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地藏經--17 主講者:見岸法師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德 大家早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的進度 依然是地藏經第四品 閻浮眾生業感品 在第四品的部分 我們已經講到最後 我們上次有說 第四品分八大段 分八個段落 那麼我們講到第八段 就是佛陀回答四天王的問題 那四天王在第七段的時侯 他請問到佛陀說 地藏菩薩的願力 為什麼仍然無有窮盡 何以無有窮盡 之前已經發過大願了 為什麼現在又在發一次 這麼廣大的願 這是第七段 四大天王請問佛陀的 接著第八段之後 就是佛陀回答 天王的問題 然後這個答案分兩個部分 一個就是因為地藏菩薩的宏願 無限量 因為地藏王菩薩的宏願 無有限量的緣故 所以呢 他可以廣大的 度化一切三惡道的眾生 那麼第二個部分就是 地藏菩薩教化眾生的方法 他用很多的方便 百千萬億方便 來教化眾生 那麼這個方便是什麼呢 就是菩薩 如果遇到造作惡業的眾生 會為他們說 未來你可能會 即將要受的果報 讓眾生內心生起警惕 然後轉惡為善 就是千百億方便的教化眾生 的方法 就是說因果業報的情形 業感差別 那我們上一次講到 先 總共有二十三種 因果業報的內容 我們現在就講到第五種 那麼今天要繼續從第六個 第六種 第六個業報開始說 那第六個業報是在大正藏 十三冊七百八十一頁 七百八十一頁 下欄的部分 那麼在這個下欄的第五行 第五行開始 它說 若遇瞋恚者說醜陋癃殘報 瞋恚就是瞋惱心 那麼為什麼瞋恚的人 會得醜陋癃殘報呢 我們從他的瞋恚相就知道 瞋惱的人他的相貌 都通常不好看 沒有人生氣是 生氣的話還美美的 通常生氣的人都是很兇惡的 那麼因為他生氣的關係 會讓他的面相而改變 所以時常生氣的人 他的相貌就不會柔和 所以起碼 他在現在世 在現世的時候 他的一個影響就是會改變相貌 甚至他的人緣 人際關係也會不好 這個就是現報 那未來生報 可能來生就會長相不好看 所以叫醜陋癃殘 那麼癃殘當然就是說 他的面貌上面 身體上面會有一些殘缺 他有殘缺 所以我們看這一段經文 我們再複習一次就是說 因果業報的道理 是滿複雜的 有一些業 因為他是很重的 他可能會在現在生 就改變了一些 果報體 我們稱為華報 那現在生有先受了一些惡報 然後來生 墮在地獄 或墮入惡道受苦 那就是果報 所以業力強大的人 會先受華報 來生受果報 或者是說有一些人造作了惡業 那應該是來生墮落惡道的 那因為他懺悔的關係 把這個重大的惡業轉了 轉了之後 他就會在現在生 先受果報 改變了他的一個色身的相狀 比方說長膿長瘡 然後或者是病苦等等 那麼第三種就是 有些人造作的業是比較輕的 比較輕的 他就因緣比較早成熟 現在世就具足了 所以有些現世報 是屬於輕業的部分 所以這樣分析起來 有些人會 我們覺得他遭受到的果報 如果是現世報的話 他還分做三種情況 一個是輕業 一個是重業但是懺悔而轉的 重業轉輕業 第三個就是重業的華報 那麼有些現在成就的果報 是過去生造來的 那就是生報 過去生造的業 這一生才受報 所以地藏經在這邊講 若遇瞋恚者 受醜陋癃殘報 地藏菩薩 為我們說這樣的 因跟果報的關係 不見得是此世的現世報 也有包含了下一世的生報 或者下下世的後報 都有可能 但是醜陋癃殘的果 是因為瞋恚的人 不僅內心像火在燒一樣 外相也是不莊嚴的 不美麗的 所以感召的外相是不好看 甚至有殘缺的 所以叫醜陋癃殘 那麼第七個 就是 若遇慳吝者 說所求違願報 慳吝就是 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或是自己有的才華能力 然後慳吝不捨不願意布施 甚至不願意幫助別人 那麼因為 不願意讓別人得到安樂的緣故 所以未來 他自己想要有所求 安樂的時候 他一樣會不能滿願 所以佛教常常講一句話說 布施而後得 一般人常常會想說 我布施就是 把一些東西送給別人了 供養別人了 等於說我已經失去了這個東西 我沒有這個東西了 那怎麼會得呢 布施怎麼會得 布施應該是失去的 布施失去的 只是你對這個事情的所有權 甚至使用權 你把這個東西 這個財物 甚至這樣的智慧能力 送給別人了供養別人了 但是你得到的 是未來你的受用 所以這個得不是現在得 而是未來得 未來你會因緣很快的具足 得到你所應該得到的福報 或是得到的助緣 都是因為 你過去曾經布施的關係 那麼這個得的未來得 不見得是下一世 有可能是現在世 但是相反的 如果是慳吝不捨的人 感覺上面他好像擁有很多 那事實上在未來的時候 等到他有需要 想要得到一些東西 一些助緣的時候 他就得不到 所以叫所求違願 所以我們常常講布施之後 布施的人是個最富有的人 道理就是這樣子 那我們可以舉一個譬喻來說 就如同這個呼吸 我們要先吐氣 然後才能夠吸氣 我們常常說吐納吐納 那我們不吐氣 我們就沒有辦法吸氣 如果你一直憋氣的話 一直把這個氣憋著 那也沒辦法吸氣啊 所以當你在呼氣的時候 也就是即將可以吸氣 我們用這個比喻來 淺顯的說明 說明這個布施的一個法則 它並不是失去你的一切 我們常常說捨而後得 能夠捨得的人 他就能夠得到 別人所沒有擁有的 所沒有的福報 這就是因緣生的法則 第八個 若遇飲食無度者 說飢渴咽病報 飲食無度 也就是飲食不知節量 那麼飲食不知節量的人 未來會遭受到飢餓乾渴 或是喉嚨有病的果報 那麼這個也就是說 你說飲食無度 那不過就是吃太多了 喝太多了 飲食上面不知節量 那既然不知節量 那為什麼未來 會有這樣的惡報呢 我們平常都聽過一句話說 一個人的福報是有限的 那當我們福報受用完的時候 未來就是沒有辦法享福了 甚至是會有缺 失去了這樣的福德的時候 生活中的資具 是會有所缺乏的 那我們有所缺乏的時候 就會有疾病困苦出現 那麼通常 講這句話的一個背後 還有一個道理在就是 福報享盡了 未來會受苦的原因 是因為他沒有再累積福報 沒有再累積福報 那麼另外一方面 就是他對於自己所擁有的福報 是慳貪的是不捨的 那慳貪不捨 再加上沒有累積福報 那未來當然會有所缺乏 不得受用 不得受用 所以飲食無度的人 他其實背後也就是因為慳吝 因為不捨 無法跟別人分享 再來他的受用 已經超過他應該所得的 像我們說的預支或是貸款 那未來是要還的 未來是要受苦的 所以才會說飢渴咽病報 這是第八項 第九 若遇畋獵恣情者 說驚狂喪命報 就是說喜歡殺生 打獵的人 他未來會受到驚狂 就是害怕 恐怖不安 甚至喪失性命的這樣的果報 這種打獵而且恣情是任意 隨心所欲 不是為了需要 不是為了需要 有些人他會說我沒有辦法 我住在這個地方 像有一些邊地的國家 他是沒有辦法種植植物的 比方 在靠近北極的地方 或是在高山上 植物是不容易生長的 那麼因此他的飲食上面 有時候不得不食用肉食 那麼其實愛護眾生生命的人 他在不得已的狀況食用肉食 也不會主動積極任意的去傷害 而是取其所需 取其所需 他這邊講的 恣情就是任意 他不需要他還是要傷害 這個眾生 以得到他的快樂 所以殺生打獵 是為了得到快樂 並不見得是為了維持生命 如果是為了維持生命 那個就是我們的業力所感 不得不如此 那這樣子的話 果報就沒有這麼 惡報就沒有這麼大 比方說有人常常會說 你們佛教講不殺生 那只要殺害眾生就是造惡業 那你看這些虎豹獅子 他們要是殺害小動物 還吃小動物 那他們就永遠沒有辦法 修行轉業 那麼我們忽略了說 在動物界 以大食小這樣的一個現象 事實上是業力所感 是為了維持生命 而不得不 然後大隻的動物 就吃小隻的動物 他們在吃在殺害捕獵 這些小動物 弱小動物的時候 他們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因為他們肚子餓要吃 他們跟人類不同 人類本來 就不是一種肉食性的動物 從我們的牙齒骨骼 乃至於我們的消化系統 來看 我們並不是肉食性的動物 那麼我們有時候為了口腹之慾 去殺害動物的時候 這並不是一種必要的手段 那麼因此這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用我們的理智跟慈悲心 來決定說 我要不要來殺害這個動物 跟這些虎豹獅子豺狼 他們為了維持生命 而吃這些弱小動物是不同的 所以當我們有意志力 有清淨梵行 這種意念可以選擇 殺生與不殺生的時候 惡性殺生故意殺生 不需要而殺生的惡報 是更大的 比這些不得已而殺生的人 來說 他未來承受更大的果報 所以他如果住在邊地 住在高山 那沒有一些植物 糧食可以食用的人 他不得已 只能吃眾生肉的時候 通常只能受用他所需的就好 而且手段也不能太殘忍 所以地藏經這邊就講的很清楚 他說的恣情是任意 不是因為他住在邊地高山 沒有糧食的情況之下 去打獵的 而是只是高興 只是為了遊戲 只是為了一時的快樂 然後去殺害眾生的 那這樣的情況 他未來一定會受到兩種果報 這兩種情形 彼此也有因果關係 一個就是驚狂一個是喪命 有些人會有驚狂的果報 他不一定會轉命 那麼有時侯驚狂之後 就容易喪失性命 容易喪失性命 驚狂就是害怕 會碰到種種的恐怖的境界 那因此在佛經裡面 有一個故事 有一個故事 就是說 有一個人 他妻子很喜歡花 有一天他的妻子就跟他說 那你為我採花吧 那時樹上開了很漂亮的花 顏色很鮮美 然後又很香 很想有這個花做成花蔓 這個人很疼愛妻子 他就為了妻子爬上樹去 為了要採花 結果一不小心就掉下來 就死掉了 死掉的時候 佛陀就為這樣的一個因緣 說了一個宿世的業力的關係 他說這個人前生 他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 他就很喜歡拿彈弓 他很喜歡拿彈弓射這個鳥 很喜歡射鳥 那鳥都在樹上 很喜歡拿彈弓遠遠的射 那射了鳥 讓那個鳥被打中以後 就掉下來 不然就是害怕然後就飛走 那麼今天 那他每次在拿彈弓射鳥的時候 旁邊都會有三個人 另外有三個小孩 在旁邊搖旗吶喊 或是拍手鼓掌 那因為這樣的 一個宿世因緣的緣故 這個拿彈弓射鳥的小孩 就是今天爬上樹 要摘花給太太的丈夫 他就掉下來死了 當初在旁邊 搖旗吶喊的那三個小孩 就是轉世為 今生這個人的父母跟妻子 父母妻子 讓他們父母妻子 承受這個 喪失愛子跟丈夫的痛苦 所以你看在旁邊 見殺隨喜的人 未來也是要承受自己的親人 死亡的一個痛苦 或是這個親人 碰到意外的痛苦 所以在佛經裡面 有提到這樣的一個故事 那麼這一個故事 是給我們一個警惕 我們不僅不親自殺生 也不能夠見殺隨喜 看到人家眾生的命斷 就歡喜心生 那把它當作遊戲 這是不可以的 這就是恣情的意思 第十個 若遇悖逆父母者 說天地災殺報 悖逆父母 悖逆就是忤逆的意思 對父母親的話 不願意信受 也不願意聽從 甚至是不孝父母 所以這裡的悖逆 包括也有言語上的忤逆 行為上的不孝 不能為父母親服侍 服勞務 這個都是屬於悖逆 那麼悖逆父母的人 會得到天地災殺報 所謂天地災殺報就是有意外 比方說打雷 就會被雷電打到 或者是下雨 或者是溪流的時候 會被突然暴漲的河水溪水 沖走 這個就是天地災殺 也就是受到這個大自然環境 的一個變動 他會在這個過程當中 就是失去性命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的註解說 是因為不孝父母的人 是天地所不容 天神所忿怒的 天神所忿怒 所以當在大自然變化的時候 也就是天神瞋怒心起 會讓這個人失去生命 那為什麼天神會忿怒呢 因為父母對我們人來講 是有恩德 父母生我們養我們的恩德 大過於天 所以當一個人 如果悖逆父母的話 連天神都是會忿怒的 下面第十一個 若遇燒山林木者 說狂迷取死報 燒山林木 那就是縱火燒山的意思 那這個如果是故意縱火燒山 這個罪就大了 當你縱火在燒這個樹木的時候 因為森林樹木 一棵接著一棵 又雜草叢生 所以一旦有一個地方起火了 很容易就蔓延到整座山 起碼也蔓延到很大的一片區域 那我們知道在森林裡面 都有很多的動物 很多的動物 不管是微細的昆蟲 乃至於鳥獸 那麼一旦失火的時候 這些昆蟲鳥獸 輕則會受到害怕 到處亂跑會受傷 重則就會被活活燒死 所以因為這樣的業因 感召未來的果報 就是狂迷取死報 狂迷也就是神識的不清楚 精神上錯亂 那就是因為 我們讓森林裡的動物 受到驚嚇的緣故 所以未來自己會常常 處在驚嚇失去理智的狀態 取死是自殺 自殺就是常常因為狂迷的緣故 也容易讓自己的生命 受到傷害 而死亡 或是自己 在失去理智的狀態之下 要用各種手段 來讓自己的生命失去 會自殺 那這種縱火燒山的行為 非常要不得 那這是直接的影響 直接的影響就是森林裡的動物 會受到傷亡 那麼間接的影響 是山下的人民 會受到大自然破壞的影響 比方說如果這座山 很多的樹木都不在了 那麼下大雨的時侯 就很容易山崩 土石流 甚至要種植也都不容易 以前的人靠山吃山 靠海吃海 住在山裡面的人 他有時候 依著這些植物動物而維生 你把這一大片的山林都燒掉了 他們會失去 他們生存的一個環境 這樣的間接影響 會讓依著山而住的人 會讓山下的人的財物受到損失 或是生命受到傷害 那麼這樣的間接的因緣 未來也是要受報的 所以它的報很重 所以叫狂迷取死報 所以我們現在的人 在這個因緣法則之下 對於大自然的依報環境 應該要慎重要關心 甚至要愛護 甚至要積極的去建設 讓這個山林保持它自然的狀態 我們不能為了我們自己的方便 而把這個山林過度的開發 甚至為了我們要居住 就任意的濫墾濫伐 甚至認為人定勝天 就把這個山上 不是適合蓋房子的地方 我們把它鏟平了 變成一個平台來蓋房子 那麼其實這樣的一個造作 強力的介入 破壞了大自然的環境 其實未來受苦的 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這幾年來 我們整個台灣地區 整個的山林 其實上已經在發出一個 很嚴重的警告 這個環境 已經受到傷害太重了 已經漸漸會危害到 我們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所以有關於這個山林的部分 我們佛弟子 在於有緣起正見的智慧之下 我們要清楚 我們要怎麼做 不要貪圖享受 到山上去任意租了一塊地 就蓋了好大的一間別墅 然後水土保持也不做 事實上那個別墅 只是偶爾上去住一住 那平常的時候 也就是荒廢在那個地方 那如果每一個人 都是這樣子做的時候 這台灣的土地 其實會被我們破壞的很快 我們是要 真正佛弟子的清淨行是 我們有需要才去受用 沒有需要只是享受 那事實上過度的需要 是不必要的 過度的需要是一種浪費 也是一種損福 所以聽到這裡 我們要有一種 心裡要對這片土地 要有愛護之心 下面是第十二條 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 說返生鞭撻現受報 前後父母 什麼叫前後父母呢 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 或是還有養父母 這個叫前後父母 或是繼父母 自己的父母親 能夠 母親一方父親一方 往生之後 父親再娶或是母親再嫁 這個繼父母也稱為後父母 所以這個後父母 的兩個部分的解釋 一個是養父母 一個是繼父母 那不管是親生的父母 或是養父母或是繼父母 其實都是在 生育養育我們的恩人 因為有他們對我們的照顧 跟愛護跟提攜 我們才能夠長大成人 所以對於繼父母養父母 要等同於親生父母一樣 來孝養 所以如果說 反過頭來說 那這個繼父母或養父母 對於孩子不是自己生的 或是領養的孩子 也要能夠當作自己親生的一樣 來疼惜 一樣來栽培 那如果說有前後父母惡毒 這個當父母的人 內心是惡毒的 是不疼惜孩子的 不教育孩子的 不照顧孩子的 那麼他總是會受什麼報呢 受返生鞭撻現受報 返生就是說 下一世轉為你的孩子的 你的孩子當父母 你變成你孩子的子女 這叫返生 就是下一生 角色對調 對調之後 那你受的苦 就是當初你加諸於孩子的苦 如果在前一世 前後父母虐待孩子 那麼下一世可能角色對調 你會成為別人的孩子 一樣受到虐打 這叫返生鞭撻現受報 那麼第十三個 若遇網捕生雛者 說骨肉分離報 網捕生雛 生雛就是小 剛出生的動物 小的 還沒有長大的 還沒有成熟的 那麼有些人打獵捉魚 最喜歡捉這個小隻的 那麼說比較嫩 或是比較好吃等等 或是因為好玩的關係 硬生生把這個動物的母子 這個親子之間 把他拆散 那麼未來受的報一樣 你的自己的骨肉 也會被拆散 我們看很多的故事 也是現實生活中你去觀察 動物之間 他們之間 也是親子之間也是情份很重的 人畜共通的 人畜共通的就是 愈高等的動物 他的情識情感是愈重的 而且愈清楚的 那麼當他的情識愈高愈清楚的 愈敏銳的時侯 那麼對於自己生養的小孩 他是有感情的 所以我們要硬生生的 把這些幼小的動物 從他的父母親身邊拉走的時候 我們情何以堪 情何以忍做這樣的事情 那如果我們把這種痛苦 加諸在動物身上 我們說因果業報 循環不已 下一世 自己也會承受這樣的果報 因為佛教講的因果業報 是如是因得如是果 如是因得如是果 什麼樣的因緣 會遭受什麼樣的果報 他有同質性的 有性質是相類似的 性質是相同的 所以去拆散別人 那同樣 未來會被人家拆散 同質性的因果 好接下去我們看第十四點 若遇毀謗三寶者 說盲聾瘖啞報 毀謗三寶 毀謗的方法有很多 有用語言的毀謗 有用文字上的毀謗 有用行動上的毀謗三寶 這個都稱為什麼 毀謗 那麼三寶其實像陽光一樣 三寶住世 眾生可以得到安樂 為什麼呢 因為佛法教我們 就是要如何離苦得樂 佛法教我們的 不是只有得到現世的平安快樂 還有得到生命的究竟圓滿 因為我們生而為人 其實這一輩子是平安快樂的 父慈子孝的 但是世間無常 來生不見得一直保持如此 那麼未來總有一天 我們還是會承受很大的痛苦 所以佛教的 看待幸福 是看生生世世的 是看長遠的 佛教的幸福 不是只有現在眼前的幸福而已 那如此一來 如果我們毀謗三寶 毀謗三寶 讓很多人沒有辦法信仰佛法 那麼不僅他此生的生命 沒有得到安頓 那麼來生也沒辦法得到解脫 所以他的罪業很重 那不論你是說語言的 用文字的 方式 用種種的手段 來毀謗三寶的話 下輩子會感召的果報 就是盲聾瘖啞 六根不具的部分 盲聾瘖啞最主要就是 你看不到聽不到不能說話 那這個時候 相對的我們也就沒有辦法 來學習佛法 因為今生障礙別人學佛 來生我們自己 也就沒有因緣可以學佛 所以我們常常說 有八無暇 有八種情況 是沒有辦法學習佛法的 其中一種就是六根不具的 因為你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 事實上在學習佛法上 障礙很大 那以現在來講 有點字有手語 都還能夠溝通 現在佛書也有點字書了 雖然量不多 但是起碼 對一些視障的朋友來說 是一種幸福的 他也是可以學習佛法 但是即使是有這些輔助的東西 畢竟點字 或者是手語 有時候要表達一些事情 總是不比語言 不比表情來的生動 更深入 有時候說話 我們在說話的時候 是帶有表情的 所以同樣一句話 你的聲音是上揚的 你的聲音是下沈的 你是大聲的 或是你是輕聲的 你表現出來的情緒是不同的 同樣我們比方說 你剛回來 如果是這樣子平平的 很平穩的聲音 那只是一個問候 如果你說 你剛回來哦 那就有一種疑問的意思在裡面 那好像是 其實你就知道這個人 其實有點在生氣了 有一點不歡喜了 所以 同樣幾個字 但是音聲不同 已經表達出 說話這個人的情緒在裡面 但是如果說透過點字書 或者是透過手語 你很難把這種 很微細的情緒 表達出來 那麼在學習佛法的時候 同樣 如果只是 缺了這個部分的時候 有一些的內容 我們不能夠很清晰的表明出來 尤其在實修的部分 尤其在修行的部分 修禪定修念佛三昧 過程當中 總是障礙會大一點 所以雖然科技進步了 對於盲人 或是聽不到的人 你藉由一些輔助的工具 但是畢竟是不足夠的 那喑啞也是一樣 所以我們前一世 如果有障礙人家學佛 這一世就容易 有變成被障礙的 就是有障礙的人 變成有障礙的人 所以對於三寶 我們內心要起恭敬之心 而且甚至要護持三寶住世 讓這個三寶在世間 長長久久的流傳下去 因為只有三寶住世 眾生才能得到究竟的安樂 而不是短暫現世的安樂 眾生才能得到究竟的智慧解脫 而不是只有 追逐名利的聰明才智 這是三寶的殊勝 因為它殊勝 所以不容 不容這些煩惱眾生來毀謗他 下面第十五 若遇輕法慢教者 說永處惡道報 若遇輕法慢教 輕法就是對於佛法輕視 或是對於佛陀的教法 產生驕慢之心 看輕了佛教 輕視了佛教 甚至這個也是從毀謗三寶來的 也就是說一切諸佛 一切諸佛菩薩都是因為正法 因為這個法寶 因為有這個實相法體 而証悟到 如來解脫之境地 所以謗法的罪又特別重 在三寶當中 謗法的罪特別重 所以才會把輕法慢教 特別再提出來 因為佛是正覺到正法 而名之為佛的 那佛陀又說出正法來教化眾生 讓這些僧俗二眾 可以依著正法來修行 得正覺 所以法是三寶的核心 那謗法的罪是很重的 謗法然後又相對的 他也不信佛 謗法的人也容易不信佛 謗法的人又不信佛的時候 他的生命怎麼能得救呢 是沒有人救得了他 因為我們凡夫修行 在我們還沒有得聖道解脫之前 有時候我們 對於生活中的一些困頓 沒有辦法處理的時候 我們都還是祈求於諸佛菩薩 祈求於護法龍天 能夠護持 加持我們給我們一些力量 如果一個人他謗法的時候 相對的他也會不信佛法 不信佛不信菩薩 不信護法龍天 這個時候他的生命 其實是沒有辦法得到救度的 沒辦法得到救度 當然就永遠處在惡道 沒有辦法因為佛法的學習 或是聖人的加持 或是諸佛菩薩的護念 讓我們脫離這個惡道 所以它說永處惡道報 那所以我們看這個佛經裡面 佛經裡面也會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那這個故事呢 是在百緣經   百緣經裡面的一個故事 一個阿羅漢跟他母親的 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很像地藏經 很像地藏經裡面 地藏菩薩的因緣 所以我們看起來聽起來 會覺得很熟悉 那這個故事主角就是優多羅 優多羅是一個比丘 佛陀時代有一個長者 他家很有錢 他是個婆羅門種姓的人 所以結婚的時候 也特別娶了 門當戶對的婆羅門女 那麼這個長者夫妻 結婚之後沒多久 就生下一個小男孩 這個小男孩 相貌非常的莊嚴 而且非常的聰明 這個父母親就給他取名字 叫做優多羅 優多羅從小就在父母親的 呵護之下長大 環境很好 算是一個富家子弟 但是沒多久他 剛長大不久 剛成年不久 他父親就往生了 父親往生之後 優多羅就是善根就開啟 他就開始思惟 思惟人生的意義在那裡 他就這樣想說 父親整天經商做生意 累積了家財萬貫 然後忙碌一生 也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但是到頭來還是要死亡 還是要死亡無常一來的時候 這些財富這些眷屬 他都沒有辦法帶走 那父親這一生勞勞碌碌 意義在那裡 優多羅就這樣想 想了之後他就想 如果我自己也這樣過一輩子 他就覺得很不甘心 因此他就遇到了佛陀 遇到了佛陀 他就學到聽到佛法 他就很想出家 但是他是獨子 所以他去跟母親要求說 准許他出家的時候 他媽媽當然是不同意 而且跟他哭泣就說 你父親已經不在人間 那你又要去出家 我這麼老了 誰要來照顧我 這個家產誰要來繼承 所以他母親就不讓他出家 而且還說 如果你出家我就自殺 他說我死掉之後 你要怎麼做就隨便你吧 那優多羅他的一個 出家的願沒辦法滿足的時候 他內心其實滿憂慮的 滿焦慮的 所以他就很懊惱說 那你這樣威脅我不讓我出家 那我不出家我很痛苦 那如果你不讓我出家 我這麼痛苦 乾脆我也自殺好了 他也想要自殺 他就跟母親這樣講 那母親就看他兒子意志很堅定 他就想說 也很怕他兒子真的去尋短 他就用一個權巧的方法 他說 你要讓我同意你出家 這不太可能 但是我同意你 每一天都可以請出家人 來家裡供養 那這個時候優多羅聽到這裡 想到母親退讓了 他也很歡喜 就暫時答應他母親 他不要出家 但是每天都要請比丘們 來家裡應供 因此呢 就這樣做 做了一段時間 其實這個母親內心是不歡喜的 他每次看到比丘們來家裡應供 他就生氣就不高興 可是又怕他兒子知道 所以都是悶在心裡 有一天 後來他就想到一個方式 就特別 每次都等到他兒子出外的時候 就請比丘來家裡應供 但是也不是真的應供 就是請他來家裡 然後坐一下 就把這個比丘趕走 但是有比丘 兒子請了比丘們來家裡供養 等到兒子不在的時候 他就背地裡對這些比丘們 就不恭敬 供養的東西也不好 甚至有時候也不供養他們 但是又怕他兒子 回來的時候發現 自己沒有用好的食物來供養 他就會特地假裝 在門口灑一些吃剩下的食物 把它灑在門口 就跟他兒子說 你不在的時侯 你看地上有米糠 這些都是比丘們吃過的 吃剩的 我就把它灑在門口了 那這個優多羅聽到了就很歡喜 他以為他母親 真的是常常在很虔誠的供養 這個比丘僧們 那麼沒多久他的母親就往生 往生之後 優多羅當然就可以圓滿他的願 他就出家去了 跟隨著佛陀出家之後 他精進辦道 沒有多久的時候 沒幾年 他就証阿羅漢 證到阿羅漢之後有一天 他就在修行禪定的時候 在定中 他就看到有一個鬼道眾生 老是出現在他的面前 這個餓鬼道眾生 這個長相非常的恐怖 而且感覺得非常的痛苦 他就跑來這個比丘的面前 那優多羅比丘就想說 這個餓鬼道眾生是誰啊 老是出現在他的面前 結果這個餓鬼就說 你不認識我了嗎 我就是你的母親啊 這個優多羅就不相信 他說你騙我 我母親在生的時候 常常供養三寶 常常備飯齋食供養比丘僧 怎麼可能墮入鬼道 那這個餓鬼就跟他老實招來 就說 事實上我沒有真心的 在供養比丘 而且我還是常常漫罵比丘 怒罵這些比丘們 甚至毀罵佛法 毀謗佛陀 所以我現在自作自受 過去慳貪不捨 惡心重大 對於三寶沒有恭敬之心 所以我現在墮惡鬼道 已經很長很長一段時間 我都沒有吃一粒米一滴水 完全沒有進食 很痛苦 他只要呢 我只要看到有樹 樹上長有很鮮美的果實的時候 他只要一靠近 這個樹就枯掉了 他只要看到有泉水的地方 他想要喝水 他只要一靠近 這個泉水就乾掉了 他的果報就是這樣 只要靠近任何一個地方 只要是能吃能喝的 全部都乾枯掉 就乾掉 所以他很痛苦 然後就希望這個阿羅漢 優多羅能夠為他做一件事情 那優多羅就問他說 那你希望我為你做什麼事 他說希望他為他 備辦齋食供養佛陀 以及所有的比丘僧們 希望能夠藉著 優多羅為他供佛齋僧的功德 脫離餓鬼道之苦 那優多羅 從這個禪定中起的時候 他就很傷心 他就想他媽媽 還在這個餓鬼道輪迴 所以他就備辦了一些齋食 來供養佛陀跟比丘 所有的比丘們 等到大家在用齋的時候 這個餓鬼就出現 就出現在這個齋僧大會之中 那麼誠心的向佛陀 跟所有的比丘們 發露懺悔 那佛陀這個時候 就為這個餓鬼說了一些佛法 一些無常之法說因緣之法 那麼當這個餓鬼聽了法之後 很歡喜 他蒙受法益而且他心生慚愧 那一天供僧結束完 那一天晚上 這個餓鬼 就這一期的餓鬼道就結束了 就轉世成為這個飛行鬼 但是還是鬼道 至少有福報一點 可以吃了可以喝 那也可以來去自如 飛行鬼 我們講的夜叉鬼 那麼他又覺得說 他這樣子還是受苦 未來還是不曉得要受苦多久 不能轉世為人 他又去求優多羅 他又跟優多羅比丘說 你可不可以再為我 做一次的齋僧 供養佛陀供養比丘僧 你再做一次 那如果再做一次 我希望能夠脫離這個鬼道 那優多羅就真的 就為他的母親 就再做了一次齋僧的功德 因為供佛齋僧的功德 這一次這個飛行鬼轉世了 他一樣在大會中出來 跟佛陀懺悔聽佛陀說法 佛陀為他開示法要 那一天晚上這個飛行鬼 就結束他鬼道的果報 轉世成為天人 轉世成為天人之後享受天福 可是我們知道 眾生在轉世 尤其在某一道眾生 轉為另外一道眾生的時候 常常會有隔陰之迷 他會忘失了他前一世的情況 所以當這個鬼道眾生轉為 這個母親從鬼道 轉世投胎到天道的時候 事實上他是忘記了 他不記得他前一生是什麼樣的 一個因緣 那麼這個天人他就想說 我是什麼因緣 我來到這個天上享福 他在欲界天福德很大 然後享受這個天福非常快樂 他突然起了一個念頭 我是什麼因緣來的 所以他就用天眼觀察 他來到天道的因緣 那才知道說 是優多羅比丘 慈悲為他辦了兩次的供佛齋僧 那麼因為這樣的恭敬供養佛 以及恭敬供養出家眾 僧眾的緣故 他可以又加上他自己發露懺悔 所以他可以轉世而成為天人 所以因此這個天人 他想把他所得到的天福 都拿來供養佛陀 他親自來到佛陀住的精舍 用這個天花 用這個天樂 來供養佛陀 以及所有的比丘僧 那麼佛陀就為這個天人 再第三次的開示佛法 第三次開示佛法 那這個天人聽了法之後 當下就得須陀洹果 證初果了 然後他就回到天宮去 那這一個因緣的緣起 是佛陀說的 佛陀在為比丘眾們 說到優多羅的母親的一個 一個修行的過程 他如何的從毀謗三寶 輕慢佛法 輕慢比丘僧的這個惡業當中 墮落惡道 然後再從惡道當中 如何發起慚愧之心 然後接著優多羅為他 供佛齋僧的功德 連續了三次 才能夠証果 那這個就是 在撰集百緣經裡面 佛陀說到的好幾個比丘的故事 以及他母親的因緣 那麼我們從這個故事當中 我們大家有一些體會 當然剛剛說的 毀謗三寶輕法慢教 這個惡業是很重的 但是從這個故事當中 這個典故當中 我們也看到跟地藏經一樣的 教法在內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父母親 曾經造過 這樣的一個惡業的時候 依著我們佛弟子的修行之力 我們為他做這個 供養三寶的福德 為他造作善業 那麼以此功德回向 還是可以讓這個惡道的親友 能夠轉世而往生善道 即使一次力量不夠 我們可以做兩次三次 那麼輾轉福利不斷的增加 自然而然他還是可以得生天道 甚至還可以証到果位 那就像這個婆羅門女 光目女一樣 光目女為了母親 一樣做了很多這樣的一個 塑畫佛像 然後供佛念佛 這樣的一個功德 甚至以他發的大願力 來救度他的母親 脫離地獄之苦 所以我們了解 這佛陀給我們的一個教法當中 有關這方面其實是滿多的 因果業報 以及如何轉惡報為善報 的一個例子 那這個是第十五項 若遇輕法慢教者 第十六項若遇破用常住者 說億劫輪迴地獄報 破用就是破壞或者是挪用 破壞挪用常住的東西 那這個罪業就很重了 為什麼它罪業很重呢 因為他經文說 億劫輪迴地獄 它不是說 在人道有一些六根不具 或者是精神喪失 或者是貧窮 或者是短命的報 也不是墮入鬼道的報 而是在地獄的報 而且它的報是億劫輪迴 時間很長 那為什麼這個 破用常住的罪業會這麼重呢 我們大概可以這樣說明 第一個它是三寶物 三寶物是清淨之物 就是用來利益眾生的 那麼你破用常住的東西 不論是建築物 或者是經濟上的這些東西 或者是糧食 或者是生活資具 只要有破壞了 或者是挪用侵佔 挪用的意思就是侵佔 那麼你把它據為己有 或是破壞它 那麼當然第一個就是 最基本的第一個層面 就是已經壞了清淨的三寶之物 這個出世間的法物 第二個很多的眾生 都會失去了他一個得度的因緣 因為眾生得度是在於三寶 三寶住世眾生才能夠有因有緣 而得解脫生死 那如果三寶不住世 相對的很多眾生就會受到傷害 或是很多眾生會繼續受苦 所以毀壞了三寶物 毀壞了常住物 我們用的常住物 事實上就毀壞了眾生的善根 既然毀壞了眾生的善根的時侯 那當然就是罪很重 好那麼這個是所謂的 為什麼會億劫輪迴地獄 原因是在這個地方 它有兩個層面 兩個層次的惡業 一個是壞了三寶清淨之物 一個是壞了眾生的一個 得度的因緣 所以它這段經文 會跟前面的經文 會不太一樣 要注意那個億劫輪迴地獄 那麼有關這個問題 還有下面 還有好幾項的業報 我們等一下留到一堂課 再繼續說明 我們這堂課就說到這邊 祝福各位法喜充滿身心自在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