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地藏經--30 主講者:見岸法師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這堂課呢 繼續我們上一堂說到的 主命鬼王的願力 主命鬼王他自己說到 他發願要護持這個生產的婦女 能夠順利平安產下這個孩子 也要護持臨命終的人 那我們上一堂課講到 護持臨命終人的情況 首先呢主命鬼王提到說 他護持命終的人 不管他有沒有 善業重還是惡業重呢 他都護持他不墮落惡道 那如果自己又修持善業呢 這是更好的 就增長了主命鬼王的力量 護持的力量 也提到說一個行善的人 臨命終的時候 都還會有無數的惡道鬼神 來障礙他 這些惡道鬼神會變現成 他自己這個臨命終者 所熟悉的父母眷屬等人 然後障礙他讓他墮落惡道 一個行善的人 臨命終都還有這些障礙 何況是造惡的人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些 惡道鬼神出現 我們從事相來說 這就是他過去生所結下的 一些惡緣 這些冤結 我們常講的冤親債主 第二個從理上來講 也就他過去的惡業熏發 自己內心的一個業相所現 內心所執著所瞋恨所貪染的 這些過去留下來的種子 才會顯現出那個相來 是不真實的 那這樣的情況怎麼辦呢 主命鬼王接著就跟佛陀說 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 臨命終時 神識惛昧 不辨善惡 乃至眼耳更無見聞 他說有這樣種種情況 但是這個臨命終者 自己知不知道呢 往往大多數是不知道的 為什麼呢 因為臨命終的人 他的神識是惛味的 也就以八識來說 我們人要離開 要命斷的時候呢 是從前五識漸漸的離身 前五識離身之後 第六意識離身 第六意識離身之後 第七到最後第八阿賴耶識離身 他整個業識 我們心識的一個遠離 離散呢是有這樣的情況 那麼因此 當第六意識離身的時候 其實身識就 我們的神識就開始惛昧 這個神識就是指心識 我們的心識呢就開始不清楚了 不清楚所以他也沒有辦法 辨別善業跟惡業 也沒有辦法辨別善道跟惡道 當然更沒有辦法辨別 所出現的境相到底是好的 還是不好的 他不能辨別 可能還有能見 可是不能辨 乃至更不能見聞 就說眼睛看不到 耳朵也聽不到了 所以這裡也是兩種情況 有些人是他眼睛耳朵 都看不到聽不到了 所以對外境是完全隔絕的 有的是眼耳見聞 但是不辨善惡 他無法分辨 也就是這個 就是剛剛說到的 如果他第六意識 前五識還沒有離身 那他有可能就有見有聞 但是呢第六意識開始迷亂 所以他不辨善惡 有的識已經離身了 前五識離身 那第六意識漸漸離身了 他根本無法見聞 所以亡者 一個臥命終者他要死亡啊 他這個過程是漸漸的 不是馬上的 所以其實我們看到一個人 昏迷啊 以他的心識狀態來講 他也是漸漸的漸漸的 走向於意識不明的一種狀態 雖然意識不明啊 但是亡者還有一些潛在的種子 種子力還存在 這個不辨善惡 指的是第六意 那但是呢 第八阿賴耶識當中 還有第七識當中 還有一些潛在的業力種子 還在那裡 這個是呢心理學上講的 下意識或潛意識 第二個 因為這些潛在的種子還在 所以他的業力還在 那業力還在呢 他的業力會熏發善惡念 熏發善念 所以才會說這個時候 怎麼幫助這個臨命終者呢 就是眷屬們要設 必須要設大供養 供養什麼呢 供養三寶 我們知道哦 供養布施供養的福報大小 除了我們自己的發心大小 有執著沒執著之外呢 還有選擇福田也很重要 如果是有限的發心 我們要選擇良福田 那個功德才會大 那個作用力才會強 如果我們的功德 我們能夠發心的很廣大的時候 我們發心能夠很廣大的時候 當然你說我們要供養的福田 沒有那麼殊勝 但是因為我們發心廣大 得的福報也多 當然得的福報還是很多的 可是往往我們的發心 不能很大的時候 我們選擇福田呢 我們選擇一個良福田 是更好的 所以這時候 我們在這有限的時間 跟有限的能力之下呢 我們要設的這個大供養 是供養三寶 因為三寶是所有福田當中 最殊勝的 那供養三寶之外 還要轉讀尊經 更重要的是要讀經 念佛菩薩名號 這三件事情要綜合起來做 不能選擇一個做 因為這大供養是增長福報 是一個助緣 可是呢能夠帶引亡者的業力 熏發善念的 最主要的還是法 跟佛號 轉讀尊經呢是 透過經文的內容的這個法義 這個真理能夠熏發 他的一個悟性 讓他這個清淨善業力出現 那麼念佛菩薩名號 佛菩薩名號就是清淨的所緣 這個清淨的所緣 而且是最清淨法界的種子 這個種子一入到 臨命終者的八識田中 他帶出臨命終者的業因 一定是清淨的業 一定是善的業 所以這樣的眷屬為亡者 所造的福啊 所修的業啊 這樣的善緣 能夠令亡者離諸惡道 離開惡道 所以而且這個 諸魔鬼神悉皆退散 這個諸魔鬼神 就外相上的惡鬼 這個精魅魍魎 或是這個過去的惡道惡鬼啊 惡神等過去的這個業緣 不好的冤親債主 都能夠退散 乃至於他內心的 內心的惡業熏發的這些內魔 我們講的內魔 煩惱內魔呢 也能夠退散 為什麼呢 就是佛號的清淨功德力 以及經典的智慧力 以及他供養的福德力 這個福德力智慧力 跟清淨的功德力呢 這是很殊勝的 所以這個善緣不是眷屬 他的力量 而是藉著讀經跟念佛號 這三件事情引發這臨命終者 他內心過去曾熏修下來的 清淨業種子 這些清淨業種子 才能夠退散這些諸魔鬼神 這是很重要的 要注意的地方 主命鬼王講完之後 他就跟佛陀說了 世尊 一切眾生臨命終的時候 如果可以聽聞一佛名 一菩薩名 或大乘經典的一句一偈 我觀如是輩人 除五無間殺害之罪 小小惡業 合墮惡趣者 尋即解脫 就說只要在臨命終的時候 能夠聽聞佛菩薩的聖號 甚至聽聞到大乘經典的 一兩句話一個偈誦 這個臨命終的人 他以前所造的惡業 都可以 這些惡業應該要墮入惡道的 都可以解除脫離 就是不再受惡業的影響 墮落惡道 這個解脫呢 是指解除脫離惡道 不是生命究竟的解脫 這是一再強調的 但是有一種情況是例外 就是五種無間罪 我們以前講過無間罪 因為無間罪的業太重了 你到臨命終的時候 才來救渡往往很難 力量會不夠的 除非證果了 起大懺悔心而修證果 證這個聖道了 證初果了 證初地了 那才有可能 所以我們要記得無間罪 是很重的 所以這裡的解脫呢 已經可以解除脫離 墮落惡趣之外 還可以解除脫離 最起碼要解除他臨命終時 所碰到的這些諸魔鬼神 能夠退散這些諸魔鬼神 自然而然 他就不容易墮落三惡道 這個是尋其解脫的意思 那主命鬼王說完呢 佛陀就很讚歎啊 說汝大慈故 能發如是大願 於生死中 護諸眾生 若未來世中 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時 汝莫退是願 總令解脫 永得安樂 這個是佛陀對主命鬼王的 一個咐囑 他說你很慈悲 能夠發這樣的大願 這個願啊非常的殊勝 已經照顧到一個人的出生 到他死亡 這兩個很重要的關鍵 因此在生死當中 你守護這些眾生 所以如果未來世啊 有任何的一個人 不論男眾女眾 男眾女眾他在出生的時候 或死亡的時候呢 你都不要退你現在 這個發的願 讓他們能夠解除脫離苦難 那鬼王就回答佛陀說 願不有慮 不用擔心啊 我畢是形 念念擁護閻浮眾生 生時死時 俱得安樂 我畢是形 是指這個主命鬼王說 在他的這個鬼王的壽命業報 結束之前 他的壽命業報結束之前 他每一天每一個念頭 都是要擁護閻浮提的眾生 讓他們在生時之時 都能夠安樂 那麼也但願諸眾生 於生死時信受我語 無不解脫 獲大利益 他的願是這樣 但是問題是什麼呢 是我們眾生啊 不論在生時或是死時 一定要相信 主命鬼王的願力 如果能夠信 才能夠得到解脫 得到利益 如果不信 那根本主命鬼王的這個大願力 對我們也不太容易發生影響 這個也是在呼應 前面閻羅天子問釋迦佛的 問釋迦佛問地藏菩薩說 為什麼地藏菩薩願力這麼大 他要救渡一切眾生離惡道 那麼應該只要眾生 被他救渡完了 他就應該不會再墮落惡道了 可是又為什麼 又常常在這裡旋出旋入 生死輪迴 那是因為什麼 眾生有可能是什麼 第一個信心不堅啊 不信啊 不信受菩薩的一個願力 還有一個呢 就是他的善業不堅固啊 善業力不堅固 轉世之間呢 就迷失了本家 忘記了他過去所造作的善業 忘記了菩薩的交待 所以呢又造作惡業 而墮落什麼惡道 所以最主要能夠信受 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所以信受呢要信什麼呢 總結他的願 他要信 我們要信的就是 要做到的就是 新生產的母親 這個有人家裡面 有人新生產小孩 有人新生產小孩的時候呢 切記不要殺生來慶祝 不管是剛出生的時候 或是滿月的時候 都還是要清淨業 清淨業來表達歡喜 第二個呢 臨命終的人啊 你要為他修福報 要為他做供養 然後呢還要為他讀經 為他念佛號 那讀經念佛號 是要讓這個臨命終者 能夠聽聞的 是要在他身邊讀經 在他身邊念佛 讓他能夠聽聞的 這個是主命鬼王所說的 信受我語 他的話是哪些話 好我們繼續往下看 這一品的最後一段 佛陀就讚嘆這個主命鬼王 並且授記 在這一品的倒數第七行 他說爾時佛告地藏菩薩 是大鬼王主命者 已曾經百千生 作大鬼王 於生死中 擁護眾生 是大士慈悲願故 現大鬼身 實非鬼也 當然這個是佛陀告訴地藏菩薩 那相對的他也在告訴 所有地藏法會當中 所有的菩薩眾四眾 人天眾等等 他說這個大鬼王啊 是過去已經百千生 都是作鬼王的 不是只有這一次才作鬼王 那過去早就已經 做了無數次的鬼王 所以他在生死當中 一直擁護眾生 他為什麼呢 能夠這樣呢 這是他的願力 這個菩薩 這個大士是一個菩薩 慈悲願故才現大鬼身 他並不是真的鬼道眾生 所以這已經是佛陀的一個 很清楚的授記說 這個鬼王不是鬼王 他是菩薩 他已經成就了菩薩 而且這個是大士 菩薩要能夠稱為大士 起碼都要八地以上 至少都要八地以上 才能稱為大士 有的甚至說是要補處菩薩 才能夠稱作大士 所以這是他什麼 大菩薩的慈悲願力 那經過了 卻後過一百七十劫 從今天之後一百七十劫的時間 這個主命鬼王他會成佛 在人間成佛 他的法號就叫無相如來 無相如來他劫名就叫安樂 因為他一直給眾生安樂 世界名淨住 給眾生清淨 所以他的世界都是清淨的 這個無相如來的壽命 不可計劫 壽命很長 地藏 是大鬼王 其事如是不可思議 所度人天也不可限量 大鬼王他的事情是這樣 他的願力是這樣不可思議 所以他所度的眾生呢 天人眾生啊也很多 多到算不盡的 不可限量 好那這邊呢 我們這個第八品呢 就到這邊就做一個結束了 但是我們要來討論 來想一個問題哦 就是說這個主命鬼王 一聽聞講他是大士慈悲願故 是菩薩的化現 那麼是不是 所有的鬼王前面提到了 二十三個鬼王 都是菩薩的示現呢 並不見得如此 我們不見得 要把所有的鬼神眾等 都他解釋成菩薩示現 當然在大乘經當中 我們會看到菩薩會示現鬼神眾 但是鬼神眾不見得是菩薩示現 那麼為什麼呢 因為確實是有一些鬼道眾生 他的業報所感 他成為鬼王 那也是因為他過去的 善惡業的關係 他有發願要護持善人 因為我們知道大士願力 也可能會是生生世世延續 如果我們大悲願力夠強 那在未來生他因緣具足 他就會出現會延續下來 再來呢這些鬼王們也知道 他要能夠脫離鬼道 他也必須要再繼續行善 再修善業 所以他會再發起新的大悲願力 也有可能再來發新的願 所以鬼王他就是一個業報身 不見得是菩薩化身 如果我們把鬼王所有的鬼王 都當做菩薩化身的時候 有時候會以凡濫聖 什麼以凡濫聖呢 就會變的 任何的一個六道眾生 都是菩薩化現的時候 那麼真正的六道眾生呢 真正的六道眾生又如何呢 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 所以怎麼樣去看待這個問題 就是除了佛經當中 佛陀有明白說出來 那一個鬼王 那一個天人 那一個比丘是菩薩化身之外 其他的我們在解經的時候 就不用妄加的去解釋他 去把他附加上去 所以在這裡第八品當中 佛陀也只對地藏菩薩說 說什麼呢 說這個主命鬼王是菩薩示現 其它鬼王像惡毒鬼王 閻羅天子他也都沒有講說 是菩薩示現 再來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講 是不是菩薩化身呢 那也要看是不是 也要依眾生的心識相應 才能顯現 眾生心識不相應 即使菩薩化身 眾生也不得見 就像菩薩要化身成為鬼王 那麼如果眾生不相應 那這個菩薩化身也沒有意義 那菩薩也不可能化身為 眾生不相應心識不見的 任何的一個眾生相 任何一個眾生相 所以這個是我們要留意的 就是說 鬼王是否都是菩薩的示現 是這樣子 所以我們總結一下 因為下一品開始呢 就是講稱佛名號品 所以在第八品之前 我們從四五六七八呢 這一品一品的輾轉的 我們去理解這個經文 學習這個地藏菩薩的發願 還有他利益眾生的事情 乃至鬼王利益眾生的事情 還有地獄種種的名號 跟他這個種種的苦報 我們了解到整個地藏經 在這八品之前 整個圍繞的是地藏菩薩 乃至於這些鬼王眾等 天神眾等 如何利益眾生 尤其是惡道眾生 那麼惡道眾生當中 尤其是地獄道眾生 跟鬼道眾生 因為這是最苦的 畜生道眾生就講的少 幾乎都沒有在地藏經這邊 出現過 那麼所以菩薩慈悲啊 菩薩慈悲要地藏菩薩慈悲 渡化眾生 但是眾生旋出旋入 旋出旋入的結果呢 原因呢往往就是因什麼 道業不精進 或是內心不深信 道業不精進內心不深信 所以眾生呢就旋出旋入 那麼再來鬼王護持眾生 鬼王護持眾生 也是要讓眾生能夠起信心 知道說 我們透過這些經文的了解 知道我們只要造作 一點一滴的善事善業 不僅地藏菩薩護念 這些鬼王也會護念 那麼當我們有信心的時候 然後善業增長 善業力堅固的時候 就不容易旋出旋入惡道善道 再來我們也要想說 我們憑什麼 我們受到鬼王的護持 那也要我們自己具足善業 所以這一品要教我們 我們要具足善業 才能夠得到鬼王 乃至於地藏菩薩的護持 如果我們不具善根 常常造作惡業 乃至謗佛謗法的人 那麼就算鬼王地藏菩薩 這些要護持我們 我們也不容易怎樣 得到護佑 相反的我們還更容易墮入地藏 因為我們不具善根 不信佛法僧 乃至滅佛謗佛的 不要說地藏 不要說鬼王無法護持我們 乃至於地藏菩薩如來 釋迦如來也沒有辦法救渡我們 所以整個前八品呢 就是強調的不是墮落地獄 墮落鬼道之後怎麼辦的問題 而是我們在世的時候 我們人還在世的時候 我們要如何的累積 積極的累積善業 發善心修善業得善報 然後就可以得到這個諸大菩薩 乃至於護法天神鬼神的護持 然後才會第二個層次 才說臨命終的話 來不及修了那怎麼辦呢 地藏菩薩還有這些鬼王 怎麼護持他 乃至於命終之後呢 根本沒有機會修了 那命終之後還有沒有機會 能夠解除脫離惡道苦呢 地獄苦呢 還是有機會的 所以這三個時間點 他的輕重不同 重點是在於在世的時候 如何敬信三寶 如何廣積善業 如何不退道心 然後才說 那萬一來不及了 已經要臨命終的時候 怎麼去利益這個人 再說命終之後 怎麼利益他 如果在世的時候 不努力的積極修善 往往到臨命終呢 至於命終之後要救都來不及 所以我們可以用 一個歷史上的故事 來做一個 這一部分經文要義的一個總結 那這個歷史故事就是北周武帝 北周武帝滅佛的故事 我們知道在中國佛教史當中呢 有四次啊這個法難 其中有一個就是北周武帝 在南北朝的時候啊 北周跟北齊啊 佛教其實很興盛 佛教很興盛 這是在北方的國家 那麼北周的開國皇帝啊 是孝閔帝宇文覺 孝閔帝還有接著他之後的 孝明帝北周明帝呢 這個宇文毓 這兩個皇帝呢 第一任第二任的皇帝 都是很虔誠的相信佛教的 所以這兩個皇帝在世的時候 佛教在北周是常勝不衰的 那麼但是相對的 因為他們信仰佛教 也並不會壓抑其它的宗教 所以道教也在這段時間呢 迅速的增大 勢力也增力起來 壯大起來 後來這個明帝于文毓死掉之後 就是這個北周武帝繼位 這個武帝呢他是第三代的皇帝 他在位的時間只有十八年 從西元五百六十一年 到五百七十八年 他在這個十八年之間 其實他就皇帝來講 他還算是一個好皇帝 為什麼呢 他是滿有遠見 而且很認真的 很有智慧的一個皇帝 他很認真哦 那個朝廷裡面國家大事 所有的事情 他都要親自來 都要知道 而且他都有他一套的想法 最主要他很清簾 他平時的時候啊 他不像有些皇帝啊 一但登基之後呢 這個穿要穿龍袍 穿的很好的衣服 他都穿的跟老百姓一樣的布袍 他不是穿絲綢的 綿絲綢的布料啊 他就是普通的布 布袍 寢具的這個棉被啊 什麼也都是很簡單的 沒有什麼金銀寶物來裝飾他 甚至呢我們知道皇帝都有這個 皇后啊妃子啊很多很多啦 後宮裡面無數幾百個妃子的 都有啊 那但是這個北周武帝呢 在史書上記載 他的後宮嬪妃 只有十幾個人而已 十來個 而且尤其他在治理國家 什麼事情 凡事都要自己親力而為 自己親力而為乃至於說 這個軍隊 如果我們知道 要校閱軍隊的時候 他也會自己 自己身先士卒啊 身先士卒然後呢 什麼事情都站在第一個崗位 所以他都得到這些將軍啊 這些士兵的擁護 所以他的最大的願望 就是要統一天下 可是我們知道要統一天下 需要一些財力 不僅要有人才 還要有錢財 那麼周武帝他有一個想法 他認為說人民如果信仰佛教 那出家人多 出家人多了 出家人本身就沒有辦法 經營士農工商的行業 再來在家人信佛了 他就會供養出家人 那錢財都拿去供養出家人了 那國家的稅收 國家的收入 整個經濟貿易的流轉 就會變弱了 所以他就認為 這個佛教不好 對於國力有影響 這是他的想法 可是他要怎麼樣 讓這個佛教呢不要這麼興盛 他就想到一個方式 他就召集所有的大臣 還有這有名的出家眾 這些僧伽還有道士 他們在討論三教的優劣 就是儒釋道三教的優劣 那麼他本來是想要 貶抑佛教的地位 然後提升 他喜歡儒教 他希望是儒家為優先 再來是道教 再來是佛教 可是呢在他召集的這個大會 當中呢 佛道兩教呢 其實競爭得非常激烈 在我們看高僧傳 高僧傳在北周時代 這個智炫法師 智炫法師的傳記裡面就有提到 當時這個北周武帝召集 這個辯論大會的時候 智炫法師呢 他在辯論的時候 他就打敗了道士張賓 因為張賓辯不過這個智炫 那北周武帝他護短 他不喜歡佛教護短 他就喝斥智炫說 他不清淨 你們佛教不清淨 智炫法師就說 那如果我們佛教不清淨 那道教更不清淨 所以這個北周武帝就很生氣啊 因為道士張賓已經辯輸了智炫 然後呢 這個北周武帝自己又說不過 這個智炫法師 所以他就很生氣 他就乾脆說好你們兩個 你們兩教都不用辯了 兩教通通不要了 所以他就下了這個詔令 就是下詔書啊 斷佛道二教 而且經像悉毀 罷僧尼道士 並令還民 就說這些佛道二教呢 通通不要存在 所以這個寺院呢 通通把出家人還有道士啊 通通令他們還俗 然後這些經典佛像啊 道教的神像通通都把毀壞掉 而且把這些道場 這些寺院這些佛塔 全部把他變成在家人的房子 然後把經書都燒掉 佛像都熔掉 這個是滅佛 北周武帝滅佛的過程 那這個時候呢 當然佛教界有很多人都起來 想要彌補想要拯救佛教 或是要抗議整個朝廷 北周武帝的這個作法 比方說當時有這一個出家眾 叫僧猛就自己跑到京城裡面去 跟北周武帝論述 跟他辯論說你不應該滅佛 另外一個靜藹 靜藹法師也是當面進京去呢 去找北周武帝 跟他說你這樣子滅佛啊 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結果這兩個人僧猛跟靜藹 都被北周武帝給趕出去 結果因為進諫沒有用 進諫勸諫都沒有用 結果呢有很多出家人 當時說有七個 好像道基法師等等有七個人 就自焚而死啊 這個就很壯烈了 太過於壯烈了 結果後來北周武帝的 他治理的期間呢 就是這樣來對待佛道二教 當他滅了北齊 北周後來滅了北齊 他就把這個廢除佛教道教 的政策 推廣到北齊的領土去 所以北齊那一帶的境內 他也是那樣子做 原來北齊齊國裡面的佛寺 全部改為在家人的房子 供在家人居住 然後佛像都熔掉 佛經都燒掉 出家人就讓他們還俗 讓他們從事各行各業 這個時候呢 其實在皇帝的淫威之下呢 其實很多人 敢怒不敢言 只好默默的承受 當時慧遠法師慧遠大師呢 他曾經就跟北周武帝來抗辯 慧遠大師就跟北周武帝說 就跟這個武帝說 你今天啊 憑著是你當國王的力量 你如果不當國王 你根本沒辦法破壞三寶 因為你是國王 你是皇帝你有很大的能力 所以你破壞了三寶 你是邪見人 你未來會墮入阿鼻地獄的 慧遠大師是這樣跟他說 他說你難道不害怕嗎 你未來受報啊 但是武帝聽完之後就很生氣 他的回答很有趣 也是我們一般人啊 不信佛教外道人常會說的 他就瞪了慧遠說啊瞪了慧遠說 假使能夠讓百姓得安樂 我下地獄沒關係 這個聽起來好偉大 對不對 我下地獄沒關係 我受苦也沒關係 只要百姓得安樂 那我們在想 這是武帝他的一個心意 他覺得他沒錯 為什麼 他要讓這個整個國王的財政呢 能夠很豐富很富庶 讓這個百姓呢能夠安居樂業 他覺得佛道兩教 對經濟發展沒有幫助 他是這樣想 慧遠就反駁他說 他說皇帝你是以邪法教化人 你是在種苦因啊 你未來會受苦果 為什麼會受苦果呢 他說因為你毀寺逐僧 這樣的一個行為 不僅僅你自己下地獄 你還會連帶百姓也會受苦 為什麼百姓會受苦 因為百姓如果不信仰佛法 不學習佛法 那就不怕 就善惡的觀念 不信業報不害怕惡報 當然他就會肆無忌憚 來造作惡業 那麼至少他也不會 積極的累積福德 一旦人類的 這個國家的福德享盡 百姓們又不會積極造福的時候 當然未來是受苦報的 所以慧遠的意思 是跟這個武帝說 你的本意是要讓人民安樂 可是你這樣子的廢除佛教 毀壞佛教 事實上對人民是沒有好處的 人民不見得是安樂的 甚至人民也可能因為這樣的 一個壞的示範作用 而造作惡業 那人民一樣是什麼 百姓未來還是跟你一樣 是受苦的 這個武帝其實聽不進去啊 他還是這個蓋天蓋地的 舖天蓋地的在他的國土境內 國家的境內開始做一些 這個毀壞佛教的事情 這個史書上記載啊 傳記裡面記載 四萬多所的寺廟 通通充公了 你看四萬多所的寺廟多少 在北方這麼多的寺院 然後寺院裡面 所以這經典佛像全部毀 就用火燒掉了 然後呢財產呢 寺院有一些寺產 全部充公 都變成國家的財庫 入國家財庫 那出家眾全部還俗 四萬多個寺院 那出家眾幾十萬人啊 全部都還俗了 這武帝呢 他還沒等到他往生之後 他這個果報就出現了 因為斷人善根的業報太大 然後毀謗三寶的業太重 所以他不久呢 就生病 他在位才十八年 他生病然後開始全身就潰爛 他是全身潰爛而死的 全身潰爛而死 反正就皇帝死了就改朝換代 沒多久呢 楊堅大概不到三年 隋朝那個開國皇帝啊 楊堅就滅掉這個北周呢 他就統一了天下 那這個楊堅呢 楊堅的這個隋朝啊 隋朝開皇十一年的時候 有一個這個大臣叫做趙文昌 趙文昌呢突然就暴斃 暴斃他就沒有呼吸了 可是呢好像心臟還會跳 隱隱約約感覺他心好像還在跳 可是他就是沒有呼吸 好像快要死亡的樣子 那可是家人也太敢 就確定他死掉 也不敢入殮 結果沒多久呢 還不到一天啊 一天左右呢他又醒過來 醒過來了就說 他好像呢去轉了一圈回來了 那轉了一圈回來了什麼意思呢 就是有人 把他帶到閻羅王的地方 閻羅王就問他說 你一生啊 你這一生做了什麼事情 因為趙文昌是在武帝的時候 就當官了 然後一直到隋煬帝的時候 才當大臣 到隋朝楊堅的時代才當大臣 所以他就問他說 你這一輩子做了什麼事情 他說我 我家裡面很窮啊 我沒有什麼能力可以做功德啊 你說我要發心布施啊 救濟貧窮的人 我沒有錢啊 那我只能每天都讀佛經 每天讀佛經 這閻羅王就跟他說 那好好你就回去吧 就回去了 所以他就要 我們講的要再還魂 要再回到陽世的時候 那從這個閻羅殿離開 他就看到什麼 在門口他從南門出去 就在南門邊的一個小房子裡面 就看到北周武帝被鎖在那裡 被鎖在那裡呢 他身上被綁著三重的枷鎖 那這個武帝一看到趙文昌 就叫他 他說你本來是我們國家的人耶 就說他是北周武帝的時候 北方人嘛 那武帝認得他 他說我好像認得你 你是我們本國人 你過來我跟你講一下話 那這個趙文昌就去拜見 拜見武帝 武帝說那你認識我 你為什麼要拜我 他說你當皇帝的時候呢 我當過你的什麼小官 什麼小官呢侍衛官 就是在他身邊的侍衛官 那武帝就說 耶那你既然是我過去的部下 我的臣子 那你現在如果要回家 可不可去幫我跟隋煬帝 說幾句話 那他要跟隋陽帝說什麼 他請趙文昌跟隋煬帝講 講說武帝他自己哦 他自己的罪過 他到地獄的時候 他就明白 他說他很多的事情 他在位十八年來 他當皇帝之前很多事情 罪過這個功過他都可以辯解 人家說他有功有過 他都可以解釋 只有一件事情 他沒辦法解釋就是他 毀滅佛教這件事情 毀滅佛教這件事情 他不能夠辯解明白 意思也就是說沒辦法赦免 也就他這個惡業啊太重 沒有理由來說他 用什麼好的理由 好的藉口來讓他這件事情 變得不是這麼重 不是這麼重的惡業 他就跟趙文昌說 可不可以麻煩你去 幫我跟隋煬帝求情 幫我做一些小小的功德 讓我可以早點離開地獄 後來呢趙文昌就跟他家人說 他就接受了武帝的交待呢 託付呢他就離開了 就看到了一個大門 離開那個南門 地獄的南門 就看到旁邊的大糞坑 這個糞坑裡面呢有一個人 就沈溺在這個糞坑裡 那頭髮都浮在上面 露出臉 那臉又看不太清楚是誰 趙文昌就問旁邊這個引路的人 就說這個人是誰啊 這個叫糞池屎尿地獄 他說這是誰啊 那個人說這是秦國 那是很早以前啊秦朝的時候 大將白起 白起因為犯的惡業太重 就被鎖在那個屎尿地獄啊 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出來 後來趙文昌回到 他的神識回到家裡面 他就復活起來 復活起來他就把這段過程 講給家人聽之後 他就趕快跟隋煬帝講 那隋煬帝呢就開始 就命令啊這個天底下的人 就曾經在北周武帝的治理之下 國家的這些人啊 每個人出一點丁錢 就按人丁出錢 一個人出多少錢啊 家裡幾個人就出多少錢 每一個人每一家家戶戶 出一點丁錢 為周武帝做法事超渡 而且隋煬帝做了什麼 三天的大齋會供僧啦 三天的大齋會 這隋煬帝為武帝做的 而且他把這件事情就記錄在 隋史隋朝的這個大事記裡面 他的歷史當中 所以你去看隋史當中 會有這一小段 他當然寫得是很簡要 但是他的大意 就是這個樣子 那我們也可以知道說 從這件武帝滅佛 然後落入地獄受苦 還要呢 央求隋煬帝為他做功德 讓他出離地獄之苦 那我們來看這個歷史上的事件 然後再回過頭來 去回想複習地藏經前面 從第一品到第八品 告訴我們的 人啊在生如果不習善業 不習善業呢 來臨命終的時候 這命終之後的苦報 其實是很難過的 讓人家看到了 是會覺得很痛心的 所以凡事我們修行之人 我們修行之人 要切記的第一個 就經典來說 我們要能夠信受 這個大乘經典 為我們說的這個善惡業報 這樣的一個業力的思想 業力的一個知見 好好的掌握如何呢 行善修善造善業 然後才能夠進一步呢 再修六波羅蜜 進一步得智慧 得解脫 基本的善惡業都做不好的時候 如何修六波羅蜜呢 這是第一個我們可以從 像信受大乘經典裡面 為我們說的這個教法 第二個呢就對自己的修行 要能夠好好的掌握 對自己的任何的善念 善業都不要放過 都要去把他累積 積聚起來 水滴雖微啊漸盈大器 那這個小小的惡業呢 也不要呢太放縱自己 點滴的惡業累積起來 就會變成強大的惡業力 好我們到這邊 等於是第八品 我們也可以做一個 地藏經主要思想的一個結論 接下去第九品呢 就換了一個主題 什麼主題呢 這第九品的品名稱為 稱佛名號品 什麼叫稱佛名號品呢 就是地藏菩薩 他自己請求佛陀說 跟佛陀說 他要講念佛的功德 他為什麼要講念佛的功德 因為這個不管一個人 他在世間啊身體健康的時候 其實不能夠離三寶 所以他有時時念佛 時時憶念佛的功德 憶念佛的聖號 憶念佛的佛相莊嚴 那這個是什麼 一個修行人 一個三寶弟子 必須具備的 是不離三寶 那麼再來臨命終者 乃至於命終之後 時間已經非常的短暫 甚至於已經在是受苦的階段 能夠救度的 也只有佛菩薩的力量 所以能夠稱佛名號 是一個很重要的修行方法 所以第九品呢 就在講稱佛名號的種種功德 然後第十品才是講布施 所以再講修布施之前 還再配合著修什麼 修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是一個大乘的一個 很殊勝的一個法門 我們第九品的內容 我們先解釋經文 因為他的經文不長 然後解釋經文 每一尊佛號的意思呢 至於這些稱念這些佛號 會給我們什麼功德之外呢 我們這品講完 再跟大家說明報告 這個念佛法門 大乘念佛法門的意義 跟他的精神 以及我們如何的落實 落實這個念佛法門的修行 那我們先看經文 這一品呢 第九品我們大概可以分成 就是整個因為經文短 就是分成兩段來說 一個就是地藏菩薩請求 釋尊讓他說利益眾生 生死的事情 第二段就是地藏菩薩 詳細說明念佛的功德 我們先看第一段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 世尊 我今為未來眾生演利益事 於生死中 得大利益 唯願世尊聽我說之 這是他一個請求 他請求佛陀為讓他說 說什麼呢 他要說什麼 他的目的是什麼 他的目的是為了未來世的眾生 就是像我們現在啊 乃至以後的眾生啊 演利益事 演就是演說啦 演說可以利益我們的事情 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 得到廣大的利益 所以他要請求佛陀 聽 聽就是允許 允許他來說 那為什麼他要說就說了吧 為什麼還要請佛陀 能夠允許他說 這個意思哦 我們大概可以這樣講哦 這個聽我說之 允許他說呢表示什麼 這個地藏菩薩的謙虛 其實以地藏菩薩的功德力來講 他要說法 佛陀怎麼可能不允許呢 這是他一個謙虛之詞 就是釋尊在場 佛在場佛偉大 所以菩薩要說法 還是請這個佛能夠允許他說 他不能貿然造次 他就先說了 不待佛陀允諾他就先說 這是不恭敬的 所以因此反過頭來 如果我們 以我們現在來說 我們有個依止善知識 在道場裡依止善知識修行 那我們小眾呢 出家眾哪一種小眾要說法 我們也希望允許方丈住持 或是長老這個大僧呢 能夠讓自己來學習說法 這是在一個道場當中 我們依止了善知識 依止了師長 我們希望師長 能夠允許我們說法 就像地藏菩薩這樣 這是恭敬尊重師長 不是說我自己已經有能力了 我已經讀過佛學院了 有能力了我會說法了 我愛說就說 不愛說就不說 不能夠這樣子 那麼如果是居士呢 居士要說法 也要得到自己所親近 所依止的師長的允許 讓你學習著說 學習著把佛法介紹給別人 這個是我們從這邊 可以去了解的 那佛陀聽到地藏菩薩這樣說了 他怎麼告訴地藏菩薩呢 他說 汝今欲興慈悲 救拔一切罪苦六道眾生 演不可思議事 今正是時 唯當速說 吾即涅槃 使汝早畢是願 吾亦無憂現在未來一切眾生 佛陀當然很高興啊 他跟地藏菩薩說 你今天有起了大慈悲心 想要救拔一切罪苦六道眾生 非常好 你要演說這個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個法呢 要說這個法 今天正是時候 你趕快說 為什麼今天正是時候呢 因為佛陀即將涅槃了 那表示這個法會呢 應該不是在很早的時候 佛陀即將涅槃了 假使你能夠 這個汝就是指地藏菩薩 假使地藏菩薩能夠 早一點完成這個願 畢就是成就 早一點完成這個願什麼願呢 就是於生死中 讓眾生讓未來眾生 於生死中得大利益 地藏菩薩這個願 如果能夠早日完成 利益一切眾生的願望 完成之後 佛陀就沒有憂慮了 不再有憂慮了 而且是什麼 不再憂慮誰呢 現在跟未來所有一切眾生 就是佛陀他的憂慮 唯一憂慮是憂慮什麼 現在跟未來一切眾生 不能離苦 所以眾生不能離苦得安樂 是佛陀最憂慮的事情 唯一憂慮的事情 那這件事情可以從地藏菩薩 這邊得到解決 就是地藏菩薩趕快說 不可思議的法 那眾生呢能夠怎樣 能夠離苦得樂 那佛陀就可以涅槃了 他就他涅槃就無憂了 這是佛陀告訴地藏菩薩的 好那麼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邊 我們下一次呢 再來說地藏菩薩 如何來講念佛的功德 以及每一尊佛號的不可思議的 這個功德 之後呢再介紹這個念佛法門 今天就講到這邊 祝福各位呢 聞法受用得利益 身心平安 法喜自在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