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地藏經--25 主講者:見岸法師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德 大家早安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的進度 是地藏經第七品 利益存亡品 這在大正藏的七百八十三頁 下欄倒數第三行開始 那利益存亡品 也可以說是接著第六品的內容 而由這個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來說明 他怎麼樣來利益眾生 因此這個經文 也很重要 跟第六品一樣 所以如果我們要了解到說 怎麼樣從地藏經當中 對於修道人 乃至於對於眷屬 已經往生的眷屬 有所利益 那麼這第七品 我們就要多加用心的去理解 那麼這一品一樣 我們可以分成六小段 六段來了解它 首先第一段要說明 地藏菩薩 依止地藏菩薩有兩種特色 有兩種殊勝的利益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 世尊 我觀是閻浮眾生 舉心動念無非是罪 脫獲善利多退初心 若遇惡緣念念增益 是等輩人如履泥塗 負於重石漸困漸重 足步深邃 首先先念到這邊 這邊是在說 這個地藏菩薩跟佛陀說 他觀察我們所有的 閻浮提的眾生 我們這些眾生 大概有兩個情況 一個情況就是說 容易退心 容易退道心 假使能夠得到一點善利益 就容易退心了 那為什麼呢 因為舉心動念無非是罪 眾生的起心動念 都是造罪的因緣 都是罪因 這裡的無非是罪 怎麼說呢 難道我們生活中 沒有一些善念嗎 我們也應該有一些好的心念 或是我們 也有想要利益眾生的心念 我們也確實做了一些善行 那為什麼地藏菩薩說 我們舉心動念無非是罪呢 所以這裡的罪 不是講罪果 是講罪因 那這個罪因是因為我們眾生 還沒有斷我執 我們還有我執 所以也有我所執 所以即使我們在造作善業 在修行的過程當中 只要我們還沒有斷我執 我們的善業都稱為有漏善 既然是有漏善 帶有煩惱的善業 他的果報本身就不究竟 第二個有漏善的話 很容易 遇境逢緣就退道心了 就是說你的善念 就是不容易生起 或是善念會退 所以多退初心的緣故 就是因為我們的根本我執未斷 所以起心動念無非是罪 那如果遇到惡緣的話 遇到惡緣念念增益 這個念不是善念 這個念是惡念 本來前面已經有煩惱了 所以有時候會退心 那退心 如果又遇到惡因緣的時候 這個退心這個不善念 又會增長 也就是惡性循環 我們講善善會相應 惡惡也會相應 所以我們如果起了惡念 如果身邊有善知識 或者善友 這些菩薩們居士們 提醒我們 你這樣的想法不好哦 你這樣的行為不太對哦 我們應該要怎樣想 我們應該要怎樣做 我們在培福的時候 不應該計較分別 我們在參與法會的時候 不應該干擾大眾 我們聲音要小一點 行為不要這麼粗魯 其實如果有人這樣提醒我們 我們應該感謝 他就是我們的善知識 他就是我們的增上因緣 所以我們本來是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知的 犯了一些過失 干擾了大眾 因為對方的提醒 我們不會念念增益 就是這個惡念 不會輾轉加深 可是往往要有這樣的善友 善知識是要有福報的 有些人沒有遇到 這樣的善友善知識 或是我們本身個性 不太容易接納別人的意見 或是我們的行為 可能會比較脾氣暴躁一點 別人看到我們不好的言語舉止 也不願意提醒我們 或不敢提醒我們的時候 這個時候就叫做念念增益了 這是沒有遇到好的因緣 還不是遇到惡緣 那遇到惡緣就更慘了 如果說我們已經在煩惱熾盛了 旁邊的人又燒柴添火 加油添醋 然後不斷的在旁邊吆喝 跟我們說 對對對你想的就是這樣 對方就是如何如何 那這個時候 就是很典型的 遇到惡緣 那遇到惡緣 我們的惡念就會增長 這個時候 這樣的人 退心的人 退道心的人 或是惡念增長的人 這樣的人如履泥塗 就好像走在一個泥濘的地方 整個土地都是泥漿 我們只要走在 充滿泥巴泥漿的地方 很難走路的 一踩就陷下去 所以你要很用力的 才能把腳拔起來 如果是一個人單獨一個還好 如果是揹著很重的石頭 負於重石 揹著很重的石頭 漸困漸重 那你就是 舉步維艱 每走一步都要很用力 而且踏下去足步深邃 邃就是深的意思 深邃就是很深很深 所以因為你揹著很重的東西 很重的重擔 然後所以每走一步 腳步都更陷的更深 所以要拔起來更辛苦 那這個譬喻 這個泥塗就比喻我們的六道 六道輪迴 負於重石就是我們的業力 我們的業 種種的尤其是惡業 已經這個六道輪迴 已經是苦不可堪 就像泥塗一樣 然後又揹著很重的惡業力 就這個腳步也就會很艱辛 就也是要脫離六道輪迴 會很辛苦 會很辛苦 這個時候 如果能夠遇到一個善知識 若得遇知識替與減負 或全與負 是知識有大力故 復相扶助勸令牢腳 若達平地須省惡路 無再經歷 假設我們在這條路上 走的很艱辛的時侯 遇到了知識 這裡的知識是指善友 善知識 善知識這個名稱 我們從阿含經裡面來看 他當然有兩個意思 那這兩個意思 彼此是有關的 所謂的善知識 剛開始的時候 指的是善友 善友 這樣子說好了 在阿含經當中 佛陀剛開始 在講善知識的重要的時候 他有提到他過去生 是因為遇到善知識的緣故 所以他就很快的就成佛了 成道了 所以這個善知識 是釋迦佛成道的 一個很重要的因緣 所以這裡的善知識 就是指好的師長 好的師長 那佛陀也有提到 第二個意義就是說 所謂的善知識者 就是釋迦牟尼佛 也就是善知識本身 是釋迦牟尼佛 那佛陀為什麼提到這樣呢 就是阿難 阿難他有一次就禪坐起來 禪坐出來了出定之後 他就想到說 我們修道要有一個善知識來 提攜 如果只有半梵行的人 就可以稱為善知識 所謂半梵行就是 他梵行還不是很圓滿的 修道還不是很圓滿的人 半梵行者就可以稱為善知識了 那他想完之後 他就去報告釋迦牟尼佛 那釋迦牟尼佛聽完就跟阿難說 你不能這樣講 應該善知識者 滿梵行者 全梵行者就是善知識也 那什麼叫全梵行者就是善知識 佛陀就講了一個例子 就是我剛剛提到的 他說他修道以來 能夠圓滿戒定慧三學 然後成正覺 所以他是滿梵行 滿梵行就是善知識 他這個意義 指的善知識就是佛陀 就是全梵行者 但是佛陀也有 後來在增一阿含經也有提到說 他能夠成佛 是因為有善友的提攜 有善知識的指導 所以讓他能夠圓滿他的梵行 所以善知識可以說是滿梵行者 所以善知識就是善友 好的師長好的善友 那他們雖然還沒有圓滿成道 可是他們為什麼 可以稱為滿梵行呢 因為是他們幫助了釋迦牟尼佛 圓滿釋迦佛的梵行 所以釋迦牟尼佛才會說 這些善知識 也就是全梵行者 那我們從這兩段的經文 來看的時候 我們可以了解 就以一個究竟圓滿梵行的人 當然就是善知識 這個人就是釋迦佛 就是諸佛如來 他們是圓滿梵行的 所以究竟的善知識 那麼第二個就是釋迦佛提到的 就是說 他在成道之前 親近了很多的善友 良師益友 這些良師益友 幫助了他成道 幫助了他圓滿梵行 所以這些善知識 也可以稱為是滿梵行者 那那些人可以稱為善知識呢 在大般涅槃經有講 具德八分之一 或具德十六分之一者 都可以稱為善知識 那什麼叫具德十六分之一 因為本來最究竟的善知識 就是聖者 比如說証阿羅漢果的人 初果二果三果的人 當然都是善知識 另外一種就是還沒有得解脫 但是他對於戒定慧三學 對佛陀的教理 能夠通達十六分之一 這樣的人就可以稱為善知識了 那所以從這邊我們可以明白 所以善知識善友 如果除了佛陀 這個圓滿梵行的人之外 另外一個就是只要我們的師長 我們的同參道友 不論出家在家 他可以通達佛法十六分之一 那本身威儀具足 戒行清淨 就可以稱為善知識了 那有善知識的一個提攜 一個指導一個提醒 那這個人 這個善知識可以 替與減負或全予負 什麼叫替與減負呢 這個就是我們剛剛講到 善知識的定義 來看 如果他是一個 未得解脫的善知識 那麼他可以為我們替與減負 替與減負也就是前面 講說他揹了重擔 這個業力很重 那如果遇到善知識的時候 他可以指導我們 如何讓我們斷煩惱 幫助讓我們修行 幫助我們修行 甚至告訴我們 如何去惡行善 但是因為他的功德力還不足 他只能做一個指導輔助 的一個善友 那這叫做替與減負 就部分的 部分的減輕了 我們這樣的一個重擔 那如果是全與負 指的應該就是滿梵行的善知識 也就是諸佛菩薩 因為諸佛菩薩 他有這樣的功德 教導我們行善之外 還可以讓我們了悟到這個空性 之理 我們透過佛法的學習 了悟到空性之理 能夠究竟解脫 那如果究竟解脫之後 我們過去所造的惡業 其實他雖然還在 可是還沒有因緣可以受報 那就好像這個焦芽的敗種一樣 這個芽這個種子 沒有土地的養份 沒有陽光空氣水 它就不會再發芽不會成熟 所以一個証解脫的聖者 或者証阿羅漢果的人 或是八地以上的菩薩 他就不再受後有 也不再 得到無生忍了 那麼他可以說是一個 解脫的聖者的時候 這個時候就叫全與負 這個重擔就沒有了 所以我們依著善知識的指導 能夠修到生命得解脫 証無生法忍的時侯 就好像把這顆大石頭拿掉了 就叫全與負 所以不是把這個石頭 送給了這個善友善知識 也不是善知識 在幫我們揹這個業 而是他教導我們 怎麼把這個業力的重擔 放下來 那如果是 不是究竟解脫的善知識 是還帶有煩惱性的善知識 至少他也告訴我們怎麼修行 那我們的修行 如果還沒有得証無生忍 我們還是凡夫地 可是我已經慢慢的 修行善法的時候 那這個業力就不再增加 過去的惡業 雖然不能夠馬上就不見 可是未來我不會再增加惡業 那所以這個重擔就是到此為止 然後再透過修行 慢慢的去清淨我們的身口意 你這個重擔慢慢會減輕 就叫做替與減負 所以減負跟全與負 是不同的 那這個是指修道的程度不同 那修道的程度不同 換句話說 也可以說我們親近的善知識 是全梵行的滿梵行的 還是半梵行的 是究竟解脫的 還是帶有煩惱心的善知識 他可以給我們的指導 其實還是有差別 但是這只是大約而說 並不見得說 帶煩惱心的善知識 只能讓我們達到 替與減負 就是減輕惡業 而已 不能幫助我們得解脫 也不見得 也許我們的根性利的人 雖然我們的善知識 是具足煩惱心的善知識 可是我們自己精進用功 我們也可以得到証到無生法忍 究竟解脫階段的時候 我們也可以達到 不受後有 那不受後有 就像全與負一樣 這個重擔就放下來了 重擔就放下來了 所以也不必然就說 我要碰到的遇見的善知識 一定要像諸佛菩薩一樣 証到無生忍了 我才可以得到全與負的功德 也不見得 因為有的人 即使他遇到了聖者 証到無生法忍的菩薩 或者解脫的阿羅漢 可是他不用功的時候 他仍然沒有辦法 把他生命裡的業力重擔放下 一樣是造作惡業 念念增長 所以這裡的地方 若遇知識 替與減負或全與負 重點倒也不是在善知識的 情形是解脫的還是未解脫的 重點是在於我們自己 用功跟不用功 這是為大家分析 說這個善知識的種類 什麼樣的人可以稱為善知識 那我們遇見了具德的善知識 還是半德的善知識 我們可能會有怎樣的結果 重點還是在我們自己的修行 所以它說 是知識有大力故 復相扶助 所以因為這個善知識有大力 有大的能力 可以幫助我們 復就是以 加諸於我們的這個幫助 把他的幫助 加諸於我們身上 復相扶助 那這個不是擔業 不是幫我們擔我們的業 而是說法 傳授我們佛法 教導我們修行 所以叫做復相扶助 那他的能力 幫助我們什麼呢 勸令牢腳 若達平地須省惡路 無再經歷 這是兩種情況 一個是 先把腳步踏穩了 牢腳 把腳步踏穩 那這個比喻什麼呢 比喻說不要再造新業 過去已經造作這麼多惡業了 已經揹的很重了 那你不能再增加我們的惡業 揹得更重 所以你不要再增加惡業 不要再增加惡業的時候 你腳步就站得穩 不會跌跌撞撞 再來 除了不增加惡業 腳步站得穩之外 還要修行 這是下一個人揹了-很重的行李的人 行李不增加 可是他的體力愈來愈衰弱 有一天他也會壓垮在地上 可是他如果揹的行李重的 不再增加 可是他的身體好 身體很好很強壯 那他會愈來愈覺得 這個揹包滿輕的 本來以前覺得重 可是現在為什麼不覺得重 因為他的體力增加了 所以這個牢腳也有這個意思 一方面不再增加這個重擔 不再造作新的惡業 二方面 本身的體力要把它增強 也就是道業要能夠增長 戒定慧三學 要能夠不斷的進修精進 修持 那這個時候 我們的道力增強的時候 你就站得穩 不會被過去的惡業所牽絆 給拖累了 這是牢腳的意思 那麼第二個情況就是 如果達到平地 須省惡路無再經歷 也就是萬一從離開了這個泥塗 這個泥濘之地 到了平地 很堅硬的平地 不再有這些泥漿的平地 我們就要反省過去了 所走的這個很不好的這條路 那這條路已經很艱辛了 我們不應該再回頭 不再經歷就是不要再回頭 走那個泥濘不堪的路 就好像這邊有一段路 是很不好的路 你已經走的很艱辛了 過了這段路到達了平地 風光明媚 這個時候 通常不會有人想要再回頭 走那段艱辛的 污穢不堪的路 一定是走那條很乾淨很漂亮的 很漂亮的平路 這就是什麼呢 既然你已經能夠達到了彼岸 或者是說還不到彼岸 但是已經能夠走在 三學清淨的修道路上 就不要回過頭來 再造作惡業 那如果已經得到解脫 達到彼岸 那當然不可能再受後有 就不會再生死輪迴 這個是 這樣的一個譬喻 所以能夠讓我們牢腳 或者是達平地 讓我們牢腳或者達平地 就是因為善知識的大力 那善知識有什麼大力呢 我們可以這樣說 諸佛菩薩 或是解脫的聖者 給我們的大力 就是一個就是大行願力 他的慈悲行力 一個就是大智慧 般若智慧力 因為他的願力 慈悲願力 他不斷的幫助眾生 幫助我們 讓我們去惡行善 讓我們不再造作新業 所以他這個大行願力慈悲願力 可以幫助我們堅牢我們的腳步 穩定我們的腳步 就是勸令牢腳 那如果是諸佛菩薩的智慧之力 般若智慧他會善巧方便 引導我們修行 讓我們証得無生忍 究竟解脫 這個就好像走到平地 所以在修道的過程當中 不是一下子就是趕快 怎麼樣証到無生忍 在証到無生忍之前 我們要先有一個階段 就是先廣積福德資糧 就是要去惡行善 不要再造作惡業 那生活中雖然還帶煩惱性 可是隨緣隨份隨力 盡心盡力的去造作一些善業 這就累積善業福德資糧 這叫勸令牢腳 讓我們這個腳步踏得穩定 然後你有這樣的穩定的基礎 才能慢慢修學智慧般若 得無生忍 就可以走到平路了 那如果腳步不堅固 這條泥濘之路這麼長 腳步不堅固 那你怎麼樣 能夠很快的達到平路呢 可能就會跌倒了 就會跌倒 所以修行人 剛開始發心修行的時候 先要記得要培福 廣積福德資糧 用我們的慈悲行願 不斷的隨緣隨份隨力 去行善 碰到該做的 我們就應該要努力的去做 遇見我們可以做的 雖然我們會做的很辛苦 可是我們很歡喜的去服務別人 這個就是不造惡業 累積善業的方式 然後最後才能夠達到般若 平坦之路 這個是這段經文要為我們說的 也就是 依著這個善知識 我們可以得到兩種殊勝 那麼我們再思考一下 地藏菩薩為什麼跟釋迦佛 這樣子說呢 這個善知識他指的是誰呢 當然他本身 地藏菩薩就是善知識了 那麼也就換句話說 地藏菩薩他就是發心 發大願行 要為我們眾生解下重擔 那我們如果依著地藏經的內容 努力的去修行 我們至少可以把這個重擔 給它放下來 沒有放下來 起碼不再增加它的重量 就是我們不再造作惡業 那第二個 我們還可以透過 修學地藏法門 累積我們的福德資糧 讓我們的腳力堅固 腳力堅固 我們慢慢的前進 就可以達到解脫 所以這是善知識 本身也可以指 就是地藏菩薩 那第三個 除了地藏菩薩可以 就是善知識之外 另外一個 我們誦持地藏經 修學地藏法門 地藏菩薩也會給我們一些因緣 讓我們遇到良師益友 這個良師益友 不見得是地藏菩薩 但是也是因為 我們修學地藏法門 而感應道交 我們身邊 會容易遇見一些善友 那這些善友會給我們鼓勵 給我們增上 這個是第一段要說明的 依善友善知識 而得兩種殊勝 下面第二段 要說的是臨命終 憶念三寶可以滅罪 世尊 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 是諸眾生有如此習 臨命終時父母眷屬 宜為設福以資前路 它說我們習慣於造惡的眾生 在纖毫 纖毫就是細毛 微細的毛法 這個細毛指的就是 一剎那間 短短的 短短的時間空間 這一剎那間 造作這個惡業 便至無量 從纖毫間便至無量 就是習慣於造惡的眾生 當然也不是一剛開始 就造作很重的惡業 其實我們造重大惡業的人 往往都是從小而累積成大的 也就是從小惡開始 習慣於造惡之後 慢慢就累積成大惡 變成習慣於做重大惡事 也不起慚愧了 所以我們常常說 教育要從小紮根 當小孩子他的心念 還是在於這個 可善可惡可調伏的狀態之下 不要讓小朋友 養成不好的習慣 養成不好的習慣他累積的惡業 從微小轉廣大了 微小的善業 可以轉成廣大的善業 同樣的 小細微的惡業 累積久了 變成惡性重大 所以這是我們 娑婆世界邪惡眾生的一個現象 所以這些眾生 因為有這樣的習慣 所以臨命終的時候 因為他還沒有來得及 轉善念 因此臨命終的時候 做父母的 或做眷屬的 應該要趕快為他 趕快為他修福 設福就是修福的意思 以資前路 就是幫助他 資就是資助幫助 幫助他往前往生善道 前路就是他下一生到那裡去 下一生能夠幫助他往生善道 乃至淨土 那這一段經文當然 是一個提醒說 一個人如果生平 不修善 那麼累積惡業的時侯 還有一個最後的機會救他 就是在臨命終的時侯 那麼如何以資前路呢 下面就是具體的做法 或懸幡蓋及燃油燈 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 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 及辟支佛名字 一名一號 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 那這裡面有五個做法 第一個就是懸幡蓋 懸就是懸掛 樹立懸掛的意思 幡蓋就是幡就是長條型的布條 蓋是傘蓋型的 可以遮陽的傘蓋 那幡跟蓋是不一樣的東西 那古時侯 古時侯常常在 因為在空曠之處 空曠之處 如果你要標明這個地方 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 往往會樹立幡 那蓋是在印度人 印度人的習慣 王宮貴族 國王出來的時候 帶了傘蓋 用傘蓋代表一個人的地位 後來佛陀遊行 遊化世間的時候 也會有國王為他設傘蓋 但是早期的時候是沒有的 後來是因為慢慢 很多人信仰佛教 國王也信仰佛教之後 對於佛陀的禮敬 會有這個傘蓋 那幡本身是一種標誌而已 就是說 在十字路口 會立一個幡 或是在一個聖者涅槃之處 會立一個幡來做一個表徵 已經變成一個供養具 所謂供養具就是 在諸佛菩薩的 我們在供養 諸佛菩薩的壇城上面 我們也會懸幡 或是懸傘蓋 來表示對這個諸佛菩薩像 的一個禮敬 變成一種供養具了 的一個作用 沒有實際上 很少做為實際上的作用 當然現在有一些 這些大法會 老和尚 要迎請老和尚的時侯 有些道場做的很莊嚴的時侯 他也會以傘蓋 來迎請老和尚 迎請講經說法的法師 這個都是一種恭敬 恭敬的一個表現 下面是燃油燈 燃油燈就是點燃油燈 供佛油燈自從這個阿含經 戒律乃至於大乘經典 都很強調 為什麼呢 因為其實剛開始 供燈 有實際上生活的作用 古時候 晚上只要太陽下山 一片漆暗 漆黑黑暗 所以如果能夠供養僧眾燈 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布施 讓這個比丘們 在生活中 能夠得到安頓 他也比較方便 所以在佛陀時代 也就強調說 四事供養之外 也可以供燈 那甚至到部派以後 就強調供燈 這個油燈代表智慧 因為它是光明相 光明就是智慧 所以缺乏智慧的人 你能夠供佛菩薩 乃至於阿羅漢油燈者 來生可以得光明智慧 具足光明相 障礙減少 所以這個油燈 以前變成也是一種供養 一個很殊勝的供養 第三個轉讀尊經 當然尊經也不是專指地藏經 但是地藏經是很重要的 轉讀就是自己讀誦 還有讀誦給別人聽 這叫轉讀 轉讀也就是包含讀給別人聽 除了地藏經之外 各種的大乘經典 都稱為尊經 或供養佛像 用種種的物資來供養佛像 比方有十種供養 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 這十種供養品 都可以用來供養佛像 當然供養佛像以及諸聖像 就是菩薩聖像 那重點不是在於我們 供養品的貴重 而是在於我們供養的心 我們用 我們這十種東西 也就是一般人在生活中 會用到的東西 到也不見得一定要用七寶琉璃 金銀財寶珍珠琉璃等等這些 這些其實它是貴重 可是在生活中 是我們用不到的 它只是有價值 有金銀的價值 有這個資具的價值 可是在佛陀時代 最好的供養 也就是生活中的四事供養 所以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 這個都是跟生活有關 可以維持色身 維持生命的這個生活資具 那跟戒律當中 阿含經當中講的四事供養 是相通的 也就是四事供養 跟大乘的十種供養是相通的 至於七寶供養 那是就於一個人 有時侯佛陀在比喻說 一個人把他所有身家財產裡面 最貴重的東西 他都能夠捨 能夠捨表示無所貪著 大布施 是這樣來說的 那如果說我們沒有這個能力 做到七寶供養 我們在生活中的 這些生活資具供養就很殊勝了 並不一定說 我一定要用到金銀琉璃 車渠瑪瑙這些寶物 才叫做供養 不見得如此 其實只要是我們生活中 最貴重的 不管它只是一顆蘋果 或是一顆珍珠 其實對佛菩薩來講 它的功德都是一樣 都是殊勝的 如果我們的心不純潔不純正 帶著較量的心 你一顆珍珠 還比不上一顆蘋果 如果你是虔誠的不比較的 是無相布施的 這顆蘋果大過於一顆珍珠了 所以這邊講的 供養佛像及諸聖像 其實在我的生活中 雖然我們拜的是像 但是他表達的是一種供養心 一種禮敬的心 如果連佛菩薩像 都不禮敬的時候 我們怎麼可能去禮敬法 禮敬僧伽 我們不可能去恭敬法跟僧伽 所以我們對於這個佛菩薩的像 我們也要能夠恭敬 第五個乃至於念佛菩薩 及辟支佛名字 就是念佛聖號 佛菩薩聖號 或是阿羅漢的聖號 那一個名號 每一個字每一個名號 都要歷臨終人耳根 或聞在本識 所以念佛菩薩名號 一定要讓臨命終人聽得到 聽得到你在念佛 那本識有的註解是寫 阿賴耶識 那有的是寫 那如果不從唯識學來講 從阿含聖典來講 就是根本識 根本識也就是意根 意根是維繫生命的一個 最根本的心識 從意根經過部派佛教 對於心識的討探 而提出阿陀那識跟阿賴耶識 所以在地藏經裡面這個本識 怎麼詮釋倒沒有定說 但是因為它是大乘經典 我們如果把它解釋成阿賴耶識 問題是阿賴耶識是無記性 它不是能聞性 沒有能聞性 沒有能聞性的時候 那你聞在本識 那可能就是說 讓他透過耳根 耳根的聽聞 然後留下種子在阿賴耶識當中 所以這叫歷臨終人耳根 或聞在本識 那如果臨命終人已經昏迷的話 我們在他身邊念佛名號 他的耳根能夠聽得到嗎 楞嚴經講 這個娑婆世界眾生 清淨在音聞 也就是說在整個六根當中 六根當中 這個耳根是蠻利的 就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來說 耳根很銳利 所以即使昏迷的人 如果他不是深度昏迷 重度昏迷的話 那我們在耳邊 為他念佛菩薩聖號 或讀經 有時候他會聽得到 只是他沒有辦法 對外界產生反應 無法對外界產生反應 所以我們看這個 古今中外的一些例子 乃至於新聞 都有提到幾個例子是這樣的 有人比方說車禍昏迷 深度昏迷很久了 好幾年 但是他如果孩子子女在他身邊 不斷的給他放一些音樂 放音樂 然後刺激他的耳根 甚至放影片 我記得有這樣一個記載 就是這個爸爸 昏迷了 昏迷很久了 那孩子就想說 爸爸以前很喜歡看電影 因此就在他的病房裡面 電視上 每天都給他播放好幾部的電影 然後這個聲音就給他開大聲 他想說 即使爸爸沒辦法睜開眼睛 看電影 就放給他聽好了 那就醫生的判斷 這個病人 他已經是一個重度昏迷的人 類似植物人這樣 但是他還沒有到植物人的階段 就是昏迷了 就這樣放好幾個月 將近一年 多久時間我記不太清楚 後來有一天 慢慢的 這個病人就恢復意識了 慢慢的恢復意識了 這做子女的當然就很高興 很高興之後 這個父親醒過來 開始會講話的時候 他首先就跟他的孩子講說 你放的那一部電影最好看 他有聽到這樣子 他就這個是我看過的電影 那這個孩子才發現說 原來在父親昏迷的這一段時間 所放的電影 這個音聲 他爸爸是聽得到的 那我記得看過 這樣的一個醫學的案例 那個時候就非常的歡喜 就印証到佛經講的一句話 就是眾生 娑婆世界的眾生 清淨在音聞 我們的耳根其實是 是蠻潛在的一個能力 也許表面上 他這個人對外界 不再有任何反應 可是我們都還不能肯定 他的耳根不起作用 所以地藏經講這件事情 這個修法是很重要的 如果我們家屬有人 臨命終了 那怎麼樣對他有利益呢 其實我們做晚輩的 做眷屬的 也一定要記得 常常在他的身邊 跟他說話 那如果他有學佛的 是一個正信弟子 你也可以多放佛號給他聽 那因為佛法道裡 他在健康的時候 已經聽聞了很多 這個時候要讓他保持正念 如果這個家屬 他平常是不學佛的 或是沒有親近佛法的 那可能還有一些執著的 那我們做為眷屬的 要常常在他的耳邊 跟他說話 說什麼話呢 要跟他說 讓他能夠身心安穩的內容 比方 他比較歡喜什麼事 你常常為他提醒 但是不要增長他的執著 那他比較罣礙什麼事 要想辦法 讓他這份罣礙的心放下 也許你跟他說請他安心 我們做子女的做晚輩的 我們會怎麼怎麼做 他最擔心誰 那我們就願意承擔起來 來照顧他所擔心的這個晚輩 這個子女 讓這個臨命終者的內心 能夠得到平安 能夠不再罣礙一些事情 然後接著 讓他能夠放下 不再罣礙一些事情之後 我們才能接著跟他說 那你要憶念諸佛菩薩的聖號 我現在念佛給你聽 你就慢慢聽 我們就在他身邊念 那我們千萬不要想說 我念了那麼久 他躺在那裡 也不知道他到底聽到了 還是沒聽到 我們都不能起疑心 因為從剛剛的一個醫學案例 我們可以明白 一個昏迷的人 他都還是可以聽得見的 只要他的壽命未終 他醒過來他都還會告訴你 他聽到什麼 那如果他壽命已終 他也可以藉著我們為他念佛的 這樣的一個功德 而在他進入中陰的時候 法身光明現 他就可以往生淨土 這個是 這個修法 也是地藏菩薩告訴我們的 這家中如果有臨命終的人 我們眷屬應該為他做功德 為他修福 幫助他一路好走 往生善趣 所以這些方式裡面 我們最容易做的 而且是天天要做的 是念佛菩薩名號 讓他每一名每一號 能夠讓臨命終人能夠聽得到 那除了念佛菩薩名號之外 為他多修福報 為他供養三寶 這叫清淨功德 我們知道供養 如果供養三寶的 那就是恩田 為他種這個恩田 那敬田恩田 那如果你也可以為他修福報 去布施一些苦難的眾生 為他種悲田 這個都是可以的 修布施法 下面經文又講 是諸眾生所造惡業 計其感果必墮惡趣 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 如是眾罪悉皆消滅 它說這些眾生 所造的惡業 那些呢 就是前面講的 從纖毫間便至無量 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 因為他所造的惡業很難計算 所以如果要計算他未來的果報 可能一定是墮惡趣的 那麼但是因為緣是眷屬 就是因為這些眷屬的因緣 為這個臨命終人修此聖因 這個聖因 就是前面講的那五個功德 那麼因為修這個五項功德 這些重罪這些惡業 悉皆消滅 消滅 那要注意這個消滅 消滅不是說這些惡業 就完全的就不存在 而是消滅他受報的因緣 消滅受報的因緣 在業因造作下去 要能夠感果 感得果報 還要有助緣 那麼我們為臨命終者 造作這五項功德 就是要轉他的助緣 本來如果我們 不為臨命終者做這些功德的話 按照臨命終者的業力 的路線 他造作惡業 內心是煩惱的 甚至瞋怒的 那麼他在臨命終的時侯候 又有痛苦 又有不捨又有瞋怒 那這都是助緣 那麼這個助緣 幫助他前面所造作的惡因 那麼命斷之後他就會受惡報 墮入三惡道 那這要消滅的是消滅這些助緣 也就是把這些內心的 不平安 忿怒 煩惱執著先把他去掉 讓他能夠對三寶起信心 起恭敬心 憶念佛菩薩聖號 然後做光明想 這就是好的助緣 那還有這些清淨的助緣 他前面造作的惡因 他就沒有辦法受惡報 就不會墮落三惡道 那麼因為這些清淨的助緣 還可以帶出他過去的 也許是過去生的 也許是比較早期的 他造作了一些善業 帶出他過去的善業種子 那加上你臨命終為他做了 這五項功德的助緣 他才可以往生善道 他這個皆悉消滅的意思是這樣 我們千萬不要把它解釋成說 那只要臨命終為他做五項功德 他前面做的惡業都一筆勾消 絕對不是這樣 第二個也不是說 為他做了這五項功德 他臨命終的人修持聖因 所以他就得解脫了 就証阿羅漢 也不可能 因為他還沒有修 所以他講的消滅 是把那個助緣 惡性的內心的不平安的 煩惱的這個助緣消除掉 轉為我們為他修功德的這些 好的助緣 這個消滅 必須要這樣去理解它 那消滅了這些的不好的助緣 他不墮落三惡道之外 我們還要做什麼呢 這是在臨命終之前 做的五項功德 那麼臨命終之後 他說 若能更為身死之後 七七日內廣造眾善 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 得生人天受勝妙樂 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這是說如果這個臨命終者 命斷之後 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 為什麼是七七之內 我們上一週有講到 就是從中陰的一個 一個教說來看 中陰有七次生死 每一期生死就是七天 所以七七四十九天 那麼廣造眾善 就是我們要以這個亡者的名義 修種種的善法 那些善法呢 當然前面的那五種功德 也可以繼續做 比方說 懸幡蓋燃油燈轉讀經 供養諸佛菩薩 乃至於念佛菩薩聖號 除了這些之外 還可以比方布施 布施乃至於救助苦難的人 乃至於建寺廟 建造寺廟塑造佛像 或是印經等等 都可以做種種的善業 那使這些眾生 這些臨命終的眾生 永離惡趣得生人天 也就是說在這四十九天之內 你能夠不斷的在造作善業 那麼因為我們知道 他如果臨命終的時候 沒有馬上往生淨土 或是沒有馬上投胎 他會進入中陰 中陰的話 它就是在等待這個轉世的機會 所以因此 他在每一期中陰的生死 的過程當中 他就有一個因緣他會入胎 或者是到淨土去 這個時候我們如果再為他 不斷的再做這些善緣 再帶出他的善業種子 他就有辦法不再墮落三惡道 而且生人天報 受勝妙樂 這個妙樂是指人天的果報 是妙樂的 為什麼 第一個身心輕安 身心輕安沒有三惡道的痛苦 第二個就是衣食具足 衣食具足不受飢餓之苦 第三個他才能夠有機會 聽經聞法 而得到解脫之樂 所以有這個解脫之樂 有現世的衣食豐足的安樂 乃至於身心輕安樂 這些都是妙樂的內容 那麼不僅這個亡者 可以得到利益 現在眷屬也利益無量 為什麼現在眷屬 也利益無量呢 因為這些功德其實是眷屬 代亡者做的 那眷屬代替亡者做 也不代表眷屬就沒有功德 那亡者跟眷屬都各有功德 而且眷屬 因為他是真心的 發自誠心 真誠的發心的緣故 他自己就種下這些善業種子 他本身在造作這些功德的時候 也種下這個善業種子 第二個他在修供養福德的時候 他選擇的是良福田 選擇良福田 就好像選擇了一個好的土地 前面的發心是個種子 選擇良福田 就是找了一塊好的土地 就把種子種下去了 第三個他把這個功德 回向給臨命終的眷屬 這個亡者 這種回向心是一種悲心 這種悲心 是一個就像好的耕耘一樣 你種子種在好的土地裡面 你還要澆水還要施肥 要去耕種 所以這種回向心利益眾生的心 就是一種強而有力的助緣 幫助這個善業種子 在這塊土地上 生長出來 所以這個種子 本身也是眷屬自己種 那亡者只是藉著這個眷屬 做這個善業功德的回向力 回向力帶出亡者過去的善種子 而不是這個善種子 這些功德的善種子 種到亡者的福田 不是的 要注意這個觀念 也就是比方 我們在為父母做功德 我們做這些功德 我們自己 是在我們的良福田裡面 種下清淨的善種子 可是我們有 最主要是那個回向心 這個孝心回向心 回向心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助緣 他會帶出這個亡者 父母 他過去生的善業種子 帶出來 帶出來一樣種在這個良福田 當中 然後讓這個亡者 能夠脫離三惡道苦 得生人天 所以因此這個 田的選擇就很重要 所以經典為什麼說 利益亡者 一定是供養三寶的田 悲田倒是少 什麼悲田 為這個貧苦的病人什麼 比較貧苦的人病人 你去幫助他當然也是種福田 悲田 但是這個對象不是聖者 不是聖者的時候 你要帶出他過去的善因 清淨的善因種子 會比較困難 不是說不行 要必須要有強而有力的功德 才可以 可是如果是諸佛菩薩 諸佛菩薩本身是清淨的福田 清淨的福田 才會帶出我們過去的善業種子 因為過去的善業種子 可以被帶出來 是最清淨的法界種子 它是跟三寶相應的 這是跟大家解釋 為什麼現在眷屬 也可以利益無量 所以這是冥陽兩利的一件事情 這樣的修行是很殊勝的 好我們這一堂課就先上到這邊 謝謝各位 祝福大家身心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