 但是是十歲以下 表示是年齡很小 年齡很小的時侯 就父母親亡故了 或是兄弟姐妹也死亡了 那麼這個人從十歲之後 慢慢的長大了 長大之後他就會想到 想到自己的父母 想到自己的兄弟姐妹 不知道他們現在在那裡 因為很早就往生了 所以他到底生在那裡面 是在天道當中 還是地獄道當中 如果有這種情況的人 怎麼辦呢 我們很想知道 我們的眷屬往生到那裡去 怎麼辦呢 這一品告訴我們說 可以怎麼做 下面說第一個 能夠塑畫地藏菩薩形像 先畫像畫佛像 畫菩薩像 然後聽聞了地藏菩薩名號之後 一瞻一禮 能夠禮拜 這樣禮拜地藏菩薩 畫地藏菩薩像 或是禮拜地藏菩薩 兩個可以選一個 因為有些人不會畫像 那你就多拜佛多拜菩薩 那拜多久呢 不一定 看我們的信心 一日乃至於七日 莫退初心 就是我們對菩薩的信心 要能夠很堅固 不要退失 善心的去堅持它去禮拜它 聞名見形瞻禮供養 聽聞菩薩的這個形像 見到菩薩的形像 聽聞他的聖號 瞻禮供養他 頂禮 那供養一天到七天 是人眷屬假因業故 這個人 是人眷屬指的是誰 指的是亡者 是人指的是禮拜瞻仰 地藏菩薩像的人 禮拜瞻仰地藏菩薩像的人 他的眷屬 如果假因業故墮惡趣者 假就是假藉因為 假藉因為他過去的惡因惡業 假如他過去的惡因惡業的緣故 他會墮入惡道的人 計當劫數 他可能要好幾劫好幾劫 墮入惡道的話 承斯男女兄弟姊妹 塑畫地藏形像 承斯就是因為 仰望 仰賴著這個世人 也就是這個兄弟姐妹 來畫地藏菩薩形像 禮拜地藏菩薩形像的功德 就讓這個眷屬亡者 尋即解脫 馬上就可以解除脫離這個惡趣 而且生人天中受勝妙樂 那這是因為如果 也就是簡單說 如果我們有過去早就往生的 父母兄弟姐妹 我們想要知道他到底在那裡面 那我們就是要先畫地藏像 或是不然就禮拜地藏菩薩 那麼或是供養地藏菩薩 因為禮拜供養地藏菩薩的關係 我們過去的眷屬 假設因為他的惡因惡業 要墮落惡道的話 而且要墮落惡道很久 因為我們禮拜供養 地藏菩薩的關係 我們這些亡故的眷屬 他就能夠脫離三惡道 而受生到人天當中 而且是人眷屬如有福力 已生人天受勝妙樂者 即承斯功德轉增聖因 受無量樂 那麼假設我們的眷屬不在地獄 他不在地獄當中 不是每一個人往生之後 都會在地獄或三惡道 假設我們的這個亡故的眷屬 他沒有墮落三惡道 他是有福報的 已經在人道或天道 那怎麼辦呢 他已經在享受這個妙樂了 但是因為我們的功德 禮拜供養地藏菩薩的關係 所以轉增聖因 增加他未來解脫 未來得聖道的因緣 可以受到無量的安樂 這是第二種情況了 所以這二種情況就是說 應該是說 思惟亡故眷屬的話 我們怎麼辦呢 我們很思念亡故眷屬的 我們就供養禮拜地藏菩薩 那如果這個眷屬在惡道的話 他可以轉生天道 得天福 如果這個眷屬 已經在人天受勝妙樂 可以再增加他的功德 增加他未來解脫的聖因 這個是 第一小段要說的部分 那麼這裡 要稍微說明一下就是說 這個利益亡者的方法 就是這兩個 供養三寶禮拜菩薩像 或是佛像也可以 禮拜地藏菩薩像 供養地藏菩薩 第二個要說的 這個也就是類似於超度的意義 超度 已經是往生者了 那這個也類似於超度的意義了 那這個超度的意義 我們古時侯 雜阿含經裡面 在講的超度的意義 其實跟我們現在在講 超度的意義 就不盡相同 什麼意思呢 雜阿含經的第十六卷 四百四十八經 四百四十八經在講超度的意思 是指度生死流 超度生死流 那怎麼樣可以超度生死流呢 經文說賢聖不懈怠 賢者聖者不懈怠 安住在遠離 很精進的修禪法禪觀 就可以超度生死流 所以這個超度生死流 就是生死解脫 跟我們現在在講 超度亡靈 能脫離三惡道苦 不盡相同 那有關這個問題 有關超度的問題 我們時間到了 我們必須要到下一次 再詳細為各位說明 說明這樣的一個道理 以及超度到底有沒有用 那它是不是就是等於施食呢 這個問題 我們就下一次再說 今天我們就上到這邊 祝福各位身心自在法喜充滿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