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地藏經5 主講者:見岸法師 地藏經 第五集 各位法師 各位居士 大家早安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這個進度 從序品的與會大眾 天眾開始說明 我們上一堂課有講到大正藏 第十三冊七百七十七頁下欄 倒數第二行 倒數第二行這邊就是 講天眾的部分 娑婆世界及他方國土 有無量億天龍鬼神 亦集到忉利天宮 我們知道佛陀在忉利天 說地藏經 但是他所說法的對象 來聽法的來讚嘆的來護持的 包括了十方諸佛 以及無量菩薩眾 也包括了娑婆世界 以及其它世界的天龍八部 統統來到忉利天 下面的經文就是解釋 三界二十八天 這是地藏經比較特殊的地方 也就是說在其它的經典 不見得每一部經都會把 三界二十八天 每一天的名稱都列出來 可是地藏經列得很完整 後面它把這個天龍八部 就反而簡略了 就稱一切天眾龍眾鬼神等眾 悉來集會 也就是天眾龍眾鬼神等眾 我們通常在其它經典 講到天龍八部的時候 就往往會把八部眾 八部眾的名稱列出來 所以這是地藏經 不太一樣的地方 這是這個八部眾的名稱簡略了 但是二十八天的名稱是完整的 為什麼會是這樣 有可能是因為 佛陀在忉利天說法 在忉利天說法 最近的就是娑婆世界的 三界二十八天的眾生 他們都會來聽聞佛陀說這個 殊勝的地藏法門 所以再把這個二十八天的名稱 我們今天就做一個 比較詳細的介紹 因為雖然也許很多法師大德 都清楚了 但是經典 既然已經記載了完整的名稱 我們藉這個因緣 再把它做一個了解或是複習 它所謂的欲界就有四天王天 忉利天 須燄摩天兜率陀天 化樂天跟他化自在天 這個欲界六天 四天王天跟忉利天 是位在於我們須彌山的 半山腰跟山頂 四大天王 是圍繞著須彌山的山腰 忉利天王忉利天宮 就在須彌山頂 這二天又稱為地居天 也就是是依著山而立 須彌山還是依著大地 而成立的 所以它這裡沒有離開土地的 沒有離開大地 所以稱為地居天 其它四天 往上其它四天 須燄摩天兜率陀天 化樂天跟他化自在天 因為它離開了須彌山 再更上面所以又稱為空居天 空居天 依雲而立 在雲層之上 以四天王天跟忉利天來說 是離人間最近的 尤其四天王天 在每個月六天 有六天齋日的時候 經典說他會下來人間 考察人類的善惡 所以這個說法事實上在印度 很古早的時候就有了 所以在這六天往往 百姓們就會持齋布施誦經 齋戒沐浴清淨 希望留給這個四天王天 一個好的印象 甚至藉這樣的因緣來消災祈福 祈求天王能夠護佑 這是四天王跟眾生的關係 很密切 這四大天王 在有些道場都會有在山門 一進來的時候 就有安立這個四天王的像 我們說這四天王 是依方位來分的 東南西北 東方是持國天王 持國天王就是 管人間的東勝神洲 東勝神洲 東勝神洲就是以我們娑婆世界 四大洲來看 就是宇宙四大洲來看 它是東邊的一個國度 這裡的人因為色身很高大 所以叫做東勝身洲 身體的身 也有翻譯成神 神明的神 東勝神洲 南方增長天王 他掌管的是人間的南瞻部洲 也就是南閻浮提 我們正在居住的地方娑婆世界 西方廣目天王 管人間的西牛賀洲 在這個西邊的這塊土地 百姓以牛貿易 就稱為西牛賀洲 北方多聞天王 管人間的北俱蘆洲 又稱為淨土 因為北方是一個安樂的國土 人民之間沒有惡業 不會惡心相向 是多聞天王所住的地方 他掌管北俱蘆洲 所以我們又把四大天王 稱為護世四大天王 就是他護持著了這個世間 四大部洲 然後令這個世間能夠風調雨順 風調雨順 因為四大天王 居住在須彌山的半腰 離人間這塊土地 大概有十六萬八千里 依報環境很莊嚴 是金沙布地 所以在印度的觀念裡面 一個莊嚴的地方 就像是那個地 不是那個凹凸不平的碎石子 或是大石頭的或是坑洞的 它是平坦的 而且往往是用金沙來布地 就像極樂世界 也是這樣子的一個狀況 所以這是佛教的一個共通 這依報環境莊嚴的一個描述 當然這是由於 四天王的福報而來的 福報而感招的 這個根據長阿含經的記載 長阿含經裡面記載到說 這個四天王天的天眾 他要化身的時候 是由天人的膝蓋 膝蓋化身的 所以他們不是胎生是化生 所以而且一生下來 相當人間的五歲 五歲的 然後吃完一頓的 天上的飲食之後 他就跟一般的 天人的成人一樣高 然後只要吃一餐飯 他就我們可以說是長大 長大成天人的一個成人一樣 然後這四天王天的天眾 壽命五百歲 以人間五十年 為天上一日夜來看的話 他換算了人間大概 九百十二萬萬五千歲 這個數字是我們不太能夠思議 不能夠思量的 所以我們一般也都只會記得說 四天王的人 他的一天一夜 相當於我們人間的五十年 有些人如果福報不夠 也許五十年還活不到 還活不到五十年 根本就還不到 四天王的一天一夜了 這麼長的時間 這四天王天又 平均壽命是五百歲 所以可見 可見已經過了 過了我們人間的好幾百萬年了 好幾百萬年 生這個四天王天 他的條件就是持上品的五戒 五戒十善 然後讓身口意清淨 這樣的 而且還要供養三寶 布施莊嚴 以這樣善業福德因緣 感招往生欲界的四天王天 欲界四天王天 在四天王天之上 須彌山頂就是忉利天 忉利天他有四邊八個天層 東南西北四邊各有八個天層 就三十二天 再加上中間 中間一天層 就忉利天王所居住的 就成為三十三天 我們上次有提到過 本來他的緣起是因為 為什麼會感招有這三十三天 也是因為過去生有 三十三位女眾 發心修福而感招的 剛好這三十三位天人 居住在這個忉利天的四面 四面 這個忉利天人的壽命 比四天王天更大更多 更多 他的壽命有一千歲 人間的一百年 才是他們忉利天的一日一夜 更長 他們的這個壽命 而且時間點 那種是比四天王更長的 我們從這邊也可以理解到 比方說人間的 這個天的一天一夜 四天王天是人間的五十年 忉利天是人間的百年 我們從這裡來發現說 原來更證明了時間是相對性的 同樣是天上的一天一夜 可是四天王的一天一夜 跟忉利天的一天一夜 如果以人間來看的話 一個是五十年一個是百年 可見忉利天人他們的時間 是更長的 更長 一晝夜是更長的 如果我們基準點 放在人間的時間來看 它的一晝夜是比四天王更長 所以因為它的一晝夜 比四天王更長 所以它壽命也比四天王更長 這個是一個邏輯性的一個關係 所以有人會問說 為什麼四天王天的壽命五百歲 忉利天的壽命一千歲 那是因為他的一晝夜的時間 本身就比四天王大一倍 大一倍 好 這個天人化身 四天王天化身 相當於人間的五歲 人的五歲 忉利天的天人一化身 相當人的六歲 所以因為壽命 他的比較量相對的不同 在忉利天的天上 西南邊有一個善法堂 這個善法堂在佛經裡面 常常出現 也就是說法的地方 佛陀說法的地方 或是阿羅漢說法的地方 甚至是忉利天王 在那裡說法的地方 他的莊嚴 這個忉利天的天人的正報莊嚴 還有他的依報莊嚴 都比四天王更殊勝更殊勝 這是第二層天 欲界的第三層天 是須燄摩天 須燄摩天就是依空而立 依雲層而立 他離人間更遠 離人間有六十萬里更遠 而且他為什麼稱為須燄摩 燄是火光的意思 表示這裡的天人 他們的色身會發光 他色身會發光 而且這個天的地方 他本身 因為天人色身都發光 所以他不需要日光跟月光 來照耀 既然沒有日月 它的一晝夜怎麼算 它就以這個蓮花開合 蓮花開了然後再合起來 這樣就稱為一晝夜 因為我們雖然講的一晝夜 是以日跟月 太陽跟月亮的運轉來說的 既然須燄摩天 它已經是依虛空而立 不依欲界的大地而立的時候 又沒有日月的這個輔佐 來判斷時間的標準 所以它的一晝夜 就是以蓮花的開合 一開一合為一晝夜 這個天人壽命更長 他的壽命有兩千歲 我們剛剛有說過 它是一個相對性的增加 所以它的一晝夜 須燄摩天的一天一夜 相當人間的二百歲 他壽命更長二千歲 他的生天的條件除了 也是一樣 要受持上品的五戒十善 要心意柔軟 而且重要的是他心意柔軟 慈心不殺 這是欲界的第三天須燄摩天 再來欲界第四天兜率陀天 兜率陀天我們分 一般說在經典說 是分成內院跟外院 外院有一重 內院有四十九重 重就是一間隔一間隔這樣 它有四十九重 外院有一重 總共有五十重 每一重天有五百億個天宮 所以這天人相當的多 兜率陀天的天人很多 它的外院就是我們的凡夫 五濁惡世的凡夫 修善業而往生之處 內院我們又稱為淨土 它是等覺菩薩補處菩薩 所居住的地方 所以經典記載說 過去釋迦牟尼佛 他要在人間入胎住胎出胎 乃至於出家修行成佛 他也是先從兜率天的內院 下生人間入胎的 現在彌勒菩薩也是在 這個兜率天的內院 等待因緣成熟 下生人間 當娑婆世界成為淨土的時候 他下生人間成佛 所以這個內院是 補處菩薩等覺菩薩 所居住的地方 兜率陀天的壽命 又比須燄摩天更大 更長 又多加一倍 他的壽命有四千歲 所以也就是他的一天一夜 是人間的四百年 加一倍就是四百年 好 這個兜率內院還有一個特色 就是本來在三界二十八天裡面 它還是依著緣起法而立 所以它一樣有成住壞空 當這個世界要壞空的時候 它會遇到三種災害 就是火災水災跟風災 三禪以下都會遇到這三種災害 可能是三種都有 可能是一種可能是二種 但是兜率天的內院 這個兜率淨土 是不受到這三種災害的影響 所以當這個世間 這個宇宙開始敗壞 這個落入空劫的時候 只有兜率淨土不受影響 所以補處菩薩等覺菩薩 才可以在那個地方 一直長時間的長累劫的 等待下生成熟的因緣 所以很多的高僧大德 也都是發願 希望命終之後 能夠往生兜率內院 一方面它也是一個清淨的國土 二方面它往生的條件不難 受持五戒十善 受持八關齋戒 然後發這個稱念彌勒菩薩聖號 發願求生兜率淨土 能夠具足這些條件 一心修持就可以往生內院 而且它又在三界內 比三界外的彌陀淨土更容易去 所以我們知道很多祖師大德 發願往生兜率內院 也希望能夠親近這些補處菩薩 聽聞佛法 甚至跟著這些菩薩們下生人間 當這菩薩成佛的時候 這些隨眾們 這些跟隨著菩薩修行的人 也就下生人間來 聽經聞法而證覺 所以我們常常說要往生淨土 往生淨土 這個往生淨土 並不必然一定是指 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除了西方淨土 還有東方藥師淨土 這個都是諸佛的國土 我們也可以往生什麼 菩薩的淨土 就是兜率內院 兜率內院 好 這是欲界的 欲界的第四層天 下面是欲界第五層天 化樂天 化樂天是欲界第五天 他有福德的力量 就是說這一層天的天人 福德力很強 所以他可以幻化 變化這個五層之欲 色聲香味觸這個五欲 為這個妙樂之境 把這個外界五層 幻化成很快樂的很殊妙的 很微妙的這些境界 讓他內心生起一種快樂的感覺 所以就稱為化樂天 化樂天的天人壽命有八千歲 所以他一天一夜 大概我們人間的八百歲 他再往上去 就福報更大一點的 就是他化自在天 這欲界第六天 他跟化樂天的差別就是在於 他這些福樂 五欲之樂 不需要自化 他是藉著別的天界天人所化的 藉著別的天人所化的 快樂的境界 成為自己的境界 所以叫他化自在天 他可以享用 應該說他就可以享用其它天界 天人所幻化出來的這些 五欲之樂的境界 他不用自化 不用自己去變化 所以就他化自在天 他的壽命有一萬六千歲 所以他的一天一夜 相當於人間的一千六百年 一千六百年 他生天的條件 因為他已經是靠近於色界天 所以他生天的條件 除了五戒十善之外 他有一個特別的地方 跟下五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 他已經要學習無相布施 學習這個空性的智慧 為什麼要學習無相布施 空性的智慧 因為再往生色界天就是 離欲界欲 所以在這個地方他的欲心 雖然還沒斷除 但是他化自在天的天人的欲心 應該可以說是比較微薄 比較微薄 甚至可以接近於無 因為他的一個功德 他的一個福德 已經接近於色界天 因為色界天 已經沒有欲界的五欲之樂了 所以他雖然叫做他化自在 就是可以享用 他是享用別的天界 所幻化的五欲之樂 他自己不去化五欲之樂 原因就是其實他的欲望 已經比較薄弱 比較薄弱 不需要自己化現 不需要自己化現 好 這個是欲界的六天 欲界六天就是依他的五戒十善 上品五戒十善的功德的多跟少 而分他的高下 五戒十善的功德越大越清淨 越能夠體會空性 他往生欲界天的天就越高 越高 好 這個是欲界的六天 再往下就大正藏七百七十八頁 上欄第一行最後面 就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從這邊開始就是色界天 色界有二十八天 分成四禪天 也就是分成四禪天 講四個層級好了 四個層級 每一個層級每一禪天 它都有不同的天人 初禪二禪三禪都各有三層天人 四禪就比較多 這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指的是色界初禪 色界初禪 這個所以他稱為梵 梵就是清淨的意思 清淨 他的清淨是針對什麼 針對他已經離欲界的欲 所以他沒有男女欲 色界天人是沒有欲界的 男女之欲 所以他又稱為禪 又稱為禪也就是往生這個色界 他必須要除了修 上品五戒十善之外 還要兼修什麼 四禪八定 所以他要配合定力 才能夠得生色界天 如果沒有這個四禪八定的定力 只有五戒十善的福報 就是欲界天的天眾 這個初禪天的定力 算是比較淺 在整個四禪裡面 初禪天的定力比較淺 這個但是他已經離欲界的染欲 所以他有清淨的功德 所以稱為梵天 這個梵天 梵眾梵輔跟大梵 這是依他的戒行還有福報 還有禪定的能力 還可以再區分 區分 把這個色界初禪 再區分成這三個階層 初禪的梵眾天算是 百姓 我們常常講的天眾裡面的 平民百姓 所以他的壽命有二十小劫 壽命有二十小劫 梵輔天就類似於 他的福報大一點 能力強一點 類似於我們講的這個大臣 輔佐國王大事的大臣 他壽命有四十小劫 大梵天 我們講大梵天就稱為梵天王 他壽命有六十小劫 這個梵天王他的功德力 又大過於梵眾天跟梵輔天 這個初禪天的天人 他一餐 他有禪定力 所以平常以禪悅為食 不需要食人間的煙火 不要吃這個穀米五穀雜糧 所以他在六根六識當中 他不會用到的就是舌根鼻根 因為舌根鼻根其實 絕大部分是跟飲食有關 飲食有關 所以他的舌識鼻識也是很薄弱 但是因為他有禪定力 禪定力 他有初禪定的能力 所以他的眼耳身意 眼識耳識身識意識 是運作的而且是強的 很強的 在這強而有力的四個意識當中 四識當中 會生起這個禪悅 他的禪悅就是有覺觀喜樂一心 我們講的五禪支具足 有覺有觀 也就初禪天的天人 他的尋伺心還是有的 這個覺觀又翻譯成尋伺 舊譯覺觀 新的翻譯 後來翻譯成尋伺 也就是心的分別 粗分別跟細分別 也就是在初禪天的天人 他的心還是有這個分別力 除了這個覺觀之外 還有喜樂 喜樂是因為禪定力而生起的 的這個一種禪悅 禪悅這個喜樂 一個是身的湧動快樂 一個是心的湧動快樂 這個有粗細的不同 就稱為喜樂 一心就是定的意思 心能夠專注在一個境上面 而無所動搖 不上昂也不掉舉也不昏沉闇昧 所以這個一心 平等一心的意思 初禪天的天人本身 他還是具足這五種禪支 所以他有這樣的一個心理活動 心理活動 所以他的內在的一個覺觀還在 但是因為覺觀 比起這個是更粗糙的 所以在禪定的一個 禪定的禪支區別當中 覺觀力他比較粗糙 所以在經典裡面有講到說 當這個依報世界進入壞劫 我們講成住壞空 壞劫的時候 他會碰到火災水災跟風災 這個火災他是可以燒到初禪 一直燒到初禪 就除了欲界之外 這個火燒會燒到欲界初禪 他不會燒到二禪 為什麼他只燒到初禪 不燒到二禪 就是因為初禪的天人 還有覺觀力 覺觀力他在經典譬喻 學觀力就譬如火 譬如火 他是熾盛的 還是會燃燒煩惱的 燃燒煩惱 所以會有火燒之難 火災之難 這是初禪天的三層天 下面是二禪天 就是少光天 無量光天 光音天 這二禪天定力 當然是比初禪天更深更強 為什麼他的名稱用光 少量的光或是無量的光 或是光音 可見這樣的一個定力 它有一個特性就是會有慧光 光明相 光明相往往就是代表智慧 光明相所以稱為光天 我們曾經稍微提到過就是說 修禪定的人 本身在觀察五蘊六處的時候 當你觀到色聚 或是觀到禪相現 他本身就有明相 就有光明相 所以定力深的人 往往就是他的光明相 會比較大比較強 但是他這個光明相的情形 他的一個狀況 依每一個人的宿世波羅蜜 是有所不同的 二禪天的人的定力 既然比初禪天深 所以在這個定力的作用之下 他的色身會感招什麼 光明 少光天是二禪定所發的光明 還不算很大所以叫少光 他不能遍照 不能遍照這個禪天 這一天界不能遍照 所以稱為少光天 他的壽命長二大劫 已經比初禪天的天人更長了 無量光天就是他的定力 比少光天的天人深了 所以他的光明可以遍照得更遠 所以稱為無量光 無量不是沒有邊際 而是他這個邊際 已經非我們凡夫 所能心思緣慮的 我們想像不出來有多 範圍有多大 有多廣有多遠 所以它就用無量 用無量來形容叫無量光天 再來這個二禪天的最高天 就是光音天 光音天的天人他的光明 比無量光天更明量更殊勝 所以又稱為極光天 北極的極 極光 極就是一個最高了 最高的一個境界 就是他的光明已經達到 最高的境界 為什麼又有一個音 光音 就是這樣的天人 他已經不需要靠音聲 他已經不需要用音聲來溝通 所以他是用光明來溝通 來傳遞訊息 所以就稱為光音 為什麼二禪天的天人 不需要依靠這個聲塵 或是這個舌根來說話 或是依靠聲塵聲音來溝通 因為他已經離尋伺 二禪定要無尋無伺三摩地 他留的禪支只有喜樂一心 我們要知道就是語言 是一個粗糙的心所 心理狀態 語言是尋伺心 就是你有尋伺心所 心的作用 才有辦法發動語言的一個效能 所以當一個禪定的行者 或是有天人的福報 他沒有尋伺心的時候 他就沒有語言的作用 不需要語言 他們的溝通 彼此的溝通就是心意 心意 或是用光 在光音天的天人就是用光 來代替聲音來傳遞訊息 從光明當中 他們可以明白對方的意思 這個光音天 也就是二禪天的天王 每一天都有一個主要的 主要的一個 我們可以講領袖 或者說主要他福報最大的天人 光音天是二禪天的天王 所以雖然他已經 這個二禪天已經離開了 初禪的尋伺的這種心理活動 心理作用 所以他只有意識 第六意識 安住在這個喜樂當中 但是他畢竟他這個第六意識 還是粗糙的 粗糙 所以在這個整個世界 娑婆世界壞劫的時候 進入到水災的階段 水災就是會到二禪天 就是二禪天還有這個水劫之苦 水災之苦 好 二禪天以上就是第三禪 第三禪也有三天 叫少淨天 無量淨天 跟遍淨天 這三禪的天人的名稱 有一個共通的就是淨 清淨 為什麼是清淨 因為這個時候 三禪定是很殊妙的 而且是很快樂的 他綿綿不斷的禪樂 他會從內心生起來 因為他這個禪定的快樂 超越世間五欲之樂 而且已經是身口意 在這個定當中是清淨無染的 所以他以淨為他的特色 以淨為他的特色 少淨天也就是說 他所感招的禪定的清淨 比較少所以稱為少淨 無量淨就是 因為他的禪定力更深 所以他在禪定當中 所得的這個清淨 更廣更大 不能夠測量 所以就稱為無量淨 遍淨天這個比無量淨天 更為殊勝 已經普遍於一切 他這個清淨功德已經遍於一切 圓滿 我們講的清淨德圓滿 不僅遍自己的身心世界 也遍外在的一切世間 所以這個稱為遍淨天 遍淨天的壽命已經很長 長到六十四大劫 我們從二禪天一直到三禪天 每一層天的天人壽命 幾乎都是等倍的 它倍數的一個增加 就是用倍數增加 遍淨天他既然 他的這個禪定的妙樂這麼殊勝 所以他的第六意識定中意識 活動力已經變得比較微細 比較微細 所以既然已經比較微細的時候 他那種寂靜之樂又更為強大 所以佛教講的快樂 不是外在五欲之樂 外在五欲是有變動性的 是無常變化的 所以我們的那種快樂 是很粗糙的 而且很容易因為快樂 而落入痛苦當中 因為當這個快樂有所變化 它變成我們不能掌握 甚至會變成我們的一個 一個束縛的時候 我們就會變成痛苦 所以這個有緣於五欲的 變動的無常的這種快樂 其實是不安穩的 禪定的快樂這種禪悅 是在於身心寂靜的狀態之下 而出現的一種生命的一種寂靜 生命的一種安穩 生命的一種喜悅 所以他既然是不緣取 外在的五塵 所以他的五識事實上不作用 只有定中意識作用 而且這個定力越強 他的意識力 第六意識就越穩定 越穩定的時候 事實上他所感受到的寂靜 就越強大 感受的寂靜越強大的時候 他這個禪悅就更大 所以我們常常說 在所有的禪定當中 三禪定是最快樂的 叫做離喜妙樂 他用妙樂這個字來形容 甚至他這個樂會比四禪更明顯 四禪定他已經非常的 平穩一心的時候 他反而沒有這樣的一種禪悅 那種喜悅反而他又回歸於什麼 回歸於靜止 所以他的一個特殊 是在這個地方 也就是因為他還有這樣的妙樂 所以他當這個娑婆世界的 這個壞劫出現的時候 他會承受到風災 承受到風災的一個 輕壞這個世間 他這個依報環境 會遭受到大風的侵襲 有風災之難 這是三禪天 三禪天 二禪天三禪天 還有初禪天 每一天都有三層 有三個部分 不同的天人 他的一個結構都是相似的 就是越下層的天 他就類似於人間的平民百姓 中間那一層的天梵眾天 或是無量光天或無量淨天 他就屬於 類似於人間的大臣官員 梵天王或是這個遍淨天 或是光音天就類似於國王 主要的領導者 也就是這一層天的最高的 所以最殊勝的一個天人 這是前面三禪的天人的名稱 以及他的一個狀態 他的一個依受報的狀態 還有一個他特殊的一個情形 還有他的一個結構 我們稍微做了一個說明 下面是第四層天 這第四層的四禪它有九天 他跟前面三禪不同 這九天當中又分為前面四天 跟後面五天 前面四天是凡夫所居住的 跟禪定有關 後面五天是聖者所居住的 聖者所居住 我們先看前面四天 凡夫外道所居的天 稱為實報天 又稱為福天 因為他有比較大的福德 這個四禪天首先就是福生天 福愛天廣果天 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 這個福生福愛 就是因為他有這個福德 這個福德從哪裡來 從他的這個色界定 從他的禪定裡面 而且他這個禪定是上地的定 上地就是已經是色界第四禪 色界的最上面的 最上乘天的一個定力 由這個定力感招的福德 而生這個天就稱為福生天 福生天再往上 他的福報越大越圓滿 越大越圓滿的時候 他會得到一種 殊勝的一個隨順力 這個殊勝的隨順力就是什麼 就是他的捨心會轉盛 四禪定的天人他的捨心比較大 比較強 捨心轉盛的時候 他會好樂這個福德 愛樂這個福德 所以就稱為福愛天 也就是四禪的第二層天福愛天 福生天就是類似於 四禪天的百姓 福愛天就類似於四禪天的大臣 大臣 這兩層天四禪的第一第二 福生還有跟福愛 他的福德 是來自於他的一個什麼 禪定的捨心轉盛 的緣故是從這邊來的 再來廣果天 這一天的天眾 他因為有廣大的福德 所感招的果報 所以稱為廣果 廣果 廣果天通常都是我們 認為是我們凡夫所往生天界 最殊勝的天 我們往生天界裡面 如果要說最殊勝的天 就是廣果天 他等於是四禪天中的天王 天王 再往上就是無想天 這個無想天就比較特殊 無想天比較是外道所修的 無想定所感得的果報 前面福生天福愛天跟廣果天 還是欲界凡夫所修禪定 修得四禪定而感招的 但是到無想天的時候 除了凡夫如果修無想定 你會往生這個無想天之外 其實大部分在當時印度是 外道所修的無想定 為什麼呢 因為外道會認為 當我們的心念不起 想蘊不生的時候 念想念淨的時候 我們只剩下這個色身 的四大的運作 以及不相應行法 所以這個時候也就是心心所 都停止作用了 所以無想 外道會認為 這個就是究竟的解脫定 就認為這已經 達到解脫的狀態了 因為我們的這個心識 一切心識都已經停止活動不起 屬於白話一點叫做 無意識的狀態 這樣子的話心想不起 可是它是不是等於解脫 外道修行者會認為這個是 其它的宗教印度教 耆那教會認為說這個就解脫了 因為在那個狀態之下 沒有任何的心思言慮 微細的心念都不起 那不就等於解脫嗎 但是佛陀是說這個無想定 並不等於解脫 因為它還是一個 它只是一個暫時停止作用 暫時停止作用 等到他的福報已經盡的時候 在他的壽命最後半劫 他這個想心所又會開始運作 開始動起來 當你想心所動起來的時候 一旦心念一動 這個五蘊身就開始作用 五蘊身開始作用 命根就怎樣 就開始生長 最後等到他福報受盡 他又怎樣 下生欲界受生 又甚至可能到三惡道去受苦 這是無想天的一個特性 所以無想天的天人 他就很像什麼 一個活的魚 突然間在一剎那間被凍起來 就零下幾百度把它凍起來 因為他快速冷凍 其實他的生命他的細胞 並沒有完全的死亡 所以當你把他解凍的時候 他居然還會活著會跳著 就是有的註解 他是這樣來做一個譬喻 譬喻像冰起來的魚一樣 這就是指禪定力深的人 他在定當中心識不起 但是不代表他命根沒有作用 不代表命根就沒有了 所以這一個無想天 因為修無想定而得 其它宗教會認為 這無想定就解脫 可是事實上佛陀會說這無想定 不能得道不能入涅槃 不能入涅槃 因此在有些論書裡面 又會把無想天跟廣果天 作正邪的區分 認為修正道而生天的 就是到廣果天 認為修不正道邪定而生天的 就到無想天 有的論書是這樣的分法 這個是第四禪 第四禪前面的四個天 這四個天 他在我們娑婆世界依報環境 要進入壞劫的時候 他不會受到水災火災 跟風災的侵襲 只要壞劫受完這三大災 水災火災風災之後就進入空 進入空劫的階段 這個四禪天他不會受到這三災 我們講三災八難 這三災八難都不會干擾到他 不會影響到他們 所以這個是一個很穩當的地方 但是相對的 佛陀並不鼓勵一直求生四禪天 是因為他在那個地方 心是不動的 心思不動 就像大石頭一樣 穩穩的壓住了草 我們的因為定力很深 大石頭壓住了草 草不會再長 所以我們心也不會再生滅 心不會再生滅 可是不見得真的解脫 他只是暫時伏住 所以你會感覺到沒有煩惱 但是這個好像是個優點 但是相對的 我們去思考就是 他就沒辦法起觀 如果以我們在凡夫地 在修禪定來說 你修到四禪定 這個心思這麼的安定 這麼的細膩 甚至是不動的狀態之下 我們的覺觀力慧觀力是不強的 慧觀力不強的時候 是不能轉毘婆舍那 不能轉毘婆舍那 我們是無法作無常無我的觀照 不能見法性 所以要能見法性不是在於定 而是在於觀 在於這個毘婆舍那 所以修禪定的人 如果能夠修到初禪定力又不深 起了一個覺觀的時候 起這個毘婆舍那觀 又往往因為定力不是很容易 這個定力一動搖一退失 觀不起來 如果能夠修到二禪跟三禪 那是最好 定力已經有某一個程度 以二禪定三禪定的定力 然後我們轉修毘婆舍那慧觀 在這樣子有生之年 就很有機會可以見法性 見法性就入聖道 所以四禪天 雖然可以免三災之難 但是最重要是他要轉 轉修慧觀 見法性 是很困難的 很困難 所以有一個方式就是 佛陀在阿含經裡面有講 說我們在修禪定的人 就是你修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這樣層層修上去 再往下修 再從四禪 往下修到三禪二禪一禪 這樣來回幾次之後 你要應該回到二禪或三禪來 轉修慧觀 而不要停留在四禪定當中 避免我們自己 一直停留在四禪定當中 就是你在進入這個 入初定的時候 入定住定出定的過程當中 要好好的注意說 你到了四禪入定住定 要記得出定 不要住定太久 你的習性上 已經習慣於安止的時候 就不容易起什麼 起智慧的觀照 所以自己的自我對話 是這樣的清楚說我在四禪定 入住出大概是什麼樣的長度 自己有那樣的警覺力 警策力的時候 你入四禪定就會在因緣一到 你在自我告誡 之前有自我告誡的條件之下 時間一到因緣一到 你就自然而然會出定 然後再回到修三禪定 再修二禪定 這樣來來回回的修 不僅可以讓自己的定力增強 也可以讓自己不落入 這個定的執著當中 然後在因緣具足轉修慧觀 這是最穩當的禪觀的一個修法 好 這個是色界第四禪天的 前面四天 後面有五層天 就是無煩天無熱天 善見天善現天跟色究竟天 這四禪的這五天 我們稱為五種淨居天 它是清淨之處 又稱為五不還天 為什麼它是清淨之處 因為他是聲聞四果中 第三果阿那含果 阿那含果 他壽命色身已盡的時候 因為是 他還有 就是說他還有 一些些微細的見惑 還沒有斷 但是他不需要 他的功德力是不會 再來人間受生 所以阿那含果又稱為不還果 不會回到這個世間來受生 所以 但是他又還沒有究竟解脫 他還留有這樣一期的生命 他到哪裡去 就是到這個無漏清淨之處 就是五種淨居天 五種淨居天 他在五種淨居天當中 這個阿那含果的聖者 在那裡圓滿他最後一生的果報 然後依他的無漏清淨的禪定 跟廣大的福德 在那裡不需要再經過 無色界的四天了 他直接在色界的第四禪 他就證阿羅漢果 所以這個五種淨居天 也就是三果阿那含果 所居住之處 因為他不還是人間受生 但是他又不要再繼續修禪定 不會進入無色界的這些定 然後又可以在那裡圓滿 他最後一生的業報體 所以就在那裡證入阿羅漢果 我們先說一下這個無煩天 這無煩天也就是苦樂 苦樂受都沒有 沒有一切的雜煩 沒有一切的雜亂煩惱 身心清涼所以稱為無煩 無煩天 無熱天它是比無煩天 更清淨一些 也就是這個時候這個天人 已經是捨念清淨 心意柔軟 沒有一切的雜煩 也沒有一切的熱惱 所以就稱為無煩 所以得無煩的狀態 其實很容易得無熱 無煩無熱其實就是 很接近很接近的一個狀態 就是身心的一種清涼安穩 善見天 這一天的天人 就比前二天的天人 多了一個特點 就是慧 他有慧力 所以他稱為善見 善見什麼 見十方世界一切生滅無常相 然後離一切的垢濁煩惱 所以稱為善見天 這個善見天他的這個壽命 到這裡為止的時候 他已經四千大劫 也就是能夠往生 色界四禪天的壽命了 已經不是我們凡夫 所能夠心思緣慮 想得出來的 所以相對的如果修四禪定的人 未來往生四禪天 他就可以在那邊 很久很長的時間 也是因為這樣所以三果阿那含 往生那個地方的時候 往生這五種不梵天的時候 他也有很長的時間 在那邊圓滿他的一個最後生 圓滿他的最後生 好 我們時間已經到了 這個五種不梵天只講到第三種 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說 第四個善現天 這一堂課就上到這邊 謝謝各位 阿彌陀佛