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地藏經-28 主講者:見岸法師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阿彌陀佛 我們這一堂課 繼續來研討第八品 閻羅王眾讚嘆品 那麼上一堂課提到 這個閻羅天子 跟三十四個鬼王 同時來到忉利天 佛陀的面前 那麼這些鬼王 不是只有這三十四位 大鬼王而已 還有經文講說 如是等大鬼王 各各與百千諸小鬼王 盡居閻浮提 各有所執各有所主 是諸鬼王與閻羅天子 承佛威神 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 俱詣忉利在一面立 我們從這一段經文來看 就知道這些大鬼王 他身邊還各各帶有 許許多多的小鬼王 都住在那裡呢 住在閻浮提 我們知道閻浮提有四大州 所以他是散在閻浮提當中 那麼他每一個鬼王 不分大小 都有他自己所負責的事情 他所掌管的地方 跟掌管的眾生 那麼今天這些鬼王 跟閻羅天子 來到地藏菩薩的面前 以及地藏菩薩 來到佛陀的面前 當然因為閻羅天子 他接著要問一些問題 那我們上一堂課有提到 閻羅天子 我們也可以稱為閻羅王 那閻羅王應該是主管地獄之事 那這些鬼王呢 經文講他是 居閻浮提各有所執 各有所主 所以他不僅 好像不是只有在地獄 所以因此我們就想到一個問題 也就是說 在佛法的流傳過程當中 地獄道眾生跟鬼道眾生 其實有時侯已經把他 合在一起說 也就是鬼道眾生 也會在地獄中出現 應該這樣說 鬼道眾生 也會在地獄中出現 尤其是這些鬼王們 那因為這個 尤其在中國古代的傳說當中 這個鬼跟地獄 已經變成一個混淆不清 混合為一 不然的話在佛陀的教說當中 佛經當中 其實鬼跟地獄 是六道當中不同的兩道 不同的兩道 應該各自有不同的 業力因果關係 那但是因為佛法流傳到中國來 經過這麼長的時間 鬼跟地獄在中國的時代 已經被混合 可是在地藏經的時侯 倒沒有這麼明顯 只是說這些鬼王 會一同出現在忉利天 那這些鬼王們 不見得是在地獄 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 像中國人在翻譯佛經的時侯 尤其在早期格義佛教 左右的時侯 翻譯佛經 有時侯為了讓我們 中國人容易懂 他也會加進一些字 那麼比方說在翻譯這個 我們常常 最近常常很多人在讀的 八吉祥神咒經 八吉祥神咒經當中 有提到這個泰山地獄 那有些人會把它認為說 泰山地獄 表示地獄在泰山那個地方 那地獄事實上 以佛教來講 地獄不在泰山那個地方 那為什麼會用泰山地獄 因為在中國人的觀念裡面 泰山是地獄之一 就是說 它到底地獄在那一個地方 有三個說法 其中一個說法就是泰山 那麼因此翻譯者 他在翻譯的過程當中 為了讓中國人容易理解 他就翻成泰山地獄 那為什麼中國人對地獄的說法 有這麼多不同 我們在中國古代傳說裡面 很有意思 我們可以稍微了解一下 我們了解一下 中國古代的傳說 有時侯我們看中國祖師大德的 譯經或是他所寫的著述 我們會比較了解 這樣的一個文化背景 那麼中國早期 對於這個 因為人是群聚在一起的動物 除了人生 平常的生活之外 有時侯會有一些天災地變 那尤其對於天災地變的時侯 旱災火災 或是疾病的流傳 傳染病的流行 都會認為是跟厲鬼有關 或是說在山上 高山很高的山 那看起來很神秘 都認為這個 有山精有樹木的妖怪等等 那麼因此呢 人就會想說 人死之後會到那裡去 人類會去思考這個問題 那在早期的時侯 在周朝的時侯 認為人死後 就要回到祖先的地方 祖先死了之後成為神明 要回到最早期的原始的祖先 祖神那邊去 這稱為帝所 皇帝的帝 就是帝所就是 古時侯的 祖先所在的地方 帝所 所以周文王曾經說在帝左右 所以這個在帝左右不是說 在皇帝的身邊 而是死後能夠回到祖先的身邊 但是因為慢慢的人覺得自己 有罪惡感 所以好像並不見得人死後 一定回到祖先那個靈山之處 那個靈地那個地所 所以會覺得說 萬一如果沒有回去的話 就會受苦 所以連皇帝 他都會有一個叫做 封禪禮 所謂的封禪禮就是 皇帝會為了回到帝所來做準備 他們認為帝所是在天上 所以封禪禮是什麼意思 封就是把那個山 已經是高山上面 再加一點土 把它變得更高 那麼這個就叫封 然後在山底下挖掉一些土 就叫做禪 那封禪禮它的目的就是說 能夠挖掉地上的土 代表出地府 那在高山上疊一些土 再堆一些土讓它更高 就叫做升天 所以中國古代的皇帝 可以做到這樣 因為他有權有勢 所以就在高山上面 做這種封禪禮 意思就是說 他死後要生天 要回到祖先的地方 要回到帝所 所以因此慢慢的中國人的觀念 就是人死後 會成為鬼 然後成為鬼之後 才會到地獄 那麼到地獄 或是人死後到鬼的住處 然後再去判定 他可不可以回到祖先的地方 所以在中國文化裡面 古代的鬼 死掉的人成為鬼 從戰國時代以來 就說人死為鬼 鬼之住處有三 那三個呢 第一個是東方 東方就屬於泰山 殷商這個部分 殷地這個部分 那這個東方 是泰山最高 所以才會有這個泰山吟 泰山吟就是對於這個人死後 這個家屬的哀傷 然後唱出來的這種 哀號的聲音 或是這個音聲 就叫泰山吟 後來就變成一種曲調 那麼而且是這樣子 人死了之後又害怕這個鬼 這些厲鬼會來捉 所以要唱一些詩歌 來趨除這些鬼 這是第一個 中國人認為戰國以來 認為人死後 第一個去處 鬼道聚集之處 就是東方的泰山 那西方呢就在九原 或稱為九京 京城的京 那不管九原九京 後來這個地方就叫九泉 因為九原也叫九泉 所以我們中國古時侯有一句話 叫做九泉之下 黃泉或是九泉之下 就是指這個地方 鬼魂的住處 第三個就是認為鬼道眾生 會聚集在南方 南方就在長江的上流 長江的上流有一個叫做歸州 或稱為酆都的地方 你看有一些 這個民間信仰的廟宇 他會寫個酆都 那個是代表那是鬼城 鬼道眾生住的地方 但是不論是東方西方 南方這三個地方   中國古時侯的人 認為就是鬼道眾生 人死後成為鬼 然後聚集之處 但是佛教就不這麼認為 佛教認為人死後 不一定成為鬼 那成為鬼 也不一定會聚集在一起 他有可能散在人間 那也有可能成為這個多財鬼 或是少財鬼 或是無財鬼 餓鬼 這是在人間的 那這個所以在佛經裡面 有提到 這個鬼可以分成兩大類 佛經裡面的鬼就稱為辟力多 辟荔多 那辟荔多 第一大類是住在閻摩世界 就是閻摩王所管理的-這些鬼道眾生 第二個就是散在人間 所以閻摩王所管理的 這些鬼道眾生 他不是地獄眾生 他是鬼道 可是因為他的苦報比較大 惡性比較重 然後閻摩王所管理 那第二個是散在人間的 就是屬於我們剛剛提到的 無財鬼少財鬼跟多財鬼 那接受人祭祀祭拜的 通常都是多財鬼 因為多財鬼有一些能力 有些能力 而且他可以受用飲食 無財鬼跟少財鬼 是不能受用飲食的 無財鬼的話 就是我們講的餓鬼 咽喉鬼 他只要吃東西 就化為火碳 那少財鬼 雖然有一點福德 但是也常常會失去 所以他也沒有能力受用 人家祭拜的飲食 所以能夠得到後代的人 祭拜的飲食的是多財鬼 多財鬼是有福德的鬼 那這是佛經裡面在講 鬼道眾生大概分成這兩類 一種是屬於閻摩天子所 閻摩世界 閻摩王所管理的 一個是 散在人間的三種 那人死後不一定 是成為鬼的 就是說鬼道眾生的來源 不一定全部都從人來的 跟中國古時侯的文化觀念不同 中國人認為說 人死後一定成為鬼 然後再去轉世投胎 可是佛經裡面講鬼道眾生 有些是從天上來的 天人的福報享盡而墮落 墮落於人間 墮落欲界不見得成為人 他可能成為鬼 那有些鬼道眾生 是從畜生道轉來的 他過去生造惡太多 先受畜生道報 再受鬼道報 那有時候畜生道 再轉為鬼道眾生的時侯 有時侯都成為多財鬼 大力鬼王 那麼或是如果他惡性大 就會變成少財鬼或無財鬼 那第三個鬼道眾生從那裡來 從地獄道轉過來的 過去生惡性很重 先受苦 先到地獄受苦 受完苦 再轉為鬼道受苦少一點 輕一點 所以結論就是什麼呢 鬼不一定是人死後 才成為鬼的 也有天神跟畜生道的 或是地獄道的 所以你看我們講的天龍八部 有沒有 天龍八部這個夜叉羅剎 緊那羅 這個都是屬於天神 低級天神 還有一些是屬於畜生道的 緊那羅乾闥婆 這些天龍八部 我們也稱為 泛稱為鬼神 有些是從天上墮落人間的 那也有畜生道 而成為什麼鬼的 也有龍王 迦留羅摩訶羅伽等等 這就是畜生道轉來的 那麼所以佛教在講鬼神的時侯 其實是複雜的 是複雜的 不像我們一般的傳統觀念 人死了就成了鬼 鬼的樣子就跟人差不多 然後在人間遊來遊去 然後閻摩王所掌管 或是到地獄去了 去受苦了 然後再轉世為人 都不是這樣 那佛經裡面 鬼跟地獄是分開的 是分開的 我們這個已經說明了 整個佛教裡面 對鬼的一個說明看待 然後再來 回到我們地藏經來看的話 那這些鬼王 可見這些鬼王 不是地獄道的眾生 只有閻摩天子 是掌管地獄道的 那其他這些鬼王 也是散在人間的 那屬於多財鬼大力鬼王的部分 好這個是 這裡是第一段 俱詣忉利在一面立 這裡是第一段 就是鬼王雲集忉利天 下面是這一品的第二段 那閻羅天子請法 閻羅天子問佛陀說 眾生何以 不求取解脫常常墮落惡道 如果眾生被地藏菩薩救度了 那應該要很努力的精進修行 為什麼地藏菩薩願力這麼大 可是眾生常常要墮入地獄 墮入惡道 然後不求解脫 這是閻羅天子的問題 所以閻羅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 世尊 我等今者與諸鬼王承佛威神 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 方得詣此忉利大會 所以閻羅王自己跟這些鬼王 是因為佛陀的威德之力 威德神力 以及地藏菩薩摩詞薩的 慈悲之力 才能夠到達 這個忉利天的大法會當中 亦是我等獲善利故 這個我們能夠來到忉利天 大會 除了佛力菩薩力之外 還有也是他們自己的善力 那這個善力是什麼呢 其實他們自己的善力是主因 佛力菩薩力是助緣 是清淨的助緣 那這種善力有兩個解釋 一個就是 過去生宿世的善根 這是從因來講 過去因來講 過去生這些鬼王 都種下一些善根善業 所以有這個善業種子 今天再加上佛力菩薩力 他們才能夠到忉利天 因為他們本來是欲界人間 散在人間的鬼王 或是地獄 那麼能夠到天上 那要有一些能力來 要有一些條件的 所以獲善利是指宿世善根 第二個解釋 就是說 他們能夠來到忉利天 以及可以獲得善利益 都是佛菩薩的威神之力 這是從果來講 就是他們今天來到忉利天 也是他們即將要得到善利 什麼善利呢 就是聞法的善利益 那這個能夠來到這裡 這個善利益 是因為佛菩薩 跟地藏菩薩摩詞薩的力量 這是另外一種解法 就不牽涉到 他的宿世善因的問題 而是說他今天來到忉利天 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益 這是因為佛菩薩的 這個威神之力的關係 這個是我們在看 是我等獲善利故 亦使我等獲善力故的解法 所以第二個解釋比較是從 今天來到忉利天的大會 也即將是我們 要得到利益的機會 我們得到一些 佛法的利益的機會 所以他們今天有小小的疑問 想要問世尊 希望世尊慈悲宣說 這個是閻羅天子的問題 那佛陀就告訴閻羅天子 恣汝所問吾為汝說 恣就是隨意 隨你的意思來問 任憑你問 或是隨你的意思問 佛陀都會告訴你的 那麼閻羅天子 就瞻禮世尊 頂禮了佛陀又回視地藏菩薩 回過頭來看了地藏菩薩一眼 然後就說什麼呢 而白佛言 世尊 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 百千方便而度罪苦眾生 不辭疲倦 是大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 神通之事 先讚嘆一下地藏菩薩 說他在六道當中 用各種的善巧方便 來度化這些罪苦眾生 不辭疲倦就是 不管他有多累 或是多久的時間 這個菩薩 都一樣 為了利益眾生 做很多的事情 那麼做這些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麼多 但是這些眾生 獲脫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 這確實是我們的一個問題 就是我們得到救度 脫離了受苦的罪報的時侯 沒有多久 又自甘墮落 又墮到惡道當中了 那這時侯 這個閻羅天子就問 世尊 是地藏菩薩 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 云何眾生而不依止善道 永取解脫 唯願世尊為我解說 他說既然地藏菩薩 有不可思議威德之力 那麼他就應該讓這些眾生 只要一解脫就永遠解脫了 或是說他能夠脫離惡道之後 就好好的依止善道 走在善法當中 那麼不要再墮落三惡道 得永遠的解脫 那為什麼沒有這樣 反而是一但脫離惡道 沒有多久又墮入惡道 這樣反覆不是很累很辛苦嗎 所以有時侯看到這段經文 我們就要想說反省一下 我們是不是自己也是這樣 煩惱習氣 如果透過聽經聞法 或是修行禪修念佛 已經調伏了一段時間 我們就應該要讓他不再生起 可是為什麼往往過了-一段時間之後 而我們這個煩惱又再浮現 一樣又重蹈覆轍 生氣的依然是生氣 那不捨的依然是不捨 嫉妒的依然是嫉妒 那好像沒有從之前的 聽經聞法修行當中 得到一個徹底的處理 這是我們凡夫的問題 如果我們可以 只要我的瞋惱我的嫉妒 可以透過我的念佛 我可以讓它調伏了 不再生起了 我多麼希望它就永遠不再生起 所以在唯識學裡面 也有所謂的伏跟斷的問題 伏跟斷 伏沒有究竟斷除 它只是先暫時壓制 如果沒有善緣繼續 沒有那個道力 來把它斷除的時侯 它遇境逢緣 因緣成熟它又會出現 那必須要有那個道力如刀 把它斷掉 它才不再出現 所以閻羅天子 問了這個問題 他不是只有就現象問 現象這些六道眾生的流轉問 他也可以引伸到 就我們的修道斷煩惱來說 修道斷煩惱來說 我們也是這樣 何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呢 這個是第二段 問 閻羅天子問法 下面是第三段 佛答天子 佛答天子意思就是說 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眾生 難調難伏 最主要講難調難伏 經文從七百八十四頁下欄 倒數第二行開始 他說 佛告閻羅天子 南閻浮提眾生 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是大菩薩於百千劫 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 斷句要斷到這裡 就是說 佛陀告訴閻羅天子說 南閻浮提的眾生 個性很強 就是不太容易納受善法 或是善語 而且習氣比較重 難調難伏 那這個大菩薩是指 地藏菩薩 在百千劫的時間 這麼長的時間 頭頭救拔 頭頭就是個個 每一個每一個 都去救度他們 希望這些眾生可以早一點解脫 這是從地藏菩薩這個角度來說 下面是從我們罪報人來說 這些眾生來說 他說 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 這些有罪報的眾生 他墮落到惡道去的時侯 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 他墮落惡道的時侯 他會碰到地藏菩薩 他也一樣 用他的方便威德之力 拔出 已經到惡道了 還讓他出離 出離根本業緣 這個根本業緣就是三毒 根就是罪根 我們造業的因緣 就是煩惱 就是三毒就是貪瞋癡 我們說 惑業苦 因惑而造業 因業力而感受苦報 而感召苦報 所以業是由惑而來的 所以業緣就是指根本惑 根本業緣就是根本煩惱 就是什麼 貪瞋癡 地藏菩薩用各種方便的方法 讓我們斷除貪瞋癡 而能夠遣悟宿世之事 讓我們能夠 知道宿世因緣的事情 就是我們過去生 到底是什麼樣的因果 而感召這樣的苦惱 或是能夠 或是到這個世間來受報 這裡 所以它這一段小小的一段 其實分兩個情況 第一個就是 還沒有墮落惡道的人 雖然個性難調難伏 可是他還沒有墮落惡道 以這一世來講 還沒有墮落惡道 那地藏菩薩 個個救拔 讓他早點解脫 不要墮落惡道 第二個就是說 萬一個這個罪報人 命終之後墮惡道 乃至墮地獄了 地藏菩薩也會用方便的力量 讓他們斷除這個煩惱根 三毒煩惱根 能夠斷除煩惱根 能夠讓他了悟 過去生的事情 這邊要注意 能夠斷煩惱根 其實就是斷三結 斷三結就已經得阿羅漢果 就得無生忍 即將要証無生忍 如果以菩薩來講 那以聲聞道來講 斷三結貪瞋癡 那可以得阿羅漢果 那如果斷見惑 斷知見上的煩惱 就証初果 那貪瞋癡是屬於思惑的根本 修惑的根本 所以可以証阿羅漢果 所以這是指未來 就果來說的 不是當下馬上的 不是馬上他就証果了 而是菩薩用方便力 墮入惡道之後 菩薩用方便的力量 讓他先出離惡道 出離惡道之後 再讓他斷除根本業緣 就是這些三毒煩惱 這樣他才能了悟過去生的事情 所以我們要知道 了悟過去生的事情 是因為什麼力量 什麼功德而來的 從經文看來說 就是拔出根本業緣 就是斷三毒 就能夠了悟過去生的事 因為他是聖者 他是阿羅漢 甚至如果以菩薩道來講 得無生忍了 這個時侯他了悟過去生之事 那我們要明白 一個人可以知道過去生的事情 除了他已經是成為聖者之外 還有兩種情況 一個是依禪定力 就是還沒有斷三毒 可是他修禪定 修到這個觀智的部分 他也可以看到宿世因果 甚至還可以看到未來世 那是禪定之力 但是問題是 禪定之力 看到的宿世因緣不深 不詳細 看到的未來世是不穩定 不確定性 因為他看到的未來世 只是就現在目前的狀況 來推演 而且這當中 可能還有修禪定者 禪修者自己的念力 他念力所呈現 那麼在觀境當中 他會出現他未來世是什麼 因此這個念力是不是必然 是不是必然 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他未來一定會成為這樣的 其實未來世是不確定性的 過去生是因為已經發生了 所以他過去已經發生 他不可能再有所改變 但是禪定力所能見的過去有限 而且不清晰不穩定 那只有佛陀 或是斷根本煩惱的 斷三毒的這些聖者 才能夠清晰穩定的見到過去 而且能看得很遠 這是第二個 以凡夫來講 一種是有禪定力 第二個就是業報通 我們一再講過的宿世的業緣 或者是菩薩的 再加上菩薩的威神力 他宿世有這個業因緣 那可能自己就是業報通 所以他可以知道過去生的事 那有時侯是這個通力不強 那菩薩能夠給他一些威德之力 菩薩的力量加進去 所以他可以看到過去生的事 問題是 知道過去生的事 其實也不必 也不盡然能夠幫助於自己修道 就是說如果他只是一個方便 讓我們知道 我過去生有沒有修行 過去生的煩惱在那個地方 它也許會方便我們 不會繞迂迴之路 直接接著過去的善業力 繼續修行 它可以省掉一些 重頭再來的問題 但是因為過去的善業力 或是過去修行的道力 或是讀經的理解力 那經過轉世之後 他不見得通通記得 但是有那個種子在 他當然會比較快的了悟 所以有些人為什麼讀大乘經 一下子就通達 有些人讀聲聞經典 一下子就能夠理解 這可能跟過去生 有沒有薰習有關 所以我們知道過去生的事 頂多是幫助我們 未來在修道上 你好像可以省掉一些迂迴 在那邊尋找 尋尋覓覓的路 但是很怕就是說 因為你知道過去生的因緣之後 就決定了不再努力 這有可能的副作用 就是把它變成定命論 就是這個樣 或是把別人界定為 他就是這個樣子 這是一個很不好的一個現象 那對於未來世 若依禪觀之力 能夠觀到未來世的時侯 這也是會有一些弊病存在 不能說 我看到我第幾世可以証初果 然後就此安心了 那自然而然 比方說第三世可以証初果 比方講 我一旦在禪觀當中 看到我第三世可以証初果 萬一就不努力了 那不只三世可能是三百世 都不會証初果 第二個 已經看到証初果的時侯 他會不會再發大心了 他會認為說 我好像就只能証初果 你看我未來就是証初果 那他的菩提心就不會再生起 所以能夠了知未來事 不見得是好事 但是他也有一個好的作用 是讓我們振奮人心 振奮人心說 我好像確實可以 可以這樣努力 我可以成就 可是換句話來說 即使沒有見道的人 我沒有看到未來世 我沒有看到過去世 我一樣可以用這種態度 用正確的態度來修行 所以這種觀智 這種禪定力而得的 宿命跟未來的那種觀 觀法 不見得是必要的 它也不是沒有副作用的 所以大家要善用 這是講到 悟宿世之事 宿世之事的時侯 想到的一些現象 跟各位做一個報告 跟一個分享 那我們來看看 這個 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 下面的經文 它說 可是我們 自是就是說只是 或是可是我們娑婆世界 閻浮提的眾生 結惡習重旋出旋入 就是我們的惡業習氣比較重大 所以旋出旋入 就好像你看 有人在那個門那邊 一下走進來一下走出去 或是我們在那個旋轉門有沒有 旋轉門你就這樣一直繞 你到底在繞進去還是出來呢 就是在那邊繞來繞去 那意思在譬喻什麼 眾生在善道跟惡道當中 不是六道跟解脫道 旋出旋入 六道跟解脫道 不會旋出旋入 你一旦解脫了 初果是不墮落三惡道 那三果是根本不墮入欲界 不再來人 不再來六道 所以這個出入是指善惡道 是出離惡道進入到善道 還是離開善道進入到惡道 這個是指六道當中來說的 旋出旋入 那當然不是指解脫道跟六道 更不是指淨土 淨土跟穢土 我們沒那個本事 像無生忍的菩薩一樣 在娑婆世界 或是在淨土世界 往往返返自在無礙 我們沒有這個本事 所以這個 完全就是就六道來說的 所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 而作度脫 凡夫是這麼樣的一個忙碌輪迴 在六道當中很忙碌的進進出出 所以就要讓這個菩薩 也很忙碌 經過很久的時間了 來救度這些眾生 這個是我們的一個問題 那我們為什麼 眾生往往會在這個六道當中 旋出旋入呢 如果已經被教化了 修了善業 往生善趣了 那就應該 應該就一直向上向善 不要再墮落了 就是因為眾生 其實是健忘的 眾生其實是健忘的 也就是說 對於過去的事情 是不知的無知的 然後對於自己修行的這個 這條路 這個正見又不具足了 道心又不堅固的時侯 它就很容易這樣子 下面講譬喻了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 誤入險道 其險道中多諸夜叉 及虎狼獅子蚖蛇蝮蠍 如是迷人在險道中 須臾之間即遭諸毒 這個是說講譬喻 地藏 佛陀就接著講一個譬喻就是說 有一個人 迷失本家 就是忘了他回家的路 忘了他回家的路 然後誤入險道 險道是比喻什麼呢 就是危險的地方 危險的地方比喻邪行邪知見 本家就比喻佛性 比喻他的佛性跟法性 那在險道當中 在這個危險的道路當中 有很多的這些 夜叉這些鬼神 還有這些虎狼獅子危險的動物 這在譬喻什麼呢 譬喻種種的煩惱 比如種種的煩惱惡業 蚖蛇 這個蚖念二聲蚖 蚖蛇 蚖就是毒蛇的意思 蝮蠍 這個蝮也是蛇類的一種 蚖也是蛇類的一種 蝮也是蛇類的一種 蠍是蠍子 那這些都是很危險的動物 有毒 比喻我們的煩惱 我們的三毒 所以我們在這個險道當中 須臾之間即遭諸毒 這樣迷失的人 迷失佛性迷失法性的人 他在這個邪知邪見當中 邪行當中 很快就會被這些煩惱給吞沒 受到傷害 傷害到什麼呢 傷害到我們的法身慧命 他的譬喻是這樣子 那有一個知識 有一知識多解大術 知識就是指善知識善友 老師 他了解了很多的醫術 大術是指醫術 古代的種種的醫學方法 能夠善禁是毒 乃及夜叉諸惡毒等 他可以制止這些毒 這些有危險有毒的動物 來咬傷我們 或是咬傷我們之後 他可以把這個毒排掉 這叫善禁是毒 不僅是動物的毒 乃至夜叉惡鬼王的毒 這些毒害毒氣 他都可以去除掉 那忽逢迷人欲進險道 這個知識 善知識 就是比喻地藏菩薩 他知道種種的方法 可以去除掉我們眾生的毒 煩惱毒業毒 那碰到這個迷途的眾生 就想要進入這個險道 邪知邪行當中 他就告訴他說 咄哉男子 為何事故而入此路 有何異術能制諸毒 咄哉就是一種 大聲的喝斥 或是我們講說 喂你這個人 你什麼原因來到這個 這條路很危險 有很多的毒 所以這個咄有喝斥的意思 那麼你有什麼樣的本領 異術就是有什麼樣特殊的 跟人家不同的方法 本事 可以制止這些對治這些毒害呢 這個迷路的人聽到這個善知識 這樣說 他才恍然大悟說 我走這條路是危險的 他就即便退步求出此路 就往後退了 要趕快離開這個地方 那這個善知識 不是只有跟他講而已 他會實際的幫他 所以就牽著他的手 提攜接手牽著他的手 引導他走出這個險道 以免他再遭受到種種的惡毒 然後帶領他到好的地方 安全的道路上 讓他得到安樂 就是說這個善知識 帶領這個迷路的人 走出這個危險的道路 回到安全的地方 來譬喻地藏菩薩 就是要帶領我們這些 煩惱熾盛的眾生 業障深重的眾生 能夠出離輪迴之路 甚至基本上 至少要出離惡道之路 三惡道之路 接著這個善知識 又告訴這個迷路人說 咄哉迷人 自今已後勿履是道 此路入者卒難得出復損性命 就是說這條路很危險 你不是只有今天離開就好 從今天之後 你都不要再走到這條路來 這條路走進去 是很難出來的 今天是有善知識 牽著他的手帶領他出來 那如果你一個人走進去 不容易找得到路出來的 甚至你會有生命的危險 這個時侯迷路人 亦生感重 內心非常的感恩 重就是殷重心 深深 深重的感恩之心 這個在比喻地藏菩薩 要告訴我們說 我們一旦學佛了 知道修行了 斷了墮入惡道的業因之後 我們不可以再重蹈覆徹 我們要繼續走在善道上 萬一不小心又走回到險惡之路 我們又遇不到菩薩的時侯 是很難能夠脫離了 叫卒難得出 甚至我們失掉我們的慧命 所以臨別之時 這個善知識跟這個迷路之人 要分開的時侯 善知識又說了 若見親知及諸路人若男若女 言於此路多諸毒惡 喪失性命 無令是眾自取其死 他說你如果看到親知 親知就是親戚朋友 親戚朋友們 以及不認識的這些人 你如果有因緣的話 不論他是男生女生 他如果已經走在這條惡路上面 你就要告訴他這條路很危險 會碰到一些毒害 會失去你的性命 不要讓這些眾生自取其死 自找死路的意思 這在比喻什麼呢 比喻地藏菩薩教導我們 我們如果自己已經離開惡道 走在善道上的時侯 我們還要發菩提心 告訴一些沒有學佛的 沒有走在善道的人 告訴他要遠離惡道 如果繼續如此煩惱熾盛 或是造作惡業 未來世 我們這樣子是很危險的 會自取其死 會斷了慧命 生生世世受苦 所以菩薩救度我們 他一定也是要我們跟他一樣 以慈悲心去救度別人 這叫自利也要利他 我們得到菩薩對我們的慈悲 我們也要把這個慈悲心 輾轉布施給別人 我們得到菩薩給我們的救度 我們得到利益了 我們也要輾轉去利益他人 這才是佛弟子 所以這個佛陀講完 這個譬喻 他下面就做了 一個結語 他說 是故地藏菩薩 俱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 菩薩是很慈悲的 他救一切苦難眾生 要讓他們生人天中 受勝妙樂 這是最基礎不要受苦 如果這些罪苦眾生 能夠知道業道苦 脫得出離 永不再歷 我們如果能夠真實了解 業道是苦的話 我們就不會再走回頭路了 不會再造作惡業 再墮落惡道 再經歷一次的苦難 所以有聰明的人 有智慧的人 他是不會 已經離苦了 他不會再回過頭來 去受苦 在中阿含經就有這樣的譬喻 有一個譬喻 就外道人來問難 就是說 佛陀有講人造作善業者 能生天上 造作惡業者 墮落惡道 那這個弟子就問了 那我們為什麼知道 人死後會墮落惡道呢 墮落地獄呢 你可不可以告訴我地獄在那裡 那地獄的人 你可不可以請他出來告訴我 人死之後 造作惡業真的會墮入地獄 那這個經文講說 如果一個聰明的人 他用一個譬喻 如果有一個人 他如果掉到這個糞坑當中 掉到糞坑當中 那很臭 很臭的時侯 他如果離開了糞坑 他洗乾淨了 全身香噴噴的 你叫他再掉到糞坑當中 他願意嗎 他是不願意的 那如果說一個人 他在這個糞坑當中 在受苦難了 那你要請他出來 在地獄受苦 你要請他出來告訴我們說 他地獄有多苦呢 他是也沒有辦法出來的 所以這個掉到糞坑當中 然後你洗乾淨了 你不會自己再想要跳下去 這個中阿含經這一段的經文 在譬喻什麼 說一個天上 如果一個人離開了人道 脫離了三惡道往生天道 在天道享福的時侯 你要叫他下來人間 告訴我們說 確實有天道 他不太可能的 因為來到人間 對他來講 好像再重新踏入糞坑一樣 他不可能再下來告訴你 那墮入地獄道的眾生他受苦 都來不及 他怎麼來告訴你說 很苦你不要下去 他如果能夠出離的時侯 他就不是地獄道眾生 所以這個 我們看阿含經裡面的經文 再看地藏菩薩的願力 我們就可以明白 地藏菩薩他其實 他要讓眾生脫離苦難 首先要先脫離三惡道苦 脫離三惡道苦 但是問題 我們如何不要再旋出旋入 就是要去觀三惡道之苦 當我們明白 三惡道的苦難的時侯 你就不會想要再回去 就好像一個人 從糞坑裡面跑出來 洗乾淨 他不會想要再掉下去一樣 所以我們能夠離開三惡道之苦 然後其實我們不知道 我們過去生 是不是有掉落三惡道 在三惡道受苦的種種 可是從經文當中 從很多的經論當中 都有描述 地獄餓鬼畜生的種種苦相 那我們仔細的去體會跟揣摩 這個苦相 我們就自然而然 不會想要再掉落 所以叫做脫得出離 永不再歷 至少生生世世保持人身 在人間學佛 不墮入三惡道 那麼才能再進一步說 解脫六道輪迴 出三界 不會再落入三界輪迴 所以這裡的脫得出離永不再歷 一樣有二層的意義 一個就是六道當中來說 脫得出離三惡道 第二個就是就三界來說 脫得出離三界 証阿羅漢 當然永不再歷 最後 如迷路人誤入險道 遇善知識引接令出 就好像迷路的人 他不小心墮入險道當中 遇到善知識了 那麼接引他出來 永不再入 那甚至他看到其他的人 也勸 復勸莫入 勸這些其他的人 不要再進入這條迷路 這個三惡道當中 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脫竟 更不復入 而且要勸告這些其他的人說 我之前就是因為迷惑的關係 我才走錯路了 今天我已經脫離了惡道 我不會再進入了 這個就是要自利還要利他 我們自利是因為 地藏菩薩的接引幫助我們 我們學佛了 我們知道離三惡道苦 我們現在還是要幫助別人 他說 若再履踐猶尚迷誤 可是如果你再重覆走一遍 你還是會迷路的話 不覺舊曾所落險道或致失命 如墮惡趣 萬一你再重蹈覆轍了 你忘記了這條是險惡之路 也不記得自己曾經過去 曾經走過這條險道 那麼這樣子的話 會失去生命 乃至會墮落三惡道的時侯 地藏菩薩會用方便力故 使令解脫 萬一就是說 我們不小心又重蹈覆轍 地藏菩薩會用方便力 讓我們解脫生人天中 但是問題在於眾生的業力 如磁鐵 我們的業力如磁鐵 我們會在人天當中 果報受盡之後 旋又再入又墮落 墮落惡道當中 若業結重永處地獄 無解脫時 就是我們會旋又再入 重新又墮落三惡道 然後這個如果業力很重的話 就永遠在地獄當中 不得脫離 所以後面這一段 我們會感覺到說 如果以前面的譬喻來講 這個善知識 能夠引導迷路人 離開這一條險道 來到好道 能得到安樂 也交待他說 你不可以再進去了 你再進去了就會喪失性命 甚至還交待說 你如果遇到親戚朋友 好朋友 你也要告訴他們不要去 這是地藏菩薩的大慈大悲力 做這樣的引導 可是問題是 我們這些迷路人 我們遇到善知識的接引了 脫離了惡道苦 我們有時侯 我們在這一生 有時侯會勸導他人 不要再 不要墮落三惡道 不要造作惡業 但是因為我們的善業力不夠 所以有菩薩的願力 菩薩的接引 菩薩的教導 但是如果我們的淨業 清淨業不夠強的時侯 我們還是一樣 命終之後會又重蹈覆轍 或是障礙來的時侯 又重蹈覆轍 然後又忘失了 過去曾經墮落惡道 被救拔出來 忘記了 我們人業力輪迴當中 常常忘失 那麼這個時侯 雖然地藏菩薩用方便力 救拔我們出來 我們又很容易又墮落下去 所以看到這裡我們可以知道 這個閻羅天子的問題 佛陀是怎麼回答的 問題是不在地藏菩薩 是在我們眾生 因為閻羅天子是質疑說 地藏菩薩救了我們 我們應該ok的 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眾生 佛陀說 不是在地藏菩薩 是在我們眾生結業習重的關係 因為眾生結業習重 所以常常旋出旋入 旋入又旋出 我們根本煩惱沒斷的緣故 我們這一堂課就先講到這邊 那下一次 再繼續看 這些鬼王們 又問了什麼問題 好祝福大家 聽經聞法法喜充滿 身心平安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