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地藏經--15 主講者:見岸法師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德 大家早安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 繼續一起來學習地藏經 第四品 觀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今天要從 光目女救母的因緣來說起 也就是大正藏 十三冊七百八十頁下欄 第十五行 那麼首先 跟大家說明一下 上一次提到說 第四品我們把它分成六段 後來再詳細的看了一下經文 那麼個人覺得把它分成八段 會比較恰當 那麼這個光目女的因緣 跟上一堂課講的 這個兩位國王的因緣 是屬於第四段 世尊介紹地藏菩薩 因地的行願 因為這個因地的發願有兩次 一次是當國王的時候 一次是當光目女的時候 那我們今天繼續講這個 因地的行願 的第二個部分 就是光目女 光目女救母 那麼經文說 復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 有佛出世 名清淨蓮華目如來 其佛壽命四十劫 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 因次教化 遇一女人字曰光目 設食供養 羅漢問之欲願何等 光目答曰 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 未知我母生處何趣 那麼這一段經文 就已經把這個時間 還有這個主角 就已經他的關係說出來 首先時間是在過去很久以前 這個清淨蓮華目如來 在世的時侯 應該是他涅槃之後 像法的時期 因為這尊佛壽命四十劫 那麼他涅槃之後的像法時期 有一尊羅漢 有一位羅漢福度眾生 因次教化 什麼叫福度眾生因次教化呢 因次就是有次序的 有次第的教化眾生 那麼也就是 不是盲目的教化眾生 不是盲目的教化眾生 那麼阿羅漢度眾生 是肯定的 他們也會度眾生 過去祖師大德 在說明阿羅漢的個性的時候 往往說阿羅漢是自了漢 未發大心者 那麼所謂的自了漢也就是說 應該來講就是說 以自己要證悟解脫 滅除生死輪迴為首要的目的 那麼教化眾生 比較是隨順因緣 那菩薩剛好相反 菩薩是以度眾生 為主要的目的 那麼自己修證解脫 是為了要度化眾生更清淨 也就是把這個目標 放的順位不同 阿羅漢是以自己了脫生死為主 那麼因此他在教化眾生的時候 經文講因次教化 也就是他依序 依著他的因緣的順序 就是 不是主動積極的去創造因緣 而是依照因緣來的順序 那麼他來教化眾生 那麼這一個 也就是說在這個時間點 清淨蓮華目如來 已經涅槃了 那麼佛涅槃之後在像法之中 是無佛的時代 但是有正法有聖者 無佛住世有正法有聖者 就稱為相法時期 那麼每一尊佛 他在世間的因緣不同 那麼清淨蓮華目如來 這尊如來從他的名號 看來我們知道說 他的這個心意 是柔軟的是清淨的 然後常以慈眼視眾生 所以叫蓮華目 蓮華目就是這個眼睛 如清淨蓮華一般 那麼常常以這個慈眼觀照眾生 那麼因此在這個如來 住世時間 所教化的這些弟子 也會因著他們的因緣 來教化眾生 所以叫福度眾生 以他證到阿羅漢的福德因緣 來依次教化眾生 這個時候 這個阿羅漢就遇到一個女人 就叫光目 這個光目女 常常備辦飲食 來供養這個阿羅漢 阿羅漢就問他了 受供之後就問他說 你有什麼樣的願望 那麼因為有人供養了羅漢 羅漢總是要祝福對方 然後幫助對方 他就問他有什麼願望 這光目女就回答他說 他從他母親往生之後 資福救拔 常常做一些福德來回向給他 但是不知道這個母親生在何處 生在何處 那麼這個資福救拔 表示他是做了一些福業 可能是比較是 發心供養的 或是利益眾生的 做了一些福業 但是是不是能夠真的救度 真正的救度了母親呢 或者是母親到底是在那裡 還是轉世為人還是升天了 他很想知道 這個羅漢 就憐憫這個光目的孝心 所以就作入定觀 作入定觀的意思 就是說要以天眼觀察 要知道一個人的生處 命終之後往生何處 或是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這個是天眼的功德 那麼要以天眼的功德 來觀察一切 除了佛陀可以十力自在之外 這阿羅漢他們必須要在定中 才能起觀 也就是神通力是跟禪定有關的 跟智慧沒有直接的關係 跟禪定有關 跟智慧有關的是三種神通 天眼通宿命通這個漏盡通 那麼這個 這三個才是跟智慧有關 那麼其他的 其他的神通 事實上是跟禪定有關 那麼也就是說 沒有智慧而有禪定的人 他也是可以開發神通的 可以開發神通 所以當這個阿羅漢 要用天眼的力量 的功德力要來觀察這個 光目的母親 往生到何處去的時候 他就先入定 這個也就是 阿羅漢跟如來不同之處 他的不足之處是在這個地方 如來是隨時隨地任運而為 以他的十力功德 可以見到眾生的 每一個眾生的過去跟未來 那麼他以天眼 入定以天眼見到光目的母親 墮在惡道受極大的苦 那麼這個時侯羅漢就問光目說 汝母在生作何行業 你母親在生的時候 做什麼樣的事情 這個行業 或稱為行業也可以 稱為行業有時侯是比較偏向於 解釋為職業 那或是什麼工作 但是如果說是做何行業 這個就包括了你的所作所為 一言一行 都是在這個都是業力 因此他就問他做何行業 那為什麼今天會在惡趣 受極大苦 所以剛剛有提到 羅漢的神通跟智慧 是不如佛的 所以他雖然有以天眼見到 光目的母親墮在惡趣受極大苦 但是不知道他的因緣為何 也就是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因緣 感召這樣的果報 只知果報如何 而不知其因緣 是什麼樣的情形 所以也就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這個從段經文裡面 我們也能夠清楚 能夠清楚說羅漢跟如來 的一個差別 那麼光目就回答這個阿羅漢說 我母所習 唯好食噉魚鱉之屬 所食魚鱉多食其子 或炒或煮恣情食噉 計其命數千萬復倍 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光目就回答了 很清楚 他的母親所習 習就是過去的習慣性 他的習慣性就是喜歡吃 吃什麼呢魚鱉之屬 屬就是類的意思 魚還有鱉這一類的動物 那麼為什麼呢 而且他所吃的魚跟鱉 往往是吃他的蛋 魚卵或者是小鱉或者是小魚 那這個都是生命剛出生的時候 或是還在成形的過程 他就殺生了 那麼吃的時候用各種方式 或是炒或是煮 恣情就是任意 任意任性 隨他的喜好來用各種方式來吃 那麼因此 因為他喜歡吃這個魚蛋 魚卵或是鱉蛋 或是小魚小鱉 所以他的眾生的數量是很多的 很多的 因為你要吃到滿意 吃到飽 你要多少眾生的生命 那跟你吃一隻牛 一隻雞是不同的 所以他說計其命數千萬復倍 這個是很多的眾生的 那麼光目大概也知道說 母親這樣的殺生業很重 所以才會墮在惡趣 所以請問這個羅漢尊者 如何可以救拔母親 那羅漢非常的慈悲 他就為作方便勸光目言 他就為作方便就是教他方法 這個教他了一個方法 什麼方法呢 他說 汝可至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 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 他教他憶念 一直心心念念 念著清淨蓮華目如來的聖號 以及聖像 所以這個念不是只有嘴念 還要心念 而且不只是念名號 還要念形相 念功德力 念他的慈悲 念如來的智慧 這個都是念的內容 所以我們常常說念佛 各位不要想到說 念佛只是稱名念佛 只是念他的名號 念阿彌陀佛的聖號 就叫做念佛法門 真正的念佛法門 稱念佛號只是一個最基礎的 是個入門的功夫而已 你透過稱念聖號 目的是要我們在內心存念著 如來的功德 那如果從聖號當中 還無法持續憶念如來功德 可以再加上憶念如來的莊嚴相 念佛相好 那麼我們從念佛相好 就可以產生一個信心 如來的相好莊嚴 就是因為他累積 生生世世累積很多的 慈悲智慧功德 那因為這樣廣大的功德 才可以救拔我們 所以從憶念如來相好 會生起殊勝難有之心 再從憶念如來相好 可以生起效法之心 自己也願意隨菩薩行 跟隨著佛陀 來學習這個菩薩行之後 自己也可以圓滿這樣的莊嚴相 圓滿這樣的功德 所以從持名念佛 到觀相念佛 到這個實相念佛 實相念佛就是念如來的功德 如來的功德最大的 就是慈悲跟智慧 那都是從實相而生 那這樣的過程都稱為念 所以這個羅漢 非常憐憫這個 光目女 所以希望他能夠憶念 這個清淨蓮華目如來的聖號 以及他的聖像 以及他的功德 但是功德實相是無形無相 他必須以凡夫來修 必須借助一個方便 所以他才說為作方便 那個方便是什麼 要他兼塑畫形像 來畫如來的聖像 那麼這樣可以得到存亡獲報 就是冥陽兩利的意思 那麼在這邊 我們可以這樣去思考 就是說 我們剛剛有分析到就是說 這樣的念如來的功德 可以透過憶念佛號 或者是憶念聖像 的一個方便之力 然後才能真實的憶念到 如來實相的功德 那麼憶念如來聖像 以其心念就可以了 為什麼這邊要引用塑畫形相 而且本來這樣的功德 是要回向給母親的 希望救度母親的 那母親已經往生了 那為什麼又說存亡獲報呢 那麼我們先來說明這個問題 也就是說世間福德 是不能救度重大的業 世間福德無法救度 像殺生這麼大的業 墮入惡道墮入地獄之業 所以前面我們剛剛有提到 光目女說在他母親往生的時侯 往生之日 那一天他有作了一些福業 然後希望能夠救拔 但是力量是不大的 因為那世間福 但是如果是畫佛像 畫佛像不但自利 還可以利他 有利他的功德在內 所以是出世間福 因為利他的功德是大慈悲心 那麼大慈悲心是以菩提心為本 菩提心是為了要成熟眾生 令眾生成佛 所以它是出世間福德 只有這種出世間福德 才能夠救度 墮落惡趣的亡者 所以他才會說 羅漢才會教光目女說 你要塑畫形像 塑畫形像 可以讓自己內心清淨之外 也可以讓所見的眾生 看到佛像的眾生 令看到佛像的眾生 生清淨心 生歡喜心 生起信心 所以這個畫佛像的功德 可以利益眾生 可以利益到已經往生的 光目女的母親 也可以利益到 看到佛像的眾生 所以叫做存亡獲報 所以在這裡 也可以是一個 三方面都圓滿的事情 比方畫佛像的人 或是光目女請人家畫佛像 或是畫佛像的人 這是從能畫來說 這些人也是有福報的 有福德的 那從這個看見佛像的人 未來能夠見到佛像的人 他也有種下善根種子 那就從目的 兼塑畫形像 要功德回向給這個亡者 那亡者也可以蒙受福利的救拔 這是第三個 第三個利益的方面 所以這樣分析起來 塑畫佛像 確實功德無可限量 無可限量 那麼光目聽聞了這個方法之後 即捨所愛 尋畫佛像而供養之 復恭敬心悲泣瞻禮 他就聽到羅漢這樣教他 他就把他的所有的資財 心愛的東西 全部捨棄變賣 然後來畫這個佛像 畫了佛像之後 他並不是結束了 畫了佛像 他還要對著這個佛像 來修供養 並且以恭敬心來憶念 憶念這個如來 瞻禮其實也就是憶念的意思 不論是用身業瞻禮 還是用這個語業瞻禮 還是用意業瞻禮 都是一種恭敬的表達 比方我們心裡面 憶念著佛 也是用我們的心來瞻禮佛 用眼睛來看佛 那仰慕這個佛像的莊嚴 這是用眼根來瞻禮 那麼如果我們是用身業來禮拜 禮拜佛像 就是用我們身體的行為 來瞻禮佛 所以這個瞻禮 這個身語意業的心之所念 都在如來的功德 如來像 莊嚴相上 那為什麼悲泣呢 因為他想到母親受苦 所以內心很不捨 所以他在供養瞻禮如來的時候 忍不住悲從中來 就悲泣 很悲傷 結果他就出現了感應跟瑞相 我們看經文說 忽於夜後 夢見佛身金色晃耀 如須彌山放大光明 而告光目 汝母不久當生汝家 纔覺飢寒即當言說 他在晚上休息睡覺的時侯 就夢見了佛身 就是清淨蓮華目如來 而且這個佛身是 金色晃耀 晃耀的意思就是非常的光明 非常的廣大 廣大光明的金色相 像須彌山一樣 這種光明相出現了 佛身就籠罩在 這個金色光明相裡面 我們要先了解 我們眾生的夢 眾生的夢 通常都是我們意識的作用 也就是睡眠的當下 前五根不起作用 所以前五識不起 但是意識 因為意識有分三種 五俱意識獨頭意識 還有定中意識 那麼定中意識是與禪定相應的 所以在禪定當中 在三昧奢摩他當中 前五根不緣取五境 所以只有定中的所緣 你在定當中 你的定心會憶念著你的所緣 會專注於你的所緣 那也是第六意識的作用 所以稱為定中意識 那一種是五俱意識 就是配合著前五識的生起 那我們眼睛看到東西 能夠了別 除了眼識之外 還有第六意識 因為眼識只能夠了別 而不能夠思惟分辨 不能夠憶念 那只有第六意識才有這樣的 記憶力 思惟力分辨力 然後配合著眼識而生起 這叫五俱意識 那還有一種就是獨頭意識 我們眼根不緣取 或是前五根不緣取前五塵 那單獨只有第六意識的作用 那通常比方我們在發呆 或是回想或是幻想 這就是獨頭意識 那麼還有獨頭意識當中 有一種比較特殊的 叫做夢中獨頭意識 也就是在睡覺的時候 你會作夢 那是一種第六意識的作用 稱為夢中獨頭 那麼夢中獨頭意識 在夢當中 我們會感覺說 我真的有看到東西 夢中裡面 你有見到種種的景象 或是你有聽到種種的聲音 可是事實上這個時候 你的眼根是不作用的 耳根也是沒有在緣取外的 只有當下的聲塵的 眼睛也沒有在看當下的 你房間裡面的東西的 可是你看到的 是夢中的景象 聽到的是夢中的聲音 其實那個是 夢中獨頭意識的作用 那麼這個就是意識 所見的景象聽聞的聲音 其實都是過去 過去的種子起現行 也就是過去生你所曾經 遺留的生活的遺痕 經歷過的事情 不管是經意不經意的 是重大的或是輕微的 那這些你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其實都留在你的八識田中 可能因緣成熟了 你在夢當中 就會出現 那有些人就會說 奇怪 我夢的是我過去生活中經驗 所沒有的 那可是未來 過了幾天就突然 好像很靈驗了 就出現了 就是跟我前幾天作夢的一樣 那這個怎麼解釋呢 那是不是已經得到了天眼通呢 似乎還沒有這樣的一個情形 不是天眼通的情形 而是應該這樣來說明 就是我們的阿賴耶識的種子 不是只有這一生所累積下來 所有的生活經驗跟記憶 還包括過去生的 還包括生生世世累積下來的 那也許我夢中所見的 不是這一生的記憶 不是這一生的經驗 有可能是前幾世的經驗 那麼前幾世的經驗 當然如果你在夢中所見的 會是你不熟悉的 那麼第二個就是說 有人會說 只是好像夢中所見未來會發生 那這個也就是說 當我們人的心在極度的專一 極度的安靜之下 就是說在夢中因為沒有前五根 跟緣取五境的這種干擾 在這個心極度的單純的時候 過去的業力種子 在未來將會起現行之前 它會先有一個影像境出現 所以你會先出現 在你的第六意識當中 在你的夢中獨頭意識當中 會出現 出現之後過幾天 在生活 現實生活當中 它果然這個 這個因果就成熟了 那因果成熟了 就如同前幾天 或前一天晚上所作夢的一樣 所以前幾天或前一天所作夢的 也不過就是 你未來 即將要成熟的業力果報的影現 事先的一個影現 那這個情形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的 也許有一些人是宿世因緣 而有這樣的能力 那這個能力 其實化為我們修道的過程 就好像我們去開發 我們的天眼通是一樣的 所以有人說他是夢中天眼 意思就是這樣 那為什麼天眼 可以見到未來的事呢 未來不是無常嗎 未來不是會變化嗎 未來確實是無常變化 所以天眼所見 它是因果的一個軌則 一個過去所造的因緣 那麼未來會遭受果報 那麼聖者在這種通力當下 他順著過去業力因緣的軌則 他會看到未來 可能會發生的結果 但是在這個還沒有發生之前 只要有任何一個外力的介入 它的軌道就會轉彎了 也就是說它的結果 就會不盡相同了 所以天眼所見 它是一個因果業力的軌則 它是真實的 但是不是必然的 它不是必然 所謂必然就是不可能改變 不可能改變 那我們就從這個經文的 夢見佛身 稍微解釋一下 我們作夢的情況 所以我們對於 我們所作的一些夢境 我們有這樣的一個理解之後 我們也不太會大驚小怪 那麼如果你夢見佛身 那是有兩種情況 一個就是過去生 你所修習的這些 修行的功德力顯現 比方說你常常憶佛念佛 常常念阿彌陀佛 觀想阿彌陀佛 憶念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相 那麼在睡夢當中 夢中獨頭意識現起 牽引出 你過去所念佛的功德種子 這些最清淨的法界種子 它就會出現 讓你在夢中見佛 那麼一種比較特殊 最特殊的就是 這個聖者來入夢 那也就是說 諸佛菩薩來入到你的夢中 那個是必須我們的身心清淨 業功德 與佛菩薩的願力是相應的 當我們的身心清淨的 這些業力 功德力 能夠跟如來相應的時候 如來和菩薩才會入夢中 這是非常殊勝的 也很稀有 不是不可能 但是很稀有 那麼經文講這個光目女 就夢到這個清淨蓮華目如來 那夢到他之後 他看到如來放大光明告訴他 說你的母親不久 將要生到你家裡 轉世投胎到你家 而且才覺飢寒即當言說 才覺飢寒 小孩子剛嬰兒剛生下來 其實他就會感受到 現在這個環境的溫度濕度空氣 所以才覺飢寒 表示生下來很短暫的時間 他就可以說話 那這個是業報所感 也是如來所加持 不然照一般人的生命 沒有這麼早會說話的 那經文說 其後家內婢生一子 未滿三日而乃言說 你看 這個為什麼會生在他們家 是生在他們家裡面的一個婢女 婢女生了一個孩子 這個孩子還沒有三天 就會說話了 就如同這個光目女在夢中 這個如來跟他說的情形一樣 而且這個小孩 這個嬰孩 不僅會說話 還會稽首悲泣 這個稽首 我們上次講的 這個稽首就是頂禮 其實點頭頂禮 作禮拜的樣子就叫做稽首 那麼他很傷心的告訴光目 光目女說 生死業緣果報自受 吾是汝母久處暗冥 自別汝來累墮大地獄 蒙汝福力方得受生 為下賤人又復短命 壽年十三更落惡道 汝有何計令吾脫免 這段經文裡面 有一些業力的觀念 這一個 這一個小孩就說了 生死業緣果報自受 每一個人他生死輪迴 什麼樣的業因緣 感召什麼樣的果報 是自作自受的 也就是自己造業的 自己承受那樣的果報 別人沒辦法代受 那麼自作自受 不代表定命論 你一定要受什麼果而不能改 不是這樣子 這個主題是在於 主要的要說明 就是在於自己 不是說那個果報是不變的 而是在於自己受苦 自己造業自己承受 別人不會幫我們承受 那麼所以這個光目的母親 他自從往生之後 其實他久處暗冥 一直在地獄當中 累墮大地獄 所謂的累 就表示說不是只有一次 是累次 就是地獄好多次 也就是他受地獄的時間 滿苦的 而且滿多次的 蒙汝福力 什麼福力呢 才能夠受生 受生就是再轉世 從地獄脫離出來 脫離出來到他家的婢女那邊 入胎受生 就成為下賤人 下賤人因為他是婢女所生 那麼蒙汝福力方得受生 那表示這個福力是什麼 讓他可以從地獄的業脫離出來 就是前面講的 供養清淨蓮華目如來 塑畫佛像 憶念佛像 就是你畫佛像塑佛像 頂禮佛像憶念佛像的功德 憶念佛的功德 才可以 讓一個人從地獄脫離出來 不然他前面有說到 光目在他媽媽往生的那一天 他就佈施了修福業了 可是沒有用 那你必須透過靠供養佛的功德 才有辦法 讓他脫離地獄之苦 所以我們知道說 我們的親人如果往生了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為他念佛 要為他誦經 那麼作這些佛事 稱為佛事 以藉著亡者之名 來做供養佛的種種功德 甚至供養三寶的種種功德 那藉著亡者的名義 來供養三寶供養佛 那這個功德 才能夠轉他的惡業 提早的轉 甚至是轉他的惡業 那麼他當下賤人又復短命 這個時候這個孩子又講了 他也知道他自己 身為下賤之人 不會太長命 他只有十三歲 十三歲之後他會再墮入惡道 他就問這個光目說 你有什麼樣的方法 何計就是什麼方法 可以讓我脫離免除 再墮入惡道的受苦 所以他來到人間 事實上是只有短短十三年 又要墮入三惡道 那又要墮入三惡道 那可見他過去這個殺生的業 真的很重 殺生的業很重 也就是光目他為這個母親 作的這個供養供佛功德 這樣的一個力量 還是不夠的 為什麼不夠 我們知道我們為亡者作功德 事實上不是亡者本人在作 我們是 透過我們來作之後 以功德力來回向給亡者 所以地藏經也有講 當我們在修布施 在修供養的時侯 生者得七分之六的功德 亡者得七分之一的功德 就這件善業善行 就這件供養的善業來講 亡者只得七分之一的功德 那我們生者得到功德 我們在做佛事的最後 我們都會回向 說把這個功德回向給亡者 希望他能脫離苦海 就是這個回向之力 讓他得到七分之一 所以我們為什麼 說要廣大修持功德 因為你如果只修一點點功德 那麼這個亡者得到的更少 如果我們可以做大一點 做多次一點功德 做殊勝一點的功德 亡者的轉業會比較容易 那麼因此 我們在為亡者做功德的時候 我們一定要記得 如果我們的親人在病苦的時候 他能夠事先 能夠對三寶起敬信 他這個對三寶有信心 甚至能夠受戒能夠念佛 那麼他這個善業力 再配合往生之後 我們為他做佛事的回向之力 那麼他要轉業是更快的 如果他之前什麼都沒有 只有靠我們在他往生之後 做功德 做佛事功德再回向給他 那麼他要轉業的力量就比較小 就比較小 所以這個光目的母親 就是因為他生前 完全沒有信三寶 所以說他死後墮入地獄 就是靠光目的供養佛 的一個功德 的回向之力 祈福之力 給他 所以他只能得到 短短十三年的壽命 而且還是卑賤之人貧窮之人 好所以光目聽到這樣的情形 他當然更傷心 也就是說他救了母親 可是只是短暫的 短暫的 所以光目聞說知母無疑 哽咽悲啼而白婢子 既是我母合知本罪 作何行業墮於惡道 這個光目就很清楚說 這個小孩就是他的母親 然後一聽只有十三歲 他就更傷心 就跟這個小孩說 既然你是我的母親 你就應該知道說 你到底造作了什麼樣的惡業 什麼樣的行為什麼樣的惡業 讓你自己墮入到惡道裡 那這個婢子就回答說 以殺害毀罵二業受報 若非蒙福救拔吾難 以是業故未合解脫 他說他的業墮入地獄 就是因為殺害 就是殺生 喜歡吃魚鱉之子 殺了很多的生命 又毀罵 又不信三寶 不信三寶 那當然會惡口毀罵三寶 因為這兩種口業 所以他的報會很重 報重所以要受苦很久 如果不是今天 他塑畫佛像 供養羅漢塑畫佛像的功德 他是不能夠解脫的 他是不能夠解脫 所以我們要知道說 這個殺生業重 為什麼殺生業重呢 你不管是一個眾生的生命 是多微細 那每一個生命 以佛法來講 在未來的時間劫裡面 他有可能成佛 他都有善根 他都可以得清淨 那麼我們殺害了眾生 等於讓這世間少了一個人 少了一個眾生 可以得清淨可以解脫的機會 從這個角度來講 殺生罪很重 第二個 眾生是有感情的是有感覺的 是有 因為有生命者 他必定配帶著情感 有情識的眾生有情感的眾生 我們用各種方式 剝奪他的生命 他會很痛苦 那麼很痛苦的時候 眾生的痛苦愈重 加害人的罪會愈大 所以就以世間的法律上來講 如果你殺了一個人 或是你打傷了一個人 你用的方法愈殘忍 那法官在衡量罪刑輕重的時候 他也會考慮進去 因為認為你的手段這麼殘忍 讓被害者這麼痛苦 也許他就會加重其刑 為什麼 因為每一個有情生命 都有不受痛苦的權利 再來我們看到眾生的生命 遭受這樣的一個苦迫 那樣的一個哀號 那樣的一個呻吟 這樣的一個尖叫 那我們內心如果無動於衷 這是一個惡性很重大的 如果你還忍著心來 看一個人 看一個生命 看一個動物 這樣的悲泣哀號 掙扎翻滾 內心還很快樂 表示這個人是泯滅人性的 這個罪業就重了 如果我們看到一個人受傷了 或是命斷的時候 我們內心是不忍的 表示我們還有一些道德 一些慚愧一些慈悲 那因為還有慈悲 還有道德慚愧 這些善念的種子 當然在 雖然你殺生了 可是你事後後悔了 還慚愧了 還懺悔了 那這些善業的種子 跟你之前的惡業 本身就會在那邊加加減減 當你受報 這個罪刑就可以輕一點點 所以這個光目的母親 因為好食這個魚鱉之子 喜歡吃這些動物 讓這些動物一直受苦 內心又不知悔改 所以這個殺生是罪很重 再來毀罵就是惡口 惡口業 尤其是讓別人 為什麼它很重就是 我們知道語言的力量很大 古德向來說 一言以興邦一語以喪邦 講一句話 好話一句 你可以讓一個國家 興盛起來 讓國家免除危難 可是也可能因為某個人一句話 讓兩個國家打起來 發生戰爭 所以好話一句如三冬暖 惡言一句如六月寒 好話一句就像冬天的太陽 這麼溫暖 講惡口罵人諷刺別人 譏笑別人 就像六月天大熱天 也可以讓對方覺得很寒心 非常的寒冷 所以語言本身有殺傷力 有殺傷力 所以在道德經裡面有講到 道德經講一句話 它說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真實的語言 讓人家有信心的語言 真實的語言 其實有時候語言上面 用字遣詞 也許不是那麼的美麗 可是美麗的語言 不見得是真實的語言 美言不信 所以有時候 有些人殺傷性的語言 不見得是惡口 有時侯是綺語 顛倒語 兩舌語 綺語 這些話這些語言 可以不僅讓人家受傷 而且會顛倒事實 所以說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那還有一句說 善者不變 變者不善 喜歡好變的 像這個鱸鰻一樣 詭辯派的人一樣 你講任何的話 質疑他質問他 或是問他任何問題 他都有辦法像鰻魚一樣 像泥鰍這樣子轉來轉去 那這樣的人說話 是不善的 非善業 非善語 所以善者不變變者不善 在道德經裡面就很強調 強調這個語言上的清淨 不能綺語不能詭辯 那所以不管是惡口 毀罵或者是綺語 或是兩舌 或是這個妄語 這些都很容易讓眾生受到傷害 不論是受到經濟的損失 或生命的傷害 或是家庭失和情感的一個 這個傷害 這個都是很嚴重的事情 所以他說 以殺害毀罵兩惡業受報 那光目就再問 再問這個婢子說 地獄罪報其事云何 婢子答言 罪苦之事不忍稱說 百千歲中卒白難竟 他就很想知道 你剛開始往生的時候 就墮入地獄 那地獄的情況怎麼樣呢 那這個婢子就說 這個不能講 為什麼不能講 不忍講 光想就會覺得很痛苦 所以意思也就是說 形容不出來 形容不出來的苦 而且真的要講 講一百年一千年都講不完 可見這個苦迫的事情 痛苦的事情 太多太多了太嚴重了 光目聞已 啼淚號泣而白空界 願我之母永脫地獄 畢十三歲更無重罪 及歷惡道 這時候光目聽到更傷心了 這下子不僅是哽咽悲啼了 就是號啕大哭 啼淚號泣 就是號啕大哭的樣子 哭的很大聲 而且他向天空中發願 這時候他要用他的願力 來轉他母親的業力 他前面用念佛的力量 轉了母親的業力 那就轉了 讓他能夠得十三年的短壽 這樣是不夠的 因此他發了廣大的誓願 這個願是不可思議的 不得了的願 他的願是希望什麼 他希望他的母親 能夠永遠脫離地獄 十三年之後 他活了十三年之後 不要再墮入地獄 這是硬生生的要轉地獄之業 而且不僅轉地獄之業 還要讓他不要再經歷三惡道苦 那什麼樣的願 可以這樣轉一個人 這樣重的業 不讓他墮入地獄 甚至不讓他經歷三惡道苦呢 他的這個願是什麼呢 他說十方諸佛慈哀愍我 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 他發這個願 是為了他母親發的 所以他這個回向力就大 他的願是什麼呢 若得我母永離三途及斯下賤 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 願我自今日後 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 卻後百千萬億劫中 應有世界 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 誓願救拔 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 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 我然後方成正等正覺 他這一段的願文 指的 簡單講就是 度盡一切三惡道眾生 他才要成佛 那麼意思也就是說 當他成佛的時侯 所有的世間 是沒有三惡道的眾生 這個願力非常的廣大 非常的不可思議 那麼也就是因為這麼廣大 不可思議的願力 才有辦法轉他母親 再墮入三惡道 墮入地獄的業 所以他說 他有一個前提 他說若得我母 這個得就是使 假使的使 假使能夠讓我母親 永遠離開三惡道 甚至不僅三惡道 離開三惡道就人道天道了 那麼當人道的時侯 還不要在下賤人家 甚至不要生而為女人之身 意思就是說在富貴人家 或是男子身 他能夠這樣永劫不受 這個時間是很長的 不是一世兩世 是生生世世都是這樣 所以他要有這樣的結果 要轉成這樣的善業 那沒有廣大的願 怎麼能夠成就 所以這個因果 本身是要相應的 光目女希望得到一個結果 就是母親能夠轉這麼重大的業 甚至永劫不受 三惡道及女人之身 要轉這麼大的業 他當然要發很廣大的願 換句話說 要發這麼大廣大的願 才有辦法轉很重的業 所以這個是光目的一個發願 所以我們要注意他的願文裡面 大概我們可以分析 一個是救拔地獄惡趣 地獄畜生餓鬼這三惡道的眾生 所以第一個他要救拔 所有世界三惡道的眾生 讓他脫離三惡道 第二個再一步 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 就是說所有的眾生 這些離開三惡道的罪苦 罪報眾生 造惡業的眾生 都成佛了 不僅離苦還要成佛 他才要成佛 所以這個願是很大的 不得了的願 那麼發願之後 當他發廣大願的時侯 具聞清淨蓮華目如來而告之曰 光目汝大慈愍 善能為母發如是大願 吾觀汝母十三歲畢 捨此報已生為梵志 壽年百歲 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 壽命不可計劫 後成佛果廣度人天 數如恆河沙 這個是當他發願完了 就清清楚楚聽聞到 這個清淨蓮華目如來跟他說話 這個具聞就是清楚聽聞 所以不是他自己想 他是確實聽聞到 那聽到什麼呢 聽到這個如來說 因為你的大慈悲 能夠為了母親 發這麼廣大的願 所以你的母親會轉業了 那這個業怎麼轉呢 這個業有三個轉折 就是三轉業報 三次轉他的業報 第一轉就是 因為這個是如來觀見的 他怎麼觀見 用他的天眼明 天眼明來觀見 說這個光目的母親 他十三年的壽命結束之後 捨這個報 他就轉生為梵志 他轉世為婢子有十三歲的壽命 這是轉他前面的地獄報 已經轉他的地獄報 那轉他的地獄報之後 他成為人道 人道的報捨報之後 生而為梵志 本來是婢子轉為梵志了 梵志是在家修行者 那這個在家修行 修梵行的人 經過一百年 這個壽命已經增長了 變成百歲 再第二轉 轉什麼呢 從這個在家梵志 轉為什麼 轉為無憂國土 轉生為無憂國土 壽命不可計劫 就轉到淨土去 因為梵志 有可能如果是外道的修行人 他就具不正見 具不正見 這個還是不究竟 還是苦迫 不能修道成正覺 所以他是轉到無憂國土去 第三轉 再從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劫 再修行後成佛果 修到會成佛的 修到成佛之後 他還可以廣度人天 數如恆河沙 所以連光目的母親 未來世都會成佛 所以一切眾生都會成佛 所以意思也就是說 當他成佛 所有的眾生 都像他一樣成佛的時侯 地藏菩薩就成佛了 那麼這樣的一個三轉 我們也可以說 第一次轉就是轉現報 什麼叫轉現報呢 因為光目的母親 他本來在地獄 轉生而為婢女 已經生而為婢女了 生而為婢女就是得到 當下就是果報了 好我們時間到了 我們下一堂課 再繼續把這段經文的三轉業報 再詳細說明一下 謝謝各位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